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卡通圖片 » 有岩石的卡通圖片
擴展閱讀
手機ps圖片換頭 2025-07-24 11:11:36
遲到了很久的動態圖片 2025-07-24 11:10:53

有岩石的卡通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4-19 22:02:46

『壹』 二次元圖片動漫情侶做在石頭上

可能小可愛提到的是時光寶石?
一種將圖片固定在底座和滴膠或專用玻璃貼片之間的手工藝品

小可愛可以找人定製或者自己動手操作做出的

『貳』 石頭種類大全及圖片

天藍石是一種鹼性的鎂鋁磷酸鹽,它呈玻璃樣塊狀或粒狀晶體,一般多為藍色。天藍石不透明或半透明的居多,透明的可被用作寶石材料。

101種常見礦石識別方法,還不趕緊收藏
101種常見礦石識別方法,還不趕緊收藏
鐵天藍石是與天藍石相似的磷酸鹽礦物,當天藍石中的鎂被鐵替換後,就變成鐵天藍石了。

101種常見礦石識別方法,還不趕緊收藏
101種常見礦石識別方法,還不趕緊收藏
透明石膏是石膏的一種,它的晶體因發育良好,所以呈透明狀。

101種常見礦石識別方法,還不趕緊收藏
101種常見礦石識別方法,還不趕緊收藏
纖維石也是石膏的一種。

101種常見礦石識別方法,還不趕緊收藏
101種常見礦石識別方法,還不趕緊收藏
煙晶其實就是石英的一個常見品種。人們將無色純凈透明的石英稱為水晶,由此又將帶有黑褐色(煙色)的水晶稱為煙晶。除此之外,還有黃晶、紫晶等。煙晶在這些品種中的價值是最低的,因為它的產量豐富。煙晶有一個特點,它加熱後會脫色成為黃色,因此常被人冒充作黃晶。

101種常見礦石識別方法,還不趕緊收藏
101種常見礦石識別方法,還不趕緊收藏
方黃銅礦是一種銅和鐵的硫化物礦物,它們通常黃銅礦或磁黃鐵礦產在一起。具有金屬光澤,黃色或古銅黃色。

101種常見礦石識別方法,還不趕緊收藏
101種常見礦石識別方法,還不趕緊收藏
鉻鉛礦是鉻酸鉛礦物,元素鉻最早就是從這種礦物中被發現的。鉻可以用來鍍在金屬表面用以防銹。因為它具有鮮紅的顏色,鉻鉛礦還可以被當作顏料。現在一般用人造鉻鉛礦作顏料油漆。鉻鉛礦具有金剛光澤或玻璃般的光澤,是一種很漂亮的礦物。發育完整的晶體為長柱狀。透輝石是輝石中常見的一種·它屬於硅酸鹽礦物·是鈣和鎂的硅酸鹽。透輝石有白色和深淺不等的綠色,具有玻璃光澤。長柱體、粒狀或片狀。

101種常見礦石識別方法,還不趕緊收藏
101種常見礦石識別方法,還不趕緊收藏
方沸石是常見的似長石礦物,為含水的鈉鋁硅酸鹽。在玄武岩、輝綠岩、花崗岩、片麻岩及洞穴中和鹼性湖底沉積中會有它們的存在。

101種常見礦石識別方法,還不趕緊收藏
101種常見礦石識別方法,還不趕緊收藏
101種常見礦石識別方法,還不趕緊收藏
祖母綠 產地:哥倫比亞

101種常見礦石識別方法,還不趕緊收藏
鎳華是一種含水的鎳砷酸鹽礦物。形狀有柱狀、板狀,晶體的集合體常為皮殼狀、土狀或粉末狀。白、灰、淡綠、黃綠色,透明到半透明都有,具有玻璃光澤。

『叄』 在石頭上畫卡通人物的圖片

『肆』 常見的岩石有哪些

常見的岩石有:

1、泥岩:是指弱固結的黏土經過中等程度的後生作用(如擠壓作用、脫水作用、重結晶作用和膠結作用)形成強固結的岩石。是已固結成岩的,但層理不明顯,或呈塊狀,局部失去可塑性,遇水不立即膨脹的沉積型岩石。

