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卡通圖片 » 元旦節卡通圖片
擴展閱讀
難過委屈唯美的圖片 2025-07-24 11:43:48
手機ps圖片換頭 2025-07-24 11:11:36
遲到了很久的動態圖片 2025-07-24 11:10:53

元旦節卡通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8-20 01:56:30

『壹』 慶元旦手抄報素材

百鳥朝鳳圖

元旦資料:

「元」有開始之意,「旦」指天明的意思。元旦(NewYear'sDay,NewYear)便是一年開始的第一天,也被稱為「新歷年」、「陽歷年」。元旦又稱「三元」,即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辛亥革命成功後,孫中山為了「行夏正,所以順農時,從西歷」,定農歷正月初一為春節,而以西歷的1月1日為新年。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紀年採用公元年法」,確認新年(元旦)為中國的法定節日。元旦也是世界上很多國家或地區的法定假日。

元旦的起源在公元前5000年左右,古埃及人已由游牧改為農耕,定居在尼羅河兩岸,他們的農業收成與尼羅河是否泛濫有很大關系,古埃及人從長期的觀察中發現,尼羅河泛濫的時間是有規律的,他們就把這個時間每次都記錄在竹竿上,從中得知兩次泛濫時伺之間大約相隔365天,同時還發現,當尼羅河初漲的潮頭來到今天開羅城附近的時候,也正好是太陽與天狼星同時從地平線上升起的時候。於是,古埃及人便把這一天定為一年的開始,這便是元旦的由來。[2]中國元旦傳說在4000多年前遠古的堯舜盛世之時,堯天子在位時勤政於民為百姓辦了很多好事,很受廣大百姓愛戴,但因其子無才不太成器,他沒把「天子」的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而是傳給了品德才能兼備的舜。堯對舜說:「

古代元旦年畫

你今後一定要把帝位傳交好,待我死後也可安心瞑目了。」後來舜把帝位傳給了治洪水有功的禹,禹亦像舜那樣親民愛民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都十分受人愛戴。後來人們把堯死後,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堯的那一天,當作一年的開始之日,把正月初一稱為「元旦」,或「元正」,這就是古代的元旦。歷代皇朝都在元旦舉行慶賀典儀祈祀等活動,如祭諸神祭先祖,寫門對掛春聯,書寫福字、舞龍燈,民間也逐漸形成祭神佛、祭祖先、貼春聯、放鞭炮、守歲、吃團圓飯以及眾多的「社火」等娛樂歡慶活動。晉代詩人辛蘭曾有《元正》詩:「元正啟令節,嘉慶肇自茲。咸奏萬年觴,小大同悅熙。」記述元旦慶賀情景。

