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背景圖片 » 秦瓊墓在哪裡圖片
擴展閱讀
能笑死人的圖片有哪些 2025-09-22 15:48:41
蘋果手機圖片黑屏 2025-09-22 15:43:40
人物二維碼圖片合成軟體 2025-09-22 15:34:58

秦瓊墓在哪裡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8-19 20:44:45

❶ 山東濟南出土的一塊墓誌,告訴我們秦瓊為什麼病了12年

其後每多疾病,因謂人曰:"吾少長戎馬,所經二百餘陣,屢中重瘡。計吾前後出血亦數斛矣,安得不病乎?"—《舊唐書》

這是秦瓊對於自己在貞觀年間一直生病的交代,看起來似乎很有道理。他戎馬一生,前後經歷了二百多戰,受傷無數,吐出來的血也有幾十鬥了,又怎麼可能不生病呢?這並非虛言。

秦瓊作為秦愛的兒子,從小跟著父親和祖父隱居,自然耳濡目染了很多官場的事情,這對他的影響很大。他長大後雖然願意參軍建功立業,但等天下大定之後,他不願意入朝參與到爾虞我詐的斗爭中去。

所以等到李世民登基,天下已然平靜下來,他這樣的武將已經沒有多少用處的時候,文臣和武將之間必然不會團結如初,他選擇急流勇退,也學祖父和父親,隱居下來。但他是大唐的大功臣,不可能退隱到家鄉去過閑適的日子,只能在左武衛大將軍的位子上稱病。

這一病就是12年,直到638年去世。秦瓊的所作所為,是李世民樂意見到的,貞觀年間,文臣的作用已然超過了武將,正是偃武修文的時候,秦瓊的做法無疑是識時務的,所以李世民自然允了秦瓊,由著他一直“生病”。

秦瓊去世之後,李世民“特令所司就其塋內立石人馬,以旌戰陣之功焉。”這是獨一份的榮譽,五年之後,秦瓊的畫像又入了凌煙閣,成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❷ 秦瓊、程咬金的墓葬在哪裡

「江南才子山東的將,陝西的黃土埋皇上。」秦中自古帝王都,陝西的帝陵數量和密集度自然為全國之最。具統計,陝西共有歷代帝王陵墓70多座。其中秦始皇陵修建歷時37年之久,兵馬俑世界聞名;武則天和唐高宗合葬墓乾陵中的無字碑則舉世無雙,然而陵園群最大的卻是唐太宗李世民與文德皇後長孫氏合葬陵墓的昭陵。

被譽為「天下名陵」的昭陵,是關中「唐十八陵」之一,也是中國歷代帝王陵園中規模最大、陪葬墓最多的一座。大家熟悉的魏徵、徐懋功、尉遲敬德、秦瓊、程咬金等唐朝著名的將相都陪葬在昭陵。這些陪墓葬以地理位置或墓葬規格來體現。因昭陵是以山為陵,唐太宗的妃子和嫡出公主都陪葬在靠近陵山的地方,魏徵、阿史那思摩(李思摩)和阿史那社爾的墓葬也享受了這種較高的禮遇。

昭陵的地上地下遺存了大量的文物。它是初唐走向盛唐的實物見證,是了解、研究唐代乃至中國封建社會政治、經濟、文化難得的文物寶庫。著名的「昭陵六駿」即位於昭陵祭壇,原石在每塊上角有歐陽詢書太宗自撰的馬贊詩,隨後另有殷仲容隸書刻於座上,如今俱不可見,原詩收入《全唐文》中。六駿浮雕姿態神情各異,線條簡潔有力,威武雄壯,造型栩栩如生,顯示了唐代雕刻藝術的成就。昭陵的這些石刻在品類、造型及題材上,既不取生前儀衛之形,也不用祥瑞、辟邪之意,獨具一格,所有石刻都是寫實,富有政治意義的不同凡響之作。

在徐懋功的墓葬地,建立了昭陵博物館,包括兩個碑石陳列室和出土文物、雕刻繪畫展廳。展出近年來發掘出土的十多座陪葬墓中文物外,陳列昭陵范圍出土的各式唐代墓誌銘等文物,因為這些碎石獨有的巨大書法藝術價值,這座博物館又被人稱為「昭陵碑林」。其中有歐陽詢的《溫彥博碑》、褚遂良的《房玄齡碑》、唐高宗李治御制御書的《李?薇?返齲?俺葡∈勒淦貳?span class="bjh-br">

