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孩子上學不喝水怎麼辦
孩子上學不喝水怎麼辦
孩子上學不喝水怎麼辦, 很多小孩都不喜歡喝寡淡無味的白開水。雖然多喝水對身體健康非常重要,但一味強迫孩子喝白開水對很多家長來說也很困難。以下孩子上學不喝水怎麼辦。
孩子上學不喝水怎麼辦1
在學校不喝水,難道不口渴嗎?可能有點口渴。確實有的孩子沒有養成喝水的習慣,他口渴了,不知道去喝水是怎麼培養的呢?就是家長從小動不動就把水遞到嘴邊,逼著孩子喝水。那你想想一個人,從來不為自己的感覺負責,他也不為自己需要面對的事情負責,他總是等著別人來提醒他,等著別人來關注,當然就記不住自己行動了。
所以,我會看到很多不愛喝水的孩子,好像都是小時候提醒太多。還有一種情況,確實是家裡喝水不方便。比如說,家裡從小就是喝熱水、開水,沒有一個涼瓶,小孩子哪裡喜歡喝熱水喝開水?熱開水有點味道,怪怪的味道。還有一個,就是水熱,喝不進去。所以,如果喝水不方便,他就懶得喝了。
那你說他身體需要的水從哪裡來呢?吃飯、喝點湯、吃點兒水果,有點兒水,這樣也能維持他的生命。所以我們要搞清楚孩子為什麼不肯主動喝水。
如果是之前父母包辦太多,提醒太多,幫助太多,這樣的孩子他養不成習慣,怪不了孩子。如果家庭喝水條件不大好,老是熱水、茶水孩子不愛喝,又沒有涼瓶,那他就不喝了。這種家庭,我們要改善一下,改進一下家裡的環境,讓孩子能方便的、隨時隨地的能夠去倒水喝。
如果孩子現在真不怎麼主動喝水,連大便都乾燥很困難,怎麼辦?可以採取一些措施,比如說給孩子准備一個小一點的可愛一點的水瓶子。這個水瓶讓孩子去挑,家長別以為「我給他買了一個一百多的塊錢的水瓶子,或者人家都在用這種水瓶子,這是保溫的」,這些都不用考慮。
孩子根本不需要喝熱水,因為涼水喝到肚子裡面也會變熱,並不會改變什麼,僅僅是改變一下體溫而已,所以熱水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喜歡,孩子喜歡這個瓶子,這個瓶子又方便,他又喜歡,拿起來又輕巧,不佔地方,不容易一碰就倒,還不容易壞,讓孩子選一個這樣的瓶子。
我特別建議要小一點的,你別想著「他上學的時候給他灌一大壺,然後他中途就不用自己接水了,這一壺就夠他喝了。」你可千萬別這么想。壺大就是喝水不方便,背起來也重,拿起來也重,弄倒了又灑一大片。就是要讓孩子喜歡,小巧方便,這才是最重要的。然後我們還可以給他弄些他喜歡口味的一些水,比如說,檸檬水我們可以試一下,看孩子喜不喜歡喝;
或者是什麼維生素c的泡騰片泡的水,我們也可以讓孩子試一下;如果這些都不喜歡,那茶水喜不喜歡呢?還是不喜歡,那就白水吧。但是我們堅決不能讓他喝糖水,不能專門弄那種含糖的什麼蜂蜜水呀,什麼什麼果汁兒啊,這些最好不要去弄。你別讓他喝了點水,然後新的問題又出來了,這樣就不好了。
總之喝水的問題不僅僅是喝水的問題,我們真的在生活中要注意讓孩子多做選擇。比如說,今天天氣熱,孩子從外面回來,你就給他一個選擇,「你是喝涼白開呢?還是喝這個冰箱裡面的冰水,你自己選擇,但是他必須要選一個。孩子願意做一個選擇,他自己做的選擇他就很高興,慢慢的就學會了做選擇。
而且他慢慢的養成習慣:「我從外面回來,我得先喝點水;我完成了一件工作,我先喝點水。」所以我們慢慢的養成這個習慣,這個習慣不是說你把杯子遞到他手上,或者是老師敦促他「趕緊喝點水」。我們要把器具准備得方便一點,讓孩子去做選擇,這樣的話他才有這個意願。
凡是在生活中包辦的,比如說幫孩子檢查作業,幫孩子收書包,幫孩子收玩具,幫孩子提醒喝水,幫孩子送東西到學校的這種家庭,孩子肯定是記不住的,所有事情都記不住。我們必須要改變一下教養方式。
如果說孩子在短期內確實是還沒有養成喝水的好習慣,那我們在做飯的時候可以在「湯」這方面做點文章,比如說我們研究一下孩子喜歡什麼樣的湯,我們讓孩子也爭取多喝一點湯,或者是,我們也可以讓孩子喝點牛奶,這些東西都能代替喝水。當然吃一些水果,吃黃瓜這些東西,也能補充水分,其實水果蔬菜的含水量是很高的,好像是高達百分之九十。
所以我們可以想辦法多維度的補水。但是更重要的是還是要讓孩子找到自己的感受,因為人都有這個本能,如果他身體缺水了,他一定會口渴。那如果口渴找不到水喝,或者喝起來很麻煩,他就會懶得去動了,所以我們一定要讓孩子體驗到他的口渴,讓他去感受自己的這種感覺,然後再為他自己的感覺做一些選擇。所以我們家長少去敦促。
我的小女兒剛一歲,我從來不主動要求她去喝水的。我就告訴她:「寶貝兒,水瓶子放在這里,你要想喝水你就自己去拿,或者是你告訴爸爸,你指一下那個地方,或者你伸個手指一下那個地方就可以。我再遞給你。」有些老太太帶孩子,孩子還在玩兒,然後一個水瓶子遞過來了,逼著孩子喝水。
我小女兒幾個月開始就是自己拿著水瓶子喝,而且她想喝的時候才喝,她要是不想喝,如果遞給她,或者是喝了一會兒了,她就把水瓶子遞給你,或者往地上一扔,她就不想喝了,這個時候我堅決不會勸她再喝點兒水。其他人看到我小女兒喝水,都會說:「啊,你的孩子怎麼喝水喝得這么好。」別的孩子都要大人拿著水瓶子罐,甚至有的灌都灌不進去,拿勺子一勺一勺地去舀,舀著灌。
我的孩子為什麼這么好?孩子是不是天生的缺水就會口渴?如果你必須強迫他喝水,他最後就煩了,他根本就不在乎自己的感覺,因為你強迫他喝水,他有時候不渴你也強迫他喝水,最後他就不相信自己的感覺了。我們家長必須要注意這些事情,注意要把孩子的責任還給孩子,要讓孩子自己去做選擇,哪怕他暫時少喝一點水,也沒有什麼大問題。
孩子上學不喝水怎麼辦2
兒童不愛喝水的壞處
孩子處於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如果缺水,會更加嚴重地傷害健康。最新研究顯示,缺水還會損害兒童的認知能力,影響大腦發育。不同年齡的孩子,該怎麼喝水,喝多少水合適呢?《生命時報》就這些家長關心的問題,采訪了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杜松明副研究員。
問。水對孩子有什麼特別的健康意義?
答:兒童少年體表面積較大,身體中含水量和代謝率較高,腎臟的調節能力有限,更容易發生水不足或缺乏。一項研究發現,在自然情況下發生脫水的兒童,其聽覺數字廣度、語義靈活能力和圖像識別能力有降低的`傾向,說明缺水同樣會降低兒童的認知能力。另外兩項研究表明,輕度脫水的兒童喝下一定量的水後,其幸福感、視覺注意力和視覺追蹤能力等短期記憶力都提高。
問。孩子多大開始需要喝水?
答:世界衛生組織提倡6個月以內的孩子要純母乳喂養,那麼母乳中的水分就可以滿足嬰兒的需要。6個月以上的嬰兒逐步添加輔食,輔食也應以流質為主,其中含大量水分。從孩子6個月開始加輔食後,可以適當喝水。
問。不同年齡的孩子,需要喝多少水?
答:不同年齡的孩子其基礎代謝、身體活動情況不一樣,所需要喝的水也不一樣。具體的建議已經寫入《我國居民水參考攝入量標准》,目前還沒有正式出版。我可以介紹一下大致情況:半歲~1歲,每天需要喝0.9升水;1歲~4歲,每天需要喝1.3升水;4歲~7歲,每天需要喝1.7升水;7歲~11歲,每天需要喝1.8升水。
問:孩子什麼時候不宜喝水?什麼時候喝水最好?
