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爭當環保小衛士 演講稿
保護環境,從小做起(演講稿)
老師們,同學們,大家好!
我演講的題目是:保護環境,從小做起。
這些年來。我們國家受到了嚴重的環境污染,特大沙塵暴在我國一次又一次發生,它將會掩埋草地、吞毀家園,嚴重地影響了人民的生活,使我們難以生存。綠色的草地將會變成沙漠,大樹將會永遠卧倒在地,而我們也不會快樂生活:幸福沒有了,親人沒有了,連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也會在茫茫宇宙中粉碎,就像玻璃摔在地上一樣。然而這不僅是沙塵暴帶來的災難。
現在,連南極也遭到了污染破壞。因此,地球上失去了最後一塊凈土。泰山原來是被人們觀賞的好地方,居然也成了保護區。
而我們,難道就只能袖手旁觀嗎,難道我們只能看著這美麗而脆弱的地球永遠消失在人間嗎?從此,我們能看到風吹草地見牛羊,白雲下面馬兒跑的那種景象嗎?雖然我們只是小學生,但是我們還可以為家鄉做出一點貢獻,讓定西在希望中崛起。
有些同學可能知道在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有個羅布泊,那是一個生機勃勃的綠洲,一年四季都會有新鮮的空氣,令人嚮往的環境,綠茵環繞、叢林掩蔽的環境讓那裡的生活的極少數人對著一片沙漠中的綠洲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可是有誰能夠知道,長達幾百甚至幾千年的聖地,竟然被那裡愚蠢的人們將它消失了、毀滅了。死亡人數陸續增加,更 因為腐爛的屍體沒有埋葬,森林已經受到了嚴重的空氣污染,森林一天一天地消失。透過羅布泊幾乎烤焦地皮的陽光,我們依稀可以看見羅布泊的痛!它在懷念,懷念昔日的牛馬成群,青山綠水;它在嘆息,嘆息今朝的黃沙萬里,枯樹殘枝;它在渴望,渴望生命之源,萬物之根.然而,人類這個巨大的吸水鬼,斷絕了它的最後一絲希望.於是,用對生命的渴望壘起的綠色長堤轟然倒塌……
每當4月22日,這是地球的節日,至今已經30年了,就因為「三廢」污染(廢水、廢氣、廢渣)和「十大污染」,每年造成了全世界的一大部分人患病、殘廢、甚至死亡。然而,白色污染已經有了自由,它在天空中胡作非為,把空氣哥哥和臭氧層弟弟的衣服扎破,他讓沙漠上的沙子飛得永遠不得停息,攪亂了人民的生活。大自然叔叔不敢與它作對,匆匆忙忙的離開了人們。
如果我們再不能夠制止,白色污染會給人類嚴重的懲罰,到了最後,不僅是珍稀的動植物,就連我們人類,最終將會滅絕在沙漠上。
同學們,我們離不開賴以生存的地球,共同的命運把我們聯系在一起,大自然叔叔多麼盼望它能回到家園,地球母親把重任託付在人類的身上,因為只有我們才能挽回地球和人類的幸福:讓綠色不再嘆息,大自然不再哭泣,讓地球母親的傷痕消失,讓明天的地球更加美麗、堅強、可愛!
現在的地球,都是黃色,綠色大量減少,這是怎麼了?原來這是因為人們大量的砍伐樹木,這不僅讓鳥兒沒了家,還造成了崩塌,洪水等。沒有了樹,我們的地球就好像少了一根支撐的樑柱。
現在各個商店都跟著我們的嗜好,大量生產汽水,而汽水的「外衣」就是罐子,罐子更是一種污染,馬路,公園甚至連學校都成了它們的家。罐子有的是鋁做成的,鋁也是對人體有害的。
你知道嗎?廢舊電池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屬污染物——鉻、鉛、汞等。由廢舊電池所產生的污染,危害作用是緩慢的也是深遠的。當它們和普通的家庭垃圾混合後,在一定的條件下,會慢慢發生一系列化學反應,釋放出有毒物質,這些有毒物質焚燒時會污染大氣,滲入地下時污染地下水或江河湖泊;一旦進入土壤水源,將會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損害人的神經系統、造血功能、腎臟和骨骼。因此,它屬於危險垃圾。試驗表明:一支汞電池污染的水量超過一個人一生用水量的總和。
以前小河清澈見底,能看見小魚,現在工廠為了提高效率,竟把小河當成了排放污水的好地方,小河被污水弄得骯臟不堪,過路的行人都飛快的離開。
節約用水是在保護我們的環境,就是節約資源。我們要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保護環境,最簡單易行的就是從自己做起,注意節約用水,如:用完水籠頭後隨時關掉水籠頭;把洗菜的水用來澆花、涮拖把、沖廁所。不要以為水籠頭滴幾滴水算不了什麼,一個水籠頭每秒鍾滴一滴水,一年就是白白流掉36方水。如果一家一戶每月節約一方水,全國一個月會節約多少水呢?
幸虧現在人們都領悟到了地球以被污染,大家都已經行動起來了,我希望那些沒行動起來的人們,都彎一下腰把地上的紙撿起來,讓我們的明天更加美麗,整潔!
參考資料:再添加一點自己的感想
參考資料:你再自己改一改
1.
地球上的水儲量很充足,有著三分陸地七分水之說,那為什麼還要再三強調「節約每一滴生活用水」「不要讓眼淚成為最後一滴水呢」?有必要麼?有,當然有。所謂的「三分陸地七分水」,是包含了海洋水、冰川水、地下水、湖泊水、河流水等許多水體。海洋水佔了地球總水量的96。53%,因為是鹹的,所以不適合飲用及生活用水,我們所利用的只不過是淡水資源而已。淡水資源佔地球總水量的,在這2。53%中又有68。69%的冰川水和30。06%的地下淡水,由於技術的原因,淡水資源中又只有極小的一部分被我們所利用:湖泊淡水、河流水、淺層地下淡水等。所以真正能被我們所利用的淡水資源是微乎其微的,也難怪黨中央號召我們節約用水了。近年來,由於人類活動的增強,大量排放污水,使水體遭受污染,又減少了我們的用水量。
就拿黃河來說吧!它本來不叫黃河的,叫大河,與長江一樣是我們的母親河。由於黃土高坡上樹木的砍伐,導致其水土流失,從唐朝起就開始變黃,到了我們現在就是「一碗黃河水半碗沙」了。
與黃河相似,家鄉的水本來也是很清冽的。在我爸爸小時候,河水還是清明澄澈的,游魚細石,直視無礙。夏天時候,爸爸與夥伴嬉戲其中,攀比水上功夫。這幾年,家鄉辦起了廠,大家也都蓋起了新房。生活水平是提高了,可這素質卻不如往日了,污水亂排,垃圾亂倒,好好的一條河硬是整成了臭水溝。所以,誰也不會來這里洗菜、洗衣服了,只會來清洗一下農葯瓶之類的骯臟物品罷了。以前的那條鄉間小河離去了,我記得有一回,爸爸曾寫過一篇名為《逝去的夢》的作文,講的就是這條河。
人類是大自然的精靈,自以為是萬物之主宰,可以任憑改造自然。大自然經過多少億年才建立起來的和諧,人類只用了不到一百年的時間,就弄了個一塌塗。要知道,其他動物也有生存的權利。而水是所有生命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物質之一,要想保護地球上的生物,最主要的一點是先保護好水,我們的生命之水。
將保護水資源當成我們最光榮的使命去完成,去實現吧!
