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人物圖片 » 土家族野蠻彪悍的男人圖片
擴展閱讀
百度搜索表示很窮的圖片 2025-08-02 04:06:13
哪裡有野果子圖片 2025-08-02 03:58:11
立秋淡茶唯美圖片 2025-08-02 03:57:06

土家族野蠻彪悍的男人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5-08 08:00:56

A. 土家姑娘從十二三歲陪哭中逐步學會哭嫁,誰哭得時間最長,誰就是有才有德,怎樣看待這樣的習俗

在土家族的婚俗里,有一個與其他任何民族不一樣的風俗,就是女孩子在出嫁這天必須得哭,而且平日里與自己最要好的姐妹和家族的其他女性都要陪哭,這就是土家族族婚俗的「哭嫁」。

土家姑娘哭嫁多在婚禮前三日開始,哭三天三夜。先是在吊腳樓的閨房裡架一張桌子,邀親朋好友們依次圍坐,哭起嫁歌來。新娘居中,依次哭去,不分晝夜。哭嫁歌每首四句,先從母親哭起,接著是父親、兄弟、姐妹。哭完直系親屬再哭旁親。凡是來勸哭的人都要哭遍,女性則須陪哭。主要內容有回憶母女情,感謝養育恩,訴說離別苦等。她們見娘哭娘,見嬸哭嬸,哭詞各不相同,哭有曲調,抑揚頓挫,是一門唱哭結合的藝術,嫁娘必在此前求師練習,一泣一訴,哀惋動人。

現對象,唱法率性自由,歌詞毫無遮攔,

情感真摯,仿若天籟。在歌聲里,你既能感受到新娘念親恩的深情,又能感受到她們對婚後生活的擔心。中段,媒人出場,演繹了一出詼諧暗生的「罵媒」。最後以新人入洞房為結局,將這一習俗演繹得感天動地!

B. 土家族男人穿的「滿襟」服飾究竟是怎樣的式樣呢

這是圖片 http://ke..com/view/913115.htm

在土家族的心中,繁多的色彩中,紅色則最受人青昧。紅色有著熱烈、鮮艷、醒目、樣和之感,因此喜紅者諸多。有色必有紅,久而久之,不但在服飾上而且在生活上也形成了無紅不成喜,有喜必有紅之俗。「改土歸流」後,由於受封建王朝的壓制,以及中原文化的強大影響,土家族的服飾男女服裝均為滿襟款式,改掉了「男女服飾不分」的民族服裝,加以土家族的家織花邊,保持著本民族服裝的濃厚特色。
土家族婦女穿的是無領滿襟衣。衣向左開襟。從上領到下擺到衣裙腳綉有一寸五寬的花邊,衣袖各有一大二小三條花邊,大花邊一寸五寬,小花邊有手指寬。袖大一尺二寸許,花邊寬窄與衣袖相同,褲大約一尺五寸。另外,胸前外套圍裙,俗稱「媽裙」,圍裙上為半圓形,下為三角形,從上半圓形及下腳也有一圈花邊,寬約一寸。圍裙胸前綉有花約五寸見方,圍帶即花帶均為五彩絲線織成,一般二尺長,兩頭分別留有三寸未織的花緩。顯示出土家婦女的心靈手巧。
土家族的孩童衣褲不多講究,主要注重的是鞋帽。小孩一般戴貓頭尾巴帽,帽子前額用金銀打就的十三個菩薩像,中間大的一個為觀音坐像,兩邊釘有十八羅漢像,虎帽兩側至兩腮前有銀勾,用於小孩系帽用,帽頂兩側用白兔毛做成的虎耳,上前掛銀鈴,虎帽用大紅綢緞做面料,前檐綉有一個「王」字,後腦綉有雙龍搶寶等圖案,胸前持有金鎖銀牌,上打有「福、祿、壽、禧」字樣,帽後懸有金鏈銀梁。小孩的鞋也為老虎鞋;用紅綢緞做面料,鞋尖向後翻,兩耳插上兔毛,前綉一個「王」字,兩側綉花。土家族是祟虎的,小孩穿戴虎帽、虎鞋是受虎的「圍撫」,邪惡不敢侵害,可避邪壯威,既可使小孩顯得天真活潑,伶俐威武 。

