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請問五塔寺在哪裡啊
五塔寺位於西直門外白石橋以東的長河北岸,佔地面積17,000平方米。五塔寺是真覺寺的俗稱,創建於明永樂年間(1403至1424年)。建成於明成化九年(1473年),初名真覺寺,後改名大正覺寺。稱作五塔寺,是因寺中有金剛寶座塔而得名。金剛寶座塔在造型上屬於印度形式,但在結構上,明顯地表現了中國特有的建築風格,成為中國建築與外來文化互相結合的造性傑作。
五塔寺內殿堂建築毀於清朝末年。寺內唯一建築遺存——金剛寶座塔,是根據明永樂年間(1403-1424年)印度僧人班迪達帶來的「佛陀迦耶塔」(釋迦得道處伽耶山寺所建的紀念塔)圖樣建造的。1961年五塔寺經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0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五塔寺文物保管所,1982年對外開放。1987年10月6日,正式成立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
該館藏有石刻文物幾千件,精品有漢朝的闋柱、北齊造像、唐代木製等。
交通:乘332、l05、111、107、114路白石橋站下車。
② 呼和浩特有哪些值得一去的地方呢
陰山巍峨,黃河鏗鏘。這里便是呼和浩特!呼和浩特又名呼市、歸綏、青城,蒙古語意為"青色之城",位於內蒙古自治區中部,是一座有400多年建城歷史、具鮮明民族特點和眾多名勝古跡的塞外名城,被譽為中國乳都。呼和浩特市擁有為數眾多的博物館與文化史跡,是北上草原、西行大漠、南觀黃河、東眺京津的重要旅遊集散中心之一。到呼和浩特不知道玩什麼?快快收好這篇旅遊攻略!
最佳遊玩時間
去內蒙古旅遊,最好是在7月中旬至9月初前往,這時的草原景緻迷人,而且正好有一年一度的"那達慕"大會舉行,逛古召、登古塔、觀賽馬、騎馬馳騁草原。
美食
01 手扒肉
蒙古族佳餚,即將大塊鮮羊肉煮制,鍋開後就可以食用。新城西街的瑪拉沁飯店特製的手扒肉鮮美無比,頗具特色。手扒肉是蒙古族千百年來最喜歡的傳統食品,因用手抓著吃肉,故名手扒肉。
關於線路
D1. 大召寺-伊斯蘭風情街-內蒙古博物館
D2. 哈素海 -昭君墓-五塔寺
D3. 希拉穆仁草原
③ 清朝呼和浩特都有哪些召它們在哪七大召八小召指的是哪些廟
呼和浩特,蒙古語意為「青色的城」,簡稱「青城」,因召廟雲集,又稱「召城」,是祖國北疆的歷史文化名城。
呼和浩特是一座具有鮮明民族特點和眾多名勝古跡的塞外名城。獨特美妙的自然風光,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歷史積淀深厚的古跡名勝,絢麗多姿的蒙古歌舞,精彩紛呈的蒙古式摔跤,這里的一切都讓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城內有大小廟宇50多座,東南部有華貴雍容的五塔寺、金碧輝煌的席力圖召、氣勢軒昂的「銀佛寺」大召、規模宏偉的北門外清真大寺、珍品雲集的新華街東口博物館、博大精深的「廣化寺」喇嘛洞召……此外,在市郊還有昭君墓、烏素圖召、萬部華嚴經塔(白塔)等雄偉庄嚴的廟宇。
呼和浩特素有「召城」之稱,作為蒙古地區藏傳佛教的發源地,在明清幾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召廟文化」,寺廟古跡如珍珠般撒落於塞外草原。坐落於舊城區金碧輝煌的大召和席力圖召、獨具風格的金剛座舍利寶塔(俗稱五塔寺)、位於青山秀水間的陰山古剎喇嘛洞召和烏素圖召等,構成了呼和浩特「七大召、八小召、七十二個免名召」的奇觀。這些名召背後有著怎樣鮮為人知的故事?
