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人物圖片 » 老男人在田裡辛苦種田的圖片
擴展閱讀
好無奈的圖片搞笑圖片 2025-05-17 20:29:31
睡覺晚上動態圖片 2025-05-17 20:29:18
竹子壁紙圖片手機壁紙 2025-05-17 20:17:18

老男人在田裡辛苦種田的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7-26 16:47:46

㈠ 你知道農民種田是很辛苦的,為何還有人要浪費糧食

農民種田很辛苦,確實每個人從嘴裡說出來很輕松,但是沒親身體驗的永遠不明白到底有多辛苦!

我是一名三農的作者,我能深感農民種地不容易,雖然我沒有親自下田種田,但是我經歷了整個過程,從犁田到收稻穀,每天跟著老伯去田裡,不管晴天還是下雨,農民都堅持幹完!

先說插秧,我這里還是彎腰這樣插一天,那個腰酸背痛腿抽筋,不是能想像的出來!插完秧苗,以為插了秧苗就坐等收稻穀了嗎?並沒有,還要定期手動拔草,還要防野豬,野兔糟蹋!

秋天收稻穀同樣的彎腰割稻穀,天氣好還算好,最怕天氣不好,下雨,稻穀收不回去,或者收回去了沒太陽曬,容易發霉!各種頭疼煩惱!

㈡ 中國「首善」陳游標,捐20億後銷聲匿跡,如今為何在田裡割麥子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孟子·盡心章句上》。

這句話不僅是儒家思想核心,更是五千年中華文明的核心。孟子成名後效仿孔子周遊列國,但提倡的「仁政」思想不被國君所接受,退隱後跟弟子一起著書,《孟子》傳承下來的精神影響後世深遠。

後來有人拍到他回老家種田了,他一身農民打扮割著草,他一向提倡環保,清潔能源,種田似乎也是他的事業之一,當然了,他本就是農民出身,幫父母種田也無可厚非。

對於自己的高調捐款,陳游標曾說:高調是為了喚醒更多的人做慈善。

陳游標的評價眾多評價莫衷一是,但他也確實是拿錢出來做慈善,對於那些受過他幫助的人來說,他還是一個好人。如果你們也認可陳游標,可以看看這本《高調的中國首善:陳游標傳》,原價108,現在活動期只要58元。

㈢ 體現農民"繁忙辛苦"的詩句有哪些

1、《鋤禾》

唐代:李紳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譯文:農民辛勤種田正當中午,汗水滴滴落入禾下泥土。誰知道盤中的顆顆飯食,每一粒都是農民的辛苦。

2、《觀刈麥》

唐代:白居易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

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

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飢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

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譯文:農家很少有空閑的月份,五月到來人們更加繁忙。夜裡颳起了南風,覆蓋田壟的小麥已成熟發黃。婦女們擔著竹籃盛的飯食,兒童手提壺裝的水,相互跟隨著到田間送飯,收割小麥的男子都在南岡。他們雙腳受地面的熱氣熏蒸,脊樑上烤曬著炎熱的陽光。

精疲力竭彷彿不知道天氣炎熱,只是珍惜夏日天長。又見一位貧苦婦女,抱著孩兒站在割麥者身旁,右手拾著遺落的麥穗,左臂上懸掛著一個破筐。聽她望著別人說話,聽到的人都為她感到悲傷。

因為繳租納稅,家裡的田地都已賣光,只好拾些麥穗充填飢腸。現在我有什麼功勞德行,卻不用從事農耕蠶桑。一年領取薪俸三百石米,到了年底還有餘糧。想到這些內心感到慚愧,整天也不能淡忘。

3、《憫農二首(其一)》

唐代:李紳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譯文:春天播種下一粒種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獲很多的糧食。天下沒有一塊不被耕作的田,可仍然有種田的農夫餓死。

4、《田上》

唐代:崔道融

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

人牛力俱盡,東方殊未明。

譯文:雨下得太大了,連高處的田地里都是白茫茫的一片水。農夫披著草衣半夜就去耕地了。人和牛累得筋疲力盡,可是東方的天竟還沒有亮。

5、《農家》

唐代:顏仁郁

半夜呼兒趁曉耕,羸牛無力漸艱行。

時人不識農家苦,將謂田中谷自生。

譯文:半夜裡就喊起孩子們,趁著天剛破曉,趕緊到田裡去犁土,瘦弱的老牛有氣無力,正拉著犁在田裡艱難地走著,越走越慢,累得幾乎拖不動犁具了。一般人不知道種田人的辛苦,竟說田裡的稻禾是自然而然就長成的。

㈣ 在田裡幹活的農民伯伯怎麼畫

每當我在吃白米飯的時候,不由得會想起一首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的大意是:農民在中午的時候在田裡幹活,一滴滴的汗水掉在了土裡。又有誰知道這飯菜的來歷,每一粒都是那麼的辛苦。我們所吃的每一粒米,每一棵菜,都是由農民伯伯那辛勤的汗水凝結而成的。
這些食物都是生長在一塊普普通通的土地里,從一位普普通通的農民手裡出生的',農民,一個普普通通的人,可是,如果沒有了他們,哪來的莊稼?哪來的糧食?你又吃什麼?
他們為了糧食有好的收成,每天都起早貪黑,面朝黃土背朝天,這些糧食真是來之不易啊!所以,我保證,我不會浪費一點糧食,一定會珍惜每一粒米。
我們的健康成長,除了應按感謝悉心照料的父母和老師還應該感謝農民伯伯們,是他們種出了美味的食物,讓我們有美味的享受。農民伯伯,希望你們以後不要太操勞了,多注意身體,只有身體健康了,才能收獲。閑暇時多看書看報,學習別人先進的種田技術,讓糧食增產,這樣,你們就不用再那麼辛苦了。我真想對農民們說:「感謝你們。」

㈤ 六七十本應該是頤養天年的年紀,為什麼這些老人在農村還要下地幹活

眾所周知,在農村,農民的辛勤勞動是偉大的。他們每天早出晚歸。他們已經習慣了。但奇怪的是,農村老人60歲時還得干農活。城裡的老人們60歲就退休了。與農村老人相比,他們之間的差距太大了!60歲的時候,我在野外努力工作。他們都是被迫的嗎?


而且城裡的老人都60歲了,養老金很高,孩子大多在身邊,生活有保障。你認為鄉下的老人能和城裡的老人相比嗎?60歲到田裡幹活,確實是農村勞動力生產的主力軍。可以說,農村老人60歲就被迫到地里幹活。

㈥ 在田裡幹活的農民多大歲數算老了原因是什麼呢

在田裡幹活的農民只要自己的身體健康,為了一家人的生活好一點,每天都要幹活,年紀小點的農民干點重一點的活,多干點就多掙點,年紀大一點的農民每天也不能閑著,干點力所能及的輕快活,少掙點也能給家裡增塊磚、添一塊瓦,家庭的負擔就輕一點。在田裡幹活的農民干到干不動活為止,也就到了夠老的年齡了。農村的老人就是這樣,辛苦一輩子才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