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手机壁纸 » 巴金手机图片
扩展阅读
校园防欺凌图片素材 2025-08-08 00:28:41
苹果手机怎样截屏图片 2025-08-08 00:19:15

巴金手机图片

发布时间: 2022-05-16 02:14:10

1. 巴金的图片。加急

http://p.iask.com/p?k=%B0%CD%BD%F0
http://image..com/i?ct=201326592&cl=2&lm=-1&tn=image&word=%B0%CD%BD%F0&z=0
这两个里的都可以~~

2. 关于巴金的资料

巴金原名李尧棠,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同时也被誉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巴金晚年提议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和文化大革命博物馆。

中文名: 李尧棠
别名: 巴金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四川成都
出生日期: 1904年11月25日
逝世日期: 2005年10月17日
职业: 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
主要成就: 文学巨匠
代表作品: 《家》、《春》《秋》
原名: 李尧棠
字: 芾甘

巴金小说作品
长篇小说 激流三部曲 家 ▪ 春 ▪ 秋
爱情三部曲 雾 ▪ 雨 ▪ 电
其他 寒夜
中篇小说 海的梦 ▪ 春天里的秋天 ▪ 灭亡 ▪ 死去的太阳 ▪ 砂丁 ▪ 萌芽 ▪ 新生 ▪ 利娜 ▪ 憩园 ▪ 第四病室
短篇小说集 英雄的故事 ▪ 明珠和玉姬 ▪ 复仇 ▪ 光明 ▪ 电椅 ▪ 抹布 ▪ 将军 ▪ 神·鬼·人 ▪ 沉落 ▪ 发的故事 ▪ 雷 ▪ 还魂草 ▪ 小人小事 ▪ 猪与鸡 ▪ 李大海
个人履历
巴金,字芾甘,原名李尧棠,现代文学家,翻译家,出版家,“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中国现代文坛的巨匠,曾任中国作协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务。 巴金
巴金1927年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1929年在《小说月报》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主要作品有《死去的太阳》《新生》《砂丁》《索桥的故事》《萌芽》和着名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1931年在《时报》上连载着名的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1982年获“国际但丁文学奖”。散文集《随想录》(包括《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无题集》)。其中《家》是作者的代表作,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卓越的作品之一。 他的作品《给家乡孩子的信》被选为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课文、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期课文,《索桥的故事》被选为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课文。《鸟的天堂》被选为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课文,并有散文随笔集《龙.虎.狗》其中短文两篇《日》《月》被选为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文。《随想录》中的小狗包弟被选为新课标高一必修一中的课文。 巴金被人们称为“世纪老人”。一位诗人王火在《敬寿巴老百岁》中写道:时光如水,巴金是金。真心真爱,深意深情。大智大悟,举重若轻。大作大家,淡泊宁静。曲奏南薰,霞焕椿庭。 人歌上寿,仁者遐龄。 立言立德,益世益民。 如鹤如松,长寿常青。 百岁翩临,华夏集庆。 海上人瑞,天际有星。
着作书目
《无政府主义与实际问题》(理论,与他人合着),1927,上海民钟社 。 《灭亡》(中篇小说),1929,开明书店。巴金
《从资本主义到安那其主义》(理论),1930,上海自由书店 。 《死去的太阳》(中篇小说),1931,开明书店 。 《复仇》(短篇小说集),1931,新中国书局 。 《雾》(“爱情三部曲”之一,中篇小说),1931年,新中国书局。 《海的梦》(中篇小说),1932,新中国书局 。 《春天里的秋天》(中篇小说),1932,开明书店 。 《海行》(散文集),又名《海行杂记》,1932,新中国书局 。 《光明》(短篇小说集),1932,新中国书局 。 《雨》(“爱情三部曲”之二,中篇小说),1933, 良友图书公司。 《砂丁》(中篇小说),1933,开明书局 。 《电椅》(短篇小说集),1933,新中国书局 。 《抹布》(短篇小说集),1933,北平星云堂书店 。 《家》(“激流三部曲”之一,长篇小说),1933,开明书局 。 《萌芽》(中篇小说,又名《雪》),1933,现代 。 《新生》(中篇小说),1933,开明书店 。 《旅途随笔》(散文集),1934,生活书局 。 《将军》(短篇小说集),1934,生活书局 。 《巴金自传》(传记),1934,第一出版社 。 《电》(“爱情三部曲”之三,中篇小说),1935, 良友图书公司 。 《点滴》(散文集),1935,开明书店 。 《神·鬼·人》(短篇小说集),1935,文化生活出版社 。 《巴金短篇小说集》(1——3卷),1936——1942,开明书店 。 《生之忏悔》(散文集),1936,商务印书馆。 《沉落》(短篇小说集,又名《沦落》),1936,商务印书馆 。 “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合集)1936, 良友图书公司 ; 《忆》(回忆录),1936,文化生活出版社 ; 《发的故事》(短篇小说集),1936,文化生活出版社 ;
