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與羊相關的成語或詩句
1. 關於的詩句羊
關於的詩句羊 1. 關於羊的詩句
1、天蒼蒼,野茫茫, 風吹草地見牛羊——北朝民歌《敕勒歌》
2、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李白 《將進酒》
3、詠羊詩句:有幸捨身憐餓狼 天公有道弱臣強 惜生利角偏無志 徒獻皮毛聊作裝
4,羊公碑尚在,讀罷淚沾襟。——《與諸子登峴山》孟浩然
5,羊腸坂詰屈,車輪為之摧。——《苦寒行》曹操
6,馬蹄凍且滑,羊腸不可上。——《初入太行路》白居易
7,羊角風頭急,桃花水色渾。——《送友人上峽赴東川辭命》白居易
8,羊公長在峴,傅說莫歸岩。——《奉和汴州令狐相公二十二韻》白居易
9,羊公峴山下,神女漢皋曲。——《初春漢中漾舟》孟浩然
10,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南朝梁·丘遲《與陳伯之書》
11,雲邊雁斷胡天月,隴上羊歸塞草煙------唐·溫庭筠《蘇武廟》
12,玉羊東北上,金虎西南昃------南朝梁.劉孝綽《望月有所思》
13,太平之瑞寶鼎,樂協之應玉羊。-----南朝梁·蕭統《七契》
14,羊馬群中覓人道,雁門關外絕人家。------唐·施肩吾《雲中道上作》
15,牧羊驅馬雖戎服,白發丹心盡漢臣。------唐·杜牧《河湟》
16,牛羊下來久,各已閉柴門。-----唐·杜甫《日暮》
17,萬羊亦是男兒事,莫學狂夫取次嘗。----史鳳《八分羊》
18,麋入神羊隊,鳥驚海鷺眠。------元稹《直台》
19,稍喜長沙向延閣,疲兵敢犯犬羊鋒。-----陳與義《傷春》
20,暮煙已合牛羊下,信馬林間步月歸。 -----文同《早晴至報恩山寺》
2. 關於馬、虎、鳥、羊的詩句
千山鳥飛盡,萬徑人蹤滅 泥融飛燕子 ,沙暖睡鴛鴦 虎據龍盤今勝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1、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2、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3、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4、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5、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6、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7、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8、策馬前途須努力,莫學龍鍾虛嘆息。 9、好山好水看不足,馬蹄催趁月明歸。
10、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11、乳鴨池塘水淺深,熟梅天氣半晴陰。
〖你正在瀏覽《老百曉在線》提供的文章〗 12、虹隨余雨散,鴉帶夕陽歸。 13、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14、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15、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16、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17、一雁下投天盡處,萬山浮動雨來出。
18、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19、鐵馬夜嘶千里月,雕旗秋卷萬重山。
20、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21、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22、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 23、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策馬前途須努力,莫學龍鍾虛嘆息。 古道西風瘦馬 古箏哀奏清秋節, 鐵人無淚亦凄惶。
但使此身能報國, 天涯何處不蘇杭? 17.李白出行圖 高歌向天天相應, 縱聲喚地地有靈。 曾經刀山驅猛虎, 幾度火海戰飛龍。
照夜白圖 昂首望九霄, 屈指數英豪。 風雲多變幻,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
唯我最逍遙。 7.蘇武牧羊圖 塞外極目望故鄉, 未見長城萬里長。
空盼飛鴻傳書至, 悲向蒼天呼斜陽。 古箏哀奏清秋節, 鐵人無淚亦凄惶。
但使此身能報國, 天涯何處不蘇杭? 17.李白出行圖 高歌向天天相應, 縱聲喚地地有靈。 曾經刀山驅猛虎, 幾度火海戰飛龍。
詩成萬卷盡雄風, 鐵流筆下恣奔騰。 何當重歸長安路? 再為盛世除奸雄。
15. 耕 靈海三月春, 萬里無片雲。 耕田老黃牛, 無視過路人。
11. 照夜白圖 昂首望九霄, 屈指數英豪。 風雲多變幻, 唯我最逍遙。
參考資料:《詩詞三百首》,作者:白玉。
3. 關於贊美牛的詩句
1、《病牛》
宋代:李綱
耕犁千畝實千箱,力盡筋疲誰復傷?