答:一般來說,飯前1個小時內及吃飯中都不宜大量喝水,因為孩子的消化能力一般比較弱,飯前和飯中大量喝水,會沖淡胃液,影響消化。猛烈運動後也不宜大量喝水。劇烈運動後,身體細胞處於劇烈缺水的狀態,猛然補水過多,會讓細胞吸水膨脹。建議孩子最好在兩餐之間喝水,少量多次。一定不要等到口渴了再喝水,因為這個時候身體已經缺水,已經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傷害。
問。哪些液體食物是可以替代水的,哪些又是不能替代的?
答:我們傳統飲食中含的水分(包括湯、水果、粥、蔬菜等)是在一個穩定的范圍內,是可以替代水的。果汁、各種飲料中雖然含水,但因為其中含有能量或其他物質,我們不建議孩子把其當成水分的主要來源。最好還是喝白開水補充水分。
問。看來還是喝白開水最健康。可是孩子不愛喝白開水怎麼辦?怎麼培養孩子喝水的好習慣?
答:首先,家長從小就要讓孩子習慣清淡飲食,少給孩子喝甜飲料。其次,家長自己也要以身作則,自己喝白開水,少喝飲料。家裡最好不要有甜飲料。最後,讓孩子隨時都有白開水喝,經常提醒孩子喝水,出門養成帶白開水的習慣。
寶寶不愛喝水危害大
1、腎結石找上門 不愛喝水的習慣,會導致尿液長期處於濃縮的狀態,無形中為結石形成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2、降低寶寶的認知能力
一項研究發現,在自然情況下發生脫水的兒童,他的聽覺數字廣度、語義靈活能力和圖像識別能力都有降低的傾向,說明缺水會降低兒童的認知能力。
3、容易便秘
寶寶平時喝水太少,容易導致被便秘困擾,體內的宿便和毒素無法順利排除,腸胃功能也會收到抑制。
4、夏季易中暑
夏天天氣炎熱,寶寶體內的水分和有機鹽會隨著汗液排除。如果水分得不到及時的補充謬會影響寶寶皮膚的散熱能力,導致寶寶中暑。
讓寶寶愛上喝水的小妙招
父母的立場要一致
覺得對的事,就要堅持立場。所有家長必須溝通好,千萬不要發生「跟媽媽要不到,跟爸爸要就有」的「漏洞」。父母雙方要很明確:飲料不能替代白開水。飲料里往往含有較多糖分和電解質,口感很好,但是喝下後不能像白開水那樣很快離開胃部。飲料長時間滯留在胃部就會產生不良刺激,影響消化和食慾,還會加重腎臟負擔。
身教重於言教
自己喝著可樂卻要孩子多喝水,沒有說服力,孩子也會覺得不公平。孩子是看著父母長大的,他看到爸媽口渴了就倒杯水來喝,自然就學著喝水;如果他看到爸媽經常到冰箱找飲料喝,就算當面不敢,背地裡也可能偷偷暢飲。既然不想讓孩子成天抱著飲料瓶,那麼家長首先就要做到不買,也不在家裡存飲料。就算偶爾讓孩子解解饞,也應該當場就喝完。
在對峙中不能示弱
孩子吵著非飲料不喝時,家長可不能因為擔心他水分攝取不足而妥協。一個「怕」字,很容易讓家長變得被動。除非孩子出現脫水現象(如不愛動、皮膚乾燥、嘴唇乾裂等),否則家長不必太焦慮。
化被動為主動
想辦法讓孩子喝水,但要給得自然,不要刻意。比如,在孩子活動的地方准備一瓶水,觀察他喝了多少,如果喝得太少再提醒他,但不要強迫;非正餐時間,當孩子渴了或餓了向你要東西吃時,請他們先喝水再說。
妙方引誘多喝水
可以在開水中加入檸檬片、蘋果片,讓水看起來很漂亮,而且有淡淡的水果味,增加孩子喝水的樂趣。
孩子上學不喝水怎麼辦3
孩子喝多少水才夠
4~6歲:800毫升。7~10歲:1000毫升。11~13歲:男孩1300毫升,女孩1100毫升。14~17歲:男孩1400毫升,女孩1200毫升。
對於2-5歲的孩子來說,每天水的總攝入量(即飲水和膳食中湯水、牛奶等總合)是1300-1600毫升,那麼,每天飲水的量應是除去膳食中湯水、牛奶中後剩下的。
對於12-24個月的孩子來說,每天應該喝多少水,其實並沒有一定的標准。香港衛生署認為,如果孩子每3~4小時有一次小便,小便顏色淺,氣味不濃,就表示飲水量足夠。
而6個月內的寶寶,美國兒科學會(AAP)建議不用給他額外補充水,因為此時的寶寶可以從母乳或配方奶中獲得所需的水分。
等寶寶滿6個月後,則可以將少量水倒在杯中喂寶寶,但不要強迫他喝,如果他拒絕喝水也不用擔心,因為他可能更喜歡通過頻繁吃奶來獲得所需的水分。
特別注意的是,這個飲水量是在溫和氣候條件及輕度身體活動前提下的,如果天氣炎熱或孩子運動時出汗較多,應適當增加飲水量。
另外,如果孩子生病了,尤其出現發燒,或者嘔吐、腹瀉時,也需要喝更多水,具體可以咨詢醫生。
孩子不愛喝水有可以替代的飲品嗎
如果孩子不愛喝水,可以適當選擇家庭自製的豆漿、果汁等天然飲品。但是,即便是看起來很健康的純果汁,也不是可以隨便喝的。
今年(2017年)美國兒科學會(AAP)發布了關於嬰幼兒飲用果汁的最新指南,指南中建議不要給1歲以下寶寶喝果汁(無論是否純果汁)。1歲以上孩子喝果汁也要限量。
1~3歲的孩子:每天喝果汁的量限制在4盎司(約120毫升)以內
4~6歲的孩子:每天喝果汁的量限制在4-6盎司(約120-180毫升)之間
7~18歲的孩子:每天喝果汁的量限制在8盎司(約240毫升)以內
如何養成孩子愛喝水的習慣呢
想要孩子養成多喝白開水的習慣,家長除了以身作則養成良好的飲水習慣之外,還可以嘗試下面這些做法:
為孩子挑選顏色鮮艷或造型可愛的杯子。
如果孩子不喜歡白開水的味道,可以在水裡適當加一點檸檬、酸橙等。
給孩子看一些卡通人物喝水的圖片或視頻,或者在其他孩子喝水的時候鼓勵他一起喝。
和孩子進行喝水的游戲,比如乾杯看誰先把水喝完。
把盛了水的杯子,放在幾個顯眼的位置,讓孩子容易取用。
嘗試在孩子睡醒後或玩得正投入時,給他喂水。
當孩子喝水後,及時給予孩子表揚或者物質上的獎勵。
小孩喝水需要注意這些事項
因為小孩胃容量小,因此喝水應少量多次(例如上午、下午各2-3次),晚飯後根據情況而定。
小孩喝水宜安排在兩餐之間,不宜在吃飯前大量喝水,以免充盈胃容量,沖淡胃酸,影響食慾和消化。
對於兒童來說,雖然沒有特別的推薦飲水量,但最好整天都能給他們提供水,而不僅僅等到他們口渴時。
喝水時不可過快、過急,以免嗆到或出現打嗝等問題。
Ⅱ 孩子不愛喝水怎麼辦
相比於甜甜的飲料,很多小孩都不喜歡喝寡淡無味的白開水。雖然多喝水對身體健康非常重要,但一味強迫孩子喝白開水對很多家長來說也很困難。那麼,怎樣才能讓孩子愛上喝水,每天喝夠水呢?
