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人体的生物钟
能够在生命体内控制时间、空间发生发展的质和量叫生物钟。
地球上的所有动物都有一种叫“生物钟”的生理机制,也就是从白天到夜晚的一个24小时循环节律,比如一个光-暗的周期,与地球自转一次吻合。生物钟是受大脑的下丘脑"视交叉上核"(简称SCN)控制的,和所有的哺乳动物一样,人类大脑中SCN所在的那片区域也正处在口腔上腭上方,我们有昼夜节律的睡眠,清醒和饮食行为都归因于生物钟作用。
生物钟有四点功能:提示时间、提示事件、维持状态和禁止功能。
提示时间
是指你在一定的时间必须做某事,到了这个时间,你就自动会想起这件事来,比如你想第二天早上6点起床,到时你会自动起来。现实生活中有大部分事物都是时间提示起作用的,比如几点上班、某时会见某人、爱人生日的献花、愚人节、赶某趟车等等。
提示事件
是指当你遇到某事时,生物钟可以自动提示另外一个事件的出现。比如有人拜托你将一件东西给甲,当你遇到甲时,生物钟这一功能就会自动起作用,使你马上想到这个托付的东西来。用得最多的是看到某事时,在你的大脑里所依次产生的那些“忆块”(回忆的一种),比如看到熊猫,你就会想到:它是中国的国宝、它喜欢吃竹子、它是中国作为友好象征出使国外的使者等等忆块。再比如当你看到一道难题时,你就会调动很多忆块,在一些规则的组合下,去求解它,这一连串的事情必须启动你过去很多年时间里所学到的知识,这些知识是不会平白无故地出现于你的大脑的,它们必须在生物钟的该功能作用下才可依次出现于你的大脑里。
维持状态
是指人们在作某一事时,能够使人一直做下去的力量。比如上8个小时的班,就是生物钟这一功能的结果,又比如人的眼睛观看某一事时,能够聚精会神地看,也是它的结果,当注意力从视觉转向听觉时,也是生物钟作用的结果,那是提示事件功能在起作用,但是,你要听完一堂课,你就必须用生物钟的该功能才能听完,否则你就会瞌睡不已,甚至逃课。这种维持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断续的维持,比如你和你爱人的家庭的维系就是断续的,因为你不能长期呆在家里无所事事,你必须去工作,去交结,去谋取。
禁止功能
是指机体某个功能或行为可以被生物钟终止。比如说看到一个恐怖的事件(如地震),你无论在做什么,都有可能产生逃跑,这种逃跑就是对前面所做事物的终止。再比如说你在专心专一上网,结果你老爸打来了,你对上网的终止就是生物钟的功能在起作用。如果没有这种作用,一个人就会出现永不停顿的做事,比如睡觉,如果没有这种终止,这个人就会长期睡下去,成为植物人。植物人发生的原因可能与此功能的失控有关。
相对这四点功能,在人的大脑里有对应的四个中枢:时间中枢、空间中枢、功能中枢和终止中枢。
2. 人体的生物钟是什么
人体生物钟周期使用说明:
输入您的生日,和您要查看的日期,就能查出您在此日期前7天,后33天(共40天)的体力,情绪,智力和3种状态的平均值的曲线变化,供您参考。
周期理论介绍:
人体生物周期也称人体生物节律,20世纪初,德国内科医生威尔赫母·弗里斯和奥地利心理学家赫尔曼·斯瓦波达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发现了人的情绪和体力的周期变化,情绪的变化周期是28天,体力的周期变化是23天。20年之后,奥地利的阿尔弗里特·泰尔其尔教授在研究了数百名大中学生后发现人的智力变化周期是33天。 随后人们又发现在每个周期的中间两三天,人的智力、情绪、体力都不稳定,这几天被称为临界日。临界日以前的半个周期是高潮期,临界日以后的半个周期是低潮期。人从出生开始智力、情绪、体力都按照 高潮期-临界期-低潮期 的顺序,循环往复地发生周期变化。
