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為什麼那麼多人對鄧紫棋由粉轉黑
鄧紫棋有「小巨肺」之稱;她的《你把我灌醉》改編得年輕又有沖勁,歌曲在鄧紫棋的演繹中,一改原版的朦朧傷情,倒是有了幾分為愛拼盡命,痛快淋漓的灑脫味道。
另外前幾年傳聞鄧紫棋2008年出道,2009年初便奪得2008年度叱吒樂壇流行榜頒獎典禮「叱吒樂壇生力軍女歌手金獎」,成為該獎的首位未成年獲得者,但盡管如此,在能人輩出的香港樂壇,她的這些成績根本不足掛齒,而自從2010年與林宥嘉傳出戀情後,鄧紫棋的人氣急升,2014年參加《我是歌手》後,鄧紫棋的再度暴漲,微博粉絲從一百來萬上漲到如今近八百萬,身價更飆升幾十倍,於是鄧紫棋便過河拆橋地林宥嘉狠狠的拋棄。
㈡ 金庸的哪些小說拍成了電視劇,具體說一下
雪山飛狐、連城訣、射鵰英雄傳、白馬嘯西風、鹿鼎記、笑傲江湖、書劍恩仇錄、神鵰俠侶、俠客行、倚天屠龍記、碧血劍
射鵰英雄傳
1、香港佳視1976版
電視史上首部金庸劇,米雪的成名作.白彪飾郭靖,他還在佳視版和古天樂版<神鵰>中演過中年郭靖.梁小龍飾楊康,汗,就演陳真那位.外型與玉樹臨風,瀟灑無比的小王爺好像……
2、香港無線1983版
我看的第一部金庸劇,重溫過N遍.83射鵰對我們這代人影響是很大的.對它的懷舊情結揮之不去.俏黃蓉也成了翁美玲的代名詞.郭靖就是黃日華,黃日華就是郭靖.苗僑偉的楊康至今仍是我心中最帥的男古裝.我覺得劇中演員演得都不錯.主題歌更是百聽不厭.
3、香港無線1994版
其實朱茵的黃蓉與原著更貼切.但更喜歡翁美玲塑造的蓉兒.當年無線大張旗鼓重拍此劇,但影響力和神髓都無法與舊版相比.
4、台灣1988版
黃文豪演的郭靖.陳玉蓮的黃蓉,潘宏彬演楊康,在84版<神鵰>中演過郭破虜.邱淑宜飾穆念慈.
5、內地2003版
這部劇拍得真是讓人不敢恭維.開始看蒙古那幾集戲和黃蓉出場感覺都還好.越到後面越乏味.還有黃蓉那些服裝,居然出自葉錦添大師之手,真是大跌眼鏡.欣賞不了啊.
神鵰俠侶
1、香港佳視1976版
第一代小龍女李通明早已杳無音訊.楊過羅樂林倒還常在港劇中見到.他還在97《笑傲江湖》中演過任我行.
2、香港無線1984版
全劇完善了許多細節,豐富了人物性格.較符合原著味道.最喜歡這版小龍女陳玉蓮的造型. 而且劉德華演的楊過據說也是金老最喜歡的一版。
3、台灣1984版
孟飛、潘迎紫主演。孟飛還拍過雪山飛狐
4、香港無線1995版
古天樂主演。
5、台灣1998版
在台灣收視第一,任賢齊人氣大增.卻在內地遭到諸多批評.小齊吳倩蓮是我喜歡的藝人,卻與楊過小龍女太不搭調.還是穿黑衣的小龍女,講台灣腔的過兒,難怪很多人接受不了.
6、新加坡1998版
範文芳與李銘順這對戀人搭檔,兩人在外形和默契上都沒得說,除了他倆,想不出新視還可讓誰來演神鵰俠侶.這版觀眾反應最平靜.爭議較少.
7、內地2006版
這版爭議還是蠻大的,首當其沖的肯定是兩位主演了。不過個人感覺小龍女的外形(注意:是外形)還是不錯的
書劍恩仇錄
1、香港無線1976版
無線拍的第一部金庸劇,幾乎動用了全台精英.此劇也大受歡迎.無線開始書寫金庸劇歷史.20多年間,將11部金庸小說改編成21部金庸劇,也是拍金庸劇最多的電視公司.
鄭少秋/陳家洛 乾隆 福康安 汪明荃/霍青桐 余安安/香香公主
2、香港無線1987版
彭文堅梁佩玲選秀勝出後主演的劇集.彭文堅雖然很努力.但珠玉在前,秋官的陳家洛被奉為經典.難以逾越.
3、台灣1991版
何家勁/陳家洛 劉雪華/霍青桐 傅娟/喀絲麗 沈孟生/乾隆
4、內地1994版
主題歌<紅花紅顏>頗有原著意境.這版陳家洛對霍青桐專一,也是深得金迷贊許.
黃海冰/陳家洛 王菁華/霍青桐 楊蓮娜/喀絲麗 曹穎/李沅芷
5、合拍2003版
趙文卓、關詠荷主演
對原著改動較多,居然讓紅花會幾乎死光.霍青桐還患上精神病!
碧血劍
1、香港佳視1976版
佳視的當家花旦米雪,文雪兒,李通明包攬了佳視版5部金庸劇女主角.文雪兒在邵氏電影版中演過溫青青,她的處女作.演技可圈可點.
陳強/袁承志 文雪兒/青青 李通明/阿九
2、香港無線1985版
黃日華/袁承志 庄靜兒/青青 毛舜筠/阿九 吳啟華/李岩
庄靜兒很美的。
3、香港無線1999版
林家棟/袁承志 歐子欣/青青 佘詩曼/阿九 江華/夏雪宜
感覺這版演員都差了點~
4、內地2006版
竇智孔/袁承志 黃聖依/青青 孫菲菲/阿九
雪山飛狐
1、香港無線1985版
呂良偉/胡斐 曾華倩/苗若蘭 周秀蘭/袁紫衣 景黛音/程靈素
趙雅芝/馬春花 陳秀珠/南蘭 戚美珍/胡夫人
2、香港佳視1977版
衛子雲/胡斐 米雪/袁紫衣 李通明/苗若蘭 文雪兒/程靈素
3、台灣1991版
開台灣劇赴內地拍攝之先河
孟飛/胡斐 龔慈恩/程靈素 伍宇娟/袁紫衣 王路瑤/苗若蘭
4、香港無線1999版
對原著改編較大,袁紫衣也消失了.陳錦鴻的胡斐文弱有餘豪氣不足.
5、合拍2006版
聶遠/胡斐 朱茵/袁紫衣 安以軒/苗若蘭 鍾欣桐/程靈素
倚天屠龍記
1、香港無線1979版
無線第一代金庸劇,鄭少秋汪明荃響當當的阿哥阿姐.也是趙雅芝的成名作.繼<書劍>後再度合作的金庸劇.一直覺得汪阿姐適合演趙敏霍青桐這樣的女強人.結局趙明死了.
2、台灣1985版
劉德愷/張無忌 劉玉璞/趙敏 喻可欣/周芷若
3、香港無線1987版
無線第二代金庸劇,梁朝偉、黎美嫻等人主演
4、台灣1992版
小馬哥的無忌少了瓊瑤劇中的大吼大叫,演出了張無忌的優柔寡斷.扮相也不錯.葉童的趙敏雖不是很漂亮,但表情最豐富.此外周海媚的芷若,孫興的楊逍也獲得了廣泛認同.是楊佩佩製作的4部金庸劇中拍得最好的.
5、香港無線2000版
喜歡黎姿的趙敏.與原著很貼切.吳GG的張無忌,老了點.
6、合拍2006版
蘇有朋主演。
笑傲江湖
1、香港無線1984版
發哥為數不多的古裝劇.身材高大的他,一身短衣,練起武來似乎也不夠靈活.陳秀珠,<金枝欲孽>中的皇後.年輕時也曾是無線的古裝美女,演過任盈盈,程瑤迦,南蘭,何鐵手等金庸人物.