但得眾生皆得飽,不辭羸病卧殘陽。
譯文:病牛耕耘千畝,換來了勞動成果裝滿千座糧倉的結果,但它自身卻精神極為疲憊,力氣全部耗盡,然而,又有誰來憐惜它力耕負重的勞苦呢?但為了眾生都能夠飽,即使拖垮了病倒卧在殘陽之下,也在所不辭。
2、《牧牛詞》
明代:高啟
爾牛角彎環,我牛尾禿速。
共拈短笛與長鞭,南隴東岡去相逐。
日斜草遠牛行遲,牛勞牛飢唯我知;
牛上唱歌牛下坐,夜歸還向牛邊卧。
長年牧牛百不憂,但恐輸租賣我牛。
譯文:你的牛犄角彎,我的牛尾巴短。我們都拿著短笛和長鞭,到南壟東岡你追我趕。太陽西下草遠牛行遲,牛勞牛飢只有我知。我騎在牛身上唱歌坐在牛身邊玩耍,晚上回來還睡在牛旁邊。整年放牛什麼也不憂慮,只害怕賣掉這牛去交租。
3、《題竹石牧牛》
宋代:黃庭堅
野次小崢嶸,幽篁相倚綠。
阿童三尺箠,御此老觳觫。
石吾甚愛之,勿遣牛礪角。
牛礪角猶可,牛斗殘我竹。
譯文:郊野里有塊小小的怪石,怪石邊長著叢竹子,挺拔碧綠。有個小牧童持著三尺長的鞭子,騎在一頭老牛背上,怡然自樂。我很愛這怪石,小牧童你別讓牛在它上面磨角;磨角我還能忍受,可千萬別讓牛爭斗,弄壞了那叢綠竹。
4、《牧童詞》
唐代:李涉
朝牧牛,牧牛下江曲。
夜牧牛,牧牛度村谷。
荷蓑出林春雨細,蘆管卧吹莎草綠。
亂插蓬蒿箭滿腰,不怕猛虎欺黃犢。
譯文:早晨去放牛,趕牛去江灣。傍晚去放牛,趕牛過村落。披著蓑衣走在細雨綿綿的樹林里,折支蘆管躺在綠草地上吹著小曲。腰間插滿蓬蒿做成的短箭,再也不怕猛虎來咬牛犢。
5、《田園樂七首·其四》
唐代:王維
萋萋春草秋綠,落落長松夏寒。
牛羊自歸村巷,童稚不識衣冠。
譯文:茂盛的春草,在秋天還呈現出生機勃勃的綠色。高大挺直的松樹,夏季的樹蔭涼爽。牛羊無需人們去驅趕,自己會回到村裡的小巷子。孩子們天真爛漫,不認識達官顯貴。
4. 有關於羊的詩句
形容羊的古詩詞有:《渭川田家》年代: 唐 作者: 王維 斜光照墟落,窮巷牛羊歸。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雉雊麥苗秀,蠶眠桑葉稀。
田夫荷鋤立,相見語依依。即此羨閑逸,悵然吟式微。
《秋思》年代: 宋 作者: 陸游 桑竹成陰不見門,牛羊分路各歸村。前山雨過雲無跡,別浦潮回岸有痕。
《君子於役》年代: 先秦 作者: 詩經 君子於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雞棲於塒,日之夕矣,羊牛下來。君子於役,如之何勿思!君子於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1]?雞棲於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君子於役,苟無飢渴!《日暮》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牛羊下來久,各已閉柴門。風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園。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頭白燈明裡,何須花燼繁。
《蘇武廟》年代: 唐 作者: 溫庭筠 蘇武魂銷漢使前,古祠高樹兩茫然。雲邊雁斷胡天月,隴上羊歸塞草煙。
回日樓台非甲帳,去時冠劍是丁年。茂陵不見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日暮》譯文 群群牛羊早已從田野歸來,家家戶戶各自關上了柴門。風清月朗自是一個迷人的夜晚,可這優美的山川不是自己的家園。
