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卡通圖片 » 卡通閃電圖片
擴展閱讀
添加圖片的軟體哪個好用 2025-07-24 03:08:04
帶猴圖片的葯有哪些 2025-07-24 03:07:57
卡通花狗圖片 2025-07-24 03:00:47

卡通閃電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8-03 12:47:39

㈠ 為什麼有的閃電形狀會像球一樣,不同於普通閃電

球狀閃電俗稱滾地雷,就是一個呈圓球形的閃電球。這是一個真實的物理現象,絕非科幻小說或卡通片集的能量炮。這種現象早於1838年便有文獻記載,科學家已研究逾160年,有關的報告多達數千份,也有二千多份科學論文出版,但是我們對此現象仍未有合理的解釋,可是說它可以穿越任何物體是不可信的。

球狀閃電有可能激烈地爆發,也可能會安靜地突然消失。在顏色方面,則眾說紛紜,沒有一致的描述。球狀閃電具有破壞力。它既可以破壞玻璃窗,也能使牆壁的外層剝落。它也曾造成人和動物的傷亡,但由於資料不足,未能了解致死的真正原因。

沒有證據顯示球狀閃電會破壞樹木,這與普通閃電略有不同。球狀閃電幾乎無法被破壞,有人曾用步槍射中過球狀閃電,但是無效。由於球狀閃電出現的頻率很低,科學家難以做系統的觀測,至今也沒有人拍攝得高質量的照片來作科學研究。

理論方面,有人認為它是灼熱的空氣團或氣化了的元素,例如碳、鈉又或是銅。雖然這個理論可以解釋球狀閃電的部分特性,卻不能說明為什麼它可以在飛機倉內形成。此外還有許多不同的說法,如等離子體、離子、帶電的塵埃、有外層電子殼的水……,但沒有一個理論可以完滿地解釋這個科學懸案。