2.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園,森林是野生動物的家園,池塘是小魚兒的家園,天空是小雲朵的家園,而地球是我們人類共同的家園。
地球給了我們水源與森林,給了我們美麗的環境,也給了我們清新的空氣。可我們人類又是怎樣對待自己的家園的呢?
聽爸爸媽媽說,以前的地球是很美的,到處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空氣十分清新,使人心曠神怡。可是現在,地球變成什麼樣了呢?由於人類的自私自利,他們對森林.水源巧取豪奪,毫不珍惜,慷慨大方的揮霍,而且濫用化學葯品,造成一系列的生態災難。據我所知,目前全世界的工廠和電廠每年排入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有50億噸;二氧化硫.碳氧化物等有害氣體的排放量也相當大。進入大氣中的廢氣種類很多,已經產生危害而引起人們的注意的就有一百多種。大量的廢氣進入大氣層中,必然破壞大氣原有的化學組織和性質,對人類的環境產生很大的危害,它能讓我們患肺癌而死,使全球面臨變暖危險,使冰山融化,使整個地球禿頂既減少,使大量農作物隨氣候變化而遷移,造成許多農作物減少。總之,大氣污染對於人類是一場大災難。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我們現在雖然還只是小學生,不可能為全人類的環境作出特別大的貢獻,但我們可以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保護學校的環境做起。同學們,我們是21世紀的主人,環保意識是現代人的標志。我們要有時代責任感,為美化校園凈化校園作出我們應有的努力,「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讓我們共同努力,保護珍愛地球——我們共同的家園,讓清風常拂綠柳,碧水永伴蒼山!
3.
陣陣狂風捲起沙塵在天空中肆意打著滾兒,揚起的塑料袋被狂風任意地擺弄著。心總是想著:請給我一個綠色的家園吧!好嗎?
看見漫天飛舞的沙塵,污染著綠色的家園,一堆沙塵也污染著清澈而又甜的泉水, 再加上人們亂砍濫伐樹木、亂扔「白色垃圾」……使綠色難以抵擋黃色的沙漠,沙漠的污染「計劃」已經行動了,人類如果再不及時採取為地球種樹綠化環境,到地球變成一片荒涼,一片沙漠再種樹就來不及了,所有的生命都會變成沙漠,那就無法挽回了,有的人死亡,有的人會到其他星球居住,但是,難道你會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綠色的家園消失掉嗎?人類,睜開你的雙眼吧!為大自然植樹造林吧!讓你的家園更美好吧!
不久,縣政府開展「城鄉清潔工程」種樹綠化環境,把沙漠的污染「計劃」毀掉,現在綠色的面積比沙漠的面積多三四倍呢!空氣清新了,森林也鬱郁蔥蔥,綠草茵茵,美極了!希望以後更加美好!
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地球的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的最基本條件,保護地球生態環境是人類社會持續發展的基本保障,保護地球生物,尤其是綠色植物,保護地球上的生命,保護屬於人類的只有一個地球是地球人最神聖地使命。
還我一個蔚藍的天空,留我一個綠色的大地,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保護環境吧!
『貳』 環保小衛士圖畫
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lm=-1&cl=2&fr=ala0&word=%C2%CC%C9%AB%BB%B7%B1%A3%B5%C4%CD%BC%BB%AD
『叄』 誰有關於「紅領巾爭當環保小衛士」手抄報圖片,要清晰的,急用!!!
這個里!
http://image..com/i?ct=201326592&cl=2&lm=-1&tn=image&pv=&word=%D0%A1%D1%A7%C9%FA%BB%B7%B1%A3%CA%D6%B3%AD%B1%A8&z=0&fm=rs2
有很多
『肆』 「爭當環保小衛士」答題卡的題目的答案
保護環境,從小做起(演講稿)
老師們,同學們,大家好!
我演講的題目是:保護環境,從小做起。
這些年來。我們國家受到了嚴重的環境污染,特大沙塵暴在我國一次又一次發生,它將會掩埋草地、吞毀家園,嚴重地影響了人民的生活,使我們難以生存。綠色的草地將會變成沙漠,大樹將會永遠卧倒在地,而我們也不會快樂生活:幸福沒有了,親人沒有了,連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也會在茫茫宇宙中粉碎,就像玻璃摔在地上一樣。然而這不僅是沙塵暴帶來的災難。
現在,連南極也遭到了污染破壞。因此,地球上失去了最後一塊凈土。泰山原來是被人們觀賞的好地方,居然也成了保護區。
而我們,難道就只能袖手旁觀嗎,難道我們只能看著這美麗而脆弱的地球永遠消失在人間嗎?從此,我們能看到風吹草地見牛羊,白雲下面馬兒跑的那種景象嗎?雖然我們只是小學生,但是我們還可以為家鄉做出一點貢獻,讓定西在希望中崛起。
有些同學可能知道在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有個羅布泊,那是一個生機勃勃的綠洲,一年四季都會有新鮮的空氣,令人嚮往的環境,綠茵環繞、叢林掩蔽的環境讓那裡的生活的極少數人對著一片沙漠中的綠洲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可是有誰能夠知道,長達幾百甚至幾千年的聖地,竟然被那裡愚蠢的人們將它消失了、毀滅了。死亡人數陸續增加,更因為腐爛的屍體沒有埋葬,森林已經受到了嚴重的空氣污染,森林一天一天地消失。透過羅布泊幾乎烤焦地皮的陽光,我們依稀可以看見羅布泊的痛!它在懷念,懷念昔日的牛馬成群,青山綠水;它在嘆息,嘆息今朝的黃沙萬里,枯樹殘枝;它在渴望,渴望生命之源,萬物之根.然而,人類這個巨大的吸水鬼,斷絕了它的最後一絲希望.於是,用對生命的渴望壘起的綠色長堤轟然倒塌……
每當4月22日,這是地球的節日,至今已經30年了,就因為「三廢」污染(廢水、廢氣、廢渣)和「十大污染」,每年造成了全世界的一大部分人患病、殘廢、甚至死亡。然而,白色污染已經有了自由,它在天空中胡作非為,把空氣哥哥和臭氧層弟弟的衣服扎破,他讓沙漠上的沙子飛得永遠不得停息,攪亂了人民的生活。大自然叔叔不敢與它作對,匆匆忙忙的離開了人們。
如果我們再不能夠制止,白色污染會給人類嚴重的懲罰,到了最後,不僅是珍稀的動植物,就連我們人類,最終將會滅絕在沙漠上。
同學們,我們離不開賴以生存的地球,共同的命運把我們聯系在一起,大自然叔叔多麼盼望它能回到家園,地球母親把重任託付在人類的身上,因為只有我們才能挽回地球和人類的幸福:讓綠色不再嘆息,大自然不再哭泣,讓地球母親的傷痕消失,讓明天的地球更加美麗、堅強、可愛!現在的地球,都是黃色,綠色大量減少,這是怎麼了?原來這是因為人們大量的砍伐樹木,這不僅讓鳥兒沒了家,還造成了崩塌,洪水等。沒有了樹,我們的地球就好像少了一根支撐的樑柱。
現在各個商店都跟著我們的嗜好,大量生產汽水,而汽水的「外衣」就是罐子,罐子更是一種污染,馬路,公園甚至連學校都成了它們的家。罐子有的是鋁做成的,鋁也是對人體有害的。
你知道嗎?廢舊電池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屬污染物——鉻、鉛、汞等。由廢舊電池所產生的污染,危害作用是緩慢的也是深遠的。當它們和普通的家庭垃圾混合後,在一定的條件下,會慢慢發生一系列化學反應,釋放出有毒物質,這些有毒物質焚燒時會污染大氣,滲入地下時污染地下水或江河湖泊;一旦進入土壤水源,將會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損害人的神經系統、造血功能、腎臟和骨骼。因此,它屬於危險垃圾。試驗表明:一支汞電池污染的水量超過一個人一生用水量的總和。
以前小河清澈見底,能看見小魚,現在工廠為了提高效率,竟把小河當成了排放污水的好地方,小河被污水弄得骯臟不堪,過路的行人都飛快的離開。
節約用水是在保護我們的環境,就是節約資源。我們要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保護環境,最簡單易行的就是從自己做起,注意節約用水,如:用完水籠頭後隨時關掉水籠頭;把洗菜的水用來澆花、涮拖把、沖廁所。不要以為水籠頭滴幾滴水算不了什麼,一個水籠頭每秒鍾滴一滴水,一年就是白白流掉36方水。如果一家一戶每月節約一方水,全國一個月會節約多少水呢?
