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背景圖片 » 日軍最後打到中國哪裡圖片
擴展閱讀
男人拖行李箱圖片漫畫 2025-09-22 04:00:56
字體圖片軟體哪個好用 2025-09-22 03:59:36
小清新頭像高清大圖片 2025-09-22 03:43:41

日軍最後打到中國哪裡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8-18 03:25:20

㈠ 日本在中國投降的地方在哪

中國戰區侵華日軍投降簽字儀式舊址位於南京市玄武區南京軍區大院內,是原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大禮堂舊址、國民政府國防部舊址,現為東部戰區司令部軍史館,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南京重要近現代建築、首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

1945年9月2日,日本國政府正式簽署投降書,9月9日,在原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大禮堂內,舉行中國戰區侵華日軍投降簽字儀式。



(1)日軍最後打到中國哪裡圖片擴展閱讀

1945年9月2日,日本外相重光葵在美國軍艦密蘇里號上正式簽署投降書。9月9日,中國戰區受降儀式在南京原中央軍校大禮堂舉行,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在南京向中國政府陸軍總司令何應欽呈交投降書,岡村雙手捧接投降書,簽上「岡村寧次」四個字,然後蓋章。

抗日戰爭及第二次世界大戰至此正式結束了。更正:並不是岡村寧次向何應欽呈交的投降書。而是他的參謀長小林淺三郎。而且投降儀式中,作為投降代表的岡村寧次都沒有呈繳象徵武器的佩刀。原因是國民黨代表和其事先商量決定的。

此日後入侵中國之日本軍隊向中國軍隊投降。

㈡ 抗日戰爭日本打到哪了侵佔了我國哪些地方

抗日戰爭期間日本佔領了中國以下地方:

1、江西省(63.5%淪陷)

抗戰期間,有56個縣市先後淪陷,只有27個縣沒有淪陷。

這27個沒有淪陷的 縣城分別是:豐城縣、鄱陽縣、寧岡縣、分宜縣、南豐縣、銅鼓縣、廣昌縣、黎川縣、雩都縣、興國縣、會昌縣、安遠縣、尋鄔縣、樂安縣、宜春縣、金溪縣、安福 縣、鉛山縣、上猶縣、崇義縣、寧都縣、瑞金縣、石城縣、樂平縣、浮梁縣、德興縣和萬年縣。

2、福建省(18.5%淪陷)

抗戰期間,有15個縣市先後淪陷。這15個縣市分別是:金門縣、廈門市、詔安 縣、東山縣、福清縣、長樂縣、連江縣、閩候縣、海澄縣、永安縣、霞浦縣、寧德縣、福安縣、漳浦縣和雲霄縣。

3、貴州省(4.8%淪陷)

抗戰期間,有4個縣先後淪陷。這4個縣分別是:三都縣、獨山縣、丹寨縣和荔波 縣。

4、雲南省(3.3%淪陷)

5、抗戰期間,有3個縣先後淪陷。這3個縣分別是:龍陵縣、保山縣和滕沖縣。

抗戰期間,中國先後共設立了6個直轄市,分別是:北平市、天津市、上海市、南京市、青島市和重慶市。其中有5個先後淪陷,分別是:

北平市:1937年7月29日淪陷。

天津市:1937年7月30日淪陷。

上海市:1937年11月12日淪陷。

南京市:1937年12月13日淪陷。

青島市:1938年1月10日淪陷。


(2)日軍最後打到中國哪裡圖片擴展閱讀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反侵略戰爭和民族解放戰爭,是20世紀中國和世界歷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戰爭史上的奇觀。

第一,抗日戰爭的勝利徹底打敗了日本侵略者,捍衛了中國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它洗雪了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民受帝國主義奴役和壓迫的恥辱,極大推進了中國革命的歷史進程,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最後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第二,抗日戰爭的勝利,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和團結,弘揚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愛國主義成為抗戰的最強音和主旋律:國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當亡國奴,同仇敵愾、萬眾一心,勤勞勇敢,不畏強暴、血戰到底,自強不息,開拓創新。

