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人物圖片 » 甲亢病人男人圖片
擴展閱讀
卡通軍人手拿國旗的圖片 2025-05-21 14:29:38
完美的圖片軟體 2025-05-21 14:23:36

甲亢病人男人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8-09 08:22:16

A. 甲亢的具體表現是什麼

甲亢伴發肌肉病變稱為甲亢肌病。1835年Graves首次描述甲亢肌病,此後發現本病臨床頗為常見,有人報告在54例未加選擇的甲亢病人中有44例存在肌病,足證其發病率之高。本病有急性發病,有慢性發病,病情上有輕重之不同,有時肌病可以為甲亢的重要表現或首發症狀。臨床上依據其發病特點和病變涉及的部位不同分為急性甲亢性肌病、慢性甲亢性肌病、甲亢性周期麻痹、甲亢性眼肌麻痹和甲亢伴重症性肌無力等五種。

急性甲亢性肌病
急性甲亢性肌病比較罕見,發病機理不清,發病迅速,表現為進行性嚴重肌無力,病人在數周內可見說話、吞咽困難,發音障礙,復視及四肢無力,表情淡漠,抑鬱,也可合並甲亢危象,引起呼吸肌麻痹時可見呼吸困難,甚或呼吸衰竭,病勢凶險。

慢性甲亢性肌病
本病多數為中年男性,起病緩慢,主要表現為進行性肌無力和肌萎縮,病變涉及的部位以手部大小魚際、肩胛肌、骨盆肌、臀肌較為明顯,甚可影響全身肌肉,以致患者出現站立、蹲位起立、走路、登樓、提物等均感到困難,可見肌纖維顫動,肌電圖示非特異性肌病改變,血尿肌酸增高。肌病的嚴重程度大多數與甲亢的嚴重程度呈平行關系,甲亢控制後,肌病即好轉。

甲亢性周期麻痹
本病臨床上較為常見,發病率為3.8%~6%,年輕男性發病率較高。發作前,多無明顯前驅症狀,常在一定誘因如飽餐、疲勞、精神緊張、高糖飲食、寒冷、注射葡萄糖及胰島素等情況下發作,發作時雙下肢或四肢癱瘓,嚴重者可致呼吸肌麻痹。本病不僅和周期性麻痹的臨床症狀相似,而且和周期性麻痹一樣,補鉀後症狀亦可迅速緩解,因此可以認為本病的發病與機體的鉀代謝和分布異常有關。
甲亢性周期麻痹的發作時間呈多樣性,短者數十分鍾,長者可數天,發作頻率可一天數次,也可數年一次。發作時肌肉麻痹輕重因人而異,輕者肢體只能移動,不能坐起或站立,重者則肢體完全不能活動。體檢時患者神志清晰,無感覺障礙和顱神經受累征,腱反射減弱或消失。化驗血鉀多降低,心電圖可見低血鉀改變。甲亢治癒後,病情不再發作,少數患者仍有發作者,可能是同時存在著甲亢和周期性麻痹兩種病變。

甲亢伴重症肌無力
甲亢和重症肌無力均為和遺傳有關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兩者可同時發病,也可先後發病,因果關系不清,發病率約為1%~5%。甲亢伴重症肌無力和通常所說的重症肌無力兩者的臨床表現相同,受累肌肉以眼肌、面部肌肉及吞咽肌肉最常見,其次為頸、軀乾和四肢肌肉。主要臨床表現為:單眼瞼下垂,偶見雙眼瞼下垂,復視,眼外肌活動受限,語言欠清,咀嚼無力,飲水咳嗆,吞咽困難,頭部沉重,頸項疲軟,兩臂上舉無力,上樓困難,下樓易跌,起立困難,甚或因呼吸肌受累而見呼吸困難,紫紺,嚴重病人可致呼吸停止。其特點是一做肌肉運動,肌肉很快出現無力。

甲亢性眼肌麻痹
甲亢性眼肌麻痹是和免疫功能障礙有關的眼部組織損害性病症,常與突眼並存,主要臨床表現為眼外肌麻痹所致的眼球活動受限、復視、斜視、視物不清等。

甲亢並周期性麻痹
周期性麻痹血鉀可增高、正常或降低,但甲亢周期性麻痹者血鉀多降低,周期性麻痹可發生於甲亢之前、甲亢症狀明顯時或甲亢緩解之後。男性比女性多,一般在使用抗甲亢葯物和對症治療後,病情可以緩解。甲亢並周期性麻痹的發生與甲狀腺素的合成和釋放過多有關,是由於甲亢患者的糖負荷或飽餐後的血糖水平升高,隨著糖氧化、分解、利用過程加快,細胞外K+迅速移向細胞內,血鉀分布異常所致。部分患者在情緒激動以後發生,其原因是交感神經興奮,腎上腺素,甲狀腺素大量釋放,血糖升高,同樣致血鉀分布異常。
其診斷依據有以下幾個方面:
(1)有甲亢的臨床表現。
(2)急性起病的四肢弛緩性癱瘓,癱瘓特點是近端重,遠端輕,下肢重,上肢輕。
(3)攝131I率、T3、T4值高於正常。
(4)血清鉀低,心電圖有低鉀改變。
(5)補鉀治療癱瘓迅速恢復。