幸虧現在人們都領悟到了地球以被污染,大家都已經行動起來了,我希望那些沒行動起來的人們,都彎一下腰把地上的紙撿起來,讓我們的明天更加美麗,整潔!
參考資料:再添加一點自己的感想
參考資料:你再自己改一改
1.
地球上的水儲量很充足,有著三分陸地七分水之說,那為什麼還要再三強調「節約每一滴生活用水」「不要讓眼淚成為最後一滴水呢」?有必要麼?有,當然有。所謂的「三分陸地七分水」,是包含了海洋水、冰川水、地下水、湖泊水、河流水等許多水體。海洋水佔了地球總水量的96。53%,因為是鹹的,所以不適合飲用及生活用水,我們所利用的只不過是淡水資源而已。淡水資源佔地球總水量的,在這2。53%中又有68。69%的冰川水和30。06%的地下淡水,由於技術的原因,淡水資源中又只有極小的一部分被我們所利用:湖泊淡水、河流水、淺層地下淡水等。所以真正能被我們所利用的淡水資源是微乎其微的,也難怪黨中央號召我們節約用水了。近年來,由於人類活動的增強,大量排放污水,使水體遭受污染,又減少了我們的用水量。
就拿黃河來說吧!它本來不叫黃河的,叫大河,與長江一樣是我們的母親河。由於黃土高坡上樹木的砍伐,導致其水土流失,從唐朝起就開始變黃,到了我們現在就是「一碗黃河水半碗沙」了。
與黃河相似,家鄉的水本來也是很清冽的。在我爸爸小時候,河水還是清明澄澈的,游魚細石,直視無礙。夏天時候,爸爸與夥伴嬉戲其中,攀比水上功夫。這幾年,家鄉辦起了廠,大家也都蓋起了新房。生活水平是提高了,可這素質卻不如往日了,污水亂排,垃圾亂倒,好好的一條河硬是整成了臭水溝。所以,誰也不會來這里洗菜、洗衣服了,只會來清洗一下農葯瓶之類的骯臟物品罷了。以前的那條鄉間小河離去了,我記得有一回,爸爸曾寫過一篇名為《逝去的夢》的作文,講的就是這條河。
人類是大自然的精靈,自以為是萬物之主宰,可以任憑改造自然。大自然經過多少億年才建立起來的和諧,人類只用了不到一百年的時間,就弄了個一塌塗。要知道,其他動物也有生存的權利。而水是所有生命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物質之一,要想保護地球上的生物,最主要的一點是先保護好水,我們的生命之水。
將保護水資源當成我們最光榮的使命去完成,去實現吧!
2.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園,森林是野生動物的家園,池塘是小魚兒的家園,天空是小雲朵的家園,而地球是我們人類共同的家園。
地球給了我們水源與森林,給了我們美麗的環境,也給了我們清新的空氣。可我們人類又是怎樣對待自己的家園的呢?
聽爸爸媽媽說,以前的地球是很美的,到處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空氣十分清新,使人心曠神怡。可是現在,地球變成什麼樣了呢?由於人類的自私自利,他們對森林.水源巧取豪奪,毫不珍惜,慷慨大方的揮霍,而且濫用化學葯品,造成一系列的生態災難。據我所知,目前全世界的工廠和電廠每年排入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有50億噸;二氧化硫.碳氧化物等有害氣體的排放量也相當大。進入大氣中的廢氣種類很多,已經產生危害而引起人們的注意的就有一百多種。大量的廢氣進入大氣層中,必然破壞大氣原有的化學組織和性質,對人類的環境產生很大的危害,它能讓我們患肺癌而死,使全球面臨變暖危險,使冰山融化,使整個地球禿頂既減少,使大量農作物隨氣候變化而遷移,造成許多農作物減少。總之,大氣污染對於人類是一場大災難。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我們現在雖然還只是小學生,不可能為全人類的環境作出特別大的貢獻,但我們可以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保護學校的環境做起。同學們,我們是21世紀的主人,環保意識是現代人的標志。我們要有時代責任感,為美化校園凈化校園作出我們應有的努力,「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讓我們共同努力,保護珍愛地球——我們共同的家園,讓清風常拂綠柳,碧水永伴蒼山!3.
陣陣狂風捲起沙塵在天空中肆意打著滾兒,揚起的塑料袋被狂風任意地擺弄著。心總是想著:請給我一個綠色的家園吧!好嗎?
看見漫天飛舞的沙塵,污染著綠色的家園,一堆沙塵也污染著清澈而又甜的泉水,再加上人們亂砍濫伐樹木、亂扔「白色垃圾」……使綠色難以抵擋黃色的沙漠,沙漠的污染「計劃」已經行動了,人類如果再不及時採取為地球種樹綠化環境,到地球變成一片荒涼,一片沙漠再種樹就來不及了,所有的生命都會變成沙漠,那就無法挽回了,有的人死亡,有的人會到其他星球居住,但是,難道你會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綠色的家園消失掉嗎?人類,睜開你的雙眼吧!為大自然植樹造林吧!讓你的家園更美好吧!
不久,縣政府開展「城鄉清潔工程」種樹綠化環境,把沙漠的污染「計劃」毀掉,現在綠色的面積比沙漠的面積多三四倍呢!空氣清新了,森林也鬱郁蔥蔥,綠草茵茵,美極了!希望以後更加美好!