㈢ 二戰中日本侵略者侵略了中國的哪些地方

北從黑龍江南到海南島,華中華南華北東北大片疆土基本被日本人佔領。

西南還很安然的當著陪都,沒被日本佔領的有四川青海西藏新疆廣西,部分被佔領的陝西山西廣東雲南寧夏。

關內少數的省有我們的根據地,有的有部分蔣軍。豫湘桂戰役打通了中國到東南亞的大陸交通線。

抗日戰爭年表:

1、二戰爆發前:

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發動九一八事變,4個月又18天時間佔領中國東北地區。

1932年1月28日,日本為轉移國際注意力,掩護其籌建「滿洲國」企圖,發動一二八事變,進攻上海閘北。中國國民革命軍第十九路軍奮起抗戰,在一個月時間里,迫使日軍三易統帥。

1932年3月,日本扶植溥儀,建立偽「滿洲國」。

1933年,日軍進攻熱河省,省主席湯玉麟不戰而逃。同年,東北軍與二十九軍在長城沿線抗擊日軍。

1935年,日本策動「華北五省自治」,強化對中國華北地區的侵略。

1936年,日軍進攻綏遠,傅作義率三十五軍奮起抗戰,取得百靈廟大捷。

1937年7月7日,七七事變爆發,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

1937年8月13日,日軍進攻上海,淞滬會戰開始,11月12日,上海陷落。

1937年12月13日,日軍攻佔南京,製造了長達六個星期的南京大屠殺,屠殺中國軍民三十多萬人。

1938年3月至5月,徐州會戰。

同年10月,武漢會戰結束,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

1939年,日軍進攻長沙,第一次長沙會戰。日軍兵敗。

2、二戰爆發後:

1940年,八路軍發動百團大戰。

1940年,棗宜會戰。張自忠殉國

1941年9月,第二次長沙會戰,日軍兵敗。

1941年12月,第三次長沙會戰,日軍兵敗。

1942年,日軍進攻緬甸,中國軍隊第一次中國遠征軍出國抗戰。

1942年,日軍發動五一大掃盪。

1944年,第二次中國遠征軍出國抗戰。

1944年,日軍發動「大陸交通線戰役」。第四次長沙會戰,長沙陷落。

1945年,湘西會戰。

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

1945年9月2日,日本簽署投降書,二戰結束。

(3)日軍最後打到中國哪裡圖片擴展閱讀:

一、戰爭背景

1、日本經濟危機

1929年10月,由美國開始的經濟危機席捲整個資本主義世界。日本在危機中遭受沉重打擊,國民經濟虧損,黃金不斷外流,工業萎縮,農業告急。為了擺脫世界經濟危機造成的深重困擾,轉移國內的注意力,日本帝國走上侵略道路,日本軍國主義者加緊實施其既定的侵華政策。

2、國際環境

九一八事變後,國際局勢發生深刻復雜變化,特別是各主要國家對日本侵略中國所採取的綏靖政策,客觀上縱容了世界法西斯勢力的發展和相互勾連。

中國政府曾將希望寄託於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國際組織——國際聯盟。然而西方政治家們此時主要精力集中於歐洲戰場,未向中國伸出援手。

國聯的綏靖主義態度使日本對國際社會不再心存忌憚,它向日本發出了一個錯誤的信號,嘗到了甜頭的日本從此在侵略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二、戰爭轉折階段

1941年12月,在日本突然襲擊美國珍珠港之前,由於法西斯勢力不斷壯大,美國出於自身的安全和利益考慮逐漸改變了「中立」態度。並且加強對英國、蘇聯等各國的援助。

1941年8月,羅斯福和丘吉爾在大西洋一艘軍艦上會晤,並發表聯合宣言《大西洋憲章》 。倡導自由、和平,反對侵略。同時,美英也開始對蘇聯提供一些援助。

1942年1月1日,中國、蘇聯、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比利時、加拿大、哥斯大黎加、古巴、捷克斯洛伐克等26國在華盛頓發表《聯合國家共同宣言》,表示贊成《大西洋憲章》,並決心共同打敗德、日、意法西斯的侵略,不到侵略國 無條件投降,決不和敵國單獨議和。

