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作為幼兒園中班班主任,馬上開學了,需要家長們提供幾張孩子在暑假生活中獨立的照片,比方逛超市菜場的
溫馨提示:暑期將要結束了,請爸爸媽媽們提供幾張寶寶在假期生活里的精彩留影,讓寶寶帶回園與小夥伴們分享交流,謝謝您對老師工作的配合!
❷ 幼兒園教案:超市購物
作為一名老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教案:超市購物,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教案:超市購物1
(一)活動目標
1.體驗超市購物的樂趣以及加減法在生活中的運用,積極主動地與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活動過程和經驗。
2.能運用算式記錄購買物品的過程,並清楚地表述自己購物的過程及算式的含義,學會多角度思考問題。
3.運用己有的數學經驗解決購物中「一共用去多少錢」或「還剩下多少錢」的問題,學習10以內的加法和10的減法。
(二)活動准備
1.經驗准備:幼兒已有超市購物的經驗。
2.物質准備:畫有貨架和貼有1——9元價格標簽的商品圖片布置成「超市」場景圖,算式記錄卡每人一張,筆若干,《操作材料(二)》中的《超市購物》。
(三)活動過程
1.玩「一共需要多少錢」的購物游戲,學習加法。
(1)教師出示「超市」場景圖,幼兒觀察貨架。
教師:超市裡有哪些商品?每種商品的價格是多少?你是從哪裡知道的?每行商品有什麼共同用途,每行商品可取什麼共同名稱?(學慣用具、玩具、食品)
(2)教師提出購物要求:到超市買兩種商品,總價不超過10元,說一說所買的兩種商品的價格各是多少,再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錢。
幼兒邊看場景圖邊進行「一共需要多少錢」的購物游戲。
個別幼兒用一句話介紹自己買的兩種商品,以及總價。講述自己購買商品的事情。如買了2元錢的口香糖和3元錢的卷筆刀,一共需要5元錢。
小結:買兩種商品,總價不超過10元。有多種組合方法。
(3)幼兒學慣用算式記錄購買商品的事情。
教師提問:可以用一道什麼算式把「買了2元錢的口香糖和3元錢的卷筆刀,一共需要5元錢」的事情記錄下來?教師記錄幼兒所講述的算式。
學習講述算式中數字與符號表示的意義:2+3=5,買了2元錢的口香糖和3元錢的卷筆刀一共需要5元錢。
(4)從2+3=5的算式進行猜測,說一說除了買口香糖和卷筆刀外,5元錢還可以買兩樣什麼商品?
猜一猜老師用5元錢買了哪兩種商品。如用5元錢買了一個玩具和一種食物,猜一猜老師買了什麼?當幼兒說出多種結果後,告訴幼兒買的食物是冰棍,讓幼兒猜另一樣玩具是什麼?
用以上的方法猜一猜老師用10元錢買了哪兩種商品。
(5)幼兒再次進行買商品的活動並學慣用加法算式進行記錄。
幼兒兩兩結伴,每人任意買兩種商品,先將算式寫在算式記錄卡上,再互相講述自己買商品的情況,最後相互檢查算式是否正確。
2.玩「還剩多少錢」的購物游戲,學習10的減法。
(1)教師提出購物要求:用10元錢到超市買一種商品,說一說所買的這種商品的價格是多少,算一算買了這種商品後還剩下多少錢。
邊看場景圖邊進行「還剩多少錢」的購物游戲。
個別幼兒講述自己用10元錢購買一種商品的事情。如用10元錢買了3元錢的餅干,還剩下7元錢。
(2)學慣用算式記錄購買商品的事情。
提問:用一道什麼算式可以把「用10元錢買了3元錢的餅干,還剩下7元錢」的事情記錄下來?教師記錄幼兒所講述的算式。
學習講述算式中數字與符號表示的意義:10-3=7,,10元錢買了3元錢的餅干還剩下7元錢。
(3)幼兒再次進行買商品的活動並學慣用減法列算式進行記錄。
幼兒兩兩結伴,每人用10元錢任意買一種商品,算一算剩多少錢,先將算式寫在算式記錄卡上,再互相講述自己買商品和找零的情況,最後相互檢查算式是否正確。
3.進行操作練習,鞏固10以內的加減法運算。
(1)幼兒根據《超市購物》的指導語做練習:幫明明算一算買兩樣商品需要花多少錢?拿10元錢買一件商品,還應找多少錢?
