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幽默搞笑的漫畫有哪些
在我看來,幽默搞笑的漫畫有這些:《佛系高校》、《披著狼皮的羊》、《一條狗》這三部動漫。所謂搞笑漫畫是漫畫情節中有趣、幽默、戲仿的元素,可以給讀者帶來新鮮,從而達到吸引讀者、增加漫畫閱讀量的效果。好的幽默搞笑漫畫不僅能給讀者帶來快樂,還能拓展他們的知識面。
《一條狗》卞溝是一個普通的上班族,家裡養著一隻狗。這只狗是他表弟送給他的,現代的名字也被用來振興寫作。然而,當卞溝為嚴肅的寫作做出貢獻時,他真的變成了一隻狗。是的,他用他的土狗交換了他的身體,至於原因,說來話長。所以在我看來,幽默搞笑的漫畫有這些:《佛系高校》、《披著狼皮的羊》、《一條狗》這三部動漫。
㈡ 求沒有字的這張圖片
沒找到不知道是哪部動漫。
漫畫,是一種藝術形式,是用簡單而誇張的手法來描繪生活或時事的圖畫。一般運用變形、比喻、象徵、暗示、影射的方法。構成幽默詼諧的畫面或畫面組,以取得諷刺或歌頌的效果。漫畫作為繪畫作品經歷了一個發展過程,從最初作為少數人的興趣愛好,已成為人們的普遍讀物,更是深受學生喜愛,有不少人成為了漫畫控。近年來的漫畫主導作品一般為日本漫畫和美國漫畫。漫畫是繪畫藝術的一個品種。
常採用誇張、比喻、象徵等手法,諷刺、批評或歌頌某些人和事,具有較強的社會性,也有純為娛樂的作品,有較強娛樂性,娛樂性質的作品往往存在搞笑型和人物創造型。直接或隱晦、含蓄地表達作者對紛紜世事的理解及態度,是含有諷刺或幽默的一種浪漫主義的繪畫。它同其他繪畫的主要區別在於獨特的構思方法和表現手法。它具有諷刺與幽默的藝術特點以及認識、教育和審美等社會功能。
漫畫可以把古今中外的人物同時邀集到一起,讓他們在一個畫面上演出奇異怪誕而又意蘊深邃的喜劇。它不受時空觀念的限制,人與物之間也可以對話,不同質、不同類的事物可以嫁接、雜交,可以借物喻人,借古喻今,可以人神交遊,幻想與現實同存,從而使畫面產生幽默、詼諧、怪誕、風趣的藝術效果。漫畫可以把各種繪畫的形式、技法拿來為己所用。在繪畫工具和物質材料的使用上沒有專一的選擇,在造型手段上也沒有什麼限制。
使用毛筆、鋼筆,借用木刻、油畫、剪紙、拼貼、中國畫等手段來繪制都可以,這主要取決於作者自己的特長以及內容、用途的需要。漫畫中的人物造型大都誇張變形,可繁可簡,背景視內容需要,可有可無。如果一幅畫面表達不了,還可以畫成多幅的;要是情節較多,還可以畫成連續的。1925年,上海《文學周報》連載了豐子愷的畫,該刊主編鄭振鐸把豐子愷這種獨特風格的畫定名為「漫畫」,從此「漫畫」一詞開始在中國流行。
不過,日本的漫畫家片寄貢寫了一本《日本近代漫畫史》,提出漫畫二字是從《漫畫隨筆》這本書上來的,書中說有一種鳥叫漫畫鳥,終日求索不停,「漫畫」二字由此而來。但這個有關漫畫鳥的寓言又出自我國宋代洪邁的《容齋隨筆》,可見日本的《漫畫隨筆》引用了宋代洪邁的這篇寓言,後來又借用了漫畫鳥這一名字命名了漫畫。實際上鄭振鐸、豐子愷是把「漫畫」一詞再引回了中國。
不過還有另一種說法,據《新聞研究資料》的《「漫畫」探源》一文說:1904年2月26日創刊的《警鍾日報》每隔幾天就刊登一幅漫畫,從1904年3月27日起又以「時事漫畫」四個顯著的大字為題,陸續在第四版連載漫畫。可見我國現代漫畫的產生尚在20世紀初,最早的漫畫載體是報紙,而不是文學期刊。《警鍾日報》使用「漫畫」一詞要比《文學周報》刊載的「子愷漫畫」早21年。
㈢ 什麼是」網路語言」
現在網路生活越來越顯得重要了,一段時間不上網,別人在網上說的話你可能都聽不懂了,這些語言在我們平時生活中很少用。但是隨著網路的發展,這些語言也進入了我們的生活當中。下面我們就來看看網路語言99是什麼意思!
