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梅毒患者有哪些口腔表现(附图片)
1. 先天性梅毒患者的口腔特征明显,包括半月形切牙、桑葚般的磨牙畸形,以及可能的面部鞍鼻等特征(Chowdhary N 等,2014年Indian Soc Pedod Prev Dent)。
2. 获得性梅毒的口腔表现多见于二期,约30%的患者在此阶段出现口腔症状。一期梅毒的典型症状是一个无痛的、高出黏膜的结节,中心有溃疡或结痂,称为“硬下疳”(图2)。
3. 未经治疗,硬下疳可能自行消退,易被忽视,导致诊断延误。二期梅毒的口腔病变多样,包括黏膜斑、糜烂、溃疡和增生,呈现多形性(图3)。
4. 二期梅毒的典型黏膜斑为灰黄色、微隆起,基底有浅圆形或椭圆形的糜烂,表面覆盖渗出伪膜,疼痛感轻微或无明显不适(图4)。
5. 三期梅毒较少见,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的结节、树胶肿或舌炎。诊断口腔梅毒需综合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6. 暗视野显微镜、特异性血清试验和非特异性血清试验是确诊的基础。临床医生应综合判断,特别是对有非婚性接触史或性伴侣感染史的患者。
7. 我国性传播疾病诊疗指南要求,疑似病例需满足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至少两项,无流行病学史的病例也需考虑;确诊病例需满足疑似病例标准且两种血清学试验均为阳性。
8. 预防梅毒的关键在于性健康教育、避免不安全行为、定期体检和婚前筛查。孕妇应接受常规梅毒筛查,以防先天性梅毒。
9. 及时发现并报告梅毒患者对于控制疾病传播至关重要。
B. 孩子被染梅毒有何症状
如果家长患有梅毒,是需要检测排除的。 一期梅毒:当梅毒螺旋体进入人体后,一般经过2~4周后在生殖器或身体其他部位可出现单个或多个较硬的红色小肿块,不痛也不痒,表面常溃烂,医学上称硬下疳。此时,腹股沟等处淋巴结常肿大,这就是一期梅毒。未经治疗,硬下疳持续2~6周后便自行消退而不留瘢痕。 二期梅毒:...未得到治疗的患者,一般于感染后6周至6个月可发生二期梅毒。早期可有发热、疲倦、头痛、喉痛、肌肉痛、关节痛、厌食等全身症状。半数以上患者有全身淋巴结肿大,偶有肝脾肿大。约70%的患者表现有皮疹,叫梅毒疹。一般持续数周后,便会自行消退,如没有得到治疗,l~2年内常可复发。 三期梅毒:螺旋体进入人体二年后,如未能彻底治疗,就会形成内脏损害(如心、脾、肾),同时皮肤、脑神经、五官等都会受到不同的损害,此期为晚期梅毒,如不治疗直接影响生命,但传染性小。
C. 梅毒的症状是怎么样的
梅毒的症状图片
先天梅毒又称胎传梅毒。系母体的梅毒螺旋体经血流透过胎盘而进入胎儿体内引起胎儿的各种病变,因此不发生一期梅毒损害。患者的母亲必须是梅毒患者。根据发病年龄不同分为早期先天梅毒及晚期先天梅毒。早期先天梅毒:生后两岁以内发病。全身症状:皮肤松弛苍白,有皱纹如老人貌,体重增长缓慢,哭声低弱嘶哑,常伴低热、贫血、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及脱发等。皮肤粘膜损害为最常见,其形态如斑丘疹、丘疹、水疱或大疱、脓疱等,与后天梅毒的二期皮疹相似,但也有相异之处,即好发手掌、足跖及腔洞周围;在口角、鼻孔、肛周可发生线状皲裂性损害,愈后成为特征性放射状瘢痕;在外阴及肛门可发生糜烂,类似扁平湿疣损害。