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繪畫心理學這個方法,真的能聽懂孩子心聲嗎
3、環境與心理
對周圍環境的描繪也能夠體現出一個人的內心世界,環境給我們呈現出來的景象都是一樣的,但每個人對它的描繪卻不盡相同。
以太陽為例,太陽在孩子們心中是熱情,明朗的象徵。孩子說話的太陽具有萬丈光芒,說明孩子的內心是明朗的,喜歡把太陽擬人化,給他畫上眼睛,鼻子,嘴巴等說明孩子的智力高,想像力好。畫出黑色太陽的孩子,說明孩子對目前的生活不滿。
在以樹木為例,孩子把樹木畫得很高很大,表示孩子內心是活潑開朗,充滿激情的。假若孩子把樹木畫的很細長,只表現孩子內心是安靜的,缺乏活力。一般而言,只有26%的孩子在畫樹的時候會畫上樹葉,這可以說明不畫上樹葉的孩子多半內心情緒穩定。
⑵ 為什麼說傾聽孩子的聲音非常重要
在互動的親子關系中,如果孩子想和父母談論ta的快樂和悲傷以及世界的新奇,而父母不想聽,這對孩子有很大的負面影響。當父母努力學習各種育兒技巧時,父母卻經常忘記如何傾聽孩子的聲音。
一個親密健康的親子關系應該建立在孩子願意和能夠傾聽的父母交談的基礎上。
通常,在父母眼裡,孩子是小學、中學、大學甚至研究生,這些都是理想的選擇。事實上,父母應該意識到這一點。每個孩子來到這個世界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沒有一個是最好的。國外大學校長在畢業典禮上發表了發人深省的講話。他對獲獎學生說,“你不必太驕傲。如果你們都想回到學校成為教授,因為學校會給你們錢。”安慰沒有獲獎的學生。" 哈佛的未來發展取決於你的捐贈."。
如果家長們可以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把我們的孩子當作獨立的個體,真誠地與他們交朋友,並在平等的基礎上與他們交流,我們就能學會傾聽。
⑶ 世界十大最受歡迎的卡通動漫排行榜!為何《海綿寶寶》能排第一
小時候只是把《海綿寶寶》當做動畫片看,有趣、搞笑是很多孩子的快樂,也是很多人童年記憶里的經典動畫,但裡面其實很多片段長大了才能看懂,這讓我想到了《小王子》,你以為他只是童話,其實不是。
有一集章魚哥失業了,海綿寶寶好心留他在家把自己的一切都給他用,可章魚哥並沒有出去找工作,而是享受海綿寶寶做的一切還覺得理所應當,並讓海綿寶寶換上女僕裝為他服務。小時候看可能只是覺得搞笑,長大了才知道這是人性的影射。
海綿寶寶是這個動畫里的主角,他也是最好的那個角色,對於工作有著極高的積極性又樂觀,愛熱鬧愛交朋友、樂於助人,雖然有時討厭,但他確是裡面很好一個角色。
⑷ 哪些國產動畫給你的童年留下深刻的回憶
葫蘆兄弟
西遊記
《西遊記》是中央電視台動畫部和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火炬動畫分公司聯合製作的動畫片,總共有52集,導演方潤南。該劇描述了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僧共同保護唐僧由東土大唐去西天取經,沿途歷盡九九八十一難取回真經,師徒四人修成正果的過程。
⑸ 彷彿除了學習,便和孩子無話可說,該如何知道孩子內心真正的想法
現在的孩子並不是吃飽穿暖就可以了,孩子的教育才是頭等大事,很多家長因為工作原因忽略了對孩子的教育,平時除了學習跟孩子,好像並沒有其他話題可聊,其實想要了解孩子心理在想什麼,家長要學會耐心的傾聽孩子內心的想法,同時把孩子當成一個同等的朋友。
三,每天都要花時間跟孩子交流。
合格的父母都會花一定的時間在孩子身上,我們可以在孩子睡前跟孩子進行一次平等的交流,問問他今天有沒有什麼值得高興的事情,問問他今天在學習上有沒有什麼收獲,長此以往,孩子就會跟父母無話不說,父母也能夠准確的知道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其實孩子的想法很簡單,父母只要肯花時間陪伴他,他就會無條件的信任父母。
⑹ 學生的話有時候需要反著聽,身為教師該如何傾聽孩子內心
有的時候學生說的話要去反著聽,作為老師應該去認真傾聽孩子們的內心通常老師和孩子們之間的溝通,要讓彼此之間的距離越來越近,其實是非常重要的。畢竟老師和學生通常會零接觸,讓孩子們也特別尊重自己的老師,那麼老師就應該多聽聽孩子們的意見,在生活中也有很多這樣的例子,比如我身邊就有一個老師特別的煩惱,因為他發現現在的孩子不太願意和這位老師溝通,每次看見孩子和其他的老師在放學的路上有說有笑而就見到他就會悶在那裡,只會自己走並不會與老師們交談。
所以這個時候我們不管是家長還有老師,他們通常都要學會怎樣去溝通,讓自己的想法,還有孩子的想法都要融為一體,平時自己說的話,孩子們要尊重孩子們的想法,老師也要聽進去,而且還要學會反思式傾聽,不然的話就會和孩子們的距離越來越遠。當孩子給你講一個特別新鮮的事物時也要認真地傾聽,不要在中途打斷學生們的話,不然的話會讓孩子們的心理也會受到創傷,久而久之孩子就不願意和這樣的老師溝通,所以老師也不會了解孩子們的想法。
⑺ 身為父母,傾聽孩子有多重要呢如何才能實現良好傾聽呢
身為父母,傾聽孩子內心的想法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有些父母總是會埋怨孩子不願意和自己溝通,可是父母卻沒有反思自己,為什麼孩子不願意和自己溝通,有些父母總是會認為自己的人生閱歷是非常強的,所以會以自己的態度和想法來安排孩子的人生,其實孩子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是有自己的想法的,孩子的成長也是需要有自己的探索和認知能力,這樣才能夠成長成一個有健康人格的人。所以想要實現良好的傾聽,首先父母在傾聽孩子內心想法的時候,一定要擺正心態,不要以一個父母的角度來去思考孩子的想法,可以站在孩子的角度來思考孩子的想法,這樣才能夠做到感同身受。其次也不要馬上告訴孩子應該怎麼做,而是應該多一些理解和共情。
最後父母做到一個有效的傾聽,是幫助孩子養成健康心靈成長的一個有效方式,是能夠讓孩子成長為一個積極陽光的孩子。
⑻ 傾聽是與孩子良好溝通的前提,怎樣傾聽孩子心事
學會傾聽孩子的心事,也是一種本事,這樣的話可以和孩子溝通。然後交換彼此的身份,去傾聽孩子的內心。家長可以跟孩子分享生活以及成長,在放下架子的同時蹲下來和孩子站在平等的位置上進行交流溝通。因為父母如果保持在高高在上的態度,是難以傾聽的。父母也要學會去尊重孩子,因為孩子在未成熟的時候有孩子獨特的個性,千萬不要先入為主,也不要把自己的觀點強加給孩子。
正確的引導
每一個孩子在分享的過程中希望自己所說的東西對方能夠聽得懂,其實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傾聽才會讓孩子從內心裡感覺到暖意。在和孩子溝通的過程中學會去傾聽,也一定能夠讓彼此之間的情感有一個更好的揮發,這是一個很好的親子溝通時間。在溝通的過程中家長的引導至關重要,但是如果沒有正確的引導,那麼最後一定會導致親子關系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