1、網路語言99的諧音過來就是【久久】,通常喜歡發數字【99】表明一種祝福,往往是對於希望情侶之間能夠天長地久,幸福在一起的祝福,簡單地用諧音來表達,99就是長長久久不分離的意思,如果給別人評論99不88 也就是說永遠在一起不分離;
2、網路語言99諧音也可以是【救救】。一般現在網路游戲里會打【99】,意思讓奶媽救救我的意思,一般是對奶媽說的,讓對方趕快給他加血;
以上就是關於網路語言99是什麼意思阿的相關介紹了,希望可以幫助大家哦!
㈣ 有一本專門刊載日本動漫的書,書名叫什麼
彩色袖珍動漫網路I7.2
7.24人已讀並評分
50%25.0%25.0%0%0%金城主編 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 2003-08-01
動畫作品:精選這300部經典作品進行評述,附有作品檔案和豐富的背景資料;動畫角色:200餘個著名動畫角色的全面剖析,帶你領略動畫世界的萬種風情;動畫製作人員&機構:100餘條動畫製作人員和機構的詳實資料,展現業界整體風貌;動畫聲優:100餘位實力聲優個人資料全放送,活色生香的精美圖片呈現人氣偶像的超凡魅力;動畫術語:從初期企劃到完成試映,向你展示動畫工藝與流程的林林總總;動畫傳播:動畫期刊、動畫院校、動畫場館等傳播載體的詳盡介紹;附錄:200餘條與動畫相關的官方網址,日本動畫界重要獎項全收錄。
如果你還有什麼疑惑,要告訴我哦,不要害羞,我會盡量幫你解答
㈤ 動畫片里的 圖片人物叫什麼名字謝謝急
韓梅梅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的初中英語教科書里的人物,原名是Han Meimei。劉道義女士,是此套初中英語教材的中方主編,可以稱為韓梅梅之母。
韓梅梅是老師家長們心目中非常優秀的、傳統的好學生,齊耳短發,一臉嚴肅,校服領口最高一顆扣子從沒打開過。
後來,她成為了網路紅人,《李雷和韓梅梅》里的主角。而此神作寄託著眾多80後們對天真無邪的學校生活的懷念。
㈥ 初中教材的人教版和人教實驗版有什麼區別,內容一樣嗎
不一樣 人教義務版和人教實驗版物理教材比較
摘 要
本文是以現行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義務教育三年制初級中學教科書(人教義務版)與現正在實驗區試行的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人教實驗版)為依據。從「大綱」及「標准」對教材的編寫要求,以及兩種教材的理念和特點進行比較。從比較中我們可以看出,人教實驗版突出了「注重全體學生發展,改變學科本位的觀念」,「從生活走向物理,從 物理走向社會」,「注重科學探究,提倡學習方式多樣化」,「注意科學滲透,關心科技發展」及「構建新的評價體系」,充分體現了「標准」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及「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改革理念。而人教義務版更注重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掌握,知識面不如人教實驗版廣,而且難度更深一些。通過新舊教材的比較,找出異同點,吸收其積極因素,將更好的推動當前中學物理教學的改革。
關鍵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 改革
1.前 言
多年來我國的物理教材一直使用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義務教育三年制初中教科書》(以下簡稱老教材),而且基本上全國都使用這本書。雖然說這本書有很多優點,但是已經越來越不適應當前的素質教育了。