(2)以小組為單位互相交流檢查。
幼兒園教案:超市購物2
活動目標
1、認識人民幣1角、5角、1元,並會靈活運用。
2、了解人民幣、標簽、物品三者的關系,產生購物的興趣。
3、主動參與活動,體驗超市購物的快樂及成功的喜悅。
4、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認識人民幣1角、5角、1元,了解人民幣、標簽、物品三者的關系
活動准備
1、創設超市情
2、投影儀1台
3、人民幣學具每個幼兒1套
4、實物若干、標簽若干
活動過程
一、歌」進入活動室隨音樂「卡通之。
師:「寶寶們,我們在不知不覺中來到了嘟嘟超市的門前,你們知道超市裡是干什麼的嗎?(幼兒:賣東西的地方)今天老師就帶你們去逛超市吧!
(激發幼兒購買的慾望。)
二、幼兒進超市購物
1、師:「寶寶們看,超市裡擺放的東西多整齊呀!你們看這里擺放的是什麼(教師指向文具區)(幼兒會說:「這里有鉛筆、棒棒膠、橡皮、尺子」等),這里是賣學慣用品的地方,是文具區。
依照此方法逐一介紹生活用品區、圖書區、食品區。
(讓幼兒知道超市的物品是分類擺放的。)
2、師:「寶寶們看,每排物品的下面都有一個標簽,它表示上面的物品是多少錢,我們在賣東西的時候要看好價格和手中的錢再買,下面老師發給每個小朋友一個錢包,自己去賣東西好嗎?
(分發錢包,幼兒自己去購物)告訴幼兒買完東西要到收印台去交錢。買東西時不推、不擠,做一個文明的小顧客。(保育員老師扮演收印員)
3、幼兒在賣東西的時候可能出現一些問題,這時教師只是旁觀,不給予幫助。
4、師:「寶寶們到老師這邊來,老師看看你們買到什麼東西了?」
幼兒圍到教師身邊,師問:「你買到什麼了?」「你為什麼沒買到東西?」
有的幼兒沒買到東西可能活說:「我不認識錢。」「我不認識上面的字。」「我不會花錢。」等,這時教師讓買到東西的幼兒說說自己是怎樣買到東西的。
(此環節讓幼兒認識到不認識錢不會花錢是買不到東西的,從而激發幼兒認識和使用人民幣的慾望。)
步驟2
三、交流比較
請買到東西的幼兒到投影儀前演示並說說自己買的是什麼、怎樣付的款。
如:用1角錢買了一根鉛筆。就在投影儀上擺出一根鉛筆、1角的標簽和一個1角的硬幣,從而讓幼兒認識1角錢。
用同樣的方法認識5角及1元的硬幣,並了解5個1角和1個5角一樣多,2個5角和1個1元一樣多,10個1角和1個1元一樣多。
(在幼兒敘述的過程中不認識人民幣的幼兒學到了本領,認識了人民幣,也學會了怎麼使用,他們會有強烈的購買慾望,以此來展示自己的本領)
四、再次去超市購物
師:「寶寶們現在認識錢了嗎?知道怎樣買東西了嗎?我們現在再次進入超市去買自己喜歡的東西吧!如果不小心把東西碰到了地上該怎麼辦?(幼兒:「把它撿起來」)對,撿起來放回原處。好,現在出發吧!
幼兒自由去購買自己喜歡的東西,然後去收印台交款。
師:「寶寶們快開告訴老師這次你買到什麼東西了?用了多少錢?」
幼兒個個會非常興奮的向老師說自己買到了什麼東西,用了多少錢。
(幼兒的本領得到了展示,他們會感到非常自豪。)
五、教育幼兒不亂花錢
師:「寶寶們手中還有錢嗎?(幼兒:「有」)我們剩下的錢不能亂花,應該把它積攢起來留到以後有用的時候再用。今天我們學會了購物,以後我們要做家長的小幫手,幫他們去買東西好嗎?(幼兒:「好」)現在寶寶們把剩下的錢放在存錢罐中吧!」
收學具,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只是讓幼兒初步了解人民幣,通過超市購物的游戲來認識人民幣,幼兒興趣頗高,求知慾強烈。但活動前對幼兒原有知識經驗估計得過高,導致幼兒在第一次購物中遇到很大的困難,在認識人民幣的過程中感到吃力。在以後的教學活動中要深入了解幼兒的原有知識經驗,除了備教材,還要備孩子,這樣才能使活動有條不紊的進行。
小網路:超市一般是指商品開放陳列、顧客自我選購、排隊收銀結算,以經營生鮮食品、日雜用品為主的`商店。一種消費者自助選購、統一收銀結算的零售企業。在中國,超級市場被引入於1978年,當時稱作自選商場。
幼兒園教案:超市購物3
活動目標:
1、能細致分辨相似圖案之間的差異。
2、正確判斷並找出一模一樣的物品。
3、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4、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准備:
老爺爺、老奶奶、小姑娘手偶、不同花紋的(帽子、裙子、水杯)、幼兒購物單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分辨相似圖案之間的差異。
活動難點:找出一模一樣的物品。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出示老爺爺手偶導入活動
二、基本部分
1、為爺爺買帽子。
請幼兒找出到爺爺的購物單卡片,提問"爺爺想要買什麼?"
