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動態圖片 » 嫦娥早上好動態圖片
擴展閱讀
手繪紅玫瑰唯美圖片 2025-07-05 16:57:29

嫦娥早上好動態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5-23 19:08:08

1. 春光燦爛豬八戒,福星高照豬八戒,喜氣洋洋豬八戒

嫦娥
投胎做了人,

2. 嫦娥7號發射時候是幾時

大概在10月底就可以發射了。

2019年1月,國務院新聞辦就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艷華在會上表示,國家航天局正在組織國內專家對後續規劃進行論證。

基本明確還有三次任務:一是嫦娥六號計劃在月球南極進行采樣返回,根據嫦娥五號的采樣情況來確定月背還是正面。

2020年8月,據中國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消息,中國探月工程四期嫦娥七號任務將實現在月球南極著陸,開展極區環境與資源勘查,嫦娥七號17台載荷擬開展競爭擇優。

3. 中國「嫦娥奔月」航天計劃的成功有何好處

航天專家解讀「嫦娥工程」視頻訪談文字實錄

主持人:各位網友上午好,歡迎登錄中國軍網。我們知道,近段時間以來,很多朋友都在關注一個話題,那就是「嫦娥」一號繞月探測工程。很多媒體形象地把這一工程命名為「嫦娥奔月」。為了幫助大家更好地了解這一航天工程,今天我們特意為大家請來了航天專家——北京跟蹤與通信技術研究所航天測控研究室的主任楊永亮。楊主任您好,歡迎來到中國軍網。首先,請您與中國軍網以及新浪網的網友打個招呼。

楊永亮:中國軍網和新浪網的各位網友,大家上午好!

主持人:我們知道,「嫦娥」是我國古代神話傳說里的唯一一位「奔月」的美麗形象。那麼,這樣一項浩大的航天工程以神話人物形象來命名,有什麼意義?

楊永亮:饒月探測工程以「嫦娥工程」來命名,我覺得主要有兩個方面含義:一是嫦娥作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一個動人形象,家喻戶曉,二是以」嫦娥「這個名稱來命名我們這一專項工程,更容易為大家所理解所接受,同時,也能更好地激發大家對這項工程的興趣。

主持人:「嫦娥」繞月探測工程的背景是什麼?

楊永亮:開展「嫦娥工程」的背景主要是要開展繞月探測工程,突破航天高科技技術,為我國航天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打下更好的基礎。為將來我們向包括火星等在內的更深的空間發展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也促進我國航天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大家知道,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人和前蘇聯人分別開展探月方面的活動,兩個國家分別有宇航員登上了月球。在21世紀的新階段又興起了月球探測和繞月方面的熱潮,技術上也有新的進展,我們國家適應這種形勢的需要,也為了發展國家高科技技術形勢的需要,在21世紀初我們著手開始這項工程。現在,我們這項工程已經進行到實質階段,發射第一顆繞月衛星。

主持人:這一工程的成功實施對於我國航天技術的發展以及整個科技事業的發展具有什麼樣的推動作用呢?

楊永亮:首先繞月探測工程是航天技術進一步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航天技術作為世界高科技的一個重要領域,它代表一個國家的技術水平和能力水平。另外,航天技術不僅是字面上的「航天技術「,它是各個方面的技術綜合與反映。比如,能源技術、電子技術還有其他方面的技術等等。高科技技術的發展,一方面對提升我國的綜合國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另一方面,在當前我們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必將起到一個推動的作用。

主持人:如果這項工程能成功實施的話,它對於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和增強民族凝聚力也會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楊永亮:對,重大工程特別是高科技重大工程比如繞月探測工程以「嫦娥工程「來命名,一方面就是激發大家對高科技技術的關注和興趣,另一方面這一工程的實施與圓滿完成對於提升我國的綜合實力、增強民族凝聚力,更好地建設小康社會,必將起到非常有力的促進作用。

主持人:很多網友問,「嫦娥工程」是一項尖端高科技,它與我們普通老百姓有什麼關系?

楊永亮:我感覺最直接的關系,打個比方,將來某一天,我們每一個普通的人經過一些必要的培訓,都能實現我們到月亮上旅行一圈的夢想,把傳說變為現實,這是一個目前來說還遙遠的目標。

主持人:現在我們已經實現的航天技術的發展給我們普通百姓帶來的好處有哪些

楊永亮:首先,我們每家每戶收看到了豐富多彩的電視節目。其次家庭轎車也走進了許多朋友家中。車上安裝的GPS導航儀,這些都是在日常生活上最直觀的反映。

主持人:探索太空的一些技術與我們普通老百姓有什麼聯系?就我了解,我們國家在太空進行了一些農作物種子的實驗,把這些種子再帶回地球以後,進行大面積的種植,也就是我們俗稱的一些太空的作物,在這方面有沒有一些介紹呢?

