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尋找歷史圖片
http://www.dxgzs.com/lstp_0.htm
http://www.nhsyzx.com.cn/teacher/lsch/photo.htm
看看就知道了
也可以使用網路的搜索功能,用http://www..com搜索'歷史圖片'關鍵詞.也可以用網路圖片http://image..com搜索'歷史'關鍵詞.
一定找得到.
Ⅱ 一般有關於歷史的照片哪裡有賣 類似這種
單獨這些歷史照片賣的應該很少,相關的歷史照片你是可以在相關的歷史典籍中查找相應的歷史圖片,然後進行翻拍,你也可以在網上查找相應的歷史圖片進行下載。
Ⅲ 歷史類文章配圖去哪裡找
全歷史網站
這個網站大家應該不是很熟悉,但是它包含的內容有很多,除了我國的各個朝代的歷史事件,還有其他各個國家的歷史事件都有記錄。
Ⅳ 中國近代史的老照片去哪找
中國近代史的老照片去「古朝網」上看 比較全!guchao cc
Ⅳ 如何尋找歷史老照片
如果是官方行為去找宣傳部,以及建設局、規劃局、城管局等和城市路面相關單位的宣傳科、資料室等科室。
如果是個人行為,可以上上述部門的網站翻翻,剩下的只能從網上找了。圖片庫都是收費使用的。
另外,不妨在本地的貼吧、論壇發求助帖試試,會有意外收獲。高人永遠在民間……可以直接在人民網歷史板塊上看啊。
Ⅵ 誰有好的初中歷史教案,給一份來做個參考
初中歷史教學案例
辛志霞
在學習《中國歷史》八年級上冊第4課「甲午中日戰爭」課時,發生了這樣一件事:上課鈴響後,我走進教室上課,打開多媒體課件,一幅「黃海激戰」圖出現在學生的面前——中日雙方戰艦在海面上戰斗,兩側慢慢出現一句詩「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壯海軍威」,接著我向同學講述:「同學們,這副輓聯是人民為哀悼民族英雄鄧世昌而撰寫的。在中日海戰中,鄧世昌帶領致遠艦不幸艦體受傷,彈葯斷絕。他沉著鎮靜,指揮部下「快車」沖向日先鋒指揮艦吉野,決計同歸於盡。吉野大怖躲避,並以快炮及魚雷攻擊致遠,沒入黃海。犧牲後舉國震動,光緒帝垂淚親自為他撰聯,以歌頌鄧世昌在黃海大戰中偉大業績而作的。這是我想起南宋抗金名將岳飛,岳母為其刺字「精忠報國」(也用動畫效果打了上去)。想用歷史名句來襯托突出鄧世昌的業績,又能自然的導入新課。
正在這是,一學生舉手要求發言,說「老師,錯了,精忠報國不是賜給鄧世昌的」。可能是他的發言激發了另一位同學的勇氣,另一位也站起來說:「我知道精忠報國是南宋初期的抗金名將岳飛母親在他後背刺的字,那岳飛和鄧世昌有什麼相同的呢?」
對這半路殺出的「程咬金」,我一面用較慢的語速表揚他們能思考和大膽提問,一面則以飛快的速度思考應付的辦法,如果與他們討論這個問題,教學任務很難完成,這也不是全班同學感興趣的話題,我的教學計劃中根本沒有這一環節。如果用以前慣用的手段「這個問題我們課後討論好嗎?」顯然是對學生的「外交辭令」(實際是老師不允許討論)而繼續把學生引入我精心預設的教學程序之中,這樣做,學生學習的熱情、好奇心、學生的創造思維很可能被扼殺了!我當機立斷放棄了已製作好的多媒體課件,對學生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你們提出的問題我一時不知如何回答,我想我們只要學習一定能弄清所有的問題。現在我提議分小組學習,你們倆(我真誠地微笑著對剛才兩位提出問題的學生)如果願意就帶一小組從輓聯入手,兼考察黃海的地理環境,了解鄧世昌在黃海大戰中所克服的困難,理解鄧世昌在打擊日本帝國主義時的愛國情操,並把你們的收獲給同學們匯報;第二小組從清王朝國家安全的角度來考察黃海在我國海防中的地位從而理解鄧世昌為什麼堅持打擊日本帝國主義,與戰艦共存亡以及此舉的重要意義?(小組成員自由搭配);第三小組考察黃海及朝鮮半島的歷史地位,看能否用你們的考證事實來告訴同學日本侵略的史實:黃河自古就是中國的領土,不容你們踐踏和侵略!朝鮮是清王朝的附屬國,受清朝保護!第四小組,考察鄧世昌在黃海大戰中的歷史過程,要求把海戰中的路線、措施、經過、結果搞清楚,各小組形成書面材料,老師作必要的補充或更正,並對學生的成果作恰如其分的肯定,有些地方與學生再一起討論。就這樣,總共只有兩目、圖文、小字加起來只有3個頁面的一課內容,本來用一節課教學綽綽有餘,結果我卻用了兩節課時間,但除完成了本課的教學任務外,學生獲得了滿足感和作為學習主人自主獲取知識的成就感。從此以後,我發現這兩同學對老師態度特別親切,很多同學上課積極性也高起來了。
