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用手機怎麼能把手機里的文字圖片中的底色去掉
這個只能用摳圖換背景的辦法來處理,一般可以用手機picsart或是Photoshop來辦到摳圖換背景
B. 誰知道背景圖的動漫叫什麼名字
誰?知道背景圖的動漫叫什麼名字這個背景圖的動漫就是。是喜羊羊與灰太狼吧?
C. 1930-1940年中國的時代背景
1930到1940年屬於中國近代史,當時正處在抗戰時期。
1931年,侵華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後,完全侵佔中國東北,並成立偽滿洲國,此後陸續在華北、上海等地製造事端、挑起戰爭,國民政府則採取妥協政策避免沖突擴大。
1937年7月7日,日軍在北平附近挑起盧溝橋事變,中日戰爭全面爆發。
1941年12月7日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後,12月9日重慶國民政府正式對日宣戰。
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
(3)1940年背景圖片擴展閱讀:
中國近代史是從第一次鴉片戰爭1840年到1949年南京國民黨政權遷至台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歷史。歷經清王朝晚期、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時期、 北洋軍閥時期和國民政府時期,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逐漸形成到瓦解的歷史。
中國近代史,是一部充滿災難 、落後挨打的屈辱史,是一部中國人民探索救國之路,實現自由、民主的探索史,是一部中華民族抵抗侵略,打倒帝國主義以實現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義以實現人民富強的斗爭史。
中國近代史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1919年五四運動前夕,是舊民主主義革命階段;第二個階段是從1919年五四運動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
分界:
此時期是從1840年鴉片戰爭開始—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為止。1840年爆發的鴉片戰爭為中國由封建社會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轉折點,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在此後的近一百年間,以1919年五四運動為界標,分為前後兩個時期:前期為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後期為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但都屬於資產階級革命的范疇。
在整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中國的社會性質決定了中國社會主要矛盾、革命對象和任務性質。
近代史上中國社會主要矛盾有兩個:外國資本主義與中華民族之間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之間的矛盾,而前者為最主要矛盾。
但兩大主要矛盾在歷史的進程中,呈現出錯綜復雜關系和起伏狀態,兩大主要矛盾規定了近代中國的歷史主題就是要推翻外國資本—帝國主義,擺脫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和壓迫,爭取民族解放,國家富強,社會進步和人民幸福。
或者說,近代中國的根本任務就是要徹底反帝反封建和實現國家近代化,改變中國近代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性質。
D. 求黃橋戰役背景,話說1940年那不是日本佔領的嗎怎麼泰州會有那麼多的國軍的,難道1940年泰州還沒陷落
