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新冠疫情為主題的黑板報內容有哪些
新冠疫情防控知識宣傳內容有:
1、科學戴口罩
佩戴口罩,是預防新冠肺炎、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的有效方法,既保護自己,又保護他人。應根據不同疫情風險等級和所處環境選擇適宜防護級別的口罩,如處於人員密集場所、乘坐廂式電梯和公共交通工具等時,需配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
2、勤洗手
洗手是預防傳染病最簡便有效的措施之一。呼吸道傳染病除了通過飛沫傳播,也會經手接觸傳播,如果不能及時正確洗手,手上的病毒、細菌可以通過手觸摸口、眼、鼻進入人體。通過洗手可以簡單有效地切斷這一途徑,保持個人手部的清潔衛生可以有效降低患呼吸道傳染病的風險。
3、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
公共場所人員多,流動量大,感染風險未知,且人與人之間難以保持1米距離,一旦有病毒感染者,在沒有有效防護的情況下,很容易造成人與人之間的傳播,空氣流動性差的公共場所病毒傳播的風險更大。
4、室內經常開窗通風
室內環境密閉,容易造成病菌滋生繁殖,增加人體感染疾病的風險。勤開窗通風可有效減少室內致病微生物和其他污染物。此外,陽光中的紫外線還有殺菌的作用。每天早、中、晚均應開窗通風,每次通風時間不短於15分鍾。寒冷季節開窗通風要注意保暖,避免受涼。
5、遵守1米線社交距離
呼吸道傳染病大多通過飛沫近距離傳播,為預防呼吸道傳染病,在排隊、付款、交談、運動、參觀時要保持1米以上安全社交距離。
6、注意呼吸道禮儀
咳嗽打噴嚏時,用紙巾捂住口鼻,無紙巾時用手肘代替,注意紙巾不要亂丟。
㈡ 疫情之下醫護人員有什麼讓你暖心而感動的故事
疫情中的生活是灰色的,各地的醫護人員都在竭盡所能,讓患者的日子亮起來。除了治病救人,他們還做了許許多多溫暖人心的事情。
防護服上畫卡通圖案
㈢ 結合抗擊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這些人物事跡和體現出的中國精神,談一談如何「學榜樣、找差距、踐初心」真正
醫務工作者白衣執甲、逆行出征;武漢和湖北人民顧全大局、頑強不屈;各行各業工作者不懼風雨、敬業堅守,全體中國人同舟共濟、守望相助,守護了國家和民族生生不息的希望,譜寫了可歌可泣的英雄詩篇。
1、 疫情見證的,是尊重科學的時代精神。
從「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到「堅持全國一盤棋,全面動員、全面部署、全面加強疫情防控工作」,習近平總書記運籌帷幄,親自指揮了這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堅持全國一盤棋,就要上下連成一條心、擰成一股繩,勁要使好,力要用全。
2、 疫情見證的,是同舟共濟的民族精神。
面對嚴重的新型冠狀病毒,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在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黨中央統一領導下,上下一心、干群一心、黨群一心、軍民一心、凝聚起無難不克、無往不勝的強大力量。
無論是八方馳援的人間大愛,還是舍己為人的堅定從容;無論是忠於職守的高度責任,還是共克時艱的戮力同心,都是偉大中華民族精神的體現和升華。
(3)根據新冠疫情事跡製作的卡通圖片擴展閱讀:
「寶寶們」已經成長為頂樑柱
中國年輕人自稱「寶寶」,社會給他們的定義就是任性、自我,愛睡懶覺、樂於享受。他們被父輩一直保護著,如今,換我們保護他們。
他們是負責的,穿上制服,就是社會擔當,變身為不同職業,只為一個信念,關心他人、呵護病患,他們也能做的很好。
一夜長大的中國青年,或許因為富足的生活暫時忘記了生活的不易,但是關鍵時刻,我們放棄物質,去追求精神的豐盈,所謂「少年出英雄」,這就是中國青年的擔當。
㈣ 關於新冠疫情的畫七年級比賽的怎麼畫
先給畫作定一個主題,抗疫情。
具體畫作步驟:1、我們畫上眼睛和一個護目鏡,畫上口罩,畫上防護服。
2、畫上手裡拿著試管的樣子,醫生背後是長方形內容框。
3、我們畫上各種大小不一的虛線的圓形,然後畫出圓形上凸起的小球。
4、我們給手抄報塗上顏色,這幅抗疫情的手抄報就畫好了。
㈤ 疫情典型青年人物事跡有哪些
1、鄭曉憲
鄭曉憲,女,漢族,中共預備黨員,現就讀於山西工程技術學院。所負責的工作是住戶上門排查和宣傳設施維護。在凜冽的大風中,我和同行的志願者們拉著宣傳條幅在社區內懸掛。
並且隨時關注維護。上門對居民情況的排查工作雖然存在一定的感染風險,但永不言棄的精神和信念不允許我有半步退縮,越是黑暗濃密,就越需要迎難而上。
作為疫情防控志願者,堅守崗位、盡職盡責是我不變的信條。與奮戰在一線的工作人員相比,我們所做的一切顯得那麼微不足道。
㈥ 抗擊新冠肺炎的英雄人物事跡有哪些
1、李蘭娟
中國工程院院士、傳染病學專家。
對打贏這場戰役都有著不可磨滅的功勛,她是第一個提出「武漢封城」的人,奮戰在抗疫一線,嘔心瀝血,帶領團隊研發疫苗。
