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卡通圖片 » 卡通圖片地球抗病毒
擴展閱讀
如何將手機圖片分類 2025-07-14 05:43:07
女人就要氣質牛羊拖圖片 2025-07-14 05:42:22
手機瀏覽器下載圖片 2025-07-14 05:30:37

卡通圖片地球抗病毒

發布時間: 2025-07-13 21:45:14

Ⅰ 歪脖卡通人物因何而來

我從網路復制來的鏈接在參考資料里

2012年12月,一種被稱為「歪脖體」[1]的表情圖片走紅網路,圖片上的卡通人物個個斜著脖子,表情呆萌,十分搞

孫儷歪脖照
[2]
笑。許多網友稱之為「拯救世界的表情」,許多明星更是紛紛效仿歪脖,動漫人物也個個「中槍」,各色各樣別具風格的「歪脖子體」相繼誕生。帶著拯救地球的使命,迅速躥紅網路,受眾人喜愛!
什麼說「歪脖子」能拯救世界呢?有網友回答:「據說世界末日是因為小行星撞地球,大家一起歪脖子就會讓地球傾斜,讓小行星撞不到,從而拯救世界。」

動漫人物歪脖照(11張)
「歪脖體」的創作者小矛是個想像力豐富的80後業余漫畫人,自己的創作靈感只是來源於為朋友畫的一隻歪脖子小狗。「我把圖片發到網上後反響還不錯,於是又創作了超人之類的歪脖子英雄系列。」[1]

歪脖照(11張)編輯本段影響
小矛發現自己的創作走紅網路後,也不亦樂乎地讓許多影視人物「歪了脖」,其中「甄嬛歪脖體」讓孫儷本

明星歪脖照(5張)
人愛不釋手,親自上傳了「歪脖甄嬛」,粉絲們評論道「原來拯救世界的是娘娘。」[1]
伊能靜也不甘示弱,邀請小矛為自己創作了一個「實名制歪脖女英雄」。自此,許多明星相繼成為了「歪脖子」體的粉絲,潘瑋柏、黃曉明等都相繼在微博上發出各種自拍的歪脖萌照,黃曉明更是在自己的歪脖照中調侃道:「地球得救了,我的脖子回不去了。」[1]
創作者的無心插柳造就了「歪脖子體」的流行,許多才華橫溢的網友也借題發揮,於是柯南、白雪公主、櫻木花道、聖誕老人、喬巴、阿童木等大家耳熟能詳的動漫人物也都在微博上歪起了脖子。[1]
為了拯救所謂的世界末日,眾多網友紛紛將自己的圖像更改為歪脖頭像,歪脖黨由此而來。「今天你歪了沒有?」,開始成為一句廣泛流傳的問候語。
聲琴相擁的成員之一歐子也與哈嘍K啼MM合作,特地用歪脖子照惡搞出了一首《歪脖歌》,歪脖子拯救地球,一起來歪一歪脖,趕上這潮流吧[3]!

Ⅱ 微信的圖標一個地球一個人是什麼意思

微信的啟動畫面,關於這畫面,引起了無數人的遐想。
畫面中這個人是誰?有人說是張小龍,一種孤獨的氛圍,其實每個人來到世間都是孤獨的,和微博比起來,微信社交更加私密一些。可以說這個小人是每一個人。
說道這張圖,其實後邊的地球不是自己製作的圖片,而是一張真實的照片,照片名字叫做「藍色彈珠」。
為什麼選用這張照片呢?因為這張照片有非凡的意義:這是人類第一次在太空中眺望地球,拍攝於1972年12月7日,由阿波羅17號飛船上的三名宇航員中用一台80毫米鏡頭的哈蘇照相機拍攝而成。
從此之後,阿波羅登月計劃停止,人類就很少在這個距離拍攝地球的照片。當然這里還有第二個原因:
這張照片上的地球,剛好處於非洲上空,微信團隊這樣解釋:
非洲大陸是人類文明的起源地,我們將非洲上空的雲圖作為啟動頁的背景圖,也希望將『起源』之意賦予啟動頁面。