C. 愛上土家族男人

無所謂啦,都是中國人,你父母也是為你好,怕你以後的生活會受影響,最好的做法是,帶你的父母去男孩家看看,感受那裡的生活,如果你自己可以接受,你父母自己只要感受過了,應該問題不大了。
如果還有其他原因,你就要針對問題來說服你的父母了,只有溝通才能解決問題,一天到晚把愛掛在嘴邊是沒用的。祝你們有情人終成眷屬!

D. 土家族男人人品怎麼樣

土家族有殺人指標是徹底的謠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我國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規定: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殺人罪是行為犯,只要行為人實施了故意殺人的行為,就構成
土家族\人人
土家族有殺人指標是徹底的謠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我國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規定: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殺人罪是行為犯,只要行為人實施了故意殺人的行為,就構成

E. 土家族男人對老婆好嗎

土家族男人對老婆好不好,一個男人對老婆好不好這根民族沒有關系的,不管是4么民族都有對老婆好的,也有對老婆不好的,這個是看看個人,有的人素質都比較高,即使是老婆有時不對,也是百般疼愛,從不大吼大叫,有的男人則相反,連自己錯了也認識不到自己的錯誤,還對老婆兇巴巴。這樣的男人就不可取了。

F. 賀龍 是土家族人嗎

賀龍不是土家族人,而是漢族人。

賀龍(1896年3月22日-1969年6月9日),原名賀文常, 字雲卿。 湖南桑植人。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始人和主要領導者之一。

1896年3月22日,賀龍出生在湖南省桑植縣洪家關一戶貧苦農民家庭。由於家境貧寒,念私塾五年,便輟學務家。

1914年,參加了孫中山領導的中華革命黨,在桑植、石門、沅陵等縣從事反帝反封建的武裝斗爭。曾三度入獄,威武不屈。

1924年至1927年中國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期間,賀龍積極擁護孫中山先生「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高舉打倒列強、打倒軍閥的旗幟,率部參加北伐戰爭。

1939年9月,在晉察冀邊區指揮了著名的陳庄戰斗。

1949年12月,賀龍率華北野戰軍第十八兵團等部,由陝入川,配合劉伯承、鄧小平指揮的第二野戰軍,殲敵數十萬人於成都地區。

1959年底,任國防工業委員會主任,同羅瑞卿等領導了我國的國防工作建設。

1969年6月9日,被迫害致死,終年73歲。

賀龍的人物評價:

賀龍是傑出的共產主義戰士。他一生追求真理,把畢生的精力和心血都奉獻給了黨和人民。戰爭年代,為人民的解放事業,英勇善戰,歷盡艱險,百折不撓;和平時期,為社會主義建設,嘔心瀝血,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他大公無私,剛直不阿,言行一致,光明磊落,平易近人,豁達大度,愛護戰士,關心群眾。他的英雄形象和崇高品德深受全黨、全軍和全國各族人民的崇敬和愛戴。

G. 土家摔碗酒的來歷與介紹

「摔碗酒」緣於土家族,據說是起源於周朝。按本地的講法,與土家族的英雄先人巴蔓子有關,當年巴蔓子將軍因國內有難,去楚國搬救兵,楚國要求巴國給三座城。

楚兵解救巴國後,楚使請巴國割讓城池,巴蔓子不忍割自己國家的城,遂割下自己的頭換取城池。重了信譽,保了國家。「將吾頭往謝之,城不可得也!」而在割頭之前,喝酒後摔碎碗,再拔劍自刎。這種大義人,天下少見,想想也夠悲壯的。後人為紀念他,摔些酒碗也是學他的豪氣,學他的作派,學他的捨身取義,學他的決絕篤誠。