泉水從石壁上潺潺流過,秋夜的露珠凝聚在草根上。花白的頭發與明亮的燈光輝映,燈花何必濺著斑斕的火花報什麼喜訊。
注釋:大歷二年(767)秋,杜甫在流寓夔州瀼西東屯期間,寫下了這首詩。瀼西一帶,地勢平坦,清溪縈繞,山壁峭立,林寒澗肅,草木繁茂。
黃昏時分,展現在詩人眼前的是一片山村寂靜的景色:「牛羊下來久,各已閉柴門。」夕陽的淡淡余暉灑滿偏僻的山村,一群群牛羊早已從田野歸來,家家戶戶深閉柴扉,各自團聚。
首聯從《詩經》「日之夕矣,羊牛下來」句點化而來。「牛羊下來久」句中僅著一「久」字,便另創新的境界,使人自然聯想起山村傍晚時的閑靜;而「各已閉柴門」,則使人從闃寂而冷漠的村落想像到戶內人們享受天倫之樂的景況。
這就隱隱透出一種思鄉戀親的情緒。皓月悄悄升起,詩人凝望著這寧靜的山村,禁不住觸動思念故鄉的愁懷:「風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園。」
秋夜,晚風清涼,明月皎潔,瀼西的山川在月光覆照下明麗如畫,無奈並非自己的故鄉風物!淡淡二句,有著多少悲鬱之感。杜甫在這一聯中採用拗句。
「自」字本當用平聲,卻用了去聲,「非」字應用仄聲而用了平聲。「自」與「非」是句中關鍵有字眼,一拗一救,顯得波瀾有致,正是為了服從內容的需要,深曲委婉地表達了懷念故園的深情。
江山美麗,卻非故園。這一「自」一「非」,隱含著一種無可奈何的情緒和濃重的思鄉愁懷。
夜愈深,人更靜,詩人帶著鄉愁的眼光觀看山村秋景,彷彿蒙上一層清冷的色彩:「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這兩句詞序有意錯置,原句順序應為:「暗泉流石壁,秋露滴草根」。意思是,清冷的月色照滿山川,幽深的泉水在石壁上潺潺而流,秋夜的露珠凝聚在草根上,晶瑩欲滴。
意境是多麼凄清而潔凈!給人以悲涼、抑鬱之感。詞序的錯置,不僅使聲調更為鏗鏘和諧,而且突出了「石泉」與「草露」,使「流暗壁」和「滴秋根」所表現的詩意更加奇逸、濃郁。
從凄寂幽邃的夜景中,隱隱地流露出一種遲暮之感。景象如此冷漠,詩人不禁默默走回屋裡,挑燈獨坐,更覺悲涼凄愴:「頭白燈明裡,何須花燼繁。」
杜甫居蜀近十載,晚年老弱多病,如今,花白的頭發和明亮的燈光交相輝映,濟世既渺茫,歸鄉又遙遙無期,因而盡管面前燈燼結花斑斕繁茂,似乎在預報喜兆,詩人不但不覺歡欣,反而倍感煩惱,「何須」一句,說得幽默而又凄惋,表面看來好象是宕開一層的自我安慰,其實卻飽含辛酸的眼淚和痛苦的嘆息。「情語能以轉折為含蓄者,唯杜陵居勝。」
(《姜齋詩話》)王夫之對杜詩的評語也恰好闡明本詩的藝術特色。詩人的衰老感,懷念故園的愁緒,詩中都沒有正面表達,結句只委婉地說「何須花燼繁」,嗔怪燈花報喜,彷彿喜兆和自己根本無緣,沾不上邊似的,這樣寫確實婉轉曲折,含蓄蘊藉,耐人尋味,給人以更鮮明的印象和深刻的感受,藝術上可謂達到爐火純青的境地。
5. 有關於羊的詩句
形容羊的古詩詞有: 《渭川田家》 年代: 唐 作者: 王維 斜光照墟落,窮巷牛羊歸。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雉雊麥苗秀,蠶眠桑葉稀。
田夫荷鋤立,相見語依依。即此羨閑逸,悵然吟式微。
《秋思》 年代: 宋 作者: 陸游 桑竹成陰不見門,牛羊分路各歸村。前山雨過雲無跡,別浦潮回岸有痕。