我国中学物理教师杨卫江在指导学生高考方面进一步发展了这个理论。 杨氏周期理论指出:可以根据考生在考试期间的智力、情绪和体力状态(根据周期理论预测)结果,在考试之前的一个周期通过外部调节使考生在考试期间的智力、情绪、体力达到最佳状态。
3. 人体生物钟时刻表
人体生物钟时刻表
远古时期,人们就发现身体的大部分运动过程都服从于一种有规律的时间节奏,就像是有一个无形的“时钟”一样,在指挥和调整人的肌体。这个“时钟”有几种不同的类型:“昼夜时钟”决定一天的节奏,比如新陈代谢、睡眠等;“月时钟”决定一个月的节奏,比如女性每月的例假;“年时钟”决定一整年的节奏,比如春天容易犯困、冬天容易长胖等。其中,与日常生活最为紧密的是“昼夜时钟”。人们常说一天之计在于晨。其实,只要规划合理,一天24小时都能合理而有效率。按照人体生物钟带来的不同时段的影响,规划出了最为合理的一天24小时。
1时大部分人已进入梦乡的时刻,处于轻微睡眠状态,人很容易醒来,正是此时我们特别容易感到疾病的存在。
2时除肝脏外,大部分人体器官基本停止工作,肝脏为人体排除毒素,人体已经受着自身的“大清洗”。如果此时你想喝点什么,那么千万不要喝咖啡或茶,特别是酒精类饮料,最好喝一杯水或牛奶。
3时肌体处于休息状态,体力几乎完全丧失,此时我们的血压、脉搏和呼吸都处于最弱状态。
4时呼吸仍然很弱,大脑的供血量最少,肌体处于最微弱的循环状态,此时人容易死亡。但此时人的听力很敏锐。
5时肾脏不分泌任何物质,我们已经经历了几次梦的过程,如果此时起床能很快进入精神饱满状态。
6时血压上升,心跳加快,即使我们想睡觉,但此时肌体已经苏醒。
7时人体的免疫力特别强。
8时肌体休息完毕,肝脏已将身体内的毒素排出,这时千万不要喝酒,否则会加重肝脏的负担。
9时病痛感减弱,心脏全力工作。
10时积极性上升,人体处于最佳状态,痛苦烟消云散,热情将一直持续到午饭,任何工作都能胜任。
11时心脏有节奏地继续工作,此时几乎感觉不到紧张的工作压力。
12时人的全部精力都已被调动起来,此时不应吃大量食物。
13时肝脏休息,血液中溶入一些糖原,白天第一阶段的兴奋已过,感觉有些疲劳,最好适当休息一下。
14时精力消退,此时是24小时周期中的第二低潮阶段,反应迟缓。
15时重新改善,感觉器官此时尤其敏感,特别是嗅觉和味觉,之后人体重新走入正轨。
16时血液中糖的含量升高,一些医生把这一过程称为“饭后糖尿病”,但这却不是病,兴奋期过后开始了衰退。
17时效率仍很高,运动员此时应加倍努力训练。
18时人的肉体疼痛感重新减弱,想多运动的愿望上升,心理兴奋感渐渐下降。
19时血压上升,心理稳定性降到最低点,人们很容易激动,此时对过敏症患者来说不大好过,开始头痛。
20时此时人的体重最重,反应出奇地敏捷,司机处于最佳状态,几乎不会出事故。
21时精神状态一般,学生和演员非常清楚此时的记忆力特别好,善于记忆白天记不住的课文和大段台词。
22时血液中充满白血球,白血球的数量增加一倍,体温开始下降。
23时准备休息,细胞修复工作开始。
24时如果我们在24点休息时,那么无论是肌体还是大脑都将排除一切干扰,人会很快进入梦乡。
建议:晚上十点到早晨六点,是最佳的睡眠时段,效果最好,因为这段时间是肝、胃等器官休眠状态,也是最佳排毒的时间。对女生来说,晚上11点到凌晨3点是睡“美容觉”的黄金时间,对皮肤、头发都有好处.