飲一碗酒,飲過之後,將碗摔碎。

拓展資料

摔碗酒」所摔的碗,就是當地土窯燒制的土碟子,土黃色,口沿上點釉,防劃傷了嘴巴。直徑不足3厘米,成本3毛錢左右。酒通常也不是白酒,是土家人的米酒,度數不高。每次也不會斟滿,就一二口,喝了,摔了,再斟。土家人將一杯酒分解成無數「碗」,真的就是為一個氣氛,為多摔幾個碗,為讓酒館里多有此起彼伏、噼噼叭叭的爆破聲,酒沒喝多少,碗摔了一地,圖個熱鬧。

巴人尊重自然,崇尚生態。喝酒用泥巴碗接地氣,碗摔碎了不浪費,碗渣收集起來,用於建築回填、栽花墊盆,或者搗碎過個幾年也就成了土了。

H. 急求關於土家族的各種資料和圖片,我要做一份地理小報!

【簡介】
族名 「土家」在當地漢語中是本地人的意思。土家族人自稱「畢茲卡」,意為本地人。
1956年才被識別為單一民族,1990年統計人口為570.422萬人,2007年為802萬人。主要分布在湖南省西北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北省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宜昌的五峰土家族自治縣、長陽土家族自治縣以及四川省石柱、秀山、酉陽、黔江等縣,與漢、苗等族雜居。 土家族織錦以其色彩斑斕、織工精巧聞名於世。有自己的語言。

【服飾】
土家族女裝為短衣大袖,左襖開襟,滾鑲2~3層花邊,鑲邊筒褲;男裝為對襟短衫。「過趕年」,即提前l~2天過年,是其重要節日。土家族男子穿琵琶襟上衣,纏青絲頭帕。婦女著左襟大褂,滾兩三道花邊,衣袖比較寬大,下著鑲邊筒褲或八幅羅裙,喜歡佩戴各種金、銀、玉質飾物。

【民居】
土家族愛群居,愛住吊腳木樓。建房都是一村村,一寨寨的,很少單家獨戶。所建房屋多為木結構,小青瓦,花格窗,司檐懸空,木欄扶手,走馬轉角,古香古色。一般居家都有小庭院,院前有籬笆,院後有竹林,青石板鋪路,刨木板裝壁,松明照亮,一家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園寧靜生活。

【習俗】
男女多經對歌相愛結婚。有「哭嫁習慣」習慣。女子在出嫁前7~20天開始哭,哭嫁歌有「女哭娘」、「姐哭妹」、「罵媒人」等。開始是輕歌唱,越接近嫁期越悲傷。直到哭的口乾舌噪,兩眼紅腫。他們把是否善於哭嫁作為衡量女子才德的標准。
土司制度前,土家族實行火葬。土司制度時期至今實行土葬,葬禮由土老司主持操辦,土老司祭祀亡人時,將天窗口的紡車倒紡三下,念經送亡人過天橋上天廷。然後假扮亡人,圍繞「哈哈台」轉圈出門,死者子女跟隨土老司哭喪,土老司唱喪歌,吹牛角,頓時火炮連天,哭唱哀鳴,極為悲痛,歷時幾天幾夜。然後將裝好遺體的棺木抬上山埋葬。改土歸流至民國時期,土家族喪葬由道士主持,停屍三、五、七日後,由道士根據主人家境做不同等級的道場,有「小十王」、「大十王」、「隔夜素堂」、「一豎桅」、「二豎桅」、「七豎桅」等名稱。一般道場都履行下柳床、開路、薦亡、交牲、上熟、散花辭解、解燈、打燒棺、辭靈、掃堂等具體操作程序。死者親屬披麻戴孝,跟隨道士行喪禮,還請人唱孝歌,以哀悼亡人。新中國成立後,土老司、道士停止活動,以開追悼會唱喪歌代替道場。