《君子於役》 年代: 先秦 作者: 詩經 君子於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雞棲於塒,日之夕矣,羊牛下來。君子於役,如之何勿思!君子於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1]?雞棲於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君子於役,苟無飢渴! 《日暮》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牛羊下來久,各已閉柴門。風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園。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頭白燈明裡,何須花燼繁。
《蘇武廟》 年代: 唐 作者: 溫庭筠 蘇武魂銷漢使前,古祠高樹兩茫然。雲邊雁斷胡天月,隴上羊歸塞草煙。
回日樓台非甲帳,去時冠劍是丁年。茂陵不見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日暮》譯文 群群牛羊早已從田野歸來,家家戶戶各自關上了柴門。 風清月朗自是一個迷人的夜晚,可這優美的山川不是自己的家園。
泉水從石壁上潺潺流過,秋夜的露珠凝聚在草根上。 花白的頭發與明亮的燈光輝映,燈花何必濺著斑斕的火花報什麼喜訊。
注釋: 大歷二年(767)秋,杜甫在流寓夔州瀼西東屯期間,寫下了這首詩。瀼西一帶,地勢平坦,清溪縈繞,山壁峭立,林寒澗肅,草木繁茂。
黃昏時分,展現在詩人眼前的是一片山村寂靜的景色:「牛羊下來久,各已閉柴門。」夕陽的淡淡余暉灑滿偏僻的山村,一群群牛羊早已從田野歸來,家家戶戶深閉柴扉,各自團聚。
首聯從《詩經》「日之夕矣,羊牛下來」句點化而來。「牛羊下來久」句中僅著一「久」字,便另創新的境界,使人自然聯想起山村傍晚時的閑靜;而「各已閉柴門」,則使人從闃寂而冷漠的村落想像到戶內人們享受天倫之樂的景況。
這就隱隱透出一種思鄉戀親的情緒。皓月悄悄升起,詩人凝望著這寧靜的山村,禁不住觸動思念故鄉的愁懷:「風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園。」
秋夜,晚風清涼,明月皎潔,瀼西的山川在月光覆照下明麗如畫,無奈並非自己的故鄉風物!淡淡二句,有著多少悲鬱之感。杜甫在這一聯中採用拗句。
「自」字本當用平聲,卻用了去聲,「非」字應用仄聲而用了平聲。「自」與「非」是句中關鍵有字眼,一拗一救,顯得波瀾有致,正是為了服從內容的需要,深曲委婉地表達了懷念故園的深情。
江山美麗,卻非故園。這一「自」一「非」,隱含著一種無可奈何的情緒和濃重的思鄉愁懷。
夜愈深,人更靜,詩人帶著鄉愁的眼光觀看山村秋景,彷彿蒙上一層清冷的色彩:「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這兩句詞序有意錯置,原句順序應為:「暗泉流石壁,秋露滴草根」。意思是,清冷的月色照滿山川,幽深的泉水在石壁上潺潺而流,秋夜的露珠凝聚在草根上,晶瑩欲滴。
意境是多麼凄清而潔凈!給人以悲涼、抑鬱之感。詞序的錯置,不僅使聲調更為鏗鏘和諧,而且突出了「石泉」與「草露」,使「流暗壁」和「滴秋根」所表現的詩意更加奇逸、濃郁。
從凄寂幽邃的夜景中,隱隱地流露出一種遲暮之感。景象如此冷漠,詩人不禁默默走回屋裡,挑燈獨坐,更覺悲涼凄愴:「頭白燈明裡,何須花燼繁。」