4. 人的生理时钟
人体的生理时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理时钟,只有按照时刻表调整生活作息,才能有健康好身体。 凌晨0:00~1:00 浅眠期 处于浅度睡眠状态,多梦敏感,身体不适者易在此时痛醒。如果醒来,稍微吃一些温软的食物,可帮助继续入眠。 凌晨1:00~2:00 肝脏排毒期 肝脏为排除毒素而活动旺盛,在这个时候应该让身体进入睡眠状态,使肝脏更好的工作,得以完成代谢废物。 凌晨02:00~04:00休眠期 重症病人最易发病的时刻,常有患病者在此时死亡,熬夜最好勿超过这个时间。清晨3:00~5:00 肺部排毒期 肺部排毒时段,这就是为什么肺部功能弱的人,在清晨会咳嗽。 清晨5:00~7:00 大肠排毒期 大肠蠕动旺盛,是解便排毒的最佳时间,也是人体缺水的时段,这时最好喝一杯温开水。 上午7:00~9:00 小肠排毒期 小肠进行排毒,这个时段进早餐,小肠的吸收效果最好。 上午9:00~11:00 精华期 精力充沛,注意力和记忆力最集中最好,是工作和学习的最佳时段。身体极需水分,以补充250-500ml为宜。 中午12:00~13:00 午休期 部分糖原进入血液,使人疲劳、反应迟钝,是午休的最佳时间,最好静坐或闭目休息一下再进餐。且正午不易饮酒,否则会易醉又伤肝脏。 下午14:00~15:00 高峰期 血糖升高,分析力和创造力得以淋漓发挥,是一天中工作效率最高的时段。下午16:00~17:00 低潮期 体力耗弱的阶段,可以补充一些水果和酸奶等食物,为身体补充能量避免因饥饿而贪食导致发胖。下午17:00~18:00 松散期 人体的血糖略微增高,这时的嗅觉与味觉最敏感,是准备晚餐和进食晚餐的时段。 晚上18:00~19:00 暂憩期 舒缓一天的疲惫,最好能在饭后30分钟去散散步或沐浴,放松一下,呼吸一下室外的新鲜空气,纾解一日的疲倦困顿。 晚上19:00~21:00 夜修期 脑力在此刻又是高峰期,可利用这个时段进行商议、进修等需要思虑周密的活动。 晚上22:00~24:00 夜眠期 此时要带着轻松的心情进入梦乡,不要给身体过度的负荷,保证第二天的好精神。 提醒大家小心注意自己身体,让人生更加健康充实,晚了就来不及了!!
5. 人体生物钟
人体生物钟
为什么没有闹钟的铃声,你却每天按时醒来?为什么雄鸡啼晨,蜘蛛总在半夜结网?为什么大雁成群结队深秋南飞,燕子迎春归来?为什么夜合欢叶总是迎朝阳而展放?为何女子月经周期恰与月亮盈缺周期相似?生物体的生命过程复杂而又奇妙,生物节律时时都在奏着迷人的“节律交响曲”。
近年来,时间生物学认为,生物体乃至植物体的生命随昼夜交替、四时更迭的周期性运动,揭示出生理活动的周期性节律。古代医学视天地为大宇宙,人体为小宇宙,谓大小宇宙息息相通。健康人体的活动大多呈现24小时昼夜的生理节律,这与地球有规律自转所形成的24小时周期是相适应的,表明生理节律受外环境周期性变化(光照的强弱和气温的高低)的影响而同步。诸如人体的体温、脉搏、血压、氧耗量、激素的分泌水平,均存在昼夜节律变化。生物近似时钟的结构,被称之为“生物钟”。周期节奏近似昼夜24±4小时称“日钟”, 近似29.53±5天称为“月钟”,近似周年12±2月称为“年钟”。时间生物学研究揭示了植物、动物乃至人的生命活动具有一个“持久的”、“自己上发条”和“自己调节”的生物钟 。
生物钟依靠像时钟那样周期往复的振荡工作,其工作节奏是不受周围环境影响的,故认为其周期振荡节奏是内生的或在不同器官内独立进行。生物钟的存在有极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它能使生物与周期性的环境变化相适应,特别是一些对生存和繁殖关系重大的,如迁徙、觅食、交配、生育等,以至作出提前安排。如糖皮质激素在清晨起床前就已升高,为白天活动作好预先的准备。然而生物的这种适应性也是有限度的,生理周期只能在一定范围内追随外界的周期性,当偏差太大,外环境变化造成刺激过强过弱,以致使生理振荡变为越轨的自由运转,从而干扰了时钟的正常运转,造成个体不同器官内部节奏位置的紊乱,破坏有序的合作,会引起某些疾病。
