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和堂的字型大小簡介
中和堂的製法是由曾出生於關東長白山腳的滿族傳統中醫世家賈氏(其醫術才華超群,尤其擅長人體滋補養生,曾被選進宮廷做御醫,他苦心研製的鹿胎膏深得慈禧太後喜愛,後來由於他厭倦朝廷腐敗,甘願回鄉,用一生研習的醫術普救鄉民疾苦,民間也因此才有了鹿胎膏的配方,但其正宗製法卻一直被我們家族傳承不為外人所知)所畢生研習,即堅持以中和之道養自然之身,秉承《黃帝內經》之核心養生理念,遵循「化繁為簡、以簡馭繁」之傳統、正宗中醫補養之道,中正平和、扶正調平……該製法被祖祖輩輩延續至今。中和堂也因此而得名。
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中和堂恪守「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願普救含靈之苦。若有疾厄來求救者,不得問其貴賤貧富,長幼妍蚩,怨親善友,華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親之想」的大醫精誠古訓,樹立「修合無人見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識,確保了中和堂金字招牌的長盛不衰。造就了中和堂兢兢業業、精益求精的嚴細精神,其技術更以「配方獨特、選料上乘、工藝精湛、療效顯著」而享譽四方。
中和堂堂訓:以中和之道 養自然之身 中和堂嚴格遵循古法炮製工藝,堅持以中和之道養自然之身,秉承《黃帝內經》之核心養生理念,遵循「化繁為簡、以簡馭繁」之傳統、正宗中醫補養之道,中正平和、扶正調平。
❷ 東莞有個中和堂博物館是3A級景區嗎進去參觀需要門票嗎
可以免費參觀
中和堂是華南區規模最大、檔次最高的專業藝術品收藏博物館。館名出自於《中庸》:「中者,天下之大本也;和者,天下之達道也。」,取中庸和諧,集中國千年文化於一堂之意。
東莞市嶺藝藝術品有限公司負責中和堂進行具體的運營工作。
館址位於廣東省東莞市莞城區旗峰路176號,總建築面積達10000多平方米,是一間集收藏、研究、展示、銷售、保管、交流於一體的藝術品收藏博物館。
中和堂館藏各類珍貴藝術品,集古玉、青銅、金石、書畫、瓷器及各類工藝品之大成於一體。其中展出紅山玉器、良渚玉器距今已有五千年左右歷史;商、周、春秋戰國時代等時期青銅器,是人類文化寶庫中的精華;歷代名家書畫齊全完備,堪稱中國書畫文明史;而瓷器更涵括了宋代五大名窯、八大窯系;元青花、青花釉里紅;明洪武、永樂、宣德、成化、弘治、正德、嘉靖、隆慶、萬曆;清三代及嘉慶、道光、光緒等御用瓷器。
❸ 圓明園的綺春園有哪些比較著名景點
三十景
綺春園三十景由數個小型湖泊和山崗組合而成,山崗穿插,水系回環,布局自由散漫,但頗受嘉慶帝的賞識,並命名了「綺春園三十景」。
宮廷區
綺春園的宮廷區設於東南角,依次為新宮門、迎暉殿、中和堂、敷春堂、後殿、問月樓。宮廷區北為鳳麟洲、旁為春澤齋、生冬室、卧雲軒,中部有春澤齋、四宜書屋、清夏堂,西有鑒碧亭、涵秋館、暢和堂、澄心堂、綠滿軒、展詩應律、松風蘿月等景點。
宗教建築
綺春園布置了正覺寺等宗教建築。
宮門
綺春園的宮門,在園子的東南部,因為比圓明園大宮門和長春園二宮門晚建了半個多世紀,所以被稱為「新宮門」,一直沿用至今。宮門為三開間,前面建有影壁和東西朝房各五間,門內有月牙形的御河流過。
正殿
通過御橋之後,再往裡走是二宮門,中央是綺春園的正殿——迎暉殿,殿北有兩條長廊與中和堂相連。
寢宮區
中和堂北面是一座小型山丘,山北則是皇家的寢宮區,寢宮區是園內最重要也是最大的建築群,它的主要建築是集禧堂和後來改名為敷春堂的永春堂。值得一提的是,同治重修時曾設想把集禧堂、敷春堂等舊地改為「天地一家春」,供慈禧太後居住。「天地一家春」本是圓明園本園九州清晏中的一個偏殿,此時重修只是沿用其名,規模和格局都大大超越了舊制。
中心地帶
綺春園幾何中心地帶,有幾處別致的小園,分別是展詩應律、春澤園、生冬室、卧雲軒、四宜書屋等建築群,這幾處小園,由蜿蜒水道的分隔開來,相互掩映,相互藏露,後世評者大多對這里的布局推崇有加,認為這里的風景猶如中國詩畫般雋永,富有韻味。
西南及東北部
綺春園的西南及東北部以水面風景見長,各有較大的湖面和島嶼,構成獨特的景色,綠滿軒、暢和堂和澄心堂都建在西南島嶼上,鳳麟洲、仙人承露台等著名景區則建築在東北部的島嶼之上。據說,從東西南北任何一個方位看仙人承露台,都可以欣賞到一個仙人衣衫飄拂的瀟灑剪影。
西部
綺春園西部的清夏堂,佔地十畝左右,整個建築形狀呈「工」形,是一處清夏閑居的典型園林,主體建築以外,尚有亭台、游廊點綴,庭院里植有蒼松修竹,室外則有小巧靈秀的湖山在望,堪稱「別墅里的別墅」。
南部
另外,綺春園的南部還有一個相對獨立完整的建築群——正覺寺。正覺寺是一座喇嘛廟,廟宇本身有獨立對外的南門,它的後門則與綺春園內部相貫通。正覺寺是圓明園倖存下來的極少數建築群之一,單從這一點上看,它的價值就彌足珍貴。
西牆外
此外,在圓明園福園門南,綺春園西牆外,還有一座名叫「澄懷園」的特殊花園,這是專為南書房和上書房詞臣所設的寓所,俗稱翰林花園。從雍正三年一直到咸豐朝,澄懷園一直是南書房和上書房翰林的值廬,這是清廷對漢族官員的最高禮遇,咸豐皇帝曾有詩雲:「牆西柳密花繁處,雅集應知有翰林」。澄懷園實際上是圓明園的附屬花園,它的護衛和管理都由圓明園管園大臣統一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