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海的女兒>美人魚的插圖,圖片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BA%A3%B5%C4%C5%AE%B6%F9&in=9966&cl=2&cm=1&sc=0&lm=-1&pn=2&rn=1&di=1362440328&ln=2000
這張不錯
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cl=2&lm=-1&pv=&word=%BA%A3%B5%C4%C5%AE%B6%F9%B2%E5%CD%BC&z=0
這里也有
㈡ 很小的時候看的一部動畫,中央七套播的,講的是一位美人魚公主通過找水晶來拯救海底的故事
《海的女兒新歷險記》。
《海的女兒新歷險記》是根據1994年至1997年澳大利亞的78集真人特攝片《海的女兒》製作的一款全新動畫。
《海的女兒新歷險記》講述了歐西安納星球正面臨著巨大的危險,奈麗公主被預言是拯救星球的希望之星。她最忠實的朋友、洞穴族的尼安達被派去迎接她之後關於拯救的故事。
(2)海的女兒卡通圖片擴展閱讀:
劇情介紹
歐西安納星球正面臨著巨大的危險,奈麗公主被預言是拯救星球的希望之星。她最忠實的朋友、洞穴族的尼安達被派去迎接她。同時,宇宙魔法師加利奧也降落在歐西安納行星上,他沒有公開自己的身份,奈蒙國王拒絕相信邪惡的人已經來到他們中間。
拉齊亞、舍瑪和薩德等幾位部落首領紛紛勸說國王,他們面對的不僅僅是自然的力量。拉齊亞首領急切盼望著奈麗公主的回歸,因為他相信,公主是古代預言中提到的「希望之星」,只有她才能領大家擺脫加利奧的控制。
當奈麗公主從地球歸來時,加利奧正在等著她。一位英俊的青年救出了公主,他要求見奈蒙國王。可是加利奧搶先一步,把國王變成了他的僕人。
㈢ 海的女兒 動畫片
對不起,我以前是有,而且這個問題也是我答的。所以有很多人找我要,但其實我已經說過了,本來是存電腦里的,但後來不小心刪了。真對不起幫不了你~~~~(>_<)~~~~ 。其實這個美人魚的故事也是我無意間下的,在哪下的我也不記得了。我只記得當時我好像下了很多這個公司的童話故事,好像是連續劇。雖然看不到了,不過相信記憶還是美好的。說不定那天可以再看到呢
㈣ 美人魚與七個小矮人
《小美人魚》是迪斯尼根據丹麥作家安徒生的童話《海的女兒》改編的。於一九八九年推出,是迪斯尼的第二十八部動畫長片,也是該公司走出低谷重振雄風的轉折點。講述的是主人公愛麗兒這條追求自由的對海洋以外的世界充滿了好奇的小美人魚,如何在朋友幫助下沖出海底世界,找到了自己夢想的生活和愛情的故事。
中文名: 小美人魚
外文名: The Little Mermaid
其它譯名: 小魚仙
出品公司: 迪士尼
製片地區: 美國
導演: Ron Clements,John Musker
類型: 動畫
片長: 83分鍾
上映時間: 1989年11月15日
目錄
人物介紹
人物名言
演藝生涯
幕後製作
內容簡介
相關影評
相關音樂
同名圖書基本信息
圖書介紹
相關事件美人魚銅像入住世博
世博小美人魚遭凌辱
海外慶生
同名芭蕾舞劇人物介紹
人物名言
演藝生涯
幕後製作
內容簡介
相關影評
相關音樂
同名圖書 基本信息
圖書介紹
相關事件
美人魚銅像入住世博 世博小美人魚遭凌辱 海外慶生同名芭蕾舞劇展開 編輯本段人物介紹
英文名: Ariel 生日: 11月17日
電影小美人魚(5張)頭發的顏色: 暗紅色 眼睛的顏色: 深綠色 身份: 人魚王國的小公主 首次登場: 《小美人魚》 性格特點: 自信、很強的好奇心、勇敢、叛逆、喜歡冒險、勇於追求幸福 愛好: 在大海里收集各種人類的東西、唱歌 好朋友: 小比目魚弗勞德、人魚王國的音樂大臣塞巴斯丁 公主心語: 勇氣和夢想 演藝生涯: 曾經在迪士尼發行的三部小美人卡通系列中擔任女主角,分別是1989年的《小美人魚》、1995年的小美人魚卡通系列、2000年發行的《小美人魚2: 回歸大海》 以及2008年發行的《小美人魚3:愛麗兒的起源》 愛麗兒是個嚮往冒險和浪漫的美麗人魚,但是做為特萊頓國王(7個女兒中)最小的女兒,她卻只能被人魚王國的法律所禁止接觸人類。但是當亞力克王子的船受到威脅的時候,叛逆的她還是救了埃里克,並和他一見鍾情……平時,愛麗兒最好的朋友就是比目魚和音樂大臣塞巴斯丁,當然還有海面上的史卡托經常幫助她「辨認」她找到的人類的東西,在深海海底,愛麗兒還擁有自己的珍寶世界,全都是她搜集到的人類的東西!
