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安徽蕪湖有什麼特色小吃
來自網路:
蕪湖地方特色小吃:
1四季春的小龍湯包、大燒賣、蟹黃煎包、煮干絲
2耿福興的酥燒餅,蝦籽面
3二街老頭小鍋貼,鴨血湯
4鐵橋的大龍蝦
5金馬門的泥鰍面
6弋江橋的沙煲 下崗嫂的臭乾子堡
7小海螺的海鮮山珍沙煲(東郊路海螺附近)
8明華的老母雞湯
9東門街的老卜炒涼粉
10六朝居、北門口老鴨湯泡鍋巴
其實說六朝居大家都不知道,就是205大肉面的創始人的店
申元街的酥燒餅(二街,美食街)
11北門的瓦鍋飯,
12紅皮烤鴨
東郊路---也就是中江商場邊人民保險對面的路邊,有一家人稱「符大架子」的賣鴨子的,
他家的紅皮鴨子可以算是一絕啊!沒吃過的人一定要去嘗一嘗啊!
街頭小吃:
(雙桐巷) :赤豆糊, 酒釀水子、炒麵皮(大媽牛肉麵館)
麻辣燙(團結路小橋) 熱粉 腰子餅 豆付腦、(團結路小巷裡)梅花糕(長江路和團結路交叉路口出三職高大門邊、弋江橋下)
餛飩小刀面 (弋江電影院) 就在弋江橋口,打的的話就從金馬門那過。
早餐:
東郊路口的小包子店
農校附近的面條
北門三姐妹牛肉麵
205國道大肉面
解放路旱橋大肉面
小吃:
紅旗麻拉燙
新華書店崴子炒飯
美食街大千碗面
國貨路涼粉
美食街順風肥牛的韓國烤肉
北門:來鳳那的一家只有晚上來出來的刀削麵,那的拉麵也很好!
太保旁的一家麻辣燙很好!
東門老朴(那個字打不出)涼粉,很有名的(裡面還有蝦皮)
雙桐巷的老奶奶家的牛肉麵大家都應該知道吧!
新蕪路有家炒麵皮(老字型大小)了。
勞動技校那有個老頭鍋貼是牛肉陷的!鴨血湯也不錯!
在旁邊過一個路口的小餛飩很棒!
鳩江飯店對面車站的包子
一中對面的渣肉蒸飯和燒賣
鐵山對面巷子里的酒梁
花園路口的煮干絲和小籠包子
晚上師大西門斜對面的鍋貼和混沌…………
還有新蕪路的李記炒飯和他家的西紅柿豬肝湯。
雞毛山三八銀行對面的鍋貼很有名的!
東門街那家斬鴨子很出名的!(有人打的來買)
還有東門口的老卜涼粉有幾代人的歷史了!
二中對面的平鍋炒麵也蠻好的!
九華山路中過銀行總行旁邊的「小龍釣爐烤鴨」
南關口的四岔路口,店名叫"四川廖記湯鍋"味道絕對正宗 。。。。。。。。。。
我說的太多了,你吃一個星期也吃不完了。
早餐:
東郊路口的小包子店
農校附近的面條
雞毛山三八銀行對面的鍋貼(很有名的!早上人特多)
雞毛山三八銀行旁邊的巷子有家面條~(只有早上才有~如果下雨就沒有啊~~)
北門三姐妹牛肉麵 渣肉蒸飯大草坪對面四季春的小籠包
205國道大餉?#32;
解放路旱橋大肉面
新市口108面條(鹵蛋好吃!面條有點貴!)
二街郵電局旁邊巷子里的炒麵.炒米線.炒粉絲....
--------------------------------------------------------------------------------
正餐:
紫葡萄海悅的龍蝦
海螺國際的魚翅
金寶酒店的葷素小炒蟹黃小籠包
金盾酒店的醋泡花生米
美食城的扣肉
特色王(利民路)*黑米炒年糕*
奧頓谷美(蠻好吃)
小吃:
紅旗大個子麻辣燙
新百橋下的老劉麻辣燙(也搬了...不知去哪了...)
福祿商城小橋麻辣燙(我覺得也就那回事吧,一般般...吧)
勞動新村裡的麻辣燙(第二家的...)
老新華書店歪子炒飯 (現在在三中對面)
美食街大千碗面
雙桐巷涼粉 涼拌面 赤豆酒釀 炒魷魚
美食街順風肥牛的韓國烤肉
影星賓館的錫紙肉烤裡脊的非常不錯(在福祿商城裡面,往裡走...)
勞動路上的老鴨湯堪稱一絕
雙桐巷口左手邊第一家的炒魷魚
花園街(上時尚俱樂部的樓梯口那裡一家)的炒粉
長江路立交橋南的刀削麵
鐵山賓館香港9龍大包 小刑板栗(最好吃的)
北門來鳳那的一家只有晚上來出來的刀削麵,那的拉麵也很好
東門老濮涼粉,很有名的(裡面還有蝦皮)
雙桐巷的老奶奶家的牛肉麵(大家都應該知道吧!)
新蕪路有家炒麵皮(老字型大小)
勞動技校那有個老頭鍋貼(牛肉陷的!鴨血湯也不錯!)
