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卡通圖片 » 劉三姐卡通圖片素材
擴展閱讀
嚴浩翔生日應援背景圖片 2025-09-12 12:23:09

劉三姐卡通圖片素材

發布時間: 2022-10-03 08:10:40

1. 關於印象劉三姐的詩句

1.印象劉三姐的作文

印象劉三姐是一部世界上最大的山水實景劇場,是由全球最具有魅力的張藝謀、王潮歌等人導演的。

這部電影充分講述了一個小山村裡的人們是怎樣生活的,也表現出了春、夏、秋、冬四個季節不同的氣候。電影開始時,一群身穿不同少數民族服裝的女人拿著火把跑出來,接著又穿著不同少數民族服裝的男人沖出來,如同雄師從山澗飛出來。

一群人劃著竹筏在江中抽水打魚,燈光從白色變為黃色,鳥兒悠閑的叫著,就象清晨漁民們工作的景象。突然,漁民拉起水中的紅綢緞有節奏的動。

然後一個大竹筏載著月亮漂浮在水面,一個穿著紗的女人在月亮上奔跑看那情形如同嫦娥奔月一樣,劉三姐坐著竹筏唱著山歌從月亮邊滑過。在劇場的右邊,照射著黃色的光芒,鳥兒嘰嘰喳喳地叫著,人們有的牽出牛到河邊喝水,有的在河邊邊唱歌邊洗衣服,有的在收漁網,還有的騎上自行車去上班,表現出了清早的繁忙。

過了一會兒劉三姐帶著一群姑娘到河邊洗澡,她們四個人圍成一個圈,中間的姑娘洗完澡後換上新衣,劉三姐換上新衣後,阿牛哥就用竹筏接走了她。竹筏組成了一條河中的小路,一群穿著黑衣服衣服上由小燈泡的姑娘慢慢走出來,邊跳舞邊走走到盡頭時他們身上的燈泡一會兒亮一會兒不亮遠看像豪華商場的招牌,近看如同一個會亮的機器人。

看這部電影的人上千人中外旅遊者都有似乎聞訊而來。這部電影讓人知道了鄉村生活的樣子與樂趣,選用了壯族、瑤族、苗族等不同的少數民族服裝,場景五光十色。

製作人梅帥元曾說過:他舉世公認的非凡才華和獨創精神使這部與上帝合作的作品成為唯一。這部電影如果沒有大自然又何來山水實景,如果沒有山水實景又何來那些聞訊而來的觀眾。

因為有了上帝,也因為有了這位全球最具有魅力的導演,廣維文華公司申報了下面兩項吉尼斯紀錄:一、世界上最大的鼓樓群;二、世界上最大的山水實景劇場。

2.印象劉三姐和桂林千古情哪個好看

《桂林千古情》好看。

《千古情》類似一場晚會,跳舞的,有劇情,景區里有遊玩的,實景演出,演員較多,比較震撼。再現了桂林的歷史文化與民族風情,老少同樂、晴雨皆宜。

「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從古至今,都不乏文人墨客對桂林山水的贊美,稱頌桂林美景的詩句更是數不勝數。《桂林千古情》攜帶著璀璨的歷史與的秀美的畫卷震撼而來,以出其不意的形式演繹了當地的風土人情、地域特色以及傳奇典故。

演出分為《桂林傳說》、《大地飛歌》、《千古靈渠》、《灕江戀歌》、《尋找劉三姐》五幕。運用先進的聲、光、電手段和舞台機械,聯合數百位演員傾情演繹,在水陸空三維立體空間,唱響了一曲感天動地的桂林千古傳奇。

相較於傳統的旅遊演藝項目,千古情系列更具創新。大型歌舞《桂林千古情》濃縮了桂林萬年的歷史與民俗,是桂林文化的靈魂。感受千古情的震撼,相信一定會不虛此行!