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地球的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的最基本條件,保護地球生態環境是人類社會持續發展的基本保障,保護地球生物,尤其是綠色植物,保護地球上的生命,保護屬於人類的只有一個地球是地球人最神聖地使命。
還我一個蔚藍的天空,留我一個綠色的大地,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保護環境吧!
『伍』 怎樣做一個環保小衛士
一、大力宣傳普及環境保護知識,提高廣大公眾的環保意識。結合與環境有關的紀念日,在社區及公共場所宣傳環保,參與社區的環保實踐和監督。
二、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提倡綠色生活,節約資源,減少污染,回收資源,綠色消費,支持環保。
三、積極、認真搞好居住社區、公共場所的綠化、美化、凈化,清除或有效控制日常生活中產生的污染,對環境少一份破壞,多一份關愛,共建綠色家園。
四、全面提高環境與發展意識,樹立正確的環境價值觀和環境道德風尚。負起環保責任,促進社會、經濟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五、認真貫徹國家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為改善人類居住環境做出實質性的貢獻;積極從事和廣泛參與改善人類居住環境工作。
環保小衛士宣傳語:
一、開展環衛整治,建設清潔家園!
二、學習,衛生,防,病,知識,增強農民衛生意識。
三、鄉鎮衛生院全面負責九項基本公共衛生均等化服務。
四、鮮花還需綠葉扶,城市更需市民護。
五、廣告牌匾安裝好,以免意外生煩惱。
六、同護藍天綠地碧水江南,共建衛生健康文明家園。
『陸』 爭當環保小衛士環保主題班會--教案
一、活動目的:通過這次活動,引導學生關心自己生活的環境,明確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提高保護環境、保護地球的意識;培養學生良好的個人習慣,鼓勵人人爭做環保小衛士,使他們自覺地用行動來保護環境、保護地球。
二、活動准備:
1、通過廣泛閱讀報刊雜志、藉助豐富的網路資源搜集環境污染的圖片資料;
2、自己編寫環保童謠,繪制環保宣傳畫,用廢品製作環保手工藝品,學唱一首有關環保的歌曲。
三、活動過程
(一)宣布主題班會開始
張:原以為你是那麼寬廣,不在乎帶走一片蔭涼;
魯:原以為你那麼堅強,沒想到你的眼淚在流淌。
張:地球,我們唯一的家園,讓我們愛你到地久天長!
魯:地球,我們的母親,讓我們盡情沐浴你的陽光!
張:我們剛剛學習了《只有一個地球》這篇課文,知道地球是一個極可愛又容易破碎的星球,也知道了地球是我們人類生存的唯一家園。
魯:但是,隨著現代科技、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們的家園正在遭受破壞,地球上的空氣、水、土壤等等正在受到嚴重的污染,這帶來了一系列的環境問題。為了共建我們的綠色家園,
合:《讓環保走進我們的生活》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二)環保小品表演
魯:大森林裡的動物聚集到一起了,它們在干什麼呢?請欣賞小品《動物法庭》。
張:看完小品,我們明白了,無論是人類還是動物,我們生活在同一個家園里,我們在一起,互利互惠,長期共存,缺一不可。
魯:所以,保護地球也應該保護動物,熱愛大自然也應該熱愛動物!
(三)回顧環保活動
張:說到這讓我想起了今年五月,華中里小學老師來我校傳經送寶時,我們曾參加過的那次尋找小動物的尋寶活動。
魯:是啊,那次活動給人的印象很深刻。我相信同學們也都還記得。有哪位同學願意說一說你參加那次活動的感受和體會。
(學生自由發言)
魯:當時的情形已經被拍了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那張照片吧。
(看華中里老師和希小學生一起送小鳥回家的照片)
張:你們做得真好!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保護環境。其實,保護環境就是要愛護大自然的萬事萬物。我們學校為了提高我們的環保意識,培養我們良好的環保習慣,曾開展了很多活動。哪位同學說說看,你曾參加了哪些活動?
(學生自由發言)
(四)環保知識知多少
魯:大家參加的環保活動真多啊!為了考察大家對環保知識的了解情況,我們特地准備了幾道搶答題。請聽題:
1、眼睛勞累了,看一看(B)色對眼睛有好處。
A.紅色 B.綠色 C.黃色
2、為保護藍天,我們在出門時,應該(C)
A.盡量選擇乘坐舒適的交通工具
B.使用私人車
C.盡量選擇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3、減小「白色污染」我們應該(A)
A.自覺地不用、少用難降解的塑料包裝袋
B.亂扔塑料垃圾
C.盡量使用塑料製品
4、隨著綠色消費運動的發展,全球已逐漸形成一種(B)的生活風尚
A.追求時尚 破壞環境
B.保護環境 崇尚自然
C.保護環境 盲目消費
5、21世紀是(C)世紀
A.科技 B.經濟 C.環保
6、選無磷洗衣粉(B)
A.保護衣物 B.防止污染 C.保護雙手
7、1972年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把(C)定位環境日
A.4月5日 B.5月5日 C.6月5日
8、生物圈一般是指包括(B)所形成生物系統的邊界圈與大自然邊界圈相互關系、影響。
A.人類、動物 B.人類、動物、植物 C.動物、植物
9、一節1號電池能十一平方米的土地永遠失去利用價值,一粒扣式電池可污染(C)
A.1立方米水 B.1000立方米水 C.6萬立方米水
10、當前人類社會面臨六方面的嚴重環境問題之一:(B)
A.生態環境惡化問題
B.生態環境惡化與新資源開發帶來的環境問題
C.新資源開發的問題
(五)我為環保支支招
張:大家知道的環保知識真多呀,下面我們一起看一組環保資料。
(看大屏幕上出示的環保資料)
張:從剛才的圖片資料中,我們可以看出,近幾年,我們的環境狀況越來越糟。持續的乾旱或暴雨,頻頻光顧的沙塵暴,被污染的空氣和海洋,不再蔚藍的天空......這都是我們人類不愛護環境,不善待自然帶來的惡果。
魯:應該說,環保的話題很多,人們要為環保所做的事也很多。那麼,我們,一個小學生又能為環保做些什麼呢?那就讓我們用我們的行動來說話吧。
張:請把你們保護環境的好習慣、好方法告訴大家。(自由交流)
我可以節約每一張紙;我可以愛護花草樹木;我可以節約用水(生活用水重復使用:洗菜洗手的水攢起來沖廁所。洗衣的水可以用來拖地,拖完地還可以沖廁所);我盡可能少用或不用塑料袋;我可以把用過的電池收集起來送到收集點;我可以不亂扔廢棄物。我可以盡好自己的義務,做到一日三掃。我可以勇敢阻止破壞環境的行為。......
(童謠展示:誦讀兒歌;變廢為寶手工秀展示;環保宣傳畫......)