一中對面的渣肉蒸飯和燒賣 還有裡脊肉~米線
鐵山對面巷子里(東西蠻多的慢慢吃吃吧)的酒糧小圓門藕稀飯
花園路口的煮干絲和小籠包子
晚上師大西門斜對面的鍋貼和混沌……
新蕪路的李記炒飯和他家的西紅柿豬肝湯
偉基後面的 千里飄香 混沌(他家麻球好吃5毛一個!!!哈哈)
太陽城對面的隆盛蛋糕
東門街那家斬鴨子很出名的! 北門大草坪的藍義興鴨子(很有名)早餐:
東郊路口的小包子店
農校附近的面條
雞毛山三八銀行對面的鍋貼(很有名的!早上人特多)
雞毛山三八銀行旁邊的巷子有家面條~(只有早上才有~如果下雨就沒有啊~~)
北門三姐妹牛肉麵 渣肉蒸飯大草坪對面四季春的小籠包
205國道大餉?#32;
解放路旱橋大肉面
新市口108面條(鹵蛋好吃!面條有點貴!)
二街郵電局旁邊巷子里的炒麵.炒米線.炒粉絲....
師大旁邊的南京鴨血湯,紅皮鴨子,北門小刀面,鍋貼。
師大門口晚上老奶奶賣的雲南木瓜水。
三山老鴨湯,九中門口的南陵羊肉
福祿商城那有不少小吃
步行街旁邊的雙桐巷的梁奶奶螺螄。
二姐紅豆。
東郊路口的蔣記,小籠包子,三鮮鍋巴!
雞毛山莊旁邊的鍋貼!狂有名!
北門早上移動營業廳旁邊的面條,裡面有黃豆,酥酥軟軟的!
還有僑鴻國際旁邊的,美食街對面的來一隆,海黃小籠包,二十一籠,比較貴,但是很好吃,還有蒸蝦餃,吃完來杯黃山毛峰,五塊錢。享受啊!~
太多了!
② 方特,好玩嗎聽說是在鄭州。。。
不僅好玩,而且很開闊眼界。
在去之前先看了網上的攻略,很有幫助的。下面先講講我的遊玩經過。
在網上看的是9點開門,星期二老公我們8點多到的,誰知不是節假日9:30才開門。在大門外先轉轉。嗯.不錯,建築很有異國風情。藍天、白雲、椰子樹、噴泉,使我有點身處海邊的小感覺。值得一提的是那是音樂噴泉,水柱隨著音樂的節奏起伏著。只是開的時間太短,以至於還未發現就已停止。
9:30分終於到了,先游場館,後游項目。老公和我先到《恐龍危機》哈!第一名。9:40設備才准備好,15人一組坐進小車,進入了恐龍入侵的城市。一行人好似最後的倖存者似的,被恐龍追擊著……游戲很震撼,3D很逼真。
游過《恐龍危機》及大提高了游園興趣,我們興致勃勃地來到了《海螺灣》。小劇場內能容納很多人。前方是3塊銀幕,呈半環形觀看時視覺效果好,4D效果不錯。(椅子有玄機喲。)
4 10:20從《海螺灣》出來直奔《逃出恐龍島》。這是唯一的與水有關的項目。買過5元一件的雨衣後20人一組出發了。最搞笑的是一群人正在議論船走的慢沒意思時,船忽然沖進水中,出來時衣已濕了大半。在人們的嬉笑中船繼續前行,慢慢爬上了最高點,隨著驚呼聲又是水浪襲來,衣已全濕。你以為這樣就完了嗎?NO!岸邊一元可發三枚的水炮、水槍又向我們襲來。這回船上又炸了鍋了,有充英雄的,有求饒的,有大叫的……下了船,老公說:「快!我們也去調戲調戲他們。"
5到了《唐古拉山》沒開門,正在考慮是否等的時候,身後傳來了此起比伏的尖叫聲。我們回頭一看原來是《極地快車》和《暴風眼》。老公說:「鍛煉膽子的時刻到來了!」言畢,拉我飛奔而去。體驗後,我的感覺一個字:怕,兩個字:很怕,三個字:太怕了。親,體驗後你就知道了。
6 11::50《生命之光》開始了。巨幕3D加上趙老師的解說值得一觀。(要坐在15排中間呦。)
7 《聊齋》12:30開始,那種亦真亦幻的舞台真人表演雖然在電視上沒少見,但現場觀看的效果還是有很大不同的。
8 12:50就來到了網友們極力推薦的《飛躍極限》。這是一項高空飛行類的觀影節目,雖然離開始還有30分鍾,但我們也要等。因為一次只能50人體驗。哈,我們又是第一名。體驗開始了,我們駛向天空,眼前的半圓形巨幕給我的感覺好像飛入了宇宙一般。往下看,媽呀!這么高,深不見底。體驗完,正如網友所說是最經典的項目了。
9 2:00《叢林的故事》開始了。輕松、詼諧是這個節目的基調。只是欣賞後感覺雜技演員很不容易,如果你去了請不要錯過這個一天只一場的節目,也不要吝嗇你的掌聲。
10 2:50我和老公稍稍休息就開始自由選擇游樂項目:旋轉木馬、轉轉杯這兩項頗具「致青春」色彩的項目可以試試。瘋狂大擺錘、海盜船、波浪翻滾、高空旋轉……
日暮西下,我們就要離開,留下一點建議和一點意見。
給希望帶孩子去的家長建議:很不適合1.4米以下的孩子去,孩子去了除了買東西沒啥玩的。