3.誰看過桂林的印象劉三姐

向你推薦下文 以作答-- ◎片 名 印象·劉三姐 ◎年 代 2004 ◎國 家 中國大陸 ◎類 別 音樂 ◎語 言 普通話 ◎字 幕 無字幕 ◎資源類型:DVDRip ◎IMDB評分 N/A ◎IMDB鏈接 N/A ◎文件格式 XviD + MP3 ◎視頻尺寸 576 x 320 ◎文件大小 1CD 25 x 15MB ◎片 長 0:47:41 ◎導 演 張藝謀 王潮歌 樊躍 [編輯本段]簡介 大型桂林山水實景演出《印象·劉三姐》是中國·灕江山水劇場之核心工程,由桂林廣維文華旅遊文化產業有限公司投資建設、我國著名導演張藝謀、王潮歌、樊躍出任總導演,國家一級編劇梅帥元任總策劃、製作人,歷時五年半努力製作完成。

它集灕江山水、廣西少數民族文化及中國精英藝術家創作之大成,是全國第一部全新概念的「山水實景演出」。演出集唯一性、藝術性、震撼性、民族性、視覺性於一身,是一次演出的革命、一次視覺的革命。

印象·劉三姐[1]是全球最大的山水實景劇場、歷經5年零5個月、1 。 654平方公里水域、12座著名山峰、67位中外著名藝術家參與創作、109次修改演出方案、600多名演職人員參加演出。

這部作品於2004年3月20日正式公演;世界旅遊組織官員看過演出後如是評價:「這是全世界看不到的演出,從地球上任何地方買張機票來看再飛回去都值得」,議為世界旅遊組織目的地最佳-休閑度假推薦景區;2004年11月以桂林山水實景演出《印象·劉三姐》為核心項目的中國·灕江山水劇場(原劉三姐歌圩)榮獲國家首批文化產業示範基地。 劉三姐是中國壯族民間傳說中一個美麗的歌仙,圍繞她有許多優美動人、富於傳奇色彩的故事。

1961年,電影《劉三姐》誕生了,影片中美麗的桂林山水,美麗的劉三姐、美麗的山歌迅速風靡了全國及整個東南亞。從此,前來游覽桂林山水,尋訪劉三姐和廣西山歌,便成了一代又一代的夢想。

《印象·劉三姐》是一次與真象無關的藝術呈現,以山水聖地桂林山水美麗的陽朔風光實景作為舞台和觀眾席,以經典傳說《劉三姐》為素材,以文化英雄張藝謀 為總導演,國家一級編劇梅帥元任總策劃、製作人,並有兩位年輕導演——王潮歌、樊躍的加盟,數易其稿,歷時三年半,努力製作而成。 集灕江山水風情、廣西少數民族文化及中國精英藝術家創作之大成,是全世界第一部全新概念的「山水實景演出」,集惟一性、藝術性、震憾性、民族性、視覺性於一身,是一次演出的革命,一次視覺的革命,是桂林山水的美再一次的與藝術相結合的升華表現。

在方圓兩公里的陽朔風光美麗的灕江[3]水域上以十二座山峰為背景,廣袤無際的天穹,構成了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山水劇場。 傳統演出是在劇院有限的空間里進行。

這場演出則以自然造化為實景舞台,放眼望去,灕江的水,桂林的山,化為中心的舞台,給人寬廣的視野和超人的感受,讓您完全沉溺在這美麗的陽朔風光里。傳統的舞台演出,是人的創作,而「山水實景演出」是人與上帝的共同的創作。

山峰的隱現、水鏡的倒影,煙雨的點綴,竹林的輕吟、月光的披灑隨時都會加入演出,成為最美妙的插曲。晴天的灕江,清風倒影特別迷人;煙雨灕江賜給人們的都是另一種美的享受;細雨如紗,飄飄瀝瀝;雲霧繚繞,似在仙宮,如入夢境……演出正是利用晴、煙、雨、霧、春、夏、秋、冬不同的自然氣候,創造出無窮的神奇魅力,使那裡的演出每場都是新的。