巴金的《家春秋》搬上荧屏(11张)《长生塔》(童话集),1937,文化生活出版社 ; 《雷》(短篇小说集),1937,文化生活出版社 ; 《短简》(散文集),1937, 良友图书公司 ; 《控诉》(散文集),1937,重庆烽火社 ; 《春》(“激流三部曲”之二,长篇小说),1938,开明书店 ; 《梦与醉》(散文集),1938,开明书店 ; 《感想》(散文集),1939,重庆烽火社 ; 《黑土》(散文集),1939.文化生活出版社 ; 《秋》(“激流三部曲”之三,长篇小说),1940,开明书店 ; 《利娜》(中篇小说),1940,文化生活出版社 ; 《火》(共三部,长篇小说),1940—1945,开明书店; 《星》(英汉对照,中篇小说),1941,香港齿轮编辑社 ; 《无题》(散文集),1941,文化生活出版社 ; 《龙·虎·狗》(散文集),1941,文化生活出版社 ; 《还魂草》(短篇小说集),1942,文化生活出版社 ; 《废园外》(散文集),1942,重庆烽火社 ; 《小人小事》(短篇小说集),1943,文化生活出版社 ; 《憩园》(中篇小说),1944,文化生活出版社 ; 《第四病室》(中篇小说),1946, 良友图书公司 ; 《旅途杂记》(散文集),1946,上海万叶书店 ; 《寒夜》(长篇小说),1947,晨光 ; 《怀念》(散文集),1947,开明书店 ; 《静夜的悲剧》(散文集),1948,文化生活出版社 ; 《纳粹杀人工厂—奥斯威辛》(散文集),1951,平明出版社 ; 《华沙城的节日—波兰杂记》(散文集),1951,平明出版社 ; 《巴金选集》(短篇小说、散文等合集),1951,开明书店 ; 《慰问信及其他》(散文集),1951,平明出版社 ; 《生活书局在英雄们中间》(散文通讯合集),1953,人民文学出版社 ; 《英雄的故事》(短篇小说、散文合集),1953,平明出版社 ; 《保卫和平的人们》(散文、通讯合集),1954,中青 ; 《巴金短篇小说选集》1955,人民文学出版社 ; 《巴金散文集》1955,人民文学出版社 ; 《谈契诃夫》(理论),1955,平明出版社 ; 《大欢乐的日子》(散文集),1957,作家出版社; 《坚强的战士》(散文集),1957,少年儿童出版社; 《明珠和玉姬》(儿童短篇小说集),1957,少年儿童出版社 ; 《—场挽救生命的战斗》(报告文学),1958,中国青年出版社; 《巴金文集》(1—14卷),1958—1962,人民文学出版社 ; 《巴金选集》(短篇小说、散文合集),1959,人民文学出版社 ; 《新声集》(散文、短篇小说合集),1959,人民文学出版社 ; 《友谊集》(散文集),1959,作家出版社 ; 《猪与鸡》(短篇小说),1959,作家出版社 ; 《赞歌集》(散文集),1960,上海文艺出版社; 《李大海》(短篇小说集),1961,作家出版社 ; 《倾吐不尽的感情》(散文集),1963,百花文艺出版社; 《贤良桥畔》(散文集),1964,作家出版社 ; 《大寨行》(散文),1965,山西人民出版社 ; 《巴金近作》(第1、2集,散文集),1978—1980,四川人民出版社; 《海的梦》(中短篇小说合集),1979,人民文学出版社 ; 《烟火集》(散文集),1979,人民文学出版社 ; 《随想录》(散文集),1979,香港三联书店 ; 《巴金中短篇小说选》(上下册),1980,四川人民出版社 ; 《巴金选集》(上下卷),1980,人民文学出版社 ; 《探索集》(《随想录》第1集,散文集),1981,香港三联书店 ; 《巴金选集》(散文、短篇小说合集),1981.香港昭明出版社 ; 《创作回忆录》1981,香港三联书店 ; 《探索与回忆》(《巴金近作》第3集,散文集),1982,四川人民出版社 ; 《巴金选集》(1—10卷,小说、散文等合集),1982,四川人民出版社 ; 《创作回忆录》(散文集),1982,人民文学出版社 ; 《序跋集》(散文集),1982,花城出版社; 《巴金散文选》(上下册),1982,浙江人民出版社; 《忆念集》(散文集),1982,宁夏人民出版社 ; 《真话集》(《随想录》第3集,散文集),1982,香港三联书店 ; 《巴金论创作》(理论),1983,上海文艺出版社 ; 《巴金散文选》1983,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文学回忆录》(与老舍等合着 ) 1983,四川人民出版社 ; 《病中集》(《随想录》第4集,散文集),1984,香港三联书店 ; 《童年的回忆》(回忆录),1984,四川少儿 ; 《愿化泥土》(散文集),1984,百花文艺出版社 ; 《控诉集》(散文集),1985,海峡文艺出版社; 《心里话》(《巴金近作》第4集,散文集),1986,四川文艺出版社; 《十年一梦》(散文集),1986,人民日报出版社; 《巴金六十年文选》(散文集)1986,上海文艺出版社 ; 《巴金全集》(1—26卷),1986—1994,人民文学出版社 ; 《无题集》(《随想录》第5集,散文集),1986,香港三联书店 ; 《巴金》(短篇小说、散文合集),1986,香港三联书店 ; 《当代杂文选粹·巴金之卷》1986,湖南文艺出版社; 《寻找理想的少年朋友》(书信集),1987,少儿出版社 ; 《雪泥集》(书信集),1987,三联书店 ; 《巴金书简·新编》1987,四川文艺出版社 ; 《随想录》(散文集), 1987 ,三联书店 ; 《巴金散文精编》,1991 ,浙江文艺出版社; 《巴金书信集》, 1991 ,人民文学出版社 ; 《域外小说》,1992 ,上海文艺出版社 ; 《忆》(回忆录),1994 ,中国华侨出版社; 《短简》,1994 ,河北教育出版社 ; 《再思录》(散文集),1995 ,上海远东出版公司 ; 《巴金自传》,1995 ,江苏文艺出版社; 《十年一梦》,1995 ,人民日报出版社 ; 《中华散文珍藏本丛书·巴金卷》,2001,人民文学出版社 ; 《中国国外获奖作家出版社作品集·巴金卷》,2001,云南人民出版社; 《随想录选集》,2003,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随想录》,2009,作家出版社 。
译文集汇