2)教師引導幼兒觀察超市購物>游戲圖上的4條帽子。"觀察四頂帽子哪裡―樣,哪裡不一樣?"
3)師:"爺爺想要買的帽子是怎樣的?"請幼兒找出。並提問"你是怎樣找到一模一樣的帽子?"
4)教師和幼兒一起總結購買的帽子的特徵
2、為奶奶買杯子。
1)師:請幼兒找到奶奶的購物單>卡片,提問"奶奶想要買什麼?"
2)師:"超市購物>游戲圖里購物架上的4個杯子―樣嗎?仔細觀察哪裡一樣,哪裡不一樣?"
3)師:"奶奶想要買的杯子是怎樣的?"請幼兒找出。並提問"你是怎樣找到的?"
4)教師和幼兒一起總結購買的杯子特點
3、逛超市
1)為喜羊羊、美羊羊、懶羊羊買東西。 教師出示購物清單,讓幼兒了解購物單的使用方法。
2)教師介紹超市,講述物品的擺放,幼兒根據購物單的要求購買商品,引導幼兒自管觀察,找出一模一樣的物品來。
3)引導幼兒回座位將物品匹配好,再次觀察是否一模一樣。
4)同伴之間互相查看。
三、結束部分
喜羊羊、美羊羊和懶羊羊很感謝小朋友們為他們購買了自己所需要的東西,為了表示感謝,他們邀請你們到羊村裡做客,邀請你們跳舞~
幼兒園教案:超市購物4
活動設計背景
超市是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去的地方,不僅是在城市還是在鄉村,幼兒都能見到大小不同的超市。然而超市裡的各種各樣的物品又是那樣的吸引幼兒。如超市裡的毛絨玩具、小汽車等等。這次活動我們力求通過參觀、游戲、談話等多種活動形式把孩子零星的經驗整合起來,使孩子了解超市的結構,體驗購物的快樂,感受超市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旨在創設一個「超市購物」的游戲情境,在多次去購物的過程中認識硬幣,學會使用硬幣。整個活動過程,引導幼兒積極參與,自主探究學習,願意與同伴分享快樂,學會處理生活中簡單的問題,增強了幼兒社會交往能力。豐富幼兒的日常生活經驗和對各種生活用品的認識,也提高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目標
1、認識1角、5角、1元的硬幣,及它們之間的換算關系。
2、掌握購物時不同的付錢方式,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3、感受購物的樂趣,體驗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難點
1、掌握不同面額硬幣之間的換算關系。
2、掌握購物時不同的付錢方式。
活動准備
1、准備常用商品,並標明商品的價格,擺成購物小超市。
2、裝有10個1角、2個5角、1個1元硬幣的盒,幼兒人手一份。
3、付錢方法展示板四塊。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認識硬幣
(1)讓幼兒感知、發現硬幣的特徵。(1角,5角,1元。)
(2)出示1角課件。
引導幼兒觀察硬幣上的標志。
教師小結:它的上面寫著「1角」,它就是1角錢。
以同樣方式分別出示5角、1元課件,讓幼兒認識。
師小結:5角的硬幣是金色的,上面寫著5角;硬幣中最大的是1元的硬幣,它的上面寫著1元。
游戲:取硬幣
了解活動要求
師:「我們一起玩一個取硬幣的游戲:老師說出多少錢的硬幣,請小朋友快速地舉起這個硬幣,看誰舉得又快又准確。」
老師發布命令:「請舉起1角(5角、1元)的硬幣。」幼兒取相應的硬幣。
師:「小朋友們真棒!今天我們有這么多錢,想不想去超市購物?」(想。)
「去超市購物時,小朋友要先看看貨架上都有哪些商品,價格是多少,然後選一樣自己喜歡的,到收銀台付錢。」「老師先請小朋友拿著錢盒到1號貨架購物。」
2、解決問題
幼兒第一次購物,探索1角、5角、1元毛硬幣之間的換算關系
幼兒帶著錢盒,到超市1號貨架選商品(師設計的每一件商品均為5角錢或1元錢),並到收銀員處付錢。(收銀員由老師擔任:展示幼兒付錢方法,幼兒只有付錢正確才能拿走商品。)
集中交流經驗,知道硬幣之間的換算關系。
提問:「誰願意來說說你買的是什麼?多少錢?你是怎樣付錢的?」
幼兒分別說出5角錢的兩種付錢方式:用1個5角來付錢;用5個1角付錢。
師小結:「這些小朋友買的都是5角錢的東西。有的小朋友用1個5角付錢,有的用5個1角付錢。」
出示課件梳理:「5個1角的硬幣合起來是5角錢,1個5角的硬幣也是5角錢。
提問:「誰買的是1元的東西?你是怎麼付錢的?」