五塔寺坐落在呼和浩特市玉泉區的五塔寺後街,在蒙古語里稱為「塔本·索布日嘎召」。它以美觀的造型和獨特的建築風格,在眾多的塔寺中獨樹一幟,不僅是青城一絕,更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④ 中國有一種五個塔建在一起,這有什麼意特殊義
五塔建在一起,在中國叫金剛寶座塔。在佛教中,一個塔即是表示一座佛,塔即是佛,那麼五塔者,即是五尊佛,檯子叫作金剛寶座。
金剛寶座是從古印度佛塔中傳來的。為了維護佛,在佛像左右有力士,力士手持金剛棒(是一種武器),這樣金剛寶座便顯得更加雄偉庄嚴,金剛是相當堅硬的,有金剛寶座,佛的坐式才能安全,所以一般都將佛建立在金剛寶座之上。金剛寶座是用石塊砌成的大方檯子,當中有筒券或十字筒券,在金剛寶座上建造的塔,就叫作金剛寶座塔。因此,在中國佛教中創建金剛寶座塔,是隨佛教的發展而產生的一種新的類型。金剛寶座塔的建造始於唐代,我們在唐代敦煌石窟的壁畫上可見到金剛寶座塔的式樣。
據記載宋代也有金剛寶座塔,不過實物已看不到了。元代尚有一座,十分寶貴,即是昆明官渡村妙湛寺的金剛寶座塔,全部為石造,至今保持十分完好。今天我們可以看到的金剛寶座塔,如北京的五塔寺、西山碧雲寺、呼和浩特慈燈寺、北京西黃寺的、湖北襄陽的、甘肅的金剛寶座塔等都是明清時代建造的,都非常有名。另外,在四川有一座全用磚造的金剛寶座塔,那是五台山廣濟茅棚能海法師自己募錢建造的,這座塔是20年代建造的。
在金剛寶座上建造五個塔,其中一個大塔,四面各建一個小塔,名為五塔,所以人們俗稱為五塔寺。關於五塔、五塔寺就是這樣的來歷。在這些金剛寶座塔中,最精美的要數北京五塔寺的金剛寶座塔了。在金剛寶座上雕刻有十分精美動人的佛教藝術及佛教故事圖,若要到北京要參觀,沒有幾天的時間,是不能仔細地分析與理解的。
然而在金剛座上建造的塔,塔的式樣也是不完全相同的。其中有的金剛寶座上建密檐式塔,也有的建造樓閣式塔,還有的建造藏傳佛塔,這要根據佛教宗派,根據大師、聖者、主持高僧的關聯,來詳細分析它的含義。
⑤ 五塔寺免費門票怎麼領
如下:
五塔寺領取免費門票需要先預約,預約成功後到景點後服務處領取紙質門票即可。預約可進入「呼和浩特市五塔寺召廟文化博物館」網上預約頁面,點擊景區預約;選擇「預約類型」、「預約日期」、「預約時段」,填寫「預約信息」即可完成預約。
呼和浩特市五塔寺召廟文化博物館自2018年1月2日開始實行免費開放制度,地址是中國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玉泉區五塔寺後街48號。開放時間:9∶00—17∶00(16∶45停止入館)。
呼和浩特市五塔寺召廟文化博物館2022年「五一」勞動節期間開放情況
五塔寺召廟文化博物館2022年「五一」勞動節假期(4月30日—5月4日)正常對外開放。開放時間:9:00_17:00(16:45停止入館)。
入館請出示本人身份證,實行「一測兩碼」制度,在入口處進行體溫檢測,主動出示本人健康碼及行程碼。參觀請全程佩戴口罩,對體溫異常者(≥37.2°)或有咳嗽、氣促等症狀者謝絕入館。如您在參觀期間感到身體不適,請及時與工作人員聯系。
⑥ 北京的五塔寺在什麼地方
五塔寺位於北京市海淀區白石橋五塔寺村24號。
始建於明永樂年間,於明成化九年(1473年)建成,時名「真覺寺」,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大修後,為避父皇雍正(胤禛)之諱,更名為「大正覺寺」,由於寺內建有一座金剛寶座塔,而金剛寶座上又建有五座小塔,因此故真覺寺又俗稱為「五塔寺」,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6)五塔寺在哪裡圖片擴展閱讀:
五塔寺需要提前微信公眾號上預約入寺名額,分為上下午,預約上名額仍需要現場付費買門票。周三免門票200張,因此周三和周末人都會多,想要清凈的畫面盡量避開這段時間。
五塔寺不大,即便認真的每處拍照,大概一個小時差不多都可以拍攝完。五塔寺前台階上可以自備水,拍水中倒影。
如果沒帶水也不怕,寺前的獅子拍出來也一樣有氣勢,盡量選擇低角度,畫面干凈。選擇有光時候佛像與銀杏的小景搭配,也是美美的。
寺里後院有一個正對塔的水缸,這里可以借為道具拍倒影。注意因為水缸只有一個,人多排隊,建議早排早拍。後院的碑刻也值得一看,不要光顧著拍照而錯失了此處,畢竟五塔寺也是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
寺里不大,前景雜,個人覺得不是特別適合拍人像。一天三次講解,九點多、十二點、十四點多各有一場。
⑦ 呼和浩特五塔寺簡介
五塔寺原名「真覺寺」,位於北京市海淀區西直門外白石橋以東長河北岸,創建於明代永樂年(1403-1424年),寺內高石台上有五座小型石塔,名為「金剛寶座塔」。
五塔寺金剛寶座塔是印度佛陀伽耶精舍(釋迦牟尼得道處迦耶山寺所建的紀念塔)形式的佛塔。在我國同類的十餘座塔中五塔寺金剛寶座塔的年代較早,樣式最秀美,堪稱為明代建築和石雕藝術的代表之作,也是中外文化結合的典範。
(7)五塔寺在哪裡圖片擴展閱讀:
金剛座舍利寶塔主要由金剛座和上部五個方形舍利寶塔構成。這種形式的佛塔在中國出現較晚,也比較罕見。塔為磚石結構,通高約13公尺,平面呈長方形。造型優美,比例嚴謹,在建築藝術上有很高的造詣。
塔身外面飾以雕刻塗釉加工預制的琉璃磚,在邊緣和轉角處鑲以白色條石,光彩的琉璃用於受光強烈的桃檐和塔剎,作重點裝飾。
五塔寺中最有價值的當屬緊靠北牆的蒙文天文圖石刻,天文圖直徑144.5厘米,天球圓面以北天極為圓心,畫出二十八宿赤經位置的經線;
還有五個同心圓,由里向外為天北極圈、夏至圈、天赤道圈、冬至圈、天南極圈。它是迄今為止世界上唯一用蒙文標注的一幅天文圖,具有很高的科研價值。
⑧ 扎哈在中國有哪些地標型建築設計
中國各省市的標志性建築
1、北京:天安門
天安門原為明清兩代皇城的正門,建於明永樂十五年(1417年),初稱承天門,清順治八年(1651年)重修而改名天安門,含「受命於天」和「安邦治民」的意思。至今已有580多年歷史。天安門城樓,建築在巨大條石砌成的須彌座式城台上,造型莊重渾厚,宏偉典雅,是中國傳統建築藝術的典型代表作之一。 位於北京城的中軸線上的天安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舉行開國大典的主會場,也是國徽圖案的重要組成部分。
2、上海:東方明珠塔、金茂大廈
東方明珠塔是上海標志性建築物,位於上海黃浦江畔、浦東陸家嘴嘴尖上,1991年7月30日動工,1994年10月1日建成,塔高468米,與外灘的萬國建築博覽群隔江相望,列亞洲第一,世界第三高塔。東方明珠塔集觀光餐飲、購物娛樂、浦江游覽、會務會展、歷史陳列、旅行代理等服務功能於一身,成為上海標志性建築和旅遊熱點之一。現已成為"90年代上海十大新景觀"和"十佳旅遊景點"之一。
3、天津:天塔