《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阿里斯着,1927,民钟社 《面包略取》(理论),俄国克鲁泡特金着,1927,上海自由书店;又名《面包与自由》,1940,平明出版社 《狱中与逃狱》(回忆录),俄国克鲁泡特金着,与李石曾合译,1927,广州革新书局 《薇娜》(短篇小说、剧本合集),波兰廖·抗夫着,与李石曾合译,1928,开明书店 《人生哲学:其起源及其发展》(上下编,理论),俄国克鲁泡特金着,1928—1929,上海自由书店 《为了知识与自由的缘故》(短篇小说集),俄国普利洛克等着,1929,新宇宙 《一个卖鱼者的生涯》(传记),意大利凡宰特着,1929,上海自由书店 《蒲鲁东的人生哲学》(理论),俄国克鲁泡特金着,1929,上海自由书店 《前夜》(剧本),波兰廖·抗夫着,1930,上海启智书局 《丹东之死》(剧本),苏联A·托尔斯泰着,1930,开明书店 《草原故事》(短篇小说集),苏联高尔基着,1931,上海马来亚书店 《秋天里的春天》(长篇小说),匈牙利尤利·巴基着,1932,开明书店 《过客之花》(剧本),意大利阿美契斯着,1933,开明书店 《自传》俄国克鲁泡特金着,1933,上海新民书店 《狱中记》(传记),美国柏克曼着,1935,文化生活出版社 《俄国虚无运动史话》(史话),俄国斯特普尼亚克着,1936,文化生活出版社 《门槛》(短篇小说集),俄国屠格涅夫等着,1936,文化生活出版社 《夜未央》(剧本),波兰廖·抗夫着,1937,文化生活出版社 《告青年》(理论),俄国克鲁泡特金着,1937,美国旧金山平社出版部 《一个家庭的戏剧》(传记,又名《家庭的戏剧》),俄国赫尔岑着,1940,文化生活出版社 《叛逆者之歌》(诗集),俄国普式庚等着,1940,文化生活出版社 《父与子》(长篇小说),俄国屠格涅夫着,1943,文化生活出版社 《迟开的蔷薇》(短篇小说集),德国斯托姆着,1943,文化生活出版社 《处女地》(长篇小说),俄国屠格涅夫着,1944,文化生活出版社 《散文诗》(散文诗集),俄国屠格涅夫着,1945,文化生活出版社 《快乐王子集》(童话、散文诗合集),英国王尔德着,1948,文化生活出版社 《回忆托尔斯泰》(回忆录),苏联高尔基着,1950,平明出版社 《回忆屠格涅夫》(回忆录),俄国巴甫洛夫斯基着,1950,平明出版社 《草原集》(短篇小说集),苏联高尔基着,1950,平明出版社 《屠格涅夫中短篇小说集》俄国屠格涅夫着(与萧珊合译),1959,人民文学出版社 《巴金译文全集》(1—10卷),1997,人民文学出版社 《巴金译文选集》,2003,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黄河象》
一封乡书
亲爱的同学们: 巴金早年
谢谢你们写信给我,一大堆信!我数了数,一共40封,好像你们都站在我面前,争先恐后,讲个不停,好不热闹!家乡的孩子们,感谢你们给我这个老人带来温暖。 我有病,写字困难,提着笔的手不听指挥。不要说给每个同学写一封回信,或者像五年级郭小娟同学所要的那样一小段话,就只给你们大家回一封信也十分吃力,有时候一支笔在我手里有千斤重。怎么办呢?无论如何,我不能使家乡的孩子们失望,我终于拿起了笔。请原谅,我今年不能回家乡,并不是不愿意看望你们,正相反,我多么想看见你们天真的笑脸,多么想听见你们歌唱般的话语,但是,我没有体力和精神支持这样一次长途的旅行。那么,就让这封信代替我同你们见面吧。 不要把我当做什么杰出人物,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我的这种感情。我今年87岁,今天回顾过去,说不上失败,也谈不到成功,我只是老老实实,平平凡凡地走过了这一生。我思索,我追求,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我在回答和平街小学同学们的的信中说:“我愿意再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让我的生命开花结果。”有人问我生命开花结果是什么意思,我说:“人活着不是为了白吃干饭,我们活着就是要给我们生活其中的社会添上一点光彩。这个我们办得到,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经历,更多的时间,比维持我们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只有为别人花费它们,我们的生命才会开花。一心为自己,一生为自己的人什么也得不到。” 我和别人一样,也希望看到自己的生命开花。但是我不可能再活一次。过去我浪费了不少的光阴,现在我快要走到路的尽头,剩下的日子已经不多了。我十分珍惜这有限的一分一秒。 亲爱的家乡的孩子们,我真羡慕你们。你们前面有无比宽广的道路,你们心里有那么美好的事物,爱惜你们可以使用的宝贵时间,好好地学习吧,希望在你们身上。 我真诚地祝福你们。 巴 金 1991年5月15日
巴金笔答
人为什么需要文学?需要它来扫除我们心灵中的垃圾,需要它给我们带来希望,带来勇气,带来力量。 我为什么需要文学?我想用它来改变我的生活,改变我的环境,改变我的精神世界。 我50几年的文学生活可以说明:我不曾玩弄人生,不曾装饰人生,也不曾美化人生,我是在作品中生活,在作品中奋斗。 1985年2月18日
编辑本段成就贡献
巴金是我国着名的小说家,历任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协名誉主席、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中国文联副主席等职。他一生勤奋写作,着作颇丰,即使进入耄耋之年仍能写出《随想录》这样的惊世之作。巴金年轻时只顾写作,身体并不太好,1927年他在法国患肺病后,天天到田畔河边散步,一年后就好了。回到祖国后,每年都要出去爬山锻炼,杭州的南高峰、北高峰都有他的足迹。进入老年后,他为了锻炼腿,每天早晨六点半起来,七点下楼在院子里先慢跑一圈,回来喝杯牛奶再出去散步。另外,他每天上楼写作,下楼活动,上楼睡觉,下楼吃饭,有意地多上下几次楼梯,以达到锻炼腿脚的目的。 他1982年摔断左腿,后又患“帕金森氏病”住院治疗,但由于他有坚强的意志,积极锻炼,配合医生治疗,身体恢复得比一般老人快。时光如水,巴金是金。 真心真爱,深情深意。 一个世纪的生命长河,淌过崇山,流过峻岭,穿过峡谷,在这一刻停留了。