Ⅲ 地球卡通圖片簡筆畫

首先,用鋼筆工具精細地勾勒出地球與陸地的輪廓,注重細節表現,使畫面更加真實。

接著,細致描繪地球之上的火箭細節路徑,確保火箭的形態和軌跡都准確無誤,增加畫面的科技感和動感。

隨後,將地球之外的飄浮陸地一一繪制出來,同樣注重細節,展現出這些陸地的獨特形態和位置。

在色彩填充方面,地球採用藍色漸變,陸地則用綠色填充,表面覆蓋半透明的白色,使得整個地球色調和諧統一。火箭的箭頭採用紅色漸變,主體部分則用灰黑色漸變填充,營造出火箭的速度感和質感。

對於飄浮的陸地,採用黃色漸變填充,並在其下方用半透明的灰黑色覆蓋,以區分表面與側面,增加立體感。完成一個飄浮陸地的繪制後,可以復制多個並調整其大小與位置,以豐富畫面內容。

整體而言,通過細致入微的輪廓描繪和色彩搭配,使得畫面呈現出豐富的層次感和科技感,彷彿帶領觀眾一同探索宇宙的奧秘。

Ⅳ 下雨天搞笑文案帶圖片 雨天可以發的幽默句子

以下是一些適合下雨天發的幽默句子,並附帶了簡要的創意描述,以便您在發布時可以選擇合適的圖片或表情進行搭配:

  1. 暴雨橙色預警是要下芬達的意思嗎?

    • 描述:用幽默的方式調侃天氣預報的暴雨預警,想像雨水如同芬達飲料般甜美。
    • 圖片建議:一杯橙色的芬達飲料與暴雨天氣的對比圖。
  2. 今天你只要打開窗,要風得風,要雨得雨

    • 描述:誇張地表達天氣狀況,暗示今天是個順應心願的好日子。
    • 圖片建議:打開窗戶後,風雨交加的搞笑場景圖。
  3. 最美不是下雨天,是我淋成狗的朋友圈

    • 描述:自嘲在雨天被淋濕的狼狽模樣,以幽默的方式分享到朋友圈。
    • 圖片建議:自己淋濕後的搞笑自拍,或一隻淋濕的狗狗圖片。
  4. 最近太陽可能是在休年假

    • 描述:調侃太陽長時間不出現,像是在休假一樣。
    • 圖片建議:一張太陽戴著墨鏡、拿著行李的度假圖片。
  5. 天氣預報說今天有雨大家出門記得帶沐浴露

    • 描述:以幽默的方式提醒大家雨天出門要准備充分。
    • 圖片建議:一瓶沐浴露與雨傘的組合圖片。
  6. 聽說下雨天和腦子進水更配哦

    • 描述:自嘲或調侃別人在雨天可能變得更「愚蠢」。
    • 圖片建議:一個戴著防水帽的腦袋,裡面裝滿了水的搞笑圖片
  7. 天青色等煙雨,我在等憨批

    • 描述:借用古詩的意境,幽默地表達等待某人的無奈。
    • 圖片建議:一幅煙雨朦朧的畫卷,旁邊配上一個憨態可掬的人物形象。
  8. 大頭大頭,下雨不愁,你有雨傘,我有大頭

    • 描述:以幽默的方式調侃頭大的人不需要雨傘。
    • 圖片建議:一個頭大的人自信地走在雨中,沒有打傘的圖片。
  9. 你不要淋到雨啦,不然你會可愛到發芽

    • 描述:用溫馨又幽默的方式提醒別人注意防雨。
    • 圖片建議:一個被雨水淋濕後看起來更加可愛的人或植物發芽的圖片。
  10. 下雨了別跑,反正前面也是雨

    • 描述:以幽默的方式表達在雨天跑步的徒勞無功。
    • 圖片建議:一個人在雨中奔跑,但前方依然是雨幕的圖片。
  11. 天空為什麼要下雨?因為地球要洗澡!