近10年,生物学的研究越来越清楚地告诉我们,昼夜节律是在中枢神经系统调控下形成的。1972年研究人员证明,下丘脑前部视交叉上核担负着昼夜节律的中枢起搏点作用。临床观察到人类脑肿瘤破坏包括视交叉上核区时,可导致睡眠-觉醒周期瓦解。灵长类脑内至少有两个昼夜节律起搏点,其中一个就是视交叉上核,另一个目前尚未确定。
为何成绩一般的学生考上了名牌大学,而名列前茅的学生却名落孙山?为何一贯行为文明的青年人突然与人吵架?原来人体存在智力、情绪、体力周期分别为33天、28天和23天的生物钟,这3种“钟”存在明显的盛衰起伏,在各自的运转中都有高潮期,低潮期和临界期。如人体三节律运行在高潮时,则表现出精力充沛,思维敏捷,情绪乐观,记忆力、理解力强,这样的时机是学习、工作、锻炼的大好时机。这时怀孕所生的孩子一定是聪明伶俐的优生儿。在此期,增加学习、运动量,往往事半功倍。学生节律高潮时考试易取得好成绩,作家易显“灵感”,运动员在此期易破记录。
相反,三节律运行在临界或低潮期,会表现耐力下降,情绪低落,反应迟钝,健忘走神,这时易出车祸和医疗事故,也难在考试中出成绩。老年人发病常在情绪钟低潮期,而许多疾病死亡时间恰在智力、体力、情绪三节律的双重临界日和三重临界日。了解自己三节律的临界日和低潮期,可以在心理上早作准备,以顽强的意志和高度的责任感去克服困难,安然度过临界日和低潮期。
如何计算自己智力、情绪、体力钟的高潮、低潮和临界期呢?以下是一种简算法:
(1) 先算“总天数”即计算出生之日至所计算之日的总天数。公式:t=(365.25×周岁数)± x。式中“t”表示总天数,“x”表示除周岁数以外的天数。例某人1935年10月15日出生, 要计算1987年1月29日的这天生物节律,t=(365.25×52)-259=18734(天)。
(2) 再算“余数”,将前算得的总天数分别除以33、28、23(它们分别是智力、情绪、体力 节律周期的天数。)然后得到余数。注意必须用手算,而不要用电子计算机计算。 18734/33=567……23(智力钟余数) 18734/28=669……2(情绪钟余数) 18734/23=814……12(体力钟余数)
(3) 当把余数求出之后,如你只需要了解计算日处什么期(高潮期、低潮期、临界期),最简便的方法是采用“周期天数除以2对照法”,又叫半周期法: 33/2=16.5……(智力钟半周期数) 28/2=14.0……(情绪钟半周期数) 23/2=11.5……(体力钟半周期数) 将“余数”与半周期数作比较,若余数小于此种生物钟的半周期数,此生物钟运行在高潮期;若大于半周期数,运行在低潮期;若接近半周期数或整周期,以及余数为零者,则为临界期。了解自己“智力、情绪、体力”三节律的运行周期,可在高潮期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优势,在临界、低潮期早作准备,以防不测。
上例,智力钟余数:23>16.5为低潮期;情绪钟余数:2<14.0为高潮期;体力钟余数12>11.5,数字接近半周期,为临界期。
人体生物钟三节律周期理论是指一个人在自身“水平线”上的波动。当人体三节律处于临界期或低潮期,人确实会感到智力下降、情绪欠安和体力易疲劳感,但人是有理智的,有责任感的。我们了解自己的临界期、低潮期,对它没有恐惧的必要,更不要以生物钟低潮期或临界期为借口。为了降低事故发生率,把处于节律双重、三重临界日驾驶员换下来干其他工作,或提醒他谨慎驾驶,以高度责任感来克服临界日的不适。当然高潮期的驾驶员麻痹大意,以为乱开车也不会出事故,这是绝对错误的。