在學習《中國歷史》八年級上冊第3課「收復新疆」一課時,發生了這樣一件事:預備鈴響後,我胸有成竹地步入教室,打開多媒體課件,一幅優美的畫面出現在學生的面前——漫漫戈壁沙丘之中一條濃陰蔽日的楊柳路(《甘棠遺澤》畫),旁邊慢慢出現一首詩,「大將籌邊尚未還,湖湘子弟滿天山,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度玉關」,接著是我的旁白:「同學們,看著這一叢叢戈壁灘中頑強生長著的左公柳和人們為歌頌左宗棠率領湖南戰士收復新疆、治理邊疆的偉大業績而作的這首詩,我想起了唐代王之渙的涼州詞:「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也用動畫效果讓它出現在整個畫面的下方),我非常得意自己的「創作」——用兩首詩詞作對比,突出左宗棠業績,又能自然的導入新課。
正在這時,一學生舉手要求發言,說「老師,錯了,兩首詩中的楊柳不是同一個概念,前面一首是指楊柳樹,後面一首是曲牌名」。可能是他的發言激發了另一位同學的勇氣,另一位也站起來說:「我好像在哪看到過,黃河遠上白雲間,是後人把涼州詞傳錯了,原句可能應該是黃河遠上白沙間」。
對這半路殺出的「程咬金」,我一面用較慢的語速表揚他們能思考和大膽提問,一面則以飛快的速度思考應付的辦法:如果與他們討論這個問題,教學任務很難完成,這也不是全班同學感興趣的話題,我的教學設計中根本沒這一環節。如果用以前慣用的手段「這個問題我們課後討論好嗎?」顯然是對學生的「外交辭令」(實際是老師不允許討論)而繼續把學生引入我精心預設的教學程序之中,這樣做,學生學習的熱情、好奇心、學生的創造思維很可能被扼殺了!我當機立斷放棄了已製作好的多媒體課件,對學生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你們提出的問題我一時不知如何回答,我想我們只要學習一定能弄清所有的問題。現在我提議分小組學習,你們倆(我真誠地微笑著對剛才兩位提出問題的學生)如果願意就帶一小組從詩歌入手,兼考新疆的地理環境,了解左宗棠在治理新疆方面所克服的困難,理解邊疆人民對左收復、治理新疆的感激之情,並把你們收獲給同學們匯報;第二個小組從國家安全的角度來考察新疆在我國國防中的地位從而理解左為什麼堅持收復新疆以及此舉的重要意義?(小組成員自由搭配);
第三小組考察新疆的歷史地位,看能否用你們的考證的事實來告訴俄等侵略者:新疆自古就是中國的領土,不容你們踐踏和侵略!第四小組,考察左宗棠收復新疆的歷史過程,要求把左收復新疆的路線、措施、經過搞清楚,各小組形成書面材料,老師作必要的補充或更正,並對學生的成果作恰如其分的肯定,有些地方與學生再一起討論。就這樣,總共只有兩目、圖文、小字加起來只有3個頁面的一課內容,本來用一節課教學綽綽有餘,結果我卻用了兩節課時間,但除完成了本課的教學任務外,學生獲得了滿足感和作為學習主人自主獲取知識的成就感。從此以後,我發現這兩同學對老師態度特別親切,很多同學上課積極性也高起來了。「老師,錯了」這句話,勾起我對歷史教學現狀的深刻反思,由此想到了目前歷史教學中存在的誤區:
誤區一:教師備課側重在備教學過程的設計,且過程設計過於具體、詳盡、死板而不給學生留有空間。
教案是帶有主觀性的設計藍圖。目前教師備課(編寫教案)的側重,除了對本課重點難點、教學目標等的分析與處理外,往往更多的考慮的是教學過程的設計,且力求盡善盡美,每一個子目怎麼講,需要學生回答什麼問題,甚至連過渡語怎麼說等等全設計好,而恰恰忽視了學生這個學習的主人,忽視考慮學生在學習本課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哪些問題和為解決這些問題採用哪些方法、途徑以及學習資料(課程資源)的儲備。在這樣教案的導向作用下,學生很可能變成你的「操作工」而已。所以教師在備課編寫教案時,要留一點空間,給學生思考、談自己的看法、進行討論,要有一定的靈活性,使實施中可根據課堂情景如學生的反應等及時調整教學計劃。誤區二:課堂教學以教師為中心,以學科、書本、課堂為中心,以教師的教為中心,「以不變應萬變」,忽視復雜的教育對象,很少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活動與實踐來獲得知識。