㈡ 什麼是球形閃電它長什麼樣

球形閃電是一種十分罕見的閃電形狀。閃電,有線形、帶狀、火箭形和球形四種。最常見的是線形,球形閃電出現很少,但半個多世紀以來,人類共記錄了4000多次球形閃電現象。 1981年,一架"伊爾-18"飛機從黑海之濱的索契市起飛。當時天氣很好,雷雨雲遠離飛行線40公里。當飛機升到1200米高空時,突然一直徑為10厘米左右的火球闖入飛機駕駛艙,發出了震耳谷聾的爆炸聲後隨即消失。但幾秒鍾後,它又令人難以置信地通過密封金屬艙壁,在乘客艙內再度出現。它在驚亂一團的乘客頭上漂浮著,緩緩地飄進後艙,分裂成兩個光亮的半月形,隨後又合並在一起,最後發出不大的聲音離開了飛機。駕駛員立即著陸檢查,發現球形閃電進出的飛機頭尾部各鑽了個窟窿,雷達和部他儀表失錄,但飛機內壁和乘客沒有受到任何損傷。 據氣象專家介紹,球形閃電似一團火球,約有籃球那麼大,偶爾也有直徑幾米甚至幾十米的。球形閃電多半在強雷雨的惡劣天氣里才會出現。球形閃電有個怪脾氣,見縫就鑽,常常從門窗、煙囪、甚至縫隙中鑽入室內,有時能沿著導線以每秒2米左右的速度前進並燃燒。它一般沿水平方向移動,有時也停留在空中不動,或緩慢地降落。有的球形閃電在移動中還能自旋,有的則會反彈。它移動時發出嘶嘶聲,消失時發出爆炸的巨響,振動能量足以破壞一般的建築物。由於爆炸時空氣發出了化學反應,生成了臭氧和一氧化氮,故球形閃電消失後有一股難聞的味道。 球形閃電雖是一個灼熱的火球,但當它靠近一些易燃物體如樹木、紙、乾草時,並不起火災,而在爆炸的一瞬間卻可以燒掉潮濕的樹木和房屋。如若落進水池,球形閃電會使水沸騰。它能輕而易舉地穿過玻璃 ,又可從門縫、煙囪里鑽到房屋之內。所以像以上發生的事件也就不足為奇了。 奇怪的是,球形閃電到底是何種物質?一直沒人能回答這個問題。有幾種假設:有人認為球 形閃電是一種帶強電的氣體混和物;有人則推測是化學反應堆;還有人認為是一種氮氧化合物;更有學者說它是一團高度電離的空氣囊。 實驗中,研究人員發現,將土壤樣品暴露在跟閃電過程一樣的條件下,就會產生含有硅的納米微粒,其被氧化的速率與球形閃電平均8秒的生命周期是一致的。研究人員由此提出一種理論,即,土壤被雷電擊中後,會向大氣釋放含有硅的納米微粒,來自雷電襲擊的能量以化學能的形式儲存在這些納米微粒中,當達到一定高溫時,這些微粒就會氧化並釋放能量,形成球形閃電。 還有一種說法就是,目前觀測到的部分UFO,也是一些高空球形閃電,發出奇怪的光,似一個大火球 以上諸種說法,都有待於科學研究的進一步證實。 俄羅斯科學家最近在實驗室中成功製造出了球狀閃電,這將有助於人們對球狀閃電進行直接研究。 球狀閃電,一種由等離子體構成的閃電,在雷雨天氣里往往帶來很大的破壞力,造成人員和財物巨大損失。這種閃電存在時間很短,較難追蹤,此前,球狀閃電對人們來說仍然是個謎。 據俄《科學信息》雜志報道,俄羅斯科學院聖彼得堡康斯坦丁核物理研究所專家在研究中發現,球狀閃電由呈陽性的氫離子和呈陰性的氫氧基離子構成,球狀閃電中的這些離子被水汽包裹著,水分子能夠阻止兩種離子結合到一起,從而使得球狀閃電能夠存在一些時間。根據這種特點,他們在實驗室中製造出了球狀閃電。 實驗所用裝置由一個連在一起的電容器組和兩個電極組成,其中一個電極是銅線圈,放置在聚乙烯容器的底部,並在容器中盛放了自來水;另一個由碳棒組成的中心電極放在容器水面以上的地方。當中心電極的碳棒被滴上水滴時,兩個電極之間會有電流通過,其持續時間非常短暫。在電路的短暫接通和關閉過程中,中心電極會釋放出等離子束,並且分離出發光的等離子粒團,大小從10厘米到18厘米不等,溫度不超過60攝氏度,一般在0.2秒到0.5秒後消失。 進一步研究發現,如果兩個電極之間的距離合適,等離子粒團會呈現圓球狀,成為球狀閃電。此外,中心電極所使用的材料不同,這種人工球狀閃電也會呈現出不同的顏色,比如使用碳做中心電極,閃電中心會呈現淡紫色,外面呈淡黃色;用鐵做中心電極,閃電呈淡白色。專家還發現,等離子粒團的存在時間受中心電極尺寸大小和幾何形狀、兩個電極之間的距離、電流強度和持續時間、水的溫度和導電性等多種因素的影響。 專家指出,雖然實驗室條件下製造出來的球狀閃電的尺寸沒有自然條件下形成的球狀閃電大,但是科學家通過這種方法可以對球狀閃電進行直接研究。

㈢ 閃電衛衣什麼牌子

閃電衛衣的品牌為閃電潮牌,GENANX。

閃電潮牌的LOGO是品牌卡通形象「閃電君」的黑白頭像,雙眼中透露著果斷。整體LOGO呈現出非黑即白的強烈對比,本質是在表達一種「沒有灰色地帶,沒有差不多」的態度。

GENANX閃電潮牌,為年輕人提供潮流貨。品牌被打上標簽,以一種理念改變固有傳統。黑白分明的閃電君LOGO象徵著「力量、創新」,這種精神引導著整個品牌的發展,並且融於設計與風格之中。GENANX閃電潮牌以其態度。它代表的是一個品牌,是一種年輕人的信念。

(3)卡通閃電圖片擴展閱讀

品牌故事:

GENANX品牌男裝,是集研發、設計、生產、銷售為一體的網路男裝品牌。這個專為亞洲人開創的新銳男裝品牌,力求為各大都市25—32歲激勵夢想、拼搏奮斗的80後「輕熟男」量體裁衣,堅持以時尚、品質、型男為發展特色,立志於「怎樣都型」為企業發展使命。

GENANX品牌男裝以閃電圖像作為品牌代表,寓意追夢勵志、蓬勃奮斗的80後「輕熟男」大無畏的強大精神領域;吸收西方人樂於挑戰、勇於追夢新鮮熱血元素;品名中的「仕」融合和東方人的優雅、溫和的智慧,以其寓意都市追夢男人的完美形象。