巴金,多少人在呼唤这一名字,多少人在哀哭中国文坛的参天大树倒下了。 “祖国永远在你身边” 1927年,巴金以第一部小说《灭亡》,被人们认识以后,以自己的光和热,逐渐成为中国文坛的领军人。巴金的财富,是他26卷本的不朽着作和10卷本的精彩译着。巴金的财富,更是他高尚的精神境界和完美的人格力量。 爱国主义,是巴金两大财富的重要基础。巴金12岁那年通读了《说岳全传》,深深被岳飞的爱国精神、民族精神震动。上世纪90年代,巴金在众人的劝说下,到杭州休养。从来怕麻烦别人的他,有一天却提出了要求,想去拜谒岳坟。在文征明《满江红》词碑前,年过九十,平时说话吐字不太清楚的巴金,像小学生那样吟诵起这首词来,声音越来越清楚、高亢:“拂拭残碑,敕飞字、依稀堪读……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 1979年,巴金率中国作家代表团访问巴黎。这是离别巴黎半个世纪后,巴金第一次再踏上这片土地。故地重游,对于任何人都会有很多感慨。然而,每天清晨,巴金静静地坐在窗前,眼前看到的不是巴黎的街景,而是北京的长安街、上海的淮海路、杭州的西子湖、成都的双眼井,广州的乡村……他说:“出了国境,无论在什么地方,我总觉得有一双慈爱的眼睛关心地注视着我。不管你跑到天涯海角,你始终摆脱不了祖国,祖国永远在你身边。” “使每个人都得着春天” “让每个人都有住房,每个口都有饱饭,每个心都得到温暖”,巴金的心里始终珍藏着这一美好愿望。 巴金出生于成都一个封建大家庭。仁爱的母亲,是他人生的第一个老师。他从母亲这里懂得了爱,懂得了宽容。巴金幼年另一位老师是轿夫老周。老周总跟他说:“要好好地做人,对人要真实,不管别人待你怎样,自己总不要走错脚步。”“火要空心,人要实心。” 成年后的巴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是什么精神和力量,使瘦弱的老周在那样困苦的条件下,讲出这番深刻的道理。这就是仁义、道德、忠爱。而恰恰是这些,正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根、为人之本。 巴金把他的爱,他的思想,反映在他的作品中。反帝、反封建、反压迫,呼求平等、自由、幸福,是巴金作品主要内容。在巴金许多文论中,我们可以读到他火一样的文字:“我们的生活信条应该是:忠实地行为,热烈地爱人民,帮助那需要爱的。”“我的生活的目标,无一不是在帮助人,使每个人都得着春天,每颗心都得着光明,每个人的生活都得着幸福,每个人的发展都得着自由。” 小张、小吴,从农村来到巴老身边工作。转眼多年过去了,有一天,时任中国作协党组书记的翟泰丰来探视,问巴老有什么要求?从来不向组织提任何要求的他,不假思索地提出:希望安排好小张、小吴的工作。 仁爱、忠诚、正义、自律,人道主义相伴巴金一生。
编辑本段名言警句
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人生如同日记,每人都想记下自己的经历。但当他把记好的日记和他的誓言进行比较时,心情是何等谦卑啊! 青春活泼的心,决不作悲哀的留滞。 好听的话越讲越多,一旦过了头,就不可收拾;一旦成了习惯,就上了瘾,不说空话,反而日子难过。 每个人应该遵守生之法则,把个人的命运联系在民族的命运上,将个人的生存放在群体的生存里。 理想不抛弃苦心追求的人,只要不停止追求,你们就会沐浴在理想的光辉之中。 支配战士行动的力量是信仰,他能够忍受一切艰难、痛苦,而达到他所选定的目标。 随着信念的指示做事情,事无论大小,我都会感到喜悦。 我对人世还不能没有留恋。牵系着我的心的是友情,因为我有无数散处在各地的朋友。 我常说我靠友情生活,友情是我的指路的明灯。 沉默容易使人跟朋友疏远。热烈的诉说和自由则使人们互相接近。 要做一个在寒天送炭,在痛苦中安慰的人。 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在于接受,也不在于索取。 战士是永远追求光明的,他并不躺在晴空下面享受阳光,却在黑暗里燃烧火炬,给人们照亮道路,使他们走向黎明。 一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而我们的事业都是无限长久的。个人尽可以遭到许多不幸,许多痛苦,但是只要我们的劳动融合到集体的胜利里,那幸福也就有我的一份。只要我活着一天,我事实上为党为人民工作一天。 人为什么需要文学?需要它来扫除我们心灵中的垃圾,需要它给我们带来希望,带来勇气,带来力量。
编辑本段社会评价
巴金,这么样一个跨世纪的伟大作家,恐怕是谁也不敢加以否认而敬虔的吧? 但,惟其因为是伟大地,所以总是苦痛着的。但丁是这样,杜斯杜夫斯基是这样,而我们的巴金先生也是这样。 可是,我所说的关于他的苦痛,并不是物质的;在作为物质生活与发展中的巴金,他起先在东南大学附中出去,因以勤工俭学的名义到了法国后,便在一个平民底拉丁区内,嚼着冷硬的面包,忍耐着苦痛,一直过了两三年这样下贱人的生活;就是回国后到了上海,也仍然在开明书店作过极不相干的外国文底校对职务。在这种境地里的巴金,当然为一般大人物们所不屑道及的。但,这样看来在物质方面的巴金似乎也很苦痛,可是实际上他最苦痛的还是精神上,譬如在《复仇》底序里面他说: “在白天里我忙碌,我奔波,我笑,我忘记了一切地大笑,因为我戴了假面具。 “在黑夜里我卸下了我的假面具,我看见了这世界的面目。我躺下来,我哭,为了我的无助而哭,为了看见人类的受苦而哭,……” 又说: “……我的灵魂为着世间的不平而哭泣着。” 这就是他灵魂的自白,也就是他苦痛的自白。而且由这些看来,我们可以知道这位作家在精神上是存在怎样的苦痛。 我们为什么需要巴金 只因是硕果仅存? 他曾说:“有你在,灯亮着”,这是巴金对冰心的赠言,现在被用来描述我们对巴金的追思。巴金之于我们,有着特殊意义:我们需要那种独立思考、自由言论的知识分子精神。这种精神,对于任何一个年代的人们都是激励。 作家卡片-----巴金 他,曾是一位世纪老人。被称为中国的卢梭,中国现代文学巨匠. 是我国现代着名的小说家,散文家。他生前凝聚毕生的激情与智慧,写下了《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萌芽》《寒夜》《随想录》《死去的阳光》《新生》《砂丁》……为我们留下了千万字的作品。 一位诗人在《敬寿巴老百岁》中这样写到: 时光如水,巴金是金。 真心真意,深意深情。 大智大悟,举重若轻。 大作大家,淡泊宁静。

