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外來媳婦本地郎的康祈宗是哪一年死的
據廣東電視台消息,連續劇《外來媳婦本地郎》中人們所愛戴的「二佬」康祈宗之扮演者--表演藝術家郭昶先生因胃癌於200年6月14日 中午13時10分在廣州市廣東省中醫院二沙分院逝世,享年五十歲。
Ⅱ 外來媳婦本地郎里的新的阿宗剛開始時不是還在裡面演嗎為什麼後來不見了
演得不像。舊版的性格暴躁,經常打天庥,但新版跟舊版完全不一樣,除了樣貌,性格也不一樣,跟舊版差距很大。
Ⅲ 外來媳婦本地郎阿宗死了的拍了多少集現在拍的誰頂他那位置
在《外來媳婦本地郎》中飾演阿宗的郭昶早在2006年6月14日就因謂癌去世了,劇情就安排阿宗在國外出軌,回國和阿嬋離婚後去海外定居了,所以後來的《外來媳婦本地郎》就不再有阿宗出現了。
《外來媳婦本地郎》講述的是康家一家住在廣州西關老屋已經幾十年了,康伯、康嬸生了四個兒子,分別是祁光、祁宗、祁耀和祈祖,四個兒子最近都結婚了,老大阿光娶了個河南姑娘、老二阿宗娶了個本地姑娘、老三阿耀娶了個上海姑娘、老四阿祖更厲害,娶了個德國姑娘。
《外來媳婦本地郎》網路網盤高清免費資源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kh4vcxwTiggxUlcYnfoG_A
Ⅳ 外來媳婦本地郎阿宗是怎麼死的他死了電視不好看了不搞笑了
是胃癌死的~~~
之前有找一個人頂替他的角色,後來就沒了,現在劇里沒怎麼提他了~~~
Ⅳ 《外來媳婦本地郎》會是怎樣的結局
1、《外來媳婦本地郎》如約播放最新一集,也是春暖系列大結局,《來自天堂的祝福》這個祝福,就是來自康家二佬「康祈宗」的。
2、不知不覺飾演康祈宗的郭昶離開了十三年,2006年6月50歲的演員郭昶因胃癌在廣州病逝,雖然現實中我們知道他已經走了,直到(5月25日)情景劇《外來媳婦本地郎》終於給二佬一個結局交代…
3、2018年10月29日,天庥在微博親自發布官宣:「哇,外來媳婦本地郎,做左甘多年!戲入面既我!終於要結婚了。」結婚現場,一家人還有街坊都來了。不禁讓人感嘆:時光過得真快!
4、本來看著開開心心的,但網友的留言卻令人淚目:「相信天上的那位看到這一集也會很安慰的。」「二嫂隔壁的空位,應該是留給二佬的。」
5、正因如此結婚這么大件事,怎麼可以少了老豆的祝福?
6、老婆仔讓天庥找老豆回來參加婚禮,最後才知道那個說跟非洲酉長女兒結婚的二佬阿宗原來在13年前,因為患癌症怕家人傷心。自己說謊欺騙所有的家人,自己一個人默默在天堂島離開了……
Ⅵ 外來媳婦本地郎中阿宗與阿蟬在第五部為什麼離婚了
因為演阿宗的演員因病去世了,所以就在劇中說成是「離婚」。
《外來媳婦本地郎》是由廣東廣播電視台出品的廣東本土情景喜劇,由陸曉光、王崗、劉衛平、楊甲年、王勝起執導,龔錦堂、黃錦裳、蘇志丹、丁玲、郭昶、虎艷芬、李俊毅、劉瑩瑩、彭新智、劉濤、錢瑩、徐若琪、郝蓮露、毛琳、李翠翠、譚宮柔真等聯袂主演。
該劇是中國電視史上播出時間最久、播出集數最多、同時段同類型節目收視率最高、影響力最廣、經濟效益最好的電視系列情景劇。
(6)二佬阿宗搞笑圖片擴展閱讀:
主要角色:
1、康而壽(康伯)
某國營茶樓退休會計師,綽號「財神康」。為人正直、正義,具有社會責任感,熱心社會公益和街道居委會事務;遇到社會不公正,不良現象,是社會正能量的代表。因而在家裡具有絕對權威,有事沒事就會召集家裡人開會,提出「指導性意見」。
2、康祈宗
