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雞耳朵長哪兒(圖片)
雞的耳朵位於眼睛後面,頸椎以上,表面有片狀羽毛覆蓋。這就是雞的耳道了。
雞的聽力基本依靠耳朵完成,它的皮膚或足感受聲波的能力很弱,如果沒有耳朵,它基本什麼都聽不見。
雞的耳朵是雞的感知聲音器官,另外可以保持雞的身體平衡,減小盧內壓力;鳥類的腦袋小,耳朵當然小,不像哺乳動物有外部耳聒,但是貓頭鷹除外。
(1)耳道在哪個位置圖片擴展閱讀
雞的生物特性
1.體溫,在40.9度與41.9度之間,平均體溫是41.5度。雛雞,但養殖時,雛雞舍溫要求高,一般在三十四五度。
2.心跳,160到170次每分鍾,就日齡而言,雛雞高於成雞。就性別而言,母雞高於公雞。
3.產蛋,一隻母雞年平均產蛋300枚左右,平均出雛率70%以上。
4.其它,料肉比,一般在1.50~2.00:1;料蛋比,一般在2.0-2.5:1.0。
5.雞的一般最長存活13年(飼養環境)。
6.蛋雞:一般在110天左右開產(工廠化養殖),到72周淘汰、淘汰時體重為2千克左右。
⑵ 耳屏是耳朵的哪裡
耳屏是指外耳門前面的突起由軟骨和皮膚構成,能遮住外耳門。
耳屏是指外耳門前面的突起由軟骨和皮膚構成,能遮住外耳門。後方的對耳輪下部有一突起,稱對耳屏。之間有一凹陷,稱耳屏間切跡。
嬰幼兒骨性外耳道發育未全,軟骨性外耳道的底與頂靠近呈裂隙狀,且朝向內前下方,檢查鼓膜時,須將耳郭拉向下,耳屏牽向前。
外耳道的皮膚薄,與軟骨膜及骨膜緊密相連。軟骨性外耳道的皮膚富有毛囊、皮脂腺及耵聹腺,是癤腫的易發部位之一。耳毛及耵聹具有防蟲、防塵、防水和保持空氣溫暖的作用。
(2)耳道在哪個位置圖片擴展閱讀
鼓膜:鼓膜位於外耳道內側,直徑約2cm,為一薄橢圓形的半透明膜,是外耳道和中耳(鼓室)的分界。鼓室是位於顳骨內的氣室,內有聽小骨:錘骨、砧骨和鐙骨。鼓膜外面覆薄的皮膚,中耳面則覆黏膜。耳鏡觀察時,鼓膜凹面向外耳道,其中心呈錐形凹陷,其頂點為鼓膜臍。
鼓膜軸像傘柄一樣,通過鼓膜臍垂直於鼓膜,當其向外延伸時,也同時向前下方走行,就像收集頭部前面和外側面(聲波)信號的雷達或衛星。
耳鏡檢查時,鼓膜上有從臍部向前下反射的光錐。錘骨側突上的鼓膜較薄,為鼓膜鬆弛部,形成鼓室上隱窩的外側壁;鼓膜其餘部分含有錐形及環形纖維,為緊張部。
⑶ 外耳道是指哪裡的呢,你們知道嗎
外耳道,就是我們經常用手掏耳朵的地方,像一個深深的隧道。
⑷ 耳道的作用
一般耳道可分成幾個部分,就是外耳,中耳和內耳。一般在聲音從自然環境傳送至人類腦部的過程中,耳朵的幾個部位均能起到不同的作用。日常要學會保護耳朵,也不要隨意掏挖耳朵。只要堅持,就能讓你擁有牢固靈敏的耳朵。一般耳道結構是怎樣的呢?其實耳道是耳內器官結構的名稱,耳朵結構主要可分成幾個部分,就是外耳,中耳和內耳。內耳包括前庭,半規管和耳蝸幾部分,多由復雜的彎曲管道組成,也稱作迷路。而且前庭可以感受頭部位置和速度的變化,半規管可以感受頭部的旋轉變速活動,這些感受能刺激反映到中樞神經,進而便會引起一系列反射來保持身體穩定。而耳蝸是聽覺感受器所在的地方,和聽覺直接相聯。其實人類的聽覺不算太靈敏,在外界聲音由耳廓收集後,便會從外耳道傳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動。一般鼓膜振動的頻率和聲波振動頻率完全一致,聲音越響,鼓膜的振動幅度也越廣。一般在聲音從自然環境傳送至人類腦部的過程中,耳朵的幾個部位均能起到不同的作用。外耳是指能從人體外部能看見的耳朵部分,即耳廓和外耳道。中耳是由鼓膜,中耳腔和聽骨鏈組成的。而內耳的半規管可以感知各個方向的活動,起到調節的功效。聲音其實是由某個發聲體發出,有一定頻率范圍的振動波,也就是聲波。而耳道結構就像是個衛星接收器,能接收到聲波,並將其匯聚到外耳道,然後再傳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動,便能聽到聲音了。