(六)誦讀環保公益廣告
魯:剛才大家談得非常好,說的都是自己能夠做到的一些小事,但都確實對環保有益,這說明我們已經有了很強的環保意識,為了讓我們把這種意識更深的刻在腦海里,下面我們一起誦讀一組環保公益廣告詞。(齊聲朗讀)
——水是生命之源,請節約每一滴水,如果人類不節約水,那麼最後一滴水將是人們的眼淚。
——天空是小鳥的家,河流是魚兒的家,地球是我們的家。
——把綠色帶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讓綠色流入人們心中。
——保持地球生態平衡,就是保護人類自身。
——愛護環境,保護地球,讓我們用雙手共同撐起一片蔚藍的天空。
(七)活動小結
具體的範文模板
鏈接:鏈接: https://pan..com/s/1op1cTPa3oA7twQLiYSPiCA
『柒』 我做環保小衛士手抄報的內容
關於環保的資料
環保是現代生活中人類面臨的最大問題.要解決這一問題必須從基礎做起.
首先,要大量宣傳,提高人們的覺悟與認識,加強環保意識.
其次,要進行廢物回收利用,減少對森林樹木的砍伐.還要加強對白色污染的處理,少使用塑料製品.
最後,要對清潔方面作改進.使市容更整潔.
為了地球的明天,我們必須從現在開始努力,要好好地保護環境.於此我們提出如下建議:
實行垃圾分類袋裝化.這樣不僅能減少環衛工人的工作量,還能更好地起到廢物利用,減少污染,節約資源.
買菜時,少用塑料袋,盡量用竹籃子.
用筆盡量用可換芯的,減少圓珠筆外殼的浪費與垃圾量.
外出吃飯盡量不用一次性飯盒.
播種綠色就是播種希望 垃圾過剩與環境問題 垃圾的回收及資源化綜合利用 垃圾的回收及資源化綜合利用(下)海浴室中的科學
從喝純水想起
時下,飲用水正成為一種潮流.盡管媒介不只一次地介紹過飲用水的種種弊端,但"飲用水"族仍然日益擴大.
飲用水不單單指純水,還包括礦泉水,蒸餾水甚至太空水等等. 而我們喝著長大的自來水則成了相對的"非飲用水". 我們並不排除目前飲用水風靡,炒作起了一定的作用, 但它反映了當前水體污染的嚴重已經到了難以下口的程度.
有報道說:"據報道979年對全國798座城鎮的調查, 全國日污水排放量為國為民258萬噸, 其中工業廢水佔用819,生活污水占據199. 1989年對全國代表大會854個城鎮進行調查,每天的排放量達365.3億噸.其中工業廢水達成協議5.5億噸. 這些廢水絕大部分未經處理就直接排放, 污染了江河湖海.
此外, 更有一個不爭的事實擺在每個上海人面前.上海的母親河黃埔江,50年代中期(1958年)之前是一條水質清澈,魚蝦成群的河道,1962年水質開始受到污染, 1963年開始出現為期22天的黑臭期,1988年上升到場29天,佔全年約2/3, 水質不合格江段佔64.5km,佔全長113.5km的56.99%.
水污染的危害是不是不言而喻的.水體污染,水質惡化對人體健康和人類生活,生產都帶來了嚴重的危害.
水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物質,潔凈的人能給人們帶來蔥蘢花木,鳥語花香,恬靜舒適,美麗如畫的優美環境,給人們帶來寧靜,愉悅和和平.但是今天污染了的水給人們帶來的是痛苦,恐怖和災難.為了使生活更美好,讓秀麗的山水永駐人間,讓清水長流不斷,人們已越來越清晰地認識到防止水污染的重要性.
播種綠色就是播種希望 垃圾過剩與環境問題 從喝純水想起 垃圾的回收及資源化綜合利用垃圾的回收及資源化綜合利用浴室中的科學
2.2005年,一場「環保風暴」在中國內地颳起,30個總投資達1179億多元的在建項目被國家環保總局叫停,其中包括同屬正部級單位的三峽總公司的三個項目。理由是,這些項目未經環境影響評價,屬於未批先建的違法工程。
環境惡化無路可退中國的環境問題並非始自今日。早在上世紀90年代,環境污染問題就已非常嚴重。如淮河流域。在上世紀90年代五類水質就佔到了80%,整個淮河常年就如同一條巨大的污水溝。1995年,由環境污染造成的經濟損失達到1875億元。
據中科院測算,目前由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造成的損失已佔到GDP總值的15%,這意味著一邊是9%的經濟增長,一邊是15%的損失率。環境問題,已不僅僅是中國可持續發展的問題,已成為吞噬經濟成果的惡魔。
目前,中國的荒漠化土地已達267.4萬多平方公里;全國18個省區的471個縣、近4億人口的耕地和家園正受到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威脅,而且荒漠化還在以每年1萬多平方公里的速度在增長。
七大江河水系中,完全沒有使用價值的水質已超過40%。全國668座城市,有400多個處於缺水狀態。其中有不少是由水質污染引起的。如浙江省寧波市,地處甬江、姚江、奉化江三江交匯口,卻因水質污染,最缺水時需要靠運水車日夜不停地奔跑,將鄉村河道里的水運進城裡的各個企業。
中國平均1萬元的工業增加值,需耗水330立方米,並產生230立方米污水;每創造1億元GDP就要排放28.8萬噸廢水。還有大量的生活污水。其中80%以上未經處理,就直接排放進河道,要不了10年,中國就會出現無水可用的局面。
全國1/3的城市人口呼吸著嚴重污染的空氣,有1/3的國土被酸雨侵蝕。經濟發達的浙江省,酸雨覆蓋率已達到100%。酸雨發生的頻率,上海達11%,江蘇大概為12%。華中地區以及部分南方城市,如宜賓、懷化、紹興、遵義、寧波、溫州等,酸雨頻率超過了90%。
在中國,基本消除酸雨污染所允許的最大二氧化硫排放量為1200萬~1400萬噸。而2003年,全國二氧化硫排放量就達到2158.7萬噸,比2002年增長12%,其中工業排放量增加了14.7%。按照目前的經濟發展速度。以及污染控制方式和力度,到2020年,全國僅火電廠排放的二氧化硫就將達2100萬噸以上,全部排放量將超過大氣環境容量1倍以上,這對生態環境和民眾健康將是一場嚴重災難。
1月27日,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有人預言,如果再不加以整治,人類歷史上突發性環境危機對經濟、社會體系的最大摧毀,很可能會在不久的將來出現在中國。
治理污染陷於兩難有一種說法,要在經濟發展的同時控制好環境,在環保方面的投入須達到GDP的1.5%以上。但這是在環境保護本來就非常良好的情況下,在中國,根據上海的經驗,要真正有效地控制環境,環保投入須佔到GDP的3%以上。而在過去20年裡,中國每年在環保方面的投入,在90年代上半期是0.5%,最近幾年也只有1%多一點。環保是一種「奢侈性消費」,投入大,對GDP貢獻小,因此,一些本應用於環保方面的專項資金,也被挪作他用。
目前中國在環境問題上進退兩難:再不治理,未來無法保障;真要治理,則需大規模投入,眼前的經濟又難以承受。