民俗:杯盤碎片送朋友婦女坐上市長椅 摔瓶打罐扔臉盆 喝光余酒交好運 深更半夜吃葡萄

『貳』 和元旦或聖誕有關的動漫圖片

灰原哀的

『叄』 新年賀卡可以這樣做嗎

有點簡單呢,你可以上網查一下新年圖案的簡筆畫,再寫一些祝福語就好了。多用紅色和黃色這種暖色會更好。

『肆』 如何做慶元旦手抄報

中國最早稱農歷正月初一為「元旦」,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稱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正月初一從哪日算起,在漢武帝以前也是很不統一的。因此,歷代的元旦月、日也並不一致。夏朝的夏歷以孟喜月(元月)為正月,商朝的殷歷以臘月(十二月)為正月,周朝的周歷以冬月(十一月)為正月。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又以陽春月(十月)為正月,即十月初一為元旦。從漢武帝起,才規定孟喜月(元月)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歷的正月初一)稱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但這是夏歷,亦即農歷或陰歷,還不是我們今天所說的元旦。 公元1911年,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統治,建立了中華民國。為了「行夏正,所以順農時,從西歷,所以便統計」,民國元年決定使用公歷(實際使用是1912年),並規定陽歷(公歷)1月1日為「新年」,但並不叫「元旦」。 今天所說的「元旦」,是公元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在決定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同時,也決定採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紀年法,並將公歷1月1日正式定為「元旦」,農歷正月初一改為「春節」。 沒有固定的格式、布局,內容以語文知識為主。手抄報是中學生開展課外活動的形式之一。學生直接參與編輯、撰寫、製作等的全過程,深受學生的喜愛。每當重大的節日我們都會以各種各樣的形式來表達,或祝願或慶祝或歌功,比如迎元旦、迎「五四」、慶「七一」、慶國慶等。最近由中央教科所教育信息研究中心和中國教育情報研究會共同舉辦的「2003年首屆全國中小學生手抄報大賽」 ,許多學生積極參與,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在這里,我與大家談談怎樣進行手抄報的設計與製作,大體上可以從這三個方面來闡述: 一、美化與設計的步驟; 二、報頭、插圖與尾花的表現; 三、編輯抄寫描繪製作過程。 一、美化與設計 手抄報的美化與設計涉及的范圍主要有:版面設計與報頭、題花、插圖、尾花和花邊設計等。 1、版面設計 版面設計是出好手抄報的重要環節。 要設計好版面,須注意以下幾點: (1)明確本期手抄報的主要內容是什麼,選用有一定意義的報頭(即報名)。一般報頭應設計在最醒目的位置; (2)通讀所編輯或撰寫的文章並計算其字數,根據文章內容及篇幅的長短進行編輯(即排版)。一般重要文章放在顯要位置(即頭版); (3)要注意長短文章穿插和橫排豎排相結合,使版面既工整又生動活潑; (4)排版還須注意:字的排列以橫為主以豎為輔,行距要大於字距,篇與篇之間要有空隙,篇與邊之間要有空隙,且與紙的四周要有3CM左右的空邊。