周潤發/令狐沖 陳秀珠/任盈盈 戚美珍/岳靈珊 黃曼凝/儀琳
2、台灣1985版
劉雪華演過不少金庸人物,任盈盈.霍青桐,黃蓉,東方不敗.
劉雪華/任盈盈 梁家仁/令狐沖
3、香港無線1997版
呂頌賢主演。
4、台灣2000版
任賢齊主演。
5、新加坡2000版
馬景濤主演
新視拍的第二部金庸劇,為什麼不讓李銘順演令狐沖啊.和範文芳較登對嘛.
6、內地2000版
李亞鵬主演。
這部曾經沸沸揚揚的央視金庸劇,我就不說什麼了。
越女劍
李賽鳳/青兒 岳華/范蠡
只次一部。
白馬嘯西風
據說亞視前身麗的電視曾拍過此劇.由楊盼盼主演李文秀。
俠客行
1、香港無線1989版
對原著改動蠻大的.幾乎改頭換面,不過很好看。
梁朝偉/石中玉,石破天 鄧卒雯/丁當
2、台灣1985版
莫少聰/石中玉,石破天 趙永馨/丁當
兩個女演員也很漂亮。
3、內地2003版
基本忠於原著,但服飾造型,實在是,爆土巨俗.
吳健/石中玉,石破天 周莉/丁當
連城訣
1、香港無線1989版
郭晉安/狄雲 黎美嫻/戚芳 謝寧/水笙
2、內地2003版
吳越/狄雲 何美鈿/戚芳 舒暢/水笙
天龍八部
主題歌<倆忘煙水裡>好聽,與原著意境也很吻和.
1、香港無線1982版
湯鎮業/段譽 梁家仁/喬峰 黃日華/虛竹 陳玉蓮/王語嫣
2、香港無線1997版
黃日華主演。
3、台灣1991版
惠天賜/喬峰 關禮傑/段譽 宋罔陵/王語嫣 張詠詠/阿朱
4、內地2003版
鹿鼎記
1、香港無線1984版
梁朝偉的韋小寶,形神兼具.是各版中最富原著神韻的.
2、台灣1984版
3、香港無線1997版
陳小春的韋小寶雖然也很搞笑,劇中加入不少畫外音畫面.豐富了韋小寶的內心世界.但外形太老.
4、合拍2003版
5、香港佳視1977版
佳視共拍過5版金庸劇,這是最後一部.由文雪兒反串韋小寶.圖片空缺.來張別的吧 。
還有香港邵氏早期的電影和90年代改編的電影若幹部。
㈢ 兩個長得一樣的女生,都是紫頭發,但是我忘了是什麼動漫里的了,告訴我叫什麼名字,或發網址。
祝福的鍾聲= =仔細研究了一下,好像確實不太像....是出於音樂節拍打擊游戲DJ MAX....
歌曲難度適中,節奏輕快明了,與動畫內容及游戲音符銜接連貫。人物設計大方可愛,加上歌手sanch的甜美聲線,無不為djmax的fans甚至當代年輕人所喜愛!
動畫內容講述了一對雙胞胎女子從原來一對追星族到歌星,通過ladymade star一炮而紅之後的生活故事——酸甜苦辣。
㈣ 你有哪些搞笑的圖片可以分享嗎
搞笑是一種幽默也是一種涵養,對於我們這些上班族或者學生來說,忙碌了一天,累了一天,如果在休息下來的時候可以看看搞笑的圖片,然後被這些搞笑的圖片逗笑,那麼可能會因為心情變好而把一天的疲憊都一掃而光。
所以,由此可見,搞笑對於我們來說是挺重要的,不僅可以逗人笑,還可以解壓。
而有搞笑的圖片當然要分享了,這樣一份搞笑就變成了兩份,一份快樂也就變成了雙份快樂。
我也有幾張搞笑的圖片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夠讓大家笑一笑緩解壓力。
㈤ 金庸小說改編的電視劇都有哪些人演過主演又是誰
金庸電視有54部: 射鵰英雄傳 1、香港佳視1976版 電視史上首部金庸劇,米雪的成名作.白彪飾郭靖,他還在佳視版和古天樂版<神鵰>中演過中年郭靖.梁小龍飾楊康,汗,就演陳真那位.外型與玉樹臨風,瀟灑無比的小王爺好像…… 2、香港無線1983版 我看的第一部金庸劇,重溫過N遍.83射鵰對我們這代人影響是很大的.對它的懷舊情結揮之不去.俏黃蓉也成了翁美玲的代名詞.郭靖就是黃日華,黃日華就是郭靖.苗僑偉的楊康至今仍是我心中最帥的男古裝.我覺得劇中演員演得都不錯.主題歌更是百聽不厭. 3、香港無線1994版 其實朱茵的黃蓉與原著更貼切.但更喜歡翁美玲塑造的蓉兒.當年無線大張旗鼓重拍此劇,但影響力和神髓都無法與舊版相比. 4、台灣1988版 黃文豪演的郭靖.陳玉蓮的黃蓉,潘宏彬演楊康,在84版<神鵰>中演過郭破虜.邱淑宜飾穆念慈. 5、內地2003版 這部劇拍得真是讓人不敢恭維.開始看蒙古那幾集戲和黃蓉出場感覺都還好.越到後面越乏味.還有黃蓉那些服裝,居然出自葉錦添大師之手,真是大跌眼鏡.欣賞不了啊. 神鵰俠侶 1、香港佳視1976版 第一代小龍女李通明早已杳無音訊.楊過羅樂林倒還常在港劇中見到.他還在97《笑傲江湖》中演過任我行. 2、香港無線1984版 全劇完善了許多細節,豐富了人物性格.較符合原著味道.最喜歡這版小龍女陳玉蓮的造型. 而且劉德華演的楊過據說也是金老最喜歡的一版。 3、台灣1984版 孟飛、潘迎紫主演。孟飛還拍過雪山飛狐 4、香港無線1995版 古天樂主演。 5、台灣1998版 在台灣收視第一,任賢齊人氣大增.卻在內地遭到諸多批評.小齊吳倩蓮是我喜歡的藝人,卻與楊過小龍女太不搭調.還是穿黑衣的小龍女,講台灣腔的過兒,難怪很多人接受不了. 6、新加坡1998版 範文芳與李銘順這對戀人搭檔,兩人在外形和默契上都沒得說,除了他倆,想不出新視還可讓誰來演神鵰俠侶.這版觀眾反應最平靜.爭議較少. 7、內地2006版 這版爭議還是蠻大的,首當其沖的肯定是兩位主演了。不過個人感覺小龍女的外形(注意:是外形)還是不錯的 書劍恩仇錄 1、香港無線1976版 無線拍的第一部金庸劇,幾乎動用了全台精英.此劇也大受歡迎.無線開始書寫金庸劇歷史.20多年間,將11部金庸小說改編成21部金庸劇,也是拍金庸劇最多的電視公司. 鄭少秋/陳家洛 乾隆 福康安 汪明荃/霍青桐 余安安/香香公主 2、香港無線1987版 彭文堅梁佩玲選秀勝出後主演的劇集.彭文堅雖然很努力.但珠玉在前,秋官的陳家洛被奉為經典.難以逾越. 3、台灣1991版 何家勁/陳家洛 劉雪華/霍青桐 傅娟/喀絲麗 沈孟生/乾隆 4、內地1994版 主題歌<紅花紅顏>頗有原著意境.這版陳家洛對霍青桐專一,也是深得金迷贊許. 黃海冰/陳家洛 王菁華/霍青桐 楊蓮娜/喀絲麗 曹穎/李沅芷 5、合拍2003版 趙文卓、關詠荷主演 對原著改動較多,居然讓紅花會幾乎死光.霍青桐還患上精神病! 碧血劍 1、香港佳視1976版 佳視的當家花旦米雪,文雪兒,李通明包攬了佳視版5部金庸劇女主角.