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求脚的骨骼结构图,清楚点的。
脚骨骨骼结构图如下:
足骨包括跗骨、跖骨和趾骨。
1、跗骨:7块,属短骨。分前、中、后三列。后列有上方的距骨和下方的跟骨;中列为位于距骨前方的足舟骨;前列为内侧楔骨、中间楔骨、外侧楔骨及跟骨前方的骰骨。
跟骨后端隆突,为跟骨结节。距骨前接足舟骨,其内下方隆起为舟骨粗隆,是重要的体表标志。记忆7块跗骨名称及排列的口诀是:上距下跟距前舟,舟前三楔外伴骰。
2、跖骨: 5块,为第1-5跖骨,形状和排列大致与掌骨相当。
3、趾骨:共14块。足母趾为2节,其余各趾为3节。形态和命名与指骨相同。
(1)脚关节有哪些图片扩展阅读:
跗骨、跖骨和趾骨的作用及易发病症:
1、跗骨、跖骨以及足底的韧带、肌腱共同构成凸向上方的足弓,是人体直立、步行及负重时重要的装置,如果足弓塌陷,便形成扁平足。
2、跖骨位于足的前部,其基底部与楔骨、骰骨组成跖跗关节,跖骨头是负重区域。任何损伤造成跖骨骨 折,如不能解剖复位,可能发生严重并发症。
3、趾骨之间为关节囊及韧带连接,是除踝关节以外活动度最大的部位,又由于位于足的前端,因此也是最容易受伤的部位。
病因多为直接暴力损伤,如重物高处落下直接打击足趾,或走路时踢及硬物等。重物打击伤常导致粉碎骨折或纵形骨折,同时合并趾甲损伤,开放骨折多见。踢撞硬物致伤多发生横形或抖形骨折。
② 脚踝在哪里图片
脚踝在小腿与脚之间左右两侧的突起部分,具体点脚踝骨就是脚脖那两个可以用手摸到的突起部位。
在解剖学上,脚踝(拼音:jiǎo huái),或称踝关节是人类足部与腿相连的部位,组成包括7块跗骨加上足部的跖骨和小腿的骨骼。
脚踝是左右脚部血液流经的重要部位,如果脚踝柔软有弹性,则回心的静脉血液就能顺利通过脚踝;
如果脚踝僵硬、老化,则回心血液就会淤滞在脚踝附近,使正常的血液循环受到影响。
脚踝柔软有弹性,那么回心的静脉血液就能顺利通过脚踝;
如果脚踝老化僵硬,那么回心的静脉血液就会像“塞车”一样淤滞在脚踝附近,这样会使心脏的负担加重,长期下去就可增加患高血压的危险。
通过做体操或按摩,使脚踝由僵硬转化为柔软灵活状态,尤其对于老年人,不但可以使回心血液顺畅地通过脚踝,还可以缓解高血压的症状。
(2)脚关节有哪些图片扩展阅读:
强化脚踝:
以跷二郎腿的姿势,将左脚抬起,置于右侧大腿上,以右手手指能轻易握住左脚趾为标准。
然后左手握住左脚踝的上方,使脚踝不致移动,右手握住左脚前掌,向左右各旋转10次,然后换右脚来做。
跪坐,脚背朝下,上身缓缓向后仰,以尽量拉伸脚踝前端的肌肉(此刻脚踝被拉得很酸),保持这个姿势约1分钟(或更长)。
老年人可以站在台阶上或木板上,两脚脚尖前1/3着地,其余2/3悬空站立。为了强化脚踝力量,可踮起脚尖,放下;再踮起,再放下,共做10次。
这些动作简单易学,对位置和力度没有中医按摩要求那么准确,只要使脚踝有舒适、略微发热的感觉,就能起到作用。
老年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每天早晚、长走后,或者睡前、睡醒后, 规律性地锻炼脚踝,而且要长期坚持下去。
③ 脚踝是哪个部位图解
脚踝部位图解:
脚踝是左右脚部血液流经的重要部位,如果脚踝柔软有弹性,则回心的静脉血液就能顺利通过脚踝;如果脚踝僵硬、老化,则回心血液就会淤滞在脚踝附近,使正常的血液循环受到影响。因此,通过体操或按摩,使脚踝保持柔软灵活的状态,对人体健康大有裨益。
(3)脚关节有哪些图片扩展阅读:
老年人需要简便、安全运动的特点。建议老年人在活动脚踝的时候,做以下几个动作:
1、上下活动:
坐在椅子上或床上,一只脚着地,另一只脚略微伸 直,配合呼吸活动脚踝及脚掌。即呼气时脚尖尽量向下压,吸气时脚尖尽量往上勾。呼吸速度不宜太急,两脚各做10次(多做不限)。
2、旋转脚踝:
以跷二郎腿的姿势,将左脚抬起,置于右侧大腿上,以右手手指能轻易握住左脚趾为标准。然后左手握住左脚踝的上方,使脚踝不致移动,右手握住左脚前掌,向左右各旋转10次,然后换右脚来做。
3、伸直脚踝:
跪坐,脚背朝下,上身缓缓向后仰,以尽量拉伸脚踝前端的肌肉(此刻脚踝被拉得很酸),保持这个姿势约1分钟(或更长)。
4、强化脚踝:
老年人可以站在台阶上或木板上,两脚脚尖前1/3着地,其余2/3悬空站立。为了强化脚踝力量,可踮起脚尖,放下;再踮起,再放下,共做1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