生物钟老化机制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生物节律振幅减小。各种组织器官功能减退,例如,神经组织萎缩导致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消化吸收功能减弱,肝脏解毒功能减退;心肌萎缩,心功能减退,如老年人醛固酮、睾酮、黄体生成素昼夜节律振幅明显减小或消失。生物钟处于高潮期,还可抵消这些功能减退,但处于低潮或临界期,则有病变及死亡的危险。
(2)生物节律稳态遭到严重损害。夜班工人体温、血压夜高于昼,睡眠昼夜颠倒,日积月累,使生物节律一定程度损害。
(3)同步因子(生活习惯、光照周期定时进餐)作用的减弱。由于退休,长期生活习惯因改变而不适应,户外接受日光时间减少,干扰了情绪节律,机体衰老与同步因子削弱是有关的。
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们只有顺从它的变化及时地作出适应的调节,才能保持健康。天地四时气候变化规律有着春温、夏热、秋凉、冬寒以及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天地大经。贤人长寿秘诀是按照天地、日月、星辰的自然运行规律,适应阴阳升降变化,“春夏 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方法,使之长寿健康。历代长寿老人均具有起居,饮食规律的生活。尽管现实生活中常常有些事不尽人意,但长寿者由于保持乐观情绪,正确对待和处理矛盾,使生活节律中同步因子不断维持动态平衡,这对延缓衰老有着不可估量的回春作用。
6. 人体时钟怎么设置到桌面
安卓手机怎么在主页桌面上显示时钟
1、在桌面空白处长按屏幕,出现一个菜单列表,选择“窗口小部件”,然后在里面就可以找到拖掉的时间小部件了,点下就可以把它再加到桌面。
4、还可以在网络上搜索你喜欢的时钟形式,进行下载安装。
7. 关于人体生物钟有哪些介绍
近年来,时间生物学认为,生物体乃至植物体的生命随昼夜交替、四时更迭的周期性运动,揭示出生理活动的周期性节律。古代医学视天地为大宇宙,人体为小宇宙,谓大小宇宙息息相通。健康人体的活动大多呈现24小时昼夜的生理节律,这与地球有规律自转所形成的24小时周期是相适应的,表明生理节律受外环境周期性变化(光照的强弱和气温的高低)的影响而同步。诸如人体的体温、脉搏、血压、氧耗量、激素的分泌水平,均存在昼夜节律变化。生物近似时钟的结构,被称之为“生物钟”。周期节奏近似昼夜24±4小时称“日钟”, 近似29.53±5天称为“月钟”,近似周年12±2月称为“年钟”。时间生物学研究揭示了植物、动物乃至人的生命活动具有一个“持久的”、“自己上发条”和“自己调节”的生物钟 。
8. 关于人体生物钟有怎样的奥谜
隐性时钟
万物之灵的人类
9. 关于人体生物时钟的介绍
生物钟又称生理钟。它是生物体内的一种无形的“时钟”,实际上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内在节律性,是由生物体内的时间结构序所决定。生物钟有四点功能:提示时间、提示事件、维持状态和禁止功能。
10. 人体生物钟