有人算過,雲南滇池周邊的企業在過去20年間,總共只創造了幾十億元產值,但要初步恢復滇池水質,至少得花幾百億元,這是全雲南省一年的財政收入。淮河流域的小造紙廠,20年累計產值不過500億元。但要治理其帶來的污染,即使是幹流達到起碼的灌溉用水標准也需要投入3000億元。要恢復到20世紀70年代的三類水質,不僅花費是個可怕的數字,時間也至少需要100年。
違法成本低執法成本高就微觀角度說,在過去20年裡,國內製造業在無法依靠技術進步降低能耗、降低成本的情況下,只能朝兩個方面挖潛:一是工資,二是環保。最簡單的事,例如水泥生產,要達到起碼的環保要求,每噸水泥需增加8元成本,占水泥出廠價的5%。紡織業每年排放的廢水超過10億立方米,如要處理,則每噸需花費1.2~1.8元。提高生產成本5%。而絕大多數企業根本就沒有這么高的利潤率。因此只能在環保問題上打游擊:或是不建任何廢水處理設施:或是建立以後就當擺設,白天把污水放到處理池裡,晚上沒人時就排放到河裡,這樣就可以節省一大筆成本。在市場的無序化競爭中,這5%的成本。往往就決定了企業的盈與虧、生與死。
而中國在環保執法上的兩高一低——守法成本高、執法成本高、違法成本低,也助長了這種傾向。通常的情況是,環保部門為取證一件違法偷排事件,需耗費50萬元,而最終落到違法企業頭上的罰款,則只有區區5萬元,包括正在勁刮的所謂「環保風暴」。
一些投資數十億元的特大電站項目,違反環境評價擅自開工建設,最後的罰款也不過20萬元。區區20萬元罰款,對於一個投資超億元的項目來說,簡直是九牛一毛。這樣的處罰力度對違法行為談何震懾力?因此《環保法》歷來被人稱為「豆腐法」。
一場環保風暴將涉及數十萬家企業,由此帶來的結果必然是:大批企業的破產倒閉,大量人員失業,企業成本大幅提高,國內物價指數迅速地突破兩位數。因此,無論是宏觀成本,還是微觀成本,實際上都無法承受。
四個因素阻礙環境治理對環保部門在執法過程中遭遇的巨大阻力,國家環保總局副局長潘岳總結出了四個方面的原因:
首先,一些地方對科學發展觀認識不到位,單純追求經濟增長速度。一些高能耗、重污染的小冶煉、小鐵合金、小化工等被明令禁止的項目,在一些地方竟然呈現蔓延的趨勢。
其次,部分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資中,片面強調簡化審批,限期辦理相關手續。而不管項目是否會存在污染情況,只要來投資就批准,個別地方在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審批中存在「首長意志」、「先上車,後買票」等違法現象。
再次,環評質量亟待提高。有些環評單位不堅持科學評價,不敢以客觀的事實和科學的數據說話,評價結論含糊,模稜兩可,將項目的環境可行性與否的結論推給審批部門,甚至極個別的環評單位弄虛作假,編造、偽造數據,或者隱瞞事實,嚴重影響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的落實,使環境影響評價流於形式,喪失了第三方咨詢機構起碼的科學性和公正性。
最後,信息公開和公眾參與工作開展不足。我國目前的環境影響評價制度是政府主導型,以有限的政府力量去監管數量龐大的建設項目,顯然力不從心。
其實,環評法遇到的阻力更有背後的經濟利益在驅使。
掀起真正的「環保風暴」
中國是一個在環境上迴旋餘地極小的大國,又是一個在全球資源、市場基本被瓜分完畢後崛起的一個後起國家。中國沒有任何可能像某些先行國家那樣,等到環境惡劣到極點後再來治理。
但中國又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別人走過的先發展經濟、再治理污染的道路,中國不可避免的也會走一遭。
世界各國的歷史已經表明,在經濟增長與環境變化之間有一個共同的規律:一個國家在工業化進程中,會有一個環境污染隨國內生產總值同步高速增長的時期,尤其是重化工業時代:但當GDP增長到一定程度,隨著產業結構高級化,以及居民環境支付意願的增強。污染水平在到達轉折點後就會隨著GDP的增長反而戛然向下,直至污染水平重新回到環境容量之下,此即所謂環境庫茲涅茨曲線,當年日本的發展過程就是這一規律。
毫無疑問,中國沒有可能跨越這樣一個重化工業時代。因為中國的人口太多,國家太大,無法像芬蘭那樣,在本國製造業尚不發達的情況下,藉助於全球化分工,直接進入高科技時代。
上世紀90年代末,筆者曾回過蘇南老家,小時候那種清清河水,坐著船就可到達四鄉八鎮的情景已一去不復返了。而令筆者吃驚的是,造成這種局面的主要因素竟然是最普通的生活垃圾。在中國,即使不發展工業,由人口增長帶來的污染物,也足以使環境惡化到令人無法容忍的地步,即便是治理這樣的污染,也需要大筆投資,需要有經濟基礎。
中國在治理污染問題上,任重道遠,需要依法辦事,制止惡性環保事件的發生,延緩環境惡化的速度。
hahahahahahhhhhhhhhha關於環保的資料
環保是現代生活中人類面臨的最大問題.要解決這一問題必須從基礎做起.
首先,要大量宣傳,提高人們的覺悟與認識,加強環保意識.
其次,要進行廢物回收利用,減少對森林樹木的砍伐.還要加強對白色污染的處理,少使用塑料製品.
最後,要對清潔方面作改進.使市容更整潔.
為了地球的明天,我們必須從現在開始努力,要好好地保護環境.於此我們提出如下建議:
實行垃圾分類袋裝化.這樣不僅能減少環衛工人的工作量,還能更好地起到廢物利用,減少污染,節約資源.
買菜時,少用塑料袋,盡量用竹籃子.
用筆盡量用可換芯的,減少圓珠筆外殼的浪費與垃圾量.
外出吃飯盡量不用一次性飯盒.
播種綠色就是播種希望 垃圾過剩與環境問題 垃圾的回收及資源化綜合利用 垃圾的回收及資源化綜合利用(下)海浴室中的科學
從喝純水想起
時下,飲用水正成為一種潮流.盡管媒介不只一次地介紹過飲用水的種種弊端,但"飲用水"族仍然日益擴大.
飲用水不單單指純水,還包括礦泉水,蒸餾水甚至太空水等等. 而我們喝著長大的自來水則成了相對的"非飲用水". 我們並不排除目前飲用水風靡,炒作起了一定的作用, 但它反映了當前水體污染的嚴重已經到了難以下口的程度.
有報道說:"據報道979年對全國798座城鎮的調查, 全國日污水排放量為國為民258萬噸, 其中工業廢水佔用819,生活污水占據199. 1989年對全國代表大會854個城鎮進行調查,每天的排放量達365.3億噸.其中工業廢水達成協議5.5億噸. 這些廢水絕大部分未經處理就直接排放, 污染了江河湖海.
此外, 更有一個不爭的事實擺在每個上海人面前.上海的母親河黃埔江,50年代中期(1958年)之前是一條水質清澈,魚蝦成群的河道,1962年水質開始受到污染, 1963年開始出現為期22天的黑臭期,1988年上升到場29天,佔全年約2/3, 水質不合格江段佔64.5km,佔全長113.5km的56.99%.