文雪兒在邵氏電影版中演過溫青青,她的處女作.演技可圈可點. 陳強/袁承志 文雪兒/青青 李通明/阿九 2、香港無線1985版 黃日華/袁承志 庄靜兒/青青 毛舜筠/阿九 吳啟華/李岩 庄靜兒很美的。 3、香港無線1999版 林家棟/袁承志 歐子欣/青青 佘詩曼/阿九 江華/夏雪宜 感覺這版演員都差了點~ 4、內地2006版 竇智孔/袁承志 黃聖依/青青 孫菲菲/阿九 雪山飛狐 1、香港無線1985版 呂良偉/胡斐 曾華倩/苗若蘭 周秀蘭/袁紫衣 景黛音/程靈素 趙雅芝/馬春花 陳秀珠/南蘭 戚美珍/胡夫人 2、香港佳視1977版 衛子雲/胡斐 米雪/袁紫衣 李通明/苗若蘭 文雪兒/程靈素 3、台灣1991版 開台灣劇赴內地拍攝之先河 孟飛/胡斐 龔慈恩/程靈素 伍宇娟/袁紫衣 王路瑤/苗若蘭 4、香港無線1999版 對原著改編較大,袁紫衣也消失了.陳錦鴻的胡斐文弱有餘豪氣不足. 5、合拍2006版 聶遠/胡斐 朱茵/袁紫衣 安以軒/苗若蘭 鍾欣桐/程靈素 倚天屠龍記 1、香港無線1979版 無線第一代金庸劇,鄭少秋汪明荃響當當的阿哥阿姐.也是趙雅芝的成名作.繼<書劍>後再度合作的金庸劇.一直覺得汪阿姐適合演趙敏霍青桐這樣的女強人.結局趙明死了. 2、台灣1985版 劉德愷/張無忌 劉玉璞/趙敏 喻可欣/周芷若 3、香港無線1987版 無線第二代金庸劇,梁朝偉、黎美嫻等人主演 4、台灣1992版 小馬哥的無忌少了瓊瑤劇中的大吼大叫,演出了張無忌的優柔寡斷.扮相也不錯.葉童的趙敏雖不是很漂亮,但表情最豐富.此外周海媚的芷若,孫興的楊逍也獲得了廣泛認同.是楊佩佩製作的4部金庸劇中拍得最好的. 5、香港無線2000版 喜歡黎姿的趙敏.與原著很貼切.吳GG的張無忌,老了點. 6、合拍2006版 蘇有朋主演。 笑傲江湖 1、香港無線1984版 發哥為數不多的古裝劇.身材高大的他,一身短衣,練起武來似乎也不夠靈活.陳秀珠,<金枝欲孽>中的皇後.年輕時也曾是無線的古裝美女,演過任盈盈,程瑤迦,南蘭,何鐵手等金庸人物. 周潤發/令狐沖 陳秀珠/任盈盈 戚美珍/岳靈珊 黃曼凝/儀琳 2、台灣1985版 劉雪華演過不少金庸人物,任盈盈.霍青桐,黃蓉,東方不敗. 劉雪華/任盈盈 梁家仁/令狐沖 3、香港無線1997版 呂頌賢主演。 4、台灣2000版 任賢齊主演。 5、新加坡2000版 馬景濤主演 新視拍的第二部金庸劇,為什麼不讓李銘順演令狐沖啊.和範文芳較登對嘛. 6、內地2000版 李亞鵬主演。 這部曾經沸沸揚揚的央視金庸劇,我就不說什麼了。 越女劍 李賽鳳/青兒 岳華/范蠡 只次一部。 白馬嘯西風 據說亞視前身麗的電視曾拍過此劇.由楊盼盼主演李文秀。 俠客行 1、香港無線1989版 對原著改動蠻大的.幾乎改頭換面,不過很好看。 梁朝偉/石中玉,石破天 鄧卒雯/丁當 2、台灣1985版 莫少聰/石中玉,石破天 趙永馨/丁當 兩個女演員也很漂亮。 3、內地2003版 基本忠於原著,但服飾造型,實在是,爆土巨俗. 吳健/石中玉,石破天 周莉/丁當 連城訣 1、香港無線1989版 郭晉安/狄雲 黎美嫻/戚芳 謝寧/水笙 2、內地2003版 吳越/狄雲 何美鈿/戚芳 舒暢/水笙 天龍八部 主題歌<倆忘煙水裡>好聽,與原著意境也很吻和. 1、香港無線1982版 湯鎮業/段譽 梁家仁/喬峰 黃日華/虛竹 陳玉蓮/王語嫣 2、香港無線1997版 黃日華主演。 3、台灣1991版 惠天賜/喬峰 關禮傑/段譽 宋罔陵/王語嫣 張詠詠/阿朱 4、內地2003版 鹿鼎記 1、香港無線1984版 梁朝偉的韋小寶,形神兼具.是各版中最富原著神韻的. 2、台灣1984版 3、香港無線1997版 陳小春的韋小寶雖然也很搞笑,劇中加入不少畫外音畫面.豐富了韋小寶的內心世界.但外形太老. 4、合拍2003版 5、香港佳視1977版 佳視共拍過5版金庸劇,這是最後一部.由文雪兒反串韋小寶.圖片空缺.來張別的吧 。 還有香港邵氏早期的電影和90年代改編的電影若幹部。 古龍的電視劇是比較出名的有79年鄭少秋版《楚留香》以及他的《楚留香新傳》《香帥傳奇》和電影版《午夜蘭花》等,85苗僑偉版《楚留香之蝙蝠傳奇》、電影有狄龍4版《楚留香》系列,任賢齊版《新楚留香》、電視和電影版《西門無恨》, 朱江版《小李飛刀》,焦恩俊版《小李飛刀》,電影有狄龍兩版《小李飛刀》系列, 劉松仁版《陸小鳳》、 萬籽良版《陸小鳳》、林志穎版《陸小鳳》、電影有狄龍版《陸小鳳》 米雪版《武林外史》、黃海冰版《武林外史》,電影有姜大衛版《武林外史》,還有一個台灣版的據說 米雪黃杏秀版《絕代雙驕》、梁朝偉版《絕代雙驕》、林志穎版《絕代雙驕》、張衛健版《絕代雙驕》、電影有伍衛國版《絕代雙驕》 電影爾冬升版《三少爺的劍》 電影爾冬升版《圓月彎刀》、電視劉松仁、趙雅芝版《圓月彎刀》、古天樂版《圓月彎刀》 謝寧、曾華倩版《邊城浪子》、 我暫時只想到這些了
㈥ 金庸作品翻拍過多少次
太多次了,剛《射鵰英雄傳》一部,到現在為止,都拍了6個版本了(最近的一個是胡歌和林依晨主演的,還未上映),其他的也很多,據我所知,《神鵰俠侶》也拍了不下3次了。
㈦ 動態搞笑圖片無聊打蚊子
1.蚊子怕辣,生吃大蒜,生蔥等有辛辣味的蔬菜等,蚊子會離他遠點,因為蚊子不喜歡人體分泌出來的大蒜等辛辣氣味。
2.蚊子害怕清涼油,風油精之類揮發性的氣味,室內放幾盒揭蓋的清涼油,風油精或塗抹身上,蚊子會暈頭轉向,逃之夭夭.
3.蚊子害怕橘紅色的光線,這種光有很好的驅蚊效果。如果沒有橘紅色燈泡,也可用透光性強的桔紅色紙(玻璃紙)套在燈泡上,蚊子會敬而遠之.
. 4.蚊子害怕的特殊氣味,用幾片薄荷、紫蘇或西紅柿的葉子,揉出汁塗抹於身體裸露的皮膚上,蚊蟲聞到這些植物汁散發出來的特殊氣味,唯恐避之不及.塗抹時注意要離開嘴部和傷口.印度科學家通過實驗,在皮膚塗薄荷油,能有效驅除各種蚊子85%以上.
5.蚊子害怕B族維生素氣味,維生素C加維生素B2塗抹皮膚蚊子不敢接近,用維生素B1在出門前3-4天吃或用其泡水擦身,特效,蚊子不敢近身.
6.蚊子害怕的花卉氣味,在室內外擺幾盆夜來香.玫瑰.薄荷.米蘭.茉莉花.豬籠草.天竺葵.七里香.食蟲草.蚊子聞到氣味會四處逃散.