康伯二兒子,四兄弟中的老二,蘇妙嬋的前夫。個體戶,原來開過五金店,後來轉行開汝好茶餐廳(一家人餐廳)做老闆,初中畢業,能說會道,有些狡猾世故,和康伯一樣小氣。
他為人精明,能說會道,腦子靈活,主意多,幾兄弟都以他為首,雖然排行老二,但是看起來更像是家裡的大哥、老大。
3、蘇妙嬋
康家二嫂。綽號:殘雞嬋 。第一位嫁進康家的兒媳婦,八卦多事,趨利避害。她的「中國夢」就是期望有一天把她的家庭旅館打造成全國一流的連鎖店。雖然康家二兒子與她離了婚,但阿嬋離婚不離「家」;而康伯、康嬸依舊把她當做兒媳看待,她也和過去一樣「操心」著康家的一切事務。
Ⅶ 想問一下有誰知道郭昶此人,真正了解的才說一聲啊
郭昶個人檔案
年齡 : 45
身高 : 173 CM
體重 : 55KG
星座 : 天歇座
職業 : 演藝業
演出經驗 :
從藝十五年,經驗豐富,受廣大觀眾歡迎。幕後工作經驗 :
導演,副導演,編劇,劇務等等賣力的工作。
生日日期 : 10月1日
出生地點 : 沈陽
家庭成員 : 妻子,女兒
所懂語言 : 普通話,粵語
教育水平 : 初中
最想告訴大家的特別事情 :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自我推薦 : 瘦高,人又老,又黑又瘦,又鞋揪。
我的興趣 : 娛樂活動, 旅行, 演戲, 戶外活動, 閱讀, 廣泛
我的專長 : 語言天才, 演戲, 文學創作, 樣樣專
我最想加入的行列 : 演員, 導演, 有錢就行
廣東電視台連續劇《外來媳婦本地郎》中人們所愛戴的「二佬」康祈宗之扮演者--表演藝術家郭昶先生因胃癌於今天(6月14日)中午12時在廣州市廣東省人民醫院二沙分院逝世。
回想起在過往的幾年裡面,「二佬」及康家眾人於電視屏幕里給我們製造了那麼多快樂的回憶,在那段病魔纏身的日子,他都沒有讓自己休息下來,堅持帶病演繹好觀眾心中所喜愛的「二佬」角色,他所付出的那一切都是永遠刻在觀眾心中不能輕易抹去的。
二佬,祝您在天國一路走好!我們永遠愛您!
他從小懷著演藝夢想,卻到了不惑之年才大紅大紫;他在銀幕上出醜搞笑,卻將患病痛苦深深埋藏在心底;他總想徹底放鬆,陪伴嬌妻愛女,生命的陀螺卻在五十之年戛然而止,
留下妻子和年僅十歲的女兒……
言猶在耳
「人的慾望是無窮盡的,當你擁有一套房時就想再有個別墅,我要求不多,我只想在我有生之年盡力多賺點錢,讓她們(太太和今年僅十歲的女兒)
能夠過得舒服,不讓她們吃苦,我去得也安心。我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是為她們提供最好的生活,讓女兒上最好的學校……「
「廣東的周星弛」、「最受歡迎本地郎」———每個喜愛郭昶的人幾乎都會用「很草根」、「很平民化」來評價他。在銀幕上,他活潑鬼馬,將歡笑帶給觀眾,但許多人並不知道,郭昶的人生旅程並不總是帶著歡笑。
十三歲開始獨立生活
1956年出生在沈陽的郭昶,父母在他幼年時離異。10歲時他隨母親來到廣州,13歲已離家住校,開始獨立生活。
少年時期的經歷,讓郭昶學會了一口地道標準的廣東話,熟悉廣東人的生活方式與習慣,也體會到廣東底層百姓求生的艱辛和夢想。
郭昶在《外來媳婦本地郎》中飾演「二佬」:一個世故圓滑,整天老想著賺錢,又老是碰壁的個體小老闆。
《外》劇的導演陸曉光說,郭昶這樣一個東北人,能把一個「廣東小男人」演繹得入木三分,與他來自於草根階層是分不開的。許多觀眾喜愛郭昶,因為觀眾把「二佬」這個角色,當做他們現實生活中的一分子。觀眾們覺得,郭昶不是在演戲,而是把底層老百姓的真實狀態展現在熒屏中。