參考資料:
甲亢並周期性麻痹與周期性麻痹如何區別?
周期性麻痹為肌肉疾病之一,主要表現為上下肢及軀干軟癱發作,伴隨電興奮性和反射的消失。多次發作時麻痹程度不一定相同,嚴重時所有的骨骼肌包括呼吸肌均陷入麻痹,而面肌、咀嚼肌、吞咽肌及動眼肌常侵犯較輕,平滑肌不受影響,心功能很少受累。發作可持續數小時至數日,勞累,精神緊張、寒冷、高碳水化合物飲食、注射胰島素及葡萄糖等均能誘發。不少病例發作時血鉀減低,鉀鹽可以預防或終止麻痹發生。
當周期性麻痹症狀較重而甲亢症狀不典型時,由於病人常多訴周期性麻痹症狀,而臨床上亦有典型的周期性麻痹體征,故對甲亢易造成漏診。因此提示臨床上出現原因不明的肢體癱瘓,尤其是在高糖飲食或情緒激動後症狀明顯者,必須詳細詢問有否甲亢的其它表現及病史,並作相應的有關甲亢的輔助檢查,以此來區別二者。

甲亢伴重症肌無力的診斷依據是什麼?
在臨床上甲亢病人可發生肌無力和肌萎縮,其原因可能是大量甲狀腺素使線粒體中氧化磷酸化過程加速,大量熱能消耗,於是肌肉收縮和維持張力所必須的高能磷酸鍵供給不足;且甲狀腺素過多,直接影響能量代謝。臨床上根據病變涉及的不同部位,分為:單純眼肌型、延髓肌型、單純脊髓肌型和全分型四種。
本病的診斷依據:
①有甲亢的主要臨床表現:如怕熱多汗,多肌善食,體重減輕,頭暈手顫,心慌急躁,大部分病人有不同程度的甲狀腺腫大和突眼。
②有典型的重症肌無力臨床表現,疲勞後加重,休息後減輕等特點。
③新斯的明或騰喜龍試驗陽性。
④攝131I率、T3、T4值高於正常。
⑤乙醯膽鹼受體抗體(AchRab)滴度增高。
⑥肌電圖主要出現漸減波現象,即開始電位正常,以後波幅或頻率漸減低。
⑦按甲亢和重症肌無力治療均有明顯效果。
(本文錄自《3200個內科疾病診斷標准》貝政平主編 科學出版社 1996年)

甲亢伴重症肌無力與重症肌無力如何鑒別?
甲亢可伴發重症肌無力,甲亢和重症肌無力可同時發病,也可先後發生,關於此兩種疾病之間的關系目前尚不明確。兩者都是和遺傳有關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均可存在胸腺肥大,血液中均可查出抗甲狀腺抗體和抗肌纖維抗體。甲亢伴重症肌無力和一般的重症肌無力臨床表現相同,最常受累的肌肉為眼肌、延髓肌,其次為頸、軀乾和四肢肌肉。其臨床表現的共同特徵為:①受累骨骼肌極易疲勞,經休息或抗膽鹼酯酶葯物治療後症狀好轉;②肌無力病程和症狀有波動,時好時壞,朝輕夕重;③患者無感覺障礙,無明顯肌肉萎縮。這二者的主要區別就在於重症肌無力患者不存在甲亢的症狀、體征和相關的實驗室檢查的改變。

慢性甲亢性肌病的診斷依據是什麼?
甲亢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肌無力和肌肉萎縮,只有當病人肌無力、肌肉萎縮和體重下降為主要臨床表現時才稱為慢性甲亢性肌病。其診斷依據有:
(1)有甲亢和肌病兩方面的症狀。
(2)血清攝131I率、T3和T4值高於正常。
(3)肌電圖和肌活檢符合肌原性疾病。
(4)針對甲亢治療效果顯著。
(5)患者多為中年男性,起病緩慢,呈進行性加重。