一、孩子喝多少水才夠?根據《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13版),不同年齡段孩子每天總水適宜推薦量分別為:
4.和孩子進行喝水的游戲,比如乾杯看誰先把水喝完。
5.把盛了水的杯子,放在幾個顯眼的位置,讓孩子容易取用。
6.嘗試在孩子睡醒後或玩得正投入時,給他喂水。
7.當孩子喝水後,及時給予孩子表揚或者物質上的獎勵。
五、小孩喝水,需要注意這些事項- 因為小孩胃容量小,因此喝水應少量多次(例如上午、下午各2-3次),晚飯後根據情況而定。
- 小孩喝水宜安排在兩餐之間,不宜在吃飯前大量喝水,以免充盈胃容量,沖淡胃酸,影響食慾和消化。
- 對於兒童來說,雖然沒有特別的推薦飲水量,但最好整天都能給他們提供水,而不僅僅等到他們口渴時。
- 喝水時不可過快、過急,以免嗆到或出現打嗝等問題。
Ⅲ 幼兒園美術教案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准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准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我整理的幼兒園美術教案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用紙盤、彩紙等材料製作花帽,培養幼兒的創造力。
2.合理利用廢舊紙盤,體驗紙盤再利用的樂趣。
活動過程一、教師引導幼兒觀察教師帶來的花帽
1.師:小朋友們這是什麼?這個花帽是怎麼樣的?
2.教師出示用紙盤製作的花帽相對比。
3.教師提問這個花帽用了什麼材料?(請幼兒介紹花帽的製作材料和方法)
二、出示各種用紙盤製作而成的花帽
1.教師請幼兒觀察老師帶來的花帽有哪些類型,分別說一說花帽的樣子,為製作而准備。
2.提出製作的要求:請幼兒先想好自己要製作花帽,它是什麼樣子,並選好自己要用的材料,開始製作。
三、幼兒製作,教師巡迴指導
1.師:現在你們想好要製作什麼樣的花帽了嗎?
2.誰來說說你想做的花帽,是什麼樣子?
3.要怎麼樣做呢?4.幼兒製作教師巡迴指導,輔導動手能力比較差的孩子。
四、作品介紹請幼兒介紹自己做的花帽,名字是什麼?
五、教師總結,點評。
六、延伸教師出示其他造型的帽子,幼兒可以再美工去在此嘗試和製作。活動反思在本次活動中,通過教師的詳細解說以及仔細的示範操作,激發了孩子製作好看的花朵帽的興趣,孩子們都能夠相互合作,個別幼兒在製作中遇到了困難,需要同伴或者是老師的幫助和指導。在最後完成的結果來看,孩子們使用剪刀的技能還不熟練,不能剪出光滑的圖形來,但是幼兒能互相欣賞對方的作品,贊賞同伴的作品。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幼兒在圓形上聯想出多種物體,並通過添畫表現其主要特徵,激發想像力 。
2、幼兒能主動參與創編活動,用連貫的語言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發展語言,豐富聯想。
3、幼兒在活動中充分體驗創作的快樂。
4、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5、體驗運用不同方式與同伴合作作畫的樂趣。
活動准備:
PPT圖片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啟發幼兒對圓圈進行初步想像。
1、出示圓圈,幼兒進行想像。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什麼?
幼:好多圈圈
師:這些圈圈看上去像什麼?
幼:蚊香、0……
二、對圈圈想像並添畫,嘗試用語言進行說明。
1、出示變化的圈圈,幼兒進行講述
師:我的這些圈圈會變魔術。你們相信嗎?聽我念咒語:變變變,圈圈變成...
幼:圈圈變成了太陽。
師:圈圈是怎麼變成太陽的呢?
幼:在圈圈周圍畫上直線。
師:小朋友說的真棒,接下來我們一起念咒語。看看它們還能變出什麼?
(變出五次。)
師小結:原來只要給圈圈添不同的圖案,圈圈就可以變成許多不同的東西呢。
師:小朋友,你們想不想也給圈圈變個魔術?你會讓圈圈變成什麼?怎麼變?
幼兒自由想像並講述。
師:小朋友的想法真不錯,現在我請小朋友們也來當一回魔術師,把你想要把圈圈變的圖案畫在紙上。
三、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1、交代要求:先想想你要把圈圈畫成什麼,想好之後再進行添畫。
2、幼兒進行添畫,教師巡迴指導。(背景音樂)
3、鼓勵能力強的幼兒多畫一些圓圓進行組合、想像、添畫。
4、用語言提示、啟發能力差的幼兒想像、添畫。
四、作品展示,幼兒介紹作品。
1、展示作品,讓小朋友猜猜畫的什麼,並請畫的小朋友介紹怎麼畫的。
教學反思:
作為教師要善於發現幼兒的不同特點,給予每一位幼兒以激勵性的評價,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東西,給予積極的肯定,使他們獲得成功的體驗,感受到手工活動的樂趣,從而增強自信心。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本次活動是根據市編教材藝術表現《像什麼》進行地改編。我們將原先教材中水粉潑色的繪畫形式改為水墨拓印的方式來進行,通過這種方式讓幼兒拓印出不規則的形狀作出多方向、多角度的臆想,發展幼兒的想像與繪畫再現的能力。想像不是憑空產生的,所需的靈感來自於生活,來源於幼兒的已知經驗。因此,結合《指南》中的要求:「能用多種工具材料或不同的表現手法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像。」讓孩子們在試一試、玩一玩、想一想、畫一畫、說一說的過程中體驗作畫的樂趣,掌握水墨拓印作畫的方法。且結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以及他們在繪畫技能上的已有經驗,我們以孩子們極感興趣的水墨畫為基點,通過觀看水墨畫視頻、以及欣賞教師範例的基礎上引導幼兒欣賞水墨畫的濃淡特點,進一步感受中國畫獨特的韻味美感,體驗水墨畫的神奇。在創作過程中幼兒能根據自己的觀察探索作畫的基本步驟,嘗試在畫紙上變出各種圖案並大膽的想像添畫講述畫面內容,從而,培養幼兒的想像力、創造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目標:
1.通過對水墨畫作品的欣賞,了解水墨畫的濃淡特點。
2.嘗試用水墨拓印的方式在紙上變出各種圖案,想像添畫有趣的畫面並用連貫的語言講述。
3.感受中國畫獨特的水墨韻味美感,體驗水墨畫的神奇。
活動重難點:
在了解水墨畫特點的基礎上嘗試用水墨拓印的方式作畫,想像添畫有趣的畫面並用連貫的語言講述。
活動准備:
1.長方形水盆、墨汁、滴管、作業紙、水性毛筆、抹布人手一份
2.水墨廣告視頻
3.背景音樂《琵琶吟》
4.背景展板
活動過程:
(一)播放水墨畫視頻,引導幼兒了解水墨畫的特點。
1.出示水引出水墨畫,激發幼兒興趣。
提問:「當墨滴到水中會發生什麼有趣的事情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大屏幕吧。」
2.播放水墨畫視頻,引導幼兒欣賞並感受中國水墨畫特點。提問:「你看到墨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它變成了什麼?」小結:原來,墨滴到水裡發生了這么多變化。
(二)出示水墨畫範例,引導幼兒探索水墨拓印的方法。
1.教師示範水墨拓印的方法,邊操作邊交流。
2.通過提問與幼兒共同梳理操作過程。提問:「老師剛才是怎麼做的?」
小結:我們先用手指在水中來回波動一下,讓水動起來。然後滴 1 滴墨,之後用你的手指輕輕的撥一下墨,將墨散開,之後將有宣紙的一面平放到水面上。一起數三個數。123…… 之後用抹布將畫紙外面的水墨跡擦乾,用另一塊抹布輕輕的放在畫紙上蘸干水跡。
3.提問:「這幅畫上墨的顏色一樣嗎?有什麼不一樣?」 為什麼有深有淺,誰知道這個秘密?」
小結:如果加的墨多顏色就會(濃、深)如果加的墨少顏色就會(淡、淺)。有深有淺、有濃有淡,這就是我們中國水墨畫的一個特點。
4.引導幼兒創編畫中的內容。
提問:「請你們猜一猜,這幅畫裡面的圖案都像什麼?它們之間會發生什麼有趣的故事呢?誰想上來講一講」
(三)幼兒創作水墨拓印,體驗水墨拓印和借形想像的樂趣。。
1.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2.請個別幼兒講述自己畫中的內容。
3.出示教師範例,引導幼兒觀察添畫內容。
提問:「看看這幅畫和你們的一樣嗎?有什麼不一樣?」
4.幼兒再次利用墨的濃淡進行想像添畫。
(四)師幼共同欣賞作品,分享水墨作畫的成功喜悅。
1.師幼欣賞作品,感受水墨拓印作畫的成功感。提問:「你從這些美麗的畫里發現了什麼?」「
「誰來說一說你的畫里都有什麼?」「
「你最喜歡哪一幅畫?為什麼?」
2.小結:原來滴墨的位置不同,手指運動的方向不同。還有我們變換畫紙的角度不同,也會發現不同的故事。墨與水的融合畫出了青山綠水、古木花草、飛鳥魚石,每一幅畫都透著一股濃濃的墨香,這就是我們中國的水墨畫。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
1、感受民間工藝的審美特色與美好寓意。
2、能自主選擇生活中常見的物品進行鼠菊糍刻印,體驗創作的樂趣。
活動准備 :
經驗准備:在之前的系列活動中了解家鄉的鼠菊糍。
材料准備:麵粉、鼠菊糍模具、刻印工具(挖耳勺、牙簽、筆蓋、扣子、彩泥工具等)顏料、牡丹圖等;背景音樂《高山流水》。
活動過程:
1.欣賞模具導入活動,引導幼兒分享鼠菊糍的審美特色與美好寓意 。
師:小朋友你們好!這是什麼你們還記的嗎?(出示鼠菊糍模具)
師:在我們的家鄉代表著什麼意義,你們能說一說嗎?