楊永亮:航天工程的一個重要的應用方面就是生物技術的應用,比如你剛才所說的太空作物,在航天技術應用中,把這些農作物的種子在太空中經過一些不同於地球范圍內空間的考驗,在種子的特性上或者提高莊稼的產量起到很好的作用。

主持人:繞月探測工程和我們以後的利用有什麼關系呢?

楊永亮:繞月探測工程的利用相對於地球軌道衛星來講,空間環境有很大的不同。在技術應用方面,也必將會帶來非常好的作用和前景。

主持人:我有一個問題,為什麼我們對於太空的探索要先從月球開始呢?

楊永亮:外層空間包括各種各樣的天體,它們距離地球非常遙遠,月球相對其他天體而言,是距離地球最近的一個星球。其距離是40萬公里。我們要想走向更深的更遙遠的空間,月球就是第一步。這也為我們將來探索更遙遠的外層空間奠定一個基礎,這也是我們開展饒月探測工程的意義所在。

主持人:下面請楊主任為我們解讀一下繞月探測工程分幾步走?

楊永亮:繞月探測工程從實施的戰略和步驟上講,概括一下說,可分三個階段:一、發射一顆探測衛星,也就是我們即將實施的「嫦娥一號」衛星任務;二、實現月球 「軟著陸」,同時把月球上必要的信息通過一些通訊手段傳回到地面來。三、研究月球著陸器,實現著陸後,再能夠返回到月球上來。歸納起來就是繞月、落月、返月三個階段。按照最簡潔的說法就是「饒、落、回」這三步。

主持人:這三個階段大致的時間截點是什麼?

楊永亮:初步實施的「繞」這一階段是2007年,第二個階段大約到2012年左右,第三階段目前初步計劃在2017-2018年之間。

主持人:繞月探測工程有哪些重要的系統?

楊永亮:首先是衛星系統,第二是運載火箭系統,第三是發射場系統,第四是測控系統,第五是應用系統。目前主要是這五個系統。

主持人:我們很多網友都從媒體上了解到「嫦娥一號」的發射是在今天傍晚18時左右,這個原因是與西昌當地的氣候變化是非常明顯的,我看到網上說,今天凌晨四點左右,西昌驟降暴雨,持續了兩個半小時後,雨漸停了,約在早上7:10,天空放晴。那麼,請您講講氣候情況對於它的發射時機有什麼影響?另外,發射窗口選擇上有什麼要求?

楊永亮:發射階段十分重要,由於航天產品對氣候方面的嚴格要求,特別是雷電、大風這方面對發射起始段有很重要的影響。如果雷電非常強,很可能對發射火箭造成干擾,假如風很大,很強烈,就有可能導致發射過程中姿態失穩,帶來一些不太好的影響。針對繞月衛星發射窗口的選擇,其制約條件要多一些,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地球、衛星、月亮三者重要的時空關系,在軌道設計上,要充分考慮到這一時空關系。

主持人:請楊主任給我們大家介紹一下我們北京跟蹤與通信技術研究所在整個繞月探測工程中承擔著一種什麼樣的任務?

楊永亮:首先,從大方面講,我們所主要是承擔測控系統的規劃、設計。第二個方面,在工作中要開展非常多的系統監控與協調。

主持人:有網友問,我們所是否招收研究生?

楊永亮:我們所對人才建設與培養非常重視,每年都從國內重點院校招收一些博士生和碩士生。他們參加到我們航天測控隊伍中來,為我們所長遠可持續的發展做了人才儲備。歡迎網友當中有志於從事航天事業的朋友來報考我們北京跟蹤與通訊技術研究所。

主持人:我們廣大網民也就是電視觀眾在收看發射直播時,要注意那些重點、亮點呢?

楊永亮:首先就是發射的過程,這個場景十分壯觀,特別是發射火箭拖著「嫦娥」衛星起飛的過程。其次是饒月探測衛星在奔向月亮之前,要繞著地球轉上幾圈,旋轉過程中,我們要進行變軌控制,這幾個重要的時機,媒體肯定會向大家通報。第三,就是從「奔月」開始到奔向月亮的過程中,大家可以關注一下各大媒體的報道。最後,就是衛星奔向月亮之後,或者接近月亮時,有一個繞月亮旋轉的姿態,這是我們要關注的一個亮點。

主持人:好的,謝謝楊主任為我們詳細地解讀了繞月探測工程。讓我們繼續關注「嫦娥奔月」,預祝今晚發射圓滿成功!今天的訪談就到這里!謝謝楊主任!謝謝網友們!