能够在生命体内控制时间、空间发生发展的质和量叫生物钟。 生物钟有四点功能:提示时间、提示事件、维持状态和禁止功能。 提示时间:是指你在一定的时间必须做某事,到了这个时间,你就自动会想起这件事来,比如你想明天早上6点起床,到时你会自动起来。现实生活中有大部分事物都是时间提示起作用的,比如几点上班、某时会见某人、爱人生日的献花、愚人节、赶某趟车等等。 提示事件:是指当你遇到某事时,生物钟可以自动提示另外一个事件的出现。比如有人拜托你将一件东西给甲,当你遇到甲时,生物钟这一功能就会自动起作用,使你马上想到这个托付的东西来。用得最多的是看到某事时,在你的大脑里所依次产生的那些“忆块”(回忆的一种),比如看到熊猫,你就会想到:它是中国的国宝、它喜欢吃竹子、它是中国作为友好象征出使国外的使者等等忆块。再比如当你看到一道难题时,你就会调动很多忆块,在一些规则的组合下,去求解它,这一连串的事情必须启动你过去很多年时间里所学到的知识,这些知识是不会平白无故地出现在你的大脑的,它们必须在生物钟的该功能作用下才可依次出现在你的大脑里。 维持状态:是指人们在作某一事时,能够使人一直做下去的力量。比如上8个小时的班,就是生物钟这一功能的结果,又比如人的眼睛观看某一事时,能够聚精会神地看,也是它的结果,当注意力从视觉转向听觉时,也是生物钟作用的结果,那是提示事件功能在起作用,但是,你要听完一堂课,你就必须用生物钟的该功能才能听完,否则你就会瞌睡不已,甚至逃课。这种维持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断续的维持,比如你和你爱人的家庭的维系就是断续的,因为你不能长期呆在家里无所事事,你必须去工作,去交结,去谋取。 禁止功能:是指机体某个功能或行为可以被生物钟终止。比如说看到一个恐怖的事件(如地震),你无论在做什么,都有可能产生逃跑,这种逃跑就是对前面所做事物的终止。再比如说你在专心专一上网,结果你老爸打来了,你对上网的终止就是生物钟的功能在起作用。如果没有这种作用,一个人就会出现永不停顿的做事,比如睡觉,如果没有这种终止,这个人就会长期睡下去,成为植物人。植物人发生的原因可能与此功能的失控有关。 相对这四点功能,在人的大脑里有对应的四个中枢:时间中枢、空间中枢、功能中枢和终止中枢。 生物钟充斥在生物的每个环节,无论人命还是生命过程都离不开它的作用。 生物钟的特征 生物钟有点象开汽车:人什么时候上车,开车到哪里,踩多久的油门,到达后的一脚刹车。 遗传的实质是生物钟上的记块的释放,进化的实质是染色体的变异,退化的实质是染色体功能的关闭。比如人的盲肠和人类的尾巴,都退化了,但是都有痕迹,它们的生物钟的子钟还是存在于那个部位,只是功能没有了,被母钟关闭了;所有器官,只要不用,其功能都会退化,不仅仅是盲肠,退化以后的器官,第一是器官缩小,第二是功能消失。由此看来生物钟具有两面性:器质性和功能性,器质性决定器官的性质,主要是决定器官的大小、形状和细胞数量,功能性决定器官功能的发挥程度、功能的有无、分泌功能物(如各种酶和素)的多少。 DNA是指起遗传作用的螺旋体,生物钟是DNA和它周围所附带的蛋白质等物质。 DNA分两种:一是“端点”,也就是DNA上分支的交叉连接部位,这个端点控制着基因的发生时间和顺序,试设想一粒种子,放在土里,没有一定的原块(外界条件)的刺激是不会发芽生长的,一旦条件足够,端点就被激活,端点指令DNA依次解码,如果没有这种控制,基因就会各自为战。 人的生长发育行为的产生,都是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的,什么时候停止生长,什么时候产生性欲,什么时候分娩,什么时候停经等等这一切都是一个人按时按刻来完成的,没有一个不是生物钟的体现,所以DNA就是生物钟,是它决定一个人的一切生理进程。如果DNA所决定的这些按时按刻出现的东西都不属生物钟的范畴,那就没有人体生物钟了。 无论是生命过程还是人命过程,都是生物钟在起关键作用。先看看生命过程,当人的胃饿了时,生物钟就会提醒你:“该吃了”,吃到一定程度,它又会提醒你:“可以了”。