2001年7月,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教育部制定並頒布了《全日制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准(實驗稿)》(以下簡稱《標准》),它是以提高全體學生的科學素質為目的,規定了面向全體學生的基本學習要求。有多個出版社出版了根據《標准》組織編寫的實驗教材,並在實驗區已經開始試用。其中,課程教材研究所物理教材研究開發中心組織編寫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以下簡稱新教材)供實驗地區學生使用。其中最早使用此書的實驗區學生已面臨中考,其反映良好。此教材力圖體現《標准》的改革理論,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及「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培養學生,與老教材相比,新教材有很多顯著的優點。
新教材總結了國內外的教材編寫經驗,注重了觀察,實驗等科學方法,增加了理論聯系實際的內容,與老教材的理論嚴謹,科學性強不同的是新教材色彩鮮艷,插圖豐富,把一些難的、科學性強的東西簡單化。通過從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認識過程,激發學生的求知慾,讓學生領略自然現象中的美妙與和諧,培養學生終身的探索興趣,淡化了應試教育所必須的死記硬背。
新教材增強了趣味性和探索性,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而且降低了知識的難度,在處理問題時以學生的接受能力為依據,更加註重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從而更加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此外,新教材增加了實驗,除了課本中列出的必做的演示實驗、學生實驗外,還介紹了很多簡易的「想想做做」實驗。增加了「探究」、「科學世界」,「STS」等欄目,非常有利於開闊學生的視野,使學生將理論知識同生活實際密切聯系起來,並能啟發學生思考。新教材還增加了研究性課題,科學探究等內容,不但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而且培養了學生綜合運用知識,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語言表達的能力等。總之,新教材是以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為主題思想的教材,在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方面能起到積極作用。
2. 新老教材各自特點綜述
2.1教材內容的安排
老教材的內容基本上是按照學科知識之間的邏輯關系來安排的。例如:考慮到學生學習熱學和電學知識時,要用到力學知識,把力學知識放到了前面;考慮到學習力學知識要用到運動學的知識,把運動學的知識放到了力學知識的前面;考慮到物理中各種儀器的使用都要用到測量知識,把測量的知識安排在整套書的最前面。從這些年的教學效果來看,這種安排存在以下幾個缺點:
⑴ 在第一章「測量的初步知識」中雖然只涉及到了長度的測量,但實際還要求學生掌握有效數字,誤差的基礎知識,讀數的基本原則(包括根據刻度尺的最小刻度確定有效數字的個數,根據有效數字的個數推測刻度尺的最小刻度),這就使很多剛接觸物理的初中學生對物理產生一種難、繁的感覺,使他們一開始就覺得物理「無趣」。
⑵ 在緊接著的第二章「簡單的運動」中要求學生理解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速度和平均速度的概念以及利用速度進行相應的運算。其間一些題目要求學生具有相當的想像能力、分析能力和處理問題的能力。學生馬上從無趣中感到了物理還難,容易失去學習的興趣,而僅把物理當作一門要考試的科目,為考而學。
⑶ 第三章「聲現象」、第四章「熱現象」、第五章「光的反射」、第六章「光的折射」中,學生又感到物理還是非常有趣的。有的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提高了。後面七到十四章的力學知識中,大到涉及概念、計算,如質量、密度、力、壓強(液體壓強,大氣壓強)、浮力、簡單機械、功等。這些概念既相互聯系又有區別,知識體系嚴密,邏輯關系復雜,非常有助於提高和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分析能力和邏輯思維。但也容易使學生陷入「物理就是分析加計算」的錯誤理解中,而忽略了物理是一門實驗科學,養成「重理論,輕實驗」的觀念。