2、礫岩:是一種由圓渾狀的礫石(粒徑大於 2毫米)膠結而成的岩石,是圓狀和次圓狀的礫石占岩石總量30%以上的碎屑岩。礫岩中碎屑組分主要是岩屑,只有少量礦物碎屑,填隙物為砂、粉砂、粘土物質和化學沉澱物質。

3、大理岩:因產於中國雲南大理而得名。主要礦物為重結晶的方解石、白雲石,肉眼可辨認,遇稀鹽酸產生氣泡。純大理岩為白色,含雜質時帶有各種雜色,具美麗條紋,為主要的裝飾建築石料及雕刻石料。

4、花崗岩:屬於酸性(SiO2>66%)岩漿岩中的侵入岩,這是此類中最常見的一種岩石,多為淺肉紅色、淺灰色、灰白色等。中粗粒、細粒結構,塊狀構造。也有一些為斑雜構造、球狀構造、似片麻狀構造等。主要礦物為石英、鉀長石和酸性斜長石,次要礦物則為黑雲母、角閃石,有時還有少量輝石。

5、石灰岩:簡稱灰岩,以方解石為主要成分的碳酸鹽岩。有時含有白雲石、粘土礦物和碎屑礦物,有灰、灰白、灰黑、黃、淺紅、褐紅等色,硬度一般不大,與稀鹽酸有劇烈的化學反應。按成因分類屬於沉積岩。

『伍』 卡通水墨畫貓岩石

金毛裸蕨。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粗短,斜升,密被氏線形棕色鱗片。葉近生;葉柄高7~15厘米,褐黑色,有光澤,被糠秕狀鱗片;1次羽狀復葉,長15~30厘米,寬3~4厘米;頂端羽片最大,兩側羽片7~14對,互生,羽片卵圓形至卵圓狀矩圓形,全緣,先端鈍,中部羽片長2~2.5厘米,寬7~12毫米;下部羽片剖、柄,上部的無柄;葉厚紙質,兩面密被細長銹毛,尤以下面為多;葉脈扇狀。