編輯本段人物名言
I Love him! - 我愛他! 作為一條可愛的小美人魚,愛麗兒公主嚮往的卻是人魚法律禁止她們接觸的人類世界。她聰明,美麗,非常勇敢,愛冒險,幾乎可以用探險家來形容她。她是大海之王特萊頓國王最心愛的女兒,因為她有著世界上最美妙的歌喉。她最好的朋友是小比目魚弗勞德和音樂大臣塞巴斯丁。她樂於收集一切人類世界的東西,雖然她不知道怎麼用。在又一次的探險中,她救起了幾乎溺水的埃里克王子並對他一見鍾情。而她的一腔熱情也讓惡毒的海底女巫烏蘇拉有機可趁,可是父親的智慧保護了她,終於願望成真。
編輯本段演藝生涯
小美人魚 | The Little Mermaid | 1989 小美人魚卡通系列 | 1995 小美人魚2:回到大海| The Little Mermaid II: Return to the Sea | 2000 小美人魚3:愛麗兒的起源|2008
編輯本段幕後製作
人物配音:Jodi Benson 人物製作:Supervising Animator / Character Animator: Glen Keane 美人魚塑像
幕後花絮:在劇情方面,迪士尼把原本悲慘的結局改成大團圓,並加入許多鮮活的角色。小美人魚愛麗兒被塑造成迪士尼第一位具有現代個性的女主角;工作人員甚至打趣說,如果華特迪士尼在世,決不容許像愛麗兒這樣一位離家出走的女孩。 作為迪士尼最後一部手工繪制的動畫片,該片用了上千種不同的顏色作為一千一百幅背景畫面,總共繪制超過百萬張的圖畫。其中光是暴風雨這個兩分鍾的場景,就動用了10位特效師,耗時一年多才完成。
編輯本段內容簡介
在大海的最深處,有一個人魚王國。王國里有一條可愛的小美人魚,名叫愛麗兒。她總是和她的好朋友小比目魚小胖在一起。一天,小胖告訴她,生活在岸上的人類沒有鰭和尾,只有叫做「腿」的東西,所以他們不能在水中生活。愛麗兒聽了奇怪極了。 愛麗兒對人類產生了好奇心:他們生活在岸上,又乘著叫「船」的東西在海上漂來漂去……她想得太入神了,竟忘了她的父親——海洋之王川頓,每一年的這一天都要舉辦一次盛大的舞會。 小美人魚
在舞會上,愛麗兒的姐姐們會為來賓們跳上一段曼妙的舞蹈,而愛麗兒要向大家一展歌喉。在海洋里所有的美人魚中,愛麗兒的聲音是最美妙動聽的!但現在愛麗兒不知去向,川頓國王非常生氣!等她終於出現時,國王沖她喊道:「你把我的舞會全攪了!」他命令大龍蝦賽巴斯丁今後要看住愛麗兒。 可國王剛一離開,愛麗兒就看到海面上駛過一艘船!驚喜的愛麗兒決定游到跟前去看個究竟。她攀在船沿上,看到了一位年輕的男子,船上的人稱他為埃里克王子。愛麗兒不由得贊嘆道:「噢,他可真英俊!」忽然,天色突變,一場猛烈的暴風雨來了。頃刻之間,巨浪吞沒了這艘船!船上大多數人爬上了一隻小救生艇,但王子因為頭部受傷,跌入了水中。 小胖告訴過愛麗兒,人類無法生活在水下。因此,她必須設法救起失去知覺的王子。愛麗兒費盡力氣,終於把埃里克王子拖上了海灘。這時,她的朋友史卡托也來了。愛麗兒默默地祈禱著:「天哪,但願他沒事。」史卡托認為埃里克王子已經死了,可愛麗兒不相信。她趴在亞立克的胸膛上,感覺到了他的呼吸。她欣喜極了,禁不住放聲唱起歌來!很快,她的美妙歌聲喚醒了埃里克。他坐起身來,想弄清動聽的歌聲來自何方,但他只看到他的小狗高興地圍著他撒歡兒。 愛麗兒不想讓人類知道她的存在,但心中又念念不忘那個年輕人。她憂傷地坐在那裡,兩條鰻魚圍著她游來游去,狡黠地打量著她!一條鰻魚說:「來吧,可愛的姑娘。我們帶你去見一個人,她能幫助你!」他們把愛麗兒帶到了海巫烏蘇拉的岩洞中!烏蘇拉告訴愛麗兒,她可以幫助她見到埃里克,但是有一個條件。烏蘇拉笑著說:「我會給你雙腿去見那個年輕人。但在三天之內,如果你不能讓他給你一個充滿愛意的吻,你就會失去雙腿,並要回到海中做我的奴隸!」「哦,還有一件事。」烏蘇拉邪惡地說,「你必須把聲音留在這里,這樣,你就不能開口請他來吻你!」可憐的愛麗兒深深地愛著王子,她一口答應下來,並簽下了契約。於是,烏蘇拉口念咒語,把她變成了一個人類的女孩。 愛麗兒已經無法生活在水下了,她的朋友慌忙把她送到岸上。在海灘上,愛麗兒驚異地打量著自己的雙腿。她的朋友史卡托望著她說:「哦?你看上去可跟過去不大一樣了!」但愛麗兒無法向他解釋——因為烏蘇拉拿走了她的聲音。隨後,愛麗兒試圖站起來,卻發現要靠陌生的雙腿保持身體的平衡,實在是太困難了。史卡托說:「你學著我的樣兒做。」 塞巴斯丁嘆息道:「噢,可憐的傻丫頭,這可怎麼得了!」 突然,愛麗兒聽到有人在對她說話,原來是埃里克。他正帶著他的愛犬在海灘上散步。他每天都要這樣做,為的是尋找救他的姑娘。但他不知道姑娘的模樣,只記得她的聲音。他看到了愛麗兒,以為她不過是遇到海難後被沖上岸的可憐女孩。王子見她不會說話,以為她受了傷,就帶她回城堡治療,還給她穿上了漂亮的衣裳。雖然王子喜歡愛麗兒,但心中愛的卻是另外一位——那位救了他,又為他唱歌的姑娘。 時間過得飛快,愛麗兒還沒有得到王子的吻。這一天他們出門劃船,愛麗兒的美麗打動了王子,王子很想吻她。烏蘇拉的鰻魚見事情不妙,就在愛麗兒將要得到王子的吻時,頂翻了小船。在海洋里,烏蘇拉從透明的海貝殼里看到了一切。她決定用魔咒把自己變成一位美麗的姑娘,並帶上鎖著愛麗兒聲音的海螺。她絕不能讓王子再有機會親吻愛麗兒。烏蘇拉來到海灘上,用愛麗兒美妙的歌聲引來了王子,並得到了王子娶她為妻的許諾。 