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背景圖片 » 革命歷史背景圖片黑白
擴展閱讀
搜索醫生取下口罩圖片 2025-09-11 01:17:03
男人有夢想就有希望圖片 2025-09-11 01:16:27
一天賣多少錢的圖片 2025-09-11 01:10:35

革命歷史背景圖片黑白

發布時間: 2022-07-20 23:20:09

A. 新民主主義革命發生的歷史背景是什麼

1、十月革命後世界無產階級運動蓬勃發展,馬克思主義廣泛傳播。

2、國際上,日本加緊對中國的侵略,中華民族與日本帝國主義矛盾突出。

3、無產階級力量的壯大,開始登上政治舞台,准備領導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斗爭運動。

(1)革命歷史背景圖片黑白擴展閱讀:

1、十月革命的勝利,使中國的先進知識分子受到極大的鼓舞,看到了中華民族解放的新希望,以李大釗、陳獨秀為首的先進知識分子大力宣傳馬克思主義,為五四運動提供了思想武器。

2、日本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機會,於1914年8月出兵山東,向中國政府提出了幾乎等同於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要求」,面對日本帝國主義步步緊逼,中國先進知識分子不做亡國奴,積極抗爭。

3、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帝國主義無暇東顧,中國民族資本主義趁機發展,無產階級隊伍不斷壯大,到一戰結束後,無產階級工人已經成為一個不可忽視的政治力量。

B. 辛亥革命爆發的歷史背景,

1、19世紀末20世紀初,清朝衰落,英、俄、美、日、法、德等國爭先恐後地奪取侵華權益,中華民族危機空前嚴重。

2、20世紀初,民族資本主義有了較迅速的發展。清政府推行的「新政」和「預備立憲」,在客觀上為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准備了一些條件。

3、在戊戌變法期間及之前,魏源等人就先後提出過立憲,但立憲真正為中國官僚、士紳等廣泛關注還是在20世紀初。1901年,原維新派領袖、後來的立憲派首領梁啟超便曾發表《立憲法議》一文,鼓吹君主立憲制。立憲運動間接促進了辛亥革命的爆發。

(2)革命歷史背景圖片黑白擴展閱讀

辛亥革命的影響

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也就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勢力。辛亥革命以後,
帝國主義不得不一再更換他們的在華代理人,但再也找不到能夠控制全局的統治工具,再也無力在中國建立比較穩定的統治秩序。

辛亥革命對近代亞洲各國被壓迫民族的解放運動,產生了比較廣泛的影響,特別是對越南、印度尼西亞等國的反對殖民主義的斗爭起了推動作用在亞洲的歷史上也是一次偉大的轉折。列寧把辛亥革命視為「亞洲的覺醒」。辛亥革命在亞洲打響了民主的第一槍。

C. 十月革命的歷史背景


1、20世紀初俄國是一個落後的資本主義國家,這種落後的局面和俄國參加一戰,使俄國成為各種矛盾的焦點:存在著無產階級同資產階級之間的矛盾、農民同地主之間的矛盾、沙皇統治者與包括資產階級在內的各階層廣大群眾及少數民族的矛盾、沙俄帝國主義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矛盾以及與其他帝國主義的矛盾。各種矛盾交織在一起,使沙俄成為帝國主義鏈條中最薄弱的一環;
2、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是資本主義國家陷入了嚴重的危機中,有利於十月革命的發生;
3、二月革命後,俄國出現兩個政權並存的局面,七月流血事件後,政權完全轉到資產階級手中,標志著革命和平發展的結束。
十月革命:俄國工人階級在布爾什維克黨領導下聯合貧農所完成的偉大的社會主義革命,又稱布爾什維克革命,是1917年俄國革命中第二個、也是最後的重要階段。因發生在俄1917年10月25日,故稱為「十月革命」。

D. 求這張圖片的背景和故事

他們是清政府設立的船政學堂的學生,嚴復也是其中的一員,並是這批學生中的第一名。鄧世昌也是這批學生中的一員。該學堂學生在畢業後都前往英國皇家海軍學院留學,歸國後成為中國近代海軍骨幹,擔任北洋艦隊各主力艦的艦長。
你可以參考馮小寧導演的電影:1984·甲午大海戰

E. 1919~ 1925 中國歷史背景

1919年初英、法、美等國在法國巴黎召開所謂的「巴黎和會」。中國也是戰勝國之一,也派代表出席「巴黎和會」。但中國代表在會上提出的合理要求被拒絕。消息傳至國內,群情激憤。5月4日爆發了"五·四"學生愛國運動,北京學生們喊著「還我青島」「廢除二十一條」「外爭國權 內懲國賊」的口號湧上街頭,6月初發展成為以工人階級為主力的全國規模的群眾愛國運動。"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的開端。在這個運動中,中國無產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台。1921年7月23日,毛澤東、董必武、陳潭秋、何叔衡、王燼美、鄧恩銘、李達等代表各地共產主義小組在上海舉行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中途因有法國特務監視,轉入浙江嘉興南湖的一條遊船上繼續舉行),中國共產黨誕生了。
1919年爆發的五四愛國運動,標志著資產階級領導的舊民主主義革命的結束和無產階級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第一次國共合作推動了國民革命運動的高漲。國共合作破裂後,中國共產黨為反抗國民黨統治,進行工農武裝革命,開始了中國革命道路的艱難探索。
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九一八事變,中華民族面臨嚴重的民族危機,全國抗日救亡運動不斷高漲。1935年,日本發動華北事變,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為全國主要矛盾。1936年12月12日,國民黨愛國將領張學良,楊虎城對蔣介石實行『兵諫』,中華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1937年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七七事變,中華民族全面抗戰從此開始。中國人民經過八年浴血奮戰,終於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來反侵略戰爭的徹底勝利。
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國面臨著兩種命運、兩個前途的決戰。中國共產黨為爭取和平民主做出了很大努力,但是國民黨政府在美帝國主義支持下悍然發動內戰。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了三年多的解放戰爭,推翻了國民黨在中國大陸的統治,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
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經過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戰爭、 抗日戰爭和全國解放戰爭四個階段,終於在1948年推翻了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政府的統治,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1949年,第一屆中國人民政協會召開,標志著中國人民民主革命的偉大勝利。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終於成立了!!

F. 急!!!!求關於製作辛亥革命幻燈片的有關背景圖片,要一些孫中山先生和嚴肅的歷史背景圖。。。

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lm=-1&cl=2&word=%CB%EF%D6%D0%C9%BD%D0%C1%BA%A5%B8%EF%C3%FC%CD%BC%C6%AC&t=3找找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