『陸』 認識幾種常見的岩石(一次修改稿) 詳細�0�3

1 認識幾種常見的岩石 執教老師:台州市臨海大洋小學 徐寒英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初步認識板岩、砂岩、花崗岩、大理岩、石灰岩、礫岩等幾種常見的顯著特徵。 2、不同種類的岩石在結構和構造上有不同的特徵。 過程與方法: 1、觀察、記錄、描述幾種常見岩石的顏色、結構、構造。 2、根據岩石的特徵對照有關資料識別岩石。 3、根據需要對岩石進行觀察、比較、及查閱相關資料。 情感態度價值觀: 1、認識到認真細致的觀察、比較、記錄和描述的重要。 2、通過說說猜猜的組織形式,培養學生科學交流的質疑意識和互動有效性。 3、培養收集、研究岩石的興趣。 重點:觀察、記錄、描述幾種岩石的特徵。 難點:1、描述岩石。2、根據岩石的特徵對照資料識別岩石。 分組實驗:1 號花崗岩、2 號大理岩、3 號石灰岩、4 號板岩、5 號砂岩、6 號礫岩、鑷子、滴管、滴瓶、稀鹽酸、放大鏡、水杯、濕毛巾、玻璃皿。 演示實驗:岩石標本、滴管、稀鹽酸、滴瓶、玻璃皿、相關課件 課前游戲: 師:我們先來玩一個說說猜猜的游戲,老師描述出我們班某一位同學的體貌特徵,請大家猜猜他是誰。他黑頭發、兩隻眼睛、二隻耳朵、一個鼻子、一張嘴,他是誰? 師:也就是說我們無法說出他具體是誰!那你覺得老師應該怎樣描述?是啊!只有描述出這位同學區別於其他同學的,最好是獨一無二的明顯特徵,別人才容易猜出來。 師:哪位同學能描述出某位同學的明顯特徵。 生:描述(2 個) 師:(你成功了!說明你已經描述出這位同學的明顯特徵了,或是:這位同學還有沒有最最明顯的特點)現在改變一下方式,誰來描述讓老師來猜,我能猜出來,你們就成功了!誰來描述? 生:描述。 師:說實話,老師還真不能一下子猜出來!能不能把這位同學最最明顯的特點描述出來?看來說說猜猜的游戲,說的人一定要抓住明顯的特徵來描述。猜的人一定要熟悉、認識被猜的對象。 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題 (1 分) 有請今天說說猜猜的主角閃亮登場(出示:幾種常見的岩石圖片)它們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岩石,要說說猜猜這些岩石,首先得認識它們。(板書:認識幾種常見的岩石) 二、觀察岩石實驗(9 分) 1、討論觀察方法 2 (出示:花崗岩、礫岩)我們已經學過了用自己的感官來觀察岩石,現在,你們打算用什麼方法觀察岩石?想觀察岩石的什麼? 2、交流反饋 ★看:看什麼?(顏色、形狀、條紋等) 隨機出示條紋、生物痕跡等圖片(板:看) 除了用眼睛看,我們還可以藉助放大鏡或顯微鏡來觀察。(板:放大鏡) 猜一猜利用放大鏡還可以觀察到什麼?(隨機出示岩石的條紋、斑點、生物痕跡等) ★摸:摸什麼?(粗糙還是光滑)(板:摸) 追問:為什麼有的岩石摸上去會感覺很粗糙呢?導出:因為有的岩石上面有一顆一顆的東西。(這一顆一顆的東西叫顆粒,(板:顆粒)出示顆粒圖片,(大的顆粒既可以摸出來,也可以看到)專家把岩石顆粒分為三級,即粗粒、中粒、細粒,比芝麻大的顆粒為粗粒,比芝麻小比麵粉粒大的為中粒,肉眼看不見的為細粒。顆粒和顆粒組合在一起有的比較緊密,有的比較鬆散,如果用手一捏或指甲一劃顆粒就掉出來的,一定是屬於比較鬆散的) ★聽:聽什麼?(板:聽) (岩石互相敲擊聽聲音,有的聽起來比較清脆,有的比較混濁) ★聞:聞什麼?(聞氣味)(板:聞) 3、指導滴稀鹽酸的方法 除了這些觀察方法外,我們再來學習一個觀察方法,那就是滴稀鹽酸看反應。(板:滴稀鹽酸) 教師邊演示邊簡介:實驗時,首先把所有岩石都放在玻璃皿里,然後輕輕捏一下滴管,稀鹽酸就吸上來了,再同時在每一塊岩石上滴一滴稀鹽酸,看看岩石的反應,最後把滴管放回滴瓶。稀鹽酸和你們桌上的這杯水不一樣,它有很強的腐蝕性,沾到皮膚和眼睛上就會被腐蝕,所以操作時要小心、謹慎。 4、學習觀察記錄表(其實利用這些方法還可以觀察到岩石的很多內容。) ★(出示觀察記錄表)請看這張觀察記錄表,還有不明白的嗎?