《聯合國家宣言》標志著反法西斯陣線的最終形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大大增強反法西斯國家的力量,鼓舞了全世界各國人民對法西斯的斗爭,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的進程。

1942年6月,日本軍部為了徹底摧毀美國太平洋艦隊,進攻美軍駐守的中途島。美軍掌握了日軍的作戰計劃,以一艘航空母艦的代價摧毀日本四艘航空母艦,取得了中途島海戰的勝利,從而使太平洋戰場的形勢發生轉折,日軍被迫由進攻轉變為防禦,美軍則由防禦轉變為進攻。

㈣ 二戰時日本打到中國最後一個城是哪裡

最遠的地方是:雲南省的保山市龍陵縣臘勐松山。

  • 1931年「九一八事變」至抗戰勝利,日本曾佔領了中國26省1560餘縣市,侵略面積竟達660餘萬平方公里。

  • 「七七事變」到1938年10月。攻佔了一大批縣城、9個省會和北平、天津、上海、武漢、廣州等大城市,直到首都南京。

    日軍鐵蹄踏遍了平漢、津浦、平綏鐵路沿線和長江下游沿岸及珠江三角洲地區,控制了華北、華中、華東廣大富庶地區。

    其侵略魔爪向西已深入到綏遠省的歸綏(今呼和浩特)、包頭,山西省的原平、陽曲、太原等地。

  • 1938年10月轉入戰略相持階段,直至1942年。

    又侵佔了南昌、隨縣、棗陽、金華、奉化等城市和地區。向西進佔到湖北省的宜昌市,向南深入到福建省的閩侯(今福州)、廈門,廣西省的邕寧、綏淥,廣東省的汕頭、雷州半島直至海南島全島。

    還侵佔了香港。我國西南大後方雲南省西部的騰沖、龍陵也被侵佔。

  • 攻陷城市146座(重要城市有鄭州、許昌、洛陽、株洲、長沙、衡陽、桂林、柳州、南寧等),空軍基地7個,飛機場36個。

  • 內蒙古地區被佔領到包頭市。

  • 華北是包括山西全省在內的山西以東全部華北地區。

  • 華中是湖北巫山以東的全部華東地區。

  • 華南是貴州以東,貴州獨山,都勻曾一度被佔領。

  • 廣西河池、白色以東在1944年豫湘貴戰役中被日本佔領。

㈤ 抗日戰爭日本最遠打到中國西部哪

抗日戰爭日本最遠打到中國西部雲南省。

1942年春,日軍進犯緬甸,中國政府為保滇緬公路的暢通應英國政府之請,派遣十萬遠征軍,急馳援緬,重創日軍。

1942年4月,戰局逆轉,中國遠征軍一部西撤印度,一部輾轉回國。日軍以第56師團6個聯隊及第2師團、第18師團各一部,進犯中國西南國門雲南,至1942年5月10日,怒江以西國土,相繼淪陷。

(5)日軍最後打到中國哪裡圖片擴展閱讀

1942年10月14日,駐印軍新編第三十八師擊破日軍第十八師團一部,攻取新平洋,進入緬北。12月攻佔於邦。

1944年初,新編第三十八、第二十二師分別攻克大自家及太洛,3月上旬又攻佔孟關和瓦魯班。日軍退守傑布山隘,憑險頑抗。新編第二十二師在新編第三十八師與美軍第五三。七支隊(兩個營)策應下,經14天戰斗,攻佔長達10公里的傑布山隘(參見孟關傑布山隘間戰役)。日軍殘部向孟拱河谷撤退。

隨後第五三。七支隊與新抵達太克里地區的新編第三十師、第五十師各一部混合編為中美突擊支隊,繼續向密支那挺進;新編第三十八師向高利前進。

㈥ 日本侵略中國地圖范圍是哪些

如下圖所示:

