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卡通圖片 » 端午節沒文化搞笑圖片帶字
擴展閱讀
蔣欣圖片高清圖片 2025-05-17 21:21:49
魚的可愛簡單圖片卡通 2025-05-17 21:21:15
能把圖片轉文件的軟體 2025-05-17 21:21:11

端午節沒文化搞笑圖片帶字

發布時間: 2022-08-04 06:41:24

❶ 端午節的來歷和風俗的簡短介紹(50字左右)

端午節介紹:端午節,我國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喝雄黃酒等等。端午節是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關於端午節的起源有多種傳說,但是在漫長的選擇淘汰中,紀念屈原的傳說流傳最廣,最得人心。「其志潔,其行廉」,從司馬遷對屈原飽含深情的敘述開始,屈原忠貞愛國的形象在歷代文人的敘述中越發高大。漢代以降,人們就認為端午節是因屈原而起的。

在抗戰相持階段的1942年,郭沫若的歷史劇《屈原》以古喻今,激起廣大民眾的愛國熱情,更讓屈原的愛國形象深入人心。1954年,屈原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名錄。

宋穎認為,端午節本不是為了紀念屈原而起,但是在發展過程中,端午節逐漸與屈原和愛國主義緊密聯系在一起,並成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1)端午節沒文化搞笑圖片帶字擴展閱讀:

端午的多個名稱由來:

1、天中節

天中節名稱根據陰陽術數而來。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覽志余·卷二十·熙朝樂事》:「端午為天中節,是因為午日太陽行至中天,達到最高點,午時尤然,故稱之為「天中節」。

2、端陽節

午日為「陽辰」,午月第一個午日,故稱端陽。《荊楚歲時記》中說: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天氣好的日子,故稱之為「端陽節」。

3、重午節

上古干支紀元法,以天乾地支來作為載體,紀元通用天乾地支。最初端午為干支歷的午月午日,正月建寅,第五個月即為午月,午月午日謂之重午。到了漢代時,由於南北統一,歷法變動,朝廷為了方便過節,規定每年的端午節改為陰歷五月初五日。

4、龍舟節

龍舟競渡最早是古越人祭龍祖的一種祭祀活動形式,南越使用舟船普遍,往往在船的首尾畫上龍圖形作為本族的圖騰或保護神。扒龍舟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在中國南方十分流行,尤其是廣東地區。

5、當五汛

在上海部分農村,靠杭州灣北岸一帶區域,如奉賢、南匯等地區,習慣上稱「端五節」為「當五汛」。亦有個別地區稱為「五月當午」。

6、龍日節

龍是古越人的原始信仰,源自天象崇拜。東方蒼龍七宿,春季於東方抬頭,夏季於南方騰升,秋季於西方退落,冬季於北方隱沒。仲夏端午,蒼龍升至正南中天,是龍飛天的日子,因此稱為龍的節日。

❷ 端午節手抄報搞笑資料搞笑祝福語

兔子和老狼
一隻兔子調戲了一隻老狼,狼緊追不舍,眼看就要追了,兔子連忙急轉彎跑到樹下,拿起報紙,又帶上墨鏡,狼追過來,不見兔子蹤跡,便問:你剛才有沒看到一隻兔子從這里跑過?兔子頓了頓:阿,是不是一隻剛調戲過狼的兔子,老狼大驚:我艹,有沒搞錯,這么快就上報紙了

❸ 端午節搞笑圖片 人民幣包粽子

我們實在頂不住啦
一班工匠給某單位砌了一段圍牆,剛一完工,工頭就去和會計算工錢。會計問:那幾位怎麼不來?工頭說:他們在那兒等著。
這時,只聽見新砌磚牆外面那幾個工人大聲喊著:頭兒,你趕緊算么。我們實在頂不住啦!

