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80後經典動畫片大全
5.美國動畫片《貓和老鼠》
【內容簡介】
本片的內容不用多說了。需要指出的是,當年,本片由各地方台率先播出,隨後央視跟進熱播。這些版本,即米高梅版的「TOM AND JERRY」。
不久,央視開始播出新版本的「貓和老鼠」,細心的觀眾會發現,片中的主人公湯姆和傑瑞都比原版本中的造型要矮小,即俗稱的「小貓和小鼠」 版,這一版本與米高梅版大同小異,但似乎不如前作受歡迎,只在美國本土播出了短短的三年(1990-1993),央視在90年代初引進,可算得上是「全球同步」了。
Ⅱ 80後的同學進來,問一本漫畫雜志的名字
畫書大王 中國動漫發展史-漫畫連載雜志時代
[編輯本段]畫王歷史
再往後,不得不提及的就是那本《畫書大王》(現在看來,這名字起的實在是很土氣)的出現了。曾經看到有人寫文章輕蔑地說,那時出現的《畫書大王》是書商看準賣漫畫大有鈔票可賺而出版的盜版漫畫刊物,實在是很可笑。毫不誇張地說,在國為看漫畫而喜歡上漫畫創作的人們來說,那時看到《畫書大王》的感情就是"終於找到家了"。盡管這是本質量並不是很好的漫畫雜志,盡管書中還有許多老齡兒童教育工作者們對娃娃的敦敦教導成分,但是它畢竟是中國國產漫畫的啟蒙刊物,沒有它就沒有今天的中國本土漫畫。特別是以雜志養漫畫,以漫畫雜志的形式更是啟動了中國漫畫產業化的雛形。雜志社積極同書商聯系,每期的漫畫銷售廣告刺激了讀者的購買欲,也使讀者得以在雜志的引導下正確地購買漫畫(與此同時,中國的游戲業也開始發展,而且也發展到了頂峰時期,完全不同於現在半死不活的冗亢窘迫的狀態。所以說漫畫和游戲的確是息息相關的兩個世界,一損俱損,一榮俱榮)。
半月刊的《畫書大王》帶動了整個中國漫畫的發展,並且也使日本出版社看到了中國漫畫市場的希望。同現在日本方面對於中國市場的不聞不問,那時的講談社同《畫書大王》方面聯系,希望能夠達成合作,由日本方面直接提供稿件投資協助製作連載日本和中國本土的雜志。非常可惜的是,由於中國在出版政策方面的種種原因和國情問題,這個協議沒有能夠達成。
同一時期,隨著《畫書大王》的銷量達到期高峰期的每期40萬銷量並開始老化,同類雜志開始大量出現。在諸多的盜版和垃圾雜志中,真正為中國漫畫注入新鮮血液的只有兩本雜志--《新漫畫》和《卡通城》。
《新漫畫》是完全刊登日本漫畫的雜志,但是其選之精令人嘆為觀止,中國的讀者在上面第一次看到了《籃球飛人》、《我的女神》、《DNA》、《戀物語》、《漫畫狂戰記》。《新漫畫》對中國漫畫業最大的貢獻是,打破了由《畫書大王》開創的一邊連載漫畫一邊同時出版內容相同之漫畫的陳規,開創了在雜志上連載一段時間的漫畫,在得到讀者好評後立即停載轉出為單行本然後再連載新作品的特殊格局,使漫畫在流通速度上加快了好幾倍;
