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背景圖片 » 破陣子背景圖片素材
擴展閱讀
彝族年輕男人圖片 2025-09-21 00:36:26
下雪的高清圖片 2025-09-21 00:12:31
華為微信背景圖片大全 2025-09-21 00:10:46

破陣子背景圖片素材

發布時間: 2022-08-14 20:18:59

⑴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背景。

這首詞的背景如下:
這首詞當作於作者失意閑居信州(今江西上饒)之時。
辛棄疾二十一歲時,就在家鄉歷城(今山東濟南)參加了抗金起義。
起義失敗後,他回到南宋,當過許多地方的長官。他安定民生,訓練軍隊,極力主張收復中原,卻遭到排斥打擊。
後來,他長期不得任用,閑居近二十年。
宋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年)冬天,辛棄疾與陳亮在鉛山瓢泉會見,即第二次「鵝湖之會」。陳亮為人才氣豪邁,議論縱橫。
自稱能夠「推倒一世之智勇,開拓萬古之心胸」。
他先後寫了《中興五論》和《上孝宗皇帝書》,積極主張抗戰,因而遭到投降派的打擊。這次他到鉛山訪辛棄疾,留十日。別後辛棄疾寫《賀新郎·把酒長亭說》詞寄給他,他和了一首;以後又用同一詞牌反復唱和。
這首《破陣子》大約也是作於這一時期。

⑵ 辛棄疾寫破陣子時的背景

這首詞是作者失意閑居信州(今江西上饒)時所作。辛棄疾21歲時,就在家鄉歷城(今山東濟南)參加了抗金起義。起義失敗後,他回到南宋,當過許多地方的長官。他安定民生,訓練軍隊,極力主張收復中原,卻遭到排斥打擊。後來,他長期不得任用,閑居近二十年。
(PS:宋代武將貌似都挺無奈的)
望採納

⑶ 辛棄疾 破陣子的寫作背景

採桑子 書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浣溪沙 偕叔高、子似宿山寺戲作

花向今朝粉面勻,柳因何事翠眉顰?東風吹雨細於塵。
自笑好山如好色,只今懷樹更懷人。閑愁閑恨一番新。

菩薩蠻 書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

菩薩蠻 賞心亭為葉丞相賦

青山欲共高人語,聯翩萬馬來無數。煙雨卻低回,望來終不來。
人言頭上發,總向愁中白。拍手笑沙鷗,一身都是愁。

清平樂 獨宿博山王氏庵

繞床飢鼠,蝙蝠翻燈舞。屋上松風吹急雨,破紙窗間自語。
平生塞北江南,歸來華發蒼顏。布被秋宵夢覺,眼前萬里江山。

清平樂

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卧剝蓮蓬。

清平樂 檢校山園書所見

連雲松竹,萬事從今足。拄杖東家分社肉,白酒床頭初熟。
西風梨棗山園,兒童偷把長竿。莫遣旁人驚去,老夫靜處閑看。

阮郎歸 耒陽道中為張處父推官賦

山前燈火欲黃昏,山頭來去雲。鷓鴣聲里數家村,瀟湘逢故人。
揮羽扇,整綸巾,少年鞍馬塵。如今憔悴賦招魂,儒冠多誤身!

太常引 建康中秋為呂叔潛賦

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把酒問姮娥:被白、欺人奈何!
乘風好去,長空萬里,直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西江月 示兒曹以家事付之

萬事雲煙忽過,百年蒲柳先衰。而今何事最相宜?宜醉宜游宜睡。
早趁催科了納,更量出入收支。乃翁依舊管些兒,管竹管山管水。

鷓鴣天 戲題村舍

雞鴨成群晚不收,桑麻長過屋山頭。有何不可吾方羨,要底都無飽便休。
新柳樹,舊沙洲,去年溪打那邊流。自言此地生兒女,不嫁金家即聘周。

鷓鴣天 鵝湖歸病起作

枕簟溪堂冷欲秋,斷雲依水晚來收。紅蓮相倚渾如醉,白鳥無言定自愁。
書咄咄,且休休,一丘一壑也風流。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覺新來懶上樓。

鷓鴣天 送人

唱徹陽關淚未乾,功名餘事且加餐。浮天水送無窮樹,帶雨雲埋一半山。
今古恨,幾千般,只應離合是悲歡。江頭未是風波惡,別有人間行路難!