❹ 端午節的別名有很多,你都知道哪些

端午節別名:端午節、崇武節、端陽節、端午節、崇武節、黨務節、天中節、夏令節、艾節、香格里拉節、五一節、菖蒲節、天一節、本草節、玉蘭節、女兒節、午日節、迪拉節、正陽節、龍日節、粽子節、節延伸信息:端午節、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也稱中國四大傳統節日。端午節文化在世界上有著廣泛的影響,世界上一些國家和地區也慶祝端午節。2006年5月,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自2008年起,它被列為國家法定假日。

從餡料上看,京棗餃子用了許多北方的小棗;在南方,有很多餡料,如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其中,浙江嘉興粽子是代表。吃粽子的習俗在中國已經流行了幾千年,並傳播到韓國、日本和東南亞國家。戴香囊孩子們在端午節戴香囊,據說這是為了辟邪驅疫。其實是用來裝飾裙子前面的。香囊里有硃砂、雄黃、香葯,用絹布包著。

❺ 端午節有沒有舞龍這個習俗

我國民間過端午節是較為隆重的,慶祝的活動也是各種各樣,比較普遍的活動有以下種種形式:
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

其實 ,「龍舟競渡」早在戰國時代就有了。在急鼓聲中劃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游戲,以娛神與樂人,是祭儀中半宗教性、半娛樂性的節目。

後來,賽龍舟除紀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們還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區劃龍舟,兼有紀念當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義。夜龍船上,張燈結綵,來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動人,別具情趣。貴州苗族人民在農歷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舉行「龍船節」,以慶祝插秧勝利和預祝五穀豐登。雲南傣族同胞則在潑水節賽龍舟,紀念古代英雄岩紅窩。不同民族、不同地區,劃龍舟的傳說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臨江河湖海的地區,每年端節都要舉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龍舟競賽活動。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灣開始舉行龍舟競渡。當時台灣知府蔣元君曾在台南市法華寺半月池主持友誼賽。現在台灣每年五月五日都舉行龍舟競賽。在香港,也舉行競渡。

此外,劃龍舟也先後傳入鄰國日本、越南等及英國。1980年,賽龍舟被列入中國國家體育比賽項目,並每年舉行「屈原杯」龍舟賽。1991年6月16日(農歷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鄉中國湖南嶽陽市,舉行首屆國際龍舟節。在競渡前,舉行了既保存傳統儀式又注入新的現代因素的「龍頭祭」。 「龍頭」被抬入屈子祠內,由運動員給龍頭「上紅」(披紅帶)後,主祭人宣讀祭文,並為龍頭「開光」(即點晴)。然後,參加祭龍的全體人員三鞠躬,龍頭即被抬去汩羅江,奔向龍舟賽場。此次參加比賽、交易會和聯歡活動的多達60餘萬人,可謂盛況空前。爾後,湖南便定期舉辦國際龍舟節。賽龍舟將盛傳於世。

端午食粽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

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為廣東鹼水粽。

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中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 時人周處《岳陽風土記》記載:「俗以菰葉裹黍米,……煮之,合爛熟,於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時期,出現雜粽。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粽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日本文獻中就記載有「大唐粽子」。宋朝時,已有「蜜餞粽」,即果品入粽。詩人蘇東坡有「時於粽里見楊梅」的詩句。這時還出現用粽子堆成樓台亭閣、木車牛馬作的廣告,說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時尚。元、明時期,粽子的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為箬葉,後來又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❻ 給點端午節幽默句子