烏蘇拉提出立刻就在船上結婚,王子答應了。在船艙里,烏蘇拉望著鏡子中自己真實的面目得意地大笑。這一幕,恰巧被飛過這里的史卡托看到了。史卡托和小胖連忙趕回去,把烏蘇拉做的壞事和她的陰謀詭計都告訴了愛麗兒。他們一起來到了船上,牧師正准備為埃里克王子和狡詐的烏蘇拉舉行婚禮。史卡托連忙呼喚他的鳥類朋友來幫忙。鳥兒們一擁而上,撕扯烏蘇拉的衣裳,混亂中,裝著愛麗兒聲音的海螺落在了地上。愛麗兒又可以說話了,她大聲警告亞立克提防海巫的詭計。 但是就在這時,三天的期限到了,愛麗兒失去了她的雙腿。恢復了醜陋面目的烏蘇拉抓住愛麗兒跳入海中。她獰笑道:「哈哈,我贏了!」埃里克終於認出了救他性命的姑娘,他必須去救她!他拿起一柄漁叉,跳入海中,猛力向烏蘇拉擲去。烏蘇拉怒嚎一聲,變成了一頭巨型海怪。她用又粗又長的觸手攪動著海水,企圖讓愛麗兒和王子與大船一同撞個粉碎。埃里克緊緊抱住愛麗兒,不讓惱羞成怒的海巫傷害她。勇敢的王子急中生智,他飛快地游向自己的船,爬上船去,操縱舵輪,讓船調轉方向,向烏蘇拉猛撞過來。尖利的船頭刺穿了她的心臟,烏蘇拉死了! 愛麗兒的父親——無所不能的特萊頓國王,看出女兒和埃里克是真心相愛的,於是用魔力讓愛麗兒長出了雙腿。愛麗兒與王子舉行了盛大的婚禮,從此他們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編輯本段相關影評
1989年上映的《[1]小美人魚》改編自安徒生童話《海的女兒》 ,是迪士尼的第28部動畫長片,也是該公司走出低谷重振雄風的轉折點。主人公愛麗兒是一條追求自由的小美人魚,她對海洋以外的世界充滿了好奇。在紅蟹賽巴斯丁等朋友的幫助下,愛麗兒沖出海底世界,找到了自己夢想的生活和愛情。 《小美人魚》(片中劇照)為美人魚配音的裘蒂·本森說:「在故事中,大家都知道愛麗兒過上了幸福的生活。但她的童年是怎樣的?愛麗兒是怎麼結識這些朋友的?我們希望通過這部影片告訴觀眾」。 正如裘蒂介紹的這樣,前傳《小美人魚》講述了小美人魚的成長,從而讓觀眾更容易理解她日後的獨立性格。此外,紅蟹塞巴斯丁等人氣很高的配角也在前傳中露面,讓老影迷們倍感親切。 為紅蟹配音的薩繆爾·維特風趣的說:「19年後再次為那隻螃蟹配音,感覺真是太棒了,相信大家看完這部影片都捨不得吃螃蟹了」。 《小美人魚》不僅讓迪斯尼重返巔峰,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處於衰落趨勢中百老匯歌舞,根據影片改編的舞台劇吸引了大批觀眾。此後,迪斯尼動畫片成為了百老匯歌舞的主要題材來源,這些都要感謝安徒生和小美人魚。
編輯本段相關音樂
小美人魚為班得瑞樂團第一張專輯《仙境》中的曲子。 情境音樂—《仙境》 美國音樂雜志專欄作家「約翰·瓊斯」在94年終音樂評論中寫道:「New Age為現代人創造了一片美麗新世界,引領人們找回生命最原始的感動..」。繼之而來「水瓶座時代」已然展開,對於浩瀚太虛的神秘能量,人類不再只是贊嘆或被動地當那是遙不可及的奢侈,反而積極企圖與之連結,更追本溯源地求能合而為一;而音樂自然是和大地深處甚至數億光年外的未知能量產生共鳴的捷徑,於是「新世紀音樂」彷佛一扇眺望宇宙盡頭的窗,進而探索心靈,開發潛能意識,成了世代交替下的新趨勢。 出自新世紀音樂大師「傑瑞·金史密斯(Jerry Goldsmith)」之手,由來自瑞士的抒情演奏樂團「班得瑞」擔綱演奏的14首新世紀音樂創作,收錄在「仙境」這張經典專輯里;全片從頭到尾聽來覺得十分舒適,強調一種輕柔的絕對性,沒有艱澀難懂的曲風,也沒有生硬的個人風格,不落俗套的編曲、精簡的配樂,呈現出清新的自然氣息,完整忠實呈現美輪美奐的仙境風光。專輯絕佳的音響性,以及分軌處理的高解析度,定位出深遠的音場效果,予人身處仙境的感覺,是近年來台灣難得一見的新世紀音樂珍藏品,全球10萬口碑保證,千萬不可錯過! 來自瑞士的班得瑞(BANDARI)樂團,在當地是一支極受歡迎的抒情演奏團體,自1990年推出第一張專輯後,即在當地造成轟動,其不落俗套的編曲,精簡的樂器配置,使每首曲子都呈現出清新的自然氣息。本專輯中,他們以簡單流暢的旋律,加入大自然意象與流行元素,使人悠然神往,仙境的美麗景象,有時風生水起,有時石破天驚,彩繪黎明和黃昏的天空。夜晚的星,其實是具相當濃度的深紫色,從星光周圍較亮的天空可以發現這個秘密,當破曉的空氣變得流動,渾濁,那片黑才現出原色,一寸寸嵌進喧嘩的日光里,這是夜晚的慈悲,悄悄退場,默默承擔誤解,惟有眾星是夜的知己。而月光撒向無邊無際的墨海,濃濃的穿入深域,深海里沒有四季,只能在黑夜中猜想花的顏色,直落千斤的水壓,壓不住心頭的空盪和放鬆。從〈WIND OF CHANGE〉這首曲子,你可以聽到呼嘯的風聲和排笛交錯出現,感覺非常飄邈浪漫;在〈ANNIE'S SONG〉,你也可以感受到鋼琴與長笛所營造的空靈意境,14首充滿新世紀風格的作品,予人身處仙境的感受! 曲目介紹: 01. The Wind Of Change 變幻之風 02. Annie's Wonderland安妮的仙境 03. Star Of Baghdad 巴格達之星 04. The Daylight 曙光 05. Annie's Song安妮之歌 06. Laterna Magica 魔幻時刻 07. Adiemus 阿迪瑪斯 08. Your Smile 你的笑靨 09. La Provence 普羅文斯 10. Little Mermaid 小美人魚 11. Trilogy 三部曲 12. Three Times A Lady 鍾愛一生 13. Mandy's Song 曼蒂之歌 14. The Best Friends 摯友