演出以「印象·劉三姐」為總題,在紅色、白色、銀色、黃色四個「主題色彩的系列」里,大意地將劉三姐的經典山歌、民族風情、灕江漁火等元素創新組合,不著痕跡地溶入山水,還原於自然,成功詮釋了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創造出天人合一的境界,被稱為「與上帝合作之傑作」。 尤其是洗浴一場。

身著白色紗巾的少女翩然起舞。水鏡晨妝,風解羅衫,山水與袒露中的少女彼此呼應,似乎在告訴每一位注視者,靈性就在大自然的深邃處,少女所有的美麗來自山水的賜予。

演出把廣西舉世聞名的兩個旅遊文化資源——桂林山水和「劉三姐」的傳說進行巧妙的嫁接和有機的溶合,讓陽朔風光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 演出立足於廣西,與廣西的音樂資源、自然風光、民俗風情完美地結合,看演出的同時,也看灕江人的生活。

由於是山水實景演出,支撐這個超級實景舞台的最直觀的是燈光。《印象·劉三姐》同樣體現了一種淋漓盡致的豪華氣派,利用目前國內最大規模的環境藝術燈光工程及獨特的煙霧效果工程,創造出如詩如夢的視覺效果。

自古以來,桂林山水頭一回讓人領略到華燈之下的優美、柔和、嬌美、艷美和神秘的美。《印象·劉三姐》很大程度上說是一次真正豪華的燈會,構建了一個空前壯觀的舞台燈光藝術聖堂,從一個新的角度升華了桂林山水。

劉三姐歌圩坐落在灕江與田家河交匯處,與聞名遐邇的書童山隔水相望。 歌圩幾乎全部被綠色覆蓋,種植有茶樹、風尾竹 景點特色:全世界最大的山水實景演出[2]、,民族與現代的結合,一場饕餮的視覺盛宴。

游覽時間:淡季開一場,旺季開兩場,演出時間約1小時,一般開演時間為晚上20:00,依場次而定。 [編輯本段]主創團隊 總導演:張藝謀 1995年加拿大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全世界十大導演之一; 1995年美國夏威夷國際電。

4.讀完劉三姐這篇短文,你有什麼感想

印象劉三姐是一部世界上最大的山水實景劇場,是由全球最具有魅力的張藝謀、王潮歌等人導演的。這部電影充分講述了一個小山村裡的人們是怎樣生活的,也表現出了春、夏、秋、冬四個季節不同的氣候。

電影開始時,一群身穿不同少數民族服裝的女人拿著火把跑出來,接著又穿著不同少數民族服裝的男人沖出來,如同雄師從山澗飛出來。

一群人劃著竹筏在江中抽水打魚,燈光從白色變為黃色,鳥兒悠閑的叫著,就象清晨漁民們工作的景象。突然,漁民拉起水中的紅綢緞有節奏的動。

然後一個大竹筏載著月亮漂浮在水面,一個穿著紗的女人在月亮上奔跑看那情形如同嫦娥奔月一樣,劉三姐坐著竹筏唱著山歌從月亮邊滑過。

在劇場的右邊,照射著黃色的光芒,鳥兒嘰嘰喳喳地叫著,人們有的牽出牛到河邊喝水,有的在河邊邊唱歌邊洗衣服,有的在收漁網,還有的騎上自行車去上班,表現出了清早的繁忙。

過了一會兒劉三姐帶著一群姑娘到河邊洗澡,她們四個人圍成一個圈,中間的姑娘洗完澡後換上新衣,劉三姐換上新衣後,阿牛哥就用竹筏接走了她。

竹筏組成了一條河中的小路,一群穿著黑衣服衣服上由小燈泡的姑娘慢慢走出來,邊跳舞邊走走到盡頭時他們身上的燈泡一會兒亮一會兒不亮遠看像豪華商場的招牌,近看如同一個會亮的機器人。