鷓鴣天 代人賦

晚日寒鴉一片愁,柳塘新綠卻溫柔。若教眼底無離恨,不信人間有白頭。
腸已斷,淚難收,相思重上小紅樓。情知已被山遮斷,頻倚闌干不自由。

玉樓春 戲賦雲山

何人半夜推山去?四面浮雲猜是汝。常時相對兩三峰,走遍溪頭無覓處。
西風瞥起雲橫渡,忽見東南天一柱。老僧拍手笑相誇,且喜青山依舊住。

鵲橋仙 山行書所見

松岡避暑,茅檐避雨,閑去閑來幾度?醉扶孤石看飛泉,又卻是、前回醒處。
東家娶婦,西家歸女。釀成千頃稻花香,夜夜費、一天風露。

踏莎行 庚戌中秋後二夕帶湖篆岡小酌

夜月樓台,秋香院宇,笑吟吟地人來去。是誰秋到便凄涼?當年宋玉悲如許!
隨分杯盤,等閑歌舞,問他有甚堪悲處?思量卻也有悲時,重陽節近多風雨。

踏莎行 和趙國興知錄韻

吾道悠悠,憂心悄悄,最無聊處秋光到。西風林外有啼鴉,斜陽山下多衰草。
長憶商山,當年四老,塵埃也走咸陽道。為誰書到便幡然?至今此意無人曉。

定風波 暮春漫興

少日春懷似酒濃,插花走馬醉千鍾。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甌香篆小簾櫳。
卷盡殘花風未定。休恨,花開元自要春風。試問春歸誰得見?飛燕,來時相遇夕陽中。

定風波 送盧提刑,約上元重來

少日猶堪話別離,老來怕作送行詩。極目南雲無過雁。君看,梅花也解寄相思。
無限江山行未了。父老,不須和淚看旌旗。後會丁寧何日是?須記,春風十日放燈時。

破陣子 為陳同父賦壯語以寄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發生!

祝英台令

晚春寶釵分,桃葉渡,煙柳暗南浦。怕上層樓,十日九風雨。
斷腸片片飛紅,都無人管,倩誰喚、流鶯聲住?
鬢邊覷。試把花卜心期,才簪又重數。
羅帳燈昏,嗚咽夢中語:是他春帶愁來,春歸何處?卻不解、將愁歸去!

採桑子 書博山道中壁

煙迷露麥荒池柳,洗雨烘晴。洗雨烘晴,一樣春風幾樣青。
提壺脫褲催歸去,萬恨千情。萬恨千情,各自無聊各自鳴。

採桑子此生自斷天休問,獨倚危樓。獨倚危樓,不信人間別有愁。
君來正是眠時節,君且歸休。君且歸休,說與西風一任秋。

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西江月醉里且貪歡笑,要愁那得功夫。近來始覺古人書,信著全無是處。
昨夜松邊醉倒,問松我醉如何?只疑松動要來扶,以手推松曰去!

浪淘沙 山寺夜半聞鍾

身世酒杯中,萬事皆空。古來三五個英雄。雨打風吹何處是,漢殿秦宮。
夢入少年叢,歌舞匆匆。老僧夜半誤鳴鍾。驚起西窗眠不得,卷地西風。

東坡引花梢紅未足,條破驚新綠。重簾下遍闌干曲。有人春睡熟,有人春睡熟。
鳴禽破夢,雲偏目蹙,起來香鰓褪紅玉。花時愛與愁相續。羅裙過半幅,羅裙過半幅。

露天曉角

旅興吳頭楚尾,一棹人千里。休說舊愁新恨,長亭樹、今如此!
宦遊吾倦矣,玉人留我醉。明日萬花寒食,得且住、為佳耳。

卜運算元修竹翠羅寒,遲日江山暮。幽徑無人獨自芳,此恨知無數。
只共梅花語,懶逐游絲去。著意尋春不肯香,香在無尋處。

鷓鴣天 有客慨然談功名,因追念少年時事,戲作

壯歲旌旗擁萬夫,錦鸇〔衤詹〕突騎渡江初。燕兵夜〔女足〕銀胡〔革錄〕,漢箭朝飛金僕姑。
追往事,嘆今吾,春風不染白髭須。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