編輯本段同名圖書
基本信息
圖書
作者: 美國迪士尼公司 編著,夏寅譯 [2]出 版 社: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9-12-1 開本: 16開 ISBN: 9787560090146 定價:¥14.80[3]
圖書介紹
生活在海里的小美人魚愛上了岸上的王子,她用聲音和海里的巫婆交換了魔葯。擁有了雙腿的小美人魚來到岸上和王子生活在一起。 「迪士尼雙語小影院」涵蓋了兒童英語啟蒙學習中的基礎詞彙和句型,並根據英語學習的難度分為兩個級別。第一級每冊圖書包含450-550個英語單詞,游戲部分學習一個主題的單詞;第二級每冊圖書包含600-750個英語單詞,游戲部分學習兩個主題的單詞。[3] 當孩子處在適應力最強、語言學習能力最強的關鍵時期,進行外語啟蒙可以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對孩子進行外語啟蒙的過程中,選擇一本適當的雙語讀物是至關重要的。 「迪士尼雙語小影院」系列是您的最佳選擇。這套故事書既有趣,能夠憑借生動的故事情節和可愛的人物形象贏得孩子的喜愛,又難易適度,讓孩子能夠輕松入門,掌握基本的外語知識。有趣的內容和簡單易懂的英語是優秀雙語讀物兩個最重要的特徵。這是因為盡管小學階段的孩子已經具備相當高的母語認知能力,但他們的英語能力卻相當有限。如果雙語讀物太復雜,會打擊孩子的學習熱情,如果太簡單,又會讓孩子覺得無趣。 「迪士尼雙語小影院」系列採用中英雙語「不對稱」對照的方式,中文部分生動有趣,英文部分簡單易懂,同時解決了孩子外語學習的意願和能力問題。為了使孩子的英語水平在閱讀中得到切實的提高,我們為每本書設置了一到兩個英語學習主題,並圍繞這個主題設計了好玩的英語小游戲,為孩子量身打造最適宜的雙語學習環境,增強孩子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同時,「迪士尼雙語小影院」系列還以其特有的迪士尼動畫片故事情節激發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4]
編輯本段相關事件
美人魚銅像入住世博
首次出國門直奔世博會 世界聞名的丹麥「小美人魚」銅像已於周四啟程前往中國上海參加世博展覽,這是「小美人魚」銅像建成96年來首次「邁出」國門。 周四,數百人參加了在哥本哈根舉行的歡送儀式,親眼目睹「小美人魚」從海港石座上被吊車緩緩吊起,然後運到一輛卡車上。哥本哈根市長和中國駐丹麥大使以及兩國的表演藝術家出席了周四的送別儀式。 「小美人魚」將於4月底抵達上海。它將被安放在世博會丹麥館的一個水池中央,與海內外遊客見面。 2009年3月12日,哥本哈根市議會投票同意讓「小美人魚」銅像進駐上海世博會丹麥展區,此舉推動了丹麥與中國的文化交流。據悉,中國藝術家將通過一個視頻裝置,對「小美人魚」從哥本哈根到上海的「旅途」進行全程監控與錄像。上海世博會期間,每當夜幕降臨,「小美人魚」的美妙之旅就會出現在丹麥館內的大屏幕上。 中國駐丹麥大使館政務參贊顧暉說,「小美人魚」告別家鄉、遠赴中國開啟了中丹建交60周年文化交流活動的序幕,兩國將會在文化等各個領域進行更廣泛的接觸。
世博小美人魚遭凌辱
博園丹麥館「海港」里的小美人魚像一直是遊客們鍾愛的景點之一。不過,閉館之後的小美魚人池會是怎樣一番景象呢?30日凌晨1點多,當網友史先生打開一個名為「美人魚交換」的同步攝像裝置觀看小美人魚時,卻看見令其發噱的一幕:有人正在小美人魚池裡游泳,他們不僅爬上雕像和美人魚親密接觸,還一時高興玩起了跳水。 原來,在世博丹麥館里有個監控攝像鏡頭,這個攝像頭在展覽期間通過網路傳輸,同步無間斷地播出小美人魚的實時影像,並在小美人魚的故鄉丹麥它原本所在位置的LED顯示屏上進行直播。 30日凌晨1點多,當東方網友史先生偶然打開這個網站准備一睹小美人魚芳容時,卻看見有人在小美人魚池裡游泳,他隨即用截圖記錄下了這段畫面。據史先生說,最初他只看見一名男性在池裡,不一會兒又出現一名女性也下水。兩人在水中遊玩了一段時間,又爬到小美人魚的雕像上擺造型,接著還玩起了跳水,水池中還漂浮著幾個黃色的充氣浮床。 從視頻截圖中看,除了兩位游泳者,現場至少還有兩名圍觀人員。從時間上判斷,這些「深夜來客」很可能是場館的工作人員,在對池子進行清理工作的同時與小美人魚像進行了「親密接觸」,不過他們顯然並不知道還有正在攝像的「裝置藝術」這件事,更不知道自己的一舉一動已經被實時拍攝下來,並且已被眼尖的網友發現。
海外慶生