⑷ 老教材中實驗多為演示實驗和教師實驗,沒有加入探究或探究實驗不多,不利於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動手、動腦的能力,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換一句話說就是「老師是學習的主體」。
新教材內容覆蓋了中學物理課程標準的所有內容,精選了學生終身學習必備的物理基礎知識與技能,一改以往教材「難、繁、偏、舊」的現狀,所選內容經典,實用而有特色。而且教材難度適中,沒有過多、過繁的計算,切實減輕了學生的課業負擔,讓學生的主要精力可以用在自主的探究學習上。考慮到測量,運動和力的知識與聲、光、電的知識相比較為枯燥,而聲、光、電的知識生動活潑,能吸引學生,所以新教材把測量,運動和力的知識放到了最後面。整套書的安排分為「科學之旅」,「有趣的聲音」,「色彩斑斕的光現象」,「形態各異的物質世界」,「功勛卓著的電和磁」,「古老而又現代的力學」和「無處不在的能量」七大篇。這樣的安排更符合學生的興趣和認識規律。
新教材不是特別強調學科本身的邏輯關系而是強調提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慾,使之感悟大自然的美好,讓學生領略到自然現象中的美妙與和諧,從而培養學生終身探索的興趣,所以新教材有相當大的靈活性。新教材一改以往以「測量初步知識」來開頭,而是以「有趣的聲」為開頭。一打開書就是非常美麗的彩色圖片:在非洲乾旱炎熱的草原上,萬籟俱寂。一群大象慢慢地向前走,小象在母親旁邊聽話地跟著。這群象要去哪裡?也許,它們發現了水源,或者可口的食物。象群的行進速度雖然緩慢,但方向是確定的。忽然,不知什麼原因,象群停住了。一些象豎起鼻子站在那兒,另一些則左顧右盼猶豫著。但是很快,它們又繼續前進了,不過這次它們改變了方向。同學們也許會問:「這又不是生物課,怎麼讓我們讀大象的故事?」,「這些大象的活動是在無聲無息中進行的,這與聲有什麼關系?」實際上,大象可以用我們聽不到的「聲音」進行交流。從而引入新課第一章——聲現象,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就調動起來了。總的來說新教材的安排有以下優點:
⑴ 便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通過大量生動有趣的現象,喚起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求知慾。同時又由於這些內容教學要求不高,這對保持學生繼續學習的興趣是十分必要的。
⑵ 降低物理教學的難度,減小兩極分化。
老教材都是從測量和力學開始的,盡管力學現象隨處可見,但力學的教學要求較高,因而造成了教學內容比較抽象,結果是學生滿懷熱情的進入了物理學大門,而學習中最先遇到的卻是近一年的抽象概念和規律的學習。加之相應的習題難度又較大,從而造成興趣減退,出現學習成績分化的局面。新教材從結構上進行調整後,由於有效的避免了在學習物理之初就發生學習成績兩極分化的局面,而從學習心理角度分析,學習成績能長時間的維持在較高水平上,對學習興趣的保持也具有強烈的作用。
⑶ 有利於學生能力的培養。
在新教材的試教之處,一些教師認為這樣的教材結構會導致處初二大量時間學習物理現象,不利於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和學科能力的提高,且這樣的結構會造成初三教學難點過於集中,不便於知識的鞏固和落實。但我們認為,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心理原動力,因此在學生初學物理時,保持住學生對物理的濃厚興趣是我們教學工作的首要任務,也是課程標准要求的目標之一。
