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漢朝清朝唐朝的各種背景圖片。有風景有人物都可以,還有服飾圖。盡量無水印: )
已發,希望能夠幫助你,祝你開心!
2. 如圖,這是電影《狄仁傑之神都龍王》中的唐朝武將畫面
唐朝時中國灌輸給了日本很多的文化,而且電影里的服飾造型和歷史也會有很多出入的
中國與日本是一衣帶水的鄰邦,據文獻記載,從公元前一世紀的漢朝起,中日兩國就開始了友好往來和文化交流。特別是唐代,彼時日本恰值飛鳥、奈良、平安時代,中日兩國的交往更加頻繁,雙方通過互派使臣、派遣留學生等方式,開展了廣泛的文化交流活動,是中日文化交流的黃金時期。服飾文化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長久以來一直吸引著人們的目光,同時亦為學界所關注。服飾是人類物質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也是人類精神世界的物化形式,以一種符號表徵了一個民族在一定歷史時期的經濟、文化、政治、信仰、社會倫理、風俗、生活方式和意識形態,同時也折射了一定歷史時期民族間的文化交流、傳播和融合。唐代是中國封建社會服飾文化的鼎盛時期,唐代服飾上承歷史冠服制度的源頭,下啟後世冠服制的徑道,為華夏服飾文化史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對周邊國家服飾的影響滲透很大。其中日本服飾受到中國隋唐時代服飾的影響極大,並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本文通過對唐代中日兩國政治、經濟、文化背景的分析,闡述兩國文化交流的條件與形式,探究兩國服飾文化的發展脈絡,尋找其各自發展的特點,從中發現唐代服飾文化對日本服飾文化在紡織、縫紉技術、服飾制度、服飾圖案與色彩及服飾配件方面的具體影響。從而使我們對唐代中日兩國服飾文化發展狀況有更深一步的了解,對探討民族服飾文化的歷史傳承具有深遠意義。
文字資料來自趙忠著的《試論唐、日服飾文化多通道及其交流》
兜鍪和步兵甲
如上圖片為《話說中國歷代甲胄》內容
3. 誰有關於唐朝的背景圖啊,我要做關於唐文化的ppt,急需!
唐周昉簪花仕女圖卷絹本設色縱46公分橫180公分《簪花仕女圖》是目前全世界范圍內唯一認定的唐代仕女畫傳世孤本。除了唯一性之外,其作品的藝術價值也很高,是典型的唐代仕女畫標本型作品,能代表唐代現實主義風格的繪畫作品。畫中描寫的是唐代當時貴族婦女的日常生活,說明唐代的社會政治比較開明,因此反映現實生活的作品才能夠流傳下來。這一時期也是中國現實主義人物畫表現風格的開端,而以前的繪畫內容大多是歷史宗教人物。
4. 求一張古風圖片當空間背景的 要求是美女穿紅色嫁衣的或者紅色很華麗(類似唐朝那種fa繁復的)服飾。。。
http://hiphotos..com/632998757/pic/item/.jpg
http://hiphotos..com/632998757/pic/item/.jpg
http://hiphotos..com/632998757/pic/item/.jpg
http://hiphotos..com/632998757/pic/item/.jpg
http://hiphotos..com/632998757/pic/item/.jpg如果打不開,就去空間看吧,還有好幾張
5. 中國人民幣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後面的圖案分別是中國哪些景點
1元背面:三潭印月
人民大會堂為建國10周年首都十大建築之一,也是北京的地標性建築。它由1958年10月動工,1959年9月建成,僅用了10個多月的時間就建成了,創造了中國建築史上的一大創舉。
(5)唐朝風景背景圖片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定貨幣是人民幣,中國人民銀行是國家管理人民幣的主管機關,負責人民幣的設計、印製和發行。