在这里,生物钟是通过一种胃壁的压力感受器来实现功能的,胃壁压力感受器感到胃内没有东西了(这一数值每个人都应该有个可以测量出来的衡数),就开始分解一种能够使大脑产生“胃痛”的“物质”,这一物质和胃神经结合,胃神经开始产生一种电传导,该传导到达大脑的“胃痛区”,就产生了“胃痛”,反过来,持续胃痛又可分离胃神经上的化学结合物,从而终止胃痛,过一阵,如果还是没有进食,胃就开始下一轮疼痛,这就是所谓的阵痛。 再来看看人命过程(智能过程)生物钟是怎么发挥作用的,老师或父母将你的名字告诉你并告诉你怎么写,以后,在你的一生中,只要问及你的名字或必须签上你的名字的地方,你都可以准确无误的书写或报上名来,这一过程中,你的名字首先是一种刺激,使你的感官接受了这一信息并被储存在大脑里,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你的名字就是一种储存在记库的记块,一旦有人呼叫你的名字,这种刺激就会将你的大脑和听觉中枢等很多中枢沟通,生物钟的提示事件功能马上就会将你的名字从记库中调出来,调出来的这个忆块(实际上就是一块仅仅包含你的名字信息的东西),被放到思维中枢,它的存在,使得思维中枢不可以产生其它思维,此时的思维中枢因为过去的习惯或其它原因,使你产生回答或看着呼叫者,产生回答不一定每次发生,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必须发生,比喻你妈叫你,你的上级领导叫你,或在非常时期叫(如发生突发性事件,叫你赶快离开),这些情况下你都会不由自主地回答这种叫唤,但是,很多场合下,你对这种叫名行为都是抱着报以微笑或目视对方来回答,以上情况的发生必定产生了四种思维规则:一种是习惯性回答,每叫必答,这种规则的产生是幼时形成的;一种是微笑规则对应叫名行为,这是一种比较成熟的规则;另一种是沉默规则,一般是应对无关紧要的人的叫唤;还有一种是突然叫唤规则,这种规则使人必须回答。生物钟按照这四种规则去自动应对叫唤人。 生物钟功能再伟大,也受制于感觉,比如生物钟决定你是一个男孩,但是在长期的感觉演变过程中你可能停止男孩的一切决定性要素,使之具有女性心理特征的假男孩。虽然生物钟控制生物体的每一个过程,但是,它对感觉的控制微乎其微,一般都是感觉在控制生物钟的发生发展。 母钟、子钟、孙钟 生物钟分为母钟、子钟和孙钟。 母钟是受精卵携带的那条染色体。 生物个体就是以母钟为蓝图进行分解、合成的,该母钟决定了一个人的一生。母钟的分裂是一定的,不是无止境的分裂下去,母钟在人类一般是分裂5次产生24条与母钟一致的体染色体,以后人类的所有器官都在这24条子钟下面分裂产生,母钟在分裂时,就已经严格地将24条子钟各自应该怎么释放、怎么解码、解哪些地方的码等等都安排好了,24条子钟就开始各行其是了,造肝的造肝,造肾的造肾,造心的造心,同时各自功能的发挥也开始进行,一个新的个体产生了。这就象一个母亲生下几个双胞胎儿子,儿子们就各发展各的了,但是作为一个大家庭来说,双胞胎们会有相互影响的一方面,直到长大在他们中都可以看到整个家庭的痕迹,但是他们又各有秋千、各不相同。 母钟分为以端点为主的信息部、以染色体外蛋白为主的标记部和在染色体某一段的基因控制的控制部,信息部负责接受外来刺激和对染色体外蛋白发放信息,标记部的外蛋白负责某些段基因的打开、复制、关闭等工作,控制部是专门控制生命个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时间提示,如某年龄开始脱牙、某时间开始发情等。 母钟在分裂时,每次分裂它都使一条子钟的某些基因上的蛋白质被标记,这种标记使得在以后的岁月里该条染色体永远只能打开这一段,也就是说,被标记的基因终生都可以产生复制信息,没被标记的终生都被冷落,成了“冷段”。