楊永亮:謝謝主持人!謝謝網友們!預祝「嫦娥一號」發射成功!

4. 嫦娥奔月的故事rrrrrrrrrrrrrrrrrr

傳說一】

嫦娥原來是一個美麗善良的村姑,她勤勞朴實活潑可愛,尤其有著一顆金子般閃亮的心,她總是千方百計地為百姓做好事。嫦娥有個戀人叫後羿,是個神箭手,也是個好後生。

有一天,嫦娥與幾個要好的女伴在村邊小河旁洗衣。不料,無所事事、心術不正的河神河伯正閑逛到此。他見到嫦娥的沉魚落雁之容,頓時驚為天人,便一抹臉變成一個英俊的小夥子,覥著臉走過去跟嫦娥搭話。嫦娥見他不懷好意便急忙躲開,可是河伯露出了猙獰的真面目,要強搶嫦娥入水。正在這危急關頭,後羿來到了,他一看,頓時氣得劍眉倒豎,怒發沖冠。他拈弓搭箭,「嗖」地一聲,射瞎了河伯的一隻眼睛。河伯疼痛難忍,大叫一聲,便跳下河去。

經過這件事,嫦娥和後羿恐怕夜長夢多,便提早成婚。婚後,二人過得非常幸福。當然,他們並沒完全沉浸在小家庭的美滿快樂之中,兩顆善良的心總想為鄉親們我做些好事。

有一年,天空出現了十個太陽,大地都快要著火了。人們無法耕種,無法生活,處於被滅絕的災難之中。後羿便決心要射掉那多餘的九個太陽,拯救百姓於火海之中。他天天揮汗如雨,苦苦練習射術。可是,河伯對他恨之入骨,不斷地前來騷擾,他發誓要報一箭之仇,更要搶到他一直貪戀著的美女嫦娥。為此,後羿十分煩躁分心。

一天,一位大仙給了後羿一丸仙葯,好心告訴他,河伯報仇心切,他將要面臨一場大禍,如若吃了這丸葯,便可擺脫人間的一切磨難和煩惱,升入月宮中;可是,首先得能耐住孤獨寂寞的煎熬。後羿聽後,心緒不寧地回到家中,將仙的話如實地告知了嫦娥,便疲倦地睡著了。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嫦娥坐立不安了,她在房中走來走去,看著一天比一天消瘦的丈夫,她心裡非常痛苦。她深愛著後羿,絕不願他遭受任何磨難的折磨,可是,她又想到丈夫身上還肩負著射掉九個太陽的重任,正受著燒烤之災的鄉親們需要他去拯救。嫦娥心中十分明白,河伯對於丈夫的威脅,都源於自己。河伯對她仍沒有死心,為了得到她,什麼壞事都做得出來,怎麼辦呢?嫦娥想著,想著,突然,她心中閃過一個念頭:為了讓河伯對她死了心,為了讓丈夫排除一切雜念和干擾,全心全意地去射掉九個太陽為民服務,她決心犧牲自己。主意打定,她就急忙找出仙葯,吞了下去。

過了一會兒,後羿醒了,他發現嫦娥心神不定,臉上泛著神奇的紅光,很是詫異,又覺不祥。嫦娥深情地望著丈夫,她知道與丈夫在一起的時間不多了,便眼含淚水囑咐丈夫要好好珍重自己,請求丈夫原諒她不能再盡到做妻子的義務了。話猶未盡,嫦娥只覺得心中恍惚,身子突然變輕了,接著,雙腳離地竟飛了起來,她邊往天上飛邊回頭高聲叫著:「後羿,我的好夫君,永別了!要珍重!」

嫦娥冉冉上升,飛進了月亮中那寂寞、冷清的廣寒宮,做了月中仙女。然而,這里沒有親人,沒有歡笑,只有一隻惹人憐愛的玉兔相偎依,只有那總在砍著桂樹卻總也砍不倒的吳剛相陪伴。

自從嫦娥犧牲自己,飛上月宮後,後羿把痛苦、惆悵化作了力量。後羿明白妻子的作為是替自己和百姓著想的緣故,他深深地被感動和激勵著,日夜苦練著射箭的本領,終於戰勝了河伯的挑戰,射掉了九個危害生靈的太陽,拯救了人類。人間有了歡樂,鄉親們過上安寧祥和的日子。

天帝也被嫦娥和後羿這種為了鄉親們的幸福而犧牲自己的精神感動了,後來,便封後羿為天將,於中秋佳節日使二人重逢團圓。從此,嫦娥和後羿在天上過上了幸福美滿的生活。同時,天帝還規定月亮每月十五一圓,以祝願花好月圓夜,天下有情人成眷屬。

