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花開見佛的意思
意思就是凡事要去火性、要忍耐,和顏悅色以道理行之,對人要親切和藹,不可一副冷峻的霜臉,令人望之卻步,當法師的也要如此才能度眾。
花開,就是智慧的開展。心柔軟、放開、歸零,了解生命的意義;了悟生死大事,所有的不安、所有的苦消失,把過去的種種框框、界線不斷的破除掉。
這樣,生命就會不斷的開花、開花。見佛,是體悟到了實相、真理。
注意:見佛不是見到某某佛像。
語出《迴向偈七》,全文
願生西方凈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
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1)花開見佛動態圖片真實擴展閱讀:
花開見佛出處
這是往生極樂的情景。坐於紫金蓮花台。花開既得見阿彌陀佛。聽聞無上法。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1卷)〖劉宋 鍄良耶舍譯〗 (節選)
阿彌陀佛與觀世音及大勢至。無量大眾眷屬圍繞。持紫金台至行者前贊言。法子。汝行大乘解第一義。是故我今來迎接汝。與千化佛一時授手。行者自見坐紫金台。
合掌叉手贊嘆諸佛。如一念頃。即生彼國七寶池中。此紫金台如大寶花。經宿即開。行者身作紫磨金色。足下亦有七寶蓮華。佛及菩薩俱放光明。照行者身目即開明。因前宿習普聞眾聲。純說甚深第一義諦。即下金台禮佛合掌贊嘆世尊。
經於七日。應時即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應時即能飛至十方。
❷ 念佛要念到花開見佛,什麼叫花開見佛
智慧到了,福報具足,身心功能具足,自然福慧心智,自見本來面目。因此,老實念佛,戒定慧,信願行資糧具足,自然成就。而不能努力,僅僅妄心,是不能實現,也無法了解其中法喜妙樂。
❸ 花開見佛的意思是什麼
意思就是凡事要去火性、要忍耐,和顏悅色以道理行之,對人要親切和藹,不可一副冷峻的霜臉,令人望之卻步,當法師的也要如此才能度眾。
花開,就是智慧的開展。心柔軟、放開、歸零,了解生命的意義;了悟生死大事,所有的不安、所有的苦消失,把過去的種種框框、界線不斷的破除掉。
人人皆可成佛
佛教里有至高的佛陀,有菩薩,也有天神;但是佛教里的至尊的佛卻與其他宗教的上帝完全不同。要說明這一點,我想先對「佛」下個簡單的定義。通常我們簡稱釋迦牟尼佛為佛。
在歷史學家的眼光里,釋迦牟尼佛是二千五百餘年前印度的一位思想家;在佛教徒的心裡,釋迦牟尼佛是這個世界裡佛教的創始人或教主,可是在佛法里,釋迦牟尼佛是萬萬千千,就像安明居士在《論佛》中精闢的點到:「佛為自然,自然為佛。人在佛中,自然成佛。」
機智的辯證出了佛就是自然,而自然就是萬萬千千,包括花草樹木,人鬼禽獸,即便縱然是魔,只要放下屠刀,也可成佛。而人若想成佛則需自然,萬萬不可急於求成,要心如止水,更要破除貪,嗔,痴三毒。只有這樣就會自然而然,順理成章的立地成佛。
❹ 佛說,心中有蓮,花開見佛是什麼意思
蓮花是生,於佛而言,身是淤泥,心是蓮花,為什麼說身是淤泥,你不妨好好研究下,心是蓮花,佛在心中,慈悲也在心中,一切善惡都在心中,可是為什麼會有善,善是怎麼產生的?為什麼會有惡,惡又是怎麼產生的?如果這些都不去弄明白,只是靜坐苦念經,固然可以借佛經消掉自己的業障,但是卻不能讓你自己開悟,如果不去弄明白,即使你念一輩子的經文,也對自己的修煉,沒有任何益處。開悟就是花開,開悟就是明了,開悟了,佛就出現了,你就是佛了,佛就是你了,能懂么
❺ 「花開見佛悟無生」是什麼意思
花開見佛:念佛法門是佛教裡面凈土宗的修行方法。主旨是通過念佛得以往生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有四十八大願,其中一個願就是人在臨終時可以一念或十念念阿彌陀佛名號,即可蒙佛接引,往生極樂世界。有一個人發願要求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極樂世界的蓮花池裡就會生出一朵蓮花,這個人念佛念的越好,荷花就長得越好,反之,如果生了退轉之心,蓮花就會隨之枯萎。到了此人壽盡的時候,阿彌陀佛就會拿著這支蓮花來接引此人。此時花還沒有開。到了此人處,阿彌陀佛從眉心的白毫處放出光明,將此人神識攝入蓮花中。回到極樂世界放入蓮花池中。蓮花根據此人在世時修行的程度分為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至下品下生共計九種。越往上開花的時間的越快。花開後就會見到阿彌陀佛,為你講法。
