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般人穿的綉花鞋和壽鞋的區別
一般人穿的綉花鞋和壽鞋區別為:對象不同、鞋面不同、鞋底材質不敗森同。
一、對象不同
1、綉花鞋:綉花鞋的使用人是活人,給活著的對綉花鞋有所喜好的女性穿的。
2、壽鞋:壽鞋的使用人是亡人,給過世的女人穿的。
二核數、鞋面不同
1、綉花鞋:綉花鞋的鞋面秀的各式各樣,有龍鳳呈祥、金魚、囍等圖案,不改枯首會有壽字圖案。
三、鞋底材質不同
1、綉花鞋:綉花鞋的鞋底為了防滑防水,材質都是橡膠的。
2、壽鞋:壽鞋的鞋底因為要燒掉或埋掉,材質都是布及紙的。
2. 古代女人穿的鞋有什麼
1、清代花盆底鞋
清代花盆底鞋,又稱旗鞋,是清朝時滿族婦女穿的一種鞋子。其以木為底,鞋底高5-15厘米,上細下寬、前平後圓,多為十三四歲以上的貴族中青年女子穿著。
2、岐頭履
岐頭履,古代亦稱「分歧履」,在先秦典籍中,稱鞋頭分歧始於皇帝內宮,曾作為皇宮祭祈時所穿「舄」的形制,後流向民間先為男性穿著。到漢代女子也普遍穿用。後傳至唐代,消跡於宋代。
3、麻鞋
麻鞋是一種製作精巧、美觀、經濟、時尚、實惠,千年傳統民間的工藝品。 麻是一種草本植物,用麻的徑皮纖維製成繩索、布,再編成鞋子-麻鞋,也即是草鞋。
4、勾背鞋
朝鮮族的「勾背鞋」是傳統的女性鞋履。朝鮮族自古就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間,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屬於"跨境民族",所以"勾背鞋"在中國朝鮮族、韓國和朝鮮都有流行。朝鮮族歷來崇尚素白色,衣服、鞋飾多用白色,樸素大方,極富民族特色。
5、花盆鞋
花盆鞋,也稱「高底鞋」、「馬蹄底」鞋,是滿族特有的一種綉花鞋,因其底似花盆而得名。其鞋底以木製成,一般用白布包裹,然後鑲在鞋底中間腳心的部位。花盆鞋在清代特別盛行,多為十三四歲以上的貴族中青年女子、女性穿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