【傳說二】

傳說中後羿和嫦娥都是堯時候的人,神話說,堯的時候,天上有十個太陽同時出現在天空,把土地烤焦了,莊稼都枯幹了,人們熱得喘不過氣來,倒在地上昏迷不醒。因為天氣酷熱的緣故,一些怪禽猛獸,也都從乾涸的江湖和火焰似的森林裡跑出來,在各地殘害人民。

人間的災難驚動了天上的神,天帝常俊命令善於封射箭的後羿下到人間,協助堯除人民的苦難。後羿帶著天帝賜給他的一張紅色的弓,一口袋白色的箭,還帶著他的美麗的妻子嫦娥一起來到人間。

後羿立即開始了射日的戰斗。他從肩上除下那紅色的弓,取出白色的箭,一支一支地向驕橫的太陽射去,頃刻間十個太陽被射去了九個,只因為堯認為留下一個太陽對人民有用處,才攔阻了後羿的繼續射擊。這就是有名的後羿射日的故事。

但是後羿的豐功偉績,卻受到了其他天神的妒忌,他們到天帝那裡去進讒言,使天帝終於疏遠了後羿,最後把他永遠貶斥到人間。受了委曲的後羿和妻子嫦娥只好隱居在人間,靠後羿打獵為生。

嫦娥又是怎樣奔月的呢?在古書上有種種不同的說法。根據《淮南子》的記載是,後羿覺得對不起受他連累而謫居下凡的妻子,便到西王母那裡去求來了長生不死之葯,好讓他們夫妻二人在世間永遠和諧地生活下去。嫦娥卻過不慣清苦的生活,乘後羿不在家的時候,偷吃了全部的長生不死葯,奔逃到月亮里去了。另一種說法是屈原(約前340年)《天問》的記載,說後羿後來對嫦娥有不忠行為,和河伯的妻子發生暖昧關系,因而引起嫦娥極大的不滿,便離開後羿跑到天上去了。嫦娥奔月以後,很快就後悔了,她想起了丈夫平日對她的好處和人世間的溫情,對比月亮里的孤獨,倍覺凄涼。

【傳說三】

相傳,遠古時候有一年,天上出現了十個太陽,直烤得大地冒煙,海水枯乾,老百姓眼看無法再生活去。

這件事驚動了一個名叫後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侖山頂,運足神力,拉開神弓,一氣射下九個多餘的太陽。

後羿立下蓋世神功,受到百姓 的尊敬和愛戴,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奸詐刁鑽、心術不正的蓬蒙也混了進來。

不久,後羿娶了個美麗善良的 妻子,名叫嫦娥。後羿除傳藝狩獵外,終日和妻子在一起,人們都羨慕這對郎才女貌的恩愛夫妻。

一天,後羿到昆侖山訪友求道,巧遇由此經過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葯。據說,服下此葯,能即刻升天成仙。

然而,後羿捨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暫時把不死葯交給嫦娥珍藏。嫦娥將葯藏進梳妝台的百寶匣里,不料被蓬蒙看到了。

三天後,後羿率眾徒外出狩獵,心懷鬼胎的蓬蒙假裝生病,留了下來。

待後羿率眾人走後不久,蓬蒙手持寶劍闖入內宅後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葯。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對手,危急之時她當機立斷,轉身打開百寶匣,拿出不死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葯,身子立時飄離地面、沖出窗口,向天上飛去。由於嫦娥牽掛著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後羿回到家,侍女們哭訴了白天發生的事。後羿既驚又怒,抽劍去殺惡徒,蓬蒙早逃走了。氣得後羿捶胸頓足哇哇大叫。悲痛欲絕的後羿,仰望著夜空呼喚愛妻的名字。這時他驚奇地發現,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而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

後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後花園里,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里眷戀著自己的嫦娥。

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後,紛紛在月下擺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

傳說四:
中秋節與春節、端午節是中國三個歷史最悠久、最富民族特色的傳統節日。中秋節這天,通常全家團聚,吃月餅瓜果,共賞明月。下面是一個有關中秋節的故事。

嫦娥是月亮神,她的丈夫後羿是一位勇猛善戰的戰神,他的神弓和神箭百發百中。當時人間出現了許多猛禽野獸,殘害人民。天帝得知這一情況後就派後羿下凡去消滅這些害人的東西。

後羿奉天帝之命,攜同美麗的妻子嫦娥來到人間。因為勇猛無比,用不了多少功夫,後羿就消滅了陸地上許多害人的動物。當任務就要完成時,無法預料的事情出現了:天空中同時出現了十個太陽!

