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在家自己怎麼樣刮痧
在家自己刮痧是最方便的,也很簡單。右手將刮痧板放置手掌里,拇指和食指捏住。刮痧時手拿住板,腕力調整板的角度,刮痧板有肌膚成45度角,一個方向刮。
刮痧順序是先上後下:頭、頸、肩背腰、上肢、胸腹及下肢。力量以自己能承受不為,不可太用力,以免刮傷皮膚。
刮痧要注意的就是,有心腦血管病,有出血傾向的,局部腫脹,過度飢飽、過度疲勞、醉酒者不可當時重力大面積刮痧。
刮痧每個部位一般刮拭20~30次,用5~10分鍾。兩次刮痧之間最好能間隔3~6天。
刮痧是綠色的物理療法,可以舒筋活血,消炎止痛。對感冒,頸椎增生,後背疼痛都有很好的療效。
(1)刮痧圖片屁股女人擴展閱讀:
刮痧是以中醫經絡腧穴理論為指導,通過特製的刮痧器具和相應的手法,蘸取一定的介質,在體表進行反復刮動、摩擦,使皮膚局部出現紅色粟粒狀,或暗紅色出血點等「出痧」變化,從而達到活血透痧的作用。
因其簡、便、廉、效的特點,臨床應用廣泛,適合醫療及家庭保健。還可配合針灸、拔罐、刺絡放血等療法使用,加強活血化瘀、驅邪排毒的效果。
操作要點:
(1)充分暴露刮拭部位,在皮膚上均勻塗上刮痧油等介質;
(2)手握刮拭板,先以輕、慢手法為主,待患者適應後,手法逐漸加重、加快,以患者能耐受為度。宜單向、循經絡刮拭,遇痛點、穴位時重點刮拭,以出痧為度。
(3)可先刮拭背部督脈和足太陽膀胱經背俞穴循行路線,振奮一身之陽、調整臟腑功能、增強抗病能力;再根據病情刮拭局部阿是穴或經穴,可取得更好療效。
(4)刮痧後囑患者飲用溫開水,以助機體排毒驅邪。
『貳』 厚朴健康營之刮痧篇
刮痧部分--盧路老師授課。
感謝同學們勇敢站出來體驗各部位刮痧,歡迎同學們補充!謝謝大家。
《痧脹玉衡》瘟疫背景下的用法:
也有不出痧的時候,可是毛孔打開了,腫了,說明病在氣上,沒進血液;
如果病得深了,就在血液了,痧是陰的,腫脹是陽的;
玉衡:北斗七星中的一顆。‿。
天地之氣與人體偏勝之氣的相互感應和疊加,在人體局部構成的淤堵。
中國人的歷史從盤古開天地時開始的,現代的歷史以考古學發現時開始。
古代中醫六藝,講五行。
木 東方 (開始) 春 小麥 肝膽 青色 砭石(黑色的隕石)
火 南方 夏 高粱 心 紅色 針(針)刺
金 西方 秋季 水稻 肺 白色 毒葯(好多葯材從西域過來的,香料等)
水 北方 冬 主腎 黑色 灸焫(ruo 即艾灸)
中原 導引 (如站樁)按蹺(手&腳)
所有非葯物治療都在氣的層面上治病的。
作用原理:人體氣機的調動和造化。
第一步:調氣
首先皮下會發紅,標準的營氣,推著血就過來了,不是立刻出痧的;
第二步:反復催氣,皮膚毛孔打開說明內外溝通了
第三:造氣。手的三陽經(手走到頭)、內側手三陰經(胸到手)
第四:化氣
手末端和腳末端,讓它出去…
刮痧刮到末稍去 。
千金不壓稍,站樁時不要帶手錶,戒指等。
調氣(營氣)---催氣(皮膚毛孔打開)----造氣---化氣(產生新的)
子午流注,是中醫針灸以「人與天地相應」的觀點為理論基礎,認為人體功能活動、病理變化受自然界氣候變化、時日等影響而呈現一定的規律。
退得太快或者太慢都不好。
退得太快--痧沒有完全出來,得多刮幾次才行。
退得太慢--說明推的力量還好,新陳代謝循環不好。
長在外面的就不會長到裡面了,偷著樂吧。
在一個位置進行揪痧治療後,最後離開那個位置了,因為有病氣在,等一會才會去掉。
這兩年的拍打組織要警惕,不能隨便拍。
民間老百姓不用,會折壽。
人在拍打的時候會分泌激素,提前調動你的腎氣,腎精。
拍打不要全身去拍,我們一般在關節的地方拍,氣血不容易過的地方,刮痧比較難刮到的可以考慮,可是不能作為日常。
允痧,用嘴。小孩子皮膚比較嫩較適合。
風 -- 陽邪 百病之長 吹頭發時吹風機隔著布或者紙來吹?