7.蚊子害怕殘茶葉,艾葉氣味,平時收集一些喝剩的殘茶葉,將其曬干後就可以在蚊子容易進出的地方燃燒,驅除蚊蟲。或者將陰乾的艾葉等搓成繩索,點燃後放在室內,其煙味同樣可以驅蚊。
8.蚊子害怕的香味,用家中的調味品八角、茴香各2-3枚,泡在溫水臉盆中。用它洗臉,洗手或洗澡,洗後身上淡淡的香味就如同加上了一道無形的防護罩一樣,蚊子再不敢近身。在鐵罐里放入有芳香味的木屑,點燃再放一些乾的柑桔、橙或柚子皮在面上,燃燒後會散發出十分強烈的氣味,蚊子聞到就會逃離.
9.設簡單"陷阱"沾死蚊子,蚊子喜歡甜味,往空酒瓶里到點糖水和牛奶瓶,啤酒瓶底剩一點液體,輕搖幾下,使瓶子內壁周圍粘滿液體,分別擺放於蚊蟲活躍之處。蚊蟲聞到氣味後,會自動投入「瓶中陷阱」被死死粘住.
㈧ 小學生的必讀書目有哪些
《魯濱遜漂流記》--讀後感
六五九年九月三十日,一個人在一次航行中上遇到了可怕的風浪,翻了船,除他之外無一人生還。他流落到了孤島上。憑著他驚人的毅力與勇氣,二十八年後,他依靠自己的智慧逃出了孤島,這個人就是倒霉而又幸運的魯濱遜·克羅索。
在荒蕪人煙的孤島生活了28年啊!多麼驚人的一個數字!可見魯濱遜是何等的勇敢。初到孤島的他是絕望的,他說:「我整天悲痛著我這凄涼的環境,沒有食物,沒有房屋,沒有衣服,沒有武器,沒有出路,沒有被救的希望,眼前只有死,不是被野獸所吞,就是被野人所嚼……」但是,慢慢地,他獨特的個性體現了出來,對生活充滿希望,不再整天沉浸在自己設計的悲觀中,開始一心一意的安排自己的生活,他建了小房子;做了桌子、小匣子;捕了小羊、小狗;種了小麥、稻子……就這樣,他用自己的雙手,創造了自己的小王國。
魯濱遜還是堅毅的人。他曾經這樣說道:「我的脾氣是要決心做一件事情,不成功決不放手的」,「我要盡全力而為,只要我還能劃水,我就不肯被淹死,只要我還能站立,我就不肯倒下……」他沒有助手,工具不全,缺乏經驗,所以做任何事情都要花很大的勞力,費好長的時間。連做一塊木版都要四十二天。他作的許多事情都是白費力氣,沒有成功,但他從來不灰心失望,總是總結了失敗的經驗又重新開始。辛勤的勞動換來了令人欣慰的回報,他最後變得有船用,有麵包吃,有陶器用,有種植園,有牧場,有兩處較「豪華」的住所……
這些沒有一件不是費了很多力氣、克服了許多困難才得來得的。
讀完之後,我不禁反省自己:如果我流落到孤島,能活幾天?一天?兩天?我又能幹些什麼?會劈柴?會打獵做飯?我連洗自己衣服還笨手笨腳的呢!再說了,沒有一個人講話,多孤單呀!我准會憋死的!可見魯濱遜是多麼樂觀向上!我覺得人應該學習他這種不怕困難、樂觀向上的精神,無論何時何地都堅強地活下去,哪怕只有一線希望也要爭取,決不能放棄!我們要像魯濱遜那樣有志氣、有毅力、愛勞動,憑自己的雙手創造財富,取得最後的勝利!
讀完了《魯濱遜漂流記》,裡面的情節一直令我難以忘卻。
《魯濱遜漂流記》
《魯濱遜漂流記》是英國著名作家丹尼爾.笛福在他晚年寫的,記述了主人公魯濱遜在一次航行中,不幸遇上了海難,整個船上只有他一個人倖存了下來,而他漂流到了一個荒島上。魯濱遜在這個荒島上種莊稼、蓋房子,歷盡了磨難,生存下來。但想回人間的心切,使他著迷般地只想如何走出這個鬼地方,經過一次次的努力與失敗,終於,他在1868年回到了闊別28年的祖國。
看著魯濱遜的經歷,讓我可以想像到他在孤島生活的艱辛,使我體驗到他不屈不撓的冒險精神,讓我對他肅然起敬;看著魯濱遜的經歷,使我深刻體會到魯濱遜是一個永不知疲倦,永不安生的行動者。理智明達的他不屑守成,傾心開拓,三番五次拋開幸福之家,出海闖天下。他肯於勞動並且善於勞動,總是充分利用自己的頭腦和雙手奮斗著,歷盡千辛萬苦,一次又一次地創造出財富。
展示在人們眼前的這個人物不禁令人遐思。主人公身上閃現的奮斗的火花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其實,當今社會就需要這樣的奮斗人才,會創造財富的人才,這樣,我國才會快速發展。
可是,現在社會上卻有一些人不但不肯付出汗水,而且一心想著吃現成飯,總以為不付諸行動就可以擁有財富,那些流落街頭的乞丐不就證明了這一點嗎?他們一味「哭訴」自己的命運如何如何悲慘,卻從來不用自己的雙手去奮斗,為求得生存乃至幸福奮斗不息,甚至不覺得靠行乞來生活是一件多麼沒面子的事。在他們身上就大大缺乏像魯濱遜那樣的拼勁和對美好生活執著追求的信念。再一想,其實在我們學習生活中不同樣需要具備魯濱遜那樣的不懈努力的精神嗎?如果沒有像魯濱遜一樣的不懈努力的精神,那我們還能算學習嗎?作為新世紀的棟梁,沒有不懈努力的精神,何談「棟梁」 二字?在魯濱遜看來,天底下沒有什麼人克服不了的困難,只要充分利用自己的智慧與雙手,一切難題都可以迎刃而解。我們的學習也一樣,必須相信自己有能力學好各門功課,這樣在學習的過程中才會有一股動力不斷促使我們上進。同時,我們還要以力求做得更好,力求精益求精作為標准。
讀《魯濱遜漂流記》時,我無意中看到了扉頁上的「謹以此書奉獻給那些時時處處依賴父母、依賴學校的青少年朋友們」這句話。初看這句話,我覺得這本書太小看我們了,我有了點反感情緒,甚至有點討厭它(我想別的同學也是有與我相同的感覺吧),但是我們確實都有任性、嬌氣(多是女同學)、動手能力差等許多缺點與不足,但我們都不想承認它們,因為我們都是死要面子的!但是我讀完後,我曾一直想著這樣一個問題:如果我是魯濱遜……
如果我是魯濱遜,如當船在暴風雨中失事,我會像他那樣不向命運低頭繼續遠航嗎?不,如果可以選擇的話,我才不會去接受那充滿困難和挫折的生活,因為我沒有他那樣的堅強。
如果我是魯濱遜,當獨自一人置身於荒島之上,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時,我會像他那樣不自暴自棄,努力求生嗎?不,我不可能像他那樣隨機應變,積極自救,因為我沒有那種能力,而且我更沒那份自信。
如果我是魯濱遜,當看到食人族用人開宴會時,我會像他那樣勇敢地站起來,在僅有一個助手的情況下同他們搏鬥嗎?不,我寧可躲得遠遠的,祈禱他們永遠不要發現我,因為我沒有那種膽量。