另外,將課程標准中要求不高的物理現象集中在初二學習,並不僅僅是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是想通過鮮明、生動的物理現象教學,培養學生的物理思維習慣,從而落實課標中「初步分析,概括能力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的教學目標。如果我們在初二年級進行現象教學中能確實落實這一教學目標,學生的物理思維能力,分析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就能夠通過「這樣簡單的知識」教學過程得到落實,從而使學生在輕松的學習過程中形成初步的能力。學生具備了這些能力後,進入了初三再學習那些知識密度大,要求高的概念規律時,也就不像以前在初二時沒有任何心理准備的情況下學習那樣被動了。實踐證明,這種教學難點後移,先利用教學要求較低的現象教學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必要能力,再集中突破重、難點知識的分段式的教學設計,有利於學生能力的培養。
2.2教材內容的選擇不同
這里僅介紹新教材內容選擇的特點
⑴ 新教材的難易適中。
⑵ 新教材特別注重物理知識的形成過程和科學探究的教學,從物理概念、規律的產生與發展、物理學研究方法的養成等諸多方面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知識的闡述和理論的建構是通過科學探究得出的。例如:速度的概念、聲音的產生、光的傳播規律、力的三要素等,都不由教材直接給出,而是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探究得到。這不僅加深了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同時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了學生學習的信心。
⑶ 新教材較好地貫徹了「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課改理念,特別注重聯系實際,每一章節都從學生熟知的生活與自然現象開始,層層深入、環環相扣,以學生可以接受的方式,揭示客觀世界的奧秘,培養學生探究自然的熱情和興趣,既注重知識,又立足能力。教材中有許多這樣既來源於生活又可以用探究得出的物理知識來解釋的實例:講到「二力平衡」時,用了「勻速下降的跳傘運動員」一例;講彈力時,用橡皮槍和跳高撐桿等。可以說新教材在貼近生活,注重物理知識的現代化、實用性及生產應用上做到了有機的統一。
[4] 新教材在結構體繫上進行了大膽探索,具有強烈的互動特質,設置了如 「探究(包括提出問題、猜想和假設、設計實驗和進行實驗、分析和論證、評估、交流) 」、「想想做做」、「想想議議」、 「動手動腦學物理」、「科學世界」、「科學.技術.社會」等內容,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參與意識,實現了課程資源的最佳配置。
2.3 新老教材的思想文化內涵不完全相同。
⑴ 新教材在體現理科教材的一般共性的同時,針對初中學生的年齡特點、社會定位和培養目標,特別注重了人文精神和自然科學的融合,在教學中努力使學生自己成為學習的主人,掌握學習方法,學會合作學習,善待他人,正視批評。在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科學觀方面,新教材作了前所未有的努力。新教材突出自然辯證法思想的教育,引導學生理性地認識世界、認識宇宙,並以多種形式提倡並培養科學的批判精神與嚴謹的科學態度,這一切都為學生今後對自然科學的學習奠定了基礎。而不是老教材中過於注重結合物理教學對學生進行辯正唯物主義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和品德教育。
⑵ 新教材各章節都辟出相當的篇幅對古今中外的物理學家、科技成果做了介紹,這既培養了學生熱愛祖國、熱愛自然、熱愛科學的精神,也增強了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可持續發展的意識。新教材中很多關於環保的內容,例如「調查周圍雜訊對環境的影響」「收集報刊和科普讀物上關於臭氧層空洞的信息,寫一篇環保方面的報告等」,注重環保等人文教育是新教材的一大特色。
2.4 教學活動形式與時間安排