1.雖然你身體很好,但屈原說:多鍛練身體,少打麻將,才能多吃粽子,天天健康。
2.我絕望了,紫霞離開了我,師傅太嘮叨,牛魔王欠的錢又不還,好不容易買下水簾洞又被菩薩惡意收購,只剩下一毛錢發條簡訊祝二師弟端午快樂!
3.聽說今年端午節期間出了個怪事,我當時正好路過,但我不相信我所見到的一切:那隻豬居然真地像人一樣拿著手機在看簡訊!
4.很久以前,屈原先生下崗後發明了粽子,可是不但銷量不好,還要受地痞剝削,心灰意冷,終於跑到廣東跳海了搞笑簡訊。
5.☆你的臉比陳世美還美你的眼比諸葛亮還亮;我的愛比魯智深還深我的情比關雲長還長,但我的諾言比孫悟空還空。端午節快樂
6.不管天多高,海多深,鋼多硬,風多大,尺多長,河多寬,酒多烈,冰多冷,火多熱……我只想告訴你,這些都不關你的事!
7.知道我想啥嗎?想你!知道為啥想你嗎?因為喜歡你!知道為啥喜歡你嗎?因為你有味道!知道為啥有味道嗎?因為你是粽子。祝你端午節快樂喲!
8.端午節餓了咋辦?來份火鍋涮涮!渴了咋辦?去海邊轉轉!沒錢咋辦?找個傻子騙騙!沒膽咋辦?找拉登練練!要是想你咋辦?到豬圈看看
9.端午節想你是最快樂的事;見你是最開心的事;愛你是我永遠要做的事;把你放在心上是我一直在做的事;不過,騙你是剛剛發生的事。
10.你有天使般容顏,魔鬼般身材,就連你放屁的姿勢都那麼完美無暇。可在大庭廣眾之下,控制一下節奏好不好?端午節快樂。
11.關掉你的手機,慢慢的閉上眼睛,想想我,想想粽子,你會發現我和粽子一樣可愛。端午節快樂!搞笑祝福語
12.想念你的微笑,回味你的味道,脫掉你的外套,露出你的美妙,控制我的心跳,壓抑我的狂燥,想想我的需要,還是早點把你幹掉……啊,粽子,節日快樂!
13.您手機6月起已具買粽子功能,預訂粽子撥110,送貨119,有疑問請與本中心聯系,網址:三達不溜點不坑你坑誰點抗么!
14.喜訊:端午節當天,手機號頭兩位數字是13的用戶,可以到街邊小攤上免費領取粽子,當然,事先要抹上燙傷膏以防被攤主的開水潑到。
15.秘訣:將手機用粽葉包好,放在鍋里煮60分鍾,手機電池續電能力將延長兩倍,信號增強,而且打電話時能聞到粽子香味。
16.端午節電信新功能測試,本月免費,請按任一數字鍵測試你的智……………測試您的智商為零。
17.端午節,我好想請你去體驗一下KTV!知道什麼是KTV嗎?就是K你一頓,再T你一腳,最後我再做個V的手勢!耶!端午節搞笑簡訊。
18.我是粽葉你是米,一層一層裹住你;粽子里有多少米,代表我有多想你,記得給我發信息,不然粽子噎死你!端午節快樂!
19.脫去你的外衣,你是那樣白嫩,發著淡淡的幽香,舔一舔再咬上一口,我心飛上九霄雲外,啊,粽子我的至愛!
20.聞著粽子的飄香,想起遠方的你是否安好?讓我們托偉大詩人的福多吃些粽子!快快樂樂過端陽!

❼ 搞笑動態圖片 端午節搞笑圖片 搞笑的圖片

搞笑動態圖片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5e2bcd0100dd3o.html
端午節搞笑圖片
搞笑的圖片

❽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劃龍舟,還有什麼習俗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劃龍舟,還有很多習俗,如:

1、佩香囊

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古時人們以為自己發病是因為妖魔鬼怪上身),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葯,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小巧可愛。在中國某些南方城市,青年男女還用香囊來表達濃濃愛意。

❾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還要吃「5黃和1蛋」,分別都是啥

端午節歷史悠久 ,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 。大多人的認知中認為端午節的飲食上只是吃粽子 ,當然不僅如此 ,端午節的講究可多了 !你有沒有聽說過5黃和一蛋呢?今天就為大家講解一下端午節飲食文化中的 「5黃和1蛋」,分別都是啥?

1蛋端午常見做法

這一蛋指的就是雞蛋 。端午節常用艾草和雞蛋作為搭配 。端午節期間,艾草生長旺盛 ,並且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葯用價值 ,除了用作葯用,還可以食用 。將艾草與雞蛋一起煮熟 ,過一下涼水 ,這樣煮出來的雞蛋彈嫩,而且具有淡淡的艾草香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