品牌創始人SUPER提出「服裝擁有自我屬性與情感」的理念,從尊重服飾的角度出發,希望每一件產品具有價值和份量;更具有代表男人熱血和修養的一面,透露出男人血性和深遠。堅持以獨特的文化性設計和時尚造型,提升穿著者的氣質,同時充分展現夢想型男向上的精神面貌。

㈣ 現實中的球狀閃電是怎樣的

現實中的球狀閃電是怎樣的?球狀閃電俗稱滾地雷,就是一個呈圓球形的閃電球。這是一個真實的物理現象,絕非科幻小說或卡通片集的能量炮。這種現象早於1838年便有文獻記載,科學家已研究逾160年,有關的報告多達數千份,也有二千多份科學論文出版,但是我們對此現象仍未有合理的解釋,可是說它可以穿越任何物體是不可信的。球狀閃電通常都在雷暴之下發生,它十分光亮,略呈圓球形,直徑大約是20至50 cm。通常它只會維持數秒,但也有維持了1-2分鍾的紀錄。更神奇的是它可以在空氣中獨立而緩慢地移動。有少數目擊者說它會隨著金屬物品走,例如電話線,但多數人都說它的路徑不定。絕大部份目擊者都說它是橫向移動的。在它短短幾秒的生命中,它的光度、形狀和大小都保持不變。它曾在空地、封閉的房間內、甚至飛機倉內出現!有跡象顯示,它跟雲層與地面之間的閃電(即常見的普通閃電)有密切關系,有目擊者說它會在普通閃電後形成或消失。球狀閃電有可能激烈地爆發,也可能會安靜地突然消失。在顏色方面,則眾說紛紜,沒有一致的描述。球狀閃電具有破壞力。它既可以破壞玻璃窗,也能使牆壁的外層剝落。它也曾造成人和動物的傷亡,但由於資料不足,未能了解致死的真正原因。沒有證據顯示球狀閃電會破壞樹木,這與普通閃電略有不同。球狀閃電幾乎無法被破壞,有人曾用步槍射中過球狀閃電,但是無效。由於球狀閃電出現的頻率很低,科學家難以做系統的觀測,至今也沒有人拍攝得高質量的照片來作科學研究。理論方面,有人認為它是灼熱的空氣團或氣化了的元素,例如碳、鈉又或是銅。雖然這個理論可以解釋球狀閃電的部分特性,卻不能說明為什麼它可以在飛機倉內形成。此外還有許多不同的說法,如等離子體、離子、帶電的塵埃、有外層電子殼的水……,但沒有一個理論可以完滿地解釋這個科學懸案。如果你有見過球狀閃電或拍到它的照片,一定要把所有資料記錄下來呀!那將會是十分寶貴的研究資料。球狀閃電之所以神秘,實在是因為它並不常見,它飄渺的行蹤、多變的色彩和外形以及它剎時間巨大的破壞力都讓人類著迷。所以,早在古希臘的年代,人們就開始留意這種奇特的自然現象了

㈤ 球形閃電是怎麼回事

球狀閃電俗稱滾地雷,就是一個呈圓球形的閃電球。這是一個真實的物理現象,絕非科幻小說或卡通片集的能量炮。北宋著名科學家沈括(1031-1095年)在《夢溪筆談》中,記述了一次球狀閃電的實況,描述了暴雷運行的過程。球形閃電自天空進入「堂之西室」後,又從窗間檐下而出,雷鳴電閃過後,房屋安然無恙,只是牆壁窗紙被熏黑了。


㈥ 球型閃電是怎樣的有否圖片

球狀閃電俗稱滾地雷,就是一個呈圓球形的閃電球。這是一個真實的物理現象,絕非科幻小說或卡通片集的能量炮。北宋著名科學家沈括(1031-1095年)在《夢溪筆談》中,記述了一次球狀閃電的實況,描述了暴雷運行的過程。球形閃電自天空進入「堂之西室」後,又從窗間檐下而出,雷鳴電閃過後,房屋安然無恙,只是牆壁窗紙被熏黑了。

