㈠ 「月如鉤,海棠消瘦,一葉知秋 解釋意思
如果解釋的話,直接解釋最後一句得了…這應該是一首相思的詞,月如鉤,很顯然,看字面都能夠明白,但是這里為什麼沒有月圓呢?說明一直在盼望,等待…也許月圓的時候就是和相愛的人重聚的時候,但是造化弄人,沒有月圓,等到了海棠花也枯萎了,花葉也許是因為人的思念也流盡了淚水…也變得枯黃,彷彿昨天的離別就是一個季節……
㈡ 月如鉤上面一句是什麼啊
【南唐】李煜
《烏夜啼》
無言獨上西樓,
月如鉤,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②
剪不斷,
理還亂,
是離愁,③
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④
【注釋】
①此調原為唐教坊曲,又名《烏夜啼》、《秋夜月》、《上西樓》。李煜此詞
即有將此調名標為《烏夜啼》者。三十六字,上片平韻,下片兩仄韻兩平韻。
②鎖清秋:深深被秋色所籠罩。 ③離愁:指去國之愁。 ④別是一般:另有
一種。
李煜(937-978),南唐後主。開寶八年(公元975年)宋滅南唐,李煜亡家敗國,肉袒出降,身囚待罪於汴京。宋太祖趙匡胤因其曾守城相拒,封其為「違命侯」。李煜忍屈負辱過了三年囚徒生活,後被宋太宗賜酒毒死。李煜不是一個好皇帝,卻是一位才華橫溢的藝術家和詞人。李煜詞以被俘為界分前後兩期,前期詞作多描寫宮廷生活與男歡女愛,香艷精緻,才情蘊藉;後其詞作多傾瀉失國之痛和去國之思,沉鬱哀婉,感人至深。《相見歡》便是後期詞作中有代表性的一篇。
首句「無言獨上西樓」將人物引入畫面。「無言」二字活畫出詞人的愁苦神態,「獨上」二字勾勒出作者孤身登樓的身影,孤獨的詞人默默無語,獨自登上西樓。神態與動作的描寫揭示了詞人內心深處隱喻的多少不能傾訴的孤寂與凄婉啊!
「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寥寥12個字,形象的描繪出了詞人登樓所見之景。仰視天空,缺月如鉤。「如鉤」不僅寫出月形,表明時令而且意味深長:那如鉤的殘月經歷了無數次的陰晴圓缺,見證了人世間多少悲歡離合,今夜又怎能不勾起人的離愁別恨呢?俯視庭院,茂密的梧桐葉已被無情的秋風掃盪殆盡,只剩下光禿禿的樹乾和幾片殘葉在秋風中瑟縮,怎能不「寂寞」情生。然而「寂寞」的又何止是梧桐?即使是凄慘秋色,也要被「鎖」於這高牆深院之中,然而「鎖」住的又何止是這滿院秋色?落魄的人,孤寂的心,思鄉的情,亡國得恨,都被這高牆深院禁錮起來,此景此情怎一個愁字了得。
詩詞中常借梧桐抒發內心的愁悶。溫庭筠「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更漏子》);李清照「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聲聲慢》)。以上具是寫景佳作。寫雨中梧桐,能表現詩人內心的愁苦。寫缺月梧桐,則又是一番境界。蘇軾語「缺月掛梧桐,漏斷人初靜」(《卜運算元》)。缺月、梧桐、深院、清秋,這一切無不渲染出一份凄涼的境界,反映出詞人內心的孤寂之情,為下片抒情做好鋪墊。
那麼,此情此景,一個亡國之君,一個苟延殘喘的囚徒會有怎樣一種心境呢?下片中,詞人用極其婉轉而又無奈的筆調,表達了心中復雜而又不可言喻的愁苦與悲傷。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用絲喻愁,新穎而別致。前人以「絲」諧音「思」,用來比喻思念,如李商隱「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無題》)就是大家熟悉的名句。李煜用「絲」來比喻「離愁」,別有一番新意。然而絲長可以剪斷,絲亂可以整理,而那千絲萬縷的「離愁」卻是「剪不斷,理還亂」。那麼,這位昔日的南唐後主心中涌動的怎樣的離愁別緒呢?是追憶「紅日已高三丈後,金爐次第添金獸,紅錦地衣隨步皺」(《浣溪沙》)的榮華富貴,是思戀「風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破陣子》)的故國家園,還是悔失「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河山」(《破陣子》)的帝王江山?然而,時過境遷,如今的李煜已是亡國奴、階下囚,榮華富貴已成過眼煙雲,故國家園亦是不堪回首,帝王江山毀於一旦。閱歷了人間冷暖、世態炎涼,經受了國破家亡的痛苦折磨,這諸多的愁苦悲恨哽咽於詞人的心頭難以排遣。而今是嘗盡愁滋味,而這滋味又怎一個愁字了得。
