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看书和看手机的区别
1、操作方式不同:纸质书双手持握,手机单手持握
2、视觉效果不同:纸质书呈现页面大于屏幕。这样有一个十分大的区别就是单页呈现的文字数量有很大差别。
那么文字多少带来的区别是什么呢?就是不方便去找该页内容对应的标题。试想一下,自己在读书的时候,尤其是读一些知识类书籍时,是不是经常会有不知道作者在讲啥的情况。这时候你做的事情就是回去看看标题,之后还回去看看目录,之后恍然大悟。在阅读纸质书的时候,你就很容易找到本章的标题,有时候就在本页,有时候翻一两页就找到了。但是电子书想要完成这个操作就十分不便捷。
还有一个就是目录的差异,纸质书由于页面大,很清楚的展示了本书的结构框架,但是屏幕能呈现的内容很少,这就导致作者很难了解书结构的全貌。那为什么书的结构对于人读书来说是十分重要呢?我认为有两点:
第一,人不论在做什么事情都需要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定位。在班级里自己的成绩是什么水平;在拿奖金时,是否和跟自己同事区别明显;在出游时都需要一个地图导航,这都是人寻求定位的表现。而读书也一样,也需要知道自己在读的内容是什么,在本书结构上处于什么定位。第二,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接受信息时喜欢图片化的内容。屏幕上,目录的呈现的形式是线性的,纸质书是结构化的,类似图片,所以人愿意接受纸质书。
3、亮度不同,纸质书是没有亮度的,但是电子书有。这就导致了视觉效果的很大差异。人在看一个刺激眼的东西,总还是不习惯的。
4、交互方式不同。纸质书用手翻页,手机用手滑动,这就是交互上的很大不同
5、记笔记的方式不同。人在读书时有一个本能的反应就是,遇到自己觉得重要或者好的地方有画下来的冲动。纸质书很容易,手机就不行了。
6、还有就是一个很大区别就是认知方式的不同。书是用来干嘛的-学习的;手机是用来干嘛的-玩的。你用一个玩的东西来学习,你觉得靠谱吗?这就是为什么你在读小说的时候完全没感觉出来用手机读书和电子读书有很大不同的原因。本来是学习就是一个反人类的事情,你还要在一个充诱惑的手机上干,很难诶。
所以,上面说了那么多,应该能很清楚地展现为什么在手机上读书和纸质读书有很大区别了吧。
但是我们进一步思考,其实这些不同完全是因为习惯的不同。读纸质书是我们从小就养成的习惯,习惯一旦养成,尤其是认知习惯,这和性格一样,一时间很难改变。一旦人们遇到需要自己改变很大并走出自己舒适区的刺激时,本能的反应就是排斥。用手机读书就是这样,因为读书很消耗我们的脑力和心力。我们读书本来就够累的,还需要分出一些精力来改变自己,不是很多人都能轻易接受的。但是一旦我们习惯了用手机读书,那么你就会觉得手机读书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甚至觉得纸质书并没有很大的优势。我的舍友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如果我们需要用手机阅读,就要不断的去尝试,一点一点改变自己的行为习惯与认知习惯,很快你就会喜欢上用手机阅读的。
B. 我打算用手机拍摄书籍里的插图,用什么方法可以很好地拍出平整的图片请问用什么方法可以拍好
手机如果需要拍摄出高质量的相片可参考:
1、首先场景模式是拍出好片的关键
2、根据不同的场景使用不用的场景模式
3、将分辨率设置为最大值
4、测光选择矩阵
5、ISO自动
6、图片质量:极精细即可,
7、其他参数不需要调使用默认值
C. 怎样把书上文字图片传到手机上
书上的照片和图片上传至 手机 。比如文字,首先拍摄你需要的文字,保存到你的手机相册,打开QQ,扫一扫,选择图片,即可修改和复制你需要的文字,然后粘贴到手机。图片的话,需要下载一款叫″照片扫描仪″的软件,简单粗爆,直接拍摄然后分享到手机,此软件不但可以修改边角,还可以扫描老照片,还原还是不错的,喜欢的话不妨去试一试。
D. 手机的照片怎么能粘贴到书上
首先,把照片编辑,然后打印出来。
再然后,裁剪一下,只要大小合适,用点胶水,就可以简单的贴到书上去了。
E. 在手机上面看图和在书本上面看图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吗
书本上的图片是人画的或者用机器打印的,给人一种静态的感觉,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而手机上的图片是电子图片,在细节上很到位,给人一种活灵活现的感觉,所以在手机上看图和在书本上看图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F. 静物素描图片(书,玫瑰花,玻璃杯,手机)
你可以把图中的花换成玫瑰花,旁边的香蕉画成手机,这样就可以了。只要稍微改变一下思维也能画成那样。所有东西画法大同小异。
G. 一本书和一个手机的对话
摘要 手机:你很无聊,光有一些文字,我比你好看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