2010年8月23日,丹麥館的97歲「小美人魚」雕像和來自上海的4歲「小小美人魚」一起,度過了她的首 丹麥館中的小美人魚銅像 個海外生日。為期3天的「小美人魚」生日慶典活動由此拉開序幕。 為「小美人魚」慶祝生日的傳統在丹麥已經延續了近百年,丹麥館「海港」內昨天則上演了一場精彩的水上花樣秀。整個水上表演講述了一個「藍魔愛上美人魚」的故事。起初,藍魔雖然深深愛上「小美人魚」,但又害怕水而不敢靠近她。他最終克服內心恐懼,勇敢跳入水中尋找真愛,並在水下發現3位優雅美麗的「小美人魚」。 在丹麥,每到『小美人魚』生日那天,會有100個女孩跳進哥本哈根海港,在石座周圍為『小美人魚』慶祝。在丹麥館,不可能有100個人都跳進水池中,不過我們請來了3位『美人魚』和1位『男美人魚』為她祝壽。」
編輯本段同名芭蕾舞劇
芭蕾舞劇《小美人魚》由澳大利亞昆士蘭芭蕾舞團於2002年創作完成並演出至今,舞劇是經安徒生經典童話 芭蕾舞劇《小美人魚》劇照
故事《海的女兒》改編而來。該劇編導是當代芭蕾舞蹈界最具才華、最具創造力的大師之一弗朗索瓦·克勞,他在內容忠於原著的情況下,用芭蕾的形式完美的表現了安徒生童話中最具詩意的作品——小美人魚的故事。當「美人魚」躍然於芭蕾舞台上,配以西方最受歡迎、最優美的音樂,在聲、光、影的共同作用下,舞台幻化為浩瀚的海洋,頃刻間為觀眾呈現出一個美輪美奐的童話世界。 由於原著太經典、太深入人心,所以,整體創作試圖在保持原有精華的基礎上有所創新。舞美設計就充分體現了這一特點。夢幻的舞台呈現出蔚藍的海洋,頃刻將人們帶入夢幻的海底世界。精緻典雅的宮廷建築,則讓人身臨其境,沉醉於扣人心弦的故事情節中。當然,在創作過程中面臨很多挑戰。比如,如何利用舞者的肢體舞動模擬海草或其他水中生物,來創造出海底世界的意象;如何不讓舞者的雙腳分開而能有美人魚尾鰭擺動的效果;舞者如何保持流暢優美的舞姿律動等。 在童話故事《海的女兒》中,小美人魚的命運令人扼腕嘆息。但令人驚喜的是,在芭蕾舞劇的最後,小美人魚並沒有變成泡沫,而是變成天使,升入了天堂。正如弗朗索瓦·克勞表示所言:「我們創造了另一個結局,沒有把小美人魚變成泡沫,而是讓她變成精靈。升華了愛情,讓愛得到了永恆。」 從受眾層面來講,《小美人魚》可謂「老少皆宜」。成人可以在劇中追憶自己的童年,孩子們更能在童話故事裡體會到一定的道理。[5]詞條圖冊更多圖冊 電影小美人魚(5張)
詞條圖片(5張)
華特迪士尼公司 · 電影作品
近期作品2001-至今 ▪ 公主日記 ( 2001 ) ▪ 失落的帝國 ( 2001 ) ▪ 怪獸公司 ( 2001 )
▪ 星際寶貝 ( 2002 ) ▪ 星銀島 ( 2002 ) ▪ 別有洞天 ( 2003 )
▪ 小豬歷險記 ( 2003 ) ▪ 海底總動員 ( 2003 ) ▪ 辣媽辣妹 ( 2003 )
▪ 加勒比海盜 ( 2003 ) ▪ 熊的傳說 ( 2003 ) ▪ 鬼屋 ( 2004 )
▪ 放牛吃草 ( 2004 ) ▪ 超人總動員 ( 2004 ) ▪ 四眼天雞 ( 2005 )
▪ 加勒比海盜2 ( 2006 ) ▪ 汽車總動員 ( 2006 ) ▪ 加勒比海盜3 ( 2006 )
▪ 美食總動員 ( 2007 ) ▪ 機器人總動員 ( 2008 ) ▪ 飛屋環游記 ( 2009 )
▪ 豚鼠特工隊 ( 2009 ) ▪ 公主與青蛙 ( 2009 ) ▪ 愛麗絲夢遊仙境 ( 2010 )
▪ 玩具總動員3 ( 2010 ) ▪ 波斯王子 ( 2010 ) ▪ 魔法師的學徒 ( 2010 )
▪ 魔發奇緣 ( 2010 ) ▪ 加勒比海盜:驚濤怪浪 ( 2011 )
1991-2000 ▪ 美女與野獸 ( 1991 ) ▪ 火箭手 ( 1991 ) ▪ 無冕天王 ( 1992 )
▪ 阿拉丁 ( 1992 ) ▪ 野鴨變鳳凰 ( 1992 ) ▪ 布偶小氣財神耶誕頌 ( 1992 )
▪ 看狗在說話 ( 1993 ) ▪ 聖誕夜驚魂 ( 1993 ) ▪ 獅子王 ( 1994 )
▪ 聖誕快樂又瘋狂 ( 1994 ) ▪ 風中奇緣 ( 1995 ) ▪ 玩具總動員 ( 1995 )
▪ 鍾樓怪人 ( 1996 ) ▪ 大力士 ( 1997 ) ▪ 花木蘭 ( 1998 )
▪ 蟲蟲特工隊 ( 1998 ) ▪ 泰山 ( 1999 ) ▪ 玩具總動員2 ( 1999 )
▪ 史崔特先生的故事 ( 1999 ) ▪ 幻想曲2000 ( 2000 ) ▪ 跳跳虎歷險記 ( 2000 )
▪ 恐龍 ( 2000 ) ▪ 變身國王 ( 2000 ) ▪ 光輝歲月 ( 2000 )
中期作品1981-1990 ▪ 狐狸與獵狗 ( 1981 ) ▪ 黑神鍋傳奇 ( 1985 ) ▪ 妙妙探 ( 1986 )
▪ 奧麗華歷險記 ( 1988 ) ▪ 小美人魚 ( 1989 ) ▪ 救難小英雄澳洲歷險記 ( 1990 )
1971-1980 ▪ 羅賓漢 ( 1973 ) ▪ 小熊維尼歷險記 ( 1977 ) ▪ 救難小英雄 ( 1977 )
1961-1970 ▪ 101忠狗 ( 1961 ) ▪ 小紅娘 ( 1961 ) ▪ 玩具國歷險記 ( 1961 )
▪ 飛天老爺車 ( 1961 ) ▪ 飛天老爺車續集 ( 1963 ) ▪ 夏日神奇 ( 1963 )
▪ 石中神劍 ( 1963 ) ▪ 一貓二狗三分親 ( 1963 ) ▪ 歡樂滿人間 ( 1964 )
▪ 阿達超人 ( 1964 ) ▪ 精靈貓捉賊 ( 1965 ) ▪ 猴子叔叔 ( 1965 )
▪ 童軍之父 ( 1966 ) ▪ 小泰山 ( 1967 ) ▪ 快樂的百萬富翁 ( 1967 )