鷓鴣天陌上柔桑破嫩芽,東鄰蠶種已生些。平岡細草鳴黃犢,斜日寒林點暮鴉。
山遠近,路橫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

鷓鴣天 游鵝湖醉書酒家壁

春日平原薺菜花,新耕雨後落群鴉。多情白�春無奈,晚日青簾酒易賒。
閑意態,細生涯,牛欄西畔有桑麻。青裙縞袂誰家女?去趁蠶生看外家。

鷓鴣天著意尋春懶便回,何如信步兩三杯?山才好處行還倦,詩未成時雨早催。
攜竹杖,更芒鞋,朱朱粉粉野蒿開。誰家寒食歸寧女?笑語柔桑陌上來。

鷓鴣天 和子似山行韻

誰共春光管日華,朱朱粉粉野蒿花。閑愁投老無多子,酒病而今較減些。
山遠近,路橫斜,正無聊處管弦嘩。去年醉處猶能記,細數溪邊第幾家。

鷓鴣天一片歸心擬亂雲,春來諳盡惡黃昏。不堪向晚檐前雨,又待今宵滴夢魂。
爐燼冷,鼎香氛,酒寒誰遣為重溫?何人柳外橫斜笛?客耳那堪不忍聞!

鷓鴣天困不成眠奈夜何!情知歸未轉愁多。暗將往事思量遍,誰把多情惱亂他?
些底事,誤人哪,不成真個不思家。嬌痴卻妒香香睡,喚起醒松說夢些。

生查子

游雨岩溪邊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雲,人在行雲里。高歌誰和余?
空谷清音起。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

生查子漫天春雪來,才抵梅花半。最愛雪邊人,楚些裁成亂。
雪兒偏解飲,只要金杯滿。誰道雪天寒?翠袖闌乾暖。

生查子

去年燕子來,簾幕深深處。香徑得泥歸,都把琴書污。
今年燕子來,誰聽呢喃語?不見卷簾人,一陣黃昏雨。

浣溪紗父老爭言雨水勻,眉頭不似去年顰。殷勤謝卻甑中塵。
啼鳥有時能勸客,小桃無賴已撩人。梨花也作白頭新。

賀新郎

把酒長亭說。看淵明、風流酷似,卧龍諸葛。何處飛來林間鵲?蹙踏松梢殘雪。
要破帽、多添華發。剩水殘山無態度,被疏梅、料理成風月。兩三雁,也蕭瑟。

佳人重約還輕別。悵清江、天寒不渡,水深冰合。路斷車輪生四角,此地行人銷骨。
問誰使、君來愁絕?鑄就而今相思錯,料當初、費盡人間鐵。長夜笛,莫吹裂!

南鄉子

舟中記夢欹枕艫聲邊,貪聽咿啞聒醉眠。變作笙歌花底去,依然,翠袖盈盈在眼前。
別後兩眉尖,欲說還休夢已闌。只記埋冤前夜月,相看,不管人愁獨自圓。

南鄉子好個主人家,不問因由遍去〔口茶〕。病得那人妝晃了,巴巴,繫上裙兒穩也哪。
別淚沒些些,海誓山盟總是賒。今日新歡須記取,孩兒,更過十年也似他。

定風波 再用韻和趙晉臣敷文

野草閑花不當春,杜鵑卻是舊知聞。謾道不如歸去住,梅雨,石榴花又是離魂。
前殿群臣深殿女,赭袍一點萬紅巾。莫問興亡今幾主。聽取,花前毛羽已羞人。

青玉案 元夕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網路。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粉蝶兒 和晉臣賦