球狀閃電通常都在雷暴之下發生,它十分光亮,略呈圓球形,直徑大約是20至100 cm。通常它只會維持數秒,但也有維持了1-2分鍾的紀錄。更神奇的是它可以在空氣中獨立而緩慢地移動。有的目擊者看見它像火球掉地上又彈回空中消失。有少數目擊者說它會隨著金屬物品走,例如電話線,但多數人都說它的路徑不定。絕大部分目擊者都說它是橫向移動的。在它短短幾秒的生命中,它的光度、形狀和大小都保持不變。它曾在空地、封閉的房間內、甚至飛機艙內出現!有跡象顯示,它跟雲層與地面之間的閃電(即常見的普通閃電)有密切關系,有目擊者說它會在普通閃電後形成或消失。球狀閃電有可能激烈地爆發,也可能會安靜地突然消失。在顏色方面,則眾說紛紜,沒有一致的描述。
特點
大小 球狀閃電直徑從15~30厘米不等,但也有人見過直徑1~2厘米和5~10米大小的。能以固定的頻率改變其直徑大小,可逐漸衰弱變小,爆炸可使其體積增加並使其終結。能靠分解或重組改變大小。 形狀 大部分報道為球形或卵形,還有扁長方形、立方體、圓環狀、啞鈴形、雲霧形、圓柱形、子彈形、雪茄形、錐形、透鏡形、盾形和螺旋形等。 球狀閃電
顏色 兩種最常見的顏色是白色和橘黃色,其他較常見的是紅、藍、黃、綠和紫色,銀色和黑色很少見。有些球狀閃電會變色。 速度 可從靜止到難以想像的高速(每小時2萬多公里,但這種情況不是在雷暴中),一般速度約為每秒5米,即每小時18公里。 結構 似乎是某種等離子體或雲霧狀物質,有的球狀閃電中心是透明的,有的是中空的,或根本沒有明顯的固定結構,有些球狀閃電似乎處在動態變化之中。 運動性 有時是靜止的。大部分為直線運動,有些是在一靜止位置旋轉,有些是不停地轉動,有些是按明顯的復雜路徑來運行的。 壽命 球狀閃電一般會持續幾秒鍾,如7~8秒鍾,有些可長達1分鍾以上。 行為 有些會模仿周圍的物體運動,有些直沖大地。有些球狀閃電似乎在「調查」其他物體。大部分被引向金屬性或磁性物體,會發生強烈碰撞,有時會造成很大損傷。閃電球會跳動、分解、重組、衰減、爆炸或同時發生這些變化。 聲音 極少情況會形成噼哩啪啦或嘶嘶的聲音。消失時會產生爆炸。 味道 目擊者說有燒焦的或硫磺的味道。還說有時有燒焦油或氨水或臭氧的氣味。

混合性狀
溫度:觸到球狀閃電的人都說它相當涼——即沒有熱的感覺。但它卻可以煮開鍋、熔電線和加熱金屬。 亮度:球狀閃電一般都像路燈一樣亮。它們有時白天即可見到,但人們通常是夜間見到它們照亮了大地。 發生:它們通常發生在雷暴之時,但極少也會發生在之前或之後。大多數的球狀閃電都伴隨著普通閃電——盤旋著待機而發,但有時它們也像普通閃電一樣從雲端直擊大地。

千奇百怪的目擊記錄
1773年,兩名神職人員在聽到一聲巨大雷響後,看到壁爐里閃耀著一顆足球大小的發光球體,這顆球隨即爆炸並發出一聲巨響。 上世紀40年代,在法國的小城鎮里,有3個士兵在一棵菩提樹下躲雨時被雷擊斃了,但他們仍然站著,像沒事一樣。雷雨之後,行人跟他們說話,卻不見回應,當行人去接觸他們時,3具屍體頓時倒地,化成了一堆灰燼。 1956年夏的一個正午,在蘇聯某個集體農庄,兩個孩子在牛棚里躲雨。突然,房前的白楊樹下滾落一個橙黃色的火球直向他們逼來,一個孩子踢了它一腳,轟隆一聲,火球爆炸了,牛棚里的12頭牛炸死了11頭,孩子們被震倒在地,但沒有受傷。事後,人們才知道那個火球是罕見的球狀閃電。 在美國的一個小城裡曾發生了一件怪事:一位主婦從市場回到家裡,打開電冰箱一看,她放進去的生鴨、生肉全都變成了熟食品。後經科學家的研究才明白,是球狀閃電把冰箱變成了電爐,奇怪的是冰箱沒有損壞! 1981年1月的一天,蘇聯一架客機在黑海附近遭遇球狀閃電。一個大火球闖入駕駛艙,發出爆炸聲。幾秒鍾後又穿過密封的金屬艙壁,出現在乘客的座艙里,戲劇性的表演一番後,發出不大的聲音離開飛機。事後檢查,機頭機尾的金屬壁各出現一個窟窿,內壁卻完好無損。 在美國俄勒岡州,一個球狀閃電來去如風,先在紗門上留下了一個籃球大的洞,然後直奔地下室,毫不留情的毀壞了一個舊軋干機;俄羅斯一位教師的經歷更可怕,一個80厘米直徑的球狀閃電在他頭上來回跳動不下20次,然後悄然消失了;此外,前蘇聯也有報道說,一個球狀閃電飛進了一個盛水的大鍋里,水立刻沸騰起來,球狀閃電在鍋里翻滾了10分鍾才熄滅;另有一次,一個足球大小的球狀閃電沿街滾動、跳躍,接觸到地面時,竟炸出了一些深半米、直徑1米的坑,最後,隨著一聲轟響,火球鑽進地下。