十個太陽都是天帝的兒子,他們僅僅為了惡作劇就同時出現在天空中,大地的溫度聚然升高,森林、莊稼著火了,河流乾涸了,被烤死的人民橫屍遍野。

後羿不忍看到人民的災難,他就用好話勸告十個太陽,請他們十兄弟單獨行動,每天輪流出來一個。可是驕橫的太陽兄弟們根本不把後羿放在眼裡,反而變本加厲,故意接近大地,地面上更是燃起了大火。

後羿看到太陽兄弟為非作歹,多次勸告都沒有效果,人民已經死傷無數,實在無法忍耐了,便彎起他的神弓,搭上神箭,向太陽射去,一口氣射下了九個太陽,最後一個太陽認罪討饒,後羿才息怒收弓。

後羿為人間除了大害,卻得罪了天帝,天帝因為他射殺自己九個兒子而大發雷霆,不許他們夫婦再回到天上。

既然無法回天,後羿便決定留在人間,為人民做更多的好事。可是他的妻子嫦娥卻日漸對充滿苦難的人間生活感到不滿,責怪後羿糊里糊塗地射殺了天帝的兒子們。

後羿聽說昆侖山上住著一位神仙西王母那裡有神葯,吃了這種葯就可以升天,於是他跋山涉水,歷經千辛萬苦,爬上昆侖山,向西王母討神葯,遺憾的是,西王母的神葯只夠一個人使用。後羿既捨不得拋下自己心愛的妻子自己一個人上天,也不願妻子一個人上天而把自己留在人間。所以他把神葯帶回家後就悄悄藏了起來。

後羿討得神葯的秘密還是被嫦娥發現了,盡管她非常愛自己的丈夫,但還是禁不住天上極樂世界的誘惑。在八月十五中秋節月亮最明的時候,趁後羿不在家,嫦娥偷偷吃下神葯,頓時覺得身體越來越輕,緩緩向天上飄去,最後來到月亮上,住進了廣寒宮。正好後羿回來了,他知道妻子離開自己獨自升天很傷心,但又絕對不能用神箭傷害她,只好跟她告別。

後羿現在是孤單一個人了,他繼續為人民做好事,並且教徒弟學習射箭。他的徒弟當中有一個叫逢蒙的人,進步很快,不久射箭的本領就非常高明了,但他覺得只要後羿存在,自己就不能算天下第一,所以有一次趁老師喝醉酒,從背後把後羿射死了。

再說嫦娥雖然到了月亮上,但這里十分冷清,只有一個搗葯的小兔子和一位砍樹的老頭,所以她整天悶悶不樂地呆在月宮里,特別是每年八月十五月光最美好的時候,嫦娥就想起他們從前的幸福生活。

關於中秋節的傳說還有很多。千百年來的詩人作家們也留下許多以此為題材的作品,借中秋明月抒發思鄉之情或寄託對幸福的嚮往。唐代詩人李商隱的《嫦娥》詩深刻表現了她的寂寞和悔恨:

雲母屏風燭影深,

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葯,

碧海青天夜夜心。

5. 嫦娥奔月故事簡潔的英文版,謝謝!

摘要 Once upon a time, a man named Hou Yi, he has a beautiful wife named Chang'e. One day, he became hunting, met the Queen Mother, the first to seek immortality, the dose of immortality, we will be able to immediately immortal. When Ho was reluctant wife put in the possession of immortality underneath his pillow. Three days later, he became hunting again. She was not taking advantage of Hou Yi, immortality Tun the stomach and immediately flew to the Moon became cents

6. 嫦娥四號什麼時候發射央視會直播嗎

2018年12月8日,嫦娥四號探測器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嫦娥四號探測器發射時,中央電視台對整個發射過程進行了直播。

一、前期准備

2018年3月9日,嫦娥四號正在開展著陸器和巡視器真空熱試驗前的總裝工作。

2018年4月24日,嫦娥四號中繼星命名為「鵲橋」。

2018年5月21日,嫦娥四號中繼星「鵲橋」於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發射升空。

2018年6月15日,嫦娥四號中繼星「鵲橋」順利進入距月球約6.5萬公里的地月拉格朗日L2點的Halo使命軌道,成為世界首顆運行在地月L2點Halo使命軌道的衛星,可為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提供地月中繼測控通信。

2018年8月15日,中國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正式啟動嫦娥四號任務月球車全球征名活動,並對外公布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著陸器和月球車外觀設計構型。

二、發射奔月

2018年12月8日2時23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改二型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嫦娥四號探測器,開啟了月球探測的新旅程。此次發射任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294次發射。

2018年12月9日16點42時,西安衛星測控中心下屬佳木斯、喀什、青島測控站對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進行第二次中途修正,持續10秒。第一次、第三次中途修正因火箭入軌精度較高而取消。

