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動態圖片 » 橫拍動態圖片
擴展閱讀
一千米等於多少平方圖片 2025-05-18 04:16:28
能在圖片上寫上字的軟體 2025-05-18 04:10:35

橫拍動態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6-11 01:28:10

㈠ 手機如何橫拍照片

1、眼睛結構

說道橫拍和豎拍,小編我不得不提一下人的眼睛結構。我們人的眼睛是橫向排列的。兩個眼睛的視野相加就是橫向大於縱向。大家平時也能夠感受到,眼睛的左右視野明顯大於上下的視野,比上下的視野要廣泛。看照片,自然是橫拍更舒服,也更方便些。

2、題材

照片的題材特徵也是橫豎拍構圖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尤其是一些大題材,視野比較廣泛的風景照片,比如說廣闊無垠的草原,一望無際的大海等等。採用橫拍構圖比較方面,效果更好。

拍攝一些人文題材的照片,橫拍也更能夠交代一些圖片的背景和環境信息。比如下圖,就明顯能看出這個小姑娘的照片是在日本富士山拍的。

但拍攝人物全身照或者是單個高層建築的時候,則豎拍比較合適。

橫拍和豎拍的基本原則便是當畫面中的線條主要是橫向時,就用橫拍;當畫面中的線條為豎向時,就用豎拍。當然這只是拍照的一種方式,並不是規定死的。

㈡ 如何打好乒乓球,解釋一下抽,旋,切,攻球、拉球、發球、接發球,搓球、推擋(最好有圖片)