最後,推薦一本科幻小說劉慈欣的《球狀閃電》,很好看的硬科幻作品,裡面對球狀閃電有一種很新奇的理論解釋(當然是虛構的啦)

㈦ PS怎麼繪制閃電效果

你可以先去【繪學霸】網站找「板繪/CG繪畫/厚塗」板塊的【免費】視頻教程-【點擊進入】完整入門到精通視頻教程列表: www.huixueba.net/web/AppWebClient/AllCourseAndResourcePage?type=1&tagid=302&zdhhr-11y17r-557847231393002172

想要系統的學習可以考慮報一個網路直播課,推薦CGWANG的網路課。老師講得細,上完還可以回看,還有同類型錄播課可以免費學(贈送終身VIP)。

自製能力相對較弱的話,建議還是去好點的培訓機構,實力和規模在國內排名前幾的大機構,推薦行業龍頭:王氏教育。
王氏教育全國直營校區面授課程試聽【復制後面鏈接在瀏覽器也可打開】: www.huixueba.com.cn/school/yuanhua?type=2&zdhhr-11y17r-557847231393002172

在「板繪/CG繪畫/厚塗」領域的培訓機構里,【王氏教育】是國內的老大,且沒有加盟分校,都是總部直營的連鎖校區。跟很多其它同類型大機構不一樣的是:王氏教育每個校區都是實體面授,老師是手把手教,而且有專門的班主任從早盯到晚,爆肝式的學習模式,提升會很快,特別適合基礎差的學生。

大家可以先把【繪學霸】APP下載到自己手機,方便碎片時間學習——繪學霸APP下載: www.huixueba.com.cn/Scripts/download.html

㈧ 誰有球狀閃電和黑色閃電的圖片和解釋

http://www.greengz.cn/data/upload_file/2004430165838.jpg
顧名思義,球狀閃電就是一個呈圓球形的閃電球!這是一個真實的物理現象,絕非科幻小說或卡通片集的能量炮。這種現象早於 1838 年便有文獻記載,科學家已研究逾160 年,有關的報告多達數千份,也有二千多份科學論文已出版;但是我們對此現象仍未有合理的解釋。
球狀閃電通常都在雷暴之下發生,它十分光亮,略呈圓球形,直徑大約是 20 至 50 cm。通常它只會維持數秒,但也有維持了 1-2分鍾的紀錄。更神奇的是它可以在空氣中獨立而緩慢地移動。有少數目擊者說它會隨著金屬物品走,例如電話線,但多數人都說它的路徑不定。絕大部份目擊者都說它是橫向移動的。在它短短幾秒的生命中,它的光度、形狀和大小都保持不變。它曾在空地、封閉的房間內、甚至飛機倉內出現!有跡象顯示,它跟雲層與地面之間的閃電(即常見的普通閃電)有密切關系,有目擊者說它會在普通閃電後形成或消失。球狀閃電有可能激烈地爆發,也可能會安靜地突然消失。在顏色方面,則眾說紛紜,沒有一致的描述。
球狀閃電具有破壞力。它既可以破壞玻璃窗,也能使牆壁的外層剝落。它也曾造成人和動物的傷亡,但由於資料不足,未能了解致死的真正原因。沒有證據顯示球狀閃電會破壞樹木,這與普通閃電略有不同。
由於球狀閃電出現的頻率很低,科學家難以作有系統的觀測,至今也沒有人攝得高質素的照片來作科學研究。理論方面,有人認為它是灼熱的空氣團或氣化了的原素,例如碳、鈉又或是銅。雖然這個理論可以解釋球狀閃電的部分特性,卻不能說明為甚麼它可以在飛機倉內形成。此外還有許多不同的說法,如等離子體、離子、帶電的塵埃、有外層電子殼的水……等等,但沒有一個理論可以完滿地解釋這個科學懸案。如果你有見過球狀閃電或拍到它的照片,一定要把所有資料記錄下來呀!那將會是十分寶貴的研究資料