落花昨日春如十三女兒學綉,一枝枝、不教花瘦。
甚無情,便下得、雨僝風僽。向園林、鋪作地衣紅縐。

而今春似輕薄盪子難久。記前時、送春歸後。
把春波都釀作、一江醇酎。約清愁、楊柳岸邊相候。

千年調 蔗庵小閣名曰卮言,作此詞以嘲之。

卮酒向人時,和氣先傾倒。最要然然可可,萬事稱好。
滑稽坐上,更對鴟夷笑。寒與熱,總隨人,甘國老。

少年使酒,出口人嫌拗。此個和合道理,近日方曉。
學人言語,未會十分巧。看他們,得人憐,秦吉了。

最高樓 醉中有索四時歌者,為賦長安道,投老倦遊歸。

七十古來稀。藕花雨濕前胡夜,桂枝風澹小山時。
怎消除,須〔歹帶〕酒,更吟詩。也莫向、竹邊孤負雪。

也莫向、柳邊孤負月。閑過了,總成痴。
種花事業無人問,對花情味只天知。笑山中,雲出早,鳥歸遲。

最高樓 吾擬乞歸,犬子以田產未置止我,賦此罵之。

吾衰矣,須富貴何時?富貴是危機。暫忘設醴抽身去,未曾得米棄官歸。
穆先生,陶縣令,是吾師。待葺個、園兒名佚老。

更作個、亭兒名亦好。閑飲酒,醉吟詩。
千年田換八百主,一人口插幾張匙?休休休,更說甚,是和非!

新荷葉 和趙德庄韻

人已歸來,杜鵑欲勸誰歸?綠樹如雲,等閑借與鶯飛。
兔葵燕麥,問劉郎、幾度沾衣?翠屏幽夢,覺來水繞山圍。

有酒重攜,小園隨意芳菲。往日繁華,而今物是人非。
春風半面,記當年、初識崔徽。南雲雁少,錦書無個因依。

丑奴兒近 博山道中效李易安體

千峰雲起,驟雨一霎兒價。更遠樹斜陽,風景怎生圖畫?
青旗賣酒,山那畔別有人家。只消山水光中,無事過這一夏。

午醉醒時,松窗竹戶,萬千瀟灑。野鳥飛來,又是一般閑暇。
卻怪白鷗,覷著人、欲下未下。舊盟都在,新來莫是,別有說話。

⑷ 求適合朗誦《破陣子》的配樂

建議選網上可以找到的中國民樂配樂。
這個配樂氣勢氣勢磅礴,弦樂打擊樂配合適當,很好地配合了詞中的時而豪放時而悲涼的氣概。
網頁為:http://www.sanwen8.com/zhongguoguqu/peiyueshilangsong/248885.html
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語以寄)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發生。