3. 巴金简介

中国一代文学巨匠巴金10月17日19时零6分在上海逝世。享年101岁。

巴金生平:

巴金1904年11月25日出生在四川成都正通顺街,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无党派。1921年考入成都外语专门学校。1923年到上海,后到南京,在东南大学附中学习 ,1925年毕业。1927年旅居法国。1928年回国,曾任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平明出版社总编辑,《文学季刊》编委。1934年到日本。1935年回国,在上海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出版“文化生活丛刊”、“文学丛刊”、“文学小丛刊”。1936年与靳以创办《文学月刊》。抗日战争时期,与茅盾创办《烽火》,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

1950年后,历任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主席,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代主席、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文艺月报》、《收获》、《上海文学》主编,茅盾文学奖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文学基金会会长,中国田汉基金会名誉理事长,1983年、1988年当选为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93年3月当选为第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96年12月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届委员会主席。1998年3月当选为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2001年12月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第六届委员会主席。2003年3月,当选为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是一至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
巴金着作书目

《灭亡》(中篇小说)1929,开明
《无政府主义与实际问题》(理论)与克刚等合着,1927,上海民钟社
《从资本主义到安那其主义》(理论)1930,上海自由书店
《死去的太阳》(中篇小说)1931,开明
《复仇》(短篇小说集)1931,新中国
《雾》(“爱情的三部曲”之一,中篇小说)1931,新中国
《海的梦》(中篇小说)1932,新中国
《春天里的秋天》(中篇小说)1932,开明
《海行》(散文集),又名《海行杂记》,1932,新中国
《光明》(短篇小说集)1932,新中国
《雨》(“爱情的三部曲”之二,中篇小说)1933,良友
《砂丁》(中篇小说)1933,开明
《电椅》(短篇小说集)1933,新中国
《抹布》(短篇小说集)1933,北平星云堂书店
《家》(“激流三部曲”之一,长篇小说,又名《激流》)1933,开明
《萌芽》(中篇小说,又名《雪》)1933,现代
《新生》(中篇小说)1933,开明
《旅途随笔》(散文集)1934,生活
《将军》(短篇小说集)1934,生活
《巴金自传》(传记)1934,中华
《电》(“爱情的三部曲”之三,中篇小说)1935,良友
(《雾》、《雨》、《电》合订为《爱情的三部曲》1936,良友)
《点滴》(散文集)1935,开明
《神·鬼·人》(短篇小说集)1935,文生
《巴金短篇小说集》(1-3卷)1936-1942,开明
《生之忏悔》(散文集)1936,商务
《沉落》(短篇小说集,又名《沦落》)1936,商务
《忆》(回忆录)1936,文生
《发的故事》(短篇小说集)1936,文生
《长生塔》(童话集)1937,文生
《雷》(短篇小说集)1937,文生
《短简》(散文集)1937,良友
《控诉》(散文集)1937,重庆烽火社
《春》(“激流三部曲”之二,长篇小说)1938,开明
《梦与醉》(散文集)1938,开明
《感想》(散文集)1939,重庆烽火社
《黑土》(散文集)1939.文生
《秋》(“激流三部曲”之三,长篇小说)194O,开明
《利娜》(中篇小说)1940,文生
《火》(共三部,第二部又名《冯文淑》,第三部又名《田惠世》,长篇小说)1940—1945,开明
《星》(英汉对照,中篇小说)1941,香港齿轮编辑社
《无题》(散文集)1941,文生
《龙·虎·狗》(散文集)1941,文生
《还魂草》(短篇小说集)1942,文生
《废园外》(散文集)1942,重庆烽火社
《小人小事》(短篇小说集)1943,文生
《憩园》(中篇小说)1944,文生
《第四病室》(中篇小说)1946,良友
《旅途杂记》(散文集)1946,上海万叶书店
《寒夜》(长篇小说)1947,晨光
《怀念》(散文集)1947,开明
《静夜的悲剧》(散文集)1948,文生
《纳粹杀人工厂—奥斯威辛》(散文集)1951,平明
《华沙城的节日—波兰杂记》(散文集)1951,平明
《巴金选集》(短篇小说、散文等合集)1951,开明
《慰问信及其他》(散文集)1951,平明
《生活在英雄们中间》(散文通讯合集)1953,人文
《英雄的故事》(短篇小说、散文合集)1953,平明
《保卫和平的人们》(散文、通讯合集)1954,中青
《巴金短篇小说选集》1955,人文
《巴金散文集》1955,人文
《谈契河夫》(理论)1955,平明
《大欢乐的日子》(散文集)1957,作家
《坚强的战士》(散文集)1957,少儿
《明珠和玉姬》(儿童短篇小说集)1957,少儿
《—场挽救生命的战斗》(报告文学)1958,中青
《巴金文集》(1—14卷)1958—1962,人文
《巴金选集》(短篇小说、散文合集)1959,人文
《新声集》(散文、短篇小说合集)1959,人文
《友谊集》(散文集)1959,作家
《猪与鸡》(短篇小说)1959,作家
《赞歌集》(散文集)1960,上海文艺
《李大海》(短篇小说集)1961,作家
《倾吐不尽的感情》(散文集)1963,百花
《贤良桥畔》(散文集)1964,作家
《大寨行》(散文)1965,山西人民
《巴金近作》(第1、2集,散文集)1978—1980,四川人民
《海的梦》(中短篇小说合集)1979,人文
《烟火集》(散文集)1979,人文
《随想录》(散文集)1979,香港三联
《巴金中短篇小说选》(上下册)1980,四川人民
《巴金选集》(上下卷)1980,人文
《探索集》(《随想录》第1集,散文集)1981,香港三联
《巴金选集》(散文、短篇小说合集)1981.香港昭明出版社
《创作回忆录》1981,香港三联
《探索与回忆》(《巴金近作》第3集,散1文集)1982,四川人民
《巴金选集》(1-10卷,小说、散文等合集)1982,四川人民
《创作回忆录》(散文集)1982,人文
《序跋集》(散文集)1982,花城
《巴金散文选》(上下册)1982,浙江人民
《忆念集》(散文集)1982,宁夏人民
《真话集》(《随想录》第3集,散文集)1982,香港三联
《巴金论创作》(理论)1983,上海文艺
《巴金散文选》1983,文联
《文学回忆录》与老舍等合着 1983,四川人民
《病中集》(《随想录》第4集,散文集)1984,香港三联
《童年的回忆。(回忆录)1984,四川少儿
《愿化泥土》(散文集)1984,百花
《控诉集》(散文集)1985,海峡文艺
《心里话》(《巴金近作》第4集,散文集)1986,四川文艺
《十年一梦》(散文集)1986,人民日报出版社
《巴金六十年文选》(散文集)1986,上海文艺
《巴金全集》(1—6卷)1986—1988,人文(未出齐)
《无题集》(《随想录》第5集,散文集)1986,香港三联
《巴金》(短篇小说、散文合集)1986,香港三联
《当代杂文选粹·巴金之卷》1986,湖南文艺
《寻找理想的少年朋友》(书信集)1987,少儿
《雪泥集》(书信集)1987,三联
《巴金书简.新编》1987,四川文艺

翻译着作:

《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阿里斯着,1927,民钟社
《面包略取》(理论)俄国克鲁泡特金着,1927,上海自由书店;又名《面包与自由》,1940,平明
《狱中与逃狱》(回忆录)俄国克鲁泡特金着,与李石曾合译,1927,广州革新书局
《薇娜》(短篇小说、剧本合集)波兰廖.抗夫着,与李石曾合译,1928,开明
《人生哲学:其起源及其发展》(上下编,理论)俄国克鲁泡特金着,1928-1929,上海自由书店
《为了知识与自由的缘故》(短篇小说集)俄国普利洛克等着,1929,新宇宙
《一个卖鱼者的生涯》(传记)意大利凡宰特着,1929,上海自由书店
《蒲鲁东的人生哲学》(理论)俄国克鲁泡特金着,1929,上海自由书店
《前夜》(剧本)彼兰廖.抗夫着,1930,上海启智书局
《丹东之死》(剧本)苏联A·托尔斯泰着,1930,开明
《草原故事》(短篇小说集)苏联高尔基着,1931,上海马来亚书店
《秋天里的春天》(长篇小说)匈牙利尤利·巴基着,1932,开明
《过客之花》(剧本)意大利阿美契斯着,1933,开明
《自传》俄国克鲁泡特金着,1933,上海新民书店
《狱中记》(传记)美国柏克曼着,1935,文生
《俄国虚无运动史话》(史话)俄国斯特普尼亚克着,1936,文生
《门槛》(短篇小说集)俄国屠格涅夫等着,1936,文生
《夜未央》(剧本)波兰廖·抗夫着,1937,文生
《告青年》(理论)俄国克鲁泡特金着,1937,美国旧金山平社出版部
《一个家庭的戏剧》(传记,又名《家庭的戏剧》)俄国赫尔岑着,1940,文生
《叛逆者之歌》(诗集)俄国普式庚等着,194O,文生
《父与子》(长篇小说)俄国屠格涅夫着,1943,文生
《迟开的蔷薇》(短篇小说集)德国斯托姆着,1943,文生
《处女地》(长篇小说)俄国屠格涅夫着,1944,文生
《散文诗》(散文诗集)俄国屠格涅夫着,1945,文生
《快乐王子集》(童话、散文诗合集)英国王尔德着,1948,文生
《回忆托尔斯泰》(回忆录)苏联高尔基着,1950,平明
《回忆屠格涅夫》(回忆录)俄国巴甫洛夫斯基着,1950,平明
《草原集》(短篇小说集)苏联高尔基着,1950,平明
《屠格涅夫中短篇小说集》俄国屠格涅夫着,与肖珊合译翻译着作:

《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阿里斯着,1927,民钟社
《面包略取》(理论)俄国克鲁泡特金着,1927,上海自由书店;又名《面包与自由》,1940,平明
《狱中与逃狱》(回忆录)俄国克鲁泡特金着,与李石曾合译,1927,广州革新书局
《薇娜》(短篇小说、剧本合集)波兰廖.抗夫着,与李石曾合译,1928,开明
《人生哲学:其起源及其发展》(上下编,理论)俄国克鲁泡特金着,1928-1929,上海自由书店
《为了知识与自由的缘故》(短篇小说集)俄国普利洛克等着,1929,新宇宙
《一个卖鱼者的生涯》(传记)意大利凡宰特着,1929,上海自由书店
《蒲鲁东的人生哲学》(理论)俄国克鲁泡特金着,1929,上海自由书店
《前夜》(剧本)彼兰廖.抗夫着,1930,上海启智书局
《丹东之死》(剧本)苏联A·托尔斯泰着,1930,开明
《草原故事》(短篇小说集)苏联高尔基着,1931,上海马来亚书店
《秋天里的春天》(长篇小说)匈牙利尤利·巴基着,1932,开明
《过客之花》(剧本)意大利阿美契斯着,1933,开明
《自传》俄国克鲁泡特金着,1933,上海新民书店
《狱中记》(传记)美国柏克曼着,1935,文生
《俄国虚无运动史话》(史话)俄国斯特普尼亚克着,1936,文生
《门槛》(短篇小说集)俄国屠格涅夫等着,1936,文生
《夜未央》(剧本)波兰廖·抗夫着,1937,文生
《告青年》(理论)俄国克鲁泡特金着,1937,美国旧金山平社出版部
《一个家庭的戏剧》(传记,又名《家庭的戏剧》)俄国赫尔岑着,1940,文生
《叛逆者之歌》(诗集)俄国普式庚等着,194O,文生
《父与子》(长篇小说)俄国屠格涅夫着,1943,文生
《迟开的蔷薇》(短篇小说集)德国斯托姆着,1943,文生
《处女地》(长篇小说)俄国屠格涅夫着,1944,文生
《散文诗》(散文诗集)俄国屠格涅夫着,1945,文生
《快乐王子集》(童话、散文诗合集)英国王尔德着,1948,文生
《回忆托尔斯泰》(回忆录)苏联高尔基着,1950,平明
《回忆屠格涅夫》(回忆录)俄国巴甫洛夫斯基着,1950,平明
《草原集》(短篇小说集)苏联高尔基着,1950,平明
《屠格涅夫中短篇小说集》俄国屠格涅夫着,与肖珊合译
一代文学巨匠巴金远行了,但他的音容笑貌将永久地定格在历史记忆里,他的生命激情将不息地涌动在历史档案中。连日来,上海市档案局馆工作人员追思“人民作家”巴金的人品、文品,特别是他将数千件珍贵的档案资料捐赠给上海市档案馆的无私之举,纷纷表示要倍加珍惜巴金留下的这笔宝贵文化遗产,让它们继
续为巴金一生挚爱的祖国和人民服务。近日,上海市档案馆已在上海档案信息网上公布巴金生前捐赠的部分档案。
巴金生前对上海市档案馆建立“巴金档案”的构想一直非常支持。自1991年以来,巴金及其亲属向上海市档案馆捐赠了数千件各种载体的档案资料,上海市档案馆已将其整理成366卷“巴金档案”,形成时间自1926年至1990年,其中有1926年巴金去法国的护照、1954年巴金参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证书和发言手稿、1959年巴金致前苏联作家波列伏依的信、1985年巴金《随想录》的有关手稿;有巴金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合影、巴金各个时期的工作活动、出国访问和家庭生活照片;有巴金与《寒夜》剧组的谈话录音带;有巴金的各种着作、译作和巴金着作的各种译本;有外国友人致巴金的信函和巴金荣获的意大利“但丁国际奖勋章”、法国“荣誉军团勋章”及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名誉院士证书等。
2000年,上海市档案馆曾举行隆重的巴金先生捐赠档案资料颁证仪式。 巴金1904年11月25日出生在四川成都正通顺街,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无党派。1921年考入成都外语专门学校。1923年到上海,后到南京,在东南大学附中学习 ,1925年毕业。1927年旅居法国。1928年回国,曾任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平明出版社总编辑,《文学季刊》编委。1934年到日本。1935年回国,在上海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出版“文化生活丛刊”、“文学丛刊”、“文学小丛刊”。1936年与靳以创办《文学月刊》。抗日战争时期,与茅盾创办《烽火》,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

1950年后,历任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主席,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代主席、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文艺月报》、《收获》、《上海文学》主编,茅盾文学奖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文学基金会会长,中国田汉基金会名誉理事长,1983年、1988年当选为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93年3月当选为第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96年12月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届委员会主席。1998年3月当选为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2001年12月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第六届委员会主席。2003年3月,当选为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是一至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

--------------------------------------------------------------------------------

巴金,1904年生,四川省新繁县人,原名李芾甘,我国现代杰出的文学巨匠。鲁迅在三十年代曾说:“巴金是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巴金对中国现代文学有多方面的贡献,但其最主要的贡献是在小说创作方面,他是我国现代具有独特风格、在国外有广泛影响的杰出小说家之一。重要的作品有:长篇小说《家》、《春》、《秋》、《雾》、《雨》、《电》。1962年出版了《巴金文集》,1981年荣获但丁文学奖。

巴金是从创作散文开始走上文学道路的。在民主革命时期,他从1927年起到解放前夕为止,始终没有间断过散文创作。巴金的散文不仅数量多,形式多样,题材丰富,而且以抒情的色彩和质朴的笔调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显示出较高的艺术成就。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巴金既是杰出的小说家,也是一位勤奋多产、文质兼美的杰出的散文家。巴金的散文作品很多,如《海行杂记》、《旅途随笔》等旅行游记;《忆》、《短简》等传记性的作品;《怀念集》、《无题》等怀念回忆性的作品;《梦与醉》、《龙·虎·狗》、《废园外》、《随想录》等富于哲理性的作品,都是比较着名的。
回答者:小公主LL - 童生 一级 3-21 18:20