杜甫居蜀近十載,晚年老弱多病,如今,花白的頭發和明亮的燈光交相輝映,濟世既渺茫,歸鄉又遙遙無期,因而盡管面前燈燼結花斑斕繁茂,似乎在預報喜兆,詩人不但不覺歡欣,反而倍感煩惱,「何須」一句,說得幽默而又凄惋,表面看來好象是宕開一層的自我安慰,其實卻飽含辛酸的眼淚和痛苦的嘆息。「情語能以轉折為含蓄者,唯杜陵居勝。」
(《姜齋詩話》)王夫之對杜詩的評語也恰好闡明本詩的藝術特色。詩人的衰老感,懷念故園的愁緒,詩中都沒有正面表達,結句只委婉地說「何須花燼繁」,嗔怪燈花報喜,彷彿喜兆和自己根本無緣,沾不上邊似的,這樣寫確實婉轉曲折,含蓄蘊藉,耐人尋味,給人以更鮮明的印象和深刻的感受,藝術上可謂達到爐火純青的境地。
6. 與羊有關的詩句
. 句 (褚亮)
神羊既不觸,夕鳥欲依人。
2. 出境游山二首 (王勃)
源水終無路,山阿若有人。驅羊先動石,走兔欲投巾。
3. 渭川田家 (王維)
斜陽照墟落,窮巷牛羊歸。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
4. 題潤州妙善前石羊 (羅隱)
紫髯桑蓋此沈吟,很石猶存事可尋。漢鼎未安聊把手,楚醪雖滿肯同心。
5. 羊 (李嶠)
絕飲懲澆俗,行驅夢逸材。仙人擁石去,童子馭車來。夜玉含星動,晨氈映雪開。莫言鴻漸力,長牧上林隈。
6. 訪羊尊師 (孫革)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葯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7. 八分羊 (史鳳)
黨家風味足肥羊,綺閣留人漫較量。萬羊亦是男兒事,莫學狂夫取次嘗。
8. 田園樂七首 (王維)
牛羊自歸村巷,童稚不識衣冠。
9. 隴頭吟 (翁綬)
殘月出林明劍戟,平沙隔水見牛羊。橫行俱是封侯者,誰斬樓蘭獻未央。
10. 留別曹南群官之江南 (李白)
知戀峨眉去,弄景偶騎羊。
11. 送蕭三十一之魯中,兼問稚子伯禽 (李白)
君行既識伯禽子,應駕小車騎白羊。
12. 胡無人 (李白)
塞闊牛羊散,兵休帳幕移。空餘隴頭水,嗚咽向人悲。
13. 促促詞 (張籍)
願教牛蹄團團羊角直,君身常在應不得。
14. 野田 (張籍)
漠漠野田草,草中牛羊道。古墓無子孫,白楊不得老。
15. 送人游塞 (齊己)
槐柳野橋邊,行塵暗馬前。秋風來漢地,客路入胡天。雁聚河流濁,羊群磧草膻。那堪隴頭宿,鄉夢逐潺湲。
16. 蒿里 (貫休)
兔不遲,烏更急,但恐穆王八駿,著鞭不及。牛羊窸窣,時見牧童兒,弄枯骨。
⑵ 看圖寫話,放綿羊的小牧童
他只是個小牧童。他每天的任務就是把羊群趕到牧場,並監視羊群不要穿過鐵絲到牧場的另一邊--一塊菜園地里搞破壞。
有一天,他在放牧時,由於實在無聊,就躺在草地上曬太陽。溫暖的陽光照在身上舒服極了,不知不覺地他竟然睡著了……
他是被一陣呵斥聲驚醒的,他睜開眼看到了老闆那雙怒目圓睜的眼睛:「你這沒用的傢伙!羊把菜園攪得一塌糊塗,你竟然還在這里睡大覺……」
他早已嚇得睡意全無,一聲不吭地站在那裡,任老闆訓斥。
這件事在他腦子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想:有什麼辦法他不用每時每刻都提防,而羊也不會穿過鐵柵欄去破壞菜園呢?他注意到,那片有玫瑰花的地方並沒有牢固的鐵柵欄,但是羊群從來都不從那裡過去。
羊為什麼不從玫瑰叢處過去呢?他很好奇,伸手抓了朵玫瑰想看個究竟。他的手剛接觸到玫瑰的花柄,手就被狠狠地刺了一下--是玫瑰花柄上面的刺把他的手刺破的。看著被刺出來了血的手,他沒有惱怒也沒有哭泣,卻興奮得跳了起來。他想:假如鐵絲上也「長出」一些刺,不就可以擋住羊群了嗎?
