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霍金說宇宙也有「終點」,是怎麼回事
我們在地球上,習慣了日升月落,四季變換,似乎沒有終點。但是,經過對宇宙的不斷探索,我們知道,在我們看來是永恆的太陽和月亮也總有消失的一天。太陽到現在已經存在了五十億年的時間,而在五十億年後,太陽就會變成一顆紅巨星,然後再不斷燃燒,最終變成一顆無光無熱的褐矮星。就像相當於我們耗盡生命而死亡。
既然被我們認為是「永恆」的太陽都有耗盡能量的一天,那麼對於這個浩瀚的宇宙,是不是也有一天會完全消失呢?答案是肯定的,萬物都離不開有始有終的結局。對於已經存在了一百多億年的宇宙來說,它也並不可以永恆存在。偉大的物理學家霍金早已經給出了答案。
叫做大冷寂。我們都知道,在發生大爆炸之後,宇宙就在不停地膨脹。但是,宇宙的整體質量不變,在持續膨脹的過程中,宇宙里的物質就會變得越來越稀薄,密度就會不斷下降。當宇宙的密度下降到一個臨界值的時候,宇宙就會變得無序,現在的理論在那時就完全不適用,直到各個恆星的能量耗盡,宇宙就會陷入大冷寂。
Ⅱ 萬里長城的終點和起點分別是哪裡
萬里長城最東端的起點是虎山長城,嘉峪關是萬里長城的西部終點。
20世紀90年代,考古學家在丹東境內發現的虎山長城,使從前萬里長城「東起山海關」的提法被「東起鴨綠江」所替代,這也印證了《明史》的相關記載。
嘉峪關市西南隅祁連山脈嘉峪山麓,因山兩名。明洪武五年(1372)修築萬里長城時置。當時明徵虜大將軍馮勝看中嘉峪山西北麓的險要地勢,選為河西第一隘口,開始築城設關,以後經歷一百多年時間擴建,才形成一個比較完整的防禦體系。明弘治年間,為防吐魯番東侵,曾進行重修。這關雄偉壯觀,號稱「天下第一雄關」。
(2)終點就在哪裡圖片擴展閱讀:
長城起源:春秋戰國時期,燕趙國諸侯為了防禦別國入侵。修築烽火台,並用城牆連接起來,形成了最早的長城。以後歷代君王幾乎都加固增修長城。它因長達幾萬里,故又稱作「萬里長城」。
據記載,秦始皇使用了近百萬勞動力修築長城,占當時全國總人口的二十分之一。當時沒有任何機械,全部勞動都由人力完成,工作環境又是崇山峻嶺、峭壁深壑,十分艱難。長城始建於春秋戰國時期,歷史達2000多年,今天所指的萬里長城多指明代修建的長城。古今中外,凡到過長城的人無不驚嘆它的磅礴氣勢、宏偉規模、艱巨工程與防患意義。它融匯了古人的智慧、意志、毅力以及承受力。故此,長城是一座稀世珍寶,也是藝術非凡的文物古跡,它象徵著中華民族堅不可摧而永存於世的偉大意志和力量,是中華民族的驕傲,也是整個世界的驕傲。明朝在「外邊」長城之外,還修築了「內邊」長城和「內三關」長城。「內邊」長城以北齊所築為基礎,起自內蒙古與山西交界處的偏關以西,東行經雁門關、平型諸關入河北,然後向東北,經來源、房山、昌平諸縣,直達居庸關,然後又由北向東,至懷柔的四海關、與「外邊」長城相接,以紫荊關為中心,大致成南北走向。「內三關」長城在很多地方和「內邊」長城並行,有些地方兩城相隔僅數十里。除此以外,還修築了大量的「重城」。雁門關一帶的「重城」就有24道之多。
據歷史文獻記載,有20多個諸侯國家和封建王朝修築過長城,若把各個時代修築的長城加起來,大約有10萬里以上。其中秦、漢、明3個朝代所修長城的長度都超過了1萬里。中國新疆、甘肅、寧夏、陝西、內蒙古、山西、河北、北京、天津、遼寧、吉林、黑龍江、河南、山東、湖北、湖南等省、市、自治區都有古長城、烽火台的遺跡。
Ⅲ 請問從金陽客車站到黃果樹瀑布景區的終點站在哪有圖的請最好發圖給
從貴陽金陽汽車站到黃果樹瀑布只有一個車站,而這個車站就在票務中心對面,也就是賣景區門票的地方。下面這張圖片是黃果樹到安順的車站,移動4G那塊牌子後面就是票務中心。歡迎繼續追問,請採納。
Ⅳ 神廟逃亡終點圖片,, 有人說是 城市,,但是圖片我還沒看見過,,誰來張看看,
神廟逃亡的終點是隨機的,我們開局的時候,都會有一個繩索滑到對面,有的長有的短。我們滑到一半的時候,會看到一座斷了的橋,這因該就是終點了吧
Ⅳ 長征的起點和終點分別在哪裡
長征的起點是瑞金,終點是甘肅會寧。
路線:瑞金→突破敵四道防線→強渡烏江→佔領遵義→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翻雪山→過草地→陝北吳起會師(1935年10月)→甘肅會寧會師(1936年10月9日)→寧夏西吉縣將台堡會師(1936年10月22日)
長征的評價:
1、中國工農紅軍主力從長江南北各蘇區向陝甘革命根據地(亦稱陝甘蘇區)的戰略轉移。毛澤東在紅軍長征勝利到達陝北後指出:「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長征是以我們勝利、敵人失敗而告終。」
2、1980年8月,在會見義大利記者法拉奇時,鄧小平說:「在1935年,我們歷史上著名的長征中召開的遵義會議上,確立了毛澤東同志在黨和軍隊中的領導地位,中國共產黨才真正形成了一個成形的領導,以前的領導都是很不穩定的,而且也很不成熟。」
而當鄧小平之女毛毛問他長征是怎麼過來的,他的回答是「跟著走」!
3、江澤民同志曾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60周年大會上對長征精神作出過概括,他認為長征精神」就是把全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於一切,堅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堅信正義事業必然勝利的精神;就是為了救國救民,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不惜付出一切犧牲的精神;
就是堅持獨立自主,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精神;就是顧全大局、嚴守紀律、緊密團結的精神;就是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同人民群眾生死相依、患難與共、艱苦奮斗的精神。「
4、胡錦濤在主持學習時就學習、研究、宣傳包括長征在內的中國革命史發表的講話中指出:「長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英勇革命的壯麗史詩。」
5、「長征這一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壯舉,留給我們最可寶貴的精神財富,就是中國共產黨人和紅軍將士用生命和熱血鑄就的偉大長征精神。」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總結了長征的偉大意義和精神內涵,生動闡釋了長征精神跨越時空的時代價值。
6、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工農紅軍長征,歷時久、規模大、行程遠、困難巨、影響廣,為中外戰爭史上所僅見。長征是中國革命史上不朽的豐碑,是中華民族的英雄史詩,是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壯舉。它不僅錘煉了偉大的黨和偉大的人民軍隊,還培育了偉大的長征精神。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長征
Ⅵ 秦長城的起始點和終點分別在什麼地方
秦長城西起甘肅臨洮(今甘肅岷縣)、東至遼東。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遣大將蒙恬北逐匈奴,又西起甘肅臨洮(今甘肅岷縣)、東至遼東築長城萬余里,以防匈奴南進,史稱秦長城。
在固原地區境內,實際是在原先戰國時期秦,趙,燕三國長城的基礎上修建。東西橫貫西吉、固原、彭陽三縣。在固陽縣城北7公里處的色爾騰山上,一條蜿蜒的巨龍盤亘靜卧於崇山峻嶺之間。遠遠望去,雄偉壯觀,氣勢非凡。
這就是世界八大奇跡之一,是世界中古七大奇跡之一,被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秦長城。
(6)終點就在哪裡圖片擴展閱讀:
秦長城分布:
鄂爾多斯秦長城主要分布於鄂托克旗、達拉特旗,全長近40千米。鄂托克旗秦長城,全長約18千米,沿線分布有烽燧若干;牆體均為石塊壘砌或石塊堆積而成;
分布於阿爾巴斯蘇木桌子山一帶,從巴音溫都爾山腳向西延伸至山頂,然後向下延伸至蘇白音溝溝谷,沿溝谷一直向西延伸至烏海境內。達拉特旗秦長城,全長約22千米,均為夯築土牆,由東向西分布於新民堡、王愛召和釋尼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