:刻在鼠菊糍模具上的圖案古典精美,都有一些不同的圖案,不同的圖案富有各不同的美好寓意,製作出的鼠菊糍就像一件件藝術品,真好看!
2.介紹工具材料,支持幼兒大膽想像 。
(1)介紹工具。
(2)根據幼兒經驗,交代操作要求。
操作要求:選擇需要的材料,用自己的方法刻出喜歡的圖案,刷上漂亮的顏色,在宣紙上找個合適的地方進行印畫;操作完後,請把工具收好,放回原處。
(3)幼兒刻印,教師指導。
師:請你們來選擇你們自己需要的材料來操作吧!(播放背景音樂)
3.師幼相互欣賞 。
:讓我們一起和自己的作品合個影吧,把你們的成功,快樂永遠留下來!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感受帆船運動員的勇敢,激發對帆船運動的興趣。
2.了解帆船的外形特徵,嘗試用線描表現運動的帆船。
3.能選擇自己喜歡的色彩裝飾帆船。
活動准備
1.經驗准備
了解有關帆船比賽的知識。
2.材料准備
①教師用材料:掛圖「帆船運動」;帆船運動的視頻片段、示範畫紙1張、歡快的背景音
樂。
②幼兒用材料:《情景創意美術.繪畫篇》第7~8頁;記號筆、油畫棒、水彩筆。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觀察帆船比賽的視頻,引導幼兒回憶有關帆船比賽的已有經驗,激發活動興趣。
指導語:畫面上有什麼?是什麼運動?帆船比賽運動在哪裡進行?帆船上有些什麼東西?運動員是怎樣拉動帆船進行運動的?你還發現了什麼?
二、探索發現
1.出示掛圖「帆船運動」,觀察帆船的外形特徵。
指導要點:引導幼兒觀察帆船的外形,並用圖形歸納船身、船帆的形狀。
指導語:今天大海上有微微的風浪,帆船運動員乘著他們漂亮的帆船出海啦!船身和船帆像什麼形狀?帆船有哪些部分組成,分別是什麼形狀,像什麼?帆船在運動時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2.鼓勵幼兒嘗試用圖形組合的方式表現帆船。
指導要點:請幼兒在示範紙上繪畫出帆船,注意提醒幼兒表現出帆船的細節,如:桿、繩子等。
3.欣賞《情景創意美術.繪畫篇》第7頁「藝術角」中的幼兒作品,發現帆船的不同表現方
法。
指導語:小畫家裝飾帆船用了哪些方法,你最喜歡哪艘帆船,為什麼?
三、創作表現
1..請幼兒翻開《情景創意美術.繪畫篇》第8頁,引導幼兒在創意牆中進行創作。
指導語:小朋友們,把自己的小夥伴當成帆船運動員,站在帆船上拉動漂亮的船帆在大海里航行吧!
2.播放背景音樂,幼兒自由創作。教師提醒幼兒先畫帆船,再畫出海浪,然後裝飾帆船,
最後添畫出背景豐富畫面。
3.教師巡迴指導,並對畫面布局,帆船裝飾的方法進行重點指導。
四、欣賞評議
1.幼兒自由欣賞同伴作品,並找出「最有創意的帆船」、「最漂亮的帆船」。
2.教師從畫面中帆船的線條和色彩等方面進行評價。
五、結束活動
引導幼兒收拾整理自己的繪畫材料;隨著音樂做帆船運動的動作。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
1、初步感知不同色彩的一片花。
2、嘗試用不同顏色和點彩的方法,表現一片花。
3、初步學習使用膠水作畫,體驗水粉畫創作的樂趣。
【活動准備 】
1、ppt課件。
2、幼兒經驗准備:對色彩(紅、黃、藍、綠、橙)有初步的認識。
3、膠水、顏料、水粉紙。
【活動過程 】
一、開始部分:創設情境、引發興趣。
師:小朋友們,春天來了,我們一起開著小火車去森林裡郊遊吧!(播放森林背景圖片)
二、基本部分。
1、播放ppt,讓幼兒欣賞花海圖片。
師:我們來到了大森林裡看到了什麼呀?哇!有一大片一大片的花!看,這是一片紅色的花,這是什麼顏色的呀?這是一片黃色的花!(出示各種顏色的一片花)
2、介紹繪畫工具。
師:我們也來畫一畫這一片一片的花好嗎?今天老師帶來了一隻神奇的膠水筆,我們一 起來看一看吧!
3、示範正確的畫畫動作。
師:怎麼畫呢?首先將前面的小帽子輕輕打開,將你的膠水筆倒過來。伸出你的小手,拿出大拇指和你的食指,小手彎一彎,變成一個小鉗子。在畫的時候啊,孫老師教你們一個(屈老師)魔法咒語,一定要記好了哦!搖搖搖,捏捏捏,轉轉轉。
師:小朋友們記住了嗎?咒語是什麼?你們想不想畫出美麗的一片花呢?那請你們自己來畫一畫吧!
4、幼兒創作,鼓勵幼兒大膽創作。
幼兒分組進行操作,每組 提供不同顏色的膠水,教師巡迴指導。
三、展示、 評價。
教師展示幼兒作品並請幼兒誇一誇自己的作品。
幼兒園小班美術 教案《活動一片花》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運用點、線、形來裝飾魚和表現魚不同的外形特徵。
2、鼓勵幼兒按自己的想像大膽創作,發展幼兒的初步的創新能力。
3、向幼兒進行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環保教育。
4、大膽嘗試繪畫,並用對稱的方法進行裝飾。
5、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繪畫,體驗合作繪畫的樂趣。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學慣用點、線、形來裝飾魚。
2、難點:鼓勵幼兒大膽想像和創作。
活動准備:
1、《海底世界》錄像
2、教室牆壁內一側牆壁作為海底世界背景圖,並在牆上貼好塑料袋垃圾,牛奶瓶、水草、珊瑚、石頭、哭泣的魚媽媽。
3、投影機、下載各種魚的照片
4、白紙、剪好的各色「心」卡片,幼兒水彩筆、剪刀(與幼兒人數相等)
5、各種點、線、面的範例,教師畫好的魚的範例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觀看錄像《海底世界》,初步感知欣賞各種各樣的魚。
(1)教師語:在美麗的大海里,生活著許多快樂的魚寶寶,他們和魚媽媽自由自在的在海洋里嬉戲玩耍,一會兒在珊瑚里捉迷藏,一會兒在比賽游戲,一會兒又湊在一起說著悄悄話,可幸福了。
(2)幼兒觀看錄像《海底世界》,提出要求:看看你最喜歡哪條魚,它是什麼樣子的?師:你最喜歡哪條魚?它是什麼形狀的?身上的花紋是什麼樣的'?(特別是對形狀怪異的魚,啟發幼兒盡可能講詳細一點。)
(3)通過投影,讓幼兒更仔細觀看各種魚的照片,讓幼兒進一步感知魚的外形和花紋。
師:魚寶寶,它還有好多可愛的朋友,讓我們也一同來看看它們是什麼樣的?有什麼樣的花紋?你喜歡哪一條魚?
(4)引出海底世界背景圖(珊瑚,水草及一條哭泣的魚媽媽),對幼兒進行環保教育,引入課題。 教師語:可是突然有一天,海洋里的魚都消失了,只剩下魚媽媽和漂浮著的塑料袋,飲料瓶,為什麼會這樣呢?(請幼兒說一說,我們應該怎樣做,向幼兒進行環保知識教育。)那我們一起來幫助魚媽媽找回她的孩子好嗎?