說干就干!他把鐵絲剪成了5厘米左右的小段,然後把這些一小段一小段的鐵絲扭在了鐵絲網上。這樣,鐵絲網上就「長出」了許多小刺。當他再去放羊時,他發現羊群起初還試圖穿過鐵絲網到菜園里吃菜,但是被鐵絲刺傷過幾次後,再也沒有哪只愚蠢的羊敢穿過帶刺的鐵絲柵欄,到另一邊的菜園里去了。
這個叫傑福斯的小牧童終於成功了,他不必再為羊群跑到菜園糟蹋蔬菜而苦惱。成功的小傑福斯並沒有滿足整天放羊曬太陽的日子。不久他為自己的這項小發明申請了專利,這項小發明迅速被推廣,並在全世界風行。
有誰會想到,隨處可見的帶刺鐵絲網是一個想偷懶的小牧童發明的呢?幾年前,當我讀到傑福斯的故事時,我曾仔細地觀察那種帶刺的鐵絲網,我看完後的第一感覺可以用兩個字來概括:惋惜。惋惜自己為什麼不早生幾十年,偷懶並發明這種帶刺的鐵絲網。因為,他只是把短的鐵絲扭在了一起,實在沒有什麼技術含量。
只是,當我們偷懶的時候,有沒有想到尋找另外一種方式替代?唯有如此,你才可以算得上真正會偷懶。
⑶ 山羊和綿羊的區別
1.氣味是有區別的。
眾所周知,羊肉有臭味,山羊的臭味比綿羊的大。
所以山羊更適合火鍋或者燒烤,因為這兩種烹飪方式都會加入大量的香料來增強羊肉的香味,從而抑制羊肉的腥味。
2.不同的味道
因為山羊性活躍,生長速度慢,一般10個月的山羊也就40-60斤。所以山羊的肉質特別緊實,更有彈性和嚼勁。
羊性情溫順,10個月大,體重可達70-80kg。所以它的肉略松,吃起來軟嫩,適合燉湯。
3.營養價值不同。
據相關資料顯示,羊肉中的肉鹼含量較高,可以防止大腦老化。同時,羊肉中的膽固醇含量相對較低,符合現代人的健康理念。
⑷ 木童和羊的故事中你受到了什麼啟發
讀《牧童和羊的故事》有感
今天,我讀完了一本名為《100個創新故事》的書。裡面有許多因為靈感的啟示而成功的人。其中,有這樣的一個故事:
有一個孩子叫約瑟夫。因為沒有錢,被迫替人看管羊群來貼補家用。當老闆走了以後,他又像往常一樣一邊放羊一邊看書,連羊都跑到農田裡去吃莊稼都不知道。迎接他的,是一頓責罵。但他不想放棄學習的機會,於是就琢磨如何避免羊群逃跑的辦法。他發現——那些有薔薇的地方沒有被羊群破壞過,因為薔薇上長滿了刺。他馬上把鐵絲網弄上了刺,當羊要從柵欄那裡過去時,就會被刺痛或受傷。約瑟夫成功了!
這故事說明一個道理:在生活中,我們要善於捕捉發明創造的機遇。
在成功的道路上,許多成功的人士都是靠捕捉這種機遇,才取得成功的。他們把從生活中發現的事物都融入到現實生活中去,來發明創造,才走向了成功的道路。比如愛迪生一生中有1000多種發明創造;牛頓從蘋果落地發現了萬有引力;愛因斯坦發現相對論;居里夫人發現鐳;張衡發明地震儀……他們都是從生活中捕捉到這樣的機遇才獲得成功。如果他們沒有細心觀察生活,善於捕捉瞬間的靈感,他們也不會有這么大的成就。
我以後做事也要勤於思考、善於思考,讓自己邁向成功。
⑸ 伊索寓言中牧人與羊的啟示是什麼
我讀了《伊索寓言》中的一則故事,名字叫《牧羊人和野山羊》,讀完之後,我受到了很大的啟發。
《牧羊人和野山羊》這則故事主要講的是在一個冬天,漫天的大雪已經下了三天,地上積雪有一尺厚,道路都被封鎖了。牧羊人趕著他的羊群回不了家,只好把羊群趕到一個山洞裡,暫時避一避風雪。到山洞後,牧羊人又意外發現還有一群野山羊也躲在裡面。牧羊人為了賣更多的錢,就千方百計地來籠絡、馴養野山羊,而對自己的羊群卻視而不見。幾天過後,暴風雪停了,牧羊人剛把羊群趕出山洞,野山羊就四處亂竄,逃跑了,而他自己的羊也全都凍死或餓死了。