「天塔」即天津廣播電視塔,總高度415.2米,為世界第四、亞洲第二高塔。在塔上俯瞰,整個天津市盡收眼底。天塔聳入雲天,躋世界高塔之林。塔重4餘萬噸,飛碟式塔樓。水域22公頃,緣塔得名曰「天塔湖」。天塔位於聶公橋畔,東鄰紫金山路,西接浮翠龍潭。水中兀起,唯天下獨有:挺拔俊秀,盡九州風流。環廊在瀑跌三層碧水,碟樓旋宮逐九天星辰。湖光塔影偕紅蓮綠柳,皓月朝霞迎勝友嘉賓。
4、重慶:解放碑
解放碑最初落成於1940年3月12日孫中山先生逝世紀念日,為木質結構,稱「精神堡壘」。1945年抗戰勝利後重建,題名為「抗戰勝利紀功碑」。1950年由劉伯承改題「重慶人民解放紀念碑」。解放碑作為重慶的標志建築物之一,經常出現在各種商品及場所的徽標之中。解放碑中心購物廣場不僅是長江上游的黃金商貿區,也是中國西部最大的商業步行街區,集購物、休閑、旅遊、商務、餐飲、娛樂等綜合功能於一體。
5、河北石家莊:藝術中心
悉尼歌劇院的石家莊藝術中心由德國?GMT公司設計,景觀由澳大利亞一公司設計,施工由香港公司設計。主要由5部分構成:夢幻湖(120畝水面+大劇院)、益智水上樂園、自然循環公園、藝術公園(名家書法大道、智慧名言大道)。
6、台灣台北:101大樓
台北101大廈,原名台北國際金融中心是位於台灣台北市信義區的一棟摩天大樓。是世界最高摩天大樓(含天線)與目前全世界第二高的大樓類結構物。坐落於台北市的中心商業區(CBD)——信義計劃區,該建築在2003年10月17日完成,使台北101高度超越吉隆坡雙峰塔57米(188英尺)。
7、江蘇南京:玄武門
玄武門是古城南京的一處古城門。現為玄武湖公園大門。1909年,奉旨在南京籌辦「南洋勸業會」的兩江總督端方,為方便商客遊玩玄武湖,在靠近勸業會的城牆上新辟一門。此門建成後命名為「豐潤門」,民國期間改名「玄武門」。它是南京古城牆的一部分。明南京城牆以條石砌基,巨磚砌身,城磚用優質粘土和白瓷土燒成,以糯米漿拌石灰作粘合劑,非常堅固。
8、黑龍江哈爾濱:索非亞教堂
教堂始建於1907年,當時是全木結構的,是沙俄東西伯利亞第四步兵師該步兵師的隨軍教堂。巍峨壯美的聖索菲亞教堂,構成了哈爾濱獨具異國情調的人文景觀和城市風情,也是沙俄入侵東北的歷史見證和研究哈爾濱市近代歷史的重要珍跡。遊人可在索菲亞廣場納涼小憩觀光游覽,欣賞哈爾濱不同時期,不同流派和風格的建築精品資料,還可觀看、參與豐富多彩的文化藝術活動。
9、江西南昌:藤王閣
南昌滕王閣,始建於唐代。滕王閣為歷代封建士大夫們迎送和宴請賓客之處,它之所以名聞天下主要起源於唐代文人王勃的千古絕唱《騰王閣序》。它位於南昌市沿江路贛江東岸,與湖南嶽陽樓、湖北黃鶴樓並稱江南三大名樓。登閣縱覽,春風秋月盡收眼底,近可見仿古商業街迂迴曲折,錯落有致,西側贛江、撫江浩浩匯流,遠處長天萬里,西山橫翠,南浦飛雲,長橋卧波,令人心曠神怡。
10、陝西西安:鍾樓
西安鍾樓,位於西安市中心城內東西南北四條大街的交匯處,是我國古代遺留下來眾多鍾樓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西安鍾樓無論從建築規模、歷史價值或藝術價值各方面衡量,都居全國同類建築之冠。鍾樓構建於方型基座之上,為磚木結構,重樓三層檐,四角攢頂的形式,總高36米。鍾樓始建於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因樓上懸掛鐵鍾一口而得名。鍾樓呈典型明代建築藝術風格,重檐斗拱,攢頂高聳,屋檐微翹,華麗庄嚴。
11、甘肅蘭州:黃河中山橋