給方特的意見:天熱了,開園早些,中午可休息一下,閉園晚些,5.30也I太早了吧。
③ 最有名的美食家是誰
中國菜餚在烹飪中有許多流派。其中最有影響和代表性的也為社會所公認的有:魯、川、粵、閩、蘇、浙、湘、徽等菜系,即被人們常說的中國「八大菜系」。
一個菜系的形成和它的悠久歷史與獨到的烹飪特色分不開的。同時也受到這個地區的自然地理、氣候條件、資源特產、飲食習慣等影響。有人把他用擬人化的手法描繪為:蘇、浙菜好比清秀素麗的江南美女;魯、皖菜猶如古拙樸實的北方健漢;粵、閩菜宛如風流典雅的公子;川、湘菜就象內涵豐富充實、才藝滿身的名士。
中國「八大菜系」的烹調技藝各具風韻,其菜餚之特色也各有千秋。
山東菜系由濟南和膠東兩部分地方風味組成
特點: 味濃厚、嗜蔥蒜,尤以烹制海鮮,湯菜和各種動物內臟為長。
名菜:油爆大哈、紅燒海螺、糖酥鯉魚
四川菜系有成都、重慶兩個流派。
特點: 以味多、味廣、味厚、味濃著稱。
名菜:宮爆雞丁、一品熊掌、魚香肉絲、干燒魚翅
江蘇菜系由揚州、蘇州、南京地方菜發展而成。
特點: 烹調技藝以燉、燜、煨著稱;重視調湯,保持原汁。
名菜:雞湯煮干絲、清燉蟹粉、獅子頭、水晶餚蹄、鴨包魚
浙江菜系由杭州、寧波、紹興等地方菜構成,最負盛名的是杭州菜。
特點: 鮮嫩軟滑,香醇綿糯,清爽不膩。
名菜:龍井蝦仁、西湖醋魚、叫花雞
廣東菜系有廣州、潮州、東江三個流派,以廣州菜為代表。
特點: 烹調方法突出煎、炸、燴、燉等,口味特點是爽、淡、脆、鮮。
名菜:三蛇龍虎鳳大會、燒乳豬、鹽局(左加火旁)雞、冬瓜盅、古老肉
湖南菜系注重香辣、麻辣、酸、辣、焦麻、香鮮,尤為酸辣居多。
名菜:紅煨魚翅、冰糖湘蓮
福建菜系由福州、泉州、廈門等地發展起來,並以福州菜為其代表。
特點: 以海味為主要原料,注重甜酸咸香、色美味鮮。
名菜:雪花雞、金壽福、燒片糟雞、桔汁加吉魚、太極明蝦
安徽菜系由皖南、沿江和沿淮地方風味構成。皖南菜是主要代表。
特點: 以火腿佐味,冰糖提鮮、擅長燒燉,講究火工。
名菜:葫蘆鴨子、符離集燒。
④ 求一部漫畫,四格漫畫,動畫據說是海螺小姐,但是我記得四格漫畫的名字不是這個,紅皮的漫畫書,很搞笑
人小鬼大/淘氣阿寶
⑤ 天鵝夢里的演員表
何佳怡--飾演--庄紅杏(天鵝夢)
劉亞津--飾演--(畢潘安天鵝夢)
洪天明--飾演--敖子龍(天鵝夢,龍子贔屓)
張芷溪--飾演--仇天鵝(天鵝夢)
戴子翔--飾演--葉青(天鵝夢,鯉魚精)
葉可兒--飾演--銀環(天鵝夢,鯉魚精)
劉星鈴--飾演--小紅杏(天鵝夢)
王嘉卉--飾演--小天鵝(天鵝夢)
薛淑傑--飾演--畢母(天鵝夢)
鄭心潼--飾演--方紅(天鵝夢)
周雲深--飾演--畢潘全(天鵝夢)
⑥ 日本的國民動漫《海螺小姐》在日本社會影響力如何
這日本的一些文體所表達故事內容是比較深入人心的,所以應該受到大家的喜歡,然後被大家稱為是國民動漫。我們知道這個作品是由作者他根據平常生活時所遇到的一些瑣事而編寫的這個動畫片,他其實就是以這樣的一個形象來展現他對生活的熱愛,以及對生活當中事情的看法,這個是一個連載6000多級的動畫片,是獲得世界吉尼斯紀錄,是被稱為最長的連載動畫片的。
認同這個作品在他心目中佔有很大的地位,他們相約這個作品永遠不會流出海外,就是說咱們本國上演,然後裡面的每一個人遵守的也非趁,但他們把握的非常好,從來不在什麼比其它的網站上播出這些動畫片,可以說每個日本的人員,他們都是經過這個海螺小姐的故事,慢慢的發展下來。由此可以看出,這個動畫片在他們日本人心裡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⑦ 龍的資料
龍是中國傳說中的一種善變化、能興雲雨、利萬物的神異動物,為眾鱗蟲之長,四靈(龍、鳳、麒麟、龜)之首。古籍記述其形象多不一。一說為細長有四足,馬首蛇尾。一說為身披鱗甲,頭有須角,五爪。《本草綱目》則稱「龍有九似」,為兼備各種動物之所長的異類。其名殊多,有鱗者謂蛟龍,有翼者稱應龍,有角者名[多它]龍,無角名虯。小者名蛟,大者稱龍。傳說多為其能顯能隱,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登天,秋分潛淵,呼風喚雨,無所不能。在神話中是海底世界主宰(龍王),在民間是祥瑞象徵,在古時則是帝王統治的化身。