水污染的危害是不是不言而喻的.水體污染,水質惡化對人體健康和人類生活,生產都帶來了嚴重的危害.
水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物質,潔凈的人能給人們帶來蔥蘢花木,鳥語花香,恬靜舒適,美麗如畫的優美環境,給人們帶來寧靜,愉悅和和平.但是今天污染了的水給人們帶來的是痛苦,恐怖和災難.為了使生活更美好,讓秀麗的山水永駐人間,讓清水長流不斷,人們已越來越清晰地認識到防止水污染的重要性.
播種綠色就是播種希望 垃圾過剩與環境問題 從喝純水想起 垃圾的回收及資源化綜合利用垃圾的回收及資源化綜合利用浴室中的科學
2.2005年,一場「環保風暴」在中國內地颳起,30個總投資達1179億多元的在建項目被國家環保總局叫停,其中包括同屬正部級單位的三峽總公司的三個項目。理由是,這些項目未經環境影響評價,屬於未批先建的違法工程。
環境惡化無路可退中國的環境問題並非始自今日。早在上世紀90年代,環境污染問題就已非常嚴重。如淮河流域。在上世紀90年代五類水質就佔到了80%,整個淮河常年就如同一條巨大的污水溝。1995年,由環境污染造成的經濟損失達到1875億元。
據中科院測算,目前由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造成的損失已佔到GDP總值的15%,這意味著一邊是9%的經濟增長,一邊是15%的損失率。環境問題,已不僅僅是中國可持續發展的問題,已成為吞噬經濟成果的惡魔。
目前,中國的荒漠化土地已達267.4萬多平方公里;全國18個省區的471個縣、近4億人口的耕地和家園正受到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威脅,而且荒漠化還在以每年1萬多平方公里的速度在增長。
七大江河水系中,完全沒有使用價值的水質已超過40%。全國668座城市,有400多個處於缺水狀態。其中有不少是由水質污染引起的。如浙江省寧波市,地處甬江、姚江、奉化江三江交匯口,卻因水質污染,最缺水時需要靠運水車日夜不停地奔跑,將鄉村河道里的水運進城裡的各個企業。
中國平均1萬元的工業增加值,需耗水330立方米,並產生230立方米污水;每創造1億元GDP就要排放28.8萬噸廢水。還有大量的生活污水。其中80%以上未經處理,就直接排放進河道,要不了10年,中國就會出現無水可用的局面。
全國1/3的城市人口呼吸著嚴重污染的空氣,有1/3的國土被酸雨侵蝕。經濟發達的浙江省,酸雨覆蓋率已達到100%。酸雨發生的頻率,上海達11%,江蘇大概為12%。華中地區以及部分南方城市,如宜賓、懷化、紹興、遵義、寧波、溫州等,酸雨頻率超過了90%。
在中國,基本消除酸雨污染所允許的最大二氧化硫排放量為1200萬~1400萬噸。而2003年,全國二氧化硫排放量就達到2158.7萬噸,比2002年增長12%,其中工業排放量增加了14.7%。按照目前的經濟發展速度。以及污染控制方式和力度,到2020年,全國僅火電廠排放的二氧化硫就將達2100萬噸以上,全部排放量將超過大氣環境容量1倍以上,這對生態環境和民眾健康將是一場嚴重災難。
1月27日,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有人預言,如果再不加以整治,人類歷史上突發性環境危機對經濟、社會體系的最大摧毀,很可能會在不久的將來出現在中國。
治理污染陷於兩難有一種說法,要在經濟發展的同時控制好環境,在環保方面的投入須達到GDP的1.5%以上。但這是在環境保護本來就非常良好的情況下,在中國,根據上海的經驗,要真正有效地控制環境,環保投入須佔到GDP的3%以上。而在過去20年裡,中國每年在環保方面的投入,在90年代上半期是0.5%,最近幾年也只有1%多一點。環保是一種「奢侈性消費」,投入大,對GDP貢獻小,因此,一些本應用於環保方面的專項資金,也被挪作他用。
目前中國在環境問題上進退兩難:再不治理,未來無法保障;真要治理,則需大規模投入,眼前的經濟又難以承受。
有人算過,雲南滇池周邊的企業在過去20年間,總共只創造了幾十億元產值,但要初步恢復滇池水質,至少得花幾百億元,這是全雲南省一年的財政收入。淮河流域的小造紙廠,20年累計產值不過500億元。但要治理其帶來的污染,即使是幹流達到起碼的灌溉用水標准也需要投入3000億元。要恢復到20世紀70年代的三類水質,不僅花費是個可怕的數字,時間也至少需要100年。
違法成本低執法成本高就微觀角度說,在過去20年裡,國內製造業在無法依靠技術進步降低能耗、降低成本的情況下,只能朝兩個方面挖潛:一是工資,二是環保。最簡單的事,例如水泥生產,要達到起碼的環保要求,每噸水泥需增加8元成本,占水泥出廠價的5%。紡織業每年排放的廢水超過10億立方米,如要處理,則每噸需花費1.2~1.8元。提高生產成本5%。而絕大多數企業根本就沒有這么高的利潤率。因此只能在環保問題上打游擊:或是不建任何廢水處理設施:或是建立以後就當擺設,白天把污水放到處理池裡,晚上沒人時就排放到河裡,這樣就可以節省一大筆成本。在市場的無序化競爭中,這5%的成本。往往就決定了企業的盈與虧、生與死。
而中國在環保執法上的兩高一低——守法成本高、執法成本高、違法成本低,也助長了這種傾向。通常的情況是,環保部門為取證一件違法偷排事件,需耗費50萬元,而最終落到違法企業頭上的罰款,則只有區區5萬元,包括正在勁刮的所謂「環保風暴」。
一些投資數十億元的特大電站項目,違反環境評價擅自開工建設,最後的罰款也不過20萬元。區區20萬元罰款,對於一個投資超億元的項目來說,簡直是九牛一毛。這樣的處罰力度對違法行為談何震懾力?因此《環保法》歷來被人稱為「豆腐法」。
一場環保風暴將涉及數十萬家企業,由此帶來的結果必然是:大批企業的破產倒閉,大量人員失業,企業成本大幅提高,國內物價指數迅速地突破兩位數。因此,無論是宏觀成本,還是微觀成本,實際上都無法承受。
四個因素阻礙環境治理對環保部門在執法過程中遭遇的巨大阻力,國家環保總局副局長潘岳總結出了四個方面的原因:
首先,一些地方對科學發展觀認識不到位,單純追求經濟增長速度。一些高能耗、重污染的小冶煉、小鐵合金、小化工等被明令禁止的項目,在一些地方竟然呈現蔓延的趨勢。
其次,部分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資中,片面強調簡化審批,限期辦理相關手續。而不管項目是否會存在污染情況,只要來投資就批准,個別地方在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審批中存在「首長意志」、「先上車,後買票」等違法現象。
再次,環評質量亟待提高。有些環評單位不堅持科學評價,不敢以客觀的事實和科學的數據說話,評價結論含糊,模稜兩可,將項目的環境可行性與否的結論推給審批部門,甚至極個別的環評單位弄虛作假,編造、偽造數據,或者隱瞞事實,嚴重影響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的落實,使環境影響評價流於形式,喪失了第三方咨詢機構起碼的科學性和公正性。