幼兒分別說出1元錢的多種付錢方式:「我買了一個1元的××,用一個1元的硬幣付錢。」「用10個1角的硬幣付錢。」「用2個5角的硬幣付錢。」「用5個1角和1個5角的硬幣付錢。」
出示課件,梳理1元硬幣之間的換算關系:2個5角的硬幣合起來是1元錢;10個1角合起來是1元錢;5個1角和1個5角合起來也是1元錢。
師:「原來硬幣里還藏著這么多秘密。我們剛才只買了5角、1元的商品,超市裡還有很多不同價格的商品,你們想買嗎?購物時請小朋友仔細看看上面的標價,想想怎樣付錢簡便些?好,請大家拿著錢盒去購物吧!」
3、購物活動
幼兒第二次購物,發現多種付錢方法
幼兒到超市選商品,教師觀察。收銀員由老師擔任,展示幼兒付錢方法。
集中討論,梳理多種付錢方法。
師提問:「你買的是什麼?多少錢?你是怎樣付錢的?」(幼兒邊講,教師邊演示課件。)
(1)7角錢的商品的兩種付錢方式:用7個1角的硬幣來付錢;用1個5角和2個1角合起來也是7角,這種付錢方法只用了3個硬幣,簡便多了。
(2)8角錢的咪咪蝦條付錢方式:用了8個1角來付錢;用1個5角的硬幣和3個1角的硬幣合起來也是8角錢。
(3)如果我買的東西是1元,請小朋友幫我想想怎樣用1元、5角或者1角的硬幣來付錢呢?」
小結:可以直接用1元的硬幣來付,也可以用2個5角的硬幣來付,因為他們合起來是1元,還可以用10個1角來付。還可以用1個5角和5個1角來付。」
師:「原來同樣的價錢可以有多種付錢方法。」(請小朋友將商品放進桌子底下的籃子里。)
4、分享商品,結束活動
師:「今天我們認識了1角、5角、1元的硬幣,學會了不同的付錢方法,到超市裡買了這么多的商品,真開心!今天也來了這么多的客人老師,我們請她們一起來品嘗我們購買的商品好嗎?請小朋友把自己購買的商品送與客人老師一起分享吧。」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始終貫穿「超市購物」這一主線,以游戲的形式引導幼兒在不斷的超市購物中認識1角、5角、1元的硬幣。從認識硬幣到探索1角、5角、1元硬幣之間的換算關系,再引導幼兒發現多種付錢方法,層層深入。活動過程中充分調動幼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促進幼兒思維的發展。
幼兒園教案:超市購物5
【活動目標】
1、10以內連加算式的去處方法。
2、聽懂游戲規則,並按要求進行記錄。
3、願意和同伴分享自己的記錄結果。
【活動准備】
1、布置超市的各種道具,帶標價的商品圖片若干,樣幣若干。
2、記錄紙和筆,幼兒每人一份。
3、請一配班老師協助。
4、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設置情境,導入課題。
師:瞧,超市裡有各種各樣的物品,你們想去購買嗎?那我們一起來玩超市購物的游戲吧!
2、游戲:「超市購物」,10以內的連加運算。
(1)交代游戲玩法。
師:你們每個人有10元錢,只能選擇購買三樣物品,三樣物品的價格合起來不能超過10元。然後要把你選的三樣物品圖片貼在記錄紙上,並列出算式三種物品合起來是多少錢。
(2)幼兒選購物品,教師巡視。
(3)幼兒展示記錄結果,學習連加算式方法
①師:誰願意先來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記錄結果呢?請你指著記錄紙上的圖或算式讀給大家聽一聽,好嗎?如,我買了三種物品,膠棒的價格是1元、水彩筆的價格是3元、皮球的價格是6元;我列的算式是1+3+6=()。(教師把幾位幼兒的記錄紙貼在黑板上,並引導幼兒用完整的話邊記錄紙上相應的位置邊讀。)
②師:誰發現這些算式與我們之前學過的加法算式有什麼不同呢?(多一個加號和一個數字。)這樣連續有兩個加號的算式,我們叫連加算式。請大家想一想,這樣的連加算式該怎麼計算呢?老師來告訴你們,連加算式要分兩步來計算:先算出1+3+4,再算出4+6=10,結果就是10、我們怎麼知道這樣算是對的呢?下面我們來驗證一下1下面排1個一元硬幣,3下面排3個一元硬幣,6下面排6個一元硬幣,大家一起數一數共有幾元錢?(教師引導幼兒從左到右依次點數硬幣。)10元,跟我們剛才計算出來的結果一樣嗎?(一樣)所以連加算式要分兩步算,第二步算出的結果就是整個算式的答案了。
③師:老師知道,很多小朋友都想和大家分享自己的記錄結果,對嗎?那現在請你用剛才老師教你們的方法把答案算出來,然後再和同伴互相交換記錄紙,來分享一下,看看同伴選了哪三樣物品?他列的算式和算出的答案都對嗎?如果不對,請悄悄的告訴他改正,好嗎?如果判斷不準的可以舉手請老師幫忙哦!