(隨機出示各種圖片幫助理解岩石的層理、氣孔、斑點、生物痕跡等) ★記錄員請注意,選擇了哪塊岩石先把這塊岩石編號寫上,其中,岩石顏色和顆粒顏色需要描述填寫,其他的特點如果有的或符合的在格子里打「√」就行。 5、出示溫馨提示,學習提示 在實驗前,還有幾個提醒: A、選擇喜歡的岩石(至少4 塊),仔細地觀察它們的主要特徵; B、滴稀鹽酸時,要小心謹慎,滴過稀鹽酸的岩石要用鑷子夾住岩石放在清水中清洗; C、把滴稀鹽酸的實驗放在所有觀察活動的最後進行; D、觀察記錄結束,請整理好實驗材料,准備用自己的話來描述岩石的特徵。 三、學生觀察實驗(13 分) 1、開始觀察實驗,大約過8 分鍾後,請材料員來領取稀鹽酸。 3 岩石觀察記錄表 第 實驗小組 實驗員: 岩 石 編 號 岩石的顯著特徵 新的觀察方法 顏色 敲擊聽聲音 岩石構造 岩石顆粒的形態 滴稀鹽酸 的反應 層理 氣孔 斑點 條紋 生物 痕跡 顆粒 顏色 顆粒粗細 顆粒 結構 粗粒 中粒 細粒 鬆散 緊密 冒氣泡 不冒氣泡 混濁 清脆 有的打「√」 符合的打「√」 2、教師巡視指導,選擇有代表性的三組實驗記錄單打☆。(中、好、好、好) 3、(音樂聲響起)請材料員整理實驗材料。 四、實驗匯報(8 分) ★剛才同學們觀察得這么認真,一定有不少發現吧?選擇自己喜歡的岩石,在小組內試著描述一下岩石的特徵,教師巡視指導描述。選擇(中、好、好、好的同學)打☆ ★指名1 位學生上台描述,其他同學拿出記錄單邊聽邊對照。 集體評議(問:其他同學有沒有不同發現?) ★誰能藉助記錄表,用自己的話描述出你們的發現呢? ★(幻燈片隨機出示岩石)(指名2 位學生描述) 激勵性評價:你的發現可真不少!我想這跟你的仔細觀察是分不開的。或是:我想如果你觀察得更仔細點,一定能描述得更完美! ★(出示3 號和4 號兩塊岩石)這兩塊岩石看上去差不多,老師總是分不清!誰來比較著描述出這兩塊岩石的異同。 ★學生描述 ★評議 (聽出來了嗎?這兩塊岩石最明顯的區別就是?) 激勵性評價:你能把兩塊看似相同的岩石區分得這么清楚,真能幹!這塊岩石獎給——未來的地質專家。 五、鑒別岩石(6 分) 1、剛才同學們對岩石進行了描述,接下來,我們來看一看地質學家是怎樣描述岩石的?(出示68 頁岩石資料)同學們可以看大屏幕,也可以看書本68 頁的岩石資料, 2、學生閱讀 3、請同學們根據這些資料,來鑒別一下我們剛才觀察的這 6 塊岩石分別叫什麼名字?(出示連線題) 你是根據什麼來識別的?說說理由(一定要說出它區別於其他岩石的顯著特 4 征。) 4、是啊!我們可以根據岩石的顯著特徵來識別岩石,那我們的判斷是否正確呢?我們來玩一個給岩石找家的游戲,(出示:給岩石找家)來驗證我們的判斷!第1、2、3 組拿起2 號岩石,第4、5、6 組拿起4 號岩石,第7、8、9 組拿起5 號岩石,第10、11、12 組拿起6 號岩石,知道手上這塊岩石的名字嗎? 咱們就從這里開始出發吧!請順著符合岩石特點的箭頭走。(分步出示泡泡圖,邊點擊邊介紹) 都找到家了嗎?有沒有迷路的?這說明剛才我們的鑒別是正確的。 5、好,我們已經認識了這些岩石,現在我們來做一個說說猜猜的游戲。 游戲規則:描述岩石1 個或2 個明顯的特徵(不能超過2 個),讓其他同學一下子就猜出這塊岩石的名稱,大家能猜出來就說明你的描述成功了!(掌聲) 誰來描述?誰來猜? 六、總結談話(2 分) 1、岩石在生活中隨處可見,請同學們留心觀察,識別一下它們屬於什麼岩石? 2、這些形態萬千的岩石究竟是怎樣形成的呢?課後請大家仔細閱讀書本第81 頁有關岩石的成因。 板書設計: 摸 顆粒 顏色 認 (放大鏡) 條紋 識 看 �6�7�6�7 幾 (滴稀鹽酸) 種 常 見 聞 的 岩 石 聽 5 讓探究的天空更蔚藍 ——《認識幾種常見的岩石》試教體會 一、巧鋪搭石——建構結構性材料是有效探究的前提 首先,活動材料是小學科學教學中學生進行科學學習的基礎和關鍵,教師精心設計、選擇、提供有結構的材料是探究式教學得以開展的根本,是學生參與實踐,自行探究的前提,也是促進學生形成科學素養的關鍵。因此,我根據教材的要求、本課教學的目標以及學生的年齡特點等具體情況精心選擇具有典型性、啟發性、可操作性的六塊岩石。比如:在選取板岩、石灰岩和頁岩的時候,教材上說敲擊板岩有清脆的聲音,而敲擊頁岩沒有砰聲,經過反復實踐,發現敲擊板岩和頁岩發出的聲音沒有明顯的區別,所以板岩和頁岩只能選取其中的一種。