怎樣治療甲亢性肌病?
甲亢性肌病包括慢性甲亢性肌病、急性甲亢性肌病、突眼性眼肌麻痹、甲亢性周期性麻痹和甲亢伴發重症肌無力五種。
對於甲亢性肌病的治療應分輕重緩急。一般情況下,急性甲亢性肌病病勢急劇,需進行監護搶救,治療與甲亢危象同,參見171問。必要時行氣管切開術,但多數患者在1~2周內死亡。慢性甲亢性肌病因病情輕重大多與甲亢的嚴重程度有關,所以只要甲亢得以控制,肌病即好轉,一般不需特殊處理。突眼性眼肌麻痹是惡性突眼的組成部分,治療方面詳見172問。甲亢性周期麻痹,臨床上較為常見,發作時,應立即補鉀,可口服氯化鉀3克,每6~8小時一次;或氯化鉀1~2克加入生理鹽水500毫升內靜滴,有時可用到3~5克/天,以每小時不超過 1克為宜。通常1~5小時後肌體的活動恢復。抗甲亢治療,病情控制後周期性麻痹發作可消失。在甲亢的治療過程中,心得安20~40毫克,每6小時一次口服,能減輕或防止甲亢性周期麻痹的發作。但這時測患者血鉀仍低,提示甲亢性周期麻痹和β受體有關,且心得安的作用是在低血鉀的環節之後。重症肌無力的治療應在積極控制甲亢的原則下進行,關於甲亢對重症肌無力的影響,目前意見尚不一致。對肌無力的治療可使用抗膽鹼酯酶葯物,輕症者選用新斯的明每日5~15毫克,或吡啶斯的明每日60~120毫克,酶抑寧每日10~20毫克,分次口服。重症者可用酶抑寧每日30~50毫克,吡啶斯的明每日180~300毫克,分次口服,或新斯的明0.5~1 毫克肌肉注射,每4~6小時一次。對嚴重的全身型、延髓型重症肌無力患者,抗膽鹼酯酶葯物治療效果不佳或無效者,可使用糖皮質激素類葯物,如促腎上腺皮質激素每日100單位,肌注或靜滴;強的松30~140毫克口服,每日或隔日一次,症狀好轉後逐漸減量至停葯。但應用糖皮質激素可使重症肌無力症狀一過性加重,嚴重者誘發肌無力危象,因此應在作好氣管切開和人工呼吸的准備下給予治療。對病程較長,肌無力嚴重,葯物療效不佳者,可考慮胸腺放射治療或胸腺切除,但療效不一,各家報道差異較大。

B. 甲亢的早期症狀究竟是什麼樣子

甲亢初期的症狀不明顯,比較簡單的方法是,閉目,雙臂水平伸直手心向下,在雙手上托一張紙。看抖動情況來初步判斷,甲亢患者紙會逗的很厲害。

C. 求甲亢病的圖片!!! 謝謝

1.甲亢也就是甲狀腺功能亢進症,它是一種臨床上十分常見的內分泌疾病。是指由各種原因導致甲狀腺功能增強,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或因甲狀腺激素(T3、T4)在血液中水平增高所導致的機體神經系統、循環系統、消化系統心血管系統等多系統的一系列高代謝癥候群以及高興奮症狀和眼部症狀。臨床上甲亢患者主要表現為:心慌、心動過速、怕熱、多汗、食慾亢進、消瘦、體重下降、疲乏無力及情緒易激動、性情急躁、失眠、思想不集中、眼球突出、手舌顫抖、甲狀腺腫或腫大、女性可有月經失調甚至閉經,男性可有陽痿或乳房發育等。甲狀腺腫大呈對稱性,也有的患者是非對稱性腫大,甲狀腺腫或腫大會隨著吞咽上下移動,也有一部分甲亢患者有甲狀腺結節。甲亢時引起的眼部改變,一類是良性突眼,患者眼球突出,眼睛凝視或呈現驚恐眼神;另一種是惡性突眼,可以由良性突眼轉變而成,惡性突眼患者常有怕光、流淚、復視、視力減退、眼部腫痛、刺痛、有異物感等,由於眼球高度突出,使眼睛不能閉合,結膜、角膜外露而引起充血、水腫、角膜潰爛等,甚至失明。也有的甲亢患者沒有眼部症狀或症狀不明顯。上述均是典型甲亢的臨床表現,但是並非每位甲亢患所有的臨床症狀都有,不同類型的甲亢,臨床表現也不同。 2. 在日常食用的食品中,海帶、紫菜、海白菜、海魚、蝦、蟹、貝類含碘豐富。碘過量對病情不利,表現為: (1)加重甲亢:由於碘是製造甲狀腺激素的主要原料,長期服用碘劑,可以加重甲亢,甚至可發生碘源性甲亢。 (2)對治療不利:進食過多的碘,還可能使甲狀腺組織硬化,造成病情遷延不愈,影響抗甲狀腺葯物治療,碘過量使搞甲狀腺葯物治療甲亢時間延長、治癒率下降、,過量補碘後甲亢用抗甲狀腺葯物的治癒葯下降到20%~35%。 因此,甲亢患者應避免吃海帶、紫菜、海魚等含碘食物,而且含碘的中葯如海藻、昆布等均要禁止食用。病人用鹽應食用無碘鹽。如為加碘鹽應將加碘鹽經高溫炒一段時間後食用,讓碘揮發。 3.甲亢病人在服葯期間及飲食上應注意: (1)禁忌辛辣食物:辣子、生蔥、生蒜; (2)禁忌海味:海帶、海蝦、帶魚; (3)禁忌濃茶、咖啡、煙酒; (4)保持心情平靜、防勞累.