陳亮與詞人志同道合,相聚之時,議論時事,慷慨激昂,同時也掩飾不住壯志難酬的悲涼。這首詞結構奇特,上下片渾融一氣,都是在極力描摹自己生平的壯舉與胸中遠大的志向。今夜「醉里挑燈看劍」,當年的壯舉一一浮現在眼前。作為統率千軍萬馬的主帥,詞人曾經有過「沙場秋點兵」的生活。 詞人的願望是為君王平定天下。但是,結尾輕易的一句「可憐白發生」就將前面所說的一切都否定了。歲月老去、壯志難酬的悲憤,由此流露。
古典詩詞中,寫劍往往寄託雄心。如鮑照《擬行路難》中有:"對案不能食,拔劍擊柱長嘆息。"李白《獨漉篇》也有"雄劍掛壁,時時龍鳴"的句子。辛棄疾這首詞同樣表達了自己抗金的雄心。全首都是寫軍中生活,也可以說是寫想像中的抗金軍隊中的生活。上片描寫在一個秋天的早晨沙場上點兵時的壯盛場面。
首句是現實生活的寫照。作者一生懷抱收復大計,為此,少年時率眾投奔抗金義軍,後又率萬兵南渡,不久,不顧自己官職卑微,多次上書,激言主戰,結果反被貶官閑居,再也不能有所作為。想起故鄉人民在水深火熱之中,這怎不使作者憂心如焚,於是只好借酒消愁,不覺酩酊大醉。就是在醉後也仍念念不忘收復中原的大業,於是拿出寶劍仔細端詳。"醉里"點明在酒醉之中,"看劍"一方面說明人物身份是夜晚,而且勾畫出作者仔細端詳寶劍的神態,從而寫出強烈要求殺敵的心情。在"醉里"猶自"看劍",醒時可想而知,夜晚尚念念不忘,刀劍大事,白天如何奔忙恢復大業的情況可想而知了。這句極盡精練,少不得一字,一"醉"字、一"挑"字,寫醉態維妙維肖,更可貴的,很好地傳出了詞人壯志未酬的內心。
從"夢回"句看到"贏得生前身後名"是寫夢境,"夢回"二字說明了作者由醉而入夢。在夢境中詞人又回到了當年軍號聲聲的軍營生活。那是二十多年之前,詞人才二十一歲,風華正茂,趁金主完顏亮於一一六一年南侵之機,他組織了兩千義軍,投到農民義軍耿京帳下。當時義軍聲勢浩大,軍容整齊,不斷襲擊金兵後方。"吹角連營"的"連"字,寫出了軍號響亮、士氣高漲的情景。上句是看,這句是聞,接下去寫兵士們的宴歡、娛樂生活和閱兵場面,詞的境界逐漸伸展擴大。"八百里"語意雙關,一方面指牛,用《世說新語 汰侈篇》典故:"王君夫(愷)有牛,名八百里駁,常瑩其蹄角。王武子(濟)語君夫:'我射不如卿,今指賭卿牛,以千萬對之。'君夫既恃手快,且謂駿物無有殺理,便相然可,令武子先射。武子一起便破的,卻據胡床叱左右:'速探牛心來!'須臾炙至,一臠便去。"蘇軾詩就說:"要當啖公八百里,豪氣一洗儒生酸。"另一方面,"八百里"指地域廣大,營寨分布之廣。當時耿京義軍"有眾數十萬",據地當然擴大。"五十弦翻塞外聲",指各種樂器合奏出雄壯悲涼的軍樂。古代有五十弦。李商隱詩:"錦瑟無端五十弦"。這里泛指各種樂器。"翻"指演奏。此時,在八百里廣闊的地面上,戰士們一方面分食大塊烤肉,一方面用各種樂器演奏著雄壯的軍歌,這場面是壯觀的,熱烈的,使人想到,這是一支給養充足、士氣旺盛、戰鬥力強的隊伍。這支隊伍正在做什麼?"沙場秋點兵",是回答,是在沙場操演兵陣,隨時准備襲擊敵人。
