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10個象形字 10個會意字 10個形聲字 解釋字形義 最好帶圖片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http://images.google.cn/imgres?imgurl= http://zhongwen.yangtzeu.e.cn/gdhy/uppic/493105200619338_1.gif&imgrefurl= http://zhongwen.yangtzeu.e.cn/gdhy/view.asp%3Fid%3D229&usg=__7XbFs0JzDtKw2C9WxmB34U1pzEs=&h=444&w=581&sz=34&hl=zh-CN&start=1&um=1&tbnid=Bgcnbfww3kQCHM:&tbnh=102&tbnw=134&prev=/images%3Fq%3D%25E8%25B1%25A1%25E5%25BD%25A2%25E5%25AD%2597%26hl%3Dzh-CN%26sa%3DX%26um%3D1%26newwindow%3D1 形符和聲符的位置,主要有六種形式: (1)左形右聲:謂 理 江 材 (2)左聲右形:功 甥 期 放 (3)上形下聲:草 界 空 龔 (4)下形上聲:舅 裳 貢 婆 (5)外形內聲:閨 匣 衷 裹 (6)內形外聲:問 辯 讎 聞
Ⅱ 求聲之形的高清壁紙!
聲之形的高清壁紙如圖所示:
(2)關於形聲字的背景圖片擴展閱讀:
《聲之形》相關延伸:
《聲之形》是由日本漫畫家大今良時先於2008年投稿於《周刊少年magazine》的漫畫作品,後在《別冊少年magazine》2011年2月號進行刊載;
後在《周刊少年magazine》2013年12號上刊載了61頁的《聲之形》remix版,並於《周刊少年magazine》2013年36、37合並號正式開始連載《聲之形》,2014年51號連載結束。
單行本由講談社出版,繁體中文版由東立出版社出版,全7卷。
Ⅲ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有關漢字來歷的資料都有哪些
漢字主要起源於記事的象形性圖畫,象形字是漢字體系得以形成和發展的基礎。後來的演變經歷了幾千年的漫長歷程,經歷了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楷書、草書、行書等階段,至今普遍使用楷書,但仍未完全定型。
根據我國古文獻文記載天皇氏時代已發明干支及相關記錄文字,在後來的傳承中,黃帝時代把干支之名簡化為一個字。
在《史記》《爾雅》等均有對照關系的記載,不過《史記》與《爾雅》的版本不一樣。發明數字:零、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廿、卅、卌、百、千、萬。
傳說倉頡造漢字。《說文解字》記載倉頡見鳥獸的足跡受啟發,分類別異,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漢字創造的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被尊為「造字聖人」。
商朝,目前已知最早的成熟漢字甲骨文出現,稍後出現的鍾鼎文雖有字數的增加,但形體並無大的變化。
周朝,由於疆域廣闊且諸侯割據日久,漢字在春秋晚期明顯出現諸侯國之間文字異形,戰國時期的文字異形情況更重。秦統一後為鞏固統治,秦始皇令丞相李斯、中車府令趙高、太史令胡毋敬等整理文字,以秦國大篆為基礎制定出小篆,作為標准字體,通令全國使用。
稍後,普遍又依當時民間流行的字體,整理出更簡便的字體隸書,並作為通用文字在全國廣為流傳。
(3)關於形聲字的背景圖片擴展閱讀:
中國發現的最早的成熟文字,曾認為是甲骨文。就所見的殷商文字資料來說,文字載體的門類已經很多。當時的文字除了用毛筆書寫在簡冊上之外,其他的主要手段就是刻寫在龜甲獸骨、陶器、玉石上以及鑄刻在青銅器上。
商代文字資料以殷墟卜用甲骨和青銅禮器為主要載體,在出土的甲骨卜辭中,總共發現有4672字,學者認識的已有一千多字,只是商代文字的部分保留,名甲骨文,特有學科——甲骨學。
漢字是承載文化的重要工具,當前留有大量用漢字書寫的典籍。不同的方言、甚至語言都使用漢字作為共同書寫體系。
在古代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琉球群島,以及位於婆羅洲的蘭芳共和國,漢字都曾是該國正式文書的唯一系統,因而漢字在歷史上對文明的傳播分享有著重要作用。
Ⅳ 形聲字簡要寫出它的意義和形成的過程
形聲字是指漢字的一種造字方式,是在象形字、指事字、會意字的基礎上形成的,由兩個文或字復合成體,由表示意義范疇的意符(形旁)和表示聲音類別的聲符(聲旁)組合而成。形聲字是最能產的造字形式。意符一般由象形字或指事字充當,聲符可以由象形字、指事字、會意字充當。
形聲字是由兩個文或字復合成體,其中的一個文或字表示事物的類別而另一個表示事物的讀音。
形聲字的概念可能存在錯誤,請看一遍下面的文字:
茱:[茱萸],落葉喬木,果實紅色,小球狀。「艹」(cǎo)表示植物;「朱」(zhū)表示是紅色,兼表示字音。大家都知道,不是所有的果實都是紅色的。此時的「朱」主要的作用是表示紅色,而表音不是主要原因,試想「朱」的同音字還有許多,造字時為什麼沒有被使用呢?