看這部電影的人上千人中外旅遊者都有似乎聞訊而來。這部電影讓人知道了鄉村生活的樣子與樂趣,選用了壯族、瑤族、苗族等不同的少數民族服裝,場景五光十色。

製作人梅帥元曾說過:他舉世公認的非凡才華和獨創精神使這部與上帝合作的作品成為唯一。這部電影如果沒有大自然又何來山水實景,如果沒有山水實景又何來那些聞訊而來的觀眾。因為有了上帝,也因為有了這位全球最具有魅力的導演,廣維文華公司申報了下面兩項吉尼斯紀錄:一、世界上最大的鼓樓群;二、世界上最大的山水實景劇場。

2. 一幅壯錦採用什麼表現手法

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一幅壯錦》這一來自鄉野的民間傳說開始進入藝術工作者的視野。

1934年,畢業於上海大學文學院中國文學系的壯族青年肖鍾棠,回到家鄉桂林任教,致力於搜集少數民族民間文學素材。在上海讀書期間,魯迅常到該院講課,肖鍾棠深受其影響,以「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為座右銘,並給自己取筆名「蕭甘牛」。新中國成立後,蕭甘牛深入山區鄉村教學,整理出眾多民間傳說,1955年發表了關於「歌仙劉三姐」的第一篇民間文學史料,為後來風靡全國的彩調劇、電影《劉三姐》提供了創作基礎。

1956年,痴迷民間文藝的蕭甘牛辭去教師職務,舉家遷入有壯、苗、瑤、侗、漢等民族雜居的大苗山區當農民,搜集整理民間藝術素材,從此成果甚豐,出版發表了一批著作。1958年,《一幅壯錦》發表於《民間文學》的創刊號上,使這一民間傳說首次見諸文字,留下了珍貴的資料;同年,蕭甘牛與李寅、周民震合作將《一幅壯錦》改編成桂劇;1959年,蕭甘牛撰寫的同名電影文學劇本《一幅壯錦》獲全國電影優秀劇本獎,由上海美術電影廠拍攝的動畫影片獲1965年卡羅茲·發利第十二屆國際電影節榮譽獎;上世紀80年代,《一幅壯錦》被選入小學課本,為國人所熟知。

談起《一幅壯錦》的民間故事,劇作家常劍鈞是這樣評價的:「這個產生、流傳在民間的故事脈絡比較簡單,僅停留在表現膚淺的道德評判、善惡對立的層次上,一方面肯定了勤勞、勇敢、善良這些美好品德,一方面鞭撻了懶惰、怯懦、邪惡。這是民間傳說中常見的樸素道德觀,人物性涇渭分明,非此即彼,非善即惡。」

3. 柳州山歌的主要作品

以柳州山歌為素材創作的精品劇目有:
1959年,以柳州民間傳說和柳州山歌為素材,柳州市文化局組織創作、演出了彩調劇《劉三姐》,作為建國十周年獻禮劇目應邀赴京演出,引起轟動。以後被改編成電影,影響波及海內外。
20世紀末、21世紀初,吸取了柳州山歌豐富營養而創作演出的柳州精品劇目轟動全國。其中民族音樂劇《白蓮》獲全國文華獎,廣西民族音畫《八桂大歌》一舉奪得文化部第十一屆文華大獎、第七屆中國藝術節觀眾最喜愛劇目、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 2003—2004年度十大精品劇目多項大獎,又一次佐證了柳州山歌無窮的魅力及其傑出的藝術價值。
柳州山歌相關文字、音像作品有:
《廣西民間文學作品精選柳州市卷》劉沛盛主編 廣西民族出版社1991年10月出版
《歌王傳》黃勇剎、楊欽華、方壽德編著 廣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9月出版
《情醉歌鄉》李隆球、黃月香、黃月霜著 中國文化出版社2005年7月出版
《劉三姐山歌集》、《劉三姐傳說集》、《劉三姐劇本集》、《劉三姐評論集》
劉三姐叢書編委會策劃鄧凡平選編廣西民族出版社1996年4月出版
《柳江縣歌謠集》柳江縣民間文學集成編委會編 1986年印刷 內部發行
《鹿寨縣歌謠集》黎耘主編 1987年印刷 內部資料
《民間歌謠》融水苗族自治縣民間文學編輯組 1987年12月印製 內部資料
《三江各族民歌》吳浩主編
《糖罐花》潘宗亮主編 灕江出版社 1998年1月出版
《廣西柳州市文化志史料匯編》(第一輯)柳州市文化局藝術研究所 1988年6月編印
《三姐傳歌在魚峰》陳爭鳴、呂琦主編 廣西民族出版社 2002年11月出版
《苗鄉情緣》(視頻)
《柳州山歌》(聲頻)
民間自製歌碟若干
民間油印歌書若干

