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父母必看,如何正確引導孩子畫畫
1,啟蒙期。從小孩剛開始拿筆在紙上亂畫,到畫出第一張能叫做「畫兒」的東西,這段時期雖然還不能算已經開始學畫畫,但對於家長來說,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抓早期智力開發的關鍵時期,這點在後面還要專門談。
2、早期。孩子以自由「塗鴉」為主要內容,以臨摹、憶寫兒童畫刊來提高自已,這個時期除了請老師外,在家裡基本依靠家長抓。
3、中期。在提高的基礎上能自由組合,創作出較有意義的畫幅,這個時期仍是主要靠家長輔導,也可以請老師略加指點。
4、晚期。在老師的指導下,創作一些比較完整的命題畫之類,即進入兒童畫創作時期。如果方法得當,許多兒童在學齡前就可以進入這個時期。
家長應激發和保持孩子畫畫的興趣,具體做法如下:
1、孩子畫出新畫,家長應該為之高興,給予鼓勵,遇有得意之作,尤其是有新意的創作要表揚,可以貼在牆上,介紹給客人,當然,也要指出不足,幫助修改,以防自滿自得。
2、當孩子要紙畫畫時,不要隨便撕一張了事,最好裁些白紙訂成本子,孩子對於本子和對於紙片的態度截然不同,在本子上畫畫要認真得多,這樣提高很快。但要注意,本子不要太厚,以便經常更換本子,每換一次都能重新喚起孩子的新鮮感。另外,本子利於保存,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回顧他的學習歷程,從進步中產生新的興趣。
3、要多買些兒童畫刊之類,特別是以卡通人物(如唐老鴨等)為題材的畫刊,兒童的早期老師實際上就是這些畫刊而不是家長;應按早、中、晚期給這些孩子逐步添置畫具,從鉛筆、蠟筆到水彩筆直至水彩顏料、圖畫紙等。
4、如果有條件,有時間,家長最好能和孩子一起畫幾幅,家長能畫得很好,自然是個示範,家長畫得不好,也可以起到鼓勵孩子的作用,看,我和爸爸媽媽都畫得差不多了,更重要的在於家長的參與使孩子更高興,就象一起做游戲那樣,更加充滿家庭的溫馨和競爭的刺激。當然,如果家長實在有困難也不必勉強。
5、到孩子能創作時,應該鼓勵他給兒童畫刊投稿,或為兒童畫展搞創作,這時也可請老師指導,當然能參加美術學習班就更好了。當孩子開始正式創作時,換上正規的畫紙畫具,他會變得非常認真,甚至進入「競技狀態」,我的大孩子在有一次創作時,整整半個月「日夜奮戰」,連飯都來不及吃。這倒並非因為「一定要入選」的慾望在鞭策他,實際上,由於他第一次畫出了自己都想不到的畫,被作品中的美強烈地吸引住了,決心要「盡善盡美」,筆筆不苟,連我都想不到他能忽然畫得這么好。這時繪畫水平會來一次飛躍,興趣當然就會更加濃厚。
6、兒童搞創作不要由大人越俎代庖,否則欲速則不達,他在大人的包辦下,也許能「畫」出很好的作品,待作品入選後,自已卻再也畫不出原來那樣水平的作品,他就會覺得「退步」而心灰意懶,失去興趣的。所以家長會不會畫無關緊要,關鍵是會不會教,會不會引導。
7、經常帶孩子去看畫展(尤其是兒童畫展)及其它各種展覽,以激發他的興趣,這不僅能學到很多東西,重要的是大人的陪同本身就是對孩子最有力的支持。
8、如果家長有一定的藝術鑒賞水平,可以對孩子的作品經常給予講評,主要是指出哪幅畫在哪一點上有創新,有趣味,有進步,多鼓勵,少批評,一定注意不要把兒童畫中的天真可愛當做缺點來批評。
2. 孩子沉溺於動畫片,孩子經常看動畫片有什麼危害
當孩子們看動畫片時,主要的危害是降低他們的注意力。在看動畫片時,孩子們可以集中注意力,因為動畫片鮮艷的顏色和不斷切換的圖片很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但這種注意力屬於被動注意力,而聽課和做作業要求孩子們積極集中注意力,這屬於主動注意力。兒童的被動注意力長期受到刺激,會導致其主動控制注意力的能力越來越弱,導致不應大聲叫喊、回答無關問題、無法記住課堂內容、作業中容易干擾和分心等現象,這些都是兒童注意力下降的表現。
隨著電子產品的日益普及,孩子們幾乎不可能真正遠離卡通。那麼,父母如何才能讓孩子擺脫對動畫片的痴迷呢?最簡單的方法是控制孩子們觀看動畫的時間。對於2歲以下的兒童,應明確禁止他們觀看動畫片。之後,看動畫片的時間應該控制在每天30分鍾到40分鍾之間。在看動畫片之前,父母應該對孩子制定好規則,不要隨意改變。他們不能因為孩子們的短暫哭泣而心軟。這種心軟會造成孩子的困惑,不利於孩子建立規則感和自控力。
3. 兒童攝影的忌諱有哪些
兒童攝影的忌諱呢我們可以從這幾個方面來理解;
一、孩子的健康上,我們是不能使用閃光燈的,小孩子對於光是比較敏感,尤其是不到三周歲以下的寶寶,他們的視角妹還沒完全的發育完好,如果使用閃光燈那就會影響到孩子的眼睛的發育。
二、拍攝場地不能過於濕滑,防止孩子在地面上跌倒摔傷,造成不必要的麻煩。在拍攝時因為兒童體力有限,興致也是一時一時的,所以攝影時間最好保持在2-3小時內,必須掌握這個特點,要在兒童盡興時,完成整個攝影工作,這就需要攝影師和助手的一起協助了,必要時還可以帶上一些零食,小玩具能夠有一定的效果。
三、愛心和耐心是拍好兒童照片的基礎,兒童的情緒及行為具有被動性,使他們的注意力難以持久,是難以把握的拍攝對象,我們很難想像對三歲前的兒童進行「擺拍」。小孩的感覺是敏銳的、直接的,要想拍出好的兒童攝影作品,一定要真心喜歡小孩,必須用心與小孩交流。兒童的表情千變萬化,舉手投足間總是天真爛漫,是天生的表演者。對於家庭兒童照片的拍攝,大多數應採用抓拍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