【飲食習慣】
土家族平時每日三餐,閑時一般吃兩餐;春夏農忙、勞動強度較大時吃四餐。如插秧季節,早晨要加一頓「過早」,「過早」大都是糯米做的湯圓或綠豆粉一類的小吃。據說「過早」餐吃湯圓有五穀豐登、吉祥如意之意。土家族還喜食油茶湯。 日常主食除米飯外,以苞谷飯最為常見。有時也吃豆飯,粑粑和團饊也是土家族季節性的主食,有的甚至一直吃到栽秧時,過去紅苕在許多地區一直被當成主食,現仍是一些地區入冬後的常備食品。 土家族菜餚以酸辣為其主要特點。民間家家都有酸菜缸,用以腌泡酸菜,幾乎餐餐不離酸菜。豆製品也很常見,如豆腐、豆豉、豆葉皮、豆腐乳等。尤其喜食合渣,即將黃豆磨細,漿渣不分,煮沸澄清,加菜葉煮熟即可食用。民間常把豆飯、苞谷飯加合渣湯一起食用。 土家族的飲酒,特別是在節日或待客時,酒必不可少。其中常見的是用糯米、高粱釀制的甜酒和咂酒,度數不高,味道純正。 典型食品:土家族人最愛吃粑粑(糍粑)臘肉、油茶等食品,還有合菜;團饊;綠豆粉(米粉);油炸粑。

吊腳樓

【特點】
最基本的特點是正屋建在實地上,廂房除一邊靠在實地和正房相連,其餘三邊皆懸空,靠柱子支撐。吊腳樓有很多好處,高懸地面既通風乾燥,又能防毒蛇、野獸,樓板下還可放雜物。吊樓還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優雅的「絲檐」和寬綽的「走欄」使吊腳樓自成一格。這類吊腳樓比「欄干」較成功地擺脫了原始性,具有較高的文化層次,被稱為巴楚文化的「活化石」。
人還在屋前屋後栽花種草,各種果樹,但是,前不栽桑,後不種桃,因與「喪」「逃」諧音,不吉利。
【結構】
依山的吊角樓,在平地上用木柱撐起分上下兩層,節約土地,造價較廉;上層通風、乾燥、防潮,是居室;下層是豬牛欄圈或用來堆放雜物。房屋規模一般人家為一棟4排扇3間屋或6排扇5間屋,中等人家5柱2騎、5柱4騎,大戶人家則7柱4騎、四合天井大院。4排扇3間屋結構者,中間為堂屋,左右兩邊稱為饒間,作居住、做飯之用。饒間以中柱為界分為兩半,前面作火炕,後面作卧室。吊腳樓上有繞樓的曲廊,曲廊還配有欄桿。
有的吊腳樓為三層建築,除了屋頂蓋瓦以外,上上下下全部用杉木建造。屋柱用大杉木鑿眼,柱與柱之間用大小不一的杉木斜穿直套連在一起,盡管不用一個鐵釘也十分堅固。房子四周還有吊樓,樓檐翹角上翻如展翼欲飛。房子四壁用杉木板開槽密鑲,講究的里里外外都塗上桐油又干凈又亮堂。
底層不宜住人,是用來飼養家禽,放置農具和重物的。
第二層是飲食起居的地方,內設卧室,外人一般都不入內。卧室的外面是堂屋,那裡設有火塘,一家人就圍著火塘吃飯,這里寬敞方便。由於有窗,所以明亮,光線充足通風也好,家人多在此做手工活和休息,也是接待客人的地方。堂屋的另一側有一道與其相連的寬寬的走廊,廊外設有半人高的欄桿,內有一大排長凳,家人常居於此休息,節日期間媽媽也是在此打扮女兒。
第三層透風乾燥,十分寬敞,除作居室外,還隔出小間用作儲糧和存物。
【形式】
吊腳樓的形式多種多樣,其類型有以下幾種:
單吊式,這是最普遍的一種形式,有人稱之為"一頭吊"或"鑰匙頭"。它的特點是,只正屋一邊的廂房伸出懸空,下面用木柱相撐。雙吊式,又稱為"雙頭吊"或"撮箕口",它是單吊式的發展,即在正房的兩頭皆有吊出的廂房。單吊式和雙吊式並不以地域的不同而形成,主要看經濟條件和家庭需要而定,單吊式和雙吊式常常共處一地。
四合水式,這種形式的吊腳樓又是在雙吊式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的特點是,將正屋兩頭廂房吊腳樓部分的上部連成一體,形成一個四合院。兩廂房的樓下即為大門,這種四合院進大門後還必須上幾步石階,才能進到正屋。
二屋吊式,這種形式是在單吊和雙吊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即在一般吊腳樓上再加一層。單吊雙吊均適用。平地起吊式,這種形式的吊腳樓也是在單吊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單吊、雙吊皆有。它的主要特徵是,建在平壩中,按地形本不需要吊腳,卻偏偏將廂房抬起,用木柱支撐。支撐用木柱所落地面和正屋地面平齊,使廂房高於正屋。