4. 劉三姐的服飾特點是什麼

特點是上小下大。
家喻戶曉的壯族劉三姐民歌為素材,把自然山水、經典山歌、民族風情、特色服飾等元素,運用大寫意的手法、先進的聲光電技術和現代歌樂舞理念加以創新組合,了無痕跡地融為一體,使山野炊煙、灕江浣衣、漁舟唱晚、樵夫放排、頑童牧歸等人們久違了的景象交織出誘人的田園詩話。

5. 劉三姐是國版的《愛樂之城》,對於這部電影你有什麼印象

劉三姐是國版的《愛樂之城》,這部電影主要是以山歌為主題,上映時間在上世紀90年代,檸檬還沒有出生。相信有很多人的爸爸、媽媽都對這部電影有很深的印象。雖然說已經過去很多年,但是這部電影給很多人帶來了不一樣的印象。

並且,這部電影也是第1部走出國門的音樂電影,在國外斬獲了一系列的獎項!全球十佳影片是馬來西亞地區給這部電影的定位,而且這部影片在新加坡連續放映了4個月,打破了連續放映的記錄,可想而知這部電影有多麼的受歡迎。

電影中的劉三姐從小就聰慧過人,12歲就可以拿所有的素材當歌唱題材,而且開口脆,唱出了窮人的疾苦,也唱出了山歌的韻味!被地主砍斷藤蔓,從山崖滾落水中後,她一路飄到了桂林的灕江,在那裡她用自己的歌聲給所有的人帶來了歡聲笑語。

6. 靠撿漏「劉三姐」成名的黃婉秋,後來嫁小6歲老公,近況如何

「劉三姐」是家喻戶曉的人物,一個時代的印記,也是廣西最美女性的經典代表。當年影視劇《劉三姐》推出後,以「景美、人美、歌美」的這一特色,打動了無數觀眾的心,使得劉三姐成為了那個時代的「女神」。說到劉三姐,不得不提她的飾演者「黃婉秋」,她彷彿就是「劉三姐」的本人,朴實率真、甜美清純、嬌俏可愛的模樣,將這一角色表現得活靈活現,入木三分。使得劉三姐似真要從那美麗的畫面中走了出來。

婚後兩人住在了農村,過著再平凡不過的生活,何有才一直對她非常的貼心,總是愛護著他的「劉三姐」,想必能夠娶到她,就是他這一輩子最幸福的事了。17年後,也就是1982年,黃婉秋終於重新返回了舞台。可這時候她的青春美貌已逝去。不過她並沒有因此而陷入在怨天尤人的情緒里,時而努力地發揚「劉三姐」個品牌文化,積極樂觀地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她已是年過七旬的老人了,不過從她的笑容上可以看出她是一個幸福的女人。她的兒女及外孫,正沿著她的腳步走下去。身邊呢,一直都有丈夫的寵愛、陪伴。這對於一個女人而言,其實才是最難得的!