另外一本《卡通城》是遠勝於《畫書大王》的新生中國漫畫雜志。當年由北方漫畫人小豆、王平等一群年輕人製作的這本雜志充滿了活力,不僅推出了拾穗人等一批為正統漫畫雜志所不見容的真正的另類漫畫人(這時的另類漫畫人在水平上都有相當的特色,與現在流行的許多自詡另類實際趕時髦的所謂另類漫畫人有著天壤之別,他們有思想、有熱情,工作和學習方面都充滿了干勁,看看現在的那些所謂另類漫畫人",在他們看來似乎只有初中輟學、離家出走、喜歡所謂的"鮮血"與"死亡",整天半死不活地裝頹廢才算是搞另類漫畫,這些人實際上根本不懂得所謂另類漫畫的意義何在),並且第一次將《五星物語》等一批在當時無法流行的漫畫介紹到了中國(還有一本叫《金虹漫畫》的32開類漫畫書籍,不管它有的成績怎樣,但它畢竟是中國第一本32開的本土漫畫讀物)。
失去連載優勢,日漸勢窘的《畫書大王》放棄日本漫畫的連載,開始全心全意製作中國本土漫畫。《畫書大王》的轉向可以說是中國本土漫畫的一次大轉機,象顏開、陳翔、姚非拉、自由鳥、胡倩蓉等一批早期中國漫畫的中堅力量都是在《畫書大王》上連載漫畫的過程中開始成熟起來的。除了日本漫畫外,《畫書大王》上其他國家的漫畫也開始多起來,其中包括在國內很少見的西班牙漫畫。 這時的漫畫出版業達到了空前的繁榮,《凱普》、《龍之謎》、《紅豬》、《城市獵人》、《金星戰記》、《電影少女》、《幽游白書》、《霸王傳說--驍》、《孔雀王》等優秀作品在國內出版,還有大量的少女漫畫也出現在中國市場,其中包括以《聖戰》之名出現的CLAMP的《聖傳》以及成田美名子的《雙星記》、《亞歷山大》等等。
悲劇的一天終於來臨,剛剛滿一周歲的《畫書大王》因為種種原因而徹底被封殺,其他同類漫畫雜志也全部消失,中國漫畫市場進入到一個前所未有的低谷期。
在當年《卡通城》的編輯部舉行了一次二十幾人的漫畫人會議。討論一本即將創刊的名叫《少年漫畫》的雜志。這次鮮為人知的大會使許多中國漫畫人第一次聚在一起,而當時與會的人後來有相當一部分成為了中國漫畫雜志的支柱分子。北京出版社在"五個一工程"的影響下也要辦一本漫畫雜志,也想找我們去談談,這本雜志的名字暫定為《北京卡通》。
1996年,"5155工程"精神下產生了五本漫畫雜志:《北京卡通》、《卡通先鋒》、《中國卡通》、《漫畫大王》、《卡通先鋒》。其他雜志也出現了《三優新漫畫》、《科普畫王》、《卡通王》、《科幻新世界》等數種。中國本土漫畫雜志數量上升到了頂點。不過不久,由於種種原因,在全國總銷售量已經達到數百本的《中國卡通》等一些雜志最終退出了並不激烈的競爭,《卡通先鋒》也是零售商望而卻步,而《三優新漫畫》出現操作故障被查封,《科普畫王》、《少年漫畫》、《卡通王》和《科幻世界畫刊》。雖然在一段時間里曾經發神經似的狂出過一堆的本土漫畫單行本,但結果卻是出資的書商折戟沉沙,賠本也沒能賺。就象小豆弟表現的那樣;他先在地上畫了一個大圈,然後又在里百畫一了個中圈,在裡面畫了一個小圈。他解釋說,外面的大圈是中國的漫畫市場,中圈是可以看國內溫帶的市場,小圈裡面的上圈是現在實際的漫畫市場。所有的雜志都在最小的小圈裡爭奪市場,卻完全沒有發現在這個小圈之外還有許多更大的大圈。
