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背景圖片 » 山茱萸圖片分布在哪裡
擴展閱讀
骸骨指哪裡圖片 2025-10-06 21:12:50
貨船高清圖片 2025-10-06 20:53:14

山茱萸圖片分布在哪裡

發布時間: 2023-03-01 18:39:18

A. 重陽節「插茱萸」指的是哪一種茱萸

茱萸大概有四種,分別為:山茱萸科的山茱萸;山茱萸科的草茱萸;芸香科的吳茱萸;芸香科的食茱萸。他們之間的區別是,芸香科的茱萸有特殊香味,但是芸香科的食茱萸有刺,不太可能用來佩戴,食茱萸主要是以前人們用來作為調料用品的,古稱「藙」,又有「欓子」、「越椒」等別名。吳茱萸有香氣,可以用來佩戴。山茱萸科的兩種,草茱萸屬於草本,根莖較軟,也不太適合佩戴,因此只有山茱萸可以佩戴。吳茱萸雖然有香氣,但是果實顏色略暗,是密集型的圓錐形果實,山茱萸沒有香氣,但是蒴果晶瑩剔透,非常美觀。

大多數人知道古代重陽節佩戴茱萸,都是由唐代著名詩人王維的七言絕句所知,他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裡面提到了「佳節」、「登高」、「插茱萸」、「團聚」。這里茱萸的習俗應該是「插」這個動作。西晉的周處的《風土記》記載:「九月九日折茱萸以插頭上,辟除惡氣而御初寒。」也是「插」。

在更早的晉代葛洪著的《西京雜記》第三卷裡面,就提到了漢朝初「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雲令人長壽。」。這裡面我們看出,茱萸用法是「佩」。南朝梁吳均《續齊諧記》記載的故事說人們把茱萸放在一個彩色袋子里,佩戴在胳膊上,這里也是「佩戴」。

以上兩種說明重陽節茱萸的用法有兩種,都是用來辟邪氣的,只不過,因為茱萸的紅色果實,帶樹枝的話就好像古代人們用的簪子,可以插在頭發上美觀。如果從美觀出發,似乎山茱萸更勝一籌。

關於三國曹植《浮萍篇》「茱萸自有芳,不若桂與蘭」,南朝江總的《宛轉歌》里也有:「菤葹摘心心不盡,茱萸折葉葉更芳。」,只能說明他們所指的茱萸應該是芸香科的吳茱萸或者草茱萸,但是並不能和重陽節習俗聯系起來。

從植物分布來看,山茱萸分布在黃河流域為多,芸香科吳茱萸主要是以南方為主。王維是山西蒲州人,他所寫的「山東兄弟」是指的華山以東,也就是自己家鄉的兄弟,而山西晉南一帶只有山茱萸分布,幾乎沒有吳茱萸,因此竊以為王維所說的「遍插茱萸」應該指的是山茱萸。

重陽節插茱萸是漢族地區大多數人的習俗,因此,不可能都是山茱萸,再加上在關於山茱萸和吳茱萸之分,現在版本《神農本草經》就有區別,此書成於東漢,經口口相傳,原書在宋代以後已亡佚,因此現在版本並不能肯定就是當時原著。再加上有人發現宋代類書《太平御覽》在引用該書對吳茱萸的介紹時沒有「吳」字,懷疑原書恐怕只是管這味

B. 請問:這是什麼植物啊

山茱萸 [shān zhū yú]
多義項
山茱萸科山茱萸屬植物 更多義項
山茱萸(學名:Cornus officinalis Sieb. et Zucc.)落葉喬木或灌木;樹皮灰褐色;小枝細圓柱形,無毛。葉對生,紙質,上面綠色,無毛,下面淺綠色;葉柄細圓柱形,上面有淺溝,下面圓形。傘形花序生於枝側,總苞片卵形,帶紫色;總花梗粗壯,微被灰色短柔毛; 花小,兩性,先葉開放;花萼闊三角形,無毛;花瓣舌狀披針形,黃色,向外反卷;雄蕊與花瓣互生,花絲鑽形,花葯橢圓形;花盤無毛;花梗纖細。核果長橢圓形,紅色至紫紅色;核骨質,狹橢圓形,有幾條不整齊的肋紋。花期3-4月;果期9-10月。[1]
產中國山西、陝西、甘肅、山東、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南等省。朝鮮、日本也有分布。生於海拔400-1500米,稀達2100米的林緣或森林中。在四川有引種栽培。該種(包括川鄂山茱萸)的果實稱「萸肉」,俗名棗皮,供葯用,味酸澀,性微溫,為收斂性強壯葯,有補肝腎止汗的功效。(概述圖片來源:[2])
中文學名
山茱萸
拉丁學名
Cornus officinalis Sieb. et Zucc.
別稱
山萸肉、肉棗、雞足、萸肉、葯棗、天木籽、實棗兒

C. 茱萸是什麼植物,茱萸圖片介紹

茱萸,又名「越椒」、「艾子」,是一種雙子葉植物綱、山茱萸目、山茱萸科、山茱萸屬常綠帶香的植物,具備殺蟲消毒、逐寒祛風的功能。

茱萸形態特徵:

落葉喬木或灌木,4-10米高;樹皮灰褐色;小枝纖細圓柱形,無毛或稀被貼生短柔毛冬芽頂生和腋生,卵狀到披針形,被黃褐色短柔毛。葉對生,紙質,卵狀披針形或卵狀橢圓形,長5.5-10厘米,寬2.5-4.5厘米。

頂端漸尖,基部寬楔形或近圓形,全緣,上部綠色,無毛,下部淺綠色,疏生白色,具短柔毛,腋脈密被棕色簇毛,中脈突出,上部下部,近無毛,側脈6-7對,弓形內彎曲;葉柄纖細圓柱狀,長0.6-1.2厘米,上面有淺槽,下面圓形,稍貼著生疏短柔毛。


(3)山茱萸圖片分布在哪裡擴展閱讀:

關於茱萸的故事:

相傳,漢朝的桓景跟隨費長房學道。在重陽節上,費長房告訴桓景,桓景的家人將遭受災難。讓桓景帶著家人做一個五顏六色的錦袋,裡面裝滿了山茱萸,包在桓景的胳膊上,然後爬到高處喝菊花酒,以防災難。桓景照費長房的話做了。

當桓景晚上回家的時候,看到家裡所有的牲畜都突然死了,然後桓景知道自己已經從災難中得救了。從此,插茱萸、登高、飲菊花酒成為重陽節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