另外,報面始終要保持干凈、整潔。 2、報頭 報頭起著開門見山的作用,必須緊密配合主題內容,形象生動地反映手抄報的主要思想。報名要取得有積極、健康、富有意義的名字。 報頭一般由主題圖形,報頭文字和幾何形體色塊或花邊而定,或嚴肅或活潑、或方形或圓形、或素雅或重彩。 報頭設計應注意: (1)構圖要穩定,畫面結構要緊湊,報頭在設計與表現手法上力求簡煉,要反映手抄報的主題,起「一目瞭然」之效; (2)其字要大,字體或行或楷,或彩色或黑白; (3)其位置有幾種設計方案:一是排版設計為兩個版面的,應放在右上部;二是排版設計為整版的,則可或正中或左上或右上。一般均設計在版面的上部,不宜放在其下端。 3、題頭 題頭(即題花)一般在文章前端或與文章題圖結合在一起。設計題頭要注意以題目文字為主,字略大。裝飾圖形須根據文章內容及版面的需要而定。文章標題字要書寫得小於報題的文字,要大於正文的文字。總之,要注意主次分明。 4、插圖與尾花 插圖是根據內容及版面裝飾的需要進行設計,好的插圖既可以美化版面又可以幫助讀者理解文章內容。插圖及尾花占的位置不宜太大,易顯得空且亂。尾花大都是出於版面美化的需要而設計的,多以花草或幾何形圖案為主。插圖和尾花並不是所有的文章都需要的,並非多多益善,應得「畫龍點睛」之效。 5、花邊 花邊是手抄報中不可少的。有的報頭、題頭設計可用花邊;重要文章用花邊作外框;文章之間也可用花邊分隔;有的整個版面上下或左右也可用花邊隔開。在花邊的運用中常用的多是直線或波狀線等。 二、報頭畫、插圖與尾花的表現手法 報頭畫、插圖與尾花的表現手法大致可分為線描畫法和色塊畫法兩種。 1、線描畫法 要求形象簡煉、概括,用線准確,主次分明。作畫時要注意一定的步驟: (1)一般扼要畫出主線----確定角度、方向和大小; (2)再畫出與圖相關的比例、結構及透視; (3)刻畫細部,結合形體結構、構圖、色調畫出線條的節奏變化; (4)最後進行整理,使畫面完整統一。 2、色塊畫法 除要求造型准確外,還須善於處理色塊的搭配和變化關系,而這些關系的處理要從對象的需要出發,使版面色彩豐富。作畫時,可先畫鉛筆稿(力求造型准確),再均勻平塗大色塊;後刻畫細部;最後進行修整,使之更加統一完美。 線描畫法與色塊畫法,通常是同時使用,可以是多色亦可單色。不管是線描還是色塊畫法,最好不要只用鉛筆去畫。版面上的圖形或文字不能剪貼。 三、手抄報的編繪製作的步驟 編繪製作是落實由設想到具體著手完成的重要步驟。 其步驟有二:一是准備階段,另一是編制階段。 1、准備階段。 主要是各種材料、工具的准備。具體包括:擬定本期手抄報的報名;准備好一張白棒紙(大小視需要而定,有半開,四開,八開等,本次政教處舉辦的手抄報比賽是要求為《江西日報》大小,即半開);編輯、撰寫有關的文字材料(文章宜多准備些);書寫、繪圖工具等。 2、編制階段。 這個階段是手抄報製作的主要過程。 大致為:版面設計、抄寫過程、美化過程。 (1)版面設計:根據文章的長短進行排版,並畫好格子或格線(一般用鉛筆輕輕描出,手抄報製作完畢後可擦可不擦)。 (2)抄寫過程:指的是文章的書寫。手抄報的用紙多半是白色,故文字的書寫宜用碳素墨水;字體宜用行書和楷書,少用草書和篆書;字的個頭大小要適中(符合通常的閱讀習慣)。字寫得不是很漂亮不要怕,關鍵在於書寫一定要工整。另外,文章或標題中不能出現錯別字。 (3)美化過程:文章抄寫完畢後,即可進行插圖、尾花、花邊的繪制(不宜先插圖後抄寫),將整個版面美化。這個過程是手抄報版面出效果的關鍵過程。 手抄報可以是黑白的,也可是彩色的。可以是綜合性的,也可以專題性的。手抄報的製作設計與黑板報製作設計要求和步驟大體是相同的。 同學們,鍛煉鍛煉自己,動手編繪出一份屬於你也屬於大家的手抄報吧。