【土家族吊腳樓】
到了張家界,都想看看土家吊腳樓。由於歷代朝廷對土家族實行屯兵鎮壓政策,把土家人趕進了深山老林,其生存條件十分惡劣,《舊唐書》說:「土氣多瘴癘,山有毒草及沙蛩腹蛇,人並樓居,登梯而上,是為干欄。」加上少田少地,上家人只好在懸崖陡坡上修吊腳樓。
土家吊腳樓多為木質結構,早先土司王嚴禁土民差瓦,只許益杉皮、茅草,叫「只許買馬,不準差瓦」。一直到清代雍正十三年「改上歸流」後才興蓋瓦。一般為橫排四扇三間,三柱六騎或五柱六騎,中間為堂屋,供歷代祖先神龕,是家族祭祀的核心。根據地形,樓分半截吊、半邊吊、雙手推車兩翼吊、吊鑰匙頭、曲尺吊、臨水吊、跨峽過洞吊,富足人家雕梁畫棟,檐角高翹,石級盤繞,大有空中樓閣的詩畫之意境。

I. 嫁給土家族男生好嗎

土家族是少數民族。如果你跟他兩個人感情很好的話,嫁給他也是沒有關系的。但是一些少數民族可能他們有一些自己的風俗習慣,如果你不是少數民族的話,要學著去適應。

J. 土家族有哪些禁忌和忌諱

土家族禁忌習俗
發布時間:2015-06-11 已閱讀:43824次
張家界土家人最忌諱的數字是36。在土家人心目中,36這個數是個「劫數」,甚至連3斤6兩、3元6角、3尺6寸等數字亦在禁忌之列。如記序號,當排到35後,便又從第一開始記。一生中,最怕36歲生日。屆時,要穿上紅布內褲,或扎一條紅腰帶,據說如此可以禳解掉36歲所帶來的煞氣。民諺雲:「三十六,接跟頭,人到三十六,不打官司要賣屋。」有的人到了36歲這一年,邀請親友,擺設宴席,提前賀生祝壽,來賓們要在主人屋內放鞭炮,以避煞氣,席上,親友們還要向過生日者祝賀一番,以求吉祥。
交際禁忌
土家人對外族人忌用土家語,忌用粗話、鄙話和不禮貌語言;晚輩對長輩忌直呼姓名、平輩呼叫姓名忌不帶姓,男女之間忌呼「逮、喂」;晚輩對長輩忌呼「逮、喂」;忌長聲呼叫,如「啊——」;有病人忌說「不高、不長、死、亡、完了」等語;有人去世,忌直說「死亡」,而改用「作古」、「歸天」、「走了」等替代,對生意人忌說「折、虧、損、耗」等字。忌男女同坐一條板凳或相對坐視,忌男人觸及女人腰部。忌遇見別人時或當總別人面吐口水。忌留鬍子。婚嫁喜慶之際,不準說「分開、分離」之類的話,更不能談喪葬之事,否則,認為會帶來災禍。
出行忌諱
旅行忌七、九日出門,忌八日起程歸家,建間稱「七不出門八不歸,逢九出門惹是非」。土家人還認為,農歷一月、四月、七月、十月的蛇日,冬月的雞日,三月、六月、九月的牛日,均為「紅煞日」,忌出遠門。有「出門遇紅煞,一去不歸家」之說。人們出門走親訪友或辦事,最忌諱遇到的第一個人是婦女,若是遇見,則不宜出門,等至第二天再出門。若第一個遇見是男性,第二個是女性,則不忌。