《外》劇的編劇王丹丹把這歸功於郭昶的天賦:他的模仿性很強,觀察人和事又比較細致。
四處碰壁「偷師」學藝
從小學開始,郭昶就對當演員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從事演藝工作成了他的理想。但他的星途並不平坦。歸結原因,一是學歷不高,他真正在學校念書的時間加起來只有5年;二是他的外形,正如他自己說的,「又黑又瘦又鞋抽(廣州方言,指鞋拔子)」。
中學畢業,郭昶在黃埔區的紅衛汽車製造廠當工人,是廠宣傳隊成員,後來又考入廣州工人業余文工團,開始業余演出,演些小角色,跑跑龍套。
《外》中飾演祝師奶的舒力生對那時的郭昶印象深刻:每當主要演員在排戲的時候,這個一點也不起眼的小夥子就會在後台某個僻靜的角落裡「偷師」學戲。
上世紀80年代初,廣東省話劇院兒童劇團有一個話劇要上北京演出,而郭昶在其中擔任一個小角色。當時,紅衛汽車製造廠的廠長讓郭昶停薪留職一年,並對他說,如果這一年裡還混不進專業團體,那就專心回廠上班。
從北京回來後,郭昶奔波報考各個地區的劇團,但卻到處碰壁;他也嘗試著應征廣東電台農村天地的文藝編輯工作,但由於他的學歷有限,試用了3個月,電台就不打算錄用他了。後來,有同事為郭昶對藝術的執著而感動,寫了一份推薦書給台長,電台最終留下了他。
三十仍徘徊四十成名
當一些年輕的演員已大紅大紫時,過了而立之年的郭昶卻還在追求藝術表演的道路上徘徊。
離開電台後,郭昶調入了廣東電視台,進了小品組,工作就是負責「道具」,場記,副導演,後期製作,客串……
一直到1989年,已經33歲的郭昶獲得機會加入廣東台300集系列短劇《萬花筒》,成為一名專業演員,也終於實現了他孜孜以求的演藝之夢。
郭昶是在《萬花筒》中嶄露頭角的,他在劇中飾演「嬌媽」的兒子「雄仔」,雖然劇火的都是「老薑」,但郭昶也小紅了一把。
王丹丹當時就感覺到他很適應鏡頭,很鬆弛,很有天分。「這個演員一定會在某一天冒出來的。」
那時的郭昶也特別沖,有記者采訪他時還口出狂言:「十年之後我一定會大紅。」
導演陸曉光還記得,1999年、2000年,在挑「二佬——阿宗」的演員時,有創作組成員覺得,應該用北京、香港的「大腕」,而當時的郭昶還算不上什麼星。是陸曉光一錘定音:「阿宗這個角色非郭昶莫屬。」
正是這種堅持,《外來媳婦本地郎》真正將郭昶的事業帶上了巔峰。而郭昶當年的「狂言」也應驗了,只是稍微遲到幾年——郭昶真正成名時,已四十多歲了。
喜歡買豬公仔給女兒
在舒力生眼中,郭昶是一個特別搏命的人。《外》劇雖然讓他名氣、收入大增,但他並沒有怎麼享受。
在拍《外》劇的同時,郭昶也接拍其他一些戲。郭昶曾對舒力生說,他這樣辛苦,是為了自己的妻子和女兒的日子能過好一些。
郭昶在佛山拍攝《萬花筒》時,認識了太太潘潔,一個秀美的護士。他們兩人一見鍾情,認識半年就閃電結婚了。後來潘潔也成為一名藝人。
在一次接受媒體采訪時,郭昶贊美他的太太是一個接近「完美」的人,不光是指相貌,更重要的是品質和個性。「有時我覺得她嫁給我是太委屈了。
不過,男人不能光靠外表,雖然我長得不怎麼樣,但我是一個靠得住的男人。
而且我們在生活上比較互補,比如說她不大會做家務,而我呢,從小做家務就是我的強項,所有家裡的活我都包了,有這樣一個太太,我覺得我的家庭很美滿。「
郭昶和太太結婚8年之後才要了孩子,現在他們的女兒僅10歲,還在讀小學。雖然兩口子經常忙著外出拍戲,沒有太多時間陪伴女兒,但郭昶對女兒的疼愛卻絲毫不減。舒力生舉了一個小例子:郭昶的女兒屬豬,他特別喜歡買一些豬公仔給女兒。
如日中天時病魔降臨
2003年,當《外》劇播出了一半,郭昶的事業如日中天時,他被查出身患癌症中期。
