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蝲蛄和小龍蝦長得極其相似,該如何區分它們呢
蝲蛄和小龍蝦在外觀上非常相似,甚至很多人並不能分清楚蝲蛄和小龍蝦,實際上,蝲蛄和小龍蝦在外觀上還是有很多區別的,例如小龍蝦和蝲蛄的外殼顏色是不同的,它們的觸須的數量也是有明確區別,蝲蛄和小龍蝦對於生存的水質要求是有區別的,兩者的食物要求也不一樣。
小龍蝦身體外殼主要是暗紅色或者黑色,但是蝲蛄身體外殼的顏色全是青色的,在河底不容易被人發現,通常躲身藏雨河底的石頭下面,不過將蝲蛄用大火烹飪後身體外殼顏色會由青色變成非常鮮亮的紅色,蝲蛄的頭部非常大,在嘴的兩邊有兩條長長的觸須和尖刺,但是小龍蝦的頭部是有三對觸須,三對觸須的長度並不一致,通常都是兩對比較長,一對比較短。
B. 小龍蝦的外形特點是什麼120字左右。
小龍蝦形似蝦而甲殼堅硬。成體長約5.6~11.9厘米,整體顏色包括紅色、紅棕色、粉紅色。背部是醬暗紅色,兩側是粉紅色,帶有橘黃色或白色的斑點。甲殼部分近黑色,腹部背面有一楔形條紋。幼蝦體為均勻的灰色,有時具黑色波紋。螯狹長。
甲殼中部不被網眼狀空隙分隔,甲殼上明顯具顆粒。額劍具側棘或額劍端部具刻痕。爪子是暗紅色與黑色,有亮桔紅色或微紅色結節。幼蟲和雌性的爪子的背景顏色可以是黑褐色。頭頂尖長,經常有輕微刺或結節,結節通常具鋒利的脊椎。
體形較大呈圓筒狀,甲殼堅厚,頭胸甲稍側扁,前側緣除海螯蝦科外,不與口前板癒合,側緣也不與胸部腹甲和胸肢基部癒合。頸溝明顯。第1觸角較短小,雙鞭。第2觸角有較發達的鱗片。3對顎足都具外肢。步足全為單枝型,前3對螯狀,其中第1對特別強大、堅厚,故又稱螯蝦。末2對步足簡單、爪狀。鰓為絲狀鰓。
小龍蝦頭部有觸須3對,觸須近頭部粗大,尖端小而尖。在頭部外緣的一對觸須特別粗長,一般比體長長1/3;在一對長觸須中間為兩對短觸須,長度約為體長的一半。
棲息和正常爬行時6條觸須均向前伸出,若受驚嚇或受攻擊時,兩條長觸須彎向尾部,以防尾部受攻擊。胸部有步足5對,第1-3對步足末端呈鉗狀,第4-5對步足末端呈爪狀。
第2對步足特別發達而成為很大的螯,雄性的螯比雌性的更發達,並且雄性龍蝦的前外緣有一鮮紅的薄膜,十分顯眼。雌性則沒有此紅色薄膜,因而這成為雄雌區別的重要特徵。尾部有5片強大酌尾扇,母蝦在抱卵期和孵化期,尾扇均向內彎曲,爬行或受敵時,以保護受精卵或稚蝦免受損害。
(2)小龍蝦黑色背景圖片擴展閱讀:
食用價值
在中國,小龍蝦於1929年從日本移植到南京一帶,後經人工養殖和推廣,逐漸擴展到北京、天津、河北、山西、河南等省市。在中國的南方和北方可生存和發展,已經成為歸化於中國自然水體的一個種群。
2000年,江蘇省盱眙縣舉辦了「龍蝦節」,此後盱眙龍蝦開始擴展到蘇浙滬及全國。盱眙的「十三香麻辣小龍蝦」在中國名聲大噪,「十三香調料」是一種約定俗成的叫法,實際上是由20多種香料搭配使用,可分別烹制出多種味型。
2000年代以來,北京簋街的麻辣小龍蝦(「麻小兒」)也逐漸成為北京赫赫有名的小吃,是常見的餐點,受到食客的普遍歡迎,並且有部分製成龍蝦醬外銷。時至今日,雖然小龍蝦仍被中國政府列入入侵物種名錄,但野生小龍蝦的數量已無法滿足龐大的消費量,小龍蝦養殖已成為不少地方的重要產業。
C. 小龍蝦品種有哪些,養殖的龍蝦比野生的干凈嗎
小龍蝦的品種有4種,分別為日本沼蝦、羅氏沼蝦、克氏原螯蝦、紅蟹蝦。1、日本沼蝦:食性較雜,生長速度較快,繁殖和抗病能力較強。2、羅氏沼蝦:一般生活在河流下游,生存溫度為15-35℃,生長適溫22-32℃。3、克氏原螯蝦:繁殖力較強,成體長度為5.6-11.9厘米左右,顏色為暗紅色,甲殼部分近黑色。
一、小龍蝦品種有哪些
1、日本沼蝦