相比之下,只有起步並不起眼的《卡通王》真正達到了漫畫產業化的初步進程。在剛剛創刊的時候,他們的製作人員完全是一群漫畫白痴,所使用的稿件也是由前《畫書大王》提供的廢舊稿件,可以說完全沒有發展前途。就在這種簡陋的基礎上,他們逐漸轉變經營路線,一改其它雜志將目光放於全國市場的程規,將目標濃縮於江浙一隅,所針對的讀者群也索性跳出競爭,面向女性。這就使其製作路線逐漸明確起來:面向女性的少女漫畫雜志,製作美麗的少女漫畫雜志,輻射附近省份的少女漫畫雜志。在這種明確的經營思路下,《卡通王》完全依照它自己的路線在健康地發展著,在各方面都得到逐步完善,銷售量也達到了目前本土漫畫雜志的最高量。近年來,各地漫畫雜志都舉辦了"漫畫大會",但是其中的絕大部分是完全失敗的,他們為了賺取多一點的門票而破壞了雜志在讀者心目中的地位,而在今年舉行的《卡通王》的這次大會則完全不同,他們拉了投資商,前期投入超過二十萬。對於參加展覽的同人志櫃台租賃費用和門票的價格也採取了低價位的戰術。在大會上,並不僅僅有愛好者,同時也吸引了商家。大會的門票甚至有黃牛倒賣至60元一張,參觀人數也達到了八萬之多,大會純利達到150%以上。這不是一場所謂向日本漫畫示威的愚蠢行動,而是屬於中國漫畫自己的商業活動。可以說,中國漫畫雜志唯一能夠存活得比較好的只有《卡通王》一本而已(這是非常痛苦的現實)。
盡管中國的漫畫雜志如此的失敗,還是有許多不長眼的笨商人想依靠辦漫畫雜志來贏利。於是在這種理念的驅使下,出現了《超速風暴》的鬧劇。這本據說是與國際尺寸接軌的漫畫書籍,的確是吸引了許多中國的漫畫人參與,但沒有人看到它有怎樣的發展前途,畫手們的目的也不過是沖著它高出國內價格的高昂稿費。當時的馳騁曾經與其投資人討論過這本書的製作方向,這位製作人卻像哄小孩那樣一本正經地說:"我之所以辦這本書,並不是為了賺錢,你同我談論經營問題是錯誤的,我是為了交朋友。"這時能做的只有拂袖而去。果然,這本由中國XXX出版社協助設計封面的書籍最終只撐了三期,投資人帶著第三期的高額稿費債務遁走,改行搞廣告去了。除去風風火火出現的《超速風暴》、《歡樂少年》、《卡通俱樂部》、《時代漫畫》等一批想撈一把的民辦雜志也都紛紛卷旗收攤,有的乾脆隨波逐流地跟著做起資訊志來。現在,這些書商們賠錢的賠錢,改行的改行,再也沒有人談什麼做中國原創漫畫了。
[編輯本段]集體回憶原創漫畫第一代
來源:漫遊 作者:東西
太多的東西在記憶中遊走,無法捉摸的東西不僅僅只有「東西」而已,還有更多我們自己無法預知的未來還有夢想。網路上遇到了一個做某漫畫家助手的小女生,說「畫漫畫太累了,而且要窮死了。」已經沒有言語了。
和曾經在上海的責任編輯聊天,當時她信誓旦旦的要振興中國的漫畫事業,結果,後來沒多久她就堅持不下去了。她後來來了北京,做出版業。我去了南方後,最後也來了北京。再見面的時候只是相隔兩年,卻發現彼此的改變好大。
什麼夢想啊,什麼振興啊,忽然覺得時間真的是一個很殘忍的東西,它什麼的都不說卻讓我們自己明白哪些才是我們最後的選擇。
看著自己曾經發表的幾個或長或短的故事,在抽屜的最底層放著荒廢了很久的漫畫筆桿。
其實有的時候,理想似乎也有很多感傷的味道。
那個曾經和我一起畫漫畫的,現在已經結婚了,那個曾經追著我請教的小學妹也改行去學"福拉希」了!曾經的那句「我將來要當漫畫家」現在變成了,「畫漫畫沒前途的」,也許是我老了,也許是夢想老了,也許……是人現實了以後就沒辦法再站到理想的岸邊了吧?
特寫此文章,紀念那些曾經為了我們的本土漫畫而努力的人們。
畫王篇:
還有人記得這個封面嗎?