目前的課堂教學,仍以教師的傳授為主,重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傳授。教師憑借教科書、教學用書和其他教學資料,藉助一定的手段,進入「規范」操作(這種形式的教學實踐,已經成為千百萬教師工作的程式,穩定於日常教學觀念和行為之中),較少鼓勵學生提問,一旦在課上遇到學生提出自己預設以外的問題便會用「課後討論」等搪塞過去,學生始終被老師牽著鼻子走而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獨立獲取知識的機會,這種亦步亦趨的學習方式是培養不出真正具有求實精神、懷疑和證偽精神、創新思維和進取精神的學生的!這也是與新課程理念背道而馳的。我認為要改變課堂教學行為,首先要確立教師為學生服務的思想,考慮這節課我能為學生提供哪些服務?上課時更多地讓學生表述他們想了解什麼?特別在學生發現問題時,老師要引導他們去思考、追求、探索,引導學生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養成創造性學力,而不是考慮你的教案怎麼實踐,這樣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為將來從事創造性勞動奠定良好的基礎。
誤區三:對有效課堂教學認識的誤區,把有沒有教完內容或學生掌握情況作為有沒有效益的唯一指標。
在這樣的理念下,老師在課堂教學中追求的是如何認真地把我這堂課的教學內容全部教給學生,所以與之無關的東西應該舍棄。然而新課程理念認為,有效的課堂教學應關注學生的進步或發展,要求教師要有「全人」的概念,學生的發展是全人的發展,由此我認為,我們教學中必須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既注重本堂課學生的學習收獲,又考慮每堂課對學生以後乃至終身的進步或發展的作用;既注重歷史學科教學內容的價值,又考慮與之相關學科的知識的有機整合。總之,把有效教學定位在對學生作為一個「完整的人」的發展上。
歷史課教學設計
課 題:新文化運動和五四愛國運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出示孫中山和袁世凱的畫像,由學生對二人進行簡單的介紹,指出袁世凱在政治上做著復辟帝制的准備的同時,在文化領域里也積極地進行著復辟帝制的准備活動,進行著尊孔復古的反動政策,這時激進的民主主義者發起了新文化運動,從而導入新課
二、出示學習目標:
1、學習新文化運動
2、探求五四足跡
三、指導自學
本課的內容分為兩部分來進行學習
1、學習新文化運動
(1)出示自學指導:
①概述新文化運動發生的原因和發生發展的過程
②新文化運動中提倡民主、科學,在今天有沒有現實意義?今天還需要提倡民主和科學嗎?如何使民主和科學發揚光大?你認為民主和科學在中國實現容易嗎?
(2)學生自學:請同學們看書P122頁—P125頁第一段內容
方法:看書、識記、思考、討論,教師巡視,確保每個學生都緊張地看書、思考。
(3)師生交流:解決新文化運動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識點,引導學生自己解決,確定知識點;隨後,完成思考題,由學生暢所欲言,談論有關民主和科學的話題,可引導學生用現實中所存在的現象,論證民主和科學的現實意義。
(4)教師的後教:分析新文化運動的歷史意義。
2、學習五四愛國運動
(1)出示自學指導:
①概述五四運動爆發的導火線和發生發展的過程
②分析:中國是一戰的戰勝國,但在巴黎和會上,中國的合理要求為什麼遭到了拒絕?