在此後3年多的治療和恢復期間,郭昶被切除了3/4個胃,做了5次化療。
他曾說,生病的那段日子,不只是痛苦那麼簡單,很復雜,「每次住院治療,我就像一個充滿了氣的氣球一樣進去,然後出院時就變成完全泄了氣的癟球,就這樣一次又一次。」
化療做到第三期,郭昶又開始拍《外》劇了,戲份雖然少,但他還是挺著。因為身體的原因,氣力比較少,所以和以前的戲比較起來,他覺得自己的戲要沉悶很多,不如從前那麼生猛,但也感到有心無力。
因為生病的緣故,郭昶的脾氣變得更加暴躁,有時甚至會毫不客氣地批評其他演員:「你不能這么演!」不過,《外》的家庭成員們在6年的磨合中,也能理解、寬容「二佬」的壞脾氣。
對《外》劇,郭昶有一種復雜的感情。他曾說,拍完《外》劇,就要休息休息了;但他又希望這個千集喜劇能越拍越長,他的笑聲能一直留在銀幕中。
前天下午,在廣州的滂沱大雨中,笑星郭昶,走了。
他還有好多未了的心願:回到三水自己的家裡,種種花草;要不就帶著妻子、女兒一起去遊玩……
有人在網路上這樣寫道:這個草根演員的笑聲,一定會帶進天堂,也留在我們心底的。
郭昶追悼會周日舉行
前天下午,著名戲劇演員、《外來媳婦本地郎》中「二佬」的扮演者郭昶因胃癌去世,當天,廣東電視台特別召集了《外》劇中「康家」全體演員及編劇等,製作了一輯紀念郭昶的5分鍾短片《郭昶我們永遠懷念你》,由同事們的口中談對郭昶的緬懷與難舍之情。該片已於昨晚8時54分在珠江頻道播出。
此外,由《外》劇總導演陸曉光執導的45分鍾回顧郭昶生平的專題片《尋找宗跡》,目前正在緊張製作中,將於下周播出。該片是在郭昶被病痛折磨的最後期間,由他本人提出的創意,並由他在病榻上與導演商量而成的。
故事從一個普通觀眾發現《外來媳婦本地郎》里少了郭昶的戲,便打電話到廣東台尋找郭昶開始,由兩位記者兵分兩路,遍訪以前曾提拔過郭昶的老師和《外》劇的每一位演員。
郭昶的遺體告別儀式將在18日(本周日)下午4時在廣州殯儀館的青松廳舉行。據悉,因為郭昶的粉絲強烈表示希望到殯儀館送別偶像,追悼會當日將會用網友最精闢的一句評論作為輓聯。
看「廣東周星馳」已成習慣
「不能相信他已經離開的消息,彷彿他剛剛從電視機前離開,明天還會繼續出現。」《外來媳婦本地郎》「二佬」扮演者郭昶去世的消息在廣州乃至整個廣東地區都引起了強烈反響,截至記者發稿時,在天涯社區、貓撲網、網易等網站上發帖、網上祭祀的已經超過15萬人次。
廣東版「周星馳」「趙本山」
盡管《外》在珠江台已經停播一段時間,但目前在各地衛視台及地方電視台都有重播。觀眾得知「二佬」去世的消息後,更是熱追該劇集,希望能留住更多「康祈宗」的音容笑貌。張先生日前在重慶出差,發現當地電視台也播放《外》,而且重新配音當地方言。「當然沒有原汁原味的廣州話版好看,但可想這電視劇的影響力。」
甚至有市民和網友認為,郭昶就是廣東版的「周星馳」和「趙本山」。
天涯社區的「新人來注冊」說:「二哥在廣東的受歡迎程度不亞於趙本山在東北的知名度。」由於郭昶形象特別、演出搞笑,市民趙小姐則把其稱為「廣東周星馳」。
「電視飯」看《萬花筒》長大
28歲的葉小姐自小看著廣東電視台的節目長大,「那時候沒有什麼娛樂節目,每天吃飯的時候就盯著電視看《萬花筒》,頭也不轉,光吃飯不夾菜,媽媽就說我是『電視飯』養大的。」葉小姐的記憶中,《萬花筒》中由郭昶扮演的雄仔是個有些精明、愛偷懶,但又不乏愛心的年輕人。「在那個娛樂產業還不是很發達的年代,他的表演已經非常富有娛樂性,很有廣州小巷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