末句「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緊承上句寫出了李煜對愁的體驗與感受。以滋味喻愁,而味在酸甜之外,它根植於人的內心深處,是一種獨特而真切的感受。「別是」二字極佳,昔日唯我獨尊的天子,如今成了階下囚徒,備受屈辱,遍歷愁苦,心頭淤積的是思、是苦、是悔、還是恨……恐怕詞人自己也難以說清,豈又是常人所能體會到的呢?若是常人,道可以嚎啕傾訴,而李煜不能。他是亡國之君,即使有滿腹愁苦,也只能「無言獨上西樓」,眼望殘月如鉤、梧桐清秋,將心頭的哀愁、悲傷、痛苦、悔恨強壓在心底。這種無言的哀傷更勝過痛哭流涕之悲。
李煜的這首詞情景交融,感情沉鬱。上片選取典型的景物為感情的抒發渲染鋪墊,下片借用形象的比喻委婉含蓄的抒發真摯的感情。此外運用聲韻變化,作到聲情合一。下片押兩個仄聲韻(斷、亂),插在平韻中間,加強了頓挫的語氣,似斷似續;同時在三個短句之後接以九言長句,鏗鏘有力,富有韻律美,也恰當地表現了詞人悲痛沉鬱的感情。
烏夜啼
林花謝了春紅
太匆匆
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
相留醉
幾時重
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獨上西樓
相見歡
無言獨上西樓,
月如鉤,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
理還亂,
是離愁。
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
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
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
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以上三首作者為李昱
簡解:說起李昱,原為南唐後主,一心痴迷風華雪月,後被宋朝滅掉。李後主曾經給宋太祖寫過一封用詞考究充斥華美文字的信,大約意為我已經認你為父親,你為什麼就放不過我這個兒子呢?以為這樣就能感動對方以達到偏安的目的,趙匡胤答的更絕,世上哪有兒子跟老子分家的道理呢?!亡國後,李煜寫出了很多的膾炙人口的佳句,從以上一些詞句里大家就應該能讀出他當時的心情。
————————————————
蝶戀花
夜亭皋閑信步,
乍過清明,
漸覺傷春暮;
數點雨聲風約住,
朦朧澹月雲來去.
桃李依依春暗度,
誰在鞦韆,
笑里輕輕語.
一片芳心千萬緒,
人間沒個安排處
浪淘沙
簾外雨潺潺,
春意闌珊,
羅衾不耐五更寒.
夢里不知身是客,
一晌貪歡.
相見歡
無言獨上西樓,
月如鉤,
寂寞梧桐,
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
理還亂,
是離愁,
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
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
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
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子夜歌
人生愁恨何能免?
銷魂獨我情何限!
故國夢重歸,
覺來雙淚垂。
高樓誰與上?
長記秋晴望。
往事已成空,
還如一夢中。
長相思
一重山,
兩重山,
山遠天高煙水寒,
相思楓葉丹。
鞠花開,
鞠花殘,
塞雁高飛人未還,
一簾風月閑。
回復:李煜詩詞
烏夜啼
昨夜風兼雨,
簾幃颯颯秋聲。
燭殘漏斷頻倚枕。
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隨流水,
算來一夢浮生。
醉鄉路穩宜頻到,
此外不堪行。
破陣子
四十年來家國,
三千里地山河。
鳳閣龍樓連霄漢,
玉樹瓊枝作煙蘿。
幾曾識干戈。
一旦歸為臣虜,
沉腰潘鬢消磨。
最是倉皇辭廟日,
教坊猶奏離別歌。
垂淚對宮娥。
浪淘沙
往事只堪哀,
對景難排。
秋風庭院蘚侵階。
一任珠簾閑不卷,
終日誰來?
金劍已沉埋,
壯氣蒿萊。
晚涼天凈月華開。
想得玉樓瑤殿影,
空照秦淮!
浣溪紗
轉燭飄蓬一夢歸,
欲尋陳跡悵人非,
天教心願與身違。
待月池台空逝水,
蔭花樓閣謾斜暉,
登臨不惜更沾衣。
謝新恩
庭空客散人歸後,
畫堂半掩珠簾.