註:非原創

『伍』 聖誕節的全面資料(最好有圖片)!!

聖誕節

「聖誕節」這個名稱是「基督彌撒」的縮寫。彌撒是教會的一種禮拜儀式。聖誕節是一個宗節,我們把它當作耶穌的誕辰來慶祝,因而又名耶穌節。這一天,世界所有的基督教會都舉行特別的禮拜儀式。但是有很多聖誕節的歡慶活動和宗教並無半點關聯。交換禮物,寄聖誕卡,這都使聖誕節成為一個普天同慶的日子。
聖誕節是基督教世界最大的節日。4世紀初,1月6日是羅馬帝國東部各教會紀念耶穌降生和受洗的雙重節日、稱為「主顯節」Epiphany,亦稱「顯現節」即上帝通過耶穌向世人顯示自己。當時只有耶路拉冷的教會例外,那裡只紀念耶穌的誕生而不紀念耶穌的受洗。後來歷史學家們在羅馬基督徒慣用的日歷中發現公元354年12月25日頁內記錄著:「基督降生在猶大的伯利恆。」經過研究,一般認為12月25日伴為聖誕節可能開始於公元336年的羅馬教會)約在公元375年傳到小亞細亞的安提阿,公元430年傳到埃及的亞歷山大里亞,那路撒冷的教會接受得最晚,而亞美尼亞的教會則仍然堅持1月6日主顯節是耶穌的誕辰。
12月25日原來是波斯太陽神(即光明之神)密特拉(Mithra)的誕辰,是一個異教徒節日,同時太陽神也是羅馬國教眾神之一。這一天又是羅馬歷書的冬至節,崇拜太陽神的異教徒都把這一天當作春天的希望,萬物復甦的開始。可能由於這個原因,羅馬教會才選擇這一天作為聖誕節。這是教會初期力圖把異教徒的風俗習慣基督教化的措施之一。後來,雖然大多數教會都接受12月25日為聖誕節,但又固各地教會使用的歷書不同,具體日期不能統一,於是就把12月24日到第二年的1月6日定為聖誕節節期(Christmas Tide),各地教會可以根據當地具體情況在這段節期之內慶祝聖誕節。自從12月25日被大多數教會公認為聖誕節後,原來1月6日的主顯節就只紀念耶穌受洗了,但天主教會又把1月6日定為「三王來朝節」,以紀念耶穌生時東方三王(即三位博士)來朝拜的故事。隨著基督教的廣泛傳播,聖誕節已成為各教派基督徒,甚至廣大非基督徒群眾的一個重要節日。在歐美許多國家裡,人們非常重視這個節日,把它和新年連在一起,而慶祝活動之熱鬧與隆重大大超過了新年,成為一個全民的節日。12月25日的主要紀念活動都與耶穌降生的傳說有關。
耶蘇的出生是有一段故事的,耶穌是因著聖靈成孕,由童女馬利亞所生的。神更派遣使者加伯列在夢中曉諭約瑟,叫他不要因為馬利亞未婚懷孕而不要她,反而要與她成親,把那孩子起名為「耶穌」,意思是要他把百姓從罪惡中救出來。
當馬利亞快要臨盆的時候,羅馬政府下了命令,全部人民到伯利恆務必申報戶籍。約瑟和馬利亞只好遵命。他們到達伯利恆時,天色已昏,無奈兩人未能找到旅館渡宿,只有一個馬棚可以暫住。就在這時,耶穌要出生了!於是馬利亞唯有在馬槽上,生下耶穌。後人為紀念耶穌的誕生,便定十二月二十五為聖誕節,年年望彌撒,紀念耶穌的出世。
聖誕節便是於十二月二十五日紀念耶穌的誕生,但真實的誕生日就沒有人知道了。十九世紀,聖誕卡的流行、聖誕老人的出現,聖誕節也開始流行起來了。

12月25日,是基督教徒紀念耶穌誕生的日子,稱為聖誕節。

從12月24日於翌年1月6日為聖誕節節期。節日期間,各
國基督教徒都舉行隆重的紀念儀式。聖誕節本來是基督教徒
的節日,由於人們格外重視,它便成為一個全民性的節日,
是西方國家一年中最盛大的節日,可以和新年相提並論,類
似我國過春節。
西方人以紅、綠、白三色為聖誕色,聖誕節來臨時家家戶戶都要用聖誕色來裝飾。紅
色的有聖誕花和聖誕蠟燭。綠色的是聖誕樹。它是聖誕節的主要裝飾品,用砍伐來的杉、
柏一類呈塔形的常青樹裝飾而成。上面懸掛著五顏六色的彩燈、禮物和紙花,還點燃著聖
誕蠟燭。

紅色與白色相映成趣的是聖誕老人,他是聖誕節活動中最受歡迎的人物。西方兒童在
聖誕夜臨睡之前,要在壁爐前或枕頭旁放上一隻襪子,等候聖誕老人在他們入睡後把禮物
放在襪子內。在西方,扮演聖誕老人也是一種習俗。