龍是中國古代神話的四靈之一。《太上洞淵神咒經》中有「龍王品」,列有以方位為區分的「五帝龍王」,以海洋為區分的「四海龍王」,以天地萬物為區分的54名龍王名字和62名神龍王名字。唐玄宗時,詘祠龍池,設壇官致祭,以祭雨師之儀祭龍王。宋太祖沿用唐代祭五龍之制。宋徽宗大觀二年(1108年)詘天下五龍皆封王爵。封青龍神為廣仁王,赤龍神為嘉澤王,黃龍神為孚應王,白龍神為義濟王,黑龍神為靈澤王。清同治二年(1863年)又封運河龍神為「延庥顯應分水龍王之神」,令河道總督以時致祭。在《西遊記》中,龍王分別是∶東海敖廣、南海敖欽、西海敖閏、北海敖順,稱為四海龍王。
由此,龍王之職就是興雲布雨,為人消滅炎熱和煩惱,龍王治水成了民間普遍的信仰。道教《太上洞淵神咒經》中的「龍王品」就稱,「國土炎旱,五榖不收,三三兩兩莫知何計時」,元始天尊乘五色雲來臨國土,與諸天龍王等宣揚正法,普救眾生,大雨洪流,應時甘潤。
龍王神誕之日,各種文獻記載和各地民間傳說均有差異。舊時專門供奉龍王之廟宇幾乎與城隍、土地之廟宇同樣普遍。每逢風雨失調,久旱不雨,或久雨不止時,民眾都要到龍王廟燒香祈願,以求龍王治水,風調雨順。
考古專家認為,早期的龍就是一處頭上帶角的蛇,是一種純粹的爬行動物;而有些人則認為,龍最初形成地,龍頭很像豬,龍身則與蛇身相同;還有人指出,龍是由鱷魚蛻變而成的;著名學者聞一多先生對龍有獨到的見解,聞先生認為:龍是由蛇與其它多種動物綜合形成的,它以蛇身為基礎,融入了馬的鬃毛,牛的尾巴,鹿的角,狗的爪,魚的鱗和須……
進入現代社會以來,眾多的專家學者對龍的起源進行了深入的探索。從許多出土的帶有有關龍的圖形的文物中分析,龍的形成經歷了一個相當久遠的歷史。這其中河南濮陽出土的蚌龍,距現在已有六千年的歷史,它一方面體現著仰韶文化的脈胳,另一方面又證明了龍的最初形成。
關於龍的起源,在經歷了長期的研究和考證,人們終於取得了一個較為一致的共識:龍是多種動物的綜合體,是原始社會形成的一種圖騰崇拜的標志。
龍是偉大的,因為它得到了所有炎黃子孫的尊敬;龍又是虛無的,因為它只是一種精神,而不是一種物質。
在中國的神話與傳說中,是一種神異動物,具有蛇身、蜥腿、鷹爪、蛇尾、鹿角、魚鱗、口角有須、額下有珠的形象。《山海經》記載,夏後啟、蓐收、句芒等都「乘雨龍」。另有書記「顓頊乘龍至四海」、「帝嚳春夏乘龍」。前人分龍為四種:有鱗者稱蛟龍,有翼者稱為應龍,有角者稱虯龍,無角者稱螭龍。有人認為這是古代炎黃統一中原各部落後,揉合各氏族的圖騰形成的形象。傳說能隱能顯,春風時登天,秋風時潛淵。又能興雲致雨,後成為皇權象徵,歷代帝王都自命為龍,使用器物也以龍為裝飾。龍被中國先民作為祖神敬奉,普遍尊尚「龍」,中國人經常自稱「龍的傳人」。
龍在中國傳統的十二生肖中排列第五。龍與鳳凰、麒麟、龜一起並稱「四瑞獸」。(也有許多典籍和史書著作中提到「四瑞獸」分別為:猰貐、居、貔、狻猊。)青龍與白虎、朱雀、玄武是中國天文的四象。
佛教中的龍是天人中八個部落中的一支,即天龍八部八部眾第二的龍部。佛教中天龍八部是佛教的護法神,尤其龍部眾生均以誓衛佛法金剛為己任,保證佛法在三界中不被禍亂。當有人真正修行佛教時也有龍部眾生被派遣下來保護修佛的人,是為護法。
「龍」雖然在英文中一般翻譯為「dragon」,但西方文化中的「dragon」與中國傳統的龍除了形象有一些相似外,背景和象徵意義都分別甚大。西方的「dragon」一般帶有邪惡的意味,與東方的瑞獸完全不一樣。
龍生九子是指龍生九個兒子,九個兒子都不成龍,各有不同。所謂「龍生九子」,並非龍恰好生九子。中國傳統文化中,以九來表示極多,有至高無上地位,九是個虛數,也是貴數,所以用來描述龍子。龍有九子這個說法由來已久,但是究竟是哪九種動物一直沒有說法,直到明朝才出現了各種說法。
關於龍的傳說
龍女拜觀音
在觀音菩薩身邊,有一對童男童女,男的叫善財,女的叫龍女。
龍女原是東海龍王的小女兒,生得眉清目秀,聰明伶俐,深得龍王的寵愛。一天,她聽
說人間玩魚燈,異常熱鬧,就吵著要去觀看。
龍王捋捋龍須搖搖頭說:「那裡地荒人雜,可不是你龍公主去的地方呵!」龍女又是撒
嬌又是裝哭,龍王總是不依。龍女嘟起小嘴巴:心裡想道:你不讓我去,我偏要去!好容易
挨到三更天,便悄悄溜出水晶宮,變成一個十分好看的漁家少女,踏著蒙隴月色,來到鬧魚