寒 -- 陰邪 悶痛、凝滯、擰著痛,刺痛有瘀血的那種
暑 --(濕+熱)陰/陽邪 藿香正氣水(外感風寒、內傷濕滯) 多數人是陰暑,因為空調比較常見,那種勞動者中暑屬於陽暑(可以喝綠豆湯、酸梅湯,不可以喝藿香正氣水)
濕 -- 陰邪 濕性下流(腳汗、外瘙癢、白帶濁、腋臭等) 痰飲濕 統稱濁 ,痰核就留在體內了,濕是分布的,彌漫的。
紅豆薏米能排濕氣,可(舅舅得病,外甥治療?)它是專泄下焦的濕熱(涼的)。
症狀:
如果無法尿,尿血就傷腎,實熱性的。把腎瀉掉了,缺鈣呢。
竹節毛根水都是泄下焦的濕熱。
而我們目前的濕氣多是吃出來的,在中焦濕熱,要吃芳香化料,十三香、咖喱溫的調料。看公眾號王老師寫的葯食同源。
大家多吃點--物理的方法烤饅頭、不要有甜,不要油,無料。烤麵包也行,不甜不油的。
鍋巴太油了就不好。
燥 -- 陰陽邪 有水沒水。健康人群這個時候可以吃點水果
火 -- 陽邪 延上,如果灸得對就是陽氣,不對就是火邪。比如電熱毯,火寒毒.
上焦:甲狀腺
中焦:胰腺 糖尿病等
下焦:腎上腺 生殖泌尿等
情志病:不分男女
乳腺增生,甲狀腺結節,子宮肌瘤,卵巢囊腫、胃病、頸椎/脖子(站樁皺眉頭反應在臉上,也是情志病)
(肝鬱、心包膻中穴、心病)
陰食症、糖尿病、高血壓(西醫是降壓葯,擴張血管導致血管薄了),關鍵是在肚子上。
一看有問題,可是血壓不高,容易導致心率問題。
中風,腦梗等
軟組織受傷 活血化瘀,效果最快,可是疼
膿腫
運動員受傷後打了一針或者冰凍上,等於剪掉報警器了,讓人沒感覺了。活血化瘀得讓那個地方熱起來,而不是冰凍它。
腳扭傷後怎麼辦?
盧老師認為:刮痧第一(比較快),按摩第二(手法要好),艾灸第三(化了之後可能還得刮開或者按摩開)。
中醫骨科骨折後,打的夾板數是八個夾板,而不是西醫的兩塊,這樣才能長好,不會兩腿一長一短。
越急性越好治,就是疼。
膿腫(在周圍刮,不是在創面上),
褥瘡氣血過不去,可以在周邊刮,靜脈曲張等。
陽面容易受寒,比較薄,容易受到侵襲。
受寒: 一般在大椎穴處刮痧。
例如富貴包就是大椎附近受風寒了。越高的地方容易被侵襲。
上火:揪痧,就那麼拽,有時候比刮痧還快
咳嗽:肺俞,肩胛骨角對著地方旁開1.5寸刮。
後背捏擠比較好--停食著涼,吃多了一著涼就容易,積食。小時候家長從心包經開始屢,弄到末蕭。
1.刮痧一定要朝下,只能站或者坐著,不能躺著或者趴著,不能逆天;
2.即便有需要,刮痧和艾灸等也不要在同一天進行;
3.刮痧後不能洗澡,包括站樁等遠離水,洗澡後站樁,氣很難匯聚起來;
泡腳是解乏的,不做體力勞動的大部分人平時都不適合泡腳。
4.溫暖的環境下進行刮痧,不要被風吹到,防止著涼。南方的朋友沒有暖氣要多加註意。
5.參與厚朴廣東同學會後,方菲分享了以下內容。
李道政老師強調:「重症」刮痧後三個月內不艾灸。有因此去世的病例,故建議還是要謹慎些。
可以先艾灸補氣後刮痧。
徐而和:
祥和,徐徐而來,不要不和諧,不能用蠻力。
工具比較好的,虎符銅砭(李政道老師的問痧堂)。分量比較重,角度的弧線適合身體多個部位,銅金屬良導體,平時洗一洗就可以,越用越好。