費力的找了半天也只找到了這么半張圖。但是依舊很懷念,似乎印象中這個是18期,不知道還有沒有人記得,提起中國的本土漫畫有多少人都要說「從畫王時期如和如和……」《畫王》他不是彩電,對於很年輕的漫畫讀者來說,對於剛剛喜歡漫畫的小白來說,也許這么老舊的封面什麼都不是,但是對於看著畫王成長起來的那一批人來說,《畫王》簡直就是神一樣無以附加的存在啊!
當時還是小學生的我,攢了好多頓的早飯錢,就為了買它,當時因為缺了第3期,第一次去郵局填寫匯款單子,你能想像當時的情況對於還是小孩子的我來說需要多大的勇氣嗎?(匯款單都寫錯了4張,因為當時的匯款金額是要求大寫)的,而當書來的時候,是我們學校的教導主任把包在牛皮紙信封里的書交給我,(如果他知道那是漫畫,打死他也不會給我)
在當時只有聖鬥士的當初(對於小孩子的我來說,只知道這個,什麼北叔叔的,都沒有打仗有什麼好看的),畫王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各中的細節以及後來的停刊等事件,想來個大站點早有了很詳細的報道,這里就不多少了,現在就說說當時畫王出的一系列的中國本土的漫畫作者吧!
譚小春和蟠桃會
請原諒我沒第一個先提大家都知道的顏開。
對於一個連環畫出身的漫畫作者來說,譚小春(對不起,他不是下圍棋的,請不要弄錯)後來在買到的《中國連環畫》上還能看到很多他的作品,對於當時的作品而言依舊是有很大的連環畫的成分在裡面,但是我卻是第一次從他的作品裡知道了,什麼叫「網點紙」(請原諒我的無知),對於這個故事當時看得津津有味,直到後來換了主筆才不再跟。
他的作品後來《科普畫王》也曾經刊登過,只是那個就完全是……「中國的漫畫形式」了,如果沒記錯名字叫〈愛因斯坦和相對論〉。
這是我最開始在畫王上接觸到的「中國大陸自己的漫畫家」
陳軍和天劍
這個名字和作品的名字大概是因為太大眾了,以至於怎麼也找不到圖片,我的藏書又沒帶來,所以不能給大家掃描放上來。
這個作品在當時的〈畫王〉里,是我一般都已經沒什麼可看的才最後不得不看的,看了3期以後發現喜歡的要死。雖然畫面很一般,但是作者有很大的思想性,裡面哲理性很強的文字深深的吸引了我,依舊記得裡面「有陽光的地方必然有陰影」這樣的讓當時少年的我感觸頗深的話。
聽LALA說後來還出了單行本,只是無緣看到。
如果論開始連載的時間的早晚來說,陳翔要比顏開早,不過論後來的人氣,顏開要比陳翔紅。
原來我們也可以把漫畫畫得這么漂亮,原來我們也有這么厲害得漫畫家,當初的雪椰在一出世就倍受期待。我們第一次知道了中國大陸自己的魅力。
可以說顏開是那個時代成長得最快,也最受到推崇得一代,對於當時不滿18歲得他來說,這忽然而來的榮譽真的讓有有點措不及防。然而隨著後來《畫王》的停刊,中國當時雜志的不亂套,幾乎是出了一批倒一批,或者有的乾脆就不要中國大陸作者的東西,都通通做成日本的,當時印象中的似乎有《卡通城》《畫童》還有《三優漫畫》以及後來出的什麼《歡樂少年》之類的都是曇花一樣的人物,出現就消失,當時中國本土的漫畫作者陷入了彷徨期,有著才開發的強烈的創作慾望卻無處投稿。
顏開當時也是輾轉了很多地方,曾經在《三優漫畫》看到過他的作品,後來隨著書的消失而消失了。