燈的地方。
這是一個小漁鎮,街上的魚燈多極啦!有黃魚燈、鰲角燈、章魚燈、墨魚燈、鯊魚燈,
還有龍蝦燈、海蟹燈、扇貝燈、海螺燈、珊瑚燈……龍女東瞧瞧、西望望,越看越高興,有
時竟忘情地往人群里擠。不一會來到十字路口,這里更有趣哩!魚燈疊魚燈,燈山接燈山,
五顏六色,光華璀璨。龍女似痴似呆地站在一座燈山前,看得出了神。
誰知這時候從閣樓上潑下半杯冷茶來,不偏不倚正潑在龍女頭上。
龍女猛吃一驚,叫苦不已。原來變成少女的龍女,碰不得半滴水,一碰到水,就再也保
不住少女模樣了。
龍女焦急萬分,怕在大街上現出龍形,招來風雨沖塌燈會,於是不顧一切地擠出人群,
狠命地向海邊奔去。剛剛跑到海灘,突然「忽喇喇」一聲,龍女變成一條很大很大的魚,躺
在海灘上動彈不得。
正巧,海灘土來了一瘦一胖的兩個捕魚小子,看到這條光燦燦大魚,一下子愣住了。
「這是什麼魚呀!怎麼會擱在沙灘上呢?」胖小子膽子小,站得遠遠的說:「從來沒有看過
這種魚,怕是不吉利,快走吧!」
瘦小子膽子大,不肯離去,邊撥弄著魚邊說:「不管它是什麼魚,扛到街上去賣,准能
賺筆外快用用?」兩人嘀咕了一陣,然後扛著魚,上街叫賣去了。
那天晚上,觀音菩薩正在紫竹林木坐,早將剛才發生的事情看得一清二楚,不覺動了慈
悲之心,對站在身後的善財童子說:「你快到漁鎮去,將一條大魚買下來,送到海里放生。」
善財稽首道:「菩薩哎?弟子哪有銀兩去買魚呀?」
觀音菩薩笑著說:「你從香爐里抓一把去就是了。」
善財點頭稱是,急忙到觀音院抓了一把香灰,踏著一朵蓮花,飛也似地直奔漁鎮。這
時,兩個小子已將魚扛到大街,一下子被觀魚燈的人圍住了。稱奇的、贊嘆的人問價的,磯
磯喳喳,議論村紛,可是誰也不敢貿然買這么一條大魚。
有個白鬍子老頭說:「小子,這條魚太大了,你們把它斬開來零賣吧?」
胖小子一想,覺得老頭說得有理,於是向內??借來一把肉斧,舉起來就要斬魚。
突然,一個小孩子叫開了:「快看呀?大魚流眼淚了。」
胖小子停斧一看,大魚果然流著兩串晶瑩的眼淚,嚇得丟掉肉斧就往人群外面鑽。
瘦小子怕外快泡湯,趕緊拾起肉斧要斬,卻被一個氣喘吁吁趕來的小沙彌阻止住了:
「莫斬!莫斬!這條魚我買下了I」眾人一看,十分詫異:「小沙彌怎麼買魚來了?」
那個老頭停了一聲,翹著山羊鬍子說:「和尚買魚,怕是要開葷還俗了吧?」
小沙彌見眾人冷語譏笑,不覺臉紅了,趕緊說:「我買這條魚是去放生的!」說著,掏
出一撮碎銀,遞給瘦小子,並要他們將魚扛到海邊。
瘦小子暗自高興:「外快賺進了!扛到海邊,說不定等小沙彌一走,依舊能把這條大魚
扛回來呢!」他招呼胖小子扛起大魚,跟著小沙彌向海邊走去。
三人來到海邊,小沙彌叫他們將大魚放到海里。那魚碰到海水,立即打了一個水花,游
出老遠老遠,然後掉轉身來,同小沙彌點了點頭,倏忽不見了。瘦小子見魚遊走了,這才斷
了再撈外快的念頭,摸出碎銀,要分給胖小子。不料攤開手心一看,碎銀變作了一把香灰,
被一陣風吹得無影無蹤。轉眼再找小沙彌,也不知去向了。
再說東海龍宮里,自從不見了小公主,宮里宮外亂成一窩蜂。龍王氣得龍須直翹,海龜
丞相急得頭頸伸出老長,守門官蟹將軍嚇得亂吐白沫,玉蝦宮女怕得跪在地上打顫……一直
鬧到天亮,龍女回到水晶宮,大家才鬆了口氣。.龍王瞪起眼睛,怒氣沖沖地呵斥道:
「小孽畜,你膽敢犯宮規,私自外出!說!到哪裡去了?」
龍女一看龍王動了怒,知道撒嬌也沒有用了,便照實說:
「父王,女兒觀魚燈去了,要不是觀音菩薩派善財童子來救我,女兒差點沒命!」
接著將自己的遭遇講了一遍。龍王聽了,臉上黯然失色。他怕觀音將此事講了出去,讓
玉皇大帝知道了,自己就得落個「教女不嚴」的罪名。他越想越氣龍女,一怒之下,竟將她
逐出水晶宮。
龍女傷心極了,茫茫東海,到哪裡去安身呢?第二天,她哭哭啼啼來到蓮花洋。哭聲傳
到紫竹林,觀音菩薩一聽就知道是龍女來了,她吩咐善財去接龍女上來。善財蹦蹦跳跳來到
龍女面前,笑著問道:
「龍女妹妹,你還記得我這個小沙彌嗎?」
龍女連忙揩掉眼淚,紅著臉說:
「你是善財哥哥呀?你是我的救命恩人呢!」說著就要叩拜。
善財一把拉住了她:
「走,觀音菩薩叫我來接你呢!」
善財和龍女手拉手走進紫竹林。龍女一見觀音菩薩端坐在蓮台上,俯身便拜。觀音菩薩
很喜歡龍女,讓她和善財像兄妹一樣住在潮音洞附近的一個岩洞里,這個岩洞後來稱為「善
財龍女洞」。