二、教師展示線描畫的(點、線、面)的範例,引導幼兒觀察思考,提出自己不懂和不會畫的(點、線、面),並做一些簡單的介紹。
1、點畫法。
①展示點的種類:圓點、短點、雨點、正方形點、三角形點、空心點、沙點、十字點
②點的效果:把一些鮮艷的小色點有規律地排列起來,以求達到一種五彩斑斕的色彩效果。
③點的要求;先畫深色後畫淺色。可採用同類色,比較和諧,對比色比較絢麗。)
2、勾線畫法。
①線的種類:橫線、豎線、斜線、交叉線、波浪線、折線、凹凸線、捲曲線、弧線、魚鱗線、三角螺旋線、方螺旋線
②線的效果:用一種單純以線條的變化、穿插、組合來表現,線描畫中常見的方法
③線的要求:可以用漸變畫法,運用線條由深到淺的變化,可以橫著變,豎著變或旋轉著變畫出向彩虹一樣絢麗
3、面的畫法。(點和線的排列組合)
①面的種類:正方形組成的面、圓形組成的面、半圓形組成的面、三角形組成的面、長方形組成的面。
三、欣賞教師畫的魚的範例,請幼兒互相說一說,這些魚的形狀及裝飾的線條,看一看,說一說它們是什麼樣的?有什麼樣的花紋。
師:老師畫的這些魚是什麼形狀的?用了什麼樣的線條進行裝飾?
四、示範講解如何對魚進行裝飾?如何處理分割畫面?處理畫面中點、線、面的疏密關系的畫法:
(1)教師簡單在魚身上示範分割畫面的塊,畫出各種形狀的線條,並重點講解如何處理畫面中點、線、面的疏密關系。
(2)引導幼兒討論,你准備畫一條什麼樣的魚?用什麼線條來裝飾?
五、師提出作畫要求:
(1)在作畫前先想一想:自己要畫什麼樣的魚?可以看看周圍魚的照片,要用什麼線條裝飾?
(2)鼓勵幼兒大膽想像出各種奇形怪狀的魚,看誰想的和別人不一樣,要求構圖大。
(3)啟發幼兒用不同的花紋裝飾魚,並注意點、線、面的疏密變化。
(4)安靜作畫,不影響別人,注意坐姿。
(5)請完成作品的幼兒把魚沿輪廓線剪下來,貼在魚媽媽周圍,注意剪刀使用的安全要求。
六、幼兒創作,教師給予及時指導,對幼兒創造性表現的作品及時給予肯定。
(1)鼓勵幼兒在繪畫中大膽嘗試用不同的點、線、面的運用。引導孩子自由發揮,提高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體驗到造型活動所帶來的樂趣。
(2)幫助能力差的幼兒變化各種線條花紋。
(3)請完成作品的幼兒把魚沿輪廓線剪下來,貼在魚媽媽周圍。
七、觀賞評析作品:
(1)請幼兒自由互相講述自己所畫的魚,把自己想對魚寶寶說的話和自己畫畫中的感受,告訴老師寫成「悄悄話」的形式粘貼在作品上。
(2)請個別幼兒談談自己喜歡哪一條魚,為什麼?
(3)教師小結:今天,小朋友幫助魚媽媽找回了魚寶寶,並且魚寶寶身上的花紋都非常漂亮,點、線、面的疏密也很好,魚媽媽謝謝你們了,現在我來當魚媽媽,小朋友來當魚寶寶,我們一起游到大海里去做游戲吧。
活動反思:
採用大自然中的材料讓幼兒動手操作,調動了孩子們的好奇心和注意力,在盡情的玩樂中,孩子們感受和體念著大自然的千變萬化,培養孩子們親近自然的性情,給予幼兒有靈性的生活。引領幼兒智慧的成長,同時還具有節能環保的價值。
小網路:魚類是以鰓呼吸、通過尾部和軀幹部的擺動以及鰭的協調作用游泳和憑上下頜攝食的變溫水生脊椎動物,屬於脊索動物門中的脊椎動物亞門,一般人們把脊椎動物分為魚類(53%)、鳥類(18%)、爬行類(12%)、哺乳類(9%)、兩棲類(8%)五大類。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感受獅子威猛的外形特徵,學習繪畫獅子。
2、嘗試用折線、射線等方式表現獅子的鬃毛,體現獅子威武的特徵。
3、願意大膽創作與表達。
活動准備
1、幼兒看過《獅子王》動畫片及科普碟片,了解公獅子和母獅子的區別。
2、獅子圖片,森林背景圖。
3、黃色卡紙,黑色記號筆,剪刀。
活動過程
1、播放動畫片《獅子王》片段,感受獅子王威猛的特徵。
教師:動畫片里的獅子王給你什麼樣的感覺?
2、欣賞單幅圖片,初步感受獅子王的外形特徵。
(1)教師:獅子王是什麼樣子的?給你什麼感覺?什麼地方讓你覺得獅子王非常非常威武?
(2)教師小結:獅子王的臉很大,全身長滿蓬鬆的、密密的、棕黃色的毛,有一條又細又長的尾巴。吼叫起來聲音很大,給人很威武的感覺。
3、出示獅子頭部的圖片,嘗試繪畫獅子的頭部。
(1)出示第一幅獅子頭部圖片,教師拋出問題引發幼兒思考。
教師:獅子的臉是什麼形狀的?臉上有什麼?在臉的什麼位置?獅子臉的周圍有什麼?我們可以用什麼樣的線條來表現鬃毛呢?怎樣畫出密密的鬃毛,讓我們的獅子看上去很威武?
(2)出示第二幅獅子頭部圖片,進行對比欣賞。
教師:這頭獅子的表情是什麼樣子的?它的嘴巴是什麼樣子的?你覺得它在干什麼?
(3)幼兒初步嘗試繪畫獅子的頭部,並討論、反饋繪畫情況。
要點提示
1)教師對關注幼兒在繪畫的過程中的情況及遇到的困難。
2)在反饋時,請幼兒相互交流、討論並嘗試自己解決困難。
4、欣賞獅子的整體圖片,幼兒繼續創作。
(1)引導幼兒欣賞完整圖片,仔細觀察獅子的身體和四肢等細節特徵。
教師:獅子的身體、四肢、尾巴分別是什麼樣子的?
(2)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5、幼兒將畫好的獅子圖片沿輪廓剪下貼在有森林的背景圖中,並向同伴介紹自己的作品。
教師:今天我們用記號筆畫了獅子王。想一想,還可以用什麼工具來表現獅子密密的鬃毛呢?
活動建議
活動延伸
觀察各種造型的獅子圖片,進一步表現獅子的動態特徵,如喝水、捕食等。
區角活動
①美術區:提供卷紙筒,在紙筒上通過剪貼的方式製作卡通獅子。
②語言區:提供有關獅子的科普圖書,進一步了解獅子的特徵。
環境創設
將幼兒的作品布置「獅子王」圖片展,供幼兒欣賞交流。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9
一、教學目標:
1.關注人物面部的顏色和形狀,體會人物面部的一個千變萬化。
2.嘗試用繪畫、剪貼等方式大膽改變大師的作品,感受藝術創作的樂趣。
二、教學准備:
米羅的人物畫若干、展板、實物圖片(正反面)、蠟筆、人物臉型
三、教學過程:
(一)介紹大師米羅,欣賞米羅的畫,說說自己的感受。
師:這是米羅,是個了不起的畫家,你們認識嗎?你們想不想看他的畫?
師:猜猜畫家畫的是什麼圖?
師:覺得這些小朋友畫得怎麼樣?覺得很好玩?哪裡好玩?
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畫像的臉、手等部位,感受米羅畫的誇張和有趣。
(二)出示不同造型的實物圖片和反面的各種臉,感受變化的樂趣。
師:如果李老師也帶來各種可愛的臉,你能把它變成好玩的臉蛋嗎?
出示蘋果、樹葉、方片麵包等,對照實物圖片請幼兒說說自己是什麼樣的臉型?
師:它們能不能變成可愛的小臉蛋呢?