老教材規定初中物理的總課時為164,每周2—3課時,其中講課(含學生隨堂實驗)90課時佔55%,學生實驗和物理實驗實踐活動佔26課時,佔16%,物理科普講座活動8課時,占 5%,另外機動40課時,佔24%。還規定了每學期至少對學生開展1—2次物理實踐活動,每次活動時間為2課時。課程標准對新教材的教學活動和時間安排的指出應提倡多種教學活動形式,如講授、討論、實驗探究等,各種教學形式都有各自的特點和實用的場合,各自的長處和不足相互補充,應該針對不同教學內容適當選擇。對教學活動時間的安排無一明確的規定和說明,可根據學生情況自己調整。
3.新老教材的具體比較
3.1 教材內容的深度、廣度的比較。
3.1.1從知識內容的廣度上看
新教材包括了老教材幾乎所有的內容外,另外還增加了「我們怎樣聽到聲音」 「聲的利用」、「看不見的光」、「眼睛和眼鏡」「電磁波的海洋」、「廣播、電視和移動通訊」、「越來越寬的信息之路」、「宇宙和微觀世界」等內容,都是與科學知識前言接軌的知識,大大的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
3.1.2從知識內容的深度上看
光學部分的知識在新教材中只佔有一章的內容,而在老教材中是分了兩章來講的。新教材中所包含的知識面更廣,其中很多知識都不及老教材中的講解深,如:凹透鏡、照相機、幻燈機、球面鏡知識在老教材中都是以一節的內容來講解其原理,而在新教材中則是作為了解知識,沒有詳細講解其原理。
3.2 教材的編排
3.2.1. 教材非常「美」—彩圖鮮明,文筆生動,印刷精美,引人入勝。
插圖是教材的「第二語言」。它能使理性問題感性化,抽象問題具體化,深奧問題通俗化。老教材中的插圖都是用黑白色的繪圖圖片,僅在兩冊書的最前面附有共22幅彩色實物圖片,它不僅是在美感上不及新教材,在數量上更是遠遠的不及。
新教材中的插圖比老教材中的插圖要豐富的多,光8年級物理書中的插圖就多達350餘幅,九年級物理書中的插圖有220多幅。它是根據教學要求和教學內容的需要分布在各章各節中的,是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
新教材使用的大量彩色圖片中有大量的漫畫、卡通形式的繪畫圖片(僅「聲現象」這一章就有29幅),這些繪畫圖片生動活潑、滑稽有趣,貼近中學生的生活。這正是根據中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而精心設計的,目的就是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用牙齒聽聲音」、「像的正倒跟什麼有關」、「鏡面反射和漫反射」、「蘋果落地」、「安全帶的作用」等圖片,滑稽可笑,令人印象深刻。另外,利用彩色卡通圖片還可以實現寓教於樂,例如:「小丑及其所成的像」,小丑色彩鮮艷,形狀可愛,這樣就激起了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新教材還使用了大量的彩色事物圖片(僅「聲現象」這一章就有15幅),這些圖片真實直觀,說服力強,例如:「編鍾」、「蟋蟀翅膀振動發出鳴叫聲」、「太空艙中的宇航員」、「用超聲波診斷觀察母體內胎兒的情況」等等,把這些平時不易觀察到的現象呈現在學生眼前,可以通過視覺形象向學生傳遞更多知識和信息。插圖還可以反映實驗過程,彌補教學儀器的不足。例如:「探究滑動摩擦力和哪些因素有關」、「凸透鏡成像實驗圖」等。
新教材的插圖還特別注意改變性別刻板印象。國外對於兒童讀物及課本的內容分析顯示,許多材料以性別刻板印象的方式描寫男性和女性。男孩和男人在刺激的冒險活動中擔任主角,並表現出自信和創造性,女孩和婦女有描畫成被動和依賴性的傾向。除此之外,新教材的每一章都有章頭圖,給學生以美的享受,並激發學生熱愛科學、樂觀向上的積極情感。
3.2.2. 新教材在編排時,表述、學習情景、活動與設計上都注意和學生的年齡特點相適應,具有極強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3.2.3. 教材中所有探究活動的設計都本著有利於學生解決問題和創新能力的發展,有利於學生觀察,思考,假設,推理,發現。教學過程延伸至課前、課後,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
3.2.3.1 新教材包含很多開放性問題,有利於開發學生的思維。