    • 描述:用擬人化的方式解釋下雨的原因,增添幽默感。
    • 圖片建議:一個巨大的地球正在洗澡的卡通圖片。

請注意,在發布這些幽默文案時,請確保它們符合您的個人風格和受眾的喜好。同時,避免使用可能引起爭議或不適的內容。

Ⅳ 地球卡通圖片簡筆畫

1. 使用鋼筆工具精確描繪地球及其陸地的輪廓和細節。
2. 細致地勾勒出地球上方火箭的形狀和結構。
3. 接著,描繪出圍繞地球漂浮的島嶼,注意細節線條的流暢性。
4. 給地球填充統一的藍色漸變,陸地則使用綠色,並在其上覆蓋一層半透明白色,以保持整體色調的和諧。
5. 火箭的箭頭部分用紅色漸變填充,而火箭本體則採用灰黑色漸變以增加層次感。
6. 最後,為漂浮的陸地賦予黃色漸變,並在其下方施加一層半透明的灰黑色,區分上下部分的色調。繪制好一個漂浮陸地後,可將其復制並調整大小和位置以營造 Multiple漂浮效果。

Ⅵ 地震知識卡通漫畫圖片欣賞

地震常常造成嚴重人員傷亡,能引起火災、水災、有毒氣體泄漏、細菌及放射性物質擴散,還可能造成海嘯、滑坡、崩塌、地裂縫等災害。我們有必要學習一些地震的知識。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地震知識卡通圖片,希望你們喜歡。

地震知識卡通圖片欣賞

地震知識漫畫圖片

地震的知識介紹

地震就是地球表層的快速振動,在古代又稱為地動。它就象刮風、下雨、閃電、山崩、火山爆發一樣,是地球上經常發生的一種自然現象。引起地球表層振動的原因很多,根據地震的成因,可以把地震分為構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誘發地震和人工地震

1.按地震成因劃分,目前世界上發生的地震主要屬於哪幾類型?

主要屬於構造地震。據統計,構造地震約佔世界地震總數的90%以上。

2.地震的三個基本參數是什麼?

地點、震級和發震時刻。

3.什麼叫震源、震中、震中距?

地球內部發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震源在地面上的投影點稱為震中。從震中到地面上任何一點的距離稱為震中距。

4.地球內部可分為幾層?哪一層常發生地震?

地球內部由表及裡可分為地殼、地幔、地核三個圈層。據統計約有92%的地震發生在地殼中, 其餘的發生在地幔上部。

5.地球上一年大約能發生多少次地震?

地球上每天都在發生地震,一年約有500萬次。其中約5萬次人們可以感覺到;能造成破壞的約有1000次; 7級以上的大地震平均一年有十幾次。

6.根據成因地震分為哪幾類?

按成因分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天然地震包括構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三類。因人為因素直接造成的振動是人工地震,如地下核爆炸引起的振動。我們一般所說的地震,多指天然地震,它是一

種經常發生的自然現象,是地殼運動的一種特殊表現形式。

7.什麼叫震源深度?何謂淺源地震、深源地震、中源地震?

從震中到震源的距離叫做震源深度。震源深度在70公里以內的地震為淺源地震;震源深度超過300公里的地震叫深源地震;震源深度介於70 —300公里之間的地震為中源地震。

8.何謂地方震、近震和遠震?

震中距在100公里以內的稱為地方震; 震中距在100公里—1000公里的稱為近震; 震中距超過1000公里的稱為遠震。

9.什麼是震級?影響震級的因素有什麼?

震級是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等級,它與震源釋放出來的能量多少有關。能量越大,震級就越大;震級相差一級,能量相差約30倍。

10.地震按震級大小可分為哪幾類?

按震級大小分:7級和7級以上的地震,稱為大震;7級以下、5級和5級以上的地震稱為強震或中強震;5級以下、3級和3級以上的,稱為小震;3級以下、1級或1級以上的稱弱震和微震。小於1級的稱為超

微震。

11.目前記錄到的世界上最大地震是多少級?

8.9級,發生於1960年5月22日的智利地震。

12.何謂地震烈度?影響烈度的因素有哪些?

地震對某一地區的影響和破壞程度稱地震烈度,簡稱為烈度。一般而言,震級越大,烈度就越大。同一次地震,震中距小烈度就高,反之烈度就低。影響烈度的因素,除了震級、震中距外,還與震源深

度、地質構造和地基條件等因素有關。

13.震級和烈度有何不同?

震級反映地震本身的大小,只跟地震釋放的能量多少有關,它是用“級”來表示的;而烈度則表示地面受到的影響和破壞程度,它是用“度”來表示。一次地震只有一個震級而烈度則各地不同。

14.何謂等烈度線?等烈度線圖的作用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