1940年,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中國共產黨為了堅持抗戰,反對投降,確定了開辟蘇北,發展華中的戰略任務。陳毅、粟裕奉命率新四軍江南指揮部主力部隊挺進蘇北,在黃橋地區建立了根據地。
黃橋鎮地處蘇北泰興縣,南扼長江天險,北接蘇中平原。以黃橋為中心建立根據地,便於與我江南部隊相呼應,控制長江通道,威脅日寇和切斷國民黨頑固派韓德勤與江南之敵的聯系,對奠定蘇北抗日民主根據地的基礎,打開華中抗戰的新局面都有其重要的意義。
雖然國共合作實現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建立了,但國民黨反動派卻沒有從根本上放棄其消極抗戰的政策。他們不斷製造摩擦,尋隙向新四軍進攻。
(4)1940年背景圖片擴展閱讀
戰爭影響:
黃橋戰役共殲國民黨頑固派韓德勤部1.1萬餘人,其中俘3800餘名。奠定了蘇北抗日根據地的堅實基礎,打開了華中抗戰的新局面。
戰斗意義:
通過這次決戰,新四軍與八路軍實現了勝利會師,奠定了蘇北抗日根據地的基礎,打開了華中抗戰的新局面,同時也創造了以少勝多的光輝範例。陳毅曾慷慨賦詩歌頌這次著名的戰役:「十年征戰幾人回,又見同儕並馬歸。江淮河漢今誰屬,紅旗十月滿天飛。」
E. 1940~1941年中國歷史背景
1940年3月,汪精衛在南京成立了效忠日本帝國主義的偽國民政府。
1940年秋,蔣介石強令八路軍,新四軍開到黃河以北。
1941初,在茂林地區伏擊新四軍,葉挺被扣押,項英被叛徒殺害,這就是皖南事變。
1940年5月,棗宜會戰,國民黨與日軍奮戰九晝夜,日軍佔領宜昌。
1940年8月20日至12月初,彭德懷指揮八路軍一百多個團,在華北與日作戰,即百團大戰。
(5)1940年背景圖片擴展閱讀:
1940年代,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慘烈影響,國際歷史科學委員會一度停止活動,中國與國際歷史科學委員會的正式聯系中斷。但中國史學界仍然關注國際史學大會的動態。
1940年3月,《史學季刊》第1卷第1期轉譯了《美國史學新志》雜志對蘇黎世第8屆國際歷史科學大會的報道。1942年6月,中山大學歷史系主任朱謙之在《現代史學》第5卷第1期卷首語中說:「一九三八年第八屆國際史學會會議,從所提出各種論文報告之中,已經很明白地告訴我們:現代史學研究的趨勢,在努力使研究工作與現代問題及興趣發生密切之聯系,即在較遠古之時代研究上亦然。」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網-黨史大事記(1940年—1949年)
F. 👇如圖,請問二戰中德軍用的是什麼槍裡面黑色軍服是不是蓋世大寶這槍在抗戰也有嗎
1、有可能是MP40,也有可能是前置型號MP38
因為這兩種槍是使用同樣的彈葯,所以1940年之後同時存在
這兩種槍只有細節區別,太遠了看不出來
2、黑色軍服的不是蓋世太保,看肩章就知道是非洲軍司令埃爾文隆美爾元帥
這種是風衣,並不是蓋世太保專用,歐洲社會都流行,各個軍種、兵種都有自己的風衣,用於不同場合和環境
3、這槍,在抗戰時期,中國軍隊應該沒有裝備
從MP38 的名字就可以知道,這把沖鋒槍定型量產是在1938年,而抗日戰爭全面爆發是1937年,而且1938年2月,希特勒就宣布承認了偽滿洲國,停止的中國政府的軍售
德械師組建的時候,裝備的主要是伯格曼MP-18沖鋒槍,和芬蘭的索米M1931沖鋒槍
後期,國軍還裝備的是英國司登、美國M3沖鋒槍等
據說後期有少量的MP40流入中國,但是沒有找到相關資料
G. 馬蒂斯的畫作活潑優美動人,那為何還稱為野獸派呢
關注現代藝術的看官如果不知道亨利·馬蒂斯(Henri Matisse),那就要out了。他不僅是20世紀西方美術界「F10」明星男團成員之一,也是與畢加索相愛相殺的「好基友」。馬蒂斯用大膽鮮明的色彩,給西方現代藝術的發展注入新鮮血液,創造了一個「野獸國度」。2020年正值亨利·馬蒂斯誕辰150周年,小編今天就翻開馬蒂斯的藝術篇章,看看這位色彩大師到底是不是真的如大家所說的那麼「狂野」!
▲法國旺斯玫瑰禮拜堂,圖片來源於網路
歷經滄桑與變故的藝術家,在生命長河的盡頭,依舊用自己的聲音,呼喊著行將就木之時的追求和思想。馬蒂斯的藝術人生始於對藝術與生命的熱愛,最終在色彩繽紛的世界裡畫上圓滿的句號。
馬蒂斯是藝術的革新者、顛覆者,他的作品既具有超前性,又對當下社會作出了反思。他使用一種「狂野」的藝術語言,為藝術世界建立了一種新的審美價值觀,這無疑是勇敢的,也是他作為一位偉大藝術家的最好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