老教材中的問題答案都確切明了,沒有確切答案的問題都不涉及,這就使學生認為任何問題都有現成的、科學的、唯一的、明確的答案,只要學習這些現成的結論就可以了,這樣極不利於開發學生的思維,不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
新教材中設置了許多開放性的問題,有些問題是需要學生自己尋找所需要的數據回答問題的,例如:「估計從教室步行到學校大門口所用的時間」;有些開放性問題的答案不是唯一的,例如:「現有彈簧測力計、天平、量筒、刻度尺、燒杯、水、細繩等器材,你有哪幾種方法可以測出一個小鐵塊浸沒在水中所受到的浮力?」;有些開放性問題不是現在要求學生掌握的知識,例如:「分析兩個焦距不同的放大鏡配合使用時,會有什麼現象發生」;等等。其中,第一類開放性問題重在學生尋找資料的過程,教師可以提供線索,但絕不應提供現成的數據;第二類和第三類開放性問題重在學生的思考和探索,教師不必提供答案。
3.2.3.2新教材包括許多實踐性課題,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老教材中也有一定的實踐性課題,但主要是一些小製作、小實驗,例如:「製作針孔照相機」、「自製平行光源」、「自製小天平」、 「自製量筒」、 「自製橡皮測力計」、「蠟燭蹺蹺板」、「自製潛水艇模型」等,課本上還給出了這些小製作、小實驗的製作步驟與所需要的材料等,可以說只是要學生照著做就可以完成。
新教材中隨處可見實踐性課題,有些問題要求學生通過親自實踐,得出相應的結論。「探究實驗」中的問題都是實踐性的,以及課後的實踐活動,例如:「製作一架模型飛機、艦船或汽車,測量它運動的平均速度,比一比誰的模型的速度大」、「收集有關超聲波應用的信息,並與同學交流」、「收集身邊的一些凹透鏡和凸透鏡,測定它們的焦距」、「通過安置在門上的『貓眼』看到的景物與實際的景物相比有什麼變化?查閱資料,了解『貓眼』的主要構造」等。這些實踐性課題可以使學生認識到物理與自然、社會有著直接或間接的聯系,物理是有用的。另外,學生通過對一些實踐性課題的研究,不僅能夠體會到科學技術對社會發展和人類生活水平的提高有著積極的影響,而且也可以使學生了解到科學技術對社會也有不利的影響,有利於培養學生用聯系發展的觀點來分析問題。
3.2.3.3 新教材中的課堂活動促進師生互動,活躍課堂氣氛。
新教材充分體現了課標中突出物理實踐活動的精神,在教材中新增了不少促進師生互動的小欄目,如:在「探究實驗」,學生可以做一些妙趣橫生的物理小實驗;在「實驗探究」中,有需要學生動手動腦的物理實驗;又通過「討論與交流」,使學生能暢所欲言,與同學相互交流,相互促進。這些小欄目都很好的起到了促進師生互動的作用。在作實驗的時候,是可以由學生自己設計過程,再由老師指導,在討論與交流時就更能使所學的知識與大家交流,起到了師生共同進步的作用。
3.2.4. 章節的命名更有吸引力。
新教材章節的命名是非常好的,非常有特色。作者很細膩,很了解學生的心理。「有趣的聲」、「色彩斑斕的光現象」、「古老而現代的力學」、「現代順風耳——電話」、「越來越寬的信息之路」等,每一個章節的命名對初中生來說都非常的有吸引力,而不像老教材一樣乾巴巴的,純知識性的「光的折射」、「功率」等。初中生就喜歡一些有趣的東西,新奇的東西,新教材就抓住了這一點。
4.結束語
本文對人教版義務版與人教實驗版初中物理教材作了一系列比較。從課程理念到習題,可以看出由於「標准」和「大綱」對教材編寫的要求不同,兩本教材有顯著的不同。但是新教材明顯比老教材更適應我們現在所提倡的素質教育,達到了改革的目的。由於時間和查閱到的資料及作者的資智有限,本文對教材做了粗淺的比較,對於教材的概念規律的教學處理以及物理思想方法的滲透問題都未做討論。
參考文獻:
[1] 《九年義務教育三年制初中教科書(物理第一冊)》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2] 《九年義務教育三年制初中教科書(物理第二冊)》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3] 《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6�1物理(8年級上、下冊)》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 《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6�1物理�6�1(9年級)》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8] 《物理教學探討》2002年第3期 主編廖伯琴 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
