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一花一草一世界的下一句是什麼
一花一草一世界,一葉一木一如來。
佛學《華嚴經》:「佛土生五色莖,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佛曰: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葉一如來,一砂一極樂,一方一凈土,一笑一塵緣,一念一清靜。
在《佛典》中這些代表著一種心境,心若無物,便可大成,現現實社會中,一花一草卻早已被渾濁所玷污,那種「牆角的花,你孤芳自賞時,天地變小了」的心境早已盪然無存,取而代之的是煙塵漫天,濁氣逼人。
南懷瑾師簡說
「華嚴經」的重點是講「一真法界」,處處皆是佛,一切眾生人人皆是佛,「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所有的佛經,乃至所有的宗教,看人生都是悲觀的,認為人生是痛苦的,要求解脫;都認為這個世界是缺陷的、悲慘的。
唯有「華嚴經」所講的,認為這個世界無所謂缺陷,即使是缺陷,也是美的;這個世界是至真、至善、至美;是一真法界,萬法自如,處處成佛,時時成道。這也就是所謂的華嚴境界。
B.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是什麼意思
還有儒家的說法。
用《儒家》的知識去解釋就是:再小的道理,同樣蘊藏著大道理大智慧,再小的人物也有他不平凡的表現,一件極小的事情同樣可以表現出人性的善惡和美醜。研究學問的人同樣是舉一而三反,聞一而知十,融會貫通,以個體的小世界論其無限的大宇宙,即是萬物渺小或者宏大,微觀世界或者宏觀世界。
總結:
心若無物,心中自然清凈。一花一草,一粒沙子便是一個世界,它是整個宇宙的縮影,通小理而知大道,明心見性,便是開悟,菩提心即是一種思想,一種境界,一種覺悟。
C. 一葉一菩提 一茶一世界什麼意思
這句話的意思是:一片葉子能代表整個菩提,從喝茶中能體驗出整個世界。
這句話是出自佛語「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
佛教關於「世界」的說法很多。
如《華嚴經》說:「佛土生五色莖,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又《梵網經》卷上謂:盧舍那佛坐千葉大蓮花中,化出千尊釋迦佛,各居千葉世界中,其中每一葉世界的釋迦釋迦佛,又化出百億釋迦佛,坐菩擔樹。生俗語花花世界源於此。
(3)一葉一花搞笑圖片擴展閱讀: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的來源傳說:
在唐朝的時候,佛教禪宗傳到了第五祖弘忍大師,弘忍大師當時在湖北的黃梅開壇講學,手下有弟子五百餘人,其中翹楚者當屬大弟子神秀大師。神秀也是大家公認的禪宗衣缽的繼承人。弘忍在半夜起來,在院牆上寫了一首畿子身是菩提樹,心為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而這時,當廟里的和尚們都在談論這首畿子的時候,被廚房裡的一個火頭僧—惠能禪師聽到了。於是他自己又做了一個畿子,央求別人寫在了神秀的畿子的旁邊,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D. 一花一世界下一句是什麼
正確的是「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
出自唐蝸寄題廬山東林寺三笑庭聯。
詩的全文是:
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葉一如來,一砂一極樂,一方一凈土,一笑一塵緣,一念一清靜。這一切都是一種心境。心若無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
翻譯:每個人都是一朵花,每朵花都有自己的世界。每個人都是一片葉,每片葉都有自己的綠意。在花將凋零時,在葉將枯萎時。我們都應該在最後一刻將一切歸還給大地。一花而見春,一葉而知秋,窺一斑而見全豹,觀滴水可知滄海。
尋常細微之物,常是大千世界的縮影,無限往往珍藏於有限之中。懂得見微知著的人才能真正打開這個世界的門。
(4)一葉一花搞笑圖片擴展閱讀:
佛學說的是:「一花一世界,一樹一菩提」。這么一說這里就不得不提到佛學上的一個故事。故事是這樣講的:佛在靈山,眾人問法。佛不說話,只隨手拿起一朵金婆羅花,示之。眾弟子不解,唯迦葉尊者破顏微笑。
只有他悟出道來了。宇宙間的奧秘,不過在一朵尋常的花中。 "道",就在日常生活中,就在尋常事物中。莊子還說,道在屎溺。大小便中都可以有道。還有哪裡不可以有道呢?無處不有道。世界在哪裡,就在那一枝一葉上。
參考資料:網路-一花一世界
E. 一花一葉的解釋
一花一葉,指的就是一朵花,一片葉子。
F. 一花一草一世界後半句是什麼
1、一花一草一世界,心若浮沉,淺笑安然。
2、一花一草一世界,看開想開,陽光燦爛。
3、一花一草一世界,人若涼薄,守心自暖。
4、一花一草一世界,有趣靈魂,終會相遇。
5、一花一草一世界,一念花開,一念花落。
6、一花一草一世界,花開花落,自在由心。
7、一花一草一世界,歲月靜好,現世安穩。
8、一花一草一世界,元氣滿滿,向陽而生。
G. 一花一世界 一葉一菩提 一笑一塵緣 一念一清凈 什麼意思
一花一世界 一葉一菩提出自佛學經典語論《佛典》的《華嚴經》,意思是:從一朵花里就可以看出整個世界,用一片葉子就能代表整棵喜堤。
一笑一塵緣 一念一清凈意思是:雖然只是向對方微然一笑,但是已經和對方結下了一個塵世中的俗緣;如果心中不妄想紛飛,只保持一個念頭的話,則心裡會很清凈。
(7)一葉一花搞笑圖片擴展閱讀:
1,佛教認為,人和人之間都是前世今生有緣分才能在今世相遇相見、相知相識、乃至相愛相戀。雖然緣分有深有淺,但是即使是淺到只是一個微笑,因緣成熟時雙方也會相遇,這就是結下了一個塵世間的緣分;
2、人每天妄念紛飛,為了工作生活,忙忙碌碌,雖然貧富貴賤各不相同,但是都是俗務纏身,心都是向外攀緣。如果能將心回收內視,放下一切俗物,去除一切妄想雜念,則心中會感到非常的清凈;
3、這兩句話,前面一句說明了佛教的緣起論,後一句點明了解脫的方法就是要「一念清凈」。
典故:
昔時佛祖拈花,惟加葉微笑,既而步往極樂。從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個世界,得升天堂,佛祖
就是佛祖,誰人能有這樣的境界?!
佛日:一花―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葉――如來,一砂――極樂,一方―凈土,一笑
一塵綠,一念一清靜。
這一切都是一種心境。心若無物就可以一花―世界,一草一天堂。參透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個世界,而整個世界也便空如花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