1931年9月18日,日軍進攻沈陽,九一八事變爆發,由於當局的不抵抗,致使日本侵略軍迅速佔領中國東北,並成立偽滿洲國。

1932年1月28日,日軍進攻上海,淞滬抗戰爆發,中日軍隊第一次全面對抗和較量。

1937年7月7日,日軍在北平附近挑起盧溝橋事變,中日戰爭全面爆發。

1941年12月7日,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後,12月9日,重慶國民政府正式對日宣戰。

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

國際環境

九一八事變後,國際局勢發生深刻復雜變化,特別是各主要國家對日本侵略中國所採取的綏靖政策,客觀上縱容了世界法西斯勢力的發展和相互勾連。

中國政府曾將希望寄託於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國際組織——國際聯盟。然而西方政治家們此時主要精力集中於歐洲戰場,未向中國伸出援手。國聯的綏靖主義態度使日本對國際社會不再心存忌憚,它向日本發出了一個錯誤的信號,嘗到了甜頭的日本從此在侵略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㈦ 日本佔領時候到底有多大中國地圖

從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爆發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日軍地面部隊先後侵佔中國21省、5直轄市、威海衛行政區、東省特別區,面積600餘萬平方公里。圖片如下:

但是,我們必須知道,日本佔領的區域里不是百分百的完全佔領;在日軍後方建立了不少敵後抗日根據地,在同日軍英勇的戰斗,百團大戰就是在敵後進行的。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爆發,日本關東軍部隊大舉侵犯中國領土,開啟14年侵華戰爭。

九一八事變後,日軍侵佔了我國東北三省,成立了偽滿洲國,管轄東北三省、內蒙古東部、河北省。

1935年5月29日,華北軍分會代理委員長何應欽與日方代表開始秘密談判。7月6日正式復函梅津美治郎,表示對"所提各事項均承諾之",接受日方要求。國民黨政府放棄了華北五省(河北、山西、山東、察哈爾、綏遠)"的主權。

1937年7月7日,「七七"事變爆發,日軍未入侵陝西等西北地區,對重慶只是進行了大轟炸。

從"七七"事變到1944年12月國軍黨軍隊豫湘桂會戰,日軍一路南侵,河北、山東、山西、河南、安徽、江蘇、浙江、江西、上海、湖南、湖北、廣東、福建、貴州、廣西等省的大部分地區都遭到日軍入侵,日軍兵力不足,無法全部侵佔,一般情況下都只是佔領大城市和交通運輸線。

(7)日軍最後打到中國哪裡圖片擴展閱讀:

侵華戰爭時全省淪陷的省份:

抗戰期間,中國全省淪陷的省份總共有九個。分別是:台灣省、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熱河省、察哈爾省、河北省、山東省和江蘇省。

侵華戰爭時部分淪陷的省份:

抗戰期間,中國部分淪陷的省份有13個。按照淪陷面積從大到小的順序,依次分別是:河南省、山西省、安徵省、浙江省、綏遠省、廣東省、湖北省、廣西省、湖南省、江西省、福建省、貴州省和雲南省。另外,在抗戰期間,中國先後共設有6個直轄市,其中有5個先後淪陷。直轄市也劃入了部分淪陷的范疇。

㈧ 請問日本從什麼地方攻入中國的,打到什麼地方投降的

日本在統治台灣期間以台灣為跳板進攻東北三省,佔領東北三省建立滿洲國迅速建立兵工廠挖掘資源為攻打中國做准備。

出山海關打通盧溝橋攻佔北京,再是天津,後面轉移至上海進攻,打通南京,再攻入徐州,轉至進入武漢打到長沙再打到常德。

攻入湘西,直接威逼國民政府首都重慶,攻入湘西的時候,日本天皇就宣布無條件投降了。

(8)日軍最後打到中國哪裡圖片擴展閱讀:

受降過程

1945年8月9日,在東京的日本皇宮防空洞里,一群軍政要人正在激烈地爭論著:「從目前(1945年8月9日)國內外局勢看,在維護國體、保存天皇制度前提下只能無條件投降!……」外相東鄉茂德垂頭喪氣地說著,兩手一攤,倒在沙發上。