如果選取板岩和石灰岩的話,這兩塊岩石在顆粒顏色、顆粒粗細、顆粒的結構上比較相似,在視覺上會造成模糊的感覺,然後就會促使學生進一步認真仔細地去探究它們的不同點。在選取石灰岩時發現許多石灰岩上有很多白色的雜質,看上去像是白色條紋,試教的時候,學生往往把這些雜質當作石灰岩的顯著特徵來描述,於是,我又對每一塊岩石作了精心地挑選。 其次,在學生對某個感興趣的問題進行深入探討時,要保證學生有足夠的探究時間,如試教時,在觀察實驗的一開始就給學生提供了稀鹽酸的滴瓶、滴管,學生對這新鮮事物很感興趣,把老師布置的所有觀察任務拋到了腦後,再加上我老是擔心完不成「任務」,給學生 12 分鍾時間去觀察 6 塊岩石,可想而知,學生對岩石的觀察只有草草收場!造成讓學生描述這一環節一團糟。於是,我在岩石的數量上作了調整,讓學生自主選擇4 塊岩石進行仔細地觀察,又留給學生對所收集的事實進行交流、梳理、思考、完善的時間。所以學生對自己選擇的岩石描述得非常到位,收到了預期的效果。 二、勾兌融合——善於捕捉動態生成是有效探究的關鍵 精心選擇活動材料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服務課堂教學,服務於學生,使他們有效地進行科學探究,如何使這些結構性材料發揮它的最大效用呢?這跟教師是否能及時捕捉到課堂上動態生成的寶貴信息,靈活機動地勾兌融合是密不可分的。 試教前,學生對於岩石及觀察岩石的方法究竟掌握到何種程度是個未知數,於是對觀察岩石的方法及觀察岩石的什麼內容的指導是盲目的。結果是花費了大量的時間,收效卻不大,學生對於層理、條紋、顆粒結構等眾多的新名詞新概念還是一籌莫展。因此,讓四年級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完成對岩石特徵的觀察、記錄,簡直比登天還難!要解決這個難題,我首先想到的是源頭問題——我們的學生對岩石及觀察岩石的方法等等的前概念究竟有多少?在反復鑽研教材及參考資料後,發現了第四單元可分兩塊內容「岩石」和「礦物」,前三節課主要探究「岩石」後三節課主要探究「礦物」,前三節探究「岩石」課是相互聯系,逐步深入的。第一課「各種各樣的岩石」就是讓學生基於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水平,運用多種感官方法對岩石進行觀察,獲取岩石在表面的信息和一些有關岩石外部的特徵,能根據一定的特點對岩石進行簡單的分類。第二課「認識幾種常見的岩石」是在學生學會運用多種方法觀察岩石外部特徵基礎上深入觀察岩石的結構和顆粒,能夠初步認識常見的幾種岩石的顯著特徵,並利用這些顯著的特徵,根據資料能夠對岩石進行識別,初步了解構成岩石的顆粒,為第三課「岩石的組成」打下學習基礎,第三課則更深入地讓學生分析構成岩石的顆粒即岩石構成岩石的礦物。基於以上的認識,我對教案又作了全新的設計。現在的教學設計是這樣的:首先在試教班級先上了第一課,因為這是開展第二課教學的基本前提。第一環節初步觀察岩石刪掉,因為是屬於第一課的內容。本課主要圍繞著兩個探究活動展開:一是學生自主探究,進一步觀察岩石。在觀察、記錄、描述岩石特徵的基礎上進一步概括、提煉岩石的顯著特徵。二是識別岩石,根據岩石的顯著特徵,藉助資料,來分析、判斷、鑒別岩石的種類。在指導 6 觀察時,我把重心落在指導觀測岩石的顆粒及滴稀鹽酸看反應上,對於難以理解的概念輔以形象的感性圖片來降低學生的認知難度,又對觀察記錄表作適當的調整,用打「√」的方法來降低學生記錄的難度。在學生觀察岩石時,又發現學生觀察這6 塊岩石雜亂無序、不能深入。再加上過早的發放稀鹽酸,學生特別熱衷對新鮮事物的研究,整個探究活動費時而無效。因此,我讓學生在觀察岩石7 分鍾後再來領取稀鹽酸,在溫馨提示里特別強調自主選擇喜歡的 4 塊岩石,分工合作,一塊一塊地觀察。這樣每個學生都能潛心、細致地觀察岩石。學生在匯報時,允許藉助觀察記錄表描述岩石的特徵,然後給學生時間整理、完善,用自己的話來描述,接著出示兩塊看上去比較相似的岩石比較著描述出它們的異同。