耳道的結構會引起聲學共振腔,所以聲音信號在經耳道傳遞的過程中,因為共振腔的存在,部分頻率的信號便會有所增加。而且耳朵不僅要承擔接收外聲音的功能,還能幫助穩定身體以防摔倒。同時外耳道皮膚上有很多小毛,能阻擋灰塵顆粒進入耳內。而且在小毛之間還有皮脂腺,能分泌出油狀物質,起到滑潤外耳道皮膚和鼓膜的作用。但是外耳廓卻常常因暴露在外界環境而受到侵害,比如夏季紫外線的照射,冬季寒風將耳朵吹凍傷等。所以要學會保護耳朵。一般外耳道有自潔的作用,所以日常不要隨意掏挖耳朵,以免引起感染。只要細心護養,就能讓你避免耳病的困擾。
⑸ 耳朵的結構圖是什麼樣子的
耳包括外耳、中耳和內耳三部分。聽覺感受器和位覺感受器位於內耳,因此耳又叫位聽器。也有人將外耳和中耳列為位聽器的附屬器。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兩部分。另外,在外耳道的皮膚上生有耳毛和一些腺體,腺體的分泌物和耳毛對外界灰塵等異物的進入有一定的阻擋作用。
耳位於眼睛後面,它具有辨別振動的功能,能將振動發出的聲音轉換成神經信號,然後傳給大腦。在腦中,這些信號又被翻譯成我們可以理解的詞語、音樂和其他聲音。
(5)耳道在哪個位置圖片擴展閱讀;
正常人的耳朵大約可分辨出40萬種不同的聲音,這些聲音有些小到微弱得只能使耳膜移動氫分子直徑的十分之一。當聲音發出時,周圍的空氣分子就起了一連串的振動,這些振動就是聲波,從聲源向外傳播。
當聲音到達外耳後,通過耳廓的集音作用把聲音傳入外耳道並到達鼓膜。鼓膜是外耳和中耳的分界線,厚度和紙一樣薄,但卻非常強韌。當聲波撞擊鼓膜時,即引起鼓膜的振動。耳蝸里有數以千計的毛細胞,它們的頂部長有很細小的纖毛。
在液體流動時,這些細胞的纖毛受到沖擊,經過一系列生物電變化,毛細胞把聲音信號轉變成生物電信號經過聽神經傳遞到大腦。大腦再把送達的信息加以加工、整合就產生了聽覺。
⑹ 耳道到鼓膜的位置有多長
一般認為,人類鼓膜距離外耳道口約2.5厘米至3厘米,通常位於外耳道和鼓室之間。人耳膜的高度約為9毫米,寬度約為8毫米,平均面積約為90平方毫米,厚度約為0.1毫米。事實上,它並不比紙厚多少。這是一種彈性薄膜。這2.5厘米到3厘米實際上是一個平均值,它會隨著人們的具體年齡而變化。
⑺ 人體耳朵結構圖片
耳包括外耳、中耳和內耳三部分,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兩部分。耳郭的外面有一個大孔,叫外耳門,與外耳道相接。耳郭呈漏斗狀,有收集外來聲波的作用。
外耳道是一條自外耳門至鼓膜的彎曲管道,長約2.5~3.5 cm,其皮膚由耳廓延續而來。靠外面三分之一的外耳道壁由軟骨組成,內三分之二的外耳道壁由骨質構成。鼓室位於鼓膜和內耳之間,是一個含有氣體的小腔,容積約為1 cm3。鼓室是中耳的主要組成部分。
(7)耳道在哪個位置圖片擴展閱讀
耳朵是五官其中一個重要器官,具有辨別振動的功能,能將振動發出的聲音轉換成神經信號,然後傳給大腦。在腦中,這些信號又被翻譯成我們可以理解的詞語、音樂和其他聲音。它除了掌管聽覺外,也兼具保持身體平衡的機能。
耳朵體積雖小,但接觸空氣的面積大,熱量容易散發,且「耳為宗脈之所聚」,十二經脈皆通過於耳,因此冬季外出一定要給耳朵保暖外衣。可以戴上耳包,或用寬大的帽子、圍巾遮住耳朵;從室外進入溫暖的室內,可以迅速用手搓一下耳朵,讓其快速回暖。
⑻ 耳膜在哪個位置
你好,耳膜在耳道里,很薄的一層。
⑼ 耳朵的結構圖是什麼樣子的
耳朵的結構圖是以下樣子、
⑽ 外耳道在耳朵的哪個部位
外耳道是在耳甲腔內的耳朵眼內長約2.0-2.5厘米,裡面就是鼓膜了。通俗點說就是你掏耳朵的那部分就是外耳道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