____________

在人們的心目中,不發光的閃電是根本不存在的。的確,放電現象,特別是空中的放電現象,一般都會伴隨著耀眼的光芒和隆隆的轟鳴聲。然而,經過科學家們觀察和對大氣化學物理特性的探索,卻證實了黑色閃電的存在。長期觀察表明,在自然界里,在球形閃電之後,接著立即出現黑色閃電的現象是大量存在的。
1974年6月23日,在札巴洛日城,蘇聯著名天文學家B·契爾諾夫,曾親眼見到一次飛快滾動的黑色閃電。當日下午17時45分,一場大雷雨正襲擊該城,契爾諾夫描述說,開始時是強烈的球狀閃電,不一會兒,在它後邊飛過一團黑色東西,黑色閃電在灰色雲層的背景下看得很清楚。這一現象使這位學者感到驚訝。更有趣的是A·包格旦諾夫上校,在大白天的莫斯科地區也目睹到一個平穩地冒著氣的黑色閃電。這個球狀閃電的直徑有25~30厘米那麼大,看上去像是霧狀的凝結物,背景是淡紅色,在它的周圍呈現深棕色的光輪。後來,這東西像是燒紅了的大火球,飛快滾動著,不久就爆炸了。
怎樣解釋黑色閃電的自然本質呢?科學家們告訴我們,這是因為大氣中太陽光、宇宙射線,雲的電場、線狀閃電和一些物理化學因素的作用,天空中會產生一種化學性能十分活潑的微粒,是一種分子氣溶膠,在電磁場的作用下,這種分子氣溶膠便聚集在一起,而且能像滾雪球那樣愈滾愈大,形成大小不等的球狀物。這種球狀物不會發射能量,但可以長期存在,由某些化學活躍分子充當「催生劑」,引起燃燒或爆炸,生成黑色閃電。
黑色閃電是一種最危險的閃電,因為它多次地出現在樹上、桅桿上、屋頂上和金屬表面上,一般呈瘤狀,很容易把它看成一團臟東西,而且一旦接近它,去動它、它便會立即燃燒或爆炸。如果飛機在空中飛行時遇到黑色閃電,它會變成一般的球形閃電,立即爆炸,飛行員叫它「空中霹靂」。在地面上如果黑色閃電落在飛機機體上、雷達設備或儲油罐上,要特別小心,千萬不要碰它。因為這時黑色閃電很容易變成球形閃電或發生爆炸,其危險陛更大。所以,無論是飛行人員還是地面指揮人員,對它都必須予以足夠的重視,並了解處置它的辦法。

㈨ 頭上帶閃電的卡通人物是誰。有圖片

沙西凱,出自動漫作品《魔法咪路咪路》,亞西吉的部下。

㈩ 什麼是球形雷

球形雷指球狀閃電(物理現象):球狀閃電,俗稱滾地雷。通常在雷暴時發生,為圓球形狀的閃電。這是一種真實的物理現象。它十分亮,近圓球形,直徑約15至40厘米不等。通常僅維持數秒,但也有維持了1至2分鍾的記錄。顏色除常見的橙色和紅色外,還有黃色、紫色、藍色、亮白色、幽綠色的光環,呈多種多樣的色彩。

(10)卡通閃電圖片擴展閱讀:

一直以來,球狀閃電形成的原因尚未有確切的解釋。2012年6月,甘肅省蘭州市的中國科學家在青海省一個雷暴天氣中繪制輻射地圖時,拍到一個發光球,被認為就是在雷暴天氣出現的球狀閃電。它的視頻和光譜,被認為是迄今為止自然界球狀閃電的首次科學記錄。而這項研究的詳細內容,已經發表在2014年1月出版的《物理學評論快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