我現在不得不承認我與魯濱遜相比,自己是軟弱與無能的。從呱呱墜地到背上書包,父母、學校為我們鋪設了成長的道路。我心安理得地在這條平坦的大道上走過了一年又一年,沒有挫折,沒有風浪,而我還整天抱怨這個,抱怨那個。其實我根本沒有嘗過生活中的苦澀,我是幸福的。然而處在幸福中的我根本沒有意識到能吃飽穿暖,背上書包去上學,每天接受家人們的關愛,社會的關注是一種莫大的幸福。
「一本好書能拯救一個人。」現在我百分之二百相信這句話。這本書向我展示了魯濱遜自信、自立、自強、永不滿足、不甘平庸、勇於創業的精神;告訴我魯濱遜靠自己的誠實、善良、智慧和堅毅,去創建、去開拓。我想我應該拿出所有的精力努力向他學習,不僅僅是為了社會,為了父母,更是為了我自己的將來。
他的那種敢於同惡劣的環境作斗爭,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的精神深深的感動了我。跟魯濱遜比起來,我們現在的生活環境是多麼的豐富多彩,因此,我們更應該要珍愛自己的生命,崇尚我們的生活。
《魯濱遜漂流記》
《魯濱遜漂流記》這本小說是英國作家福笛在1719年所創作的長篇小說。書中主要介紹了主人公魯濱遜所乘坐的船在途中遇到風暴觸礁,船上水手、乘客全部遇難,唯有魯濱遜倖存,隻身漂流到一個沒有人煙的孤島上,他用沉船的桅桿做了木筏,一次又一次地把船上的食物、衣服、工具等運到岸上,並在小山邊搭起帳篷定居下來,一住就是17年,他不僅自己在島上種植大麥和稻子,自製木杵、篩子,加工麵粉,烘出了粗糙的麵包;而且還製作陶器等等,保證了自己的生活需要。
他的那種敢於同惡劣的環境作斗爭,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的精神深深的感動了我。他在那麼艱苦的環境下,把自己從絕望中解救了出來,魯濱遜長達二十幾年對生的希望就是毅力,我不禁想到現在的一些人們,他們有的只因為受到了一點點小挫折,就產生了輕生的念頭。跟魯濱遜比起來,我們現在的生活環境是多麼的豐富多彩,因此,我們更應該要珍愛自己的生命,崇尚我們的生活。在遇到困難挫折的時候,不要輕易就放棄了寶貴的生命,想像一下,魯濱遜當年遇到了多大的困難,都能夠克服,而我們現在的這點小麻煩又算得了什麼呢?縱使生活中存在著千千萬萬個困難,但也共存著許許多多的精彩與幸福,我們只有多去挖掘、體會那些精彩與幸福,才會得到更多的快樂
其實,生活就本身就是一幅畫,有的人畫出了春天的生機;夏天的綠蔭;秋天的收獲;冬天的希望。而有的人卻畫出了春天的寂寞;夏天的焦躁;秋天的凄涼;冬天的悲哀。畫的色彩如何,全取決於作畫人本身對生活的態度。魯濱遜那種對生活不斷追求,對交往的嚮往都源於他那對生活無比熱愛崇尚的精神。而這些也都正是值得我們去學習的。
第一次閱讀笛福的作品《魯濱遜漂流記》是在高二的時候,一向不愛讀書的我卻深深地被它吸引了,我第一次嘗到了讀書的樂趣。小說塑造了魯濱遜這樣一個具有時代氣息的嶄新的藝術形象,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逼真的自然環境和細節描寫,打破了古典主義的清戒律和浮華、空洞的文體風格,為英國現實主義啟蒙小說開辟了道路,成為英國第一部真正的現實主義小說。
讀完小說後,一個高大的形象時時浮現在我的眼前,他就是勇敢的探險家、航海家魯濱遜。他憑著頑強的毅力,永不放棄的精神,實現了自己夢想。永不放棄,是我從他身上學到的。
《魯濱遜漂流記》
一六五九年九月三十日,魯濱遜·克羅索在一次航行中上遇到了可怕的風浪,翻了船,除他之外無一人生還。他流落到了孤島上。憑著他驚人的毅力與勇氣,二十八年後,他依靠自己的智慧逃出了孤島。「我整天悲痛我這凄涼的環境,沒有食物,沒有房屋,沒有衣服,沒有武器,沒有出路,沒有被救的希望,眼前只有死,不是被野獸所吞,就是被野人所嚼……」開始的他還有點失望,但是很快他就習慣了荒島上的生活,他對生活充滿了希望,不再整天沉浸在自己設計的悲觀中,開始一心一意的安排自己的生活。他建了小房子;做了桌子、小匣子;捕了小羊、小貓;種了穀子……就這樣,他用自己的雙手,創造了自己的小王國。這其中他經歷了種種磨難,要面對突然來的災難。臨時圍牆是搭起來了,可是不多久他的住所就發生了坍塌事故,他不得不把掉下來的泥土全部運出去,而且他還搭起了天花板,以防再次坍塌。災難總在和魯濱遜作對,他這一次是要對付病魔,縱然他的身邊沒有任何葯物,但是他並沒有表現出任何恐懼,永不放棄,魯濱遜終於利用自己的智慧戰勝了病魔。永不放棄,為他奠定了生活的基礎。
然而上天並不總是那麼苛刻。一次,魯濱遜無意中掉在牆角的谷殼,竟然長出綠色的莖干,不久,長出了幾十個穗頭,這真是老天莫大的恩惠。從此,魯濱遜一到雨季就撒下半數種子來試驗,以得到更多的糧食。最糟糕的一次試驗,大麥與稻穗的收成僅獲了半斗而已。但是,經過這次試驗,使魯濱遜成為了種田高手。知道什麼時候下種,現在他知道一年四季播種兩次,收獲兩次。永不放棄,魯濱遜有了生活的口糧。
沒有人可以明白他是怎麼做到的。他沒有助手,工具不全,缺乏經驗,所以做任何事情都要花很大的勞力,費好長的時間。連做一塊木版都要四十二天。他做的許多事情都是白費力氣,沒有成功,但他從來不灰心失望,總是總結了失敗的經驗又重新開始。辛勤的勞動換來了令人欣慰的回報,他最後變得有船用,有麵包吃,有陶器用,有種植園,有牧場,有兩處較「豪華」的住所……他曾經這樣說道:「我的脾氣是要決心做一件事情,不成功決不放手的」,「我要盡全力而為,只要我還能劃水,我就不肯被淹死,只要我還能站立,我就不肯倒下……」也許就是因為心中的那個信念,在支撐著這位偉大的人艱難的活著。
他明白他要活著回去。於是他開始造船。坎了幾個月的樹,花了無數的心血,確由於事先沒有考慮周全,船離海邊太遠,他怎麼也無法讓船下水。這下,數年的心血白花了,一切希望都破滅了。或許是他的事跡感動了上帝,上帝又將「星期五」賜給他。希望回來了,魯濱遜更加努力了。後來他幫助一艘停泊在岸邊的英國船的船長制服水手的叛亂,奪回船隻,魯濱遜搭該船駛返英國。可以說他的夢想在經過千辛萬苦後終於實現了。我很為他感到高興。
無可否認,魯濱遜剛毅的性格和永不放棄的作風深深地感化了我,我的人生也隨著這本書而起航,這人生的航海之旅中,奮勇前進,永不放棄!