▪ 黑鬍子 ( 1968 ) ▪ 歡樂家族 ( 1968 ) ▪ 萬能金龜車 ( 1969 )
▪ 貓兒歷險記 ( 1970 )
早期作品1937-1960 ▪ 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 ( 1937 ) ▪ 木偶奇遇記 ( 1940 ) ▪ 幻想曲 ( 1940 )
▪ 小飛象 ( 1941 ) ▪ 致候吾友 ( 1943 ) ▪ 小鹿斑比 ( 1942 )
▪ 空中致勝 ( 1943 ) ▪ 三騎士 ( 1944 ) ▪ 南方之歌 ( 1946 )
▪ 為我譜上樂章 ( 1946 ) ▪ 旋律時光 ( 1947 ) ▪ 伊老師與小蟾蜍大歷險 ( 1948 )
▪ 悠情伴我心 ( 1949 ) ▪ 仙履奇緣 ( 1950 ) ▪ 金銀島 ( 1950 )
▪ 愛麗絲夢遊仙境 ( 1951 ) ▪ 小飛俠 ( 1953 ) ▪ 海底兩萬里 ( 1954 )
▪ 小姐與流浪漢 ( 1955 ) ▪ 老黃狗 ( 1957 ) ▪ 睡美人 ( 1959 )
▪ 小神仙 ( 1959 ) ▪ 長毛狗 ( 1959 ) ▪ 快樂小天使 ( 1960 )
▪ 海角一樂園 ( 1960 )
㈤ 誰有卡通黑發版的人魚公主(或海的女兒)的視頻或圖片啊
去東方熱線
㈥ 求符合安徒生童話《海的女兒》的舞會的背景圖片,做PPT用的,要動畫的不是真人的,還有結婚的,要有神父。
http://image..com/i?ct=201326592&cl=2&lm=-1&tn=image&istype=2&fm=index&pv=&z=0&sf=0&word=%BA%A3%B5%C4%C5%AE%B6%F9&s=0
應該有LZ想要的吧,,,
㈦ 安徒生童話的手抄報怎麼做,圖片一張。(急!!!!!!!!!...,可以看到字的話更好,發給老師的
《安徒生童話》它立足於現實生活,充滿對人類美好的願望,這些作品的藝術魅力震撼了世界文壇,揭開了世界文學史上童話創作的新篇章。
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入口處的海面上,有一座銅像冒出水面。它告訴人們這就是丹麥,因為它是丹麥的一個象徵。但它既不代表丹麥的開國元勛,也不代表丹麥某一個王朝的傑出英雄,而只是一個普通的女子。她坐在一塊石頭上,若有所思地望著大海。她在沉思什麼呢?誰也猜不出來。也沒有人能叫出她的名字。她沒有腿,只有一條魚尾,原來她是人魚—-「海的女兒」,丹麥作家安徒生所寫的一篇童話的主人公。
《丑小鴨》它一生下來,因為生得很醜,人們和動物們都不喜歡它。寒冷的冬天,它在森林裡受盡了折磨。後來它靠自己的努力,終於飛起來。它成了一隻美麗的天鵝。丑小鴨變天鵝靠的正是她自己的努力。它告訴我們無論做什麼事,不要怕自己笨,只要用心去做,就一定能成功的。
《賣火柴的小女孩》中的小女孩是個生活在貧困家庭中的孩子。她的童年充滿了黑暗,充滿了寒冷。新年的前夕,正在下雪的夜晚里,一個光頭赤腳穿著單薄的舊圍裙的小女孩,又凍又餓地縮在一個牆角里,她沒有賣掉一根火柴,回不了家,最後她抽出一根火柴來取暖的時候在她面前出現了許多空虛的幻境,但最後卻凍死街頭。
安徒生在他的作品中表現出一種天真與樸素的特有氣質。像許多古今中外優秀的文學作品一樣。書中的天堂是那麼「美」。是每個人都嚮往的地方,《安徒生童話》猶如一朵鮮花,綻放在每個人的心裡
㈧ 安徒生童話《海的女兒》變成泡沫那版本的老動畫片
你去www.youtube.com上搜「mermaidanimaion」應該可以找到,我以前在Youtube上面看到過這個動畫片。另外我還有很多蘇聯的老動畫,好像就是小時候那段時間中央台放的,像《野天鵝》《胡桃夾子》之類的,都是經典童話故事改編的,都挺古典的,手工畫的也很漂亮。貼張圖片給你看看,也許你小時候也看過。
對了,補充一下,我也有一部蘇聯的《海的女兒》的動畫片,但是比較黑暗,我還一直沒看完,不知道結局是怎麼樣的,待會弄張截圖上來給你看看
這個是截圖:http://hiphotos..com/%C0%F7%D1%A9%C1%B9/mpic/item/a985fff00ec033b0a50f521c.jpg
還有一張:http://hiphotos..com/%C0%F7%D1%A9%C1%B9/mpic/item/6681068219c3238ff703a61d.jpg
這個動畫片的結局是小人魚在陽光下變成了泡沫,整個動畫片是比較藝術的那種。
另外,我覺得你小時候看過的那個應該是連環畫,不是動畫片來著,你看下這個是不是:http://hiphotos..com/%C0%F7%D1%A9%C1%B9/mpic/item/b385c55437f1b44b574e00ec.jpg
㈨ 求原圖一個動漫妹子眼睛流血的圖
原圖找不到 因為是被裁剪過的圖我找不到
不過可以介紹下是那個動漫的
為日本電視動畫《魔法少女小圓》的主要角色之一。
美樹沙耶香是鹿目圓最要好的同班同學,頭發呈現藍色。美樹沙耶香與天才小提琴少年上條恭介是青梅竹馬,後來為了治癒他受傷的左手而與丘比交換契約,成為魔法少女。她成為魔法少女後,使用劍(動畫中為軍刀,在漫畫中為西洋劍。)當作武器,以劍士的形象出現。由於美樹沙耶香許下的願望與治癒有關,所以受到傷害時的治癒及恢復力都極高,雖然戰鬥技巧並不出色,但是活力十足。