蘭州中山橋俗稱「中山鐵橋」、「黃河鐵橋」,位於濱河路中段北側,白塔山下、金城關前,建於公元一九○七年(清光緒三十三年),1942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而改名為「中山橋」,是蘭州歷史最悠久的古橋,也是5,464公里黃河上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橋梁,因而有「天下黃河第一橋」之稱。1954年,經過整修,又增加了五座弧型架拱梁,使鐵橋顯得堅固耐用,氣勢雄渾。
12、寧夏銀川:鼓樓
位於銀川興慶區解放街中央,又稱「十字鼓樓」、「四鼓樓」,俗稱「鼓樓」。建於清代道光元年(1821年),為寧夏知府趙宜喧主持建造,並手書了洞額石刻題記。是銀川市古建築物中最年輕的一座。鼓樓高26米,方形台座,四面各開拱形門洞。上方為挑檐飛脊的十字歇山頂三層樓,四角配有券棚歇山式角房。整座鼓樓雕梁畫棟,造型生動,雄偉壯觀,登樓遠望,古城風光盡收眼底。
13、浙江杭州:雷鋒塔
雷峰塔位於杭州西湖南岸南屏山日慧峰下凈慈寺前。雷峰塔相傳為吳越王為慶黃妃得子而建的,故初名「黃妃塔」。但民間因塔建在雷峰,均呼之為雷峰塔。雷峰塔曾是西湖的標志性景點,舊時雷峰塔與北山的保俶塔,一南一北,隔湖相對,有「雷峰如老衲,保俶如美人」之譽,每當夕陽西下,塔影橫空,別有一番景色,故被稱為「雷峰夕照」。明朝時古塔樓廊被倭寇燒毀,塔基磚被盜,致使塔於1924年9月25日傾圮。
14、西藏拉薩:布達拉宮
布達拉宮始建於公元7世紀藏王松贊干布時期,距今已有1300年的歷史。布達拉宮重重疊疊,迂迴曲折,同山體融合在一起,高高聳立,壯觀巍峨。宮牆紅白相間,宮頂金碧輝煌,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整個建築群佔地10餘萬平方米,體現了西藏建築工匠高超技藝。布達拉宮是西藏政教合一政權的中心。每逢節日活動,宮門擠滿信仰藏傳佛教教徒,成為著名佛教聖地。它是拉薩城的標志,是西藏建築藝術的珍貴財富,也是獨一無二的雪城高原上的人類文化遺產。
15、新疆烏魯木齊:國際大巴扎
新疆國際大巴扎具有濃郁的伊斯蘭建築風格,在涵蓋了建築的功能性和時代感的基礎上,重現了古絲綢之路的繁華,集中體現了濃郁西域民族特色和地域文化。國際大巴扎集伊斯蘭文化、建築、民族商貿於一體,是新疆旅遊業產品的匯集地和展示中心,是「新疆之窗」、「中亞之窗」和「世界之窗」。新疆國際大巴扎是世界規模最大的大巴扎,新疆國際大巴扎是新疆商業與旅遊繁榮的象徵,也是烏魯木齊作為少數民族城市的景觀建築,又是一座標志性建築。
16、青海西寧:東關清真大寺
在高原古城西寧市東關大街的的路南屹立著一座宏偉壯觀、幽靜肅穆的伊斯蘭建築物---東關清真大寺,建於公元1380年左右的明洪武年間,是西寧市數十萬穆斯林進行宗教活動的中心,在青海省內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是中國四大清真寺之一。並以所轄教眾人數,名列伊斯蘭教世界第五大折麻提。這里也是伊斯蘭經學研究的最高學府。
17、河南鄭州:二·七紀念塔
鄭州二七紀念塔位於鄭州市二七廣場,是為紀念二七工人大罷工而建。塔為雙身並聯式塔身,塔全高63米,共14層,其中塔基座為3層塔身為11層,鋼筋混凝土結構。每層頂角為仿古挑角飛檐,綠色琉璃瓦覆頂。塔平面為東西相連的兩個五邊形,從東西方向看為單塔,從南北方向看則為雙塔。現名為二七紀念館,陳列有「二七」大罷工的各種歷史文物、圖片資料。
18、吉林長春:南湖四亭
南湖公園位於長春市內,總面積222萬多平方米,建於1933年,是東北最大的市內公園,為全國第二大園,僅次於頤和園。且花園特色鮮明。水面面積達92萬平方米,湖水清澈,岸柳低垂、曲橋亭榭,勝似江南。公園中有一座大橋將南湖水域一分為二。原名叫垂虹橋,新橋建於1979年,稱為南湖大橋。