3、操作幼兒用書上的練習,鞏固10以內的連加運算。
(1)交代題意。
(2)幼兒操作,教師巡視。
(3)幼兒互相檢查操作結果,集體驗證答案。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始終貫穿「超市購物」這一主線,以游戲的形式引導幼兒在不斷的超市購物中認識1角、5角、1元的硬幣。從認識硬幣到探索1角、5角、1元硬幣之間的換算關系,再引導幼兒發現多種付錢方法,層層深入。活動過程中充分調動幼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促進幼兒思維的發展。
❸ 小班逛超市教案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小班逛超市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班逛超市教案1
設計思路:
一、教材的選擇:
本次活動是「冬天不怕冷」主題下的一個活動,孩子在對冬天保暖用品初步了解的已有經驗的基礎上根據大小進行分類匹配,並且根據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具體形象,游戲性,所以創設了一個小狗逛超市的游戲情境,讓孩子在游戲中按照大小給小狗選冬天的保暖用品。
二、幼兒數經驗:
小班幼兒的數學教育年齡階段目標是學習按物體的一個特徵進行分類;學習按物體量(大小長短)的差異進行4以內物體的排序,學習按物體的某一特徵進行排序;願意參加數學活動,喜歡擺弄,操作數學活動材料;在老師幫助下按要求拿取擺放操作材料。我在設計教學活動時參照了以上目標的標准,根據小班幼兒的特點,活動以按照大小特徵給三個物體排序並進行相應的匹配,能進行簡單手工操作為目標。
三、幼兒實際水平:
本班幼兒年齡大致為3歲到4歲,動手操作能力比較弱.如果過於精細或繁雜,他們就不能達成任務,甚至不情願動手操作,活動中操作部分設計:讓幼兒給三個狗寶寶挑選帽子,衣服和圍巾,並帖在相應的位置上,這對幼兒手的小肌肉是個很好的鍛煉,對幼兒的思維發展也是一個挑戰。
活動目標:
1、按大小特徵給三個物體排序並進行相應的匹配。
2、願意嘗試解決活動中的簡單問題,感受冬天保暖的基本方法。
活動准備:
1、教師演示材料:超市演示版一塊,小狗、帽子、圍巾、衣服大、中、小各一。
2、幼兒操作材料:操作盤(小狗、帽子、圍巾、衣服大、中、小各一)每人一份。
活動過程:
一、做客人
1、出示狗媽媽圖片(相互打招呼)
小朋友,你們好,我是狗媽媽
2、出示狗寶寶圖片(介紹狗寶寶)
我呀有三個可愛的狗寶寶,看它們都跟著我一起來了!
提問:它們有什麼不一樣呢?
3、猜一猜
小朋友你們來猜猜它們當中誰是我的小狗老大(小狗老二、小狗老三)?
4、教師小結
這是我最大的寶貝大狗寶寶;這是我最小的寶貝小狗寶寶;這個中等大小的就是狗老二中狗寶寶。剛才的小朋友都猜對了!真棒!
二、逛超市
1、重現
哎呀呀,!好冷啊!怎麼回事呢?
寒冷的冬天來了,可把我的狗寶寶們凍壞了。
小朋友有什麼好辦法讓我的狗寶寶暖和起來嗎?
2、排隊
帶上我的寶貝去逛超市買些暖和的東西吧!
寶貝們排好隊出發了,可是我的寶貝不會排排隊
我想讓它們從大到小來排隊,小朋友們一起來幫幫我吧!
你們說誰來排第一個啊(個別幼兒上來操作)
隊伍排好啦,我們出發吧!
3、購物
* 出示帽子貨架
哇!這里的帽子好漂亮啊,狗寶寶們可樂壞了,它們都挑了自己喜歡的帽子。可是,你瞧!狗老大戴上了小帽子才遮住了一半腦袋;狗小小戴上這個大帽子,像鑽進了黑洞洞,啥也看不見了,這可把他們急壞了。
小朋友你們來看看,這些帽子有什麼不一樣的?
誰來幫狗寶寶們來挑選合適的帽子?
小結:真棒!不大不小正合適,我狗寶寶們謝謝你啦!
* 出示衣服貨架
看看超市裡還有什麼呀?