翻轉實物圖片,展示裝飾好的臉蛋。
師:你喜歡哪個臉蛋?為什麼?學一學表情。
引導幼兒說說自己喜歡的原因,著重觀察顏色和五官的形狀、大小等。
(三)操作
師:今天李老師帶來了很多可愛的臉,待會選自己喜歡的可愛的臉,在臉上畫上各種各樣的眼睛鼻子嘴巴。這里還有報紙,可以扭一扭啊,做成頭發,待會做好以後可以放在相應的畫像上。這樣畫家爺爺的畫和我們的畫變成同一張了。
幼兒操作,老師巡迴指導。
(四)展示、講評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能用印染、添畫、折疊等方法製作彩色花。
2、初步了解印染畫和折疊紙花的基本步驟和方法。
3、對紙工活動有興趣,萌發大膽創造的願望。
活動准備:
1、範例:印染花朵、折紙花朵、彩筆裝飾花朵。
2、操作材料:正方形宣紙、鉛畫紙、各色皺紋紙、手工紙、顏料、抹布。
活動過程:
1、參觀《花朵展示會》。
(1)將各種範例布置成《花朵展覽會》,帶領幼兒觀察欣賞。
(2)教師:你最喜歡哪種花朵?想一想,猜一猜,這些花朵是怎樣做的?
2、觀察教師製作彩色的紙花。
(1)印染花:將宣紙三次對角折,折出中點,在三角形的中間,離中心點稍遠的地方剪一個弧形,在自己喜歡的顏色中蘸一下,再用邊角蘸顏色;還可以將宣紙對邊折,方法同對角折,最後輕輕打開,晾乾。
(2)皺紋紙花:將准備好的皺紋紙(6厘米寬)折成扇形,再對折,用軟鉛絲固定,拉開成花形。
3、製作彩色的紙花。
(1)鼓勵幼兒自由選擇一種彩色紙花的製作方法,嘗試進行紙花製作。
(2)引導幼兒討論:剛才你在做彩色紙花的時候,有沒有困難?
(3)教師或同伴對幼兒遇到的困難給予建議和解答。
(4)幼兒再次製作彩色紙花,教師進行個別指導和幫助。
4、參觀幼兒作品展,相互交流欣賞作品。
(1)將印染好的宣紙作品和各種紙花放在桌子上、貼在瓷磚牆上或黑板上,既能晾乾又便於欣賞。
(2)教師:哪幅紙花是你製作的?你最喜歡哪一張?為什麼?
(3)教師進行簡單的小結,並對幼兒進行表揚和肯定。
Ⅳ 怎樣提高孩子專注力
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動指向和集中於某種事物的能力。培養孩子的注意力,應該在學齡前就開始。這是因為,學前期的主要任務就在於通過一些學習活動為孩子的正規學習准備條件。良好的注意力,就是必備條件之一,能夠使孩子上學後學習專心。可是,不少家長只關心孩子學齡前學了多少字、畫了多少畫,而忽視了對孩子注意力的培養,致使有的孩子上小學後,很難適應正規學習,表現在上課時不專心,做作業不認真,嚴重影響學習成績的提高。
當孩子在上小學時就養成了注意力不集中的壞毛病後,家長應該怎樣幫助孩子提高注意力呢?
首先,應從生活方面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如:按時作息、用過的東西還原、做好每一件小事。
孩子天生有一種好奇心,那些從未見過或聽過的事物都能以獨特的魅力吸引孩子的注意。因此,家長應多帶孩子去大自然觀看奇花異草和造型奇特的建築,以培養孩子的興趣。
當孩子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或遇到不感興趣的內容時,僅靠注意力是不夠的,必須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使注意力服從於活動的目的和任務,這是培養孩子注意力集中非常重要的環節。心理學家指出,自控力是駕馭人類活動和行為的最高指揮官。為了提高孩子的自控力,家長可以要求孩子在一段時間內專心做一件事,如練乒乓球、練書法、做手工活、下棋等等,來培養孩子的自製力。訓練最好有固定的時間和固定的地點,以便形成一種心理活動的定向。 孩子對某事物的興趣越濃,越容易形成穩定和集中的注意力。家長不要整天把孩子關在房間里學習,要鼓勵他們從事各種活動,讓他們在活動中發掘和發展自己的能力及興趣,並藉以培養自己的注意力。
作息不定時、生活無規律是孩子注意力分散的主要原因。學習是腦力勞動,要消耗大量的腦內氧氣,若望子成龍心切,整天強迫孩子長時間從事單調的學習活動,必然造成孩子大腦疲勞而精神分散。心理實驗證明:4歲孩子注意時間10分鍾,5~6歲兒童也15分鍾,7-9歲的孩子20分鍾。因此,合理制定孩子的作息時間,讓孩子明確什麼時候可以玩,什麼時候要學習,對孩子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非常重要。
另外,家長要為孩子營造良好的家庭學習氣氛,切斷一切干擾源,如看電視、大聲說話、走來走去、一會兒看孩子做作業、一會兒給孩子送水果等等。除此之外,家長也可認真看書學習,為孩子做出好的榜樣。
據調查,「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令無數家長頭痛,要矯正此毛病,必須從家庭環境入手。孩子注意力不集中,通常表現為兩種情況:一是注意力不穩定,專注的目標會經常轉移;二是心不靜,常常分心、走神。只要家長用心糾正,使他們將心事轉移到所做的事情上去,往往會有驚人的表現和成就。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很多,在生理方面,孩子若知覺發展不良,天生好動,以及神經系統發生問題時,都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這些情況屬於生理障礙,應該去醫院接受檢查和治療。此外,心理上的安全感和自信心不足,過分依賴、缺乏耐心或情緒困擾,也是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這些情況大多數是教育方式和成長的環境所造成的。 除了解決生理上的問題外,家長應該認識到,專心其實是一種可以訓練、學習和培養的行為習慣。因此在埋怨孩子不專心的同時,也要反省自己有無不對之處。例如,孩子玩游戲時全身投入,正是在培養聚精會神的習慣,此時家長切不可任意打擾、干涉和打斷。平時家長可以將游戲時間與日常生活配合恰當,並指定一個固定的玩游戲的角落,將環境安排得有條不紊,以減少孩子分心的外界事物。家長切勿要求孩子做不感興趣或超過能力所及的事,以免他們借著不斷變換活動來逃避大人的責備。也切忌同時買太多的玩具及圖書給孩子,使他們左顧右盼,不知所措,而無從培養仔細、有耐心、反復和專注一件物件的習慣。
那麼,怎樣讓孩子上課不走神?
上課不能持久地專心聽講,注意力分散;常常做小動作或跟同學講話;記不全或記不住老師口頭布置的作業和事情;聽到有掉筆聲就扭頭去看,等等,孩子這些上課不專心聽講的問題常常困擾著家長和老師。
其實,孩子上課不注意聽講,除部分真正患有「多動症」外,相當多的是由於自控能力差。由於自控能力差,他們不能自主地選擇「我應該做什麼」、「我不應該做什麼」。據調查,很多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他們不是不想認真聽講,而是沒有能力去約束自己專心聽講。
那麼,應如何訓練幫助孩子提高自控力呢?