蛛:[蜘蛛],一種節肢動物的名字,八足向外伸展,軀干在中心。「蟲」 (chónɡ)表示蟲類,即動物的類別;「朱」 (zhū)表示形狀,即蜘蛛外形,兼表示字音。篆書中的「朱」字與現在的「朱」字是不相同的,仔細觀察,當你把篆書中的「朱」字的中心交叉點放大後會發現,其形態與蜘蛛確實很相近。當然,不能否認,字畢竟是字,不可能與實物完全一致。
殊:[殺死]。「歹」(dǎi)表示骨頭暴露在外、殘骨,即死亡;「朱」(zhū)表示紅色,即流血。
株:隆起並暴露在地面上的樹根。「木」(mù)表示樹木;「朱」(zhū)表示形態,即根向四外展開的樣子,兼表示字音。注意看,這里的「朱」又開始表示形態了。有名成語叫做「守株待兔」,其中的「株」就表示樹根。兔子在奔跑過程中可能會因為判斷失誤而沒有能夠從根的下面鑽過去撞死,大而粗的樹干兔子是不可能看不見的。
洙:河流名。泗水的一個支流,在山東境內。「氵」(shuǐ)表示水,即河流;「朱」(zhū)表示河道或其支流的形狀,兼表示字音。這個地方是作者杜撰出來的,還有待於懂得古代地質的學者去核實是否准確。
珠:[珍珠],貝殼內的球形顆粒。乳白色,有光澤,中心有砂粒,是一種特殊的中葯。「王」(yù)表示玉石,即外部色澤如玉;「朱」(zhū)表示形態,即光芒四射的樣子,兼表示字音。
誅:簽署死刑命令。「訁訁」(yán)表示語言,即命令;「朱」(zhū)表示紅色,即紅色的顏料,醒目,表示鄭重,負責,兼表示字音。誅的本義是聲討、譴責。
邾:周代的諸侯國的國名,後改稱為鄒。中國的山東省鄒縣。用作姓氏,現在的「朱」姓就是「邾」的簡略。「朱」(zhū)表示形狀,即國土的分布圖,兼表示字音;「阝」即「邑」(yì),表示居住地。
文或字主要是起標聲作用的造字方法。許慎說:「形聲者,以事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形聲字
」所謂以事為名,即依事類而定其名字。是說在經某個事物定名而造字時,先確定它在萬事萬物中的屬類,屬類確定後就用表示這屬類的文(或字)來作新造字的主義部分;
所謂取譬相成,就是根據口語取一個讀音相同或相近的文或字來作新造字的標聲部分。這樣,主義和標聲的兩個部分相輔相成而構成新造的字。
許慎所舉的江河二字,原本是為專指長江黃河而造的字,由於江河均屬水類,所以都用「水」來作這兩個字的主義部分,然後又根據口語中稱謂江河的發音分別選取了讀音相當的「工」、「可」來作標聲的部分,於是就構成了江河兩個形聲字。
「形聲」以其一半表音、一半表意的結構模式,適應了記錄漢語的需要,是一種最能產的造字方式,成為創造漢字的主要方法,現代楷體漢字中,90%以上的字都是形聲字,並且仍然能夠創造新字(如一些新造的簡化字、科技用字)。然而,形聲字本身也有它的缺陷:
1、形旁不能准確表意,有的連「類別」意義也不能正確表示了。