想想炒菜的時候鏟子--我們要把刮痧板放鬆拿好,用它的重量滲透進去,首先要自己颳起來舒服了,被刮的人才能感受沒那麼疼。
不要把力放在皮膚上,不要和它較勁,放鬆。
找身材相當的刮。
1.油不需要太多
2.過程中先調氣--不要先看到痧,先紅色。
3.皮膚毛孔打開了,離經之血,跑到骨頭上了。
4.刮完後是燙的,在刮的時候如果還有涼氣冒出來,不要摸。
5.肌肉多一點的可以用點力,骨頭部分得輕的。刮肩膀順著肌肉方嚮往下。
6.如果有障礙物,刮過去就行。
刮胳膊:
心包經,最好從膻中往出刮,然後直接從手肘刮。
如果被刮者覺得累了就不能颳了。
肚子那裡不要勒得太緊。
先中間後兩邊。
治療婦科刮帶脈。
沒有帶脈臟器是托不住的,有24條帶脈呢。
屁股應該是熱的,涼了就不好了。
我們要改善環境,而不是光治病,哪裡陽氣不足,想辦法不足。
振奮陽氣最好的辦法:打屁股!
哈哈,偶爾打屁股也是可以噠噠噠´`
最後,特別鳴謝盧老師地精彩授課!O(∩_∩)O
『叄』 正確的刮痧方法圖解
正確的刮痧方法圖解
正確的刮痧方法圖解,中醫養生有很多方法,刮痧就是其中之一。冬季氣溫驟降,不少人愛上了刮痧,感覺這樣能讓自己更暖和,手腳也不那麼涼了。下面就為大家分享正確的刮痧方法圖解。
正確的刮痧方法圖解1
一、角刮法又分兩種:單角刮法、雙角刮法
1、單角刮法
刮痧方法:在穴位上抹上刮痧精油,用刮痧板的一角,朝刮拭的方向傾斜45°,在穴位上自上而下刮拭,常規刮拭30~50次。
適用部位:全身各個部位
2、雙角刮法
刮痧方法:在穴位上抹上刮痧精油,以刮痧板凹槽處對准脊椎棘突,凹槽兩側的雙角放在脊椎棘突和兩側橫突之間的部位,刮痧板向下傾斜45°,自上而下刮拭,常規刮拭30~50次。
適用部位:常用於脊椎部
二、面刮法
刮痧方法:在穴位上塗抹刮痧精油,將刮痧板的整個長邊接觸皮膚,刮痧板向刮拭的方向傾斜30~60°,自上而下均勻地向同一方向直線刮拭,常規刮拭30~50次。
適用部位:背部、腰骶部和下肢部
三、平刮法
刮痧方法:在穴位上塗抹刮痧精油,將刮痧板的整個長邊接觸皮膚,刮痧板向刮拭的方向傾斜的角度小於15°,自上而下均勻地向同一方向直線刮拭,向下的按壓力大,常規刮拭30~50次
適用部位:適用於身體敏感的部位
四、推刮法
刮痧方法:在穴位上塗抹刮痧精油,將刮痧板的整個長邊接觸皮膚,刮痧板向刮拭方向傾斜的角度小於45°,自上而下均勻地向同一方向直線刮拭,刮拭速度慢,按壓力大,每次刮拭的長度要短,常規刮拭30~50次。
適用部位:常用於肩背部、腰骶部和下肢部。
五、立刮法
刮痧方法:在穴位上塗抹刮痧精油,讓刮痧板與穴位區成90°角垂直,刮痧板始終不離皮膚,並施以一定的壓力,做短距離前後或左右摩擦刮拭,常規刮拭30~50次。
適用部位:適用於全身各個部位。
六、揉刮法
刮痧方法:在穴位上塗抹刮痧精油,以刮痧板整個長邊接觸皮膚,刮痧板與皮膚的夾角小於15°,均勻、緩慢、柔和地作弧形旋轉刮拭,常規刮拭30~50次。
適用部位:適用於全身各個部位。
七、點按法