一、延遲滿足,讓孩子學會等待,如孩子要東西急切,家長可以要孩子講出3
個合理的理由,否則不予滿足;
二、在家長的指導下,進行有針對性的抗干擾訓練,如在有噪音的環境中大聲
朗讀、靜心抄寫;
三、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增強孩子戰勝困難的勇氣,如讓雞蛋站起來的訓練,
可以幫助孩子建立自信;
四、進行日常行為訓練。通過「自我督導」訓練,孩子可以自覺地檢查自己的
為,並及時糾正自己的行為;
五、進行意志力的訓練。家長可以選取1-2項具有一定挑戰性的運動或游戲對
孩子實施訓練,讓孩子的意志力變得堅強起來。
實踐證明,只要家長按照以上方法對孩子進行訓練,孩子的自控力在1-3個月內必將有驚人的變化,注意力也有巨大的提高。隨著自控力和注意力的提高,孩子的成績必將直線上升。
Ⅳ 幼兒不愛喝水的原因及對策
幼兒不愛喝水的原因及對策
幼兒不愛喝水的原因及對策,很多嬰幼兒都存在有不愛喝水的問題,對於嬰兒不愛喝水怎麼辦的問題,其實只要找到嬰兒不愛喝水的原因就能很好的解決。以下分享幼兒不愛喝水的原因及對策
幼兒不愛喝水的原因及對策1
原因
1、在嬰幼兒時期為寶寶在補鈣時,有些補鈣產品為了嬰幼兒能夠喜歡服用,所以加入很多其他成分,加重補鈣產品的口味。媽咪們以為嬰幼兒很愛吃,殊不知,給嬰幼兒的鈣不能太甜,這會引起口味的偏好,影響寶寶正常喝水和喝奶,甚至影響食慾。
2、很多孩子不愛喝水,導致這個問題的原因要追溯到嬰兒喂養期,由於科學知識的缺乏,很多家長在孩子的嬰兒期沒有注意給孩子喂養足夠的水分,久之,造成孩子沒有喜水的習慣;
3、寶寶的生活自理能力是逐步完善的,有的家長擔心孩子水喝多了造成小便增加,有意無意地減少寶寶的飲水量;
4、攝入不均勻。喝水也要有個大致的時間,應避免要麼一天不喝,要麼一次喝很多。我們都明白每天要按時吃飯,生病了要按時吃葯的道理,可是又有幾人注意了要按時喝水呢?當我們了解了水與營養、水與健康的關系之後,我們就應當注意到寶寶要按時喝水了。
對策
父母的立場要一致
覺得對的事,就要堅持立場。所有家長必須溝通好,千萬不要發生「跟媽媽要不到,跟爸爸要就有」的「漏洞」。父母雙方要很明確:飲料不能替代白開水。飲料里往往含有較多糖分和電解質,口感很好,但是喝下後不能像白開水那樣很快離開胃部。飲料長時間滯留在胃部就會產生不良刺激,影響消化和食慾,還會加重腎臟負擔。
身教重於言教
自己喝著可樂卻要孩子多喝水,沒有說服力,孩子也會覺得不公平。孩子是看著父母長大的,他看到爸媽口渴了就倒杯水來喝,自然就學著喝水;如果他看到爸媽經常到冰箱找飲料喝,就算當面不敢,背地裡也可能偷偷暢飲。既然不想讓孩子成天抱著飲料瓶,那麼家長首先就要做到不買,也不在家裡存飲料。就算偶爾讓孩子解解饞,也應該當場就喝完。
在對峙中不能示弱
孩子吵著非飲料不喝時,家長可不能因為擔心他水分攝取不足而妥協。一個「怕」字,很容易讓家長變得被動。除非孩子出現脫水現象(如不愛動、皮膚乾燥、嘴唇乾裂等),否則家長不必太焦慮。
化被動為主動
想辦法讓孩子喝水,但要給得自然,不要刻意。比如,在孩子活動的地方准備一瓶水,觀察他喝了多少,如果喝得太少再提醒他,但不要強迫;非正餐時間,當孩子渴了或餓了向你要東西吃時,請他們先喝水再說。
妙方引誘多喝水
可以在開水中加入檸檬片、蘋果片,讓水看起來很漂亮,而且有淡淡的水果味,增加孩子喝水的樂趣。
幼兒不愛喝水的原因及對策2
寶寶上火又不愛喝水的解決辦法
1、吸引法:讓寶寶挑選一款喜歡的水杯/水壺,誇獎他的水杯/水壺真漂亮,這樣他會非常樂意使用水杯/水壺來飲水。
2、引導法:給寶寶看小朋友喝水的圖片或者視頻,並告訴他「寶寶都愛喝水,我的寶寶也愛喝水。」
3、榜樣法:告訴寶寶他所喜歡的某個人物或者卡通形象喜歡喝水。
4、游戲法:與寶寶玩乾杯游戲,比比誰喝得快,看誰先能把水喝乾。
5、探索法:用不同顏色形狀的水杯裝水,讓寶寶覺得喝水是件有趣的事。
6、表揚法:寶寶喝水後要予以鼓勵表揚,孩子都喜歡討大人歡心。
可以在寶寶吃完輔食喝完奶以後,讓他喝幾口白開水,既是漱口,又補充了水分。此外,運動後(正好口乾舌燥時),醒來後(還正迷迷糊糊時),都是很好的喂水時機。
不要等到口渴的時候才喂水,盡量養成定時定量喝水習慣,因為當有口渴的感覺時,往往體內的細胞已經脫水了。
不建議家長給寶寶的白開水中添加果汁,因為會影響孩子的味覺發展;建議家長讓孩子遠離軟飲料(可樂等),因為會影響鈣在人體的吸收。
寶寶上火症狀
1、皮膚乾燥皮膚干澀,甚至發生皸裂;寶寶的毛發也會因此變得乾枯無華或脫落。這時候記得不光是冬季給寶寶塗抹潤膚霜,春季也一樣。
2、口舌生瘡;寶寶上火後大都會出現口角糜爛、乾裂、嘴唇起皰疹、口腔黏膜及舌頭潰瘍等症狀。這個時候一定及時阻止孩子經常去用舌頭舔,那樣會越來越干。這時候應該多吃富含B2族維生素和鋅的食物,比如:肝臟蛋黃谷類、蔬菜水果。同時用點小偏方:用魚肝油刺破的油抹在嘴角,或者B2搗碎了塗上,每天2到3次。
3、眼屎增多;寶寶眼內分泌物增多,尤其是早晨起床時可見眼角有眼屎,過多時會粘住眼瞼。
4、腹瀉寶寶的消化系統比較嬌弱,一旦上火就容易發生肚子脹滿不適、腹痛、腹瀉、大便酸臭、肛門發紅等症狀;這時候家裡的小米就派送用上場了,記得熬的稠稠的,喝米湯。同時腹瀉給孩子炸點饅頭片嚼嚼,也很好的,碎末能吸附病菌的。
5、大便干結;有的寶寶上火後會引起便秘,排便時因肛門受干結糞便剌激出現疼痛而哭鬧。 這時候可以給孩子多熬粥,芹菜蝦皮粥,白菜粥,麥片粥,胡蘿卜粥,大棗粥等,易於孩子腸胃蠕動。這個時候還可以給孩子泡泡腳,用手給孩子刮刮腳心位置的腸胃反射區,如果有精力的話給孩子用一些類似小兒中葯足療的去火方劑,堅持就能看到效果,而且是很快。
6、寶寶上火後易引起鼻黏膜乾燥,導致黏膜下小血管破裂而流鼻血。家長應經常給寶寶剪指甲,及時糾正寶寶摳鼻孔的壞習慣;防止室內空氣過於乾燥;這周我兒子就破鼻子啦,原因是他自己用手摳鼻子造成的。這時候,媽媽在孩子外出前可以給鼻子的前部塗抹點香油。對滋潤鼻子很有幫助的。
幼兒不愛喝水的原因及對策3
不想喝水的.原因
不想喝肯定是口不喝,但人要是感覺到口喝再喝水就已經嚴重缺水了。
不想喝水怎麼辦
1、和寶寶玩喝水游戲
你可以找來兩只小杯子,在兩只小杯子里倒上同樣多的水,一隻杯子給寶寶,一隻杯子給自己,然後和寶寶一起玩「乾杯」游戲。
2、鼓勵策略
多說「寶寶好乖,喝了水就不渴了!」「多喝水的孩子才是好孩子!」等,寶寶會為了被誇獎而配合家長的要求。
3、家裡不存飲料
既然不想讓孩子成天抱著飲料瓶,那麼家長首先就要做到不買,也不在家裡存飲料。就算偶爾讓孩子解解饞,也應該當場就喝完。
4、父母是榜樣
任何習慣的培養,家長的作用都是至關重要的。您在喝水時,有意到寶寶面前來,同時作出誇張地動作,引起他的注意。榜樣的力量無窮啊!不可任意「浪費」培養習慣的每時每刻。
5、「跟風」效應
孩子們都有一個特點,就是看到其他孩子干什麼,自己也會跟著干什麼。建議家長在帶寶寶到社區玩時事先預備一瓶水,只要有其他孩子在喝水,就趕快遞上自己的,一般都能如願。
6、更換杯子
寶寶對有動物圖案的東西天生偏愛,家長可嘗試准備兩三個帶有不同動物圖案的杯子,輪換著喂寶寶喝水,或者用不同形狀的器皿裝水給寶寶喝,這會讓他們覺得新鮮有趣,喜歡上喝水。
7、讓寶寶愛屋及烏
每個寶寶心目中都有自己的小偶像,用他的小偶像來編故事。例如,寶寶喜歡天線寶寶,就給他編一個天線寶寶喝白開水的故事。
小孩不愛喝水怎麼辦