希望能夠幫助你:」 1.握拍法 乒乓球握拍方法分直拍握法和橫拍握法兩種,不同的握法各有其優點,從而產生各種不同的打法。 一、 直拍握法直拍握法的特點是正反手都用球拍的同一拍面擊球,出手快,正手攻球快速有力,攻斜、直線球時,拍面變化不大,對手難於判斷。 二、 橫拍握拍法 橫拍握拍法的特點是正反手攻球力量大,攻削球時握法變化小,反手攻球容易發力也便於拉弧圈;但正反手交替擊球時,需變換擊球拍面,攻斜、直線時調節拍形的幅度大,易被對方識破。 (一) 無論哪種握法,握拍都不應過緊或過松。過緊會使手腕僵硬,影響發力時的手腕動作,過松則影響擊球力量和擊球的准確性。 (二) 握拍不宜太淺。直握時,食指和拇指構成的鉗形不能過大或過小,以免影響手腕動作的靈活性。 (三) 在變換擊球的拍面、調節拍面角度時,要充分利用手指的作用。 (四) 不應經常變化握拍方法,否則會影響打法類型及風格的形成,尤其是初學者,更應注意。 2.基本步法 (一) 單步 1、 移動方法 以一隻腳為軸,另一隻腳向前、後、左、右不同方向移動,身體重心隨之落在移動腳上。 2、實際運用於:①接近網小球;②削追身球;③單步側身攻棗在來球落點位於中線稍偏左或對推中側身突襲直線或對搓中提拉球時常用。 (二) 跨步 1、 移動方法 一腳蹬地,另一腳向移動方向跨一大步,蹬地腳隨後跟上半步或一小步,身體重心即移到跨步腳上。 2、實際運用於:①近台快攻打法,用來對付離身體稍遠的來球;②削球打法,左、右移動擊球;③跨步側身攻,當來球速度較慢,但離身體稍遠時,左腳向左前上方跨一大步,右腳隨即跟上一小步,同時配合腰部右轉動作,完成側身移動。 (三) 並步 1、 移動方法 一腳先向另一腳並半步或一小步,另一腳在並步腳落地後隨即向來球方向移動一步。 2、 實際運用於:①快攻選手在左右移動中攻或拉球;②削球選手正反手削球;③並步側身攻,多用於拉削球,右腳先向左腳後並一步,以便轉體,隨之左腳向側跨一步。 (四) 跳步 1、 移動方法 以來球異側腳用力蹬地,兩腳同時離地向來球方向跳動。 2、 實際運用於:①快攻選手左右移動擊球,常與跨步結合起來使用;②弧圈類打法由中台向左、右移動時常用;③跳步側身攻或拉,但在空中需完成轉腰動作;④削球選手在接突擊時常採用,但以小跳步來調整站位用得較多。 (五)交叉步 1、 移動方法 以KAO近來球方向的腳作為支撐腳,該腳的腳尖調整指向移動方向,遠離來球方向的腳在體前交叉,向來球方向跨出一大步,身體隨之向來球方向轉動,支撐腳跟著向來球方向再邁一步,這是前交叉步。後交叉步是在體後完成交叉動作。 2、 實際運用於:①快攻或弧圈打法在側身攻、拉後撲打右角空檔,或從右大角變反手擊球;②在走動中拉削球;③削球打法接短球或削突出擊。 3.發球搶攻戰術 發球搶攻是我國直板快攻打法的「殺手鐧」,是力爭主動、先發制人的主要戰 術。各種類型打法的運動員都普遍採用發球搶攻來搶占每個回合的上風。發球戰術運 用的效果主要取決於發球的質量和第三板進攻的能力。 發球搶攻戰術因打法的類型不同而有所差異但常用的發球搶攻戰術,主要有以 下幾種: 1、 正手發轉與不轉 2、 側身正手(高拋或低拋)發左側上(下)旋球。 3、 反手發右側上(下)旋球。 4、 反手發急球或急下旋球。 5、 下蹲式發球。 4.接發球戰術 接發球戰術與發球搶攻戰術同樣重要,在某種意義上講,接發球水平的高低可以 反映運動員的實戰能力以及各項基本技術的應用程度。事實上,接發球者只是暫時處 在被控制狀態,如果你破壞了發球者的搶攻意圖或者為他製造了障礙,減弱了對方搶 攻的質量,也就意味著已經脫離被控制狀態,變被動為主動了。控制與反控制是辯證 的統一。 常用的接發球戰術 1、 穩健保守法 2、 接發球搶攻 3、 盯住對方的弱點處,尋找突破口。 4、 控制接發球的落點 5、 正手側身接發球 5.搓攻技術 搓攻戰術是進攻型打法的輔助戰術之一,主要利用搓球旋轉的變化和落點的變化 為搶攻創造機會。這一戰術在基層比賽中被普遍採用。搓攻戰術也是削球型打法爭取 主動的主要戰術之一。常用的搓球戰術有: 1、 慢搓與快搓結合。 2、 轉與不轉結合。 3、 搓球變線 4、 搓球控制落點 5、 搓中突擊 6、 搓中變推或搶攻 6.對攻戰術 對攻戰術是進攻型打法在相持階段常用的一項重要戰術。快攻類打法主要依KAO反 手推擋(或反手攻球)和正手攻球(或正手拉弧圈球)的技術,充分發揮快速多變的 特點來調動對方。常用的對攻戰術有以下幾種: 1、 緊逼對方反手,伺機搶攻或側身搶攻、搶拉。 2、 壓左突右 3、 調右壓左 4、 攻兩大角 5、 攻追身球 6、 變化擊球節奏,加力推和減力擋結合,發力攻、拉與輕打輕拉結合,也可造成對 手的被動局面。 7、 改變球的旋轉性質,如加力推後、推下旋;正手攻球後,退至中遠台削一板對方 往往來不及反應,可直接得分或創造機會球。 7.拉攻戰術 拉攻戰術是以攻為主的選手對付削球的主要戰術。為了發揮拉攻的戰術效果,首 先要具備連續拉的能力,並有線路、落點、旋轉、輕重等變化,其次要有拉中突擊和 連續扣殺的能力。常用的拉攻戰術主要有: 1、 拉反手後,側身突擊斜線或中路追身球。 2、 拉中路殺兩角或拉兩角殺中路。 3、 拉一角或殺另一角 4、 拉吊結合,伺機突擊。 5、 拉搓結合。 6、 穩拉為主,伺機突擊。 8.削中反攻戰術 我國乒壇名將陳新華以及第43屆世乒賽男單冠丁松成功地運用削中反攻的戰術創 造了輝煌,令歐洲選手手足失措,無以應對。這種戰術主要KAO穩健的削球,限制對方 的進攻能力,為自己的反攻創造有利條件。它不僅增強了削球技術的生命力,也促進 了攻防之間的積極轉化,常用的削中反攻戰術主要有: 1、 削轉與不轉球,伺機反攻。 2、 削長短球,伺機反攻。 3、 逼兩大角,伺機反攻。 4、 交叉削兩大角,突擊對方弱點 5、 削、擋、攻結合,伺機強攻。 9.弧圈球戰術 由於弧圈球戰術把速度和旋轉有效地結合起來,穩健性好,適應性強,許多著名 選手已用它去替代攻球或扣殺,常用的戰術如下: 1、 發球搶攻。 2、 接發球果斷上手 3、 相持中的戰術運用。 10.推擋球技術 (一)擋球: (1)、特點與應用 球速慢,力量輕,動作較簡單,初學者容易掌握。它可以幫助初學者熟悉球性,認識乒乓球的擊球規律,提高控制球的能力。 (2)、要點:①擋球是推擋球技術的基礎,初學者應形成正確的動作手法。②引拍時,上臂應KAO近身體。③前臂前伸近球,手腕手指調節拍形,食指用力,拇指放鬆 (二)快推: (1)、特點與運用 快推的特點是站位近,動作小,借力還擊,速度快,線路變化多。適用於回擊一般的拉球、推擋球和中等力量的攻球;在相持中能發揮回球速度快的優勢,推壓兩大角或襲擊對方空檔,為自己的進攻創造條件。它是推擋球最常用的一項技術。 (2)、要點 ①擊球前KAO近身體,前臂適當後撤引起。②在前臂向前推送的過程中,完成外旋動作。③轉腕動作不宜過大,關鍵是時機要恰當。 (三)加力推: (1)、特點與運用 回球力量重,速度快,擊球點較高,充分發揮手臂的推壓力量。比賽中運用加力推可迫使對方離台,陷於被動局面(如側身正手攻前一板,加力推底線或大角度),與減力擋搭配使用,能有效地調動對方,獲得主動。它適用於對付速度較慢、旋轉較弱的上旋球或力量較輕、著台後彈起比網稍高的來球。 (2)、要點:①球拍後撤上引是為了增大用力距離。②擊球點適當離身體遠一點。③擊球時間不宜過早或過遲。④要有效地把身體各部分的力集中在擊球的一瞬間。 (四)減力擋: (1)、特點與運用 回球弧線低、落點低、力量輕。回接對方的大力扣殺或加力推擋時能減弱回球的力量,如與加力推結合運用,可以前後調動對方,是對付中台兩面拉或兩面攻打法的有效戰術,它還常用於接加轉弧圈球。 (2)、要點:①擊球前身體重心略升高,稍屈前臂,球拍保持合適的前傾角度。②觸球瞬間,有意識地做手臂和手腕後收的動作。③削弱來球反彈力的同時,借來球的力量將球擋過去,回球速度快。「!!