「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跑贏時間;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從病毒手裡搶回更多病人。」這位硬漢、這位狙擊手眼中只有一個目標,新冠狀病毒,狙擊、狙擊、再狙擊。
㈦ 漫畫師陳春娜用漫畫的形式記錄暖心抗疫故事,你都知道哪些抗疫故事
自去年疫情暴發,杭州自由插畫師陳春娜就用漫畫的形式,記錄下了數十個抗疫過程中的暖心故事。這一年,新聞里那些牽動人心的瞬間,都在陳春娜的筆下,化作了一幅幅生動的卡通漫畫。湖北95後女醫生騎行4天3夜返崗戰疫、青島5歲小男孩做完核酸檢測後向醫護人員鞠躬、武漢挺住、吉林加油、河北必勝……她筆下的每個人物,身上都標注著各個省市的名字,她甚至還花了一周的時間,詳細整理記錄了各省馳援一線的具體日期。在疫情期間還有那些暖心故事,下面具體介紹:
三、除了我們的白衣天使,還有無數的一線抗疫工作人員在努力著。我們普通人,只是在家不出門,來為防疫做貢獻。而那些一線的民警,每天堅守崗位,風雨無阻,奮斗在防疫站點。就說一件發生在自己家附近的事吧,我們小區之前有一位疑似病例,小區單元門很快被封鎖,轄區民警24小時換班看守,整棟樓三十幾戶的生活采購由社區人員負責,其實他們每個人真的很辛苦。我們看不到的、我們所不知曉的這些默默奉獻的人們很多很多。他們都正在以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為抗疫工作添磚加瓦,中國也是因為這每一位奉獻者的“1”而強大。這些偉大的抗疫故事,將永遠留在我們心間。
㈧ 像鍾南山這樣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工作中作出積極貢獻的有哪些
1、廣州中醫葯大學副校長,廣東省中醫院副院長張忠德:
守好社區門,就是守好一座城。
廣州有11個區2740個社區,實際管理服務人口超過了2200萬。疫情防控對社區工作者是一場最嚴峻的挑戰。如何守好社區門?廣州市白雲區黃石街組織辦公室專職副主任、團工委副書記謝達賢分享了三個故事。
黃石街轄區內生活著45萬人,外來人口超過三分之二,特別是城中村,小街小巷多,人員密集,需要大量的人員值守。應該怎樣設崗布防?謝達賢和同事們擬定了設崗初步方案,逐一實地查驗,最後確定了72個崗點,一天內就走了3萬多步。
春節假期,他把社區黨員組成29支黨員突擊隊,並發動「雙報到黨員」 參與值守。在廣州的疫情防控中,有超過17萬名黨員下沉社區,6500多支黨員突擊隊、先鋒隊、服務隊沖鋒在前,築起了一個個牢不可破的社區防控堡壘。
今年春節前,在正常的人員流動中,黃石街道有幾個人遞交了離職報告。但大年初二,遞交離職申請的工作人員也全都回到自己的崗位上。為了讓社區安全多一分保障,他們主動將離職延後了三個多月。
6月份,一對剛從國外回來的母女被安排在隔離酒店進行健康醫學觀察。在入住的第二天,母親就因常規病毒感染需要住院治療。6歲的小女孩,媽媽不在身邊,可怎麼辦?
謝達賢站起來,號召同事們當起了小女孩的「臨時爸爸媽媽」。社區工作者們分成了4個班,輪流照顧小女孩,24小時全程陪護,一刻也不離開,直到第三天她的母親出院。
類似這樣的故事,每天都會在社區發生。身為社區基層幹部,謝達賢深深懂得,守好社區門,就是守好一座城。
㈨ 新冠疫情的科幻畫作品有哪些四開紙
可以這樣畫:
1、首先在畫面左下角畫一個穿著防護服的醫護人員,右上角畫一個拿著棍子,帶著口罩的小男孩。
2、在畫面中間畫一個病毒,它的四周畫四個大的注射器,旁邊還有一顆葯丸。
3、在畫面空白處畫一些病毒、葯丸和口罩,記住別忘了給病毒們加上表情哦。
4、接下來就可以上色啦,將口罩塗成深藍色,背景空白出塗成淺藍色,中間的病毒塗成黃色,小男孩的衣服塗成紅色,褲子塗成灰色,防護服上的條紋塗成淺藍色
5、在注射器里畫出不同顏色的液體,周圍的葯丸也塗成不同的顏色,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想像了來塗。
6、將畫面周圍的小的病毒塗成不同的顏色,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想像來塗,這樣一幅防疫兒童畫就完成啦,快來一起試試吧
㈩ 《時代》周刊最新一期的封面,背後究竟有何含義
近期美國時代周刊的新一期封面可以說是觸動了很多人的心靈,如此簡潔的封面之下,隱喻著美國政客對新冠病毒的不作為。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此次圖片當中的幾個主要要素,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莫過於新冠病毒的卡通圖片,這樣的圖片布滿了整個封面的大半個份額,可以說是佔佔據了時代周刊封面的2/3的地區。而除了這樣的觸目驚心病毒圖片之外,站下剩下1/3的就是白宮的圖樣。
時代周刊作為美國的主流媒體,而此次周刊的封面可以說是讓我們眾多不了解美國實情的人,更多的了解到美國疫情的嚴峻,而在一片祥和的白宮外表之下,眾多紅色染著黑色的病毒圖片在白宮上空盤旋。如此的設計也看得出此次時代周刊封面設計者的別有用心和對政治家的控訴和無奈,讓此次封面成為大眾焦點的同時,也為人們看清現實而感到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