三、近月制動

2018年12月12日,

嫦娥四號探測器經過約110小時奔月飛行,到達月球附近。西安衛星測控中心佳木斯深空站於16時39分25秒發出指令,嫦娥四號在距月面129公里處成功實施7500N變推力發動機點火。356秒後,發動機正常關機,嫦娥四號探測器於16時45分順利完成近月制動,成功進入100km×400km環月橢圓軌道。

四、環月降軌控制

2018年12月30日4時55分,科技人員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向嫦娥四號探測器注入調姿和變軌參數。

2018年12月30日8時54分,嫦娥四號探測器發動機成功點火,開始實施變軌控制。

2018年12月30日8時56分,地面測控站實時遙測數據監視判斷,嫦娥四號探測器已由距月面平均高度約100公里的環月軌道,成功實施降軌控制,進入近月點高度約15公里、遠月點高度約100公里的預定月球背面著陸准備軌道。

自12月12日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實施近月制動進入環月軌道以來,進行了2次環月軌道修正。[25]

五、著陸月背

2018年12月30日8時55分,嫦娥四號探測器在環月軌道成功實施變軌控制,順利進入預定的月球背面著陸准備軌道。

2019年1月3日早上,嫦娥四號探測器從距離月面15公里處開始實施動力下降,探測器的速度從相對月球1.7公里每秒逐步下降。在6到8公里處,探測器進行快速姿態調整,不斷接近月球;在距月面100米處開始懸停,對障礙物和坡度進行識別,並自主避障;選定相對平坦的區域後,開始緩速垂直下降。

2019年1月3日10時26分,在反推發動機和著陸緩沖機構的「保駕護航」下,一噸多重的「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馮·卡門撞擊坑的預選著陸區(東經177.6度、南緯45.5度附近)。

落月後,在地面控制下,通過「鵲橋」中繼星的中繼通信鏈路,嫦娥四號探測器進行了太陽翼和定向天線展開等多項工作,建立了定向天線高碼速率鏈路。

2019年1月3日11時40分,著陸器獲取了世界第一張近距離拍攝的月背影像圖並傳回地面。

2019年1月3日11時50分,太陽翼帆板展開。

六、巡視器著月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號月球車確定命名為「玉兔二號」。

2019年1月3日15時7分,工作人員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通過「鵲橋」中繼星向嫦娥四號發送指令,兩器分離開始。22時22分,「玉兔二號」巡視器到達月面,著陸器與巡視器各自開始就位探測與巡視探測。

七、載荷開機工作

至2019年1月4日17時,著陸器上低頻射電頻譜儀的三根5米天線展開到位,德國的月表中子及輻射劑量探測儀開機測試,地形地貌相機拍攝的影像圖陸續傳回地面。

巡視器與中繼星成功建立獨立數傳鏈路,完成了環境感知、路徑規劃,按計劃在月面行走到達A點,開展科學探測。測月雷達、全景相機已開機,工作正常。其它有效載荷陸續開機。

2019年1月5日,嫦娥四號迎來第一個月晝高溫考驗,巡視器進入「午休」模式,只保留部分分系統工作,移動等分系統則停止工作。

2019年1月10日0時,玉兔二號巡視器完成出月午設置,恢復工作。

至2019年1月11日8時,嫦娥四號著陸器上配置的地形地貌相機完成了環拍,科研人員根據「鵲橋」中繼星傳回的數據,製作了清晰的環拍影像圖。科研人員根據降落相機拍攝的影像圖,完成了著陸點周圍月面地形地貌的初步分析。同時根據導航相機拍攝的著陸周圍地形信息,對巡視器進行了路徑規劃。

八、兩器互拍

2019年1月11日下午,科研人員通過「鵲橋」中繼星發送了拍照遙控指令。在「鵲橋」中繼星支持下,巡視器全景相機對著陸器進行成像,著陸器地形地貌相機對巡視器成像。

經過地面數據接收與處理,16時47分,地面成功接收清晰完好的互拍圖像,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大屏幕上呈現出著陸器和巡視器的互拍影像圖。圖像清晰顯示了著陸器和巡視器周圍的月背地形地貌,兩器上五星紅旗分外醒目。

嫦娥四號兩器互拍順利完成,地面接收圖像清晰完好,中外科學載荷工作正常,探測數據有效下傳,搭載科學實驗項目順利開展,達到工程既定目標,標志著嫦娥四號任務圓滿成功。至此,中國探月工程取得「五戰五捷」 ,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對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圓滿成功緻賀電。

之後,任務將轉入科學探測階段,著陸器和巡視器將繼續開展就位探測和月面巡視探測。

九、生物實驗

2019年1月15日,嫦娥四號上搭載的生物科普試驗載荷發布了最新試驗照片,照片顯示試驗搭載的棉花種子已經長出了嫩芽,這也標志著嫦娥四號完成了人類在月面進行的首次生物實驗。