悟無生:即悟得無生法忍。無生法忍,簡稱無生忍,此語乃「無生無滅法忍」的簡略,即確切地領會「一切法不生不滅」之理,把心安住在所悟不生不滅的中道實相上不動不退。「忍」這個字,在佛學中的含義比我們日常生活中講的那個「忍」的意思要豐富許多。比較常見的意思,除了「忍耐忍受」以外,還有「忍可安住」。無生法忍,是只有初地菩薩以上才有的忍,這是因為能夠現觀一切萬法皆由本心--如來藏直接、間接、展轉而出生,因此一切法本來無我,能夠忍於這樣無生法的境界,就是無生法忍。關於無生法忍所涵蓋的意義還有很多,一時無法全部說清,你可以自己網路一下。
總體說來這句話是來自此偈語:
願生西方凈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說的就是想要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一個願望。
以上是我所了解的內容,以及一些我個人的見解,可能不全或有偏頗之處,請諒解,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果想要具體了解,建議去看一下宣化上人的開示《西方極樂是君家》。
❻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花開見佛是怎麼回事
這個世界一個人念佛 西方蓮池就生朵蓮花 如果這個念佛人念到最後一口氣 佛就托著這朵蓮花接他 因緣熟了 花就開了就可以見到真佛了 南無阿彌陀佛
❼ 花開見佛。佛在哪裡萬木凋零的曠野,一株綠草是佛;寧靜無聲的雪夜
你說的那些都是外相紛飛的幻影。拿花草來說,會開會敗,沒有一秒鍾是不變化的,只是很細微而已。物質世界沒有什麼是不變化而永恆的,畢竟不常住,不常在。花會開,也會敗,笑看就好。
佛不在外面,在裡面。在心裡。他沒有固定形態的,若我心中有佛,所見之處處處是佛。想達到這個程度有個前提,心平氣靜,沒有雜亂紛飛的胡思亂想才可以。
明白了嗎?
阿彌陀佛
❽ 願生西方凈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隨喜師兄。讓我來用現代的語言來解釋一下這四句話:
——首先,蓮花一直是大家很難解釋的東西,很多人會以為,地球上有蓮花倒也罷了,何以別的星球也有,那不是扯淡嗎?但是實際上這樣懷疑的人才扯淡,呵呵,殊不知2500年前,如果佛陀向別人描述電子雲的軌跡的時候,估計10人中有11個人都聽不懂吧,所以作為當時最偉大的導師佛陀,自然要深入淺出的以最熟悉的事物來打比方吧,請看下圖,相信大家對蓮花與電子雲的相似程度有了深刻的印象吧。
——其次,我們來描繪一下自然界生命成長發展的規律,那一定是從單細胞向多細胞、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級到高級、由低緯度到高維度、由純物質狀態(譬如石頭)到半物質半精神狀態(譬如從植物到我們人類)再到純精神狀態進化的吧。所以,在我的理解中,其實佛的修行,小則創造和諧內心乃至家庭,大則完成生命體由低級向高級的升級換代,因此,我們可以用水來打比方,假定「水」是一個生物,當處於「冰」的狀態的時候,顯然移動力為0,也變不了形,做不了太多事,頂多空想一下,做做白日夢罷了,但當溫度漸漸升高(溫度升高的背後,就是自身能量的增加);慢慢地,冰變成了液體,這個時候,不僅移動力增加了(小至一汪水,大至一海洋),也可以改變形狀了(隨容器而變化),還有強大的破壞力了(小則水滴石穿,大則驚濤駭浪、裂石崩空);再慢慢地加熱,液體又變成了氣體,那麼變形(何止72變)、破壞能力大大增加,移動力更強(小則微風,大則颶風),這個時候,豈不是更一步強大了?水尚如此,何況生命呢?