刮痧方法:在穴位上塗抹刮痧精油,讓刮痧板角部與穴位成90°,垂直向下按壓,由輕到重,按壓片刻後立即抬起,使肌肉復原,多次重復,手法連貫,常規刮拭30~50次。
適用部位:適用於受力面積較小的穴位
正確的刮痧方法圖解2
肩頸部刮痧方法
選擇坐位或俯卧位,暴露頸肩刮拭部位,用熱毛巾擦拭清潔。
頸部刮痧
坐位肩頸刮拭方法:
首先,在頸部塗抹均勻刮痧介質(刮痧油),並用刮痧板的平面在皮膚上摩擦到有熱感為度,被刮痧者一定要放鬆。
其次,先從頸部正中刮痧開始,用水牛角的刮痧板,從頸部上的風府穴向下刮至大椎下的陶道穴;從啞門兩側的天柱向下刮至風門穴刮痧板應以45度角平面向下均勻一致,從輕手法逐漸加力到中度手法。整個刮痧過程中刮痧板都要有一種滲透到皮膚內部的力,每一條刮痧帶刮拭15-30次。
最後,再從雙側的風池穴刮至肩井穴,風池穴和肩井穴採用點壓、按揉法。頸部一律採用輕手法刮痧,刮15-30次。
肩部刮痧
頸部俯卧位刮痧
讓患者將前額面部放於床的凹孔中,俯卧於刮痧床上,保持頸部前屈而充分暴露頸肩部的皮膚,施者應坐在顧客被刮者的正前方。
從後發際正中的風府穴刮向第一胸椎處的陶道穴,然後刮兩側的天柱至風門,使用輕刮法進行,每一部位刮拭15-20次。
刮拭後發際兩側的凹處的風池穴至肩正中部的肩井穴,在兩側肩上 進行刮拭,每一側刮拭15-20次,使用輕手法,風池和肩井可用點壓、按揉手法。
背部刮痧具體操作手法
中醫認為脊柱兩側的足太陽膀胱經上的俞穴,為內臟氣血輸注之處,刺激背部臟腑俞穴,對五臟六腑的精氣有直接的調節作用現代醫學認為脊柱不但是人的支柱,內在的脊髓神經還是人體大腦與四肢末端及內臟聯系的橋梁,人體各個部位的神經支配幾乎都是從脊柱兩側分布出來的。
根據神經分布和經絡腧穴的特點,通過出痧的形式,達到疏通經絡、驅邪散熱、提高人體抵抗力的功能。不僅可以祛風泄熱,還可以起到調理全身整體功能的作用。
背部刮痧示意圖
操作程序如下
(1)先刮督脈:用方形刮痧板的一角,板身與皮膚傾斜45度,由上至下(大椎~骶骨)刮拭督脈,每個動作重復5~8次,直至出痧。
(2)用刮痧板的角面分別刮拭與督脈緊鄰的華佗夾脊穴所在的經絡。
(3)用方形刮痧板的一角刮雙側肩胛縫,刮痧板緊貼皮膚,力度均衡滲透。
(4)刮膀胱經:先刮外膀胱經,後刮內膀胱經。(內膀胱經在脊椎兩側各旁開1.5寸的`位置,外膀胱經在脊椎兩側各旁開3寸的位置)
(5)向下斜刮肋骨縫:刮五條至六條肋縫即可(不可刮在肋骨上),以督脈為刮拭起點,刮至肋骨下為止。
每條刮拭部位都不要可以追求出痧,以所刮拭部位汗毛孔張開為宜。在背部的刮痧過程中,由於背部是人體比較大的反射區,所以在刮痧過的局部會出現痧斑黑紫的現象,這可能就是對應的臟腑功能、經絡出現了問題。
胸部刮痧操作手法
刮痧可以治療很多種疾病,活血化瘀等各種功效,但是因為刮痧的不同部位,針對不同的部位刮痧的要求技巧也是不相同的,日常生活中我們很多人都習慣了刮痧時只刮後背,長時間如此會造成人體的陰陽失衡,所以在補陽的同時還要刮拭胸腹部以補陰。
胸部的刮痧方法
胸部刮痧