jy :從黃婉秋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到,一個人在雲端與低谷的大起大落,不得不說她是「成也劉三姐,敗也劉三姐」。人生很多時候就是這樣,在此處得到的,會在彼處失去;而在彼處失去的,會在此處得到。黃婉秋撿漏到了無可替代的角色,獲得了鮮花與掌聲,卻也沒有想到會因為這個角色也失去了很多。就在她絕望之際,何有才出現了,使得她獲得了很多人都艷羨的愛情。人生正是如此,有得有失,酸甜苦辣,唯有愛不變質,她其實是一個很幸運的女人。

7. 靠演「劉三姐」成名嫁給小6歲的丈夫,如今她怎樣

演員在飾演一個角色時對人物的刻畫顯得尤為重要,這也是評定其是否為好演員的標准,倘若一談起某個角色觀眾就自然聯想到這位演員時,那則證明其飾演角色十分成功。可以這么說,經典之所以被稱之為經典,不一定是因為時間的問題,而是指其最具典範性和權威性,能夠流傳於後世的傳世之作。

8. 柳州水上狂歡節的花車名字

這10輛彩車,包括以歡歡樂樂 、超人 、獅子王 、火車頭 、劉三姐 、蝴蝶仙子 、歡樂鋼琴 、海底世界 、巨龍騰飛 、玉兔呈祥為主題內容的彩車。
歡歡樂樂彩車,以歡歡 、樂樂兩個吉祥物為主角,以綠色植物為背景,配上卡通人物及綠色跳動的音符,呈現一種愉悅 、快樂 、和諧的氛圍。寓意在龍城這個生態 、森林 、美麗 、文明的城市裡,到處呈現出人與自然 、人與環境 、人與社會 、人與人和諧共處的「山水美 、環境美 、形象美 、氣質美 、和諧美」的生動景象。
超人彩車,代表著對正義和理想的追求。藍色緊身衣 、紅色披風和金色蓮花寶座穿插交合,呈現了人們渴望超能力的別具元素。柳州的超人,長著龍的尾巴,上面放滿了書籍,充分期望柳州人民要多學習超人精神,多挖掘自身潛能,具有戰勝一切困難 、克服一切險阻的勇氣。
火車頭彩車,以老式的火車頭為結構,金黃色的車身,履帶式的車輪,彌漫著沖天白煙,隱隱約約將人們帶入柳州工業化初始階段那美好而難忘的記憶中。
如今老式火車頭,已經進入柳州工業博物館,但柳州人民的這種不屈不撓 、頑強拼搏的火車頭精神,正引領和帶動著柳州工業形勢蒸蒸日上 、工業產值突飛猛進,柳州工業也在整個國民經濟中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歌仙劉三姐彩車,整部彩車根據柳州美麗傳說—— —歌仙劉三姐的動人故事,把劉三姐騎鯉魚升天傳說運用到設計里,以蓮花為主要構成元素,把蓮蓬設計成對歌台,演員穿著漂亮的壯族服飾,唱著幸福快樂的山歌歡迎世界八方賓朋的到來,使整部彩車充滿了詩情畫意,流淌著欣喜愉悅的音符。寓意柳州人民具有勤勞 、勇敢 、儉朴 、樂觀的良好品德,具有渴望 、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強烈願望,同時也充分反映了柳州山歌的源遠流長,山歌文化對於豐富和活躍百姓業余文化生活 、陶冶思想情操 、培養健康向上生活情趣所發揮的重要作用。
蝴蝶仙子彩車,蝴蝶仙子降臨人間,千百隻蝴蝶共舞的美景,讓人不禁想起東坡名句:遺世而獨立,羽化而登仙。美得讓人窒息,美得讓人流連。讓我們的心情隨著蝴蝶仙子起飛,讓我們的生活隨著蝴蝶仙子起舞。讓我們乘著五城同創的東風,借著蝴蝶的翅膀,迎著太陽的光輝,朝著心中的美好家園奮力翱翔。
獅子王彩車,形似諾亞方舟,截取獅子王辛巴的頭部作為彩車的頭部,體現出振翅欲飛的立體感和動作感。辛巴的堅毅眼神是整部彩車的亮點,使之具有了生氣和靈性,橙紅色則體現喜慶 、勝利 、狂歡等含義。車中間的幾個狼族卡通人,站立仰望,展示勝利的姿態;兩棵茂盛的大樹,給人生機勃勃的感覺。表達柳州人民傲視群雄 、勇爭第一的大無畏精神。
歡樂鋼琴彩車,整部彩車圍繞音樂這個主題,以鋼琴獨特造型為主體,配上繽紛的色彩及可愛的卡通形象,呈現出如詩如畫如樂般輕歌曼舞的氛圍。寓意在建設更加美好柳州的征程中,柳州人民正朝著「人人都有好發展 、家家都有好保障 、個個都有好身體 、天天都有好心情 、戶戶都有好生活」的目標奮勇邁進。
海底世界彩車,整部彩車以海底動物為主題,各種可愛活潑的卡通動物形象加上美麗動人的美人魚,共同編織出一幅風景如畫 、激情四射的海底世界美麗圖畫。寓意柳州作為國際國內水上 運動之都的神奇魅力,環城而抱的柳江更是柳州一道美麗的風景,還是龍城人民賴以養育 、生存 、發展和引以自豪的母親河。

