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動態圖片 » 長方體的長寬高各在哪個位置圖片
擴展閱讀
帶著剛柔的唯美圖片 2025-08-17 02:31:51

長方體的長寬高各在哪個位置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5-16 08:21:49

1. 長方體的長寬高分別哪裡

長方體垂直於地面的是高,剩下的比較長的是長,短的是寬

2. 長3,寬2,高1的11種長方體展開圖怎麼畫

下列是長4,寬2,高1的,你把長縮短就行。

長方體,又稱矩體,是底面為長方形的直四稜柱(或上、下底面為矩形的直平行六面體)。

長方體的每一個矩形都叫做長方體的面,其由六個面組成,相對的面面積相等,面與面相交的線叫做長方體的棱,三條棱相交的點叫做長方體的頂點。長方體的表面積等於六個面面積的和,體積等於長、寬、高之積。

長方體(cuboid)是底面是長方形的直稜柱。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正方體是六個面都是正方形的長方體。長方體的每一個矩形都叫做長方體的面,面與面相交的線叫做長方體的棱,三條棱相交的點叫做長方體的頂點。長方體六個面面積的和,叫作長方體的表面積。

長方體的體積是對長方體的一種度量,長方體的體積等於長、寬、高之積。

3. 長方體的長寬高分別在哪

習慣上,對著水平放置的長方體,一般把水平方向的棱的長度作為長,把前後方向的棱的長度作為寬,豎著的棱的長度作為高,長方體有6個面,每組相對的面完全相同。

長方體是底面為長方形的直四稜柱(或上、下底面為矩形的直平行六面體)。其由六個面組成的,相對的面面積相等,可能有兩個面(可能四個面是長方形,也可能是六個面都是長方形)是正方形。

長方體的表面積公式

公式:長方體的表面積=長×寬×2+寬×高×2+長×高×2,或:長方體的表面積=(長×寬+寬×高+長×高)×2。

因為長方體是底面為長方形的直四稜柱(或上、下底面為矩形的直平行六面體)。其由六個面組成的,相對的面的面積相等,所以先算上下兩個面,再算前後兩個面,最後算左右兩個面。

設一個長方體的長、寬、高分別為a、b、c,則它的表面積為S = (ab+bc+ca)×2,也等於2ab+2bc+2ca,還等於2(ab+bc+ca)。

4. 長方體的長、寬、高分別在哪

紅色的是長,綠色的是寬,黃色是高

一般長方體的長用a表示,寬用b表示,高用c表示。

附:

長方體體積公式:V=abc=Sh

長方體表面積公式:S=2ab+2ac+2bc=2(ab+ac+bc)

拓展資料

長方體(cuboid)是底面是長方形的直四稜柱。長方體是由六個面組成的,相對的面面積相等,可能有兩個面(可能四個面是長方形,也可能是六個面都是長方形)是正方形。

5. 長方體的長寬高都在哪

習慣上,我們對著水平放置的長方體,一般把水平方向的棱的長度作為長,把前後方向的棱的長度作為寬,豎著的棱的長度作為高。

圖示如下:

長方體的表面積=長×寬×2+寬×高×2+長×高×2=(長×寬+寬×高+長×高)×2。

字母公式:S長方體=(a×b+a×h+b×h)×2=2(ab+ah+bh)。

其中,S表示表面積,a表示長,b表示寬,h表示高。

三、長方體體積計算公式

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

字母公式:設一個長方體的長、寬、高分別為a、b、h,則它的體積:V=abh。

6. 怎麼區分長方形的長和寬,高

長方形中較長的兩個邊都叫這個長方形的長,較短的兩個邊都叫這個長方形的寬。

1、(前長側寬):按擺放的位置,前面水平方向的棱是長方體的長,側面指向觀察者的棱是寬,上下方向的棱是高。

2、(長長寬短):當長方體的擺放位置固定以後,我們習慣於把底面中較長的棱叫做長,較短的棱叫做寬,和底面垂直的棱叫做高。

3、(可長可寬):按擺放位置,上下方向的棱是高,底面相鄰的兩條邊,如果認為其中一條邊長是長,另 一邊長就是寬。

判定:

1、有一個角是直角的平行四邊形是長方形。

2、對角線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長方形。

3、鄰邊互相垂直的平行四邊形是長方形。

4、有三個角是直角的四邊形是長方形。

5、對角線相等且互相平分的四邊形是長方形。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長方形

7. 長方體的長寬高是多少

長方體的長寬高是多少要看具體的測量結果,長方體從一個頂點引出的3條棱,通常最長的叫長,豎起來的叫高,剩下的寬。

長方體有6個面。每組相對的面完全相同。長方體有12條棱,相對的四條棱長度相等。按長度可分為三組,每一組有4條棱。

長方體的性質:

兩條對角線相等;兩條對角線互相平分;兩組對邊分別平行;兩組對邊分別相等;四個角都是直角;有2條對稱軸(正方形有4條);具有不穩定性(易變形);長方形對角線長的平方為兩邊長平方的和;順次連接矩形各邊中點得到的四邊形是菱形。

8. 長方體的長寬高怎麼區分

1、前長側寬:按擺放的位置來看,前面水平方向的棱是長方體的長,側面指向觀察者的棱是寬,上下方向的棱是高。

2、長長寬短:當長方體的擺放位置固定以後,底面中比較長的棱叫做長,較短的棱叫做寬,和底面垂直的棱叫做高。

3、可長可寬:按擺放的位置,上下方向的棱是高,底面相鄰的兩條邊,如果認為其中一邊長是長,另一邊長就是寬。

4、不定論:不必固定什麼是長,什麼是寬,什麼是高,只要是相交於一個頂點的三條棱都可以叫長、寬、高。

(8)長方體的長寬高各在哪個位置圖片擴展閱讀

長方體特徵:

1、長方體有6個面。每組相對的面完全相同。

2、長方體有12條棱,相對的四條棱長度相等。按長度可分為三組,每一組有4條棱。

3、長方體有8個頂點。每個頂點連接三條棱。三條棱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

4、長方體相鄰的兩條棱互相垂直

9. 長方體的長寬高怎麼區分

把一個長方體放在桌子上,緊挨桌子的那個面,較長的邊為長方體的長,短邊為寬,這兩條邊交點的垂線就是高。

不同角度觀察:

1、(前長側寬):按擺放的位置,前面水平方向的棱是長方體的長,側面指向觀察者的棱是寬,上下方向的棱是高。

2、(長長寬短):當長方體的擺放位置固定以後,我們習慣於把底面中較長的棱叫做長,較短的棱叫做寬,和底面垂直的棱叫做高。

3、(可長可寬):按擺放位置,上下方向的棱是高,底面相鄰的兩條邊,如果認為其中一條邊長是長,另 一邊長就是寬。

4、(不定論):不必固定什麼是長,什麼是寬,什麼是高,只要是相交於一個頂點的三條棱都可以叫長、寬、高。

(9)長方體的長寬高各在哪個位置圖片擴展閱讀:

組成

(1)長方體的面(plane)

圍成封閉幾何體的平面多邊形稱為多面體的面。長方體有6個面。其中每個面都是長方形(有可能有2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有3對相對的面。相對的面形狀相同、面積相等 。

(2)長方體的棱(edge)

多面體上兩個面的公共邊稱為多面體的棱。長方體有12條棱,其中有3組相對的棱,每組相對的4條棱互相平行、長度相等(有可能有8條棱長度相等)[2]。

(3)長方體的頂點(point)

長方體有8個頂點,相交於一個頂點的三條棱分別叫作長方體的長、寬、高。一般情況下,把底面中較長的一條棱叫作長,較短的一條棱叫作寬,垂直於底面的棱叫作高。

特徵

(1) 長方體有6個面。每組相對的面完全相同。

(2) 長方體有12條棱,相對的四條棱長度相等。按長度可分為三組,每一組有4條棱。

(3) 長方體有8個頂點。每個頂點連接三條棱。三條棱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

(4) 長方體相鄰的兩條棱互相垂直。

10. 什麼叫長方體的長寬高

長方體從一個頂點引出的3條棱,通常最長的叫長,豎起來的叫高,剩下的寬。

長方體有6個面。每組相對的面完全相同。長方體有12條棱,相對的四條棱長度相等。按長度可分為三組,每一組有4條棱。

長方體有8個頂點。每個頂點連接三條棱。三條棱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長方體相鄰的兩條棱互相垂直。



(10)長方體的長寬高各在哪個位置圖片擴展閱讀:

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因為長方體也屬於稜柱的一種,所以稜柱的體積計算公式它也同樣適用。長方體體積=底面積× 高。

長方體的表面積=長×寬×2+寬×高×2+長×高×2,或:長方體的表面積=(長×寬+寬×高+長×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