過片兩句寫驚險的戰斗場面。"馬作的盧飛快":作,好象。的盧,快馬。《相馬經》曰:"馬白額入口齒者,名曰榆雁,一名的盧。"《蜀主 ? 先主傳》:注引《世說新語》:"劉備屯樊城,劉表憚其為人,不甚信用。曾請備宴會,蒯越、蔡瑁欲因會取備,備覺之,潛遁出。所乘馬名的盧,騎的盧渡襄陽城西檀溪水中,溺不得出,備急曰:'的盧,今日厄矣,可努力!'的盧一踴三丈,遂得過。""弓如霹靂":《隋書 長孫晟傳》:"突厥之內大畏長孫總管,聞其弓聲謂之霹靂;見其走馬稱為閃電。"該詞幾句如特寫鏡頭,使我們好象看到作者正騎著的盧快馬在戰場上飛馳電掣般前進,我們的戰士正與敵人展開激戰,那開弓放箭之聲如霹靂的轟響。它表現了義軍勇士們鬥志昂揚、奮勇殺敵的壯觀情景,詞中以"馬"與"弓"來寫身心健壯、武藝高強、具有愛國精神的勇士,既有作者自己,更包括全體義軍。這兩句是以詞人親身經歷為基礎的。一一六一年金主完顏亮佔領揚州重地,作者曾率軍在揚州以北地區和敵軍作過激烈的戰斗。他也曾"身帶五十餘騎,直奔山東金營,於五萬大軍中生韌殺害耿京的義軍叛徒張安國,是何等英雄的壯舉。以上五句是雄偉壯闊的戰斗場面的描繪,是英雄業績的回顧,是作者抗金戎馬生活的寫照。
"了卻君王天下事"兩句寫大功告成的那種意氣昂揚的神態。"天下事"指收復中原,統一全國的大業。"生前身後名"指為國家、民族建立功勛永垂史冊的榮譽。這里充溢著愛國精神。詞中所刻劃的形象是壯烈勇猛的,所表現的思想是奮發激昂的,所以詞題標以"壯詞"二字。
結句使全詞的感情發生急劇變化,它是一聲無可奈何、感慨萬端的嘆息,表現了理想與現實的巨大矛盾。理想是收復中原,完成統一大業;現實卻是當權者偏安江左,不圖進取,他們"防民甚於防敵",置中原人民於水深火熱之中而不顧。面對此現實,怎不使詞人發生如此沉重的悲憤的嘆息!這一轉折,使上面所寫的夢境理想成為幻想,全都落空。全詞至此也由"雄壯"而變為"悲憤"。所《藝蘅館詞選》說:"無限感慨,哀同父,亦自哀也。"這一句與開頭的"醉里挑燈看劍"相呼應,都是敘寫現實生活與感受。
全詞基調雄壯高昂,而結句又是悲涼低沉,前後形成一個鮮明的對比,這種"揚抑法"增強了本詞的藝術魅力,有力地表現了詞人滿懷壯志而不得伸的苦痛。結構上看,布局巧妙奇特。一般詞分片時,大多上片寫景,下片抒情,或者上下貫連,而這首詞卻是過變不變。依文義看,首尾兩句為寫實,中間八句是夢境,是想像。末尾一句否定前面八句。這樣文義幾經轉折,使詞作波瀾起伏,跌宕有致。首尾情意深沉,中間部分酣暢淋漓,前後對比,更為深刻感人。前面酣暢淋漓的描繪加重了末尾五字失望之情。這種結構在宋詞中是少見的。這種藝術手法也正表現了辛詞的豪放風格與獨創精神。詞人善於捕捉具有典型意義的事物以洗練的筆墨構成完美的圖象,如關於沙場點兵的場面描寫,真是有聲有色,形象鮮明,給人以廣闊的空間,使人獲得完整、強烈的印象。
這首詞除對仗工整外,還善於用數字創造豪放的風格,象"八百里""五十弦"都給人以壯闊豐滿之感。動詞精練生動,如"飛"字,動詞活用為形容詞,如換成"很"字就難以勾出駿馬疾馳之貌了。"翻"字寫成戰歌嘹亮,樂器轟鳴,繪出熱烈的場面,如以"彈"字代之,那就把沙場練兵的熱烈緊張的氣氛抹掉了。