此次在月球上進行的生物科普試驗選擇了棉花、油菜、土豆、擬南芥、酵母和果蠅六種生物作為樣本,將它們的種子和蟲卵帶到月球上進行培育。最新傳回的圖片顯示,棉花的嫩芽長勢良好,這是在經歷月球低重力、強輻射、高溫差等嚴峻環境考驗後,在月球上長出的第一株植物嫩芽,實現了人類首次月面的生物生長培育實驗。

(6)嫦娥早上好動態圖片擴展閱讀

主要任務

《2011年中國的航天》白皮書表示,中國將選擇有限目標,分步開展深空探測活動。按照「繞、落、回」三步走的發展思路,繼續推進月球探測工程建設,發射月球軟著陸和月面巡視勘測器,實現在月球的軟著陸和巡視探測,完成月球探測第二步任務,並啟動實施以月面采樣返回為目標的月球探測第三步任務。

嫦娥四號將實現月球軟著陸和巡視探測任務並將選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在科學技術方面,二期工程將實現四個第一,要研製並發射中國第一個地外天體著陸探測器和巡視探測器,第一次利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地月轉移軌道航天器。

第一次建立和使用深空測控網進行測控通信,第一次實現月球軟著陸、月面巡視、月夜生存等重大突破,開展月表地形地貌與地質構造、礦物組成和化學成分、月球內部結構、地月空間與月表環境等探測活動,建成基本配套的月球探測工程系統。

三大科學研究:

①對月球背面的環境進行研究。

②對月球背面的表面、淺深層、深層進行研究。

③最大的特色是在月球背面不受太陽的影響,可以在月球背面和中繼星上分別裝上低頻射電探測儀,那是低頻射電探測的絕佳場所,這樣的頻段選擇也是世界首次。

嫦娥四號任務的工程目標,一是研製發射月球中繼通信衛星,實現國際首次地月拉格朗日L2點的測控及中繼通信;二是研製發射月球著陸器和巡視器,實現國際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和巡視探測。

嫦娥四號的科學任務主要是開展月球背面低頻射電天文觀測與研究;開展月球背面巡視區形貌、礦物組份及月表淺層結構探測與研究;試驗性開展月球背面中子輻射劑量、中性原子等月球環境探測研究。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嫦娥四號探測器

7. 嫦娥五號任務圓滿完成有什麼意義

嫦娥五號攜月壤回歸地球,意義重大,既是中國探月工程的里程碑,也是人類在44年後重返月球獲取月球土壤的標志性節點

央視直播報道,凌晨1時53分左右,地面搜索隊伍拿到了嫦娥五號返回器落地的大致位置,開始出發進行搜索。據專家介紹,科研人員會對嫦娥五號返回器進行6次返點的精確預報,以確保搜索順利開展。

2時21分左右,空中搜索回收分隊已找到嫦娥五號返回器,並通過直升機上的紅外吊艙傳出返回器著陸畫面。通過圖像,我們可以大致看到返回器的表面受高溫影響有一些燒蝕痕跡。

2時30分左右,地面搜索分隊抵達嫦娥五號返回器著陸點,工作人員開始對其進行有害氣體探測。

2時34分左右,地面探測組通過可見光信號將返回器真實畫面傳輸回來,從圖片可以看出返回器著陸狀態相對直立。

2時45分,地面的三支車隊陸續抵達,針對返回器進行建立通訊、探測等工作。

3時左右,工作人員開始對返回器上的沖擊坑進行沖擊測量。

後續,工作人員將會把嫦娥五號返回器空運至北京開艙,月壤的存儲、分析等相關工作也將隨之啟動。

(7)嫦娥早上好動態圖片擴展閱讀:

海陸空為嫦娥五號返回器回家保駕護航

和載人飛船相比,嫦娥五號返回器體積僅有載人返回艙的七分之一左右,可著陸面積卻是載人飛船的16倍,在冰天雪地的夜間尋覓這樣小的目標可謂難上加難。

12月16日早上,參與嫦娥五號返回器搜索回收任務的直升機分隊就按照計劃飛抵著陸廠區。據央視報道,參加這次搜索回收任務的直升機一共有6架,一架指揮機、一架通信機、四架搜索機。

這次落區的面積將近2萬平方公里,再加上地面有厚達13厘米的地面積雪,更加增加了搜索和飛行難度。前期一個多月的時間,直升機分隊進行了十多次的合練,對場區的地形地貌進行了多次勘察,進一步熟悉了場區的環境。