人民幣的單位為元,人民幣的輔幣單位為角、分。1元等於10角,1角等於10分。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發行人民幣以來,歷時60多年,隨著經濟建設的發展以及人民生活的需要而逐步完善和提高,至今已發行五套人民幣。
參考資料:人民幣-網路
6. 唐代韓滉《五牛圖》賞析(或評論)
唐代韓滉《五牛圖》賞析:
《五牛圖》畫中的五頭牛從左至右一字排開,各具狀貌,姿態互異。一俯首吃草,一翹首前仰,一回首舐舌,一緩步前行,一在荊棵蹭癢。整幅畫面除最後右側有一小樹除外,別無其它襯景,因此每頭牛可獨立成章。
韓滉通過對它們各自不同的面貌、姿態的描繪,表現了它們不同的性情:活潑的、沉靜的、愛喧鬧的、膽怯乖僻的。 在技巧語匯表現上,韓滉選擇了粗壯有力,具有塊面感的線條去表現牛的強健、有力、沉穩而行動遲緩。其線條排比裝飾卻又不落俗套,而是筆力千鈞。
比起曹霸、韓干畫馬、周昉、張萱畫仕女,似乎在線條獨立性展現方面有更多的追求。由於其線條茁壯如此故爾五牛姿態雖有平、奇之不同,但在審美趣味上是同樣的厚重與生拙。
《五牛圖》中所繪五頭神態各異的牛,或行,或立,或俯首,或昂頭,動態十足。可貴的是,畫面上沒有背景襯托,完全以牛為表現對象,如果不是對牛進行了細致的觀察,對牛的造型描繪有十足把握的話,是萬不敢涉此繪畫風險的。
勾勒牛的線條雖然簡潔,但是畫出的筋骨轉折十分到位,牛口鼻處的絨毛細致入微,目光炯炯的眼神體現了牛兒們溫順而又倔強的性格。在鼓勵農耕的時代,以牛入畫有著非常的含義。
(6)唐朝風景背景圖片擴展閱讀:
韓滉的《五牛圖》,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是少數幾件唐代傳世紙絹畫作品真跡之一,也是現存最古的紙本中國畫,堪稱"鎮國之寶",現存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五牛圖》麻紙本,縱20.8厘米,橫139.8厘米,無作者款印,有趙構、趙孟頫、孫弘、項元汴、弘歷、金農等十四家題記。畫中五頭不同形態的牛,韓滉以淳樸的畫風和精湛的藝術技巧,表現了唐代畫牛所達到的最高水平,被稱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
《五牛圖》作者簡介:
韓滉,字太沖,唐代長安人。經歷玄宗至德宗四代,是唐代宰相韓休的兒子,在唐德宗時期歷任宰相、兩浙節度使等職,封晉國公。是一位擁護統一、反對分裂割據的地主階級政治家。
擅畫人物和畜獸,寫牛、羊、驢等走獸神態生動,尤以畫牛"曲盡其妙"。他畫的牛,姿態真切生動,具有一種渾厚朴實的風格。以繪田家風俗和牛羊著稱。
韓滉畫作有《李德裕見客圖》《堯民擊壤圖》《田家風俗圖》等36件,著錄於《宣和畫譜》。傳世作品有《五牛圖》卷。
7. 藍色唐朝古裝換哪張圖片當背景比較合適
我覺得還可以你看看吧
8. 唐朝侍女圖
首推《簪花仕女圖》啊!相傳為唐代周昉所繪,粗絹本設色畫, 現藏於遼寧省博。畫中描寫了六位衣著艷麗的貴族婦女及其侍女於春夏之交賞花游園, 畫作不設背景,以工筆重彩繪仕女五人,女侍一人,另有小狗、白鶴及辛夷花點綴其間。 全圖六個人物的主次、遠近安排巧妙,景物襯托少而精。兩只小狗、一隻白鶴、一株辛黃花使原本顯得孤立的人物產生了左右呼應、前後聯系的關系。半罩半露的透明織衫,使人物形象顯得豐腴而華貴。而用筆和線條卻細勁有神,流動多姿。濃麗的設色,頭發的鉤染、而部的暈色、衣著的裝飾,都極盡工巧之能事,較好地表現了貴族婦女的細膩柔嫩的肌膚和絲織物的紋飾。
《簪花仕女圖》是全世界范圍內唯一認定的唐代仕女畫傳世孤本。除了唯一性之外,其作品的藝術價值也很高,是典型的唐代仕女畫標本型作品,是能代表唐代現實主義風格的繪畫作品。簪花仕女圖》這種仕女畫風格在當時畫壇上頗為流行,極大地影響了唐末乃至以後各朝代的仕女畫壇和佛教藝術 。該作展現了極為濃郁的時代特色和民族氣息,是中國傳統繪畫史上非常重要的一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