當我讀到了「牧羊人把草料分成兩堆,大的一堆給野山羊,小的一堆給自己的羊群」時,我覺得牧羊人十分喜新厭舊,得到了一群羊,就精心地照顧它們,而對自己原來的羊群卻視而不見,所以使野山羊每天吃得飽飽的,而自己的羊每天只能分到可憐的一小把草。到最後,野山羊對牧羊人還是懷有戒心,剛出山洞就逃跑了;而牧羊人自己的羊群也因為沒有得到牧羊人的照顧而飢寒交迫,最終全都死了。牧羊人因為自己的貪心使自己到最後什麼也沒有得到,只能失聲痛哭。
其實,在學習上,我們也不能喜新厭舊,不能後面的剛學完,前面的就都忘得一干二凈了,否則的話,學習的效率就太低了,學完了的東西也要經常去復習、鞏固,就像孔子說過的一樣:「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而且,我們也不能過分貪心,否則也會和牧羊人一個下場。
⑹ 兒童故事牧童與小羊
兒童故事牧童與小羊:
約瑟夫小學畢業後,由於家庭困苦,沒法繼續讀書,只好替人放羊,賺錢補貼家用。上工第一天,牧場老闆就告訴約瑟夫,他的工作就是把羊看好,不要讓它們越過柵欄去偷吃莊稼。
老闆走了以後,約瑟夫就開始一邊放羊一邊看書。他完全沒有注意到,牲口已經撞倒了柵欄,跑到附近的田裡去偷吃莊稼。結果,約瑟天夫老闆大罵一頓。
但是,約瑟夫可不想放棄這個學習的好機會,他想:「難道沒有一種柵欄可以阻止羊跑出去嗎?」突然間,他發現羊群似乎從來不走有薔薇的地方,因為這里根本沒有被破壞過。倒是那些拉著鐵絲網的柵欄,被羊群沖破了。 為什麼會這樣呢?約瑟夫疑惑地觀察著薔薇。
「啊,對啦,原來薔薇上長著刺。他靈機一動 一個主意浮上心頭 能不能用細鐵絲做成帶刺的網呢 它們看上去就和薔薇的刺差不多 完全可以阻止羊群越過柵欄 於是,他弄來鐵絲,把它剪成5厘米長的小段,兩端削尖,然後纏在柵欄上。
第二天.約瑟夫故意躲起來觀察羊的動靜,想看看新辦法是否有效。羊兒們一看約瑟夫不在,不像往常一樣,把身體貼近柵欄想把它推倒。但是,它們好像被柵欄上的鐵刺刺痛了身體。只好乖乖地待在原地。
「成功了!」看到這一幕。約瑟夫高興得手舞足蹈。 牧場主知道這件事後,馬上與約瑟夫合夥,開設工廠專門生產這種帶刺的鐵絲網,以滿足牧場的需要。很快,約瑟夫就賺到了一大筆錢,重新回到了學校。
【兒童故事在線聽好好聽故事網】
⑺ 《帝霸》李七夜丟的羊什麼梗
他原本是個放羊娃,由於丟了一隻羊,並且在尋找羊的過程中得歷盡奇遇,人生從此不一樣了,但是羊一直都沒找到。
《帝霸》小說主要講述了一個放羊的牧童被煉成陰鴉,不甘命運,左右著千萬年中的一個又一個大時代的變遷後奪回身體開始戰至天地盡頭的故事。
作品簡介
千萬年前,李七夜栽下一株翠竹。八百萬年前,李七夜養了一條鯉魚。五百萬年前,李七夜收養一個小女孩。今天,李七夜一覺醒來,翠竹修練成神靈,鯉魚化作金龍,小女孩成為九界女帝。這是一個養成的故事,一個不死的人族小子養成了妖神、養成了仙獸、養成了女帝的故事。
⑻ 牧童騎羊是什麼動物
羊駝(馱)
被羊馱著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