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小學四年級語文:收集橋的資料跟圖片
木橋是最早的橋梁形式,我國秦漢以前的橋幾乎都是木橋。如最早出現的獨木橋、木柱樑橋。
南北朝始遂為木石混合或石構橋梁所取代,到春秋戰國之際便出現了石墩木樑跨空式橋,西漢進一步發展為石柱式石樑橋,東漢則又出現了單跨石拱橋,隋代創造出世界上第一座敞肩式單孔弧形石拱橋,唐代李昭得造出了船形墩多孔石樑橋。宋代是大型石橋蓬勃發展的時期,創造出像泉州洛陽橋和平安橋那樣的長達數里橫跨江海交匯處的石樑橋,以及像北京蘆溝橋和蘇州寶帶橋那樣的大型石拱橋。
Ⅱ 一張很全的橋梁結構圖片,有位置概念
這是我搜集的一張圖片,希望可以幫到你……
Ⅲ 誰知道圖片上的橋在中國哪個地方很急!
湖南花垣縣邊城公園的「橋」,仿古石拱橋,高高低低,氣勢宏偉。座座橋,不雷同,妙趣橫生。走進公園,你就會發現,離不開橋。橋連通了邊城廣場,橋接通了城南大道,橋點綴了邊城公園。
Ⅳ 求橋梁各部位名稱圖片
如圖所示:
橋梁分下部構造及上部構造。下部構造包括橋墩、橋台。中間為墩,接岸為台。
橋梁,指的是為道路跨越天然或人工障礙物而修建的建築物。橋梁一般講由五大 部件和五小部件組成,五大部件是指橋梁承受汽車或其他車輛運輸荷載的橋跨上部結構與下部結構,是橋梁結構安全的保證。
(1)橋跨結構(或稱橋孔結構.上部結構)、
(2)橋梁支座系統、
(3)橋墩、橋台
(4)承台
(5)挖井或樁基。
(4)橋的心緣在哪裡圖片擴展閱讀
橋梁使道路、鐵路或人行道跨越河流、湖泊、河谷、峽谷或其他道路。橋梁大多是固定的,但有些橋梁可以升起或旋轉。無論是哪一類橋梁,工程師面對的設計及建築問題是使橋梁結構牢固,不會因承受重量而下陷或破裂。解決這個問題有好幾種方法。
懸臂橋橋身分成長而堅固的數段,類似桁梁式橋,不過每段都在中間而非兩端支承。
梁式橋:包括簡支板梁橋,懸臂梁橋,連續梁橋.其中簡支板梁橋跨越能力最小,一般一跨在8-20m。連續梁橋國內最大跨徑在200m以下,國外已達240m(目前世界上最大跨徑梁橋最跨是330m,是位於中國重慶的石板坡長江大橋復線橋)。
拱橋:在豎向荷載作用下,兩端支承處產生豎向反力和水平推力,正是水平推力大大減小了跨中彎矩,使跨越能力增大.理論推算,混凝土拱極限跨度在500m左右,鋼拱可達1200m.亦正是這個推力,修建拱橋時需要良好的地質條件。
Ⅳ 圖片上的橋是在哪裡的
你好,這是廣濟橋(潮州廣濟橋),在廣東省潮州市東門外。更多詳細詳見:http://ke..com/subview/75143/5121528.htm
滿意請採納哦。
Ⅵ 關於橋的圖片及說明文字
趙州橋簡介
趙州橋又名安濟橋,建於隋大業(公元605-618)年間,是著名匠師李春建造。橋長64.40米,跨徑37.02米,是當今世界上跨徑最大、建造最早的單孔敞肩型石拱橋。因橋兩端肩部各有二個小孔,不是實的,故稱敞肩型,這是世界造橋史的一個創造(沒有小拱的稱為滿肩或實肩型)。
趙州橋距今已1400年,經歷了10次水災,8次戰亂和多次地震,特別是1966年邢台發生的7.6級地震,邢台距這里有40多公里,這里也有四點幾級地震,趙州橋都沒有被破壞,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說,先不管橋的內部結構,僅就它能夠存在1300多年就說明了一切。1963年的水災大水淹到橋拱的龍嘴處,據當地的老人說,站在橋上都能感覺橋身很大的晃動。據記載,趙州橋自建成至今共修繕8次。
在主拱券的上邊兩端又各加設了二個小拱,一是可節省材料,二是減少橋身自重(減少自重15%),而且能增加橋下河水的泄流量。
1979年5月,由中國科學院自然史組等四個單位組成聯合調查組,對趙州橋的橋基進行了調查,自重為2800噸的趙州橋,而它的根基只是有五層石條砌成高1.55米的橋台,直接建在自然砂石上。
這么淺的橋基簡直令人難以置信,梁思成先生1933年考察時還認為這只是防水流沖刷而用的金剛牆,而不是承納橋券全部荷載的基礎。他在報告中寫道:
「為要實測券基,我們在北面券腳下發掘,但在現在河床下約70-80厘米,即發現承在券下平置的石壁。石共五層,共高1.58米,每層較上—層稍出台,下面並無堅實的基礎,分明只是防水流沖刷而用的金剛牆,而非承納橋券全部荷載的基礎。因再下30-40厘米便即見水,所以除非大規模的發掘,實無法進達我們據學理推測的大座橋基的位置。」
為了保護趙州橋,上世紀末在趙州橋東100米處新建的橋梁,其結構還是沿襲趙州橋,只是主拱上的小拱數量增加到一邊5個。
Ⅶ 中國最高的橋是在哪裡圖片
四渡河大橋
四渡河特大橋位於巴東縣野三關鎮,全長1100米,主跨900米,索塔塔頂距谷底650米,大橋橋面距谷底560米,是世界第一高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