--------------------------------------------------------------------------------

巴金,1904年生,四川省新繁县人,原名李芾甘,我国现代杰出的文学巨匠。鲁迅在三十年代曾说:“巴金是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巴金对中国现代文学有多方面的贡献,但其最主要的贡献是在小说创作方面,他是我国现代具有独特风格、在国外有广泛影响的杰出小说家之一。重要的作品有:长篇小说《家》、《春》、《秋》、《雾》、《雨》、《电》。1962年出版了《巴金文集》,1981年荣获但丁文学奖。

巴金是从创作散文开始走上文学道路的。在民主革命时期,他从1927年起到解放前夕为止,始终没有间断过散文创作。巴金的散文不仅数量多,形式多样,题材丰富,而且以抒情的色彩和质朴的笔调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显示出较高的艺术成就。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巴金既是杰出的小说家,也是一位勤奋多产、文质兼美的杰出的散文家。巴金的散文作品很多,如《海行杂记》、《旅途随笔》等旅行游记;《忆》、《短简》等传记性的作品;《怀念集》、《无题》等怀念回忆性的作品;《梦与醉》、《龙·虎·狗》、《废园外》、《随想录》等富于哲理性的作品,都是比较着名的。

4. 巴金的简介快

巴金简介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市人(祖籍浙江嘉兴),1904年11月25日生于成都一个旧式的大家庭中。

1920年秋巴金进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读书,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下,大量阅读西方文学和社会科学着作,尤其受到社会主义思潮中无政府共产主义理论的影响。1921年与朋友一起参与半月社和均社等社会团体的工作,1922年开始发表诗歌创作。1923年4月离开成都,到上海、南京等地,并在东南大学附中读完中学。1925年与朋友组织民众社,办《民众》半月刊,并从事无政府主义的理论探索和社会运动。

1927年巴金赴法国巴黎求学,这期间积极参与营救被美国政府陷害的意大利工人领袖萨坷、凡宰特的国际性活动,并受其影响写作了中篇小说《灭亡》,歌颂为理想而献身的革命青年。1929年回国后,因无政府主义运动已经失败,将绝望与愤怒的心情寄托于文学虚构。所创作的小说有两大主题:一是探索青年人追求理想和信仰的道路,代表作有《新生》、《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等;二是揭露封建家庭制度的弊害,以影射社会专制制度的罪恶,代表作有《春天里的秋天》、《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热烈、真诚,文字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影响。

巴金于20世纪30年代起在上海定居,又不断到南方和北方去旅游,写下了大量的散文游记。1934年秋去日本,写作小说《神》、《鬼》、《人》,风格渐趋平和稳健。1935年回国参加朋友创办的文化生活出版杜,任总编辑。编辑了《文学丛刊》、《译文丛书》、《文化生活丛书》等大型丛书,在发现文学新人,推荐优秀作品方面,为20世纪30-40年代的新文学事业做出积极的贡献。

抗战爆发以后,辗转于广州、桂林、上海、重庆等地,将理想融入知识分子的民间出版事业。抗战后期创作风格转变,以描写现实生活中的小人物为主,表现出深厚的人道主义,代表作有中篇小说《憩园》、《第四病室》、《寒夜》等。1946年返回上海定居。

1949年以后,历任全国文联三、四届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主席,作协上海分会主席、名誉主席,上海市文联主席,《收获》和《上海文学》主编,历任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第六、七、八、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现任中国作协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多次出国访问,创作了大量散文游记,以及反映朝鲜战争的短篇小说集《英雄的故事》、《李大海》等,以歌颂新的时代和歌颂英雄为主调,并与作家靳以创办合编大型文学刊物《收获》。

1958年到1962年,《巴金文集》14卷陆续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文化大革命中遭到迫害,以致失去爱妻。1973年起悄悄翻译俄国民主革命家赫尔岑的回忆录《往事与随想》。

1978年"文革"结束后,以沉痛的心情反思知识分子在20世纪所走过的道路和教训,并以个人为解剖对象,写作了五卷《随想录》(包括《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无题集》),总结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教训,挖掘知识分子心理缺陷,提倡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和文革博物馆,写得沉重、真诚、深刻,被文化界誉为是"一部说真话的大书"。

巴金1982年获意大利"但丁国际奖",1983年获法国"荣誉军团勋章",1984年获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1985年获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外国院士称号,1990年获前苏联"人民友谊勋章",1990年获日本福冈"亚洲文化奖创设特别奖",1993年获亚洲华文作家文艺基金会的"资深作家敬慰奖",1998年获第四届上海文学艺术奖杰出贡献奖。

巴金晚年出版随笔集《再思录》、整理出版《巴金全集》(16卷)、《巴金译文全集》(10卷)等。由于在思想上和文学上的突出成就,也由于在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道路探索上的典型性,80年代以后一直成为学术界研究中国20世纪文学和知识分子道路的重要对象,自1989年起,全国共召开过四届巴金国际研讨会,出版过十几种研究年谱、传记和理论专着。

信报上海专电(特派记者 赵明宇)记者昨天获悉,巴金的女儿李小林已经明确拒绝上海作协关于设立“巴金文学奖”的提议。

巴老去世后,上海作家协会有关人员为纪念巴金,提出两个建议:一是把“上海文学发展基金会”改名为“巴金基金会”;二是设立“巴金文学奖”。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赵长天告诉记者,巴金女儿李小林对前者没有表态,但对“巴金文学奖”明确表示反对。
“李小林说,一方面巴老生前为人非常低调,不喜欢如此张扬;另一方面巴金清醒前就表达过,认为国内文学奖项已经有点太多。”

1990年,由巴老和另外两人提议成立的上海文学发展基金会成立,巴金任会长。当时巴老将自己在日本获得“国际着名文化人士奖”所得的500万元奖金都捐给了基金会。赵长天说,当时巴老在设置这个基金会时就说过,我们的工作不是锦上添花,而是拾遗补阙,要通过一些实际的工作切实地帮助作家,尤其是生活苦难的作家解决一些问题。15年来基金会围绕这一方向开展了许多工作。

巴金文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周立民表示,巴金文学研究会也正在考虑以某种方式永久地纪念巴金,但目前方案还不成熟,不便对外透露。他们准备在25日举行的“第八届巴金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与海内外学者共同探讨这一问题。