❸ 秦瓊墓在哪

  1. 秦瓊死後被敕葬昭陵(位於陝西省禮泉縣城西北22.5公里的九嵕山上),墓前有石人馬。2007年,陝西省禮泉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展開的秦瓊、敬德門神文化保護計劃,將秦瓊墓前的石羊、石人、石馬等文物收藏於昭陵博物館內。

  2. 秦瓊(?—638年),字叔寶,齊州歷城(今山東濟南市)人。隋末唐初名將,初為隋將,先後在來護兒、張須陀、裴仁基帳下任職,因勇武過人而遠近聞名。後隨裴仁基投奔瓦崗李密,又轉投王世充,因見王世充為人奸詐,最後與程咬金等加入李唐。隨李世民南征北戰,是一個能在萬眾之取敵將首級的勇將,但也因此渾身是傷。唐統一後,秦瓊久病纏身,於貞觀十二年病死。官至左武衛大將軍、翼國公。後追贈為徐州都督、胡國公。貞觀十七年入凌煙閣。

❹ 秦瓊之墓在什麼地方

秦瓊之墓在昭陵,昭陵位於陝西禮泉縣城西北22.5公里的九嵕山上。
貞觀十二年(638年),秦瓊病死。李世民追贈其為徐州都督,陪葬昭陵。李世民命在秦瓊墓前造石人馬,用以彰顯秦瓊的戰功。
貞觀十三年(639年),該封秦瓊為胡國公,十七年(640年),李世民畫秦瓊等人的全身像掛入凌煙閣。
秦瓊(?—638年),字叔寶,齊州歷城(今山東濟南市)人。隋末唐初名將,初為隋將,先後在來護兒、張須陀、裴仁基帳下任職,因勇武過人而遠近聞名。後隨裴仁基投奔瓦崗李密,又轉投王世充,因見王世充為人奸詐,最後與程咬金等加入李唐。隨李世民南征北戰,是一個能在萬眾之取敵將首級的勇將,但也因此渾身是傷。唐統一後,秦瓊久病纏身,於貞觀十二年病死。官至左武衛大將軍、翼國公。後追贈為徐州都督、胡國公。貞觀十七年入凌煙閣。

❺ 秦瓊的祠墓

五龍潭秦瓊祠位於公園北部,總佔地面積1200平方米,其中建築面積600平方米。整組建築為唐代風格,是北方典型的四合院布局,有正殿、東廊、西亭廊及大門,大門外建有影壁與建築呼應。正殿內秦瓊塑像由山東工藝美術學院雕塑系主任李霽教授主持完成,兩側懸掛著吉常宏先生撰寫的龍門對楹聯。塑像高3.6米,身披戎裝,手持令節。東廊是山東工藝美術學院於新生教授手繪的《賈家樓聚義圖》銅腐蝕浮雕,浮雕兩側南北牆壁各鑲嵌3米高、0.8米寬的碑刻。南面牆刻有關於「圖形凌煙閣」二十四位功臣的詔書,北面牆刻有山東省圖書館原館長、文史專家任寶禎先生考據集成的《秦瓊事跡年表》。東廊內自南向北還依次布置了《隋末農民起義形勢圖》、《唐初統一戰爭示意圖》、《秦瓊征戰形勢圖》。西亭廊處主要以線描石刻為主,突出了「秦彝託孤」、「臨潼救駕」、「當鐧賣馬」、「幽州認姑」、「走馬金堤」、「計降敬德」等十個情節。

❻ 歷史上的秦瓊秦叔寶 秦瓊是怎麼死的

歷史上的秦瓊是病死的。

秦瓊經常生病,每逢病時就對人說:「我戎馬一生,歷經大小戰斗二百餘陣,屢受重傷,前前後後流的血能都有幾斛多,怎麼會不生病呢!」

貞觀十二年(638年),秦瓊病死,被追贈為徐州都督,陪葬昭陵。李世民特意下令在秦瓊墓前造石人馬,用以彰顯秦瓊的戰功。

(6)秦瓊墓在哪裡圖片擴展閱讀

秦瓊生平:

秦瓊(?—638年),字叔寶,齊州歷城(今山東濟南市)人,隋末唐初名將。初為隋將,先後在來護兒、張須陀、裴仁基帳下任職,因勇武過人而遠近聞名。

後隨裴仁基投奔瓦崗軍領袖李密,瓦崗敗亡後轉投王世充,因見王世充為人奸詐,與程咬金等人一起投奔李唐。

投唐後隨李世民南征北戰,是一個能在萬馬軍中取敵將首級的勇將,但也因此渾身是傷。唐統一後,秦瓊久病纏身,於貞觀十二年(638)病逝。

生前官至左武衛大將軍、翼國公,死後追贈為徐州都督、胡國公,謚曰「壯」。貞觀十七年被列入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秦瓊軼事:

李世民起兵時才十八、九歲,年輕氣盛,最瞧不得敵人在自己面前耀武揚威。要是打仗時在兩軍陣前看到對面敵人有囂張的,就回頭給身邊的秦瓊說:「去滅了他。」

於是秦瓊縱馬持槍而出,獨闖敵陣,在萬軍之中把那個囂張的傢伙給滅掉。——每次都是這樣。

秦瓊用的槍和一般人不一樣,比一般人的要粗要大要重很多,跟隨李世民打王世充的時候,秦瓊在洛陽城下耀武揚威,把自己的槍插到地上,然後回去了。

王世充派手下人出去拔槍,十幾個人一起拔沒有拔出來。然後過了一陣秦瓊回來了,一把手拔了出來。——到後來這支槍成了國家禮器,每次朝廷舉行重大典禮的時候,都把它陳列出來。

❼ 唐朝大將秦瓊簡介

秦瓊(?—638年),字叔寶,齊州歷城(今山東濟南市)人,隋末唐初名將。初為隋將,先後在來護兒、張須陀、裴仁基帳下任職,因勇武過人而遠近聞名。

後隨裴仁基投奔瓦崗軍領袖李密,瓦崗敗亡後轉投王世充,因見王世充為人奸詐,與程咬金等人一起投奔李唐。投唐後隨李世民南征北戰,是一個能在萬馬軍中取敵將首級的勇將,但也因此渾身是傷。

唐統一後,秦瓊久病纏身,於貞觀十二年(638)病逝。生前官至左武衛大將軍、翼國公,死後追贈為徐州都督、胡國公,謚曰「壯」。貞觀十七年被列入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7)秦瓊墓在哪裡圖片擴展閱讀:

秦瓊本來是隋朝將領,在隋朝名將來護兒任職,來護兒時常看好秦瓊,認為他定能出任投遞,後來在盧明月造反時,秦瓊跟著張須陀前往征討,秦瓊和羅士信各領前人埋伏盧明月,結果盧明月中計,張須陀大破盧明月,秦瓊和羅士信因此遠近聞名。

公元616年,秦瓊跟著張須陀征討瓦崗,結果張須陀中計戰死,秦瓊帶著其餘部下歸附裴仁基,後來裴仁基因為和蕭懷靜不和,殺死蕭懷靜後投降瓦崗,秦瓊不得不跟著裴仁基。

宇文化及殺死楊廣,秦瓊跟著李密打宇文化及,第一次被宇文化及打散,但是秦瓊挺身而出救了李密,並收散兵逆襲了戰局,但是因李密負傷,勝仗中部將沒有任何獎勵,恰逢王世充來攻打瓦崗,李密軍潰敗,秦瓊投降王世充,王世充任秦瓊為龍驤大將軍。

但是王世充在公元619年自封為帝,將裴仁基處死,秦瓊與程咬金看不慣王世充為人,奔投李唐。之後秦瓊為李世民父子效力,深得李淵的器重。

唐朝建朝後,秦瓊還是跟著李世民四處征討,在公元623年參與了玄武門之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秦瓊

❽ 秦瓊墓在什麼地方

貞觀十二年(638年),時任徐州都督的秦瓊去世,陪葬昭陵昭陵是唐朝第二代皇帝李世民的陵墓.位於陝西省禮泉縣城東北22.5公里的九嵕山上。距西安市70公里,距咸陽市30公里,距咸陽國際機場25公里謝謝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