很久以後,爆出雪椰要在《科普畫王》上連載的消息,於是追著〈科普畫王〉一直買。
可以說後期出的這些雜志都繼承了早期〈畫王〉當時的那「不得不」,因為當時不想把書定的價格太高,於是採用了4拼一,於是這樣一個很蹩腳的「非常時期的辦法」竟然被一直沿用,直到本世紀初才變成了一拼,也把中國的一批漫畫作者都養成了「反正也是四拼一,做得再細也看不出」的毛病。
當時《科王》(科普畫王的簡稱)上刊登的顏開的稿子是2拼一,這個可能和顏開當時的原稿很大也有關系,反正刊登出來的第一感覺就是稿子好粗糙了。其實只是沒縮小而已,(最近看到了日本的原版雜志,上面的還未必有我們現在這些作者細致),顏開的人氣就這樣又得到了延續,各種電視節目也開始有了他的參與,記得看鳳凰衛視的時候,當時采訪中國女排,最後結尾的時候竟然也聽到了顏開,還讓他給女排隊員畫像呢。
後來相繼分別過過《夏日軌道》《宇宙人的禮物》《夢的開始》等一系列的作品。也許是因為後期接的連載太多,或者是生活分身乏術,給人感覺到了後期顏開的繪畫水平提高緩慢,單行本也只出到了第8本,隨著所在的刊物的再次倒台,就沒有迴音了,最近傳聞說要在台灣出書,不知道本次的結果會怎麼樣,只是我們偌大的中國都未必能看好,小小的寶島又會有多少的支持者呢!
不過不管怎麼說都希望他能象他的名字一樣,喜笑顏開!
*****畫漫畫是很累,也很苦,有的時候也想放棄,但是如果連自己最喜歡的事情都做不好,那麼還能做成什麼呢?********
以上是他在〈顏開日記〉里的話,曾經被我當成激勵自己的名言,直到最後他轉行做了其他……
說起陳翔其實他的出道要比顏開早,做為最開始連載作品的他來說,是「進京三劍客」里最矮的,早期的作品裡雖然有明顯的模仿鳥山明和高橋老師的嫌疑,但是作者的思想卻異常的活躍,於是就有了很多有活力的人物和有活力的故事,說人物有活力是說每個人物都有著很大的個性特徵,說故事有活力是說很多故事都是很有創意的搞笑。對於在94年看亂馬的那個時代的人來說,陳翔的作品還是值得那麼一樂的!
畫王消失了以後,陳翔的作品也開始了沒有落腳的生涯,先後在《卡通王》和《超速風暴》出現過,只可惜《卡》調整了策略變成了少女向的東西,《小山日記》已經不合適那裡,而《超》則出了基本最後消失不見。也曾經在《歡樂少年》露了個臉,但是那個時候的雜志都是一窩蜂的起,一窩蜂的倒!
曾經在《少年漫畫》打出要開始刊登的廣告,但是最後不知道什麼原因不了了之了。
經過了很長時間的調整,《小山日記》最後落到了當時為數不多的32開本的漫畫雜志《科幻世界畫刊》上,能看到久違的作品,讀者的欣喜自然不必說,不過……才發現幾經調整後,陳翔的風格變了很多,不知道是他已經成熟了,不再有搞笑的心態了,還是我們這些人成熟了,不再能看他的搞笑了.再次見到的時候才發現故事的內容有點「冷」笑不出……
追了一段最後《小山日記》被其他的N多的新漫畫所替代。
消失了一段時間的他,在偶爾在《少漫》分別短篇的同時,做起了四格漫畫《戲游記》這個用四格的形式演繹西遊的故事獲得了很大的好評,只是可惜沒堅持太久,後來聽說已經在另一本專門的幽默雜志上開始連載。
家住自貢,來北京最後又從北京回家,少年時代的他經歷了很多,曾經以為自己屬於漫畫,以為漫畫是天空的94年的漫畫家們,當時一點都不健全的體制和低廉的稿費讓他們第一次覺得人間的悲涼吧?