日本沼蝦又被稱為青蝦,該品種屬於軟甲亞綱、十足目、遊行亞目、長臂蝦科,特點為食性雜、生長速度較快、繁殖能力和抗病能力較強。
2、羅氏沼蝦
(1)該品種在不同的生長階段具有不同的棲息習性,其生存溫度為15-35℃,生長適溫22-32℃。
(2)幼體發育期,一般需要生活在鹽度為8-22‰的鹹淡水中,仔蝦需在淡水中生活,成蝦對鹽度無限制,既能生活於淡水中,又能生活於鹽度較低的半鹹水中。
(3)一般情況下,羅氏沼蝦會生活在受潮汐影響的河流下游,以及與之相通的水田、湖泊、水渠等水域中。
3、克氏原螯蝦
(1)甲殼堅硬,成體長度約為5.6-11.9厘米左右,顏色為暗紅色,甲殼部分近黑色(幼蝦身體呈灰色,有時具黑色的波紋),腹部的背面有一條斜形條紋。
(2)甲殼上有明顯的顆粒,中部不被網眼狀的空隙所分隔。
(3)該品種具有較強的繁殖能力,可在鹽度為3-9‰的環境中生長,溫度即使達到40℃或零下15℃也能生存。
4、紅蟹蝦
(1)該品種屬於底棲爬行動物,別稱澳洲龍蝦、淡水龍蝦、小龍蝦,可在河流、湖泊、池塘等水域中生存,半鹹水環境中也能生存。
(2)該品種的雜食較性,平時一般以水生昆蟲、小型底棲動物、有機碎屑、水生植物、人工配合飼料、發酵的牛糞為食。
(3)生存適宜水溫為22-32℃,極限最低和最高水溫分別為4℃、37℃,若水質惡化,它們會離開水體進行自救。
二、養殖的龍蝦比野生的干凈嗎
1、一般情況下,養殖的小龍蝦要比野生的小龍蝦干凈一些,因為養殖戶的目的是為了出售,而小龍蝦的價值主要取決於它自身的大小和品質,因此為了獲得較好的經濟利益養殖戶會為小龍蝦提供適宜的生活環境,這其中就包括了良好的水質條件。
2、若小龍蝦的生長環境較差,則它們一般不會蛻殼,而是固化自己的外殼和鉗子,以此來進行自保,這會導致小龍蝦的個頭偏小,難以達到預期的產量,所以養殖戶一般都會想方設法為小龍蝦提供良好的環境,讓它們能反復蛻殼增加體型,從而提高產量。
3、野生的小龍蝦其生活環境較差,而且可能進食了水中的垃圾、重金屬等物質,若沒有將其清洗干凈,則食用後病菌會侵入人體,帶來安全隱患。
D. 一斤小龍蝦大概有多少只
一斤小龍蝦大概有10隻-20隻左右。這主要需要看是多大的小龍蝦,如果是個頭大一點的,估計有10個左右一斤。如果是小一點的估計有20來只一斤,所以是不能確定的。小龍蝦也被稱為克氏原螯蝦、紅螯蝦和淡水小龍蝦。形像蝦而甲殼堅硬。是暗紅色,甲殼部分是近黑色,腹部背面有一楔形的條紋。幼蝦體為均勻灰色,有時是黑色波紋。
小龍蝦形態特徵
小龍蝦甲殼中部不被網眼狀空隙分隔,甲殼上明顯具顆粒。額劍具側棘或額劍端部具刻痕。爪子是暗紅色與黑色,有亮桔紅色或微紅色結節。幼蟲和雌性的爪子的背景顏色可以是黑褐色。頭頂尖長,經常有輕微刺或結節,結節通常具鋒利的脊椎。
體形較大呈圓筒狀,甲殼堅厚,頭胸甲稍側扁,前側緣除海螯蝦科外,不與口前板癒合,側緣也不與胸部腹甲和胸肢基部癒合。頸溝明顯。
第1觸角較短小,雙鞭。第2觸角有較發達的鱗片。3對顎足都具外肢。步足全為單枝型,前3對螯狀,其中第1對特別強大、堅厚,故又稱螯蝦。末2對步足簡單、爪狀。鰓為絲狀鰓。
小龍蝦頭部有觸須3對,觸須近頭部粗大,尖端小而尖。在頭部外緣的一對觸須特別粗長,一般比體長長1,3,在一對長觸須中間為兩對短觸須,長度約為體長的一半。棲息和正常爬行時6條觸須均向前伸出,若受驚嚇或受攻擊時,兩條長觸須彎向尾部,以防尾部受攻擊。
胸部有步足5對,第1-3對步足末端呈鉗狀,第4-5對步足末端呈爪狀。第2對步足特別發達而成為很大的螯,雄性的螯比雌性的更發達,並且雄性龍蝦的前外緣有一鮮紅的薄膜,十分顯眼。雌性則沒有此紅色薄膜,因而這成為雄雌區別的重要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