相關資料
《魯濱遜漂流記》是笛福的代表作,是一部流傳很廣、影響很大的文學名著,它表現了強烈的資產階級進取精神和啟蒙意識。這部小說是笛福受當時一個真實故事的啟發而創作的。1704年蘇格蘭水手賽爾科克在海上與船長發生爭吵,被船長遺棄在荒島上,四年後被救回英國。賽爾科克在荒島上並沒有作出什麼值得頌揚的英雄事跡。但笛福塑造的魯濱遜卻完全是個新人,成了當時中小資產階級心目中的英雄人物,是西方文學中第一理想化的新興資產者形象。全書共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寫的是魯濱遜離家三次航海的經歷;第二部分是小說的主體,寫魯濱遜在荒島上的種種經歷;第三部分則是寫他離開荒島之後的事情。本書歌頌了勞動,贊揚了與大自然進行斗爭的精神。小說問世後主人公魯濱遜這一具有鮮明時代烙印及堅忍不拔精神的人物也因此成為歐洲文學史上的一個著名文學形象。
笛福,英國新聞記者及小說家,被譽為英國小說和報刊之父,以一部《魯濱遜漂流記》聞名世界。1660年,笛福出生於倫敦。受過中等教育。以後經營過各種買賣到過西班牙、溘和義大利等國家。參加過多種事件,有過不少冒險經歷。1719年笛福根據一些航海家和流亡者的記載,創作了長篇小說《魯濱遜漂流記》,獲得意想不到的成功。笛福以塞爾柯克的傳奇故事為藍本,把自已多年來的海上經歷和體驗傾注在人物身上,並充分運用自已豐富的想像力進行文學加工,在他快年屆六十時創作了這部妙趣橫生、雅俗共賞、老少咸宜的傳記體小說,為自已博得了「英國和歐洲小說之父」的美譽。
《魯濱遜漂流記》描寫主人公魯濱遜不從父命,天生愛冒險,曾三次遠航,終於遇難漂上荒島。他以百折不撓的毅力,辛勤的勞動,不僅生存下來,而且改變了生活環境,開墾出種植園和牧場,蓋起住所。24年後,魯濱遜救下鄰島的一個野人,給他起名叫「星期五」作為自己的僕人。後來魯濱遜幫助一艘停泊在岸邊的英國船的船長制服水手的叛亂,奪回船隻,魯濱遜搭該船駛返英國。
《魯濱遜漂流記》塑造了魯濱遜這樣一個具有時代氣息的嶄新的藝術形象,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逼真的自然環境和細節描寫,打破了古典主義的清戒律和浮華、空洞的文體風格,為英國現實主義啟蒙小說開辟了道路,成為英國第一部真正的現實主義小說。
《魯濱遜漂流記》是十八世紀英國四大著名小說家之一的丹尼爾·笛福(1660?-1731)的代表作,是笛福文學創作的里程埤,同時也是英國文學史上第一部現實主義小說。作品一出版就風靡英國,特別是在水手、士兵、小商販、小工匠及其他小資產者中廣為傳閱。當時有個批評家說:「老婆子們只要買得起書,沒有一個不買這部『生平與遭遇』作為傳家之寶的。」十九世紀末,在英、法、德、意、荷等國家已有各種不同的版本、譯本甚至仿作達七百種之眾,至今仍是雅俗共賞的世界名著。
回答者:紫色♀滿天星 - 見習魔法師 二級 3-7 20:07
--------------------------------------------------------------------------------
提問者對於答案的評價:
謝啦~~~呵呵``
--------------------------------------------------------------------------------
您覺得最佳答案好不好? 目前有 4 個人評價
75% (3)
25% (1)
對最佳答案的評論
當然,ranoshao,你的回答也不錯,還是也要感謝你的啦~~~~
評論者: 文selly - 見習魔法師 二級
--------------------------------------------------------------------------------
其他回答 共 1 條
轉載
讀《魯濱遜漂流記》有感
當我鄭重地翻過最後一頁,讀完了這個情節曲折,跌宕起伏的故事之後,我想我真的被它震撼了。這本《魯濱遜漂流記》的著作是被譽為"英國小說之父"丹尼爾·笛福在59歲時寫的。主人公魯濱遜懷著雲游四海的高志遠向,越過大西洋和太平洋,在驚心動魄的航海中歷經無數險情,後來整條船終於在太平洋上不幸罹難,唯有他一人得以奇跡般地活下來,並隻身來到一座荒無人煙的孤島上。
他從絕望的縫隙中得到了生命的啟示,在孤島上瞬間便幾十年。他在孤島上勞作生息,開拓荒地,圈養牲畜,生產水稻和小麥,年復一年與孤獨為伴,克服了種種常人難以克服的困難。他曾與野獸鬥智,也曾與吃人肉的野人斗勇。
曾有人說過,「作為一個人,首先應該學會的便是如何生存。」魯濱孫並未做出什麼驚天動地的事情,而是和我們一樣在生活著。但這些瑣碎的細節卻又是魯濱孫同困境對抗的過程,而這些困境又是幾乎每個人都曾體會到的:黑暗,飢餓,恐懼,孤獨。魯濱孫的經歷之所以具有傳奇性是因為在一個特定的環境中,困境被放大了,對抗困境的時間被拉長了。
如果我是他,當船遇到暴風中失事的時候,我不可能像他那樣去接受那重重的困難和波折,因為我沒有自信。
如果我是他,當獨自一人置身於荒島之上,我不可能像他那樣去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積極自救,因為我沒那個能力。
如果我是他,當看到野人用自己同類開宴會時,我不可能像他那樣勇敢的站出來,與他們搏鬥,因為我沒有那種膽量。
雖然,我是個女孩,但也不得不承認自己的軟弱與無能,在自己的生活中,很難遇到挫折,即使遇到了,爸爸媽媽總是扶著我,然而幸福中的我根本沒意識到家人關愛是一種莫大的快樂。
魯濱遜這些獨立生存的能力從哪兒來的呢?不就是從平時的自理能力逐步形成了獨立生存的能力嗎?可見養成生活自理能力,對我們是十分重要的。讓我們向魯濱遜學習,靠自己的誠實、善良、勞動、智慧和堅毅,去創建,去開拓!
《魯濱遜漂流記》讀後感
這是英國作家福笛.丹尼爾以一個自傳的形式寫的.描述了主人公漂流海島,戰勝困難,艱苦創業的傳奇故事。小說寫得真實自然,富有傳奇色彩。主人公在孤島上種莊稼、搭木屋,吃了千辛萬苦,生存下來。但想回人間的心切,使他著迷般地只想到如何走出這個鬼地方,結果還是失敗了,最後於1868年回到闊別28年的英國。看著魯濱遜的經歷,讓我可以想像到他在孤島生活的艱辛,體驗到他不屈不撓的冒險精神,更使我重新燃起了對生活的熱愛之火。
生活就像是一幅畫,有的人畫出了春天的生機,夏天的綠蔭,秋天的收獲,冬天的希望.而有的人卻畫出了春天的寂寞,夏天的焦躁,秋天的凄涼,冬天的悲哀.畫的色彩如何,全取決於作畫人本身對生活的態度.魯濱遜那種對生活不斷追求,對交往的嚮往都源於他那對生活無比熱愛崇尚的精神.
如今,我們的生活如此豐富多彩,我們是否有去珍惜,甚至還有人會去輕生,多麼愚昧的舉動啊.想想魯濱遜,他為了生存下來,回到正常的社會中去,一直堅持不懈地拼搏著.而對於那些人們,我不知他們領悟到了什麼.生活中是存在著千千萬萬個困難,但也共存這許許多多的精彩與幸福,我們應該去挖掘去體會,那我們才會得到更多.
我崇尚著我的生活,盡管它很普通.我熱愛生活,我要用我笨拙的筆去畫,畫出一張最美的生活!
《魯濱遜漂流記》讀後感
我讀了《魯濱遜漂流記》這篇小說後,深深被故事中的主人翁魯濱遜感動,他遭遇海難漂流到荒島上以後,不是悲嘆命運對自己的不公,而是充分利用自己的頭腦和雙手,修建房子、種植莊稼、養殖動物、製造工具、在絕望和無助中用自己的頑強和毅力與飢餓、疾病等作斗爭,最後終於勝利的獲救。
一開始,魯濱遜背著自己的父母跟著一隻船出海了,但是在一次雨中船遇難了,他在茫茫的大海里漂流了好長時間,最後被海水帶到了一個荒無人煙的孤島上,這個島上沒有人煙,只有他遇難船上的一隻狗和兩只貓,他企圖向來往的船隻求救,卻發現哪只船上的人是海賊。他用身邊僅有的一些物品建了一坐「房子」,後來又在遇難的船上找到了一些麵包、酒、衣服、槍彈等等……就這樣開始了他長達二十八年兩個月零十九天的孤島漂流。在這么長久的時間里,他不僅要戰勝寂寞和孤獨,還要戰勝飢餓和疾病,更不能讓海上的強盜發現他,他總是樂觀的面對眼前的一切,珍惜身邊每一個可以讓他求生的機會,在困難面前他也害怕過,逃避過但最後總是戰勝了自己而獲得了生的希望。
讀完這篇小說後,我真的被魯濱遜的頑強和勇敢深深的感動著,他在哪么艱苦的環境下,把自己從絕望中解救了出來,對我感動最深的是他的毅力,魯濱遜長達二十幾年對生的希望就是毅力,我不禁想到我們自己,我們對生活,對學習是不是也應該向他學習呢?遇到困難是不是也應該勇敢的面對而不在逃避呢?