12月17日凌晨,內蒙古四子王旗當地溫度低至-26℃,這對直升機的搜索活動無疑是一項挑戰,此外,為了配合夜晚搜索,直升機上還搭載了大功率探照燈以及紅外設備,以檢索返回器的位置。

除直升機外,16輛搜索車以及吊裝轉運車輛分成三個搜索組,從不同方向向返回器落點集結。

8. 關於月亮上的神話傳說有(除了嫦娥奔月以外)還有( )

關於月亮上的神話傳說有(除了嫦娥奔月以外)還有( 吳剛伐桂)。

吳剛伐桂
吳剛伐桂,是古代中國神話傳說之一。相傳吳剛受天帝懲罰到月宮砍伐桂樹,但桂樹隨砍隨合。天帝把這種永無休止的勞動作為對吳剛的懲罰。[1]
中文名
吳剛伐桂
外文名
Wu Gang cuts the laurel
人物
吳剛老人、太陰星君
類別
神話傳說
作用
對吳剛的懲罰
快速
導航
傳說之二傳說之三傳說之四傳說之五
傳說之一
吳剛伐桂
傳說吳剛的妻子與炎帝之孫伯陵私通,吳剛一怒之下殺了伯陵,因而惹怒太陽神炎帝,被發配到月亮砍伐不死之樹。但月桂樹隨砍即合,吳剛每砍一斧,斧子砍下的枝葉就會長回樹上,經過了這么久,吳剛仍然沒能砍倒月桂樹。吳剛的妻子心存愧疚,命她的三個兒子分別變成蟾蜍、兔和蛇飛上月亮陪伴吳剛。為了幫助父親早日砍倒桂樹,玉兔便不停地把砍下的枝葉搗碎。
《山海經·海內經》雲:炎帝之孫伯陵,伯陵同吳權之妻阿女緣婦,緣婦孕三年,是生鼓、延、殳。始為侯,鼓、延是始為鍾,為樂風。
山海經所說為吳權,而後人誤將吳剛冠為「吳權」。
傳說之二
吳剛又叫吳權,是西河人。炎帝之孫伯陵,趁吳剛離家三年學仙道,和吳剛的妻子私通,還生下了三個孩子,吳剛一怒之下殺了伯陵,因此惹怒太陽神炎帝,把吳剛發配到月亮,命令他砍伐不死之樹——月桂。月桂高達五百丈,隨砍即合,炎帝就是利用這種永無休止的勞動作為對吳剛的懲罰。
而吳剛的妻子對丈夫的遭遇亦感到內疚,命她的三個兒子飛上月亮,陪伴吳剛,一個變成蟾蜍,一個變成兔,一個變成了蛇, 見《山海經》。
傳說之三
南天門的吳剛和月亮里的嫦娥很要好,但他經常顧著與嫦娥相會,而疏於職守。玉皇大帝知道後,一氣之下,就罰吳剛到月亮里去砍一棵叫月桂的大樹,如果吳剛不砍光這棵月桂樹,便不能重返南天門,亦不能與嫦娥相會。
吳剛砍啊,砍啊,從冬天砍到夏天,足足砍了半年,眼看快要將樹砍光,玉帝卻派烏鴉來到月桂樹旁,"唰"的一聲,把吳剛掛在樹上的上衣叼去了。吳剛馬上放下斧頭,去追烏鴉。衣服追回後,吳剛回到樹旁一看,只見被砍下的所有枝葉又重新地生到樹上去了。於是,從此之後,每當吳剛快要砍光桂樹的枝葉的時候,烏鴉就站在樹上「哇哇」大叫,吳剛只要停下斧頭,望它一眼,大樹便會重新長出枝葉。
這樣,年復一年,吳剛總是砍不光這棵月桂樹。而只有在每年八月十六那天,才有一片樹葉從月亮上掉落地面上。誰家最勤勞,金葉子就飄到誰家,那家就有無窮無盡的財富。

9. 嫦娥四號探測器外殼為什麼是用皺皺巴巴的金箔來包裹

這塊布不僅可以防熱,還能保溫


所以不但衛星有包,宇航員他們的面罩也是鍍金的,這里更多是起防輻射作用

用金子還有其他目的,就是防電離輻射和各種離子、粒子。

一般地面防電離輻射用鉛就可以了,但金子具有更高的密度(對於電離輻射不同材料的阻隔系數不同,系數的專業名詞我不記得了,鉛屬於高的,金子更高)對太空中的各種輻射,主要是各種粒子、離子都有很好的阻隔作用——太空中的計算機如果被帶電的粒子打擊到了電路有可能發生位位反轉,就是電路的數據某一位在0和1之間互換,這會導致不可預知的問題

所以不但衛星有包,宇航員他們的面罩也是鍍金的,這里更多是起防輻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