盡量避免購買飲料,從小養成喝白開水的好習慣。我們家長應該盡量少買一些碳酸飲料,如果真的需要,最好選擇一些果汁或者奶製品,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要在家中經常燒水,自己和孩子一起喝水,幫助孩子養成按時喝水的習慣,那麼孩子在父母的影響下,也會愛上喝水的。
挑選一個孩子喜歡的水杯,會使孩子愛上喝水。給孩子買一個他喜歡的水杯,往往會使孩子愛不釋手,總想用這個自己喜歡的杯子來喝水,這樣就讓孩子不知不覺地將水喝進肚子裡面了。 對於孩子,這種方法可能會有很大的效果,也可以養成孩子多喝水的好習慣。
告訴孩子喝白開水的好處和不喝水的壞處。我們可以先從科學的角度來向孩子講明喝水的益處,可以幫助他們更好的成長,使他們變得更加聰明,還可以講一講不喝水的弊端,最好說的恐怖一些,使孩子有些害怕,也是有一定的作用的。
用水果給白開水增添味道,天然健康綠色。可以在水中添加些檸檬片或者橙子等水果,使白開水的味道變得更加甜,但是不含任何添加劑和防腐劑,而且還含有一些維生素和其他有益物質,既使白開水增加了營養,又增添了水果的清新味道。
與孩子來個「喝水比賽」。當大人和小孩都需要喝水的時候,不如雙方來一個喝水比賽,比一比誰喝的最多,喝水就會更加有趣,當然,喝水的多少也要適量,要不然會有副作用,尤其是飯前與飯後最好少喝或不喝水,早晚一杯水是最佳的選擇。相信只要我們家長以身作則,孩子一定能愛上掰開書並且按時喝水。
Ⅵ 家中老人有語言交流障礙,無法正常說話,我想找一些像下圖一樣的卡通圖片,如吃飯,喝水,上廁所
老年人缺乏語言能力,這是帕金森氏症的最顯著表現,你可以用寫字替代那些圖片,老年人都識字的,這樣更簡單,你可以寫上經常用到的動作就行。
Ⅶ 有沒有在喝東西的圖片還會動
不知道你要哪一種,也不知道發出來的能不能動,其實也可以自己搜索「喝水動圖」,忘採納
Ⅷ 誰有小孩喝水的圖片
http://www.photophoto.cn/image/g68/104/018/1040180015.jpg http://www.sosucai.com/sucaipic/SoSo/PSD/PSD_cd0050/b/PSD_cd0050_00106.jpg http://bbs.dkp.com.cn/uploads/attachments/200704/07/204278attachCMITuV.jpg 太難找了,先發三個 http://www.4668.com/uploads/gamepic/20090114/200911501525109778051.jpg
Ⅸ 卡通圖片一隻可愛的白色貓咪
Ⅹ 怎樣提升孩子專注力
針對孩子的專注力培養問題,日本大學醫學研究生院綜合科學研究科教授,美國邁阿密大學終身教授,國際腦神經外科和腦力開發權威——林成之教授在《兒童專注力培養方法》中提出了是個建議:
01
培養「興趣」,對事物保持好奇心
專注力所有的出發點都是對事物抱有「感興趣」「喜歡」「有趣」等情緒。從這一點出發,就需要培養孩子的「喜愛能力」。
如果孩子總說「看起來不是很有趣」「這個好無聊」「那個無所謂」等,那麼父母首先要做的是向孩子傳達事物是多麼有趣,「真的很有意思哦!」,讓孩子感受自己能樂在其中。
02
不用否定的言語
一旦使用「做不到」「不可能」「辛苦」等否定詞彙,神經系統就會給所有這些信息貼上「討厭」的負面標簽。一旦被貼上負面標簽,只要涉及這個信息,大腦就不再會積極運轉,不再會去理解、判斷和思考。
大腦不會產生「想要進一步理解」和「想要進一步思考」的願望,也就不能產生專注力。
為了不讓孩子說否定詞語,可以誇獎孩子做好了的事情或者正在努力的事情:「這里做得真棒!」也可以鼓勵孩子:「這里,這樣會不會更好?」
03
不要習慣把事情「推後」
一旦養成「把現在應該做的事情推後」的壞習慣,大腦就無法通過做成事情感受愉悅,報償性神經系統慢慢就不起作用了。大腦沒能得到褒獎,就不能產生「自己來做」的願望。
所以,當孩子正在看電視或打游戲,把該完成的任務推後的時候,他/她如果說:「現在正到有趣的時候,停不下來啊!」父母可以先重復一下孩子的話,對孩子的情緒進行共情:「是啊,確實現在挺有意思的啊!」
然後在此基礎上詢問孩子:「但是,現在不去寫作業,就得很晚才能睡,起床就很痛苦了哦。所以,你打算怎麼辦?」或者「現在做作業的話,你吃完飯之後就可以好好玩了。吃完飯之後你是想做作業,還是玩游戲?你想選擇哪個?」
父母要想辦法促使孩子說出「現在做」。
04
不要只考慮效率,卻忽略了質量
學習、運動、技藝等都需抱著「既然要做,就要全力以赴」的堅定決心才能做好,拿出成績來。
父母如果過於考慮得失,一味要求孩子「如何做更快、更高效」,久而久之,孩子就會養成「追求效率而不注重質量」的習慣。
大腦已經發育成熟的成年人凡事考慮效率,比如,要高效地做家務,這倒無可厚非。
可是父母告訴孩子「效率優先」,只會影響大腦尚處於發育階段的孩子的成長。正因為孩子處於成長階段,所以要好好培養孩子「單純地」全力以赴的能力。
05
凡事都要有始有終
養成「無論做什麼事都要做到底」的習慣是培養孩子專注力的另一要素。孩子養成這個習慣之後,可以產生「無論什麼事情我都能做好」的自信。
「基本上完成了」「哎呀,差不多了吧」……一旦開始這樣想,報償性神經系統的機能就會當場停止運行,大腦就再也無法拿出更多的腦力了。
做事不半途而廢,無論在育腦或是在培養專注力方面,都非常關鍵。做事常以「哎呀,差不多了吧」結束的孩子,往往家庭也是這種氛圍。因此,要重視全家一起養成做事做到底,凡事有始有終的好習慣。
06
認真傾聽別人說話
「傾聽」這一行為,如果不全神貫注,是辦不到的。換句話說,認真聽別人說話,可以提高專注力。
孩子認真傾聽別人說話的習慣,不少是從父母認真傾聽自己說話那裡學到的。因此,父母要首先養成認真傾聽孩子說話的習慣。
07
坦然地表達失敗
大腦通過明確「何時做、做什麼、如何做」來發揮作用。知道自己要做什麼,大腦就會正常運轉。
失敗、失誤和沒做成的事情意味著當時的自己有不足之處。因此,重要的不是去反省,而是在攻克下一個目標時改變方式,彌補不足就可以了。
父母要告訴孩子,所謂的失敗和失誤都不是壞事,「知道自己接下來要怎麼辦很重要哦」,這樣做可以讓孩子今後坦然地說出自己的失敗和失誤。
08
不要輕視別人
再啰唆一遍,「感興趣」和「喜歡」是提高專注力的第一步。孩子通過獲得「喜愛能力」,從而使注意力集中。「喜愛能力」不僅指對待事物方面,對待人也是如此。
如果孩子輕視別人,父母就應該引導他/她去關注積極的、好的方面:「是嗎?但是媽媽覺得這一點還是挺棒的!」「我覺得這正是別人無法模仿的厲害之處哦!」。
09
創造可以集中精力的環境
如果不給孩子創造可以集中精力的環境,那麼,父母就不可能要求孩子集中精力。
建議父母可以跟孩子約定:孩子學習期間不允許開電視。也可以為孩子准備一張小桌子,告訴孩子:「這個地方是個特別的地方哦,只有你才能碰。」
父母一旦賦予孩子「獨立做」的願望,就能讓孩子集中精力學習。所以,父母可以通過一些努力,給孩子創造能夠集中精力的環境。
10
反復深入思考
培養孩子腦力的時候,讓孩子形成「對同一件事進行反復思考」的習慣也非常重要。有了這個習慣,孩子做事就不會停留在「大體明白了」「已經差不多了」的狀態。
孩子漸漸就可以獨立表達想法:「媽媽,那個不對,應該是這樣的。」「爸爸那麼說,可我卻這樣想。」最終,孩子會成長為一個敢於表達、有卓越能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