林風淅淅夜厭厭。
小樓新月,
回首自纖纖。
春光鎮在人空老,
新愁往恨何窮?
窗力困起還慵。
一聲羌笛,
驚起醉怡容。
虞美人
風回小院庭蕪綠,
柳眼春相續。
憑闌半日獨無言,
依舊竹聲新月似當年。
笙歌未散尊前在,
池面冰初解。
燭明香暗畫樓深,
滿鬢清霜殘雪思難任。
呈鄭王十二弟
東風吹水日銜山,
春來長是閑。
落花狼籍酒闌珊,
笙歌醉夢間。
佩聲悄,
晚妝殘,
憑誰整翠鬟?
留連光景惜朱顏,
黃昏獨倚闌。
㈢ 花自飄零水自流,淡淡青絲自言愁。春暖秋霜憐人袖,滿月半弦月如鉤 是什麼意思
李清照的《一剪梅》,整首詞是: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花自飄零水自流,淡淡青絲自言愁,春暖秋霜憐人袖,滿月半弦月如鉤就不知道了.
整文是
花自飄零水自流,淡淡青絲自言愁,春暖秋霜憐人袖,滿月半弦月如鉤。
題記
流浪茫茫塵世中,多了一分喧鬧,少了一分寧靜,淡泊了心中那抹絢麗,黯然了。灰濛蒙的天,再也描繪不出任何色彩,春時已過,夢里多愁。心緒,總在眉頭輕蹙,纏繞著百年不醒的夢。前世今生,難以言恨,難以言傷。滴落一世的淚,斷痕不斷傷,留不住的永恆,放不下的憂傷。永遠到底有多遠,現實,真的很善變。
花飛花落,殘夢易破,望不穿秋水,隔不斷思念,生生死死,不過紅塵一瞬。塵土相依,風起雲揚,終躲不開塵歸塵,土歸土,三世情緣,也逃不離背叛。風吹雲散,灑落一地的雨,是一世清淚,無聲的滴落,隨夢遠逝。飄到尋也尋不到的方向。
寒風乍起,涼透了心中僅存的那絲溫暖,昨日憂,今日愁。滑落了唇邊濕濕的冰淚,記憶開始了殘酷的折磨。躲在窗內看月光,仰望白色寒光,似一道利劍把心刺穿。月亮失去了一半,也失去了往日的溫和,變得無情了。
一場雲夢一場空,一絲花落紅塵中,終是夢,終成空,沒有永遠的永遠,只有從前的從前,彈指紅顏,易逝易遠,輕撫一曲心弦音,淡遠往日清影舊夢情。誰也終不是誰的永遠,誰也終不是誰的依戀,花自飄零,飄遠輕輕愁,零落淡淡憂。水自流,流走往日情,流走昨日傷。
生生死死,緣聚緣散,只不過紅塵夢一場,來世一碗孟婆湯,奈河橋上莫回頭,今生無怨,來世無憂
㈣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
孤獨的人默默無語,獨自一人緩緩登上西樓。仰視天空,殘月如鉤。梧桐樹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籠罩在清冷凄涼的秋色之中。
那剪也剪不斷,理也理不清,讓人心亂如麻的,正是亡國之苦。這樣的離異思念之愁,而今在心頭上卻又是另一般不同的滋味。
出自: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
作者:李煜
朝代:五代
原文: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4)秋月如鉤唯美動態圖片擴展閱讀:
這首詞是作者被囚於宋國時所作,詞中的繚亂離愁不過是他宮廷生活結束後的一個插曲,由於當時已經歸降宋朝,這里所表現的是他離鄉去國的錐心愴痛,這首詞感情真實,深沉自然,突破了花間詞以綺麗膩滑筆調專寫「婦人語」的風格,是宋初婉約派詞的開山之作。
無言獨上西樓將人物引入畫面。「無言」二字活畫出詞人的愁苦神態,「獨上」二字勾勒出作者孤身登樓的身影,孤獨的詞人默默無語,獨自登上西樓。神態與動作的描寫,揭示了詞人內心深處隱寓的很多不能傾訴的孤寂與凄婉。
「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寥寥12個字,形象地描繪出了詞人登樓所見之景。仰視天空,缺月如鉤。「如鉤」不僅寫出月形,表明時令,而且意味深長:那如鉤的殘月經歷了無數次的陰晴圓缺,見證了人世間無數的悲歡離合,如今又勾起了詞人的離愁別恨。
㈤ 玄月如鉤風滿樓,幽夢一簾黃昏後 滿城風雨盼攜手,天涯望斷君知否 相思太美,千年虹月醉倒了誰
相思美是一首基督教歌曲 以情人的相思比喻信徒與基督的關系;以女子的等待比喻信徒盼望基督再來的迫切心情
玄月如鉤風滿樓
幽夢一簾黃昏後
滿城風雨盼攜手
天涯望斷君知否
相思太美
千年虹約醉倒了誰
那一泓秋水
已捨不得收回
相思成災
血染十架凄美了誰
那支古老的愛情曲
在生命里來回
古老的誓言
先知的預言
見證了愛的箴言
在天國里蔓延
「玄月如鉤風滿樓」——彎彎的月亮像鉤掛在天空風吹進閣樓
「幽夢一簾黃昏後」——已是黃昏過後閨房中的女子還未歇息
「滿城風雨盼攜手」——即便滿城風雨我依然盼望能與你攜手
「天涯望斷君知否」——形容女子望眼欲穿等待情人的歸來
「相思太美 千年虹約醉倒了誰:——