哇!這里有許多衣服,誰來幫我的狗寶寶們選衣服呢?
* 出示圍巾貨架
猜猜下面的貨架上會放著什麼呢?
(幼兒自由猜想保暖物品的名稱)
打開貨架(說說狗老大適合帶第幾根圍巾?狗老二呢?還有狗老三呢?)
小結:現在狗寶寶們都戴上了合適的圍巾,你們可真能幹!
三、自主操作
* 出示操作盤
現在我的狗寶寶們一點也不冷了,可是還有許多的小狗朋友還很冷呢,正等著我們去幫忙呢!
* 幼兒操作
先請狗寶寶排排隊(從小到大)
一定要幫小狗選最合適的帽子、手套、圍巾
四、游戲交流
小朋友們,現在所有的狗寶寶都非常開心!
帶上大或(中、小)狗寶寶一起來做個游戲
小班逛超市教案2
設計思路:
我們參觀了菜場,在家長的帶領下認識了各種商店,小朋友們雖然也去過超市,但是那隻是跟著父母一起去購物,也沒有真正親子買過東西,另外和全班小朋友一起去購物這樣的經驗也是沒有的。為了給孩子一個更好的體驗,為了更好地利用超市這一教育資源,我們特地策劃和組織了該活動。
活動目標:
1. 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2. 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3. 初步培養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4. 培養幼兒完整、連貫地表達能力和對事物的判斷能力。
5. 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活動過程:
一、參觀前的談話。
1. 參觀超市的目的
2. 參觀時注意的事項
3. 參觀時我們怎麼看
4. 我們此行的另外一個目的:每人購買5元錢的東西。
二、帶幼兒到幼兒園旁邊的三江超市。
1、因為是上午,超市裡買菜的顧客很多,考慮到孩子的安全問題,我們先帶孩子到二樓的日用品部參觀。
小朋友們很興奮,看著琳琅滿目的商品,都禁不住嘰嘰喳喳議論起來。老師帶著孩子們到各處參觀,我們先給孩子認識了每種商品的分類,他們能說出大致的分類,但是對於分類的總名稱不能說正確,老師都給於了一一指導。
2.我們在樓上做了一個競猜的游戲,老師拿著擀麵杖、桌子墊子等小朋友不大看到的商品讓幼兒猜猜,這是什麼,有些小朋友一下子猜不出來,但是有些小朋友卻能仔細觀察,根據商品的特徵,慢慢地能夠找出一些線索來,然後在和老師互動的過程中,逐步猜了出來。這個游戲很受小朋友的喜愛,他們興致勃勃地猜了許多件商品。
3、我們來到了樓下的食品部,又對食品進行了分類認識,在這里因為人聲嘈雜,也因為花花綠綠的視頻本身吸引了幼兒的注意,所以他們不能專心地與老師互動,倒是一直在認著自己認識的小零食,看來是小朋友的購物熱情已經被大大激發出來了,不買也不 行了。所以老師決定給孩子們一次購物的機會。
三、小朋友買五元錢的零食。
1、認識零食的價格。因為我們事先在教室里已經認識過價格的書寫方法,所以他們在超市很快地能認出這些零食的價格。我們要求小朋友只能買五元錢以下的零食,可以買一包,也可以買兩包。
2.在買的時候,我們還要求小朋友相互介紹自己買的商品,小朋友一般都買自己熟悉的商品,買自己喜歡吃的零食。
3、小朋友買到了果凍、薯片、魷魚絲、親嘴含片、山楂片、奶茶等等很多的零食,他們拿著一起到櫃台上去結帳。
4、在結帳的時候,有些小朋友還是沒有這個概念,有些小朋友對自己買到的商品那在手上遲遲不肯放手,一直說:這是我的。乃至在收銀的時候把已經結帳了的親嘴含片、魚絲等商品重復收錢了。
四、收獲商品,回幼兒園。
雖然算錯了錢,但是孩子們一點也不會在意這些,一點也不會影響他們的心情。他們高高興興地回到了幼兒園,開始分享零食。
五、老師小結今天的購物過程,小朋友說說購物的體驗。
小朋友多數說了自己買了什麼東西,對於今天的參觀,小朋友感覺都很開心,而且感覺好像是第一次體驗這樣的活動。
活動反思:
本次參觀超市的活動是一次很成功的活動。像這樣小朋友進行的實踐活動給了小朋友一些新的體驗與感受,他們喜歡這樣的活動,能夠學到很多在教學活動中學不到的東西。在活動中,小朋友們還第一次自己拿錢買到了零食,這是他們最喜歡做的事情。
一個大的超市,超市裡琳琅滿目的商品,對孩子來說這本身就是最好的教材,我們可以多利用這些實物資源,引導孩子學習認識。在這個過程中,既有數學凌領域的學習內容,又有科學、語言、社會、甚至是健康領域的學習內容,所以像這樣的綜合性活動可以讓孩子學到很多,收獲到很多。
當然,反思我們的活動過程,我覺得我們也還可以再進一步改善,比如在結帳的環節中,可以事先告訴幼兒我們結帳的辦法,孩子明白我們的意圖之後,一定會配合得更好,不會出現多算錢的現象。
小班逛超市教案3
活動目標
1、能按大小特徵給三個物體排序並進行相應的匹配。
2、嘗試解決簡單的問題。
活動准備
大中小的狗、帽子、圍巾、棉衣圖片
活動過程
導入
師出示大中小的狗圖片
師:小朋友們,看看,又有什麼小動物來到我們小三班了?(狗)
內容
1、狗狗排排隊
師:狗狗有什麼不一樣呢?(大狗、中狗、小狗)
師:那它們應該怎樣排隊呢?