從此,龍女就跟了觀音菩薩。可是龍王反悔了,常常叫龍女回去。
龍女依戀著普陀山的風光,再也不願回到禁銅它的水晶宮去了。
岑港白老龍
--------------------------------------------------------------------------------
舟山島西岸有個海灣叫岑港。岑港有座高山,山水傾瀉下來,猶如百尺白布懸掛在峭壁
上,煞是壯觀。年復一年,在嶺腳邊沖出一口深深的石潭,名叫「龍潭」。
相傳很久以前,潭裡有一條白龍。每當乾旱之年,那白龍使吸來東海之水,化作甘霖噴
降下來,使方圓數十里的村莊年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人們感念白龍,都稱他為「岑港白
老龍」。
有一年,又逢乾旱,白老龍正要吸水降雨,不料玉皇大帝聽一信了東海龍王的饞言,降
下旨意,不許他再到東海吸水。白老龍只得忍氣吞聲回到龍潭。一路上,只見禾菽枯焦,遍
地生姻,心中好不愴然。一行走之間,忽然耳邊響起一陣哭聲,走近一看,是一位年輕婦人
渾身披麻,正跪在滾燙的沙灘上,面對著大海嚎哭。白老龍聽了不免心酸,便上前問道:
「大嫂因何在此啼哭?」
那婦人抹淚一看,見是一位白須白發、面目慈祥的老人,正關切地看著自己,心裡一
暖,便哭訴起來。原來那婦人名叫青蓮,從小死了爹娘,由兄嫂作主,嫁給一個孤身小子,
夫妻十分恩愛。誰知好景不長,兩人成親不到半年,就碰上這大旱季節。田裡沒指望了,丈
夫便邀集鄉親們下海捕魚。不料初次出海就遭橫禍,船被風浪掀翻了,丈夫落水身亡,撇下
她一個年輕寡婦,無依無靠,好不凄苦。
白老龍聽了非常同情,嘆了口氣說:「大嫂不要過份傷心,自古人死不能復生。若不嫌
棄,我願幫你捕三年魚。」
青蓮一怔,慌忙收淚道:「這……這如何使得!俗話說『海上無風三尺浪』,你這樣大
年紀怎麼受得起!」
白老龍捋著白須說:「大嫂盡管放心,老漢自有道理。」
青蓮見他說得誠懇,心裡暗暗嘀咕道:「瞧他的模樣,八成也是個落荒遭災的。我何不
積點陰德,將他收留下來。」於是說道:「我從小沒爹沒娘的,就讓我認你作爹吧!」.說
著就要叩頭。
白老龍心裡好不喜歡,忙伸手將她扶起,笑著說:「青兒不必多禮,老漢當之有愧了!」
當天夜裡,白老龍借著星光叮叮當當動手修起船來。青蓮回家,取出一畚斗糯米,按照
白老龍的囑咐,做了滿滿一籃糯米塊。第二天天亮,青蓮提著籃子來到海邊,左看右看,卻
找不見那條破船,心裡正著急,忽聽有人叫她,定睛一看,見白老龍汗水淋漓地從一條嶄新
的船里爬出來,才知自己的破船已經修好了,心裡又高興又感激,忙迎上去說:「爹爹辛苦
啦!快吃飯吧!」
白老龍吃過糯米塊,帶了幾名漁工,當天就出海捕魚了。漁船像箭一樣駛離港灣,不一
刻就來到東海大洋。白老龍吩咐漁工撒網,自己卻枕著艙板「呼嚕呼嚕」打起瞌睡來。只見
他一邊打鼾,一邊流汗,巨大的汗珠從他額上不斷地湧出來,沾濕了艙面。漁工心裡好不奇
怪,卻又不敢叫醒他。不一會,鼾聲止了,又聽他夢嘆般地喊道:「快起網!快起網!」漁
工聞聲,慌忙趕到船沿拉起網來。
說也奇怪,幾個人拉著偌大一頂漁網,卻像扯著一條絲線那般輕巧。拉呀拉呀,拉出海
面,竟是滿滿一網大黃魚,條條金光閃亮,尾尾活蹦亂跳。漁工驚喜萬分,忙把黃魚倒進艙
里。誰知倒啊倒啊,三個船艙都裝滿了,網里的魚還不見倒完。漁工們你看看我,我看看
你,都楞住了。
傍晚,漁船歸航。青蓮見捕了這許多大黃魚,心裡高興極了!大夥聽說這個白須白發老
人捕魚的本事這么大,都紛紛趕來,求他作大夥的帶頭老大。白老龍捋著白須哈哈笑著,滿
口答應了。
從此,白老龍使領著大夥起早摸黑地捕起魚來。每次出海都是滿載而歸,捕上來的魚又
大又肥,鄉親們的生活一天天好起來。
轉眼半年過去了。一天,白老龍又領著大夥出海去了。青蓮在家准備好白老龍愛吃的糯
米塊,照例到海邊去等船回來。等啊等啊,直到太陽落山,月亮升起,還不見漁船歸航。青
蓮又餓又累,就倚著礁石打起盹來……
突然,她望見面容憔樵悴的義父匆匆走來,滿懷悲憤地對她說:
「青兒,我要走了,你多保重!要是想我,就到岑港嶺下來找,我的屋前掛著九丈六尺
白布。」說罷飄然而去。」
青蓮上前去拉,卻撲了個空。頓時驚醒,才知是夢,心生疑惑。突然,只見海面上呼嘯
的狂風推著小山似的大浪鋪天蓋地涌來。這風多大呀!