最後會去做保險,前階段和某編輯聊天的時候聽說他已經改做了廣告裝潢方面,談起漫畫依舊很有興趣,只是不知道是否還能再回來。
如果單純從畫工上說,鄭旭升是「進京三劍客」里畫工最差的,只是憑借當時畫王的形象進入當時北京的工作室的他,之前也只是在《畫王》上發表過一個作品,講述一個小孩子很喜歡他們老師,最後同情心很大的老師嫁給了他的爸爸。(什麼垃圾故事阿~~)當時的風格就是模仿鳥山明。做為寓教寓樂的作品《我們的鴉片戰爭》只能用「用心」來形容,但是作品的質量只能說是一般般。
如果畫王沒有消失,也許我們就能看到他的轉變,也許正是因為畫王的消失,才讓他有所轉變,總之後來出現在《三優漫畫》上的《我們的鴉片戰爭》轉變很大,可以不誇張的說是一個提高。
和顏開一樣也在金虹的《漫畫原子彈》上發表了幾個作品,《男生宿舍古怪事》可以說是有點年頭的作品了。《無名星域風暴》則完全形成了半寫實的個人風格。也為後來發表?《繁華如夢》打下了伏筆。
這個時候的鄭旭升的作品,有著一般作者沒有的實力,很善於運用視角的切換豐富畫面,使得整個畫面看起來不是很單一,景物的刻畫也很到位,這點在後來連載並且出單行本的《繁華如夢》里有很大的體現。這點也是後來出道的一些不會做透視,不會做畫場景的少女漫畫家們所做不到的。
《無名星域風暴》暴露了鄭旭升故事的弱項。後來刊登的《繁華如夢》則走了言情小說的路線,很遺憾的是故事沒堅持到最後……
轉去《科幻世界畫刊》的他發表了《幽靈列車》以及一些短篇,其實從《繁華如夢》的中後期,鄭旭升就開始轉變了風格。他的作品裡灰調子很少,網點也很少,所以顯得很蒼白。人物的衣服難免有很「古老」的味道。都不是很時尚的造型,不過對腳本的把握能力卻很不錯。《幽靈列車》演繹的有聲有色。
《畫刊》停了以後就再沒了他的消息。
做為「三劍客」里最高,最成熟的人士,鄭旭升可以說為了漫畫放棄了很多,不過想想那個時代的人都是那樣單純得可愛。沒有講究什麼生活的壓力,似乎只要能畫漫畫就是天大的幸福了!這強大的創作力也是如今這一批新的漫畫創作人所缺少的。
漫畫的量產化,電腦的進入。還有大面積的相片,真實場景的進入以及電腦網點的革命,都讓現在的漫畫人越來越懶。
雖然覺得有點悲涼,但是不得不說,畫王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如果說這「三劍客」算是中國的第一代漫畫家的話,那麼此後又畫王引發的漫畫熱潮才正式迎來了中國漫畫的春天。
無論他們的時代是否過去,都希望我們能記住他們為中國漫畫所做的一切。
Ⅲ 垃圾騰訊大王卡
我覺得不怎麼好。畢竟只是騰訊系免流,沒有1G流量,很多互聯網套餐都是100分鍾+1GB流量+自家APP免流。騰訊只是免流的應用多而已,有些情況不免流,基本一個月費用是19+30。你還不如5+30的單純日租卡
Ⅳ 一個人拿著把劍大戰垃圾大王,有噪音大王之類的,動畫片叫什麼名字
環保劍。是還要集齊什麼寶石的嗎
Ⅳ 一個動畫片裡面有個垃圾大王發明東西叫什麼邋遢是個小孩還有幾個小孩是好人
城市野戰排,那些孩子都很小,我的印象也很深,裡面有個什麼好像叫邋遢大王
Ⅵ 關於動畫片「邋遢大王奇遇記」片頭曲的小姑娘
曹蕾