㈢ 快手怎麼用照片做橫板gif!因為我的照片是正方形的,弄上去兩邊就被截下去了,所以想知道哪些橫版視頻

你可以美化一下照片,把照片上下增加一部分空間,使照片變成豎著的長方形的不就解決這個問題了嗎?歡迎追問,滿意請採納。

㈣ 求乒乓球橫拍長膠反長撥球動畫圖片

㈤ 怎麼做橫版頭像

首先必須安裝PS,.

1.如圖。【文件】--【新建】--按圖中所示設置。

2.【文件】--【置入】--選擇你要旳圖片。第三步:雙擊圖片,從圖一變成圖二即

3.圖片保存【儲存為wed和設備所有格式】--

希望採納.

㈥ 如何在手機製作50張以上的gif

軟體介紹GifMagic是一款專業Gif文件製作工具。讓圖片流動於分享。
V1.5主要功能:
1) 支持安卓v 1.5和以上版本
2) 支持多種GIF圖片質量和長度的製作。-- 支持20張/30張/40張/50張拍照模式
3) 支持拍照速度調節 -- 通過調節拍照速度,可以調節拍攝時長。
4)支持橫屏拍攝。
5)支持前置攝像頭(必須安卓V2.3版本及以上)
6)支持倒序效果(倒序圖片) ,支持旋轉圖片。
7)支持拍照暫停功能。
======================
V1.5 版本更新內容(9月15日更新)之前V1.0發布於(9月9日):
1)支持前置攝像頭(必須安卓V2.3版本及以上)
2)支持拍照暫停功能。
3) 開始支持安卓V1.5及以上版本
4)支持橫拍功能
5)支持圖片旋轉
==========================
V2.0 計劃版本(9月22日)
1) 支持視頻轉GIF
2) 支持攝像頭的焦距變化(ZOOM)
3) 支持GIF加文字
4) 支持GIF渲染效果,包括LOMO/銳化等