聖 誕 的 由 來
聖誕節的由來耶穌的生日究競是哪一天,其實早無據可查。為什麼
要把12月25日定為聖誕節呢?這是在5世紀中葉由教會規定的。公元354
年,在「菲洛卡連」日歷中第一次寫明12月25日是耶穌的生日,到5世
紀西方普遍接受了這個日期為聖誕節。
聖誕樹
據稱,聖誕樹最早出現在古羅馬12月中旬的農神節,德國傳教士尼古斯在公元8世紀
用縱樹供奉聖嬰。隨後,德國人把12月24日作為亞當和夏娃的節日,在家放上象徵伊甸園
的「樂園樹」,上掛代表聖餅的小甜餅,象徵贖罪;還點上蠟燭,象徵基督。
到16世紀,宗教改革者馬丁.路德,為求得一個滿天星斗的聖誕之夜,設計出在家中布
置一顆裝著蠟燭的聖誕樹。不過,西方關於聖誕樹的來歷流行著另一種說法:有個善良的
農民,在聖誕節那天,熱情地招待了一名流浪的孩子,臨別時,孩子折下一樹枝插在地上
樹枝立即長成大樹,孩子指著這樹對農民說,每年今日,樹上都長滿禮物,以報答你們的
盛情。所以,今天人們所見的聖誕樹上總是掛滿了小禮物。
.荷斯利設計的。卡片上畫的是一個貴族家庭,三代人一齊舉杯對一位不在場的親友表示祝
賀。當時他印了1000張,沒有用完的印刷廠就以每張1先令的價錢賣出。聖誕卡就這樣誕生
了。

聖誕歌
長期以來,一直流行的聖誕歌主要有三個,一個是《平安夜》;一個是《聽,天使報
佳音》;第三個是《鈴鐺兒響叮當》。
聖誕老人
聖誕老人原指公元4世紀時小亞細亞專區 的主教尼古拉,他因和藹可親
慷慨濟貧萬里聞名。到了6世紀,東方把他尊稱為聖尼古拉。由於民間有關尼
古拉的傳說中,都聯繫到少年兒童和禮物,從此,聖誕老人便成為專門在聖
誕節向孩子們送禮物的慈祥老人的形象。到了18世紀,通過文學和繪畫,聖
誕老人逐漸成為身穿紅外衣的白鬍子、白眉毛老人形象。

聖誕卡
世界上第一張聖誕卡是1843年英國人亨利.高樂爵士提議,由約翰.卡爾葛
聖誕禮物
據《聖經》記載,來自東方的聖人在耶穌降生的時候贈送禮物,這就是聖誕老人為兒
童贈送禮品習俗的由來。英國少年兒童在聖誕前夕把長統襪子放在壁爐旁,相信聖誕老人
在夜裡會從大煙囪下來,給他們帶來滿襪子的禮物。法國的少年兒童把鞋放在門口,讓「
聖嬰來時把禮物放在鞋裡面。」

聖誕大餐
正像中國人過春節吃年飯一樣,歐美人過聖誕節也很注重全家人圍坐在聖誕樹下,共
進節日美餐。
聖誕大餐吃火雞的習俗始於1620年。這種風俗盛於美國。英國人的聖誕大餐是烤鵝,
而非火雞。奧大利人愛在平安夜裡,全家老小約上親友成群結隊地到餐館去吃一頓聖誕大
餐,其中,火雞、臘雞、燒牛仔肉和豬腿必不可少,同時伴以名酒,吃得大家歡天喜地。

聖誕節(christmas)是基督教的一個重要的節日,定於每年12月25日,紀念耶穌基督的誕生,同時也是普遍慶祝的世俗節日。紀念耶穌誕生的節期與時值仲冬的農節和太陽節這兩個非基督教節日巧合,因此慶祝習俗來源不一。在羅馬帝國范圍之內,12月17日農神節是尋歡取樂、互相饋贈的日子。12月25日是古伊朗人所崇奉的正義之神密特拉的生日。古羅馬人在元旦用青枝綠葉和燈火裝飾房屋,並向兒童和窮人贈送禮物。條頓人各部族滲入高盧、不列顛和中歐等地,又帶來日耳曼人和克爾特人的宗教儀式。於是,有了團聚歡宴、燃燒大塊柴木、品嘗大木形糕餅,張掛樹枝、陳放樅樹、訪親問友、來往饋贈等慶祝活動。象徵溫暖和長壽的火與燈光,一向是冬季節日慶祝活動中的內容,在基督教和非基督教習俗都是如此。常青樹象徵奮斗生存,自從中世紀以來就與耶穌聖誕節慶祝活動發生聯系。由於歷法不同,東正教及其他東歐教會的聖誕節日期相當於公歷1月6日或7日。