請幼兒到黑板上來進行操作。
2、狗狗買帽子
師:這三隻狗說,天太冷了,去超市買帽子吧。
師:到了超市,三隻狗就開始搶著戴帽子,最小的狗戴上大帽子,像鑽進了黑洞洞,最大的'狗一戴上小帽子,才遮住了一隻耳朵。三隻狗都急壞了。
師:誰可以給狗狗戴帽子呢?
引導幼兒說出:最大的帽子賣給大狗,最小的帽子賣給小狗。
3為狗狗買東西
師:超市裡還有些什麼呢?(圍巾、棉衣)
師:我請小朋友來幫忙給狗狗們買圍巾和棉衣吧。
請幼兒進行操作
活動延伸
1、在日常活動中引導幼兒說一說大中小特徵。
2、將圖片投放到益智區。
小班逛超市教案4
教案目標:
1、能將相同數量的物品歸放在一起,並用1——5的點卡進行匹配。
2、復習5以內數,鞏固手口一致點數的能力。
3、樂意大聲的回答問題,能愉快的參加活動。
教案准備:
幼兒每人一個胸飾:點卡;貨物架三個;拖盤、食品盤各五個(上面帶有數字);吃的東西:餅干、糖果、果凍、山楂片、荔枝。
教案過程:
1、電話鈴聲導入
「叮鈴鈴,叮鈴鈴」
(1)師:喂,你好,你是誰?是小熊呀,哦,我知道了。
(2)對幼兒說:「剛才是小熊打來的電話,它要請我們小朋友到它家去作客。
2、復習5以內的數
(1)開汽車到小熊家去
師:小朋友現在我們開汽車到小熊家去吧!到小熊家汽車要經過5站路,讓我們一起來數數吧!
一邊開一邊出示5以內的點卡牌子,表示5個站頭。
(2)幫小熊整理超市
師:看,小熊家到了。我們一起來敲敲門。
幼:小熊我們來了。
小熊:小朋友,今天我請你們來幫我一個忙,我准備開一個水果超市,但水果剛剛運回來,還沒整理好呢,要請你們來幫我整理好嗎?
要求:水果送到相應的櫃台上,水果背後的點卡與拖盤點子相同。
(1)幼兒分水果
3、游戲:
師:小熊說謝謝小朋友幫它整理好超市,它要和小朋友一起做一個游戲呢!
(1)相同的點卡做朋友
(2)排隊:紅旗處排隊,按1、2、3、4、5的順序排隊。
4、結束活動:
師:小熊今天超市開業,它還要請我們小朋友一起去吃東西呢。
要求:去吃的時候要看好自己胸前的點卡是幾,然後到相應的拖盤里去吃東西,吃時也要注意自己是幾的點卡就吃幾個東西。
小班逛超市教案5
目標:
1、體驗數學操作的樂趣
2、操作活動中5以內的數數
3、學習按數量取物
准備:38個塑料盤(紅、黃、白),三種積木,紅、黃、白卡片各一張,小狗頭飾一個
過程:1、以狗媽媽帶狗寶寶去超市買東西的游戲來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帶上小狗頭飾):你們看我是誰?(學小狗叫)
師:我是狗媽媽,你們做我的小狗寶寶好嗎?
師:寶寶們想去超市買東西吃啊?
2、認識紅、黃、白三種顏色,並介紹活動規則
師:寶寶們看,這是餅干,這是包子,這是糖,仔細聽媽媽的話,待會兒不要拿錯東西。
師:每個寶寶的椅子下面都有一個盤子,輕輕地把它們拿出來。
拿紅盤子的寶寶把盤子舉起來,紅盤子的寶寶每人買5顆糖;
拿黃盤子的寶寶把盤子舉起來,黃盤子的寶寶每人買2個包子;
拿白盤子的寶寶把盤子舉起來,白盤子的寶寶每人買4塊餅干。
寶寶們記住了嗎?