19、遼寧沈陽:沈陽故宮(大政殿)
沈陽故宮 又稱後金故宮,始建於公元1625年,是清朝入關前清太祖努爾哈赤、清太宗皇太極建造的皇宮,又稱盛京皇宮。清世祖福臨在此即位稱帝。沈陽故宮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中國現存完整的兩座宮殿建築群之一,現已辟為沈陽故宮博物院。崇政殿是沈陽故宮最重要的建築,是皇太極日常臨朝的地方。
20、內蒙古呼和浩特:金剛座舍利寶塔
內蒙古呼和浩特金剛座舍利寶塔,建於清雍正年間,原為慈燈寺(俗稱五塔寺)內的一幢建築。寺內其他建築早已塌毀,只有此塔巍然獨存。金剛座舍利寶塔主要由金剛座和上部五個方形舍利寶塔構成。這種形式的佛塔在中國出現比較罕見。塔為磚石結構,通高約13公尺,平面呈長方形。造型優美,比例嚴謹,在建築藝術上有很高的造詣。從第二層到第七層檐下,共塑有1119尊各種姿態的鎦金佛像。
21、山西太原:郵政大廈
太原郵政大廈位於省城並州路,是目前太原市最高的10座建築之一,也是太原市最具標志性的建築之一。它高145米,建築面積1436平方米,由36層主樓、16層配樓和5層裙樓組合而成,集商貿、寫字樓、飯店為一體。在太原人看來,郵政大廈已然成為太原城市中心的坐標,每日聆聽著城市心臟的跳動聲,給這座古色古香的老城增添了幾抹現代的摩登氣息。
22、雲南昆明:東寺塔
昆明東寺塔今在書林街,雲南人民出版社旁。東寺塔高40.57米,13層,建於公元840年。寺塔高36米,13層。塔建成後,曾經歷代修葺。其形制與大理三塔中的主塔相似。比西寺塔略高。兩塔一西一東,遙遙相對,在現代化建築的襯托下,更顯得古樸蒼勁。兩塔距今已有1100多年的歷史。
23、山東濟南:泉城廣場
泉城廣場是山東省會濟南的中心廣場。她南屏千佛山,北依大明湖,西鄰趵突泉,東眺解放閣,佔地約250畝。自西向東主要組成有:趵突泉廣場、泉標廣場、荷花音樂噴泉、文化長廊、及銀座購物廣場等十餘部分。這一高情感、高文化的場所,可以滿足各階層、各年齡段的人們的綠地休閑、文化娛樂、商業購物和社交等活動需要。是展示齊魯文化和經濟強省形象的全國一流的跨世紀現代化廣場。
24、湖北武漢:黃鶴樓
黃鶴樓,中國歷史上的三大名樓之一,一百年前被大火焚毀;1985年它又重新屹立在長江之濱。昔日的黃鶴樓有「天下絕景」之稱,今日的黃鶴樓更雄偉、壯麗。據史料記載,黃鶴樓始建於三國。1700多年來,屢建屢毀,僅明清兩代,就被毀7次,重建和維修了10次。保留了古樓的某些特色,主要是根據現在人們對審美觀點的變化來設計的,成為武漢的一個標志。
25、廣西南寧:國際會展中心
南寧國際會展中心位於南寧市民族大道東段,是南寧市標志性建築。它的建成進一步完善了南寧市作為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前沿開放城市的功能,有力推動了南寧的對外開放和廣西會展經濟的發展。
26、湖南長沙:嶽麓書院
嶽麓書院位於長沙市湘江畔嶽麓山下,是我國古代四大書院之一,北宋時潭州太守朱洞在僧人辦學的基礎上,正式創立嶽麓書院。歷經宋、元、明、清各代,1926年正式定名為湖南大學至今,歷經千年,弦歌不絕,故世稱「千年學府」。南宋理學家朱熹等曾在此講學。嶽麓書院佔地面積21000平方米,現存建築大部分為明清遺物,各部分互相連接,合為整體,完整地展現了中國古代建築氣勢恢宏的壯闊景象。
27、安徽合肥:假日酒店及大東門壽春路橋