發表《波茨坦公告》

7月間,中、美、英三國發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必須立即無條件投降,否則就將它徹底消滅。8月6日,美國在廣島投下了原子彈,蘇聯對日宣戰。

8月間,蘇聯對日宣戰,進攻駐扎在中國東北的日本關東軍。

9日零時剛過,蘇聯百萬紅軍以迅雷不及掩耳的凌厲攻勢,向盤踞在中國東北的日本70萬關東軍發起了全線總進攻。東鄉外相清楚,在世界反法西斯總反攻的浪潮中,日本就像只破敗的帆船,很快就會在風雨飄搖中沉沒。

然而,並不是每一位政要都甘心這樣的結局。

海軍司令部總長豐田副武說道:「要投降,除維護國體外,還必須附帶三個條件:一、日本自行處理戰犯;二、自主地解除武裝;三、盟軍不得佔領日本本土……」

「與其無條件投降,不如實行本土決戰!」陸相阿南惟幾打斷豐田副武的話,一拍桌子,站起身朗聲說:「我們在本土決戰,雖然不能確定勝利,但還可一戰,打得好還可以擊退登陸敵軍。所以,我堅決反對無條件投降!」會議沒有結果。

下午,首相鈴木召開內閣會議。鈴木簡單說了兩句,然後由外相東鄉報告了蘇聯參戰及原子彈爆炸後各方面的反映,提出日本應投降,會場又展開了爭論。最後,鈴木征詢各大臣是否應接受《波茨坦公告》,無條件投降,結果六人贊成,三人反對,五人沒有表態。鈴木無可奈何地說:「內閣既然不能決定,只好上奏天皇了……」

日本書記官朗讀《波茨坦公告》

隨後的御前會議仍舊在皇宮防空洞中舉行,天皇裕仁來到會議室。

鈴木先讓書記官朗讀《波茨坦公告》,然後宣讀他擬好的提案:

「日本政府准備接受1945年7月26日由美國、英國、中國政府,以及後來由蘇聯政府簽字的在波茨坦發表的聯合公告中所列舉的條款,但應取得如下諒解,即上述公告並不含任何有損於陛下作為至高統治者之特權的要求。」

他剛說完,陸相阿南、梅津和豐田等人馬上表示反對,爭議又起。鈴木擺了擺手,示意大家安靜,然後把目光轉向了天皇。

天皇裕仁一直默默地聽著眾人的辯論,這時他喃喃地說道:「這幾天一直盡聽有取勝的自信的話,但計劃和實踐並不一致。就目前的樣子,要對付盟國軍隊,看來沒有勝利的希望……」他把手一揮,「此時只有作這樣的決定了……」

㈨ 二戰中日本最遠打到中國的哪裡

最遠的地方是:雲南省的保山市龍陵縣臘勐松山。

㈩ 日本鬼子佔領了中國哪些地方

從省的級別來講,中國抗日戰爭期間有九個省被日寇完全佔領,這里的完全佔領指的是縣級以上單位,它們分別是台灣省、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熱河省、察哈爾省、河北省和山東省以及江蘇省。

而河南省、山西省、安徽省、浙江省、綏遠省、廣東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福建省、貴州省、雲南省、海南省等十二個省份屬於部分淪陷,其中河南、山西和安徽全境百分之八十以上地區被日寇所侵佔。

(10)日軍最後打到中國哪裡圖片擴展閱讀

抗日期間始終未淪陷的省份有四川省、陝西省、新疆省、西康省、寧夏省、青海省、甘肅省和西藏自治區。

但是其中四川多地遭受日軍空軍的狂轟濫炸,其中尤其以重慶遭受的轟炸最為嚴重,僅1941年6月,日軍機對重慶轟炸造成的人員傷亡就多達三萬人。

而當時中國的直轄市一共有六個,其中五個被完全佔領,他們分別是北京市,於1937年7月29日淪陷;天津市,於1937年7月30日淪陷;上海市,於1937年11月12日淪陷;南京市,於1937年12月13日淪陷;青島市,於1938年1月10日淪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