本报献的花篮摆放在展厅门前 信报记者 赵明宇/摄

现场探访巴金图片展被鲜花包围昨天上午,巴金图片展在上海作家协会静静开展。一天内,前来参观的上海市民络绎不绝,在回顾巴金一生足迹的同时,也奉上怀念之情。本报记者代读者留言:“《北京娱乐信报》读者

5. 巴金在世否

中国当代文学巨匠巴金于10月17日19时零6分在上海逝世,享年102岁。巴金(1904.11.25——2005.10.15),男,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导致巴金去世的病因为恶性间皮细胞瘤。2005年4月,巴金病情出现异常,发现腹部腹水。经过反复会诊、检查,诊断为腹腔间皮细胞瘤。10月3日,胃部出血。10月13日腹腔大量出血,确诊为恶性间皮细胞瘤。10月17日19时零6分,一代文学巨匠巴金永远离开了我们。不过。。。。他依然活在我们心中

6. 巴金的作品有哪几个三部曲

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巴金的《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巴金的《人间》三部曲:《憩园》《第四病室》《寒夜》

巴金的《抗战》三部曲:《火》《冯文淑》《田惠世》

《激流三部曲》,包括《家》、《春》、《秋》,是中国现代着名的小说家、散文家、翻译家巴金的早期代表作。其中《家》的艺术成就最高。《激流三部曲》是巴金呼吁自由、民主、尊重人格、人性解放的最鲜明的一面旗帜。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和起着巨大的作用。

《爱情三部曲》是1988年6月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本书是巴金创作的长篇小说系列之一,主要包括《雾》《雨》《电》,主要内容是探索青年人追求理想和信仰的道路。

《人间》三部曲,这三部小说,被后人称为“人间三部曲”,是中国现代文学泰斗巴金后期小说的扛鼎之作,长篇绝唱。本套书可以说是巴金创作艺术的高峰,整体创作风格陡然一变,由早期的热情奔放的抒情咏叹,转向冷静深刻的人生世相的揭示,其艺术水准远在成名作《家》之上。

《抗战》三部曲,是巴金耗时六年完成的长篇系列小说。它是巴金用笔迅速反映抗战现实的佳作。巴金结合当时的历史现状,从三个角度展现了抗战期间波澜壮阔的社会现实,以现实主义精神在文本中表达了对日寇血腥暴行的沉重控诉,赞扬了我国军民奋勇抗战、共度难关的精神品质。

(6)巴金手机图片扩展阅读

巴金的长篇小说以描写家庭生活为主,并且带有强烈的自传性。他的短篇小说则题材多样,涉及范围相当之广。在巴金的作品中,家即社会,家庭是构成社会机体的细胞,家庭生活是社会生活的缩影。其中尤以他的《激流三部曲》和《寒夜》为着。《激流》通过描写高公馆的由盛转衰及其分崩离析,反映了封建大家庭逐渐没落的过程,表现了封建专制制度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讴歌了青年们的觉醒和反抗。

巴金的中长篇小说的题材也具有多样性,《灭亡》、《新生》、《爱情三部曲》、《海的梦》等作品是反映青年革命者生活的,《激流》三部曲、《憩园》等则是表现封建大家庭生活的作品。《砂丁》、《萌芽》是反映矿工生活和斗争的中篇小说,《第四病室》、《寒夜》反映了国统区小市民、小公务员的悲惨生活,《火三部曲》是描写各阶层人民抗日活动的长篇小说。

总之,巴金小说的题材是具有多样性的,是丰富多彩的,他的小说反映了中国现代杜会各个阶层的生活状况,表现了现代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7. 巴金简介,200字内

巴金(1904~2005.10.17)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佩竿、余一、王文慧等。四川成都人。1920年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1923年从封建家庭出走,就读于上海和南京的中学。1927年初赴法国留学,写成了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发表时始用巴金的笔名。1928年底回到上海,从事创作和翻译。从1929年到1937年中,创作了主要代表作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家》,以及《海的梦》、《春天里的秋天》、《砂丁》、《萌芽》(《雪》)、《新生》、《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等中长篇小说,出版了《复仇》、《将军》,《神·鬼·人》等短篇小说集和《海行集记》、《忆》。《短简》等散文集。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硕的创作令人瞩目,被鲁迅称为"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其间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主编有《文季月刊》等刊物和《文学丛刊》等从书。 抗日战争爆发后,巴金在各地致力于抗日救亡文化活动,编辑《呐喊》。《救亡日报》等报刊,创作有《家》的续集《春》和《秋》,长篇小说《抗战三部曲》(又名《火》),出版了短篇小说集《还魂草》、《小人小事》,散文集《控诉》和《龙·虎·狗》等。在抗战后期和抗战结束后,巴金创作转向对国统区黑暗现实的批判,对行将崩溃的旧制度作出有力的控诉和抨击,艺术上很有特色的中篇小说《憩园》、《第四病室》,长篇小说《寒夜》便是这方面的力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巴金曾任全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中国笔会中心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并主编《收获》杂志。他热情关注和支持旨在繁荣文学创作的各项活动,多次出国参加国际文学交流活动,首倡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出版有短篇小说集《英雄的故事》、报告文学集《生活在英雄们中间》、散文集《爝火集》、散文小说集《巴金近作》、随笔集《随想录》五集,以及《巴金六十年文选》。《创作回忆录》等多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作品大都收集在14卷《巴金文集》内,新编的《巴金全集》于1986年起陆续出版。他的作品已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多年来他还出版了大量译作。巴金小说创作最为着称的是取材于旧家庭的崩溃和青年一代的叛逆反抗的作品,《家》就是这方面写得最成功、影响最大的代表作,曾激动过几代青年读者的心灵,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他善于在娓娓动听的叙述和真挚朴实的描写中,倾泻自己感情的激流,细腻独到,自有一种打动人的艺术力量。

8. 巴金是谁

巴金简历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1920年考入成都外语专门学校,求学期间参加了反封建的进步刊物《半月社》活动。1927年旅法在巴黎读书并开始了文学创作。次年回国从事文学活动,“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救亡工作,和鲁迅有了交往。抗日战争爆发后,和茅盾创办《烽火》,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现任中国作协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

文学桂冠:1982年 获意大利国际但丁奖

1983年 获法国荣誉军团勋章

1984年 获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1985年 获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外国院士称号

1990年 获苏联人民友谊勋章

2001年 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主要着作:

长篇小说《灭亡》、《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和《抗战三部曲》(《火》之一、之二、之三),中篇小说《春天里的秋天》、《憩园》、《寒夜》,散文集《新声集》、《赞歌集》、《随想录》(5集)。译作有长篇小说《父与子》、《处女地》,回忆录《往事与随想》。

9. 巴金长什么样

老人家的样子

10. 巴金的图片

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lm=-1&cl=2&word=%B0%CD%BD%F0&t=3

自己看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