㈦ 關於手機橫拍圖片的問題

大致是這樣的修圖嗎?很簡單啊,圈定了范圍,用高斯模糊就可以了

㈧ 請問橫拍,手機橫拍是怎樣拍的

我們在使用手機拍照時,通常都是豎直的握住手機,然後再進行拍照。但有時候,豎拍並不能達到很好的拍照效果。這是許多人都會選擇橫拍。那麼究竟什麼時候用橫拍,什麼時候使用豎拍呢?想必許多人心裡都沒有譜,不是很了解。

下面小編總結了幾點經驗,教大家如何靈活使用手機的橫拍和豎拍。

1、眼睛結構

說道橫拍和豎拍,小編我不得不提一下人的眼睛結構。我們人的眼睛是橫向排列的。兩個眼睛的視野相加就是橫向大於縱向。大家平時也能夠感受到,眼睛的左右視野明顯大於上下的視野,比上下的視野要廣泛。看照片,自然是橫拍更舒服,也更方便些。

2、題材

照片的題材特徵也是橫豎拍構圖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尤其是一些大題材,視野比較廣泛的風景照片,比如說廣闊無垠的草原,一望無際的大海等等。採用橫拍構圖比較方面,效果更好。

拍攝一些人文題材的照片,橫拍也更能夠交代一些圖片的背景和環境信息。比如下圖,就明顯能看出這個小姑娘的照片是在日本富士山拍的。

但拍攝人物全身照或者是單個高層建築的時候,則豎拍比較合適。

橫拍和豎拍的基本原則便是當畫面中的線條主要是橫向時,就用橫拍;當畫面中的線條為豎向時,就用豎拍。當然這只是拍照的一種方式,並不是規定死的。

㈨ 乒乓球拍直拍的拿法,要圖片

乒乓球握拍方法

乒乓球握拍方法分直拍握法和橫拍握法兩種,不同的握法各有其優點,從而產生各種不同的打法。

直拍握法的特點是出手快,正手攻球快速有力,攻斜、直線球時,拍面變化不大,對手難於判斷。

橫拍握拍法的特點是正反手攻球力量大,攻削球時握法變化小,反手攻球容易發力也便於拉弧圈;但正反手交替擊球時,需變換擊球拍面,攻斜、直線時調節拍形的幅度大,易被對方識破。

不應經常變化握拍方法,否則會影響打法類型及風格的形成,尤其是初學者,更應注意。

一、直拍握拍法

(一)快攻類型握拍法

快攻類型(包括左推右攻和兩面攻兩種打法)常見的握拍方法有以下三種:

1.球拍柄右側貼在食指的第三關節處,以食指的第二關節壓住球拍的右肩,食指的第一關節自然向內彎屈,拇指的第一關節壓住球拍的左肩(拇指與食指之間的距離要適中)。其他三指自然彎屈斜重疊,以中指第一指節托於球拍背面,使球拍保持平穩。

這種握拍法,手腕比較靈活。可以在發球時利用手腕動作,發出動作相似而旋轉、落點不同的球;也可以很靈活地打出斜、直線球;對台內球的處理也較為有利,由反手位用反手擊球後再打正手位的來球,以及由反手位用反手擊球後進行側身正手攻球時,有利於正、反手兩個技術動作的協調結合。對中路追身球,手腕可以自然下垂,通過手腕來調節拍形,對來球進行合理的回擊。用這種握拍法進行正手攻球時,拇指與中指協調用力,食指相對放鬆,無名指微離中指,指尖輕托球拍背面,以保持發力時球拍的穩定。進行反手攻球或推擋球時,食指和中指協調用力,拇指相對放鬆。用手腕發力時(包括正、反手擊球).以中指發力為主,拇指和食指保持拍形的穩定,同時作輔助用力

2.握拍方法與第一種基本相同,但拇指與食指之間的距離較大(鉗形較大)。這種握拍法有利於上臂和前臂的集中發力。因此,中、遠台攻球,正手攻球,扣殺球都比較有力。但由於拇指與食指之間的距離較大,握拍較深,對手腕的靈活性有一定的影響,對處理台內球、轉球、推擋球和追身球差。

3.拍柄右側貼在食指第二、三關節之間,以拇指和食指的第一關節壓住球拍的左,右兩肩,兩指間的距離適中(但比第一種握法要小一些),以中指的第一指節左側將球拍背面托住,無名指和小指斜疊在中指之下,用無名指輔助中指托住球拍背面,使球拍保持平穩。