美樹沙耶香持有的靈魂寶石是藍色,變身後呈新月形狀鑲嵌在肚子上。
㈩ 關於書的手抄報內容,盡量不要故事,要讀書要怎樣、推薦書籍類的,還有簡單好畫的卡通圖片。
名人讀書故事
◎魯迅嚼辣椒驅寒
魯迅先生從小認真學習。少年時,在江南水師學堂讀書,第一學期成績優異,學校獎一枚金質獎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樓街頭賣掉,然後買了幾本書,又買了一串紅辣椒。每當晚上寒冷時,夜讀難耐,他便摘下一顆辣椒,放在嘴裡嚼著,直辣得額頭冒汗。他就用這種辦法驅寒堅持讀書。由於苦讀書,後來終於成為我國著名的文學家。
◎王亞南苦讀成才
王亞南睡三腳床王亞南小時候胸有大志,酷愛讀書。他在讀中學時,為了爭取更多的時間讀書,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條腳鋸短半尺,成為三腳床。每天讀到深夜,疲勞時上床去睡一覺後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腳方向傾斜過去,他一下子被驚醒過來,便立刻下床,伏案夜讀。天天如此,從未間斷。結果他年年都取得優異的成績,被譽為班內的三傑之一。他由於少年時勤奮刻苦讀書,後來,終於成為我國傑出的經濟學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東坡,年輕時自認為已無書不讀,便大書一聯:「識遍天下字;讀盡人間書。」後經一老翁指點,遂改成:「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
◎郭沫若曾寫過一副讀書聯:「讀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意思是說,讀書要靠平時下功夫,不能一心血來潮就加班加點搞突出。要想獲得成功,必須鍥而不舍,持之以恆,決不能時而勤奮時而懈怠,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華羅庚把讀書過程歸結為「由厚到薄」、「由薄到厚」兩個階段。當你對書的內容真正有了透徹的了解,抓住了全書的要點,掌握了全書的精神實質後,讀書就由厚變薄了,愈是懂得透徹,就愈有薄的感覺。如果在讀書過程中,你對各章節又作深入的探討,在每頁上加添註解,補充參考資料,那麼,書又會愈讀愈厚。因此,讀書就是由厚到薄,又由薄到厚的雙向過程
侯寶林抄書
相聲語言大師侯寶林只上過三年小學,由於他勤奮好學,使他的藝術水平達到了爐火純青的程度,成為有名的語言專家。有一次,他為了買到自己想買的一部明代笑話書《謔浪》,跑遍了北京城所有的舊書攤也未能如願。後來,他得知北京圖書館有這部書,就決定把書抄回來。適值冬日,他頂著狂風,冒著大雪,一連十八天都跑到圖書館里去抄書,一部十多萬字的書,終於被他抄錄到手。
張廣厚吃書
數學家張廣厚有一次看到了一篇關於虧值的論文,覺得對自己的研究工作有用處,就一遍又一遍地反復閱讀。這篇論文共20多頁,他反反復復地念了半年多。因為經常的反復翻摸,潔白的書頁上,留下一條明顯的黑印。他的妻子對他開玩笑說,這哪叫念書啊,簡直是吃書。
高爾基救書
世界文豪高爾基對書感情獨深,愛書如命。有一次,他的房間失火了,他首先抱起的是書籍,其它的任何東西他都不考慮。為了搶救書籍,他險些被燒死。他說:「書籍一面啟示著我的智慧和心靈,一面幫助我在一片爛泥塘里站起來,如果不是書籍的話,我就沉沒在這片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鑿壁偷光
漢朝時,少年時的匡衡,非常勤奮好學。
由於家裡很窮,所以他白天必須干許多活,掙錢糊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來安心讀書。不過,他又買不起蠟燭,天一黑,就無法看書了。匡衡心痛這浪費的時間,內心非常痛苦。
他的鄰居家裡很富有,一到晚上好幾間屋子都點起蠟燭,把屋子照得通亮。匡衡有一天鼓起勇氣,對鄰居說:「我晚上想讀書,可買不起蠟燭,能否借用你們家的一寸之地呢?」鄰居一向瞧不起比他們家窮的人,就惡毒地挖苦說:「既然窮得買不起蠟燭,還讀什麼書呢!」匡衡聽後非常氣憤,不過他更下定決心,一定要把書讀好。
匡衡回到家中,悄悄地在牆上鑿了個小洞,鄰居家的燭光就從這洞中透過來了。他借著這微弱的光線,如飢似渴地讀起書來,漸漸地把家中的書全都讀完了。
匡衡讀完這些書,深感自己所掌握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他想繼續看多一些書的願望更加迫切了。
附近有個大戶人家,有很多藏書。一天,匡衡卷著鋪蓋出現在大戶人家門前。他對主人說:「請您收留我,我給您家裡白幹活不報酬。只是讓我閱讀您家的全部書籍就可以了。」主人被他的精神所感動,答應了他借書的要求。
匡衡就是這樣勤奮學習的,後來他做了漢元帝的丞相,成為西漢時期有名的學者。
巴金的讀書方法