⑸ 分析下辛棄疾《 破陣子》的寫作題材

邊塞詩,上闋至下闋「弓如霹靂弦驚」為止描繪戰爭場面。末句抒發自己壯志未酬的感慨,兼有抒情

⑹ 破陣子 的寫作背景

這首詞當作於作者失意閑居信州(今江西上饒)之時。辛棄疾二十一歲時,就在家鄉歷城(今山東濟南)參加了抗金起義。起義失敗後,他回到南宋,當過許多地方的長官。他安定民生,訓練軍隊,極力主張收復中原,卻遭到排斥打擊。

後來,他長期不得任用,閑居近二十年。宋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年)冬天,辛棄疾與陳亮在鉛山瓢泉會見,即第二次「鵝湖之會」。陳亮為人才氣豪邁,議論縱橫。自稱能夠「推倒一世之智勇,開拓萬古之心胸」。

他先後寫了《中興五論》和《上孝宗皇帝書》,積極主張抗戰,因而遭到投降派的打擊。這次他到鉛山訪辛棄疾,留十日。別後辛棄疾寫《賀新郎·把酒長亭說》詞寄給他,他和了一首;以後又用同一詞牌反復唱和。這首《破陣子》大約也是作於這一時期。


(6)破陣子背景圖片素材擴展閱讀

此詞以兩個二、二、二的對句開頭,通過具體、生動的描述,表現了多層情意。第一句,只六個字,卻用三個連續的、富有特徵性的動作,塑造了一個壯士的形象,讓讀者從那些動作中去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去想像人物所處的環境,意味無窮。

為什麼要吃酒,而且吃「醉」?既「醉」之後,為什麼不去睡覺,而要「挑燈」?「挑」亮了「燈」,為什麼不幹別的,偏偏抽出寶劍,映著燈光看了又看?……這一連串問題,只要細讀全詞,就可能作出應有的回答,因而不必說明。

「此時無聲勝有聲」。用什麼樣的「說明」也難以比這無言的動作更有力地展現人物的內心世界。

「挑燈」的動作又點出了夜景。那位壯士在夜深人靜、萬籟俱寂之時,思潮洶涌,無法入睡,只好獨自吃酒。吃「醉」之後,仍然不能平靜,便繼之以「挑燈」,又繼之以「看劍」。翻來覆去,總算睡著了。而剛一入睡,方才所想的一切,又幻為夢境。

「夢」了些什麼,也沒有明說,卻迅速地換上新的鏡頭:「夢回吹角連營。」壯士好夢初醒,天已破曉,一個軍營連著一個軍營,響起一片號角聲。

這號角聲,富有催人勇往無前的力量。而那位壯士,也正好是統領這些軍營的將軍。於是,他一躍而起,全副披掛,要把他「醉里」、「夢里」所想的一切統統變為現實。

⑺ 適合辛棄疾破陣子朗誦的背景音樂

The soonger sister
一首很經典的配樂,其中大氣與夾雜的憂傷與破陣子不謀而合,我今天專門帶耳機試朗誦了一下,效果還行。你可以感受一下,是高潮部分啊。
順便說一下,古典文學不一定用古典音樂,我以前參加朗誦比賽,朗誦的是《赤壁賦》,但我用的音樂是《勇敢的心》的主題曲,結果效果出奇的好

⑻ 破陣子的背景資料

破陣子的背景資料:辛棄疾二十一歲時,就在家鄉歷城(今山東濟南)參加了抗金起義。起義失敗後,他回到南宋,當過許多地方的長官。他安定民生,訓練軍隊,極力主張收復中原,卻遭到排斥打擊。後來,他長期不得任用,閑居近二十年。宋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冬天,辛棄疾與陳亮在鉛山瓢泉會見,即第二次「鵝湖之會」。

陳亮為人才氣豪邁,議論縱橫,自稱能夠「推倒一世之智勇,開拓萬古之心胸」。他先後寫了《中興五論》和《上孝宗皇帝書》,積極主張抗戰,因而遭到投降派的打擊。這次他到鉛山訪辛棄疾,留十日。別後辛棄疾寫《賀新郎·把酒長亭說》詞寄給他,他和了一首;以後又用同一詞牌反復唱和。這首《破陣子》大約也是作於這一時期,最有可能是在鵝湖之會後、杭州重逢前的五年間。

破陣子的作品鑒賞

這首詞在聲調方面很有特色。《破陣子》上下兩片各有兩個六字句,都是平仄互對的,即上句為「仄仄平平仄仄」,下句為「平平仄仄平平」,這就構成了和諧的、舒緩的音節。上下片各有兩個七字句,卻不是平仄互對,而是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這就構成了拗怒的、激越的音節。和諧與拗怒,舒緩與激越,形成了矛盾統一。

作者很好地運用了這種矛盾統一的聲調,恰當地表現了抒情主人公復雜的心理變化和夢想中的戰斗准備、戰斗進行、戰斗勝利等許多場面的轉換,收到了繪聲繪色、聲情並茂的藝術效果。

⑼ 古詩詞背景圖

你說的這些相關圖片你到網路圖片搜索裡面輸入相關的名稱搜索就可以找到,選擇你喜歡的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