把岸上所有的船樁都吹跑了把最堅硬的礁石都打碎了。青連怔怔地望著洶涌的大海,想
到自己丈夫的悲慘遭遇,立時臉孔發自,渾身發抖,對著茫茫海天失聲痛哭起來。
一天又一天,直至第八天早晨,海面上才風平浪息,可是好心腸的白老龍卻再也沒回
來。青蓮想起夢里白老龍跟她說的話,就決定要到岑港嶺下去尋找義父。她做了一籃白老龍
愛吃的糯米塊,告別了鄉親們上路了。
走了一天又一天,過了一村又一村,終於來到岑港嶺下,舉目一看,只見四野茫茫,哪
有一戶人家?心裡不免有點害怕。正在焦慮,猛見嶺腳邊有一個石潭,上面懸著百尺飛瀑,
就像飄著一塊白布。青蓮趕緊放下籃子,取出糯米塊往潭裡丟。丟一塊糯米塊,叫一聲爹。
丟了一陣,叫了一陣,潭中突然泛起一陣波浪,水面上慢慢露出一對龍角來。
青蓮嚇了一跳,卻聽潭中傳出聲音道:「青兒不要害怕,我便是你的乾爹。」
青蓮聽了,傷心地哭道:「爹爹,你為啥變成這副樣子?」
白老龍道:「我本是此地的一條白老龍,想不到此番幫助百姓捕魚,又得罪了東海龍
王,在玉帝面前參了一本,說我殘害水族,擾亂龍宮,玉帝降罪下來,把我禁銅在這龍潭之
中,不得自由。」
青蓮聞言:心裡氣極啦!頓時揩乾眼淚,忿忿地嘆道:
「唉!為什勤勞的人反而受苦,好心眼的反而獲罪呢?這樣不公平的世間,活著還有什
么意思!」說完,她把糯米塊全倒進潭裡,自己也跟著跳下去。青蓮跳進龍潭,就變成一條
青龍,跟著白老龍隱沒在清清的潭水中。
後來,當地百姓為了紀念他們,設立了兩個會社:一個叫白龍會,一個叫青龍會。每隔
三年一小會,十二年一大會。出會時,人們敲鑼打鼓,抬著造型美觀的青、白二龍,穿村游
鄉,好不熱鬧。(http://www.white-collar.net/child/legend/dragon/002.htm更多)
「龍生九子」的一個說法是來自明朝李東陽的《懷麓堂集》,龍的九個兒子分別為:
老大囚牛(qiúniú)
老二睚眥(yázì)
老三嘲風(cháofēng)
老四蒲牢(púláo)
老五狻猊(suānní)
老六贔屓(bìxì)
老七狴犴(bì』àn)
老八負屓(fùxì)
老九螭吻/鴟尾(chīwěn/chīwěi)
另有說法為:
老大贔屓(bìxì)
老二螭吻/鴟尾(chīwěn/chīwěi)
老三蒲牢(púláo)
老四狴犴(bì』àn)
老五饕餮(tāotiè)
老六蚣蝮(應為)(bāxià)
老七睚眥(yázì)
老八狻猊(suānní)
老九椒圖(jiāotú)
有的說法還把螭首、麒麟、朝天吼(犼)、貔貅也列入龍子之一。
贔屓(拼音:Bìxì):
又名龜趺、霸下、填下,龍生九子之長,貌似龜,有齒,力大,好負重。其背亦負以重物,在石碑下的石龜為其形象。在拆除北京舊城牆時,在東便門和西便門的城牆下各發現半個贔屓,因此有贔屓馱著北京城之說。
囚牛:
龍生九子之一,形狀為有鱗角的黃色小龍,喜音樂,蹲立於琴頭。這位有音樂細胞的龍子,不光立在漢族的胡琴上,彝族的龍頭月琴、白族的三弦琴以及藏族的一些樂器上也有其揚頭張口的形象。
睚眥(拼音:Yázì):
龍生九子之一,龍身豺首,性剛烈,最是好殺 嗜殺好鬥,刻鏤於刀環、劍柄吞口。
嘲風:
龍生九子之一,平生好險,如今殿角走獸是其形象。
蒲牢:
傳說中的龍生九子之一,受擊就大聲吼叫,充作洪鍾提梁的獸鈕,助其鳴聲遠揚。
狻猊(拼音:Suānní):
傳說中龍生九子之一,形如獅,喜煙好坐,所以形象一般出現在香爐上,隨之吞煙吐霧。唐代高僧慧琳說:「狻猊即獅子也,出西域。」
狴犴(拼音:Bì'àn):
龍生九子之一,形象老虎,傳說其好訴訟,故獄門或官衙正堂兩側立其形象。
負屓(拼音:Fùxì):
龍生九子之一,身似龍,雅好斯文,盤繞在石碑頭頂。