最後,信息公開和公眾參與工作開展不足。我國目前的環境影響評價制度是政府主導型,以有限的政府力量去監管數量龐大的建設項目,顯然力不從心。
其實,環評法遇到的阻力更有背後的經濟利益在驅使。
掀起真正的「環保風暴」
中國是一個在環境上迴旋餘地極小的大國,又是一個在全球資源、市場基本被瓜分完畢後崛起的一個後起國家。中國沒有任何可能像某些先行國家那樣,等到環境惡劣到極點後再來治理。
但中國又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別人走過的先發展經濟、再治理污染的道路,中國不可避免的也會走一遭。
世界各國的歷史已經表明,在經濟增長與環境變化之間有一個共同的規律:一個國家在工業化進程中,會有一個環境污染隨國內生產總值同步高速增長的時期,尤其是重化工業時代:但當GDP增長到一定程度,隨著產業結構高級化,以及居民環境支付意願的增強。污染水平在到達轉折點後就會隨著GDP的增長反而戛然向下,直至污染水平重新回到環境容量之下,此即所謂環境庫茲涅茨曲線,當年日本的發展過程就是這一規律。
毫無疑問,中國沒有可能跨越這樣一個重化工業時代。因為中國的人口太多,國家太大,無法像芬蘭那樣,在本國製造業尚不發達的情況下,藉助於全球化分工,直接進入高科技時代。
上世紀90年代末,筆者曾回過蘇南老家,小時候那種清清河水,坐著船就可到達四鄉八鎮的情景已一去不復返了。而令筆者吃驚的是,造成這種局面的主要因素竟然是最普通的生活垃圾。在中國,即使不發展工業,由人口增長帶來的污染物,也足以使環境惡化到令人無法容忍的地步,即便是治理這樣的污染,也需要大筆投資,需要有經濟基礎。
中國在治理污染問題上,任重道遠,需要依法辦事,制止惡性環保事件的發生,延緩環境惡化的速度。
『捌』 咋寫「爭當環保小衛士」的習作
我是環保小衛士
古往今來,地球媽媽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無數代子孫。原來的她被小輩們裝飾得楚楚動人。可是,現在人類為了自身的利益,將她折磨得天昏地暗。人類只有一個地球;而地球正面臨著嚴峻的環境危機。「救救地球」已成為世界各國人民最強烈的呼聲。
我為周圍環境的惡化而感到心痛,我想:作為未來接班人的青少年,如果不了解人類環境的構成和環境問題的嚴重性,無視有關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不去增強環境保護意識,自覺履行保護環境的義務的話,我們的生命將毀在自己的手中,老天將對我們作出嚴厲的懲罰。為此我下定決心要從我做起愛護環境,保護我們這個賴以生存的家園,做一個保護環境的衛士。
在剛過去的一年中,我積極參加學校開展的植樹活動,帶領我們初一(6)中隊的班幹部創立了「綠色天使」植綠護綠小組,鼓勵隊員們在校園里認養了一棵小樹苗,利用課余時間給它梳妝打扮,為它長成參天大樹打下了基礎。在學校組織的「讓地球充滿生機」的簽字活動中,我鄭重地在上面簽下自己的名字,並寫下了自己對環保的決心和期望,對美好未來的憧憬。我積極參加學校在世界環境日舉行的有獎徵稿,認真查閱、收集各類資料,進行社會調查,撰寫有關環境治理設想方面的文章,我經常去參加學校組織的環保講座,觀看環保方面的錄相帶,積極參預環保知識問答調查活動,認真填寫每一項提問。我參與了「紅領巾植綠護綠隊」的網站建設,在上面發布大量的環保圖片和環保知識,以及關於環保的各方面的法律知識,我國在環保方面發展動向、世界各國的環境保護情況;每個月我都利用網路、報紙,查找一些最新的不同的專題和板塊「環保資訊」來告訴大家;還定期製作一些宣傳板來宣傳環保知識和生活中的環保常識。提高了大家的環保意識;號召同學們從不同的方面來關愛自己的家園,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為周圍的環境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我積極動員身邊的人一起來依法保護和建設人類共有的同樣也是僅有的家園,為促進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為人類的文明做出貢獻。我還和同學們共同發起「養一盆花,認養一棵樹、愛惜每一片綠地,讓我們周圍充滿綠色」和「小用塑料袋不使用泡沫飯盒和一次性筷子,讓我們遠離白色污染」的倡議。讓我們放下方便袋,拿起菜籃子,讓我們共同走向美好的綠色的明天,走向輝煌、燦爛的未來!
據我收集到的一份報告說:「環境問題是由於人類不合理地開發和利用自然源所造成的。觸目驚心的環境問題主要有大氣污染、水質污染、雜訊污染、食品污染、不適當開發利用自然資源這五大類。」一個個鐵一樣的事實告訴我們,它們像惡魔般無情地吞噬著人類的生命。它威脅著生態平衡,危害著人體健康,制約著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它讓人類陷入了困境。為此我作出宣告:「只要我們——人類有時刻不忘保護環境的意識,有依法治理環境的意識,地球村將成為美好的樂園」。未來的天空一定是碧藍的,水是清澈的,綠樹成蔭鮮花遍地,人類可以盡情享受大自然賦予我們的幸福。
「真正檢驗我們對環境的貢獻不是言辭,而是行動。」雖然我現在做得只不過是一些微小的事,但是我堅信要是我們人人都有保護環境的責任心,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攜手保護我們的家園,自然會給人類應有的回報。在溫暖的搖籃——草原上小憩;在慈祥的笑臉——天空下成長,在愛的源泉——河流中沐浴
『玖』 我要一個保護環境創建綠色校園的手抄報的圖片
1.節水為榮——隨時關上水龍頭,別讓水空流
我國是世界上12個貧水國家之一,淡水資源還不到世界人均水量的 1/4。全國600多個城市半數以上缺水,其中108個城市嚴重缺水。地表水 資源的稀缺造成對地下水的過量的開采。50年代,北京的水井在地表下 約5米處就能打出水來,現北京4萬口井平均深達49米,地下水資源已近 枯竭。
2.監護水源——保護水源就是保護生命
據環境監測,全國每天約有1億噸污水直接排入水體。全國七大水系 中一半以上河段水質受到污染。35個重點湖泊中,有17個被嚴重污染, 全國1/3的水體不適於灌溉。90%以上的城市水域污染嚴重,50%以上城鎮 的水源不符合飲用水標准,40%的水源已不能飲用,南方城市總缺水量的 60%-70%是由於水源污染造成的。
3.一水多用——讓水重復使用
地球表面的70%是被水覆蓋著的,約有14億千立方米的水量,其中有 96.5%是海水。剩下的雖是淡水,但其中一半以上是冰,江河湖泊等可直 接利用的水資源,僅占整個水量的0.003%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