梅毒性鼻炎为最常见的早期症状,可因流涕、鼻塞致哺乳困难。喉炎造成声音嘶哑。还可发生骨软骨炎、骨膜炎、甲沟炎及甲床炎等。如新生儿有一期梅毒(硬下疳)发生,则为分娩时通过有梅毒病损的产道感染所致。晚期先天梅毒:生后两岁以上发病。其损害性质与后天梅毒的三期损害相似,表现为对皮肤、粘膜、骨骼及内脏等的损害。眼部病变最多,占80%左右,主要为问质性角膜炎,其次为脉络膜炎等。其他病变如神经性耳聋、肝脾肿大、关节积液、胫骨骨膜炎、指炎、鼻粘膜及上腭树胶肿等。另一种损害为早期病变遗留的痕迹,已无活动性,但具有特征性。如马鞍鼻、口周围皮肤放射状瘢痕、前额圆凸、胸锁骨关节骨质增厚、胫骨骨膜肥厚形似佩刀状、恒齿病变为哈钦森氏牙(上门齿游离缘中央呈半月形切迹,门齿边缘呈桶状,前后径增宽)及桑葚状臼齿(下颌第一臼齿咬合面4个牙尖凸起并向中心部聚集,形似桑葚,故得名)。妊娠期发生或发现的活动性梅毒或潜伏梅毒。妊娠对梅毒的影响:梅毒损害较轻,发生晚期梅毒及复发机会较少。可能受雌激素影响有关。梅毒对妊娠的影响:发生流产(4个月后)、早产、死胎或分娩先天梅毒儿,仅有1/6机会分娩健康儿。但也有一种特殊现象,即未经治疗的梅毒孕妇,在其多次妊娠后,婴儿有渐趋正常的趋势。这只是一般趋势而已,不能因此放松对梅毒孕妇的治疗。潜伏梅毒感染梅毒后经过一定的活动期,由于机体免疫性增强或不规则治疗的影响,症状暂时消退,但未完全治愈,梅毒血清反应仍阳性,脑脊液检查正常,此阶段称为潜伏梅毒。感染两年以内者称早期潜伏梅毒,因尚有20%左右病人可发生;二期复发梅毒的可能性,故应视为仍有传染性。感染两年以上者称晚期潜伏梅毒,其传染性较小,但15%~20%可发生心血管或神经梅毒,15%左右可发生三期皮肤、粘膜或骨骼梅毒。患潜伏梅毒的孕妇,仍有发生先天梅毒儿的可能。.
诊断为明确诊断,应询问有无不洁性交史,曾否发生一期、二期、三期梅毒性皮疹史,妇女患者有无流产、早产、死胎及分娩先天梅毒儿史,配偶有无梅毒病史及既往治疗史等。疑为先天梅毒时,应询问其生母有无梅毒病史。需做全身系统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早期梅毒应用暗视野显微镜检查苍白螺旋体;梅毒血清试验应作为诊断梅毒的常规检查,必要时进行脑脊液及组织病理检查。根据上述诸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慎重做出诊断。
D. 梅毒患者有哪些口腔表现(附图片)
梅毒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两种类型,其中先天性梅毒在口腔的表现较为特殊,如半月形切牙和桑葚状磨牙,以及鞍鼻等特征(图1)。而获得性梅毒则分为一期、二期和三期,其中二期梅毒口腔症状较为常见,约有30%的患者会出现口腔病变。
一期梅毒通常在感染后3周出现无痛的结节,称为“硬下疳”,常见于生殖器、唇、舌和扁桃体,如不治疗,可能会被忽视(图2)。二期梅毒在7~10周后,口腔症状多样,如黏膜斑、溃疡、增生等,特征性病变为灰黄色微隆起的斑块,易被误诊为其他口腔疾病(图3、图4)。
确诊口腔梅毒主要依赖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包括暗视野显微镜、特异性血清试验等。鉴别诊断时需关注患者的接触史和口腔症状,如非婚性接触、口腔黏膜病损等(图3、图4)。
预防梅毒的关键在于性健康教育、避免不安全行为、定期体检和婚前筛查。对于孕妇,应进行梅毒筛查以预防先天性梅毒。发现梅毒患者应及时报告给疾病控制机构,确保及时治疗和控制传播。