著名作家巴金的讀書方法十分奇特,因為他是在沒有書本的情況下進行的。讀書而無書的確算得天下一奇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巴金說:「我第二次住院治療,每天午睡不到一小時,就下床坐在小沙發上,等候護士同志兩點鍾來量體溫。我坐著,一動也不動,但並沒有打瞌睡。我的腦子不肯休息。它在回憶我過去讀過的一些書,一些作品,好像它想在我的記憶力完全衰退之前,保留下一點美好的東西。」
原來他的讀書法就是靜坐在那裡回憶曾經讀過的書。這樣有許多好處:
(1)不受條件限制,可以充分利用時間。巴金列舉了兩個例子:一個是蘇聯衛國戰爭期間,列寧格勒長期被德軍包圍的時候,有一位少女在日記中寫著「某某型,《安娜·卡列尼娜》」一類的句子。當時沒有電,也沒有蠟燭,整個城市實行燈火管制,她不能讀書,而是在黑暗中靜坐回憶書中的情節。托爾斯泰的小說幫助她度過了那些恐怖的黑夜。另一個例子是他自己在十年內亂中的親身經歷。他說:「『文革』期間要是造反派允許我寫日記,允許我照自己的意思寫日記,我的日記中一定寫滿了書名。人們會奇怪:我的書房給貼了封條,加上鎖,封閉了十年,我從哪裡找到那些書來閱讀?他們忘了人的腦子里有一個大倉庫,裡面儲存著別人拿不走的東西。」這兩個事例說明,在一切不具備正常讀書條件的情況下都可以「讀書」。
(2)溫故而知新。通過回憶,將過去讀過的書拿出來一點點地咀嚼,就象牛反芻一樣,能進一步消化吸收。每回憶一次都會有新的理解,新的認識,新的收獲。
(3)能夠不斷地從已讀過的書中吸取精神力量。巴金說:「我現在跟疾病作斗爭,也從各種各樣的作品中得到鼓勵……即使在病中我沒有精神閱讀新的作品,過去精神財富的積累也夠我這有限餘生消耗的。一直到死,人都需要光和熱。」
顧炎武自督讀書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個家喻戶曉的名言,是由明末清初的愛國主義思想家、著名學者顧炎武最先提出的。
顧炎武自幼勤學。他6歲啟蒙,10歲開始讀史書、文學名著。11歲那年,他的祖父蠡源公要求他讀完《資治通鑒》,並告誡說:「現在有的人圖省事,只瀏覽一下《綱目》之類的書便以為萬事皆了了,我認為這是不足取的。」這番話使顧炎武領悟到,讀書做學問是件老老實實的事,必須認真忠實地對待它。顧炎武勤奮治學,他採取了「自督讀書」的措施:首先,他給自己規定每天必須讀完的卷數;其次,他限定自己每天讀完後把所讀的書抄寫一遍。他讀完《資治通鑒》後,一部書就變成了兩部書;再次,要求自己每讀一本書都要做筆記,寫下心得體會。他的一部分讀書筆記,後來匯成了著名的《日知錄》一書;最後,他在每年春秋兩季,都要溫習前半年讀過的書籍,邊默誦,邊請人朗讀,發現差異,立刻查對。他規定每天這樣溫課200頁,溫習不完,決不休息。
毛主席怎樣讀書?
特殊愛好
幾十年來,毛主席一直很忙,可他總是擠出時間,哪怕是分分秒秒,也要用來看書學習。他的中南海故居,簡直是書天書地,卧室的書架上,辦公桌、飯桌、茶幾上,到處都是書,床上除一個人躺卧的位置外,也全都被書佔領了。
為了讀書,毛主席把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都用上了。在游泳下水之前活動身體的幾分鍾里,有時還要看上幾句名人的詩詞。游泳上來後,顧不上休息,就又捧起了書本。連上廁所的幾分鍾時間,他也從不白白地浪費掉。一部重刻宋代淳熙本《昭明文選》和其他一些書刊,就是利用這時間,今天看一點,明天看一點,斷斷續續看完的。
毛主席外出開會或視察工作,常常一帶向箱子書。途中列車震盪顛簸,他全然不顧,總是一手拿著放大鏡,一手按著書頁,閱讀不輟。到了外地,同在北京一樣,床上、辦公桌上、茶幾上、飯桌上都擺放著書,一有空閑就看起來。
毛主席晚年雖重病在身,仍不廢閱讀。他重讀了解放前出版的從延安帶到北京的一套精裝《魯迅全集》及其他許多書刊。
有一次,毛主席發燒到39度多,醫生不準他看書。他難過地說,我一輩子愛讀書,現在你們不讓我看書,叫我躺在這里,整天就是吃飯、睡覺,你們知道我是多麼地難受啊!工作人員不得已,只好把拿走的書又放在他身邊,他這才高興地笑了。
認真地學,反復地讀
毛主席從來反對那種只圖書、毛主席從來反對那種只圖快、不講效果的讀書方法。他在讀韓昌黎詩文全集時,除少數篇章外,都一篇篇仔細琢磨,認真鑽研,從詞彙、句讀、章節到全文意義,哪一方面也不放過。通過反復誦讀和吟詠,韓集的大部分詩文他都能流利地背誦。《西遊記》、《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等小說,他從小學的時候就看過,到了六十年代又重新看過。他看過的《紅樓夢》的不同版本差不多有十種以上。一部《昭明文選》,他上學時訊,五真正十代讀,六十年代讀,到了七十年代還讀過好幾次。他批註的版本,現存的就有三種。
一些馬列、哲學方面的書籍,他反復讀的遍數就更多了。《聯共黨史》及李達的《社會學大綱》,他各讀了十遍。《共產黨宣言》、《資本論》、《列寧選集》等等,他都反復研讀過。許多章節和段落還作了批註和勾劃。
不動筆墨不看書
幾十年來,毛主席每閱讀一本書,一篇文章,都在重要的地方劃上圈、杠、點等各種符號,在書眉和空白的地方寫上許多批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