記得我在學習的過程中,經常遇到一些困難,我不是想辦法克服它,而是和困難玩起了迷藏,有一次,我對一個數學問題特別的感興趣,但是始終沒有把這件事弄明白,如果我要搞清楚這件事,需要花很多的時間和精力,於是我心安理得的放棄了,可是後來在考試中我又遇到了同一個問題,我還是沒有解決掉,我好後悔,我雖然暫時的「繞」開了這個困難,但困難最終又和我遇上了。
我們今天在生活中,學習上的困難和魯濱遜比起來,還是困難嗎?我一定要改掉我的壞毛病,遇到困難不再著「繞」著走,而是要像魯濱遜一樣,勇敢的和困難作斗爭。
朋友,你看過這本書嗎?如果沒有我建議你看看!你一定也會和我一樣感動的!
用毅力創造奇跡——讀<魯濱遜漂流記>有感
你能獨自一人去航海嗎?你能獨自一人在荒蕪人煙的小島上生活幾十年嗎?你能在一無所有的情況下用自己的智慧和頑強的毅力創造美好的生活嗎?相信你和我都會覺得困難的,但是,有一個人卻做到了,他就是笛福筆下的魯濱遜.
一心希望能去航海的魯濱遜在他19歲那年終於登上了出海的船.可不幸的是他遭到了大風暴,漂到了一個孤島上,可他毫不畏懼,在一無所有的情況下他以無比頑強的毅力,和一雙勤勞的手重新生活,克服種種困難.在小島上種起了莊稼,養起了牛羊,蓋起了房屋......生活30年後,回到了祖國.
掩卷深思,我深深地體會到:一個人只要有毅力,有勇往直前的精神,就可以戰勝一切困難,創造奇跡.海倫.凱勒不也是這樣的嗎?
海倫出世剛19個月,就得了一場大病,因而失去了視力和聽力.所以,在之後的五年中,海倫的家人都對她百般寵愛,什麼都聽她的,使之成為了一個愛發脾氣的「小暴君」.終於,在1887年3月3日海倫剛6歲零9個月時,安妮.莎莉文來到了她家,成了她的家庭教師從此,海倫瘋狂地愛上了學習,脾氣也好多了.在莎莉文小姐和海倫的共同努力下,1896年10月,海倫進入了劍橋女子中學;1900年,她又進入了哈佛大學德克利夫學院,1904年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令人驚奇的是:海倫會說話.海倫在英國文學方面十分傑出,她也很愛閱讀,雖然有些報紙、小說她不能直接閱讀,但通過莎莉文老師及其他人的幫助,她也能夠閱讀,從而獲得了無數知識.她用生命的全部力量處處奔走,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機構,為殘疾人造福.被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為20世紀美國十大英雄偶像.
海倫.凱勒就用頑強的毅力創造奇跡,我們熟悉的張海迪阿姨也是這樣的人.
張海迪她以自己頑強的毅力創造出一生的奇跡.她說的一句話我最受感動:」即使跌倒一百次,我也要一百零一次地站起來.」是啊,如果我們也能向她們一樣,那還有什麼事不能做到呢?
要想出現奇跡,就要靠你頑強的毅力來創造!
㈨ 求藍潔瑛資料
藍潔瑛香港傑出女藝人
小檔案
姓名:藍潔瑛
英文名:Yammie Nam
花名:藍精靈
生日:4.27 1964
星座:金牛座
身高:5?4?
體重:108磅
家庭成員:一人與一狗
教育程度:中學
操行:good!
希望到的地方:歐洲
討厭的地方:落後又糟污
喜歡到的地方:朋友家
圈中好友:曾華倩
婚姻狀況:未婚
出生地點:香港
貢獻:
曾經出演過多部著名的香港電視劇和電影,其中包括:
1984:
中文片名:扭計雙星
英文片名:The Return Of Mischievous Lots I & II
播出日期:1984年01月30日
劇集長度:10集
監制:吳昊
角色: Joe
合作演員: 葉鎮堂、區瑞強、梁潔華、劉淑儀
中文片名:晝出彩虹
英文片名:Rainbow Round By Shoulder
播出日期:1984年04月23日
劇集長度:20集
監制:招振強
角色: 麥艷雲
合作演員: 劉青雲、詹秉熙、張曼玉、吳君如
中文片名:超越愛情線
英文片名:It Takes All Kinds
播出日期:1984年05月21日
劇集長度:20集
監制:李惠民
角色: 鍾雪兒
合作演員: 黃日華、任達華、鄭裕玲、黃造時、陳秀珠
中文片名:家有嬌妻
英文片名:It's A Long Way Home
播出日期:1984年09月17日
劇集長度:20集
監制:伍潤泉
角色: 潘靜文
合作演員: 梁朝偉、鄭裕玲、呂良偉、吳家麗
中文片名:寶芝林
英文片名:The Return Of Wong Fai Hung
播出日期:1984年10月15日
劇集長度:20集
監制:邱家雄
角色: 歐陽菁菁
合作演員: 劉德華、湯鎮業、劉淑儀、廖偉雄、董瑋、高妙思
中文片名:城市小品之再見開麥拉(單元劇)
合作演員:曾江、廖偉雄
1985:
中文片名:六指琴魔
英文片名:The Possessed
播出日期:1985年12月09日
劇集長度:25集
監制:伍潤泉
角色: 譚月華
合作演員: 石修、吳啟華、鄧萃雯、周秀蘭、吳鎮宇 、王書麒
1986:
中文片名:愛情全盒
英文片名:Next Year, Next Kin
播出日期:1986年02月09日
劇集長度:6集
監制:劉仕裕
角色: Joanne
合作演員: 吳啟華、曾江、韓瑪利 、荘靜而、李琳琳
中文片名:真命天子
英文片名:Heir To The Throne Is
播出日期:1986年06月09日
劇集長度:20集
監制:李鼎倫
角色: 荷花
合作演員: 劉德華、謝賢、歐陽佩珊、周海媚 、劉丹、鮑翠薇
中文片名:英雄故事
英文片名:Turn Around And Die
播出日期:1986年10月17日
劇集長度:15集
監制:劉仕裕
角色:童文清
合作演員: 萬梓良、謝賢、黎美嫻、劉敏儀、劉美娟、王書麒
中文片名:鑽石王老五
英文片名: A Taste Of Bachelorhood
播出日期:1986年12月29日
監制:曾勵珍
角色:顧彤心
劇集長度:20集
合作演員: 吳啟華、李國麟、毛舜筠、謝寧、商天娥、吳鎮宇
中文片名:萬家傳說
英文片名:The Vixen's Tale
播出日期:1989年02月27日
劇集長度:20集
監制:曾勵珍
角色: 柳姿
合作演員: 郭晉安、鄧萃雯、吳岱融、白韻琴、梅小蕙、歐陽震華
中文片名:花月佳期
英文片名:I Do I Do
播出日期:1989年3月27日
劇集長度:5集
監制:曾勵珍
角色:Monica
合作演員:郭晉安、李嘉欣、鄧翠雯、吳岱融、吳啟明、楊羚
中文片名:蓋世豪俠
英文片名:The Final Combat
播出日期:1989年04月03日
劇集長度:30集
監制:劉家豪
角色: 雪雁
合作演員: 吳鎮宇、周星馳、羅慧娟、吳孟達、艾威、王敏明
中文片名:義不容情(客串)
英文片名:Looking Back In Anger
播出日期:1986年04月03日
劇集長度:50集
監制:韋家輝
角色: 梅芬芳
合作演員: 黃日華、劉嘉玲、溫兆倫、邵美琪 、商天娥
中文片名:摘星的女人
英文片名:Battle Of The Heart
播出日期:1989年08月21日
劇集長度:25集
監制:王天林
角色:方詠馨
合作演員: 黃日華、麥翠嫻、石修、商天娥 、高妙思
中文片名:還我本色