在學習了岩石專家對岩石特徵的描述後,讓學生提煉每塊岩石的顯著特徵來辨別岩石,這樣循序漸進、水到渠成。學生對岩石的描述非常到位,這是對學生有效探究最好地詮釋! 二、動態調控是有效探究的關鍵 三、 ——游戲激情激趣是有效探究的法寶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能變枯燥乏味的科學知識為學生喜聞樂見的游戲,定會收到事半功的效果。娛樂電視經常有說說猜猜這一擋節目,我將這一活動在課前作為游戲形式引入課堂,通過學生描述猜測本班同學,使學生深刻地領悟到只有善於抓住人物顯著特徵進行描述方能獲取成功的道理,又為下面岩石教學中說說猜猜環節,作了很好的鋪墊作用,實屬一舉兩得!在引題環節,把六塊岩石做成卡通人物,以有請今天說說猜猜的主角閃亮登場切入主題,激發了學生學習探究的興趣。在根據岩石顆粒情況鑒別觀察結果這一環節中,泡派泡圖使人眼花繚亂,顯得很復雜,學生很難理清頭緒,與前面探究岩石特徵時那股認真專心的勁頭比較,熱情高漲的情緒早已飄到了九霄雲外,因此讓學生用心鑒別結果只能是紙上談兵。於是,我將這一環節改為:人人手拿岩石,為岩石找家的游戲,學生探究的熱情又被激活了,紛紛舉起岩石,目不轉睛地跟著大屏幕上的箭頭尋找岩石的家。然後問學生為岩石找到家了嗎?當看到為岩石找到家的學生一臉的興奮,我就知道不僅是學生對岩石的明顯特徵有了進一步的加深,更重要的是他們已經經歷了認認真真鑒別岩石的過程。在學生全面認識了岩石之後,我又設計了說說猜猜的環節,明確的游戲規則實際上是在強調要抓住岩石的顯著特徵來描述。描述的同學興致勃勃,猜的同學興趣盎然。學生學得輕松,學得扎實,何樂而不為呢? 內容多:首先,由於觀察的內容是全新的,而且出現許多新的難以區分和理解的概念:如層理、紋理、條紋,顆粒粗細的劃分,顆粒緊密和鬆散的區分等等需要細致地講解。其次新的觀察方法需要指導,要讓學生明白然後在岩石觀察中執行,有一定的難度,這里要求教師的指導要細致又省時高效。我嘗試實行了圖片輔助指導,由於要快速完成指導任務,圖片又太小,學生瀏覽過後,還是不明白,操作中,學生對層理、條紋、氣孔還是一籌莫展, 第一次試教超時12 分鍾 應當讓學生明確:我是用什麼方法對岩石進行觀察的?我觀察到了岩石的哪些特點?我怎樣描述岩石的特點。這三個問題是有邏輯聯系的,第一句話強調科學課對探究方法的培養,要引導學生採用多樣的方法全面地觀察岩石,如手摸、鼻聞、輕輕敲打等;第二句話則是要求學生把感覺和自己的經驗結合起來,思考觀察的結果;第三句話要求學生在觀察的基礎上選擇恰當的詞彙記錄和描述岩石的特徵。 備註: 在「觀察、描述岩石的特點」這一活動中,為什麼要這么關注學生如何描述呢,因為描述可以促進學生思維、深化觀察結果,更好地把握岩石的特徵,以及去比較各種各樣岩石的不 7 同。這不僅是觀察活動本身的需要,更是對學生思維能力和科學態度的培養。 教科書第65 頁的泡泡圖,其周圍的圓圈是留給學生填寫的,要求學生把想到的描述岩石特點的詞語填進去。描述岩石的詞彙可以是閃亮、暗淡;光滑、粗糙;重的、輕的;透明、不透明等,通過這個環節的教學還希望能促進學生反復觀察,從中能想到更多更恰當的詞語。 「再次觀察,我們還能有新的發現嗎?」是指學生應該在交流活動中,如果注意傾聽別人的描述,可能會給自己在觀察內容和方法上一些啟迪,產生再次觀察的慾望。在再次觀察的活動中,學習別人的觀察方法,可能會有新的發現。 石灰岩:一般為淺灰、深灰色等,純石灰岩為無色或白色。主要成分為方解石,有時含少量白雲石,常混入石英、長石、雲母和粘土礦物等。石灰岩性脆,硬度較小,用鐵器易劃出擦痕,遇5%的稀鹽酸能劇烈起泡,易於辯別。 礫岩:與砂岩的區別是顆粒較粗,沉積物的顆粒大於 2 公釐稱為礫岩,新鮮的顏色-基質多為白色、黃色、灰色. 風化後的顏色-黃褐色 板岩:顆粒很細,顆粒大小顏色相等,組合很緊密. 砂石:的顆粒均勻,質地細膩,結構疏鬆 花崗岩:通常為灰色、紅色、薔微色或灰、紅相間的顏色,在加工磨光後,便形成色澤深淺不同的美麗斑點狀花紋 大理岩:通常白色和灰色大理岩居多。其中 ,質地均勻、細粒、白色者,又稱漢白玉 96 年參加工作,本科學歷,小學一級教師。從教科學五年來,注重課堂教學中有效探究的研究,現任台州學院附屬小學科學教師。 8