螭吻,又叫鴟尾、鴟吻(拼音,Chīwěn、Chīwěi、Chīwěn):
龍生九子之一,口潤嗓粗而好吞,遂成殿脊兩端的吞脊獸,取其滅火消災。鴟尾到底是一種鳥還是傳說中海上的鯨魚沒有確定的說法。
饕餮(拼音:Tāotiè):
傳說中的一種凶惡貪食的野獸,古代青銅器上面常用它的頭部形狀做裝飾,叫做饕餮紋。傳說是龍生九子之一。《左傳·文公十八年》上有這么一段:「縉雲氏有不才之子,貪於飲食,冒於貨賄。侵欲崇侈,不可盈厭;聚斂積實,不知紀極。不分孤寡,不恤窮匱。天下之民以比三凶,謂之饕餮。」
蚣蝮,應為趴蝮:
傳說中龍生九子之一,性喜水,被雕成橋柱、建築上滴水的獸形。
椒圖:
龍生九子之一,形狀像螺蚌,性好閉,最反感別人進入它的巢穴,鋪首銜環為其形象。
螭(拼音:chī),或螭首:
傳說中的龍生九子之一,嘴大,肚子能容納很多水,在建築中多用於排水口的裝飾,稱為螭首散水。
麒麟:
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獸,據說能活兩千年。雄的名麒,雌的名麟,合稱麒麟。性情溫和,不傷人畜,不踐踏花草,故稱為仁獸。麒麟的形狀像鹿,尾似牛尾,麒有獨角,麟無角,口能吐火,聲音如雷。中國古代用麒麟象徵祥瑞。相傳只在太平盛世,或世有聖人時此獸才會出現,亦作騏驎。民間傳說麒麟會給人們帶來兒子,使家族興旺,因此有麒麟送子之說。傳說中孔子的母親生孔子前曾有麒麟現身。明朝時鄭和的船隊航行到東非,曾帶兩只長頸鹿回到北京,被當時的人們認為是麒麟。明成祖以此祥瑞之兆來表明自己施政的偉大。
犼,俗稱為望天吼,朝天吼:
傳說是龍王的兒子,有守望習慣。華表柱頂之蹬龍(即朝天吼)對天咆哮,被視為上傳天意,下達民情。又有文獻記載,觀音菩薩的坐騎即為「朝天吼」。
貔貅(拼音:pí xiū)又名天祿:
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一種神獸,龍頭、馬身、麟腳,形狀似獅子,毛色灰白,會飛。貔貅兇猛威武,喜吸食魔怪的精血,並轉化為財富,它在天上負責的巡視工作,阻止妖魔鬼怪、瘟疫疾病擾亂天庭。也有一種說法它是龍的第九個兒子。古時候人們常也用貔貅來作為軍隊的稱呼。傳說貔貅觸犯天條,玉皇大帝罰他只以四面八方之財為食,吞萬物而不瀉,可招財聚寶,只進不出,神通特異。現在很多中國人配戴貔貅的玉製品正因如此。
巨大的會吐火的飛行爬蟲類的龍是所有神奇野獸中最令人敬畏也最危險的。今天,世界上仍有十種不同的龍。
澳洲蛋白眼Antipodean Opaleye(紐西蘭)
中國火球(也叫獅龍)Chinese Fireball(中國)
普通威爾士綠龍Common Welsh Green(威爾士)
赫希底里群島黑龍Hebridean Black(赫希底里群島)
匈牙利樹蜂Hungarian Horntail(匈牙利)
挪威脊背龍Norwegian Ridgeback(挪威)
秘魯毒牙龍Peruvian Vipertooth(秘魯)
羅馬尼亞長角龍Romanian Longhorn(羅馬尼亞)
瑞典短鼻龍Swedish Short-Snout(瑞典)
烏克蘭鐵肚皮Ukrainian Ironbelly(烏克蘭)
■ 古人說龍---關於龍的傳說故事
蠻龍歸正的神話
龍窯的傳說
龍馬負圖的傳說
大鵬斗孽龍傳說
小白龍的故事
⑧ 達州旅遊景點有哪些
達州旅遊景點有:
觀音山森林公園、龍潭、海明湖溫泉水世界、達縣、真佛山、百里峽、百里峽盤龍洞、八台山風景名勝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