師:紅盤子的寶寶應該買什麼?買多少?跟媽媽說:我拿紅盤子買5顆糖。(黃白同)
師示範一次
4、操作
現在我們要去超市了,到了超市啊,寶寶們不能擁擠,不能搶東西,否則把超市裡弄的亂七八糟的,超市的阿姨以後就不讓我們寶寶去超市了,記住了嗎?好,我們去超市吧。
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5、檢查
師:寶寶們都買好點心了嗎?
師:紅盤子的寶寶,你們買了什麼啊?買了多少?
跟媽媽一起說:我拿紅盤子買了5顆糖。
(黃、白同)
師:好,吃完點心,我們把盤子放好吧,紅盤子放在紅色卡片這里,黃盤子放在黃色卡片這里,白盤子放在白色卡片這里。
師:我們一起出去做游戲吧。
小班逛超市教案6
活動目標:
1、能將相同數量的物品歸放在一起,並用1——5的點卡進行匹配。
2、復習5以內數,鞏固手口一致點數的能力。
3、了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字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4、提高數數的興趣和積極思維的能力。
活動准備:
幼兒每人一個胸飾:點卡;貨物架三個;拖盤、食品盤各五個(上面帶有數字);吃的東西:餅干、糖果、果凍、山楂片、荔枝。
活動過程:
1、電話鈴聲導入「叮鈴鈴,叮鈴鈴」
(1)師:喂,你好,你是誰?是小熊呀,哦,我知道了。
(2)對幼兒說:「剛才是小熊打來的電話,它要請我們小朋友到它家去作客。
2、復習5以內的數
(1)開汽車到小熊家去
師:小朋友現在我們開汽車到小熊家去吧!"屈,老師。教,案,網"到小熊家汽車要經過5站路,讓我們一起來數數吧!一邊開一邊出示5以內的點卡牌子,表示5個站頭。
(2)幫小熊整理超市
師:看,小熊家到了。我們一起來敲敲門。
幼:小熊我們來了。
小熊:小朋友,今天我請你們來幫我一個忙,我准備開一個水果超市,但水果剛剛運回來,還沒整理好呢,要請你們來幫我整理好嗎?
要求:水果送到相應的櫃台上,水果背後的點卡與拖盤點子相同。
(1)幼兒分水果
3、游戲:
師:小熊說謝謝小朋友幫它整理好超市,它要和小朋友一起做一個游戲呢!
(1)相同的點卡做朋友
(2)排隊:紅旗處排隊,按1、2、3、4、5的順序排隊。
4、結束活動:
師:小熊今天超市開業,它還要請我們小朋友一起去吃東西呢。
要求:去吃的時候要看好自己胸前的點卡是幾,然後到相應的拖盤里去吃東西,吃時也要注意自己是幾的點卡就吃幾個東西。
活動反思:
數學來源與現實,存在於現實,並且應用與現實,數學過程應該是幫助幼兒把現實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的過程。教育活動的內容選擇應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
小班逛超市教案7
活動目標:
1.通過參觀、回憶、交流和相關問題的討論,了解超市的主要布局和人們逛超市時的場景。
2.嘗試表現超市的貨架和貨物以及自己和家人逛超市時的情景。
3.有序轉版,及時檢查,養成細致、認真的好習慣。
活動准備:
1.幼兒有逛超市的經驗,對超市的貨物擺放很熟悉。
2.課件:超市的照片多幅(貨架,購物的情景)。
3. 8K鉛畫紙一張,8K白板紙兩張,復寫紙,夾子,筆,剪刀,油墨,膠水,膠滾等。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回憶、講述自己逛超市時的情景
(l)教師:你在超市裡看到了什麼?貨物放在哪裡?貨架是什麼樣子的?上面的貨物是怎麼擺放的?
(2)教師:你是怎麼逛超市的?和誰一起逛超市?
2.細致觀察,集體交流。
(1)教師:你在照片匕看到了什麼?幾個人?
(2)教師:他們在-l二什麼? (選貨物)怎麼選的?選好的貨物放到了哪裡? (簍子或車子里)
(3)教師:超市裡還有什麼? (貨架)有幾層?最卜而放了什麼?最下而放了什麼?貨架在人的前面還是後面?
3.教師交代創作要求,幼兒操作
(1)教師:今天我們來畫逛超市,先畫什麼?後畫什麼?為什麼?
(2)要求幼兒能較生動表現自己逛超市時的情景,注意人物和貨物前後關系的處理。
(3)有序轉版、拓印。若時間不夠,可以帶同去或放存區角進行)
4.集體欣賞、評價幼兒作品。
教師:和旁邊的小朋友輕輕講講你畫了什麼,看看其他小朋友畫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