人物簡介
1986年,第一屆上海電視節上,《歌聲與微笑》作為一個演出節目在上海灘一炮響,一夜之間,這首朗朗上口的歌傳遍大街小巷。也因此被定為電視節的會歌。而在這屆電視節把這首歌唱紅的,是一群小朋友。同樣的,曹蕾也隨著這首被傳唱的歌曲成了家喻戶曉的小明星。曹蕾人物經歷
還記得這個在邋遢大王邊上唱歌的小姑娘嗎?她就是曹蕾,5歲時參加全國民族杯小歌手邀請賽,獲得了一等獎,被小熒星特別錄取為第一批成員,加上在電視熒屏上的頻頻亮相,曹蕾那可愛的臉龐、稚美的聲音成為一代人最甜美的記憶。曹蕾的形象這樣深入人心,以至於許多年之後,大家說起小熒星,總是第一個想起曹蕾的名字。如今,二十年過去了,當年的小明星現在現在定居法國,已經是兩個孩子的媽媽了。當年活潑可愛的小曹蕾,如今已經在異國有了自己的新世界,看,這上曹蕾女兒的照片,這副可愛生動、古靈精怪的樣子,簡直就是小曹蕾的翻版。雖說已經過去了二十年,但是曹蕾的父母回憶起曹蕾當年小熒星的生活,還是記憶猶新。小熒星給了曹蕾一片天地,讓她在歌唱的舞台成長,而也正是這個舞台使曹蕾擁有了美麗童年、幸福的生活。在青年時代的一次表演過程中,曹蕾結識了一位來自法國的青年菲利浦,兩人在2001年喜結良緣。如今,曹蕾已經與丈夫定居法國,看著照片上她燦爛的模樣,不禁感嘆時光的磨礪,畢竟20年過去了,20年的時間足以讓一個天真無邪的少女成長為一個成熟嫻雅的母親了。
主要作品
廣告「讓我們活動起來」、「強生平面廣告」、「肯德基上校雞塊TVC」、「肯德基愛心書包TVC」、「強生可伶可俐平面加TVC」、「珍珍薯片TVC」、「達芙妮女鞋TVC」、「蘇州東山賓館TVC」、「Coverlooks婚紗平面廣告」、「必勝客平面加TVC」、「百仙德西服TVC」、「護舒寶衛生巾TVC」、「上海銀行TVC」;「。「綠力青草涼茶TVC」、「旺旺仙貝TVC」、「喔喔糖果TVC」。「櫻花抽油煙機」、「易齒達口香糖」、「伊利雪糕」、「美可馨巧克力」、「白貓洗衣粉」、「Clean染發膏平面廣告」、「康佳小畫仙電視機」、姍拉娜痘膠膏」等十幾部廣告的拍攝。《美化生活》雜志封面上海製造寫真攝影形象平面模特,成為台北攝影形象代言人」主持一九七七年到九九年參加有線音樂頻道《樂樂音樂樂園》VJ主持人選拔賽中成為一名VJ主持人。九九年到至今在上海有線音樂頻道《新歌擂台》擔任主持人。現場主持——九七年二月盧灣區政府元宵晚會;九八年伊都錦時尚代表選拔賽;G-shock樂樂派慶典活動;九九年「Tobefree」品牌時裝發布會;上海汽配城開張慶典。電視劇1997年參加《李宗仁歸來》中飾靈靈;九九年參加《夏日戀語錄》中飾然然;《居委主任》中飾小護士。
Ⅶ 有誰在小的時候在動畫城看過一部動畫片是關於垃圾的不是《邋遢大王歷險記》,大概在10年前看的,謝謝了
《城市野戰排》
Ⅷ 請問下這張圖片是什麼動畫片里的
七色戰記,
那個穿灰色衣服的人叫灰溜溜,我很喜歡他呢么么噠~
Ⅸ 九零後看過一動畫電影裡面有一個叫垃圾大王的騎蒼蠅老頭,出場的時候唱著我本來就不是什麼好東西求電影名
邋遢大王奇遇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