希望採納

D. 我接觸到醫個患者。男,36歲,既往健康,突發心悸、無力,心電圖表現為「心房纖顫」。

查一下甲狀腺功能,很多甲亢患者是這樣的,可以嘗試β阻劑

E. 甲亢有什麼症狀圖片

甲亢症狀主要表現為:心慌、心動過速、怕熱、多汗、食慾亢進、消瘦、體重下降、疲乏無力及情緒易激動、性情急躁、失眠、思想不集中、眼球突出、手舌顫抖、甲狀腺腫或腫大、女性可有月經失調甚至閉經,男性可有陽痿或乳房發育等。

F. 甲亢的診斷標准

甲亢是全身性疾病,各個系統均可有異常。以彌漫性甲狀腺腫為例,特徵性的臨床表現,概括起來有三方面:1.代謝增加及交感神經高度興奮的表現。如病人常有多食、易餓、消瘦、無力、怕熱、多汗、皮膚潮濕,也可有發熱、腹瀉、容易激動、好動、失眠、心跳增快,嚴重時出現心律失常、心臟增大,甚至心功能衰竭。

2.甲狀腺表現為程度不等的彌漫性對稱腫大。

3.眼部改變,表現為病人常有眼球突出。有少數病人的表現與上述不完全相同,尤其是一些年齡較大的患者,只有少數症狀或體征,或者只突出表現某一系統的症狀。

如果患者出現了上述症狀和體征就很可能患了甲亢,應及時到醫院就診以明確診斷。一般來說,經過相關檢查就可以很快得出結果,醫生會根據患者病情制定科學規范的治療方案,患者應在內分泌專科醫生的指導下選擇最適宜的治療方案,抗甲狀腺葯物治療時應從足量開始,病情控制後逐漸減葯,總的服葯時間需1~2年。服葯期間應避免妊娠,少攝入含碘量高的食物及葯物。若能及時治療,部分甲亢病人可以治癒。

G. 甲亢的早期症狀圖片

甲亢症狀主要表現為:心慌、心動過速、怕熱、多汗、食慾亢進、消瘦、體重下降、疲乏無力及情緒易激動、性情急躁、失眠、思想不集中、眼球突出、手舌顫抖、甲狀腺腫或腫大、女性可有月經失調甚至閉經,男性可有陽痿或乳房發育等。甲狀腺腫大呈對稱性,也有的患者是非對稱性腫大,甲狀腺腫或腫大會隨著吞咽上下移動,也有一部分甲亢患者有甲狀腺結節。甲亢時引起的眼部改變,一類是良性突眼,患者眼球突出,眼睛凝視或呈現驚恐眼神;另一種是惡性突眼,可以由良性突眼轉變而成,惡性突眼患者常有怕光、流淚、復視、視力減退、眼部腫痛、刺痛、有異物感等,由於眼球高度突出,使眼睛不能閉合,結膜、角膜外露而引起充血、水腫、角膜潰爛等,甚至失明。也有的甲亢患者沒有眼部症狀或症狀不明顯。上述均是典型甲亢的臨床表現,提醒大家,並非每位甲亢患所有的臨床症狀都有,不同類型的甲亢,臨床表現也不同。

H. 甲亢都有什麼症狀

甲亢的常見症狀

症狀一:體重下降

如果近段時間你沒有刻意節食減肥但體重卻急劇下降,首先需要警惕是甲亢引起的,這是因為甲狀腺激素含量增多會出促進機體消耗更多的熱量,患者因此容易產生飢餓感,雖然食慾大增但是消化也很快,仍不足以彌補消耗的熱量,由於熱量出現負平衡的情況而有體重減輕的問題。

症狀五:心跳加快,心慌胸悶

分泌過量的甲狀腺激素容易刺激或興奮甲亢患者的心臟,患者的心肌細胞耗氧量不斷增加就會加大心臟的負擔,並且甲亢患者通常會因為心跳加快而有心慌心悸、胸悶氣短等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