西方人以紅、綠、白三色為聖誕色,聖誕節來臨時家家戶戶都要用聖誕色來裝飾。紅色的有聖誕花和聖誕蠟燭。綠色的是聖誕樹。它是聖誕節的主要裝飾品,用砍伐來的杉、柏一類呈塔形的常青樹裝飾而成。上面懸掛著五顏六色的彩燈、禮物和紙花,還點燃著聖誕蠟燭。

紅色與白色相映成趣的是聖誕老人,他是聖誕節活動中最受歡迎的人物。西方兒童在聖誕夜臨睡之前,要在壁爐前或枕頭旁放上一隻襪子,等候聖誕老人在他們入睡後把禮物放在襪子內。在西方,扮演聖誕老人也是一種習俗。 聖誕節由來 聖誕節習俗的德國淵源

聖誕老人

據說他原是小亞細亞每拉城的主教,名叫聖尼古拉,死後被尊為聖徒,是一位身穿紅袍、頭戴紅帽的白鬍子老頭。每年聖誕節他駕著鹿拉的雪橇從北方面來,由煙囪進入各家,把聖誕禮物裝在襪子里掛在孩子們的床頭上或火爐前。所以,西方人過聖誕節時,父母把給孩子的聖誕禮物裝在襪子里,聖誕夜時掛在孩子們的床頭上。第二天,孩子們醒來後的第一 件事就是在床頭上尋找聖誕老人送來的禮物。

如今,聖誕老人已成為吉祥如意的象徵,不僅是過聖誕節時不可缺少的人物,而且也是歡慶新年時不可缺少的人物。 聖誕老人在故鄉 芬蘭:聖誕老人的故鄉

聖誕樹

據稱,聖誕樹最早出現在古羅馬12月中旬的農神節,德國傳教士尼古斯在公元8世紀用縱樹供奉聖嬰。隨後,德國人把12月24日作為亞當和夏娃的節日,

面條做成的聖誕樹

在家放上象徵伊甸園的「樂園樹」,上掛代表聖餅的小甜餅,象徵贖罪;還點上蠟燭,象徵基督。

到16世紀,宗教改革者馬丁·路德,為求得一個滿天星斗的聖誕之夜,設計出在家中布置一顆裝著蠟燭的聖誕樹。不過,西方關於聖誕樹的來歷流行著另一種說法:據說有一位農民在一個風雪交加的聖誕夜裡接待了一個飢寒交迫的小孩,讓他吃了一頓豐盛的聖誕晚餐,這個孩子告別時折了一根杉樹枝插在地上並祝福說:「年年此日,禮物滿枝,留此美麗的杉樹,報答你的好意。」小孩走後,農民發現那樹枝竟變成了一棵小樹,他才明白自己接待的原來是一位上帝的使者。這個故事就成為聖誕樹的來源。

在西方,不論是否基督徒,過聖誕節時都要准備一棵聖誕樹,以增加節日的歡樂氣氛。聖誕樹一般是用杉柏之類的常綠樹做成,象徵生命長存。樹上裝飾著各種燈燭、彩花、玩具、星星,掛上各種聖誕禮物。聖誕之夜,人們圍著聖誕樹唱歌跳舞,盡情歡樂。

聖誕襪

最早以前是一對紅色的大襪子,大小不拘。因為聖誕襪是要用來裝禮物的,所以是小朋友最喜歡的東西,晚上他們會將自己的襪子掛在床邊,等待第二天早上收禮。 禮物、佳餚、團圓、旅遊——荷蘭人的聖誕節