英文片名:War Of The Dragon
播出日期:1989年10月16日
劇集長度:20集
監制:徐正康
角色:姚淑貞
合作演員: 任達華、溫兆倫、梁家仁、劉賜明、龔慈恩
中文片名:霓虹姊妹花(電視電影)
英文片名:Mamasan , The - Club Girls Blue
監制:劉仕裕
角色: 錢愛玲(Elaine)
合作演員: 梁佩玲、吳岱融、司馬燕
1990:
中文片名:末代兒女情 (台視TTV)
劇集長度:40集
製作人:楊佩佩
角色:馬素心
合作演員:劉松仁、張玉燕、馬景濤 、李立群
1991:
中文片名:橫財三千萬
英文片名:The Poor Rich Man
播出日期:1991年08月05日
劇集長度:20集
監制:梅小青
角色:夏小曼
合作演員:夏雨、張鳳妮、歐陽震華、林尚武
中文片名:妙探對講機(電視電影)
英文片名:Sergeant Talkie(telemovie)
監制:周華宇
合作演員:鄭則士、駱應鈞、陳國邦
中文片名:情危夜合花(電視電影)
英文片名:Fame Or Shame(telemovie)
監制:周華宇
合作演員:曾偉權、林其欣、李國麟、朱潔儀
中文片名:半生緣一世情(台視TTV)
劇集長度:40集
製作人:周遊
角色:李秀茹
合作演員:楊慶煌、狄鶯、姚瑋、焦恩俊、李欣
1992:
中文片名:大時代
英文片名:Greed Of Man
播出日期:1992年10月05日
劇集長度:40集
監制:韋家輝
角色:羅慧玲
合作演員:鄭少秋、劉松仁、劉青雲、周慧敏、郭藹明
1993:
中文片名:奇情小男人(偷心大少)
英文片名:The Art Of Being Together
播出日期:1993年11月25日
劇集長度:20集
監制:李國立
角色:袁天藍
合作演員:林保怡、郭藹明、歐陽震華、陳慧儀、楊雪儀
1993:
中文片名:大刀王五(電視電影)
英文片名:The Lone Sabre(telemovie)
監制:杜琪峰
角色:王五妻
合作演員:鄭浩南、尹楊明、翁杏蘭
1994:
中文片名:新重案傳真
英文片名:Crime And Passion
播出日期:1994年05月09日
劇集長度:20集
監制:劉仕裕
角色:丁嵐
合作演員:林嘉華、陶大宇、梁婉靜、張國強、馬菁宜
1994
中文片名:傷城記(新視TCS)(電視電影)
導 演:陳木勝
監 制:劉天富 李惠民
角色:雪 玲
合作演員:李南星、張家輝、徐少強、吳毅將
1985
中文片名:法外情
英文片名:The Unwritten Law
角色:Annie
合作演員:劉德華、葉德嫺、劉兆銘、戴志偉
1986
中文片名:奇緣
英文片名:Witch From Nepal
角色:Ada
合作演員:周潤發、朱寳意
1987
中文片名:開心快活人
英文片名:Happy Go Lucky
角色:Mina
合作演員:梁朝偉、惠英紅、麥翠嫺、夏韶聲、梁鴻華
1989
中文片名:八寳奇兵(客串)
They Came To Rob Hong Kong
合作演員:曾志偉、錢小豪、吳君如
1991
中文片名:五虎將之決裂(客串)
英文片名:The Tigers
角色:苗僑偉妻子
合作演員:苗僑偉、劉德華、梁朝偉、黃日華、湯鎮業
1992
中文片名:花貨
英文片名:The Unleaded Love
角色:Mary
合作演員:張家煇、羅美薇、劉玉翠、吳大維、成奎安
1993
中文片名:唐伯虎點秋香(客串)
Flirtong Scholar
角色:唐妻
合作演員:周星馳、鞏俐
1993
中文片名:白發魔女傳
英文片名:The Bride With White Hair
角色:何鄂華
合作演員:張國榮、林青霞、吳鎮宇、呂少玲
1995
中文片名:西遊記之月光寶盒
英文片名:A Chinese Odyssey I
角色:春三十娘
合作演員:周星馳、吳孟達、朱茵、莫文蔚
中文片名:西遊記之仙侶奇緣
英文片名:A Chinese Odyssey II
角色:春三十娘
合作演員:周星馳、吳孟達、朱茵、莫文蔚
1999
中文片名:愛茲心
英文片名:Tender Heart
角色:阿倩
合作演員:羅家英、劉少君、陳芷菁、唐寧
2002
中文片名:陰陽路16之回到武俠時代
英文片名:Troublesome Night 16
角色:潘金蓮
合作演員:鈡震濤、羅蘭、雷宇楊
2004
中文片名:愛在有情天(亞洲電視)
英文片名:Love in a Miracle(ATV)
監制:楊韶鴻
角色:思雨
合作演員:陳展鵬、江毅、馬景濤、馬蘇、陳秀雯
曾經參加的電視節目-
TVB-
430穿梭機(主持)
歡樂滿東華
龍鳳呈祥賀台慶
銀河新星接力賽
電視小姐選舉
萬千星輝賀台慶
邁向90電視先鋒群英會
大女人傳奇
天下無敵獎門人
心情行動抗抑鬱
ATV-
星光伴我行(台灣採茶特輯)
女人.com嘉賓
亞洲小姐評判
亞洲電視節目巡禮
MTV:
譚詠麟--《愛是這樣甜》
譚詠麟--《編織》
廣告:
婚紗廣告
良心制葯修身代言人
舞台劇:
花心大丈夫
(以上有待補充)
http://www.mystartime.net/bbs/ 藍潔瑛專署論壇--慧質藍心
藍潔瑛:紛雪寧心
也許你的世界紛飛著大雪,也許你的世界盛開著鮮花,但無論怎麼樣,都希望你仍能保持一顆恬靜安寧的心。
很難想像藍潔瑛給個人的第一印象居然不是漂亮。當年看《義不容情》時,僅在頭幾集才出場的梅芬芳吸引了個人很大一部分的注意力。怎麼可能忘記片頭的那一個鏡頭?絞繩前的她臉上沒有任何錶情,卻彷彿所有表情都包括,目中沒有任何情緒,卻彷彿所有情緒都含有,很長時間內都在回味梅芬芳的二上絞刑台時截然不同的狀態表情。這個演員好厲害,這才是當時對藍潔瑛的第一印象。
對《蓋世豪俠》的記憶並不太多,雖然去年TVB曾重播過此劇,偶爾也看了幾集,但完全沒了當年租碟追看的感覺,劇中藍潔瑛的雪雁很漂亮,卻怎麼也沒了出彩的感覺。
經過幾年的等待,終於等來了《大時代》。藍潔瑛的玲姐,戲份相當吃重,經歷起伏變化也很大,甚至還曾變成輕度神經的病人。這可能也是看過不多藍潔瑛的劇集中年齡跨度最大的一個,無論是開始的少女造型,還是後來的盤頭造型,一直都給個人一種安寧恬靜的印象,雖然佩服玲姐的個性中堅強獨立的成份,雖然喜歡她在與大巴司機們告別時流露出來的那種爽朗的個性,但還是最愛在小島時面對短暫的安寧所展露出來的笑容,也許是因為看其的角色多為悲劇角色,而其本身的命運也一波三折,所以會格外珍惜其笑容。對劇中很多相關片段都有深刻的印象,除了臨死的那一段外,知道方進新蘇醒後急忙趕到醫院去,在進入前整理了一下衣服及頭發的那一個小細節也有很深的印象,一直很奇怪居然會對這個細節片段印象深刻。
《末代兒女情》是藍潔瑛與劉松仁的又一次合作,一直很喜歡兩人的搭檔,雖然在《大時代》中他們對手戲並不多,卻還是很愛看這一對情侶搭檔。此劇中兩人的感情也是困難重重,歷盡艱險,最終的結局好像也不是團圓結局。比較喜歡其中兩人男扮女裝,女扮男裝的搞笑部分,這可能也是此劇中唯一記得兩人的一段快樂時光。一直覺得藍潔瑛眼睛裡的內涵很深,劇中素心明明看到承軒臉上的唇印,卻不追問而只是把毛巾遞過去,當時的那幾個眼神真是非語言所能形容的妙與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