這種握拍法為部分兩面攻的運動員所採用,其優點是進行反手攻球時,提起前臂後拍頭朝上,有利於反手高壓打球,使打出去的球快速有力。這種握拍法,由於沉手時拍形下垂,因此在進攻中路迫身球時比較協調。由於拇指與食指之間的距離較小,手腕比較靈活,因此易於處理台內球,對突擊加轉球也較好,其缺點是對正手離身球因拍形下垂而難以高壓擊球。同時因手腕比較靈活,拍形不易固定。

(二)弧圈類型握拍法

直拍弧圈型的握拍有兩種:

1.握拍與快攻型第一種握法相同。它在正手拉弧圈球時,拇指、中指和無名指協調用力,中指和無名指略微伸直(不是完全伸直,仍有一些彎屈),以利於出手擊球時較好地保持拍形的前傾。

這種握拍法的優點是手腕比較靈活,正、反手和推擋的結合比較容易,處理台內球也較好。缺點是拍型不易固定,對正手大角度球和扣殺較高的球較難處理。

2.拇指貼在球拍左側,食指輕輕扣住拍柄,形成一個小環狀。中指和無名指較直地以第一指節托住球拍背部,小指自然緊貼在無名指之下。這種握拍法,很自然地將手臂、手腕和球拍聯成—條線,拍呈橫狀,擴大了右半台的照顧范圍。在正手拉弧圈球和扣殺時,容易發揮手臂的力量。正、反手結合運用時,主要靠前臂帶動手腕作迴旋動作。缺點是手腕不靈活,處理快攻球、台內球,追身球及反手近檯球比較困難。

(三)削球類型握拍法直拍削球型的握拍是拇指自然彎屈,緊貼拍柄左側,第一指節用力下壓,其餘四指自然分開托住球拍背面.這種握拍法削球的照顧面較大,正,反手削球時以手臂的轉動調節拍形。削中轉攻或推擋時,食指要迅速移到前面,第二指節壓住球拍右肩;拍後三指則改為自然彎屈托住拍底.

二、橫拍握拍法

橫拍攻擊型(包括快攻和弧圈兩種)和防守型(包括削、攻結合)的握拍方法基本相同。但可分為淺握和深握兩種。

淺握以中指、無名指、小指自然地握住拍柄,拇指在球拍的正面輕貼在中指旁邊,食指自然伸直斜放於球拍的背面,虎口輕微貼拍。深握與淺握的握法基本相同,但虎口緊貼球拍。這兩種握法,正手攻球時食指要用點力,也可將食指往上移動一些幫助壓拍。反手攻球或快撥時,拇指要用點力,也可用拇指往上移動一些幫助壓拍。正、反手削球時,手指基本不動。

淺握的優點是握拍較松,手腕靈活,對台內球的處理方法較多,既可用拉,也可用」撇」、「擺短」等方法回擊。進攻時,對低球起板較容易。左右結合較靈活協調。削球、搓球,發球時,搞旋轉變化動作小,對方不易判斷,缺點是攻擊時,上臂、前臂的力量較難全部集中到手腕上,因而發力略受影響。削球時,因手腕較活,拍形不易固定,特別是削弧圈球較難控制。

深握的優點是握拍較緊,拍形比較固定。進攻時上臂、前臂的力量能集中到手腕上,發力比較集中。拉高吊、前沖弧圈球比較轉、凶,扣殺球比較有力.弧圈球比較好控制,加轉削球有力,旋轉強。缺點是由於握法緊,手腕不夠靈活.對攻時左右結合的靈活性稍差一些.處理台內球比較困難.正手貼身球比較難打.削球時對中路靠右的短球比較難處理.削轉與不轉球動作差別較明顯,易被對方識破。

圖片:

當然就提還要看個人的習慣橫拍的話講究的是防守而豎拍的話主要講究進攻這個就要看你喜歡什麼樣的打球方式了。希望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㈩ 抖音橫版的視頻怎麼做動態壁紙 做到桌面是放大適應桌面的 我想要中間橫版上下是黑色那種

最新版本抖音視頻底下有設置壁紙選項,點擊後到手機設置里設置成壁紙,然後打開手機後按壓屏幕播放動態壁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