形聲字的形旁表示事物的類別,並不表示字的具體意義,有較大的概括性。與水有關的用「氵(水)」旁,如「江」「河」「湖」「海」,與心有關的用「忄(心)」旁,如「想」「憶」「愉」「悅」等。可見,形聲字的形旁可以作為理解字義的線索,特別是對於理解字的本義或原始意義具有提示作用。但是形旁相同的字並不同義,如「楊」和「椅」是兩個不同的東西,有時意義甚至相反,如「遠」和「近」。由於客觀事物的發展,人們的觀念的變化,或由於漢字中大量同音假借字的出現,一些漢字單從形旁已看不出它與客觀事物的聯系了,如「橋」字,古時常用木頭架橋,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出現了大量的石橋、鋼筋水泥橋等,「橋」仍用「木」作形旁就不能正確表義了。又如「奸、妄」等字從「女」,是封建社會歧視婦女的表現,很難理解。
2、聲旁一般不能准確表示讀音,有的連個「近似」音也不表示。
形聲字聲旁表示字的讀音,但大多是近似音,不完全准確。有些聲旁和字的聲、韻、調完全相同,如「健、忠」等;有的聲母、韻母相同,聲調不同,如「勝、唱、放」等,有的聲母相同而韻母不同,如「浪、燈、煤」等;有的韻母相同而聲母不同,如「草、紅、河」等;有些聲旁則根本不能表音,如「海、熊、輝」等,又由於漢字字體的屢次變化,有些字的聲旁已經變得看不出來了。
據專家統計,現代漢字中,形聲字聲旁的有效表音率只有39%,這一數字足以說明形聲字的聲符逐漸失去了它的表音作用。
希望我能幫助你解疑釋惑。
Ⅳ 有趣的形聲字
左形右聲,如:清、松、城、漁、狸、情、描、帽、紡
左聲右形,如:功、領、救、戰、郊、放、鴨、飄、歌
上形下聲,如:露、花、崗、草、笠、芳、窺、景、箱
上聲下形,如:烈、忘、警、恭、剪、堡、帛、貸、盒
內形外聲,如:聞、悶、辮、辯、問
外形內聲,如:圓、閣、衷、病、趕、廳、近
Ⅵ 100個形聲字如何分類
形聲字分類分為左形右聲,右形左聲,上形下聲,下形上聲,可以分為4類。望採納謝謝。
Ⅶ 在以下圖片中,哪個字是形聲字這個字為什麼是形聲字 急急急🙏🙏
上面圖片中一共包含8個形聲字,分別是:淚,暖,悔,迷,妙,變,忙,讓。
形聲字是由形旁和聲旁構成的字,上述8個形聲字的形旁聲旁分析如下:
淚,從水,戾( lì)聲。
暖,從日,爰( yuán)聲。
悔,從心,每聲。
迷,從辵( chuò),米聲。
妙,從女,少聲。
變,從攴( pū),孌( luán)聲。
忙,從心,亡聲。
讓,從言,襄( xiāng)聲。
註:分析形旁、聲旁,根據的是繁體字。
Ⅷ 小學語文哪些知識點適合錄制微課!除了"的、得、地"的用法
關於形聲字的知識點適合錄制微課;原因是中國的漢字文化就應該傳承下來,漢字是中國語言的精髓,中國的漢字好多都是形聲字,讓學生了解形聲字就是了解中國的漢字文化。
關於象形字的知識點亦適合錄制微課;原因是象形字有悠久的歷史,五千年文明的中國從原始社會人們就開始刻劃符號,後來文字開始形成,傳說是倉頡造字,先是篆體字,然後秦始皇統一文字以後形成了今天的繁體字,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解放後才形成今天的簡體字。總之,應該讓小學生了解象形字,對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很有用處。
錄制微課准備工具 攝影機或有錄像功能的手機,電腦,幻燈,相關的圖片及ppt文件。
Ⅸ 常見的形聲字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