第N条如果是造肝的,那么在这条染色体上的有关造心造肺等器官的那些部位就全部被关闭,只有与肝有关的信息完全被打开,一个肝脏就是这样造成了。有人会说人类是24条染色体,其他动物可不是呀,但是为什么它们的器官和功能基本相同呢?那么它们是分裂多少次呢?一个总的原则是:母钟都是按“体染色体”数分裂,无论什么动物。 不要忘记了,现在谈的母钟,不是纯的DNA的概念,应当时刻记着该母钟的外面有细胞膜、细胞质和核膜,还应该记着细胞质里的高尔基体等物质。母钟的分裂不是单一的,是连着细胞膜等等一起分裂的。精子所携带的XX或XY染色体进入卵细胞和卵细胞的染色体结合一般现在称为“合子”,合子里首先只有一对染色体,在人类,它们开始参照这一对染色体进行复制,生成23对体染色体,这时的这个卵细胞本文称为“母钟”,母钟开始分裂,每分裂一次,就产生一个新的“子钟”,每个子钟都是一个携带某方面遗传信息的、完整的、与母钟在个体、大小、功能上完全不同的新的细胞了。母钟分裂5次,变成了23个体细胞,这23个体细胞成了新的“激活蓝本”,所有组织器官依照这些激活蓝本开始复制和分裂,在任何一个新的组织器官体,细胞的分裂不会超过12次,因为体细胞是按照2的n次方(n为1,2,3,……)分裂,第一代是2,第二代是4,第三代是8……,所以它们的再分裂,出来的分别是:心、肺、肾等等一个个活生生的器官,虽然这些器官不一定具有功能,就象男人的阴茎,在没有发育时,是没有性功能的,但是阳具却在。按24个子钟再分裂出来的所有细胞被称为孙钟,孙钟组成一个个具体的器官。 母钟存在于人体的脑垂体。割去脑垂体的人为什么还有生物钟功能?那是因为它们的子钟和孙钟在发挥功能。 改变子钟的DNA,不能改变遗传,必须改变母钟的DNA,才能遗传,癌症是子钟的DNA失控的结果,所以它一般是不能遗传的(虽然有的癌症可以遗传)。这就是为什么一个人的手或脚被截后,他的下一代手脚正常的原因。 现在认为染色体是通过合成蛋白质,蛋白质决定细胞来起作用的,但是,应当还有另外的途径在控制系统的发育,比如骨骼系统是由钙和磷按一定比例组成的,没有蛋白质在里面起作用,骨骼主要起支架作用,如果说染色体是通过合成蛋白质来决定组织器官的,那么骨骼系统怎么解释呢?因此看来,染色体决定组织器官的形式、大小、功能和成分,它不是只决定蛋白质这一种东西,现在假设骨骼中的钙是因为某种蛋白质携带来的,但是,骨骼的哪里厚,哪里薄,哪里空,哪里实等等,该蛋白质也可以决定吗?如果是这样,那该蛋白质就会成“智慧蛋白”,本身就够神的了。控制骨骼系统的染色体,决定了骨骼的一切必要的信息的释放,染色体不能够直接合成钙和磷,它们只是在人体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将一些钙磷按照需要,在遗传图谱的指导下,组合成尺骨、挠骨、头骨等等,至于头骨的哪儿有眼,哪儿大,哪儿厚等等也是一样地被染色体所控制,不纯粹是钙磷的量的概念。人类的盲肠,如果以后科学发展了,可能人们会在马的体内找到一种激活盲肠的激素,是这种或几种激素导致马的盲肠功能巨大的原因,如果将这些激素用于人,人的盲肠也会发达起来,只是在现实中没有任何意义。如此看来,人类要具备猎豹一样的速度、雄鹰一样的眼睛等功能为时不远了。 生物钟怎样参与思维 外界刺激人体产生感觉(感块),感觉使人产生去记(记块),生物钟提示功能使人产生回忆(忆块),忆块被放到思维中枢,通过“规则”进行组合产生思块(思维),思块进入行为中枢使人产生行块(行为和语言)。这个过程就是人体的智能过程。 看来,生物钟是通过控制回忆过程来实施对智能过程的控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