[10] 《物理教學探討》2002年第1期 主編廖伯琴 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
[12] 朱幕菊 《走進新課程》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13] 劉小平 劉曉瑩 趙鵬飛《中學物理教學理念與教學示例》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3.7
人教義務版和人教實驗版物理教材比較
曲靖市民族中學
范聰敏
二○○五年九月二十二日
㈦ 知音漫客
簡介:
雜志封面(20張)《知音漫客》創刊於2006年2月,國際大16開64P(周刊已改為80P)全彩印刷的漫畫生活志。經過三年發展成為每月四刊的周刊類雜志。現今月發行量超過250萬冊,是我國第一本原創漫畫全彩周刊。 該刊堅持故事第一、爆笑優先、大眾意識、生活原味的辦刊方針,該刊集合:李雷雷、陳翔、村人阿尤、顏開、周洪斌、張三瘋、小松、北巷、陳嵐、魔王s、章磊、正月、極樂鳥、小樹、姚非拉 米二等動漫畫家作品,致力於打造「新中國漫畫」第一刊。 號稱新中國漫畫第一刊,以大眾娛樂和漫畫生活志為刊物的靈魂,有4格漫畫《一區212》(已完)《高考二進一》(已完)、《跳房子》(已完)、《HELLO,甜心》,連載漫畫《神精榜》、《偷星九月天》、《酷頭哈妹》(已完)、《緋色安娜》(已完)、《逍遙奇俠》、《暗夜協奏曲》,《機甲熊貓》、《雲海之上》、《心之海》、《龍族》、《時間之外》、《幻世紀》《斗羅大陸》《明日之光》《大愛》《星海鏢師》《浪漫果味C》《芥子學院》《主題世界》《武道球魂》等,刊物有時還在刊尾教大家一些漫畫的畫技,刊物同時也融合了文字笑話和漫畫家的故事,是一本好刊物!
《知音漫客》堅持100%原創、100%全彩、100%長篇故事連載的辦刊精神,故事第一、爆笑優先、大眾意識、生活原味、時尚互動的20字辦刊方針,從眾多漫畫期刊上脫穎而出!那時,在很多漫畫圈子裡摸爬滾打十多年的漫畫人眼中,這也許是一本針對小孩的「低幼」漫畫志,但是檢驗期刊生命力的唯一標准就是市場,《知音漫客》以無法預料的速度在短短一年中迅速竄紅,並在期刊形式、漫畫形式上不斷創新,三年後成為中國漫畫期刊的領軍人物!總結她的經驗,就是找准了中國式漫畫語言,輕松、幽默、通俗易懂,講生活、講成長,處處洋溢著青春的溫暖,這就是今天為中國漫畫出版人共同認可並競相模仿的——「知音體漫畫」!《知音漫客》於2009年10月成功改版為周刊,是世界第一家全彩色連載漫畫周刊,至此中國動漫產業擁有了沖擊世界漫壇的力量。
㈧ 漫畫里的人員介紹翻譯
writer 劇本
penciler 鉛筆稿
inker 墨線稿
clolorist 著色師
letterer 文字
editor 編輯/校對
chief editor 主編
cover 封面設計
下面那兩個實在看不清了,不好意思~
右下角的: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首席執行官
president/chief operating officer 主席/首席運營官
president of creative affairs/editor in chief 創意總監/主編
vp of publishing and design/art director 發行與設計副總監/藝術指導
managing editor 總編輯(或編輯主任)
sales and marketing director 銷售與市場總監
special projects coordinator 專案協調員
最後的也是看不清了……應該是特別鳴謝吧
我對漫畫理解不多,翻譯如果不準確請指正!
㈨ 找一本天文漫畫書,一個博士帶著一個小男孩和小女孩主要講天文知識的。應該是日本的,小男孩好像叫康夫
學研的秘密系列之一,星星與星座的秘密
我只找到日文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