胸部刮痧的操作順序先刮任脈(即中間),一直刮到胸骨的最下端,用單腳刮法;再避開乳頭分別橫向刮拭左右兩側。
對胸部刮痧時刮板與體表的接觸角度要小,受力就相對越小角度以45°為宜,力度要輕。患者仰卧位,施痧者位於患者左右側開始施痧。
(1)施痧者塗抹少許介質於患者胸骨柄體表處,右手握住刮痧板,自上而下刮拭任脈循行部位的胸骨柄體表,刮至膻中穴時,可稍微多刮幾下,可以起到補氣的作用,到上皖穴止,局部痧出為度。
(2)用刮板角輕輕點揉天突穴(點揉天突穴時用力要輕揉,此處深部為氣管所在,用力過重會引起嗆咳甚至造成窒息)。
(3)以患者胸骨柄為中線,施痧者用刮板分別向左右兩側沿肋骨橫向刮拭,刮痧時整個刮痧板要緊貼肋骨,角度要小,經過乳頭時(哺乳期婦女不宜進行治療)要繞過,至局部皮膚微紅即可。
注意:胸部刮痧時刮板與體表接觸角度不宜過大,角度越大,力度就相對越重。胸部為心、肺之所在,用力過重會對心肺功能造成影響和損害,對於嚴重心,肺疾病患者不宜採用。
在胸部刮痧的時候,不僅可以改善女人的乳腺增生、胸部血液循環不良等狀況,而且對於心肺肝膽脾胃這幾個臟器的治療、保健預防等也能夠起到很好的效果。
胸部刮痧的注意事項
除了中間豎著刮拭以外,胸部肋骨區域要橫向刮拭(胸部是肋骨所在的地方,一般刮痧都是從上往下刮的,在胸部只有中間是從上往下刮,其他地方都是橫著刮,盡管經脈是豎著的,但我們不能豎著刮,豎著刮的話,那刮過一根一根的肋骨不就像搓衣板一樣嗎?對瘦的人來講就太難受了,所以胸部由肋骨的地方都要橫著刮。
如果人比較瘦,刮拭時力度要輕,如果刮的力度過大、刮的時間很長,容易造成骨膜的損傷。
橫刮時,要橫著大面積的刮拭。刮板是有一定寬度的,它每次接觸皮膚的區域就是刮板的寬度,千萬不要拿角部,沿肋骨溝去刮易造成肋骨的損傷。
肋骨的區域刮的時間不要太長。一般局部刮痧刮到毛孔微微張開就可以了,若刮的過度,就會造成骨膜的損傷。
乳頭部位千萬不要刮。
正確的刮痧方法圖解3
持板的正確方法:用手握住刮痧板,將刮痧板的底邊橫靠在手掌心部位,大拇指及另外四個手指呈彎曲狀,分別放在刮痧板的兩側,刮痧時用手掌心部位施加向下的按壓力。
刮痧板的正確 拿法
基本刮痧方法有以下7種:
1、面刮法
將刮痧板的1/2長邊或整個長邊接觸皮膚,向刮拭方向傾斜30~60度(45度最為常用)均勻地向同一方向刮拭。適用於軀干、四肢、頭部的平坦部位。
面刮法
2、角刮法(單角刮法、雙角刮法)
單角刮法:用刮痧板的一個角部朝刮拭方向傾斜45度在穴位處自上而下刮拭。用於肩貞穴、膻中穴、風池等穴位。
單角刮法
雙角刮法:以刮痧板凹槽部位對准脊椎棘突,凹槽兩側的雙角放在脊椎棘突和兩側橫突之間的部位,向下傾斜45度自上而下刮拭。常用於脊椎部位。
雙角刮法
3、點按法
將刮痧板角部與穴位呈90度垂直,向下按壓,由輕到重,逐漸加力,片刻後迅速抬起。適用於人中、膝眼等穴。
點按法
4、拍打法
將五指和手掌彎曲成弧狀進行拍打。拍打法僅限於肘窩和膝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