摸頭禁忌
土家族男子嚴禁別人觸摸自己的頭,無論善意的或其他什麼原因。唯自己祖父母、父母除外。諺雲「男兒頭、女兒腰,只許看,不許撓。」俗信,摸男子頭,是侵犯男子漢的尊嚴,再好的朋友,也必須嚴守這一禁忌,否則會使友誼化為仇怨。
兆頭禁忌
1、如遇日蝕或月蝕,便認為國家有亂、人民有災,要敲鑼打鼓相救。
2、認為烏鴉叫有人死或遭凶事;半夜雞叫會有火災和盜賊。
3、忌打噴嚏,認為背後有人說自己的壞話,或是用巫術害自己。所以土家人要隨即咀咒:「好人講我好心腸,歹人講我爛牙框。」即可消禍。
4、忌夢象,夢清水要淚洗面,夢白布要戴孝,夢小孩要防賊;夢雞、鳥、小魚有口角,夢跳坎有病災,夢上山有好事,夢下坡要背事......
動物禁忌
1、忌烏鴉叫,凡烏鴉清晨在屋脊上鳴叫,或飛在人的前面、頭頂上盤旋鳴叫,並且你趕開後,又重新飛來叫,人們便認為是禍事開頭的不吉利之徵兆,每當人們遇此事,便當即頓足痛罵:「短你的命!」隨即吐痰或唾沫一口,以此消除凶災,化凶為吉。
2、忌聞杜鵑嘀鳴,每年春天,陽雀開鳴,若人廁時第一次聽到陽雀鳴叫,則認為不吉利,必須進行禳解。其禳解之法是聞者(倘若年幼,須由母親代為禳解)裝扮成乞丐,出外乞食1-3天,討得米,須在不聞雞犬之聲的野外煮熟食之,方可消災。土家人還以杜鵑偶氮染料啼鳴之聲以占卜自己一年的運氣之俗。若睡在床上初聞杜鵑啼叫,是大吉大利,若在行走之際或者勞動生產之際初聞,意味自建將一年勞動奔波。
3、忌聞貓頭鷹叫,在土家人心目中貓頭鷹屬不祥之鳥,尤其忌諱聽到其鳴叫,相傳聽到貓頭鷹叫村上就會死人。
4、忌見蛇相纏,所謂蛇相纏即蛇交尾。相傳人若見之,必遭災禍。其禳解之法有二:一是趕快將自己外面的一條長褲脫下,罩於自己的頭上或罩於蛇纏處。二是嫁禍於人,而若有同伴,立即呼喚同伴姓名,若對方答應了,則災禍將降臨於應者之身。然而一般情況是見者用石頭或木棍將兩條蛇打死,即可消災。也有不打而用語言化解詞曰:「祝你成仙上天庭,祝你絞繩穿銅錢」;土家族化解詞詞曰:「是龍的升天,是蛇的鑽草,是人的發財」
5、大年節牲畜進屋,兆「豬來窮,狗來富,貓兒來了穿孝服」;野貉入屋,雞上樹,狗上屋,無災必有禍,不死脫層殼;凡外出做買賣或說親,聽到烏鴉叫,謂不吉利,必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