虹約具體指諾亞方舟事件,洪水泛濫之後神與地立的約
」我把虹放在雲彩中,這就可作我與地立約的記號了。「創9:13
在此泛指神與信徒所立的永約以及基督再來的應許
」血染十架凄美了誰「——基督為我們釘死在十字架上,用寶血洗凈了我們的罪 阿門!
」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約3:16
」哪知他為我們的過犯受害,為我們的罪孽壓傷。因他受的刑罰,我們得平安;因他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賽53:5
」古老的誓言 先知的預言「——神給我們的應許都有憑有據,《聖經》中多次出現」我指著我的永生起誓「,舊約中諸多先知的預言,都表明神的應許不會落空,到了那日神會踏著雲彩來迎娶他的新婦
」我妹子,我新婦,你奪了我的心!你用眼一看,用你項上的一條金鏈,奪了我的心。「歌4:9
我們奪了主的心
以馬內利!
㈥ 詩詞里有形容月如金鉤的嗎
古代詩詞中沒有查出「月如金鉤」一語,用「月如鉤」的很多。如:
晴江如鏡月如鉤,泛灧蒼茫送客愁。(唐 溫庭筠《西江貽釣叟騫生》)
一曲單於暮烽起,扶蘇城上月如鉤。(唐 韋庄《綏州作》)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南唐 李煜《相見歡》)
曲罷翠簾高卷,幾回新月如鉤。(宋 晏幾道《清平樂》)
山如黛,月如鉤。(宋 歐陽修《芳草渡》)
天如水,月如鉤。正新秋。(宋 蔡伸《愁倚闌》)
㈦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夜鎖清秋
《烏夜啼·無言獨上西樓》
李煜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
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李後主的這首詞因為「剪不斷,理還亂」而出名,這六個字也常常被後人引用。其實整首詞非常值得反復玩味咀嚼。
詞的上片是很有研究的,簡單的文字背後隱藏著深刻的個人命運的悲劇況味。或許有人會奇怪我的判斷。
上西樓,月如鉤;梧桐、深院……這一下就讓人聯想到另外一首膾炙人口的詩歌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月如鉤,這是舉頭所見。梧桐深院,這是上了西樓之後低頭所見。但是李白直抒胸臆地道出思故鄉之句,而後主卻只能寫到鎖清秋。一進又一進的院子在俯視的角度上顯得層層深鎖,雖然沒有道出思念舊國之情,但是我們也能強烈地感受到和李白一樣的那種鄉思。月亮這個長期存在於中國詩歌中的意象就是思念的象徵。「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受降城外月如霜」,「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做為一個喪國之君的囚徒,他當然不能把所有內心活動都直接抒發出來。他後來的死也證明了這點,一旦他把思念舊國的情緒表現得稍微濃烈一點,宋太宗就請他喝了毒酒。所以這個喪國之君,只能隱晦地寫到「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無言,獨,寂寞,鎖,更是用鮮明的情緒化語言來渲染這種國不能復,家不能回的悲劇結局。
「剪不斷,理還亂」,大家都欣賞,好在哪裡呢?這是一個比喻,大家都知道。思鄉之情是一種單一的情緒,李白那20個字就用最口語化的文字傳達了這種普遍的人類感受了。理還亂,說明有很多種情緒體驗交織在一起。或許這種思念家國的感情里還包含著對過去疏於國事朝綱的悔恨,或許包含著對佞臣讒人的痛恨,或許還包含著對滅國仇敵的憤恨……反正,它表現出豐富情感層次的可能性,而這卻不是李白那20個字所能包含的。可以這樣說,詩歌發展到唐宋時期,已經在深入挖掘和表現人的心理與情感的豐富層次了,這是中國古代詩歌作品在心理描寫和刻畫方面的一個長足進步。也正是因為這六個字表現了人的情感的豐富性,也因此獲得了極大的生命力,受到之後無數人的喜愛。
這六個字之後,詞人終於還是把離愁交代出來了,而這離愁是和一般的離愁是不一樣的。不一樣在什麼地方呢?他沒有說明,只告訴你「別有一番滋味」,又轉入隱晦中去了。而這不坐實的表現方式,又使得作品的意味更加豐厚綿長。
首句「無言獨上西樓」將人物引入畫面。「無言」二字活畫出詞人的愁苦神態,「獨上」二字勾勒出作者孤身登樓的身影,孤獨的詞人默默無語,獨自登上西樓。神態與動作的描寫揭示了詞人內心深處隱喻的多少不能傾訴的孤寂與凄婉啊!