——因此,佛的慈悲,就在於為我們這個層次的生命體指出了進化的方向,那就是「成佛」,倚仗的能量就是心的能量,所以佛陀制定了各種周密的規則(如戒律)和方法(如六度波羅蜜)來幫助我們修行的人,但是我們不爭氣,因為自身的負能量太厲害(貪、嗔、痴、慢、高),阻礙了修行,一步一步的升級換代有困難(就是師兄在上面說的「放下貪嗔痴慢」),所以佛陀又研發了一種比較簡單的方式來幫助我們,也就是藉助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能量來引渡我們(這就是所謂的「橫穿法」,帶業往生,比自己逐級逐級修行容易多了,所以很多人就願意「願生西方凈土中」),佛陀還教會我們一句連接的口訣,那就是「阿彌陀佛」,只需不斷誦念,那麼在西方極樂世界的國土上,就會對應出現一團能量場(這個能量場,就類似於我們見到的蓮花了)與我們的能量互相呼應,如果我們虔誠並不斷誦念(凈土宗因此而產生),那麼在我們脫離這個肉體那一瞬間(瀕死一刻),藉助阿彌陀佛的大能量的牽引,我們就能從這個星球的蟲洞裡面轉生到那個西方極樂世界的能量場里出現(這就叫「花開叫佛」了),由於每個人的心性和專注程度不一樣,因此產生的能量場不一樣,這就有了不同大小的區別(這就是「九品蓮花」的來歷),由於我們都是從這些能量場里出現的,這些能量場類似於生出我們的父母(「九品蓮花為父母」),由於我們的生命體已經改變了形態和能量的級別,到達了更高維度的時空,相對原來地球流逝的時間,那簡直就是無始無終的壽命了(「無生」),而在我們前面,已經有比我們來得早、或是悟性比我們高、修行比我們好的人修煉成功了(「不退菩薩」),他們慈悲為懷,仍然願意還陪著我們繼續修行(「不退菩薩為伴侶」),這是一件何其榮幸的事情啊。
——於是,比較簡潔的概括,就是「願生西方凈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❾ 花開見佛的上一句是什麼
念佛往生、花開見佛。
根據佛教凈土宗的觀點,生前通過信、願、行,念念不離南無阿彌陀佛,則在臨終之時,蒙佛接引,念佛往生,於極樂世界蓮花池中出生,花開見佛。
❿ 花開見佛
念佛時,也就是給極樂世界打電報。念一句佛,就打去一個電報;念兩句佛,就打去兩個電報。天天給阿彌陀佛打電報,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也有雷達,也有收電機。收電機和雷達是什麼?就是七寶池的蓮花。你念一句佛,蓮花就長大一點;你念念都是阿彌陀佛,蓮花就大如車輪,等你在生西方極樂世界,你的佛性、真性,就投到蓮花去化生。等蓮花開了,你的佛性也現出來,所以說「願生西方凈土中,九品蓮華為父母,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我們願意得到上品上生的蓮花為父母,花開就見到阿彌陀佛,悟入無生法忍,那時就證到不生不滅,了生脫死,不退菩薩為伴侶。這時我們到極樂世界,我們的朋友和眷屬都是大菩薩為伴侶,天天在一起講經說法,向前進步
佛家故事 - 花開見佛
朝陽升起之前,廟前山外凝滿露珠的春草裏,跪著一個人:「師父,請原諒我。」
他是某城的風流浪子,20年前曾是廟裏的小沙彌,極得方丈寵愛。方丈將畢生所學全數教授,希望他能成為出色的佛門弟子。他卻在一夜間動了凡心,偷下山去,五光十色的城市遮住了他的眼目,從此花街柳巷,他只管放浪形骸。
夜夜都是春,卻夜夜不是春。20年後的一個深夜,他陡然驚醒,窗外月色如洗,澄明清澈地灑在他的掌心。他忽然深感懺悔,披衣而起,快馬加鞭趕往寺裏。
「師父,你肯饒恕我,再收我做弟子嗎?」
方丈深深厭惡他的放盪,只是搖頭。「不,你罪過深重,必墮地獄,要想佛祖饒恕,除非——」方丈信手一指供桌,「連桌子也會開花。」
浪子失望的走了。
第二天早上,方丈踏進佛堂的時候,頓時驚呆了:一夜間,佛桌上開滿了大簇大簇的花朵,紅的、白的,每一朵都芳香逼人,佛堂裏一絲風也沒有,那些盛開的花朵卻簌簌急搖,彷彿是焦灼的召喚。
方丈在瞬間大徹大悟。他連忙下山尋找浪子,卻已經來不及了,心灰意冷的浪子重又墮入了他原本的荒唐生活。
而佛桌上開出的那些花朵,只開放了短短的一天。
是夜,方丈圓寂,臨終遺言:
這世上,沒有什麼歧途不可以回頭,沒有什麼錯誤不可以改正。一個真心向善的念頭,是最罕有的奇跡,好像佛桌上開出的花朵。而讓奇跡隕滅的,不是其他,而是一顆冰冷的、不肯原諒、不肯相信的心。
別讓奇跡隕滅,相信佛桌上會開出善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