另外我只記得1號是歡歡樂樂,9號是歌仙劉三姐
希望能幫到您!

9. 印象劉三姐的演出好看嗎

印像劉三姐是桂林山水的實景演出,它擁有著非常強大的導演和編劇陣容,而且演出印象劉三姐的劇場還是世界上至今為止最大的山水實景劇場。在印象劉三姐中出要演驛了桂林的各種風情,像灕江的山水風情、廣西的少數民族風情等等,可以是說中國的一部精英作品,曾經在世界上轟動一進,可以想像這印象劉三姐是多麼的好看了。
據說首場演出時的場面都不能用震撼來形容了,只能說這是一次非常有突破性的演出,可是這里的突破性也不只是一方面的突破,它在唯一性、藝術性、震撼性、民族性和視覺性上都取得了非常大的突破,由於這次成功的演出,使它一舉拿下了中國十大演出盛世獎的貴冠。
人們還常常說印像劉三姐有五絕,到底是哪五絕呢,在這里和朋友們一起細細的品味一下。印象劉三姐帶給人們的不論是視覺還是聽覺都是世界一流的,而且各位名導們還把新的藝術概念和特色也融合到了其中,不僅要讓他帶給人們驚奇的感覺,還要求景的唯美,與音樂的唯美之作。通過印象劉三姐可以讓欣賞它的遊人們不知不覺得就沉醉於其中。
印象劉三姐通過導演們的精心設計把桂林山水之中的自然、藝術和民俗這三個方面非常巧妙的融入到了演出的過程之中,和電影劉三姐有了根本上的不同,這在很大入程度上對桂林的旅遊業作出了很大的宣傳,同時呢也滿足了作為觀眾們對作品的特色要求。從世界的角度上看通過印象劉三姐這種天人合一的演出,讓更多的外國遊客增加了對我們中化民族文明的認識和理解。
在印象劉三姐的演出面場不論是舞台的背景,還是遊人們坐的觀眾席都是以桂林的真山真水為主題的。這部印象劉三姐是中國的旅遊界和演藝界與文化界三強聯手製作出來的絕世之作,也是第一次打破了中國傳統的劇院演出的模式,給人們帶來了一個全新的視聽傳奇。就連大導演張藝謀都說印象劉三姐帶帶給遊人與觀眾的詩情畫意是在全國任何一家劇院中都感覺不到。
印象劉三姐已經在申請世界上最有名的吉尼斯記錄了,這裡面所有的景物都隨著劉三姐的歌聲向觀眾們顯現出來,青青的山,綠綠的水,還有那望不到邊的竹林,民族風格的木製小樓,都會讓觀眾們有種自己就生活在劉三姐那個年代的感覺一樣,好像歲月倒回去了似的。非常的迷人,也非常的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