「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寥寥12個字,形象的描繪出了詞人登樓所見之景。仰視天空,缺月如鉤。「如鉤」不僅寫出月形,表明時令而且意味深長:那如鉤的殘月經歷了無數次的陰晴圓缺,見證了人世間多少悲歡離合,今夜又怎能不勾起人的離愁別恨呢?俯視庭院,茂密的梧桐葉已被無情的秋風掃盪殆盡,只剩下光禿禿的樹乾和幾片殘葉在秋風中瑟縮,怎能不「寂寞」情生。然而「寂寞」的又何止是梧桐?即使是凄慘秋色,也要被「鎖」於這高牆深院之中,然而「鎖」住的又何止是這滿院秋色?落魄的人,孤寂的心,思鄉的情,亡國得恨,都被這高牆深院禁錮起來,此景此情怎一個愁字了得。
希望幫到你.
㈧ 秋天的浪漫唯美愛情詩句有哪些
秋天的浪漫唯美愛情詩句如下:
1、秋景有時飛獨鳥,夕陽無事起寒煙。
2、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3、蕭蕭遠樹流林外,一半秋山帶夕陽。
4、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5、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6、西園徒自賞,南飛終未安。
7、多情自古傷離別,吳山點點愁。
8、月到中球圓,人圓夢難圓。
9、夜深獨與岩僧語,群動消聲舉世眠。
10、清景難逢宜愛惜,白頭相勸強歡娛。
11、遠岸秋沙白,連山晚照紅。
12、天上秋期近,人間月影清。
㈨ 求,超級唯美的非主流簽名 寫的好的有懸賞分
我 們 都 沒 錯 ,只 是 一 陣 風 吹 散 了 承 諾
寂 寞 像 一 杯 苦 茶 ,苦 味 入 嘴 、傷 痛 入 心 、
濃 妝 遮 住 我 臉 上 的 悲 傷 ,卻 無 法 掩 飾 轉 身 後 的 蒼 白 、
你 說 我 不 懂 你 ,我 笑 笑 、指 著 你 的 心 說 、 那 這 有 我 嗎 、
就 算 我 哭 了 一 百 遍 、 你 也 不 會 回 頭 看 我 一 眼、
那 街 口 還 在 不 斷 上 演 悲 情 戲 嗎 、
你 在 我 的 傷 口 上 撒 鹽 、 我 卻 笑 著 說 不 痛
彈 斷 琴 弦 訴 不 夠 離 傷 , 望 穿 秋 水 看 不 破 情 網 。
踮 起 腳 尖 , 離 陽 光 更 近 一 些 /。
流年、帶走了誰的 物是人非。
在世界的邊沿。我只屬於 我自己
再昂貴的香水、也掩蓋不住你骨子裡的廉價。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我向 你誇下海口,心為你 滴成琥珀。
給一個致命的擁抱, 我就會安靜的像只貓
一個愛情習題 、一種未完待續 。
㈩ 此時月如鉤人如秋,下一句是什麼
子時月如鉤,人如秋,下雨就是待到明天日出10日,一切黃花樹,這樣的對打就體現了他的非常的美好的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