聖誕帽

那是一頂紅色帽子,據說晚上戴上睡覺除了睡得安穩和有點暖外,第二天你還會發現在帽子里多了點心愛的人送的禮物。在狂歡夜它更是全場的主角,無論你去到哪個角落,都會看到各式各樣的紅帽子。

聖誕卡

是祝賀聖誕及新年的賀卡,上面印著關於耶穌降生故事的圖畫,以及"慶祝聖誕"、"新年快樂"之類祝願的話。

聖誕大餐

正像中國人過春節吃年飯一樣,歐美人過聖誕節也很注重全家人圍坐在聖誕樹下,共進節日美餐。

聖誕大餐吃火雞的習俗始於1620年。這種風俗盛於美國。英國人的聖誕大餐是烤鵝,而非火雞。奧大利人愛在平安夜裡,全家老小約上親友成群結隊地到餐館去吃一頓聖誕大餐,其中,火雞、臘雞、燒牛仔肉和豬腿必不可少,同時伴以名酒,吃得大家歡天喜地。

『陸』 我的兒子今年上小學三年級,老師讓他做一期關於元旦的手抄報,我想知道應該怎麼做啊盡量說得詳細一些啊

手抄報主要用圖片和彩色漢字的形式來表達心內的感情,顏色的搭配是必須的,具體的來說就是彩色的文字周圍要參雜點簡單而富有意義的圖片或者是簡單的卡通畫。這個是考驗孩子的想像力,盡量讓孩子一個人獨立自己去完成。

『柒』 元旦晚會 手繪 宣傳畫

宣傳畫又名招貼畫,以宣傳鼓動、製造社會輿論和氣氛為目的的繪畫,通常指政治宣傳畫,廣義包括文化活動的海報和商品廣告等,帶有醒目的、號召性的、激情的文字標題。



其特點是形象醒目,主題突出,風格明快,富有感召力。宣傳畫一般都張貼或繪制在引人注目、行人集中的公共場所,通過直接面向群眾、影響人心而及時地發揮社會作用。宣傳畫是中國革命戰爭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美術創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7)元旦節卡通圖片擴展閱讀

宣傳畫帶有很強的政治、文化內容,按其用途可以分為政治宣傳畫、電影宣傳畫、文化宣傳畫、體育宣傳畫、衛生宣傳畫等。

用途

1、廣告宣傳海報:可以傳播到社會中,主要為提高企業或個人的知名度。

2、現代社會海報: 較為普遍的社會現象,為大數人所接納,提供現代生活的重要信息。

3、企業海報: 為企業部門所認可,他可以利用到控制員工的一些思想,引發思考。

4、文化宣傳海報:所謂文化是當今社會必不可少的,無論是多麼偏僻的角落,多麼寂靜的山林,都存在著文化明星海報。

5、影視劇海報:比較常見的宣傳方式,通過了解影視劇的人物線索和主題,來製作海報達到宣傳的效果。

『捌』 賀卡怎麼製作的具體用什麼

不同的賀卡有不同的製作方法及要求,下面以小雞卡通賀卡為例說明。

工具:各種彩紙,剪刀、鉛筆、粘膠

1、准備兩張相同大小,但顏色不同的長方形卡紙,對折,如下圖所示;

『玖』 以元旦為主題的手抄報怎麼辦

你可以先找一找有關元旦節的資料,如:元旦節的來源。人們為什麼要過元旦節?過元旦節時人們是怎樣做的······然後再找一些有關過元旦的卡通圖片,再規劃號填寫內容和圖案的佔位,然後就可寫上內容,最後再畫好圖,那麼你的手抄報就完成啦!

『拾』 求圖片:有關迎元旦或慶春節的兒童畫(要有技術含量,最好是那種卡通漫畫之類的美少女)要圖片!

你好!
不知道啊,我也在查呢
如有疑問,請追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