『柒』 怎樣在Photoshop裡面畫卡通石頭

步驟如下:

1、在photoshop中創建新文檔,隨意尺寸,黑色背景。

2、確定前景色為白色,好了,用一尺寸合適的硬筆刷在畫布上面繪制圓點。

『捌』 這種石頭是什麼岩石

有點像含了金屬成分的礦石!
拿去化驗一下,如果是礦石,恭喜你,將那片承包下來,你就成了有礦的人了!

『玖』 這幅圖片是哪部動漫里的

原名 ブラック★ロックシューター 黑岩射手英文名 Black★Rock Shooter(B★RS) 中文名 尚未統一,多稱為黑岩射手、黑岩,簡稱B★RS。
角色設定
為日本畫師HUKE氏筆下的原創人物(非初音未來的二次創作產物)。身影纖細、皮膚蒼白、著黑色風衣、左眼中跳動著藍色冷焰、有時握著一把閃耀著寒光的劍或是一門岩石感十足的巨炮(二者偶爾也會同時裝備上),右側腹部有一道深深的傷疤。背景則通常是鎖鏈、十字架、黑白方塊堆砌的空間。
[編輯本段]成名史
澄清誤解
2008年6月13日,ryo(supercell)於NICONICO動畫上發表了視頻《初音ミクがオリジナルを歌ってくれたよ「ブラック★ロックシューター」》。視頻即以Black★Rock Shooter為主角。視頻中,音樂由ryo利用虛擬歌手——VOCALOID初音未來製作,而PV則由huke製作。該作此後大受歡迎,同時也標志著Black★RockShooter開始真正為大多數人所知曉。因為音樂與初音未來有關,而視頻中的女主角Black★RockShooter的外形又酷似初音未來,所以Black★RockShooter一度被誤認作是初音未來的二次創作產物。此後CRYPTONFUTURE MEDIA(初音未來的製造發行商)出面澄清了這一誤解。
武器介紹
太刀(長劍)、巨槍/炮、手甲、鐮刀。 而畫面背景經常有鐵鏈、十字架、黑白方塊等岩石性建築組成。

『拾』 請問一塊石頭上有許多卡通人物圖像,是一塊奇石嗎

1、奇石系指天然形成的形狀不一般的石頭,其材質、造型、色彩及花紋不同尋常,能夠滿足人們的獵奇或審美習性,可供觀賞收藏把玩,如中國四大奇石:《東坡肉形石》、《歲月》、《中華神鷹》、《小雞出殼》。
奇石在我國歷史上又稱為怪石、象形石、雅石、供石、案石、幾石、玩石、巧石、丑石、趣石、珍石、異石、孤賞石等,我國台灣及港澳稱謂雅石,日本稱水石,在韓國稱壽石。 從廣義上來講,凡是具有觀賞價值的自然石均可稱為奇石。
2、奇石的最大特徵在於:奇石不僅需要具備天然性,還要具備自然性,簡單的說,就是石頭未經過任何人工雕琢,修飾或人為加工合成。
3、奇石是以自然美為特徵的觀賞石,其自身的自然性,即無人為加工,修飾或雕琢,是其區別於其他觀賞石的最重要標准之一;賞石、石玩藝術的審美觀,是通過人們觀感而產生的,是審美主體與客體之間的共同感應,奇石不僅是一種形象藝術,也是一種心境藝術,心境藝術是賞石藝術的最高境界,在賞石過程中,並不是以目視形,而是以心蘊神,進而才「天人合一,物我兩忘」。
上圖這處石頭觀賞性還是偏少的,卡通人物可能是人為加上去的,本質算不上是奇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