合肥古井假日酒店由著名的洲際酒店管理集團管理,地處商業及繁華鬧市區中心,可步行到達逍遙津、包公祠和九獅苑觀賞各名勝古跡。酒店客房包括套房、公寓及總統套房,位於酒店大堂的二樓咖啡吧提供來自世界各地的咖啡、茶、蛋糕和小點心;查理斯酒吧全市聞名,有歌手和樂隊現場激情表演。
28、福建福州
原名報恩定光多寶塔,是閩王王審知為其父母薦福,於唐天佑元年(904年)建造的。傳說在辟基時,發現一顆光芒四射的寶珠,所以取名定光塔。初建時塔內砌磚軸,外環木構樓閣,是一座高66.7米的七層磚心木塔嘉靖27年(1548年)重建時,改為七層八角磚塔,高41米。因為外面塗上白灰層,故稱白塔。
29、廣東廣州:中信廣場
廣州塔位於廣州市中心,城市新中軸線與珠江景觀軸交匯處, 與海心沙島和廣州市21世紀CBD區珠江新城隔江相望,是中國第一高塔,世界第四高塔。2011年9月28日,廣州市城投集團舉行新聞發布會,正式公布廣州新電視塔的名字為廣州塔,整體高600米,為國內第一高塔,而「小蠻腰」的最細處在66層。從10月1日起,廣州塔正式公開售票接待遊客。
30、四川成都:安順廊橋
成都安順廊橋位於府南河交匯口南河上游135米處,橫跨南河,橋跨主體長81米,寬23.6米,是一座集歷史、文化、商貿、餐飲、行人功能為一體的景觀橋,取「天上鵲橋,地上廊橋」之意命名。在橋上可以觀賞到唐詩宋詞為主題的大型浮雕,梯式水景及「橋上橋下共流水」的綺麗景觀,親臨「廊橋相會」的愛情之旅,別具風味,是夜觀水色、懷古思今的絕好去處。
31、貴州貴陽:甲秀樓
甲秀樓位於貴陽城南南明河中的一塊巨石之上,為明萬曆二十六(一五九八年)貴州巡撫江東之始建。樓之名甲秀,是希望貴州「科甲挺秀」。樓高約二十米,三層三重檐四角攢尖頂,金碧輝煌,宏偉壯觀。樓底門樓上原掛有清代貴陽翰林劉玉山所作二百零六個字的長聯,甲秀樓堪稱貴陽市的標志,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32、海南海口:世紀大橋
世紀大橋位於海口市龍昆北路,主橋跨越海甸河,南端和濱海立交橋相接,北引橋與海甸島海甸五西路平接。大橋全長2663米,因其雄偉壯觀的造型而成為海口一個重要的旅遊景觀和城市標志性建築,促進海口市旅遊業的發展。海面一橋懸,南北兩岸闊。昂首沖天、氣貫長虹的世紀大橋宛如一條銀色巨龍,與濱海大道上的萬綠園、濱海公園、世紀廣場、美麗沙半島等著名景點一起,把構築中的「海口外灘」點綴得亮麗多姿。
33、香港特別行政區:中銀大廈
香港中國銀行大廈,由貝聿銘建設計,1990年建成時是香港最高的建築物,亦是美國地區以外最高的摩天大廈。該建築是香港標志性建築之一。結構採用4角12層高的巨形鋼柱支撐,室內無一根柱子。平面上對角劃成4組三角形,每組三角形的高度不同,節節高升,使得各個立面在嚴謹的幾何規范內變化多端,外型像竹子的「節節高升」,象徵著力量、生機、茁壯和銳意進取的精神;基座的麻石外牆代表長城,代表中國。
34、澳門特別行政區:大三巴牌坊
大三巴牌坊是澳門最具代表性的名勝古跡,為1637年竣工的聖保祿大教堂的前壁,體現出東西藝術的交融。雕刻精細,巍峨壯觀。後於1835年慘遭大火焚毀,因貌似中國牌坊得名。牌坊高約27米,寬23.5米,為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奇形珍珠」式建築物。大三巴牌坊上各種雕像栩栩如生,既保留傳統,更有創新;既展現了歐陸建築風格,又繼承了東方文化傳統,體現著中西文化結合的特色,堪稱「立體的聖經」,是遠東著名的石雕宗教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