(2)學生自學:請同學們看書P125頁五四愛國運動一目
方法:看書,識記,思考,討論,教師巡視,確保每個學生都緊張地看書、思考。
(3)師生交流:解決有關五四愛國運動的基本知識點,引導學生自己解決,確定知識點;完成分析題,通過學生的回答,總結得出「落後就要挨打」的歷史結論,培養學生用聯系史實的觀點來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教師的後教:分析五國運動的歷史意義。
四、討論:
出示五四運動時的一張傳單,可以這樣設計討論的問題:
「探求什麼是五四精神?在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年代,需要的是象五四運動中的愛國學生的這種愛國精神,那麼在和平年代的今天,你需要怎樣去學習五四運動中的學生這種愛國精神呢?」
五,歸納總結
六、自學檢測:
出示習題條,進行當堂的學習內容的檢測
踏入歷史教學已半年有餘……這半年的歷史教學,讓我深感歷史教學任重而道遠,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工程。同時,也讓我深深體會到歷史教學的樂趣。
歷史,對於學生來說並不陌生,電視劇、小說中都有歷史的影子,而學生對此也十分感興趣,但是將學生的興趣與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參與到歷史學科的學習中絕非易事。歷史學科,內容的老套、知識點的瑣碎,以及在人們腦海中所形成的死記硬背,都給教師的教學帶來困難。如何解決這些困難,則成了很多歷史教師的苦惱,大家也是想方設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因為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是學好一門課的關鍵。經過一學期的教學實踐,我發現,用聯系的觀點學習歷史行之有效,不僅對於歷史課,對其它課也是一樣。
每一學科不是孤立的,歷史更是如此。歷史包羅萬象,涉及中學的所有科目。
與歷史聯系最為緊密的就是語文學科。本學期的教學中大都與語文有聯系。如關於商鞅變法的例子,聯繫到語文中的典故「徙木賞金」「立木為信」;張騫出使西域中講西域的荒涼聯繫到《渭城曲》《涼州詞》的有關詩句;講到文化時牽扯到的語文知識更多。而語文的課文背景是歷史,像語文課中所學習的《論語》,其背景便是春秋戰國時代的歷史情況,了解了這些,對於理解《論語》及孔子都有很大的幫助。這真應了那句「文史不分家」。地理與歷史更是息息相關,歷史地圖、歷史古今地名等等無不顯示著歷史與地理的姐妹關系,在現在的研究生專業中即有歷史地理這一專業。歷史的思維方法是歷史唯物主義,其本身就屬政治的范疇。數學方面,有數學名著《九章算術》、勾股定理以及圓周率的計算者祖沖之等等,這些都是在歷史課中學到的。生物、數學、物理、化學的發展的歷程,都是歷史。
除了各學科,還應教會學生從身邊尋找歷史、發現歷史,因為我們生活的社會也是與歷史緊密相連。電視劇、小說等文藝作品,社會制度,當今世界的熱點問題,哪一個與歷史無關?如學習漢武帝、三國、隋唐歷史時,可以給學生播放漢武大帝、三國演義、武則天等相關影片,還可以向學生推薦《三國演義》、《隋唐英雄傳》等書籍,與清朝歷史相關的影片更是數不勝數,關於中國近代的屈辱史,通過放映鴉片戰爭、火燒圓明園等更能加深學生對中國近代史的了解與感悟。社會制度方面,現代世界各國的政體,其淵源學習了世界歷史就會知曉。新疆問題、西藏問題、台灣問題,學生都可以從歷史課中找到,並明確新疆、西藏、台灣自古以來就是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在運用影片小說等文藝作品時要注意其與歷史史實的區別,二者並非等同。
用聯系的觀點學習歷史,讓學生在各個學科中、在自己生活的世界中接觸歷史,自然就會發現歷史原來無處不在,歷史原來真的很有趣。利用這種方法進行教學,可以激勵學生多渠道的獲取新知識、鞏固舊知識,可以給他們表現自我的機會,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由此使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提高,成為課堂真正的主人,使課堂教學效果顯著提高。利用這種方法進行教學,還可以培養學生利用掌握的知識獨立思考獲取新知並做出判斷的能力,這樣不僅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而且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分析、解決當代實際問題的能力。也可以幫助他們疏理已知知識,而且可以糾正他們掌握的不正確的歷史信息。同時,對於學生的全面發展、提高綜合素質也是大有裨益。
Ⅶ 請推薦介紹歷史人物的網站,有圖片的,准備教案用的,最好有人物介紹及事跡的。
http://www.cycnet.com.cn/encyclopedia/history/person/
這個網站有歷史人物的介紹什麼的,但就是沒有圖片,你看能不能用
中國歷史人物圖片 jpg展覽:http://www.jsxtzx.com/jzf/Soft_Show.asp?SoftID=1346
http://code173.com/Soft/480/499/html/19335.html
http://www.cycnet.com.cn/encyclopedia/history/person/
http://www.pep.com.cn/gzlsrw/
http://www.pep.com.cn/gzlsrw/
http://www.no1190.com/news/type.asp?typeid=29
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歷史網站。各方面都很全,不僅有人物的介紹還有很多歷史事件的詳細介紹。
http://www.cycnet.com.cn/encyclopedia/history/person/
這個全是講歷史人物的。並且有很好的歸類,可以方便你的查找。
http://202.121.7.7/person/zxlsjxw/ja1.htm
這是一個中學歷史教案資源庫相信也會對你有用的。
http://www.eol.net/Photo/Index